格魯吉亞(格魯吉亞語: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ISO 9984:Sakartvelo,IPA:[säkʰärtʰve̞lo̞] (ⓘ))為跨洲國家,地跨歐亞兩洲,主要國土位於亞洲,但因文化上深受歐洲影響,故也被認為是歐洲國家[5][6][7][8]。格魯吉亞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黑海沿岸,北鄰俄羅斯,南部與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接壤。格魯吉亞領土面積達69,7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5];人口數量有4,352,224(2011年人口統計);主要民族為格魯吉亞族(70.1%),其他主要少數民族有亞美尼亞族、阿塞拜疆族和俄羅斯族等;官方語言為格魯吉亞語,當地居民亦多通曉俄語;多數人信仰東正教,少數信仰伊斯蘭教。
格魯吉亞 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格魯吉亞語) | |
---|---|
格言:ძალა ერთობაშია!(格魯吉亞語) 「力量源於團結!」 | |
國歌:《自由》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第比利斯 |
官方語言 | 格魯吉亞語[註 1] |
官方文字 | 格魯吉亞文 |
族群 | |
宗教 | 東正教 |
政治體制 | 單一制 議會民主制 |
法律體系 | 大陸法系 |
國家憲法 | 《格魯吉亞憲法》 |
領導人 | |
• 總統 | 薩洛梅·祖拉比什維利 |
• 總理 | 伊拉克利·科巴希澤 |
成立 | |
1991年4月9日 | |
面積 | |
• 總計 | 69,700平方公里(第120名) |
人口 | |
• 2015年估計 | 4,052,224(第111名) |
• 密度 | 71/平方公里(第101名) |
GDP(PPP)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691.36億美元[2](第114名) |
• 人均 | 18,593美元[2](第104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208.89億美元[2](第116名) |
• 人均 | 5,617美元[2](第112名) |
貨幣 | 拉里(GEL) |
時區 | UTC+4 |
• 曆法 | 公曆 |
行駛方位 | 靠右行駛 |
電話區號 | +995 |
ISO 3166碼 | GEO |
主要節日 | 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 民族團結日:4月9日(從蘇聯獨立) 獨立日:5月26日 聖佐治日:11月23日 |
中央銀行 | 格魯吉亞國家銀行 |
人類發展指數 | ▲0.786[4](第70名) |
國家象徵 | |
海岸線 | 310公里 |
互聯網頂級域 |
|
「格魯吉亞」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國大陸 | 格魯吉亞 |
臺灣 | 喬治亞 |
港澳 | 格魯吉亞 |
星馬 | 格魯吉亞 |
格魯吉亞曾經是蘇聯加盟共和國,是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故鄉。1991年4月9日正式獨立,首任總統茲維亞德·加姆薩胡爾季阿。獨立後法定國名為「格魯吉亞共和國」,1995年8月24日該國通過新憲法,國名定為「格魯吉亞」,曾為獨立國家聯合體成員。因為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格魯吉亞根據議會2008年8月14日通過的決議做出退出獨聯體的決定,並於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續,正式退出[9]。
現今格魯吉亞被視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擁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與經濟自由度指數,以及相對較低的腐敗指標[10]。該國是世界上最早將大麻合法化的國家之一[11],也是目前唯一大麻合法的前共產國家。其政治上傾向於歐盟和西方國家,甚至與俄羅斯爆發戰爭並斷交。2022年3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歐盟。
