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

發生於1939年到1945年之間的全球性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並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各國動員至少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佈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科學技術用於戰爭之上,同時將民用和軍用的資源合併以便規劃。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有紀錄以來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的軍事衝突,總死亡人數達7000萬,其中,死於交戰各方刻意屠殺的平民和戰俘至少有1,800多萬(不包含失蹤或未記錄在冊的),是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2]。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局勢,大英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歐洲殖民帝國衰落,美國蘇聯則取代歐洲殖民帝國的地位成了新的超級大國並在戰後形成兩強格局,直到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

快速預覽 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上:參加萬家嶺戰役中國國民革命軍部隊;第一次阿拉曼戰役中澳洲部隊使用25磅炮進行攻擊
中上: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上作戰;在1943年至1944年東線戰場上正在展開攻勢的德國斯圖卡戰機
中下:諾曼第登陸後盟軍在奧馬哈海灘卸下補給品;美國海軍在仁牙因灣戰役中駛向仁牙因灣海岸
下:柏林戰役中蘇軍在德國國會大廈屋頂揚起紅旗;1945年8月9日原子彈在長崎市上空爆炸
日期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6年又1天)[b][h][i]
地點
結果 同盟國勝利(參見後果
參戰方
指揮官與領導者

同盟國領袖
美國 富蘭克林·羅斯福
蘇聯 約瑟夫·斯大林
英國 溫斯頓·邱吉爾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蔣中正

詳情…

軸心國領袖
納粹德國 阿道夫·希特拉
意大利王國 貝尼托·墨索里尼
大日本帝國 裕仁

詳情…
傷亡與損失
士兵死亡:
超過16,000,000人
平民死亡:
超過45,000,000人
合計死亡:
超過61,000,000人(1937─45)
更多詳情…
士兵死亡:
超過8,000,000人
平民死亡:
超過4,000,000人
合計死亡:
超過12,000,000人(1937─45)
更多詳情…
  1. 1939年,根據同德國的約定,蘇聯入侵波蘭東部。1939年至1940年冬季,蘇聯入侵中立國芬蘭,並由此被驅逐出國際聯盟。
  2. 中華民國和日本自1937年便開始交戰。
  3. 埃塞俄比亞和意大利自1935年便開始交戰。
  4. 意大利於1943年9月簽訂停戰協議,此後王國政府與同盟國一同作戰,而軸心國則在北部建立共和國政府
  5. 1940年11月起為軸心國成員,但在1944年8月政變(面對蘇聯攻勢)推翻安東內斯庫政權後加入同盟國陣營,並同蘇聯一起對德作戰。
  6. 1941年3月起為軸心國成員,但在1944年9月親蘇政變之後加入同盟國陣營,並同蘇聯一起對德作戰。
  7. 1941年4月加入、5月被英軍佔領直至二戰完結
  8.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各界觀點不一
  9. 日本與蘇聯