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英語:Ethnicity)是指因擁有相同的祖先、血緣、外貌、歷史文化、習俗、語言地域宗教、生活習慣或國家體驗等而形成的群體。為區分我族及他者的分類方式之一。這些區別我者和他者的族群性被稱為種族劃分,其特質可能包括「客觀」及「主觀」(如認知和感情的成分)。[1][2]

字源

族群,這個名詞譯自英語Ethnic,源自於古希臘語ἔθνος(ethnos)的形容詞形態ἐθνικός(ethnikos),字面意思為家庭的,或人群的,指具有共同起源祖先、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人群。這個單字成為拉丁語ethnicus,在中世紀時成為中古英文的單字。在中世紀時,它對應到英語folk,在中世紀晚期,它對應到英語people。族群(ethnos)在19世紀的含義是歐洲人用來指代國內的少數族群乃至非歐洲的移民、種族,1900年後的含義轉變到以文化特徵區分,而最新的看法則認為族群是社會過程後的產生的結果。因此,族群可能因歷史及時空環境,基於歷史文化語言地域宗教、血緣祖先認同、行為、生物/外貌特徵而形成「一群」與其它有所區別的群體。[3][4]

據中國民族學與人類學學者郝時遠考據,族群的古漢語「民族」有可能在近代傳入日本,然而現代意義的賦予主要是在日譯西書(主要是德人著作)中對應了「Ethnic group(族群)」和「Nation(國族)」等名詞。

涵義

族群可以指民族或種族,也可以指具有相同語言、行為取向、地緣、祖籍、文化背景或宗教信仰的群體,[5]屬於文化人類學或社會學概念。

形成

群族並不是客觀事物,而是由人界定和劃分的,有很大的伸縮性。族群身份有時是自我界定的,為了謀求群體團結、抵抗歧視、爭取政治經濟權益、自我標榜炫耀等等;族群身份有時則是外在決定或「被劃分」的。[6]

類型

More information 國籍層面, 國族層面 ...
Close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