詞源
格魯吉亞人自稱「ქართველები」(Kartvelebi),稱其國土(格魯吉亞)為「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Sakartvelo,近「薩卡爾特韋洛」的華語發音),稱其語言(格魯吉亞語)為「ქართული」(Kartuli)。單詞「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Sakartvelo)由兩部分組成:詞根「ქართველ-ი」(kartvel-i)指格魯吉亞的核心地區「卡爾特利」的居民;前綴「სა」(sa)是典型的地理前綴,指「⋯⋯住的地方」,與波斯語的後綴斯坦有類似之處。兩詞合起來就是「卡爾特利居民住的地方」,後來在中世紀,這一詞由單指卡爾特利地區擴展到指整個格魯吉亞。接受基督教後,格魯吉亞史家宣稱這一名稱源自傳說中的英雄人物卡爾特洛斯「ქართლოს」,認為他是《聖經》人物雅弗的孫子。
除立陶宛外,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外名來稱呼該國,現代學者認為這些名稱可能都源於古波斯語中對該國的稱呼varkâna-,意為「狼之地」,在新波斯語中演變為古爾只或古爾詹(gurğ/gurğān),大部分國家對格魯吉亞的稱呼都源於此,中國古代的《元史》稱其國為「曲兒只」和「谷兒只」,《新元史》稱其國為「角兒只」,也是來源於此。
世界各國對格魯吉亞的稱呼主要分為4種:
- 歐美各國的稱呼採用源自拉丁文Georgia的各種變體。
- 前蘇聯國家及受其影響較大的國家採用源自俄語Грузия的各種變體。
- 伊朗、阿拉伯國家、亞美尼亞等國使用歷史上的名稱。
- 使用源自格魯吉亞的自稱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的變體(立陶宛語:Sakartvelas及世界語:Kartvelio)。
因為近代格魯吉亞被俄羅斯統治,故許多國家以俄語之名Грузия翻譯,包括中國大陸。根據俄語音譯的例子有:日本曾譯作「グルジア」(Gurujia,漢字表記具琉耳,後日本國於2015年4月22日正式改用西歐拼法的音譯,稱「ジョージア」,漢字表記為喬治亜)、韓國曾譯作「그루지야」(Geurujiya,後改為「조지아」(Jojia))[註 2]、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譯作「Gruzija」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也根據俄語音譯作格魯吉亞(Gélǔjíyà)。2020年12月,立陶宛政府正式改用格魯吉亞語拼法的音譯,譯作「Sakartvelas」[16][17][18]。
歷史
格魯吉亞文化發展極早,可追溯自青銅器時代,格魯吉亞曾發現距今一百八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青銅器時代,當時各部落業已形成,青銅器之製作技藝出現後,不同部落間方開始正式交流。
公元以前,格魯吉亞境內形成了西部的科爾基斯和東部的(高加索)伊比利亞兩個國家,其中科爾基斯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阿耳戈英雄尋找金羊毛之地。
羅馬帝國征服格魯吉亞的部分地區,此後五六百年間,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多次開戰爭奪格魯吉亞地區的控制權,不過伊比利亞王國的王統持續存在,僅是交替成為羅馬或波斯的附庸。公元337年,伊比利亞國王接受了基督教,之後又在希臘文及敘利亞文的影響之下創製了格魯吉亞文,促進了格魯吉亞文藝、社會、民族認同的發展。
580年薩珊波斯廢黜了伊比利亞國王,之後與拜占庭帝國瓜分格魯吉亞地區,設立總督進行直接統治。645年左右阿拉伯人攻入格魯吉亞,之後在第比利斯設立總督(埃米爾)進行統治。9世紀阿拉伯帝國走向衰落,格魯吉亞貴族巴格拉季昂王朝開始崛起,統治格魯吉亞西南部,並於888年加冕為王,但第比利斯等領土還在阿拉伯人手中。
8世紀,阿布哈茲地區王公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擊敗了阿拉伯人的入侵,並於778年加冕為王,9世紀走向衰落,最終巴格拉季昂王朝的巴格拉特三世通過聯姻兼併了阿布哈茲,1010年又兼併了卡赫蒂,統一了格魯吉亞,建立了格魯吉亞王國。1122年,國王大衛四世擊敗塞爾柱軍隊,解放了第比利斯,12-13世紀,格魯吉亞王國走向興盛,並在塔瑪爾女王(1184-1213年在位)時期達到鼎盛,領土擴張到今日的亞美尼亞、土耳其西部、阿塞拜疆甚至伊朗西北部,文化上也處於興盛時期,民族史詩《黑豹皮騎士》也在這一時期寫成。
塔瑪爾女王之後格魯吉亞開始衰落,1226年花剌子模的札蘭丁曾攻佔第比利斯,蒙古大軍也隨之到達,1243年,格魯吉亞王國成為蒙古帝國的附庸,之後又成為伊兒汗國的附庸,直至1327年。此後格魯吉亞受到黑死病的打擊,地方的貴族也開始漸漸不服從國王的號令,1386年以後,帖木兒帝國、黑羊王朝、白羊王朝等游牧王朝多次入侵格魯吉亞,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也使格魯吉亞王國一蹶不振。
1466年統一的格魯吉亞王國解體,分裂為三個獨立王國(卡爾特利王國、卡赫蒂王國、伊梅雷蒂王國)及五個半獨立公國,16世紀後西部被鄂圖曼帝國佔領,東部則歸屬伊朗的薩法維王朝及後續的王朝。1762年格魯吉亞東部的卡爾特利王國與卡赫蒂王國實現統一,之後開始與俄國聯繫。
1783年,沙俄與卡爾特利-卡赫蒂王國簽訂《喬治亞夫斯克條約》,規定卡爾特利-卡赫蒂成為俄國的保護國,但1801年俄國違約吞併了卡爾特利-卡赫蒂王國,1804年至1864年間,格魯吉亞其他邦國相繼被帝俄兼併,通過與鄂圖曼帝國的戰爭,俄國也奪取了許多鄂圖曼帝國治下的格魯吉亞土地。1917年革命後俄國陷入混亂,1918年4月包含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的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5月聯邦共和國在鄂圖曼帝國入侵下解體,在鄂圖曼土耳其和德意志帝國保護下,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於1918年5月26日成立。1920年蘇俄在《莫斯科條約》中承認格魯吉亞獨立,但1921年2、3月間,蘇俄出兵佔領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格魯吉亞蘇維埃政權建立,作為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與1922年加入蘇聯,1936年聯邦解散,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85年戈爾巴喬夫出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後,大力提倡開放與改革政策,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相繼謀求脫離蘇聯;1990年,格魯吉亞最高蘇維埃決議蘇聯之聯邦條約違法,並發表主權宣言,更改國名為格魯吉亞共和國。
1991年4月9日,宣佈脫離蘇聯獨立,加姆薩胡爾季阿出任首任總統。1991年8月,軟禁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奪權政變失敗後,以俄羅斯為首之十一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格魯吉亞一開始並沒有加入,至1993年12月始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2008年8月12日因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而宣佈退出。1992年1月格魯吉亞國內發生政變,加姆薩胡爾季阿被迫逃往車臣,3月謝瓦爾德納澤被指命為格魯吉亞國家委員會執行主席。1995年11月格魯吉亞的總統制重建,謝瓦爾德納澤以70%的選票當選。1996年4月,「格魯吉亞共和國」更名為格魯吉亞。90年代中後期,由於車臣戰爭,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關係出現裂痕,俄羅斯指責格魯吉亞收容車臣武裝分子,這導致格魯吉亞倒向美國和西方陣營。
由於貪污腐敗和經濟萎靡不振,2003年格魯吉亞發生玫瑰革命,總統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下台。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接續後,繼續了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之外,更轉向親西方的政策。
2008年8月7日,格魯吉亞軍隊進攻與俄羅斯接鄰的南奧塞梯自治區,試圖將該地重納入其政府軍管轄之下[19]。南奧塞梯戰爭由此爆發。2008年8月8日,俄羅斯軍隊對格魯吉亞軍隊發動一系列空襲。據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表示,在非衝突區亦有平民目標遭受空襲,並一度表示考慮退出奧運,俄羅斯官方則否認發動空襲。歐洲聯盟聞訊旋提出和平方案,俄羅斯方面當即表明「不贊成歐美國家介入」。2008年8月28日,俄羅斯宣佈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作為回應,格魯吉亞於次日決定與俄羅斯斷交。2014年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頓巴斯戰爭後,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強了合作。
由於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戰爭入侵烏克蘭,格魯吉亞於3月3日正式向歐盟遞交加入申請。同時由於擔心格魯吉亞可能被俄羅斯及其代理人進一步入侵,格魯吉亞政府目前在積極尋求加入北約的機會。2024年11月28日,作為執政黨的格魯吉亞夢想黨宣佈暫停加入歐盟的談判直到2028年[20],此舉引起親歐盟反對派的不滿[21],反對者認為該黨站正走在威權主義、親俄羅斯、反西方的道路上。抗議者在首都地區與警方發生衝突,除此之外格魯吉亞全國有至少八個城市、城鎮發生示威活動。執政黨政府稱此舉是為了捍衛國家主權[20]。
地理
為跨洲國家,地跨歐亞兩洲[註 3],格魯吉亞西部和黑海交接310公里;在北方有一條跟俄羅斯聯邦比鄰的邊界,長達723公里。全境三分之二以上是山地,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脈,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脈,大部分海拔1,000米以上。中間為山間低地、平原和高原,黑海沿岸為科爾希達低地。最高點位於北部俄羅斯邊境上的什哈拉山,海拔5193米[22]。主要河流有庫拉河和里奧尼河,水流落差較大,水力資源豐富。屬亞熱帶氣候,西部濕潤,東部乾燥。各地垂直氣候變化顯著。冬季西部溫和,東部山地寒冷,夏季全境較熱;年降水量西部1,000-3,000毫米,東部僅300-800毫米。
政治
格魯吉亞為多黨制民主國家,政治制度採用單一國會內閣制,國會議員依政黨比例代表制產生,成員共150名[23][24]。
2017年9月26日,格魯吉亞議會投票通過了憲法修正案草案。憲法修正案於2018年總統選舉後正式生效,格魯吉亞由半總統制國家轉變為議會制國家。格魯吉亞總統為正式的國家元首,總理為政府首腦,由議會產生。現任格魯吉亞總理是伊拉克里·加里巴什維利,格魯吉亞總統是薩洛梅·祖拉比什維利。
主要政黨:
- 統一民族運動黨:大衛·巴卡拉澤為該黨主席,占現在國會百分之四十席次。
- 格魯吉亞夢想:伊拉克里·加里巴什維利為主席,占現在國會百分之六十席次。
外交
在外交政策上,格魯吉亞傾向歐盟國家而與俄羅斯決裂。近年積極爭取加入歐盟,並進入北約防禦體系。根據格魯吉亞的外交政策,任何國家若與格魯吉亞建交,則不能同時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建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格魯吉亞於1992年6月9日建交[25]。格魯吉亞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中華民國護照為國際旅行證件,所以中華民國國民申辦簽證具相當難度,除非是應邀參加在喬國舉辦之國際會議或國際體育賽事,始能個案取得簽證[26]。
2022年3月3日,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格魯吉亞繼烏克蘭正式申請加入歐盟[27]。2024年11月28日,新上任的格魯吉亞總理伊拉克利·科巴希澤表示,該國將暫停四年加入歐盟的談判,直至2028年。[28]
行政區劃
格魯吉亞在行政上劃分為首都第比利斯、兩個自治共和國和9個大區。現時這些一級行政區下註冊有69個市鎮,其中有5個為城市。
格魯吉亞包括兩個官方的自治共和國,其中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已在1999年宣佈獨立並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29]。另外一個非官方的自治領土也已宣佈獨立。南奧塞梯在格魯吉亞官方上稱為茲辛瓦利地區,因為格魯吉亞政府認為「南奧塞梯」這個名字暗示着跟俄羅斯的北奧塞梯有着政治上的聯繫[30]。當格魯吉亞還是蘇聯的一部分時,該地區稱為南奧塞梯自治州,其自治地位在1990年被取消。自格魯吉亞獨立後該地區事實上從格魯吉亞分離出去了。儘管曾有重新賦予南奧塞提自治地位的意圖,但在2006年該地區未被承認的公投中選民們選擇獨立。
在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地區大量居民被發給了俄羅斯護照,有些是由俄羅斯當局強行發給的。2008年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的獨立地位,並以此為理由在南奧塞梯戰爭中入侵格魯吉亞。格魯吉亞認定這兩個地區被俄羅斯佔領。在2008年俄格戰爭後這兩個自行宣佈獨立的共和國獲得了有限的國際承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為這兩塊地區是被俄羅斯佔領的格魯吉亞領土[31]。
一級行政區 | 首府 | 面積 (km2) | 人口 | 人口密度 | |
---|---|---|---|---|---|
1 | 薩梅格雷洛-上斯瓦內蒂大區 | 祖格迪迪 | 7,440 | 330,761 | 44.45 |
2 | 拉恰-列其呼米和下斯瓦內蒂大區 | 安布羅勞里 | 4,990 | 32,089 | 6.43 |
3 | 古里亞大區 | 奧祖爾蓋蒂 | 2,033 | 113,350 | 55.75 |
4 | 伊梅雷蒂大區 | 庫塔伊西 | 6,475 | 533,906 | 82.45 |
5 | 內卡爾特利大區 | 哥里 | 5,729 | 300,382est | 52.43 |
6 | 姆茨赫塔-姆蒂亞內蒂大區 | 姆茨赫塔 | 6,786 | 94,573 | 13.93 |
7 | 薩姆茨赫-賈瓦赫蒂大區 | 阿哈爾齊赫 | 6,413 | 160,504 | 25.02 |
8 | 下卡爾特利大區 | 魯斯塔維 | 6,072 | 423,986 | 69.82 |
9 | 第比利斯市 | 第比利斯 | 720 | 1,108,717 | 1,539.88 |
10 | 卡赫蒂大區 | 泰拉維 | 11,311 | 318,583 | 28.16 |
11 | 阿查拉自治共和國 | 巴統 | 2,880 | 333,953 | 115.95 |
12 | 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 | 蘇呼米 | 8,660 | 242,862est | 28.04 |
- 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實質上獨立; 阿布哈茲)
- 南奧塞梯臨時行政實體(實質上獨立; 南奧塞梯)
經濟
傳統上格魯吉亞是一個農業國家,種植水果和茶葉。其中格魯吉亞葡萄酒已有八千多年歷史。此外尚有礦產,包括錳和銅。
由於受前蘇聯影響,近代格魯吉亞一直是計劃經濟。自1991年蘇聯解體,格魯吉亞一直要過渡到市場經濟。但由於內政不穩,內戰頻仍,使格魯吉亞經濟一直都處於衰退中。2001年,格魯吉亞貧窮人口比率為54%。
而且格魯吉亞受俄國經濟影響很深。2006年俄羅斯宣佈禁止格魯吉亞葡萄酒進口,就引起格魯吉亞經濟很大震盪。與此同時俄方又增加對格魯吉亞出口天然氣售價,連鎖引發格魯吉亞物價上漲。
截至2014年,格魯吉亞失業率為13.7%。而GDP中,工業佔17%,貿易為17.3%,另交通、通訊和建築則共佔16.8%,而農業則僅佔6.2%。自21世紀初以來,格魯吉亞的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2007年,格魯吉亞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達到12%,使格魯吉亞成爲東歐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32]。因其在一年內經濟體從第112位提高到第18位被世界銀行將它稱爲「世界第一經濟改革者」[33],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其地位已提升至第六位。
近年旅遊業在格魯吉亞經濟的地位愈來愈重要,境內有着豐富的地貌與歷史文化古蹟,其中4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2016年共有2,714,773名遊客造訪該國[34]。
交通
格魯吉亞公路總長度為20,553公里(12,771哩),鐵路總長度為1,576公里(979哩)[35]。近年來,格魯吉亞在其交通網絡的現代化建設中投入了大量資金。新高速公路的建設已成為優先事項,因此,第比利斯等主要城市的道路質量顯著提高;然而,儘管如此,城際路線的質量仍然不佳,迄今為止只建造了一條高速公路標準道路。格魯吉亞的鐵路由格魯吉亞鐵路營運,因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成為高加索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有開往鄰國俄羅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土耳其的國際列車。目前鐵路全部電氣化完畢,共有136座車站,其中22座辦理客運[36]。第比利斯地鐵於1966年12月11日開通。
格魯吉亞目前有四個國際機場,其中最大的是第比利斯國際機場,為格魯吉亞航空的樞紐,提供與許多歐洲大城市的連接。格魯吉亞黑海沿岸有許多海港,其中最大和最繁忙的是巴統港。
人口
根據2005年7月的統計,格魯吉亞全國現時有人口4,677,401人,當中的民族分佈如下:
- 格魯吉亞人:83.8%
- 阿塞拜疆人:6.5%
- 亞美尼亞人:5.7%
- 俄羅斯人:1.5%
國內絕大多數俄羅斯人均在國家獨立後紛紛移民離開。生活於阿布哈茲的阿布哈茲人及南奧塞梯的奧塞梯人都尋求脫離格魯吉亞獨立。國內尚有另外兩個格魯吉亞民族,分別為斯凡人及明格列爾人,以及少量的拉茲人。拉茲人主要在土耳其生活。國內其他人口更少的民族計有:敘利亞人、希臘人、庫爾德人、韃靼人及烏克蘭人、麥斯赫特土耳其人。
自從前蘇聯解體以後,由於阿布哈茲叛亂部隊的分離活動、阿查拉及南奧塞梯的問題,對本國的人口造成衝擊,並使經濟變得脆弱。尋找工作的困難,迫使數以十萬計的格魯吉亞人出國尋找工作機會,當中大部份選擇移民俄羅斯。由於局勢不穩,使國民都不太願意生育,使當地的出生率奇低─鄰近的亞美尼亞亦面對同樣的問題。目前全國的人口,比蘇聯時期的1990年要少50萬,不過據觀察家的意見,現時格魯吉亞的人口有被高估的成份。
宗教
文化
過去曾認為格魯吉亞字母在公元284年由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國王法爾納瓦茲一世改革發明,但至今發現最古老的例子,只能證明其字母在5世紀公告中已經形成。
格魯吉亞的中世紀文化從4世紀開始,受到東正教和格魯吉亞東正教教會使徒的強烈影響,並可能因此影響了拜占庭。這許多宗教作品的創作得到了鼓勵和支持。其中包括教堂、寺廟、藝術作品,如圖標裝飾和格魯吉亞聖人聖徒繪卷。此外,也出現了許多世俗的作品,如寫關於國家的歷史或神話的。
雖然在7世紀的阿拉伯征服和8世紀穆斯林文化曾對格魯吉亞有過影響,但是從那個時候格魯吉亞自身文化也在發展,並與拜占庭的競爭越來越多。在9至10世紀,在格魯吉亞全國各地,支持使用本國文字,特別是文學和繪畫上。格魯吉亞和格魯吉亞語的實際影響區域在團結統一和解放之後,格魯吉亞語廣泛傳播,在許多周邊國家也用於與陌生人之間的交流[38]。
據2019年數據,格魯吉亞全國有中小學2313所,大學62所,在校生74萬人。主要高等院校有第比利斯國立大學、第比利斯自由大學、格魯吉亞技術大學、第比利斯國立醫科大學、國立美術學院等。2014年,格魯吉亞的識字率為99.70%,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茅[39]。
格魯吉亞最受歡迎的運動是足球、籃球、欖球聯盟、摔跤、柔道和舉重,欖球被普遍認為是格魯吉亞的國球[40]。
格魯吉亞地處鏈接歐亞大陸的貿易路線的中繼點,因此飲食受到多個地區的影響。格魯吉亞飲食的特點是做法及食材多樣,且較多使用香料,代表性的食品包括奇克美露里、阿賈普桑達利、巴德里亞尼、戈吉納基、奇希爾圖馬、查納基、羅比奧、卡爾喬、卡里餃、丘爾其赫拉、卡查普里等。
格魯吉亞葡萄酒在世界享有盛譽。受黑海影響,溫和的氣候和潮濕的空氣,為格魯吉亞葡萄種植提供了最佳條件。格魯吉亞人自8000年前就開始釀造葡萄酒[41][42][43][44]。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45]。塔爾洪也是當地人民喜愛的飲料[46]。
註釋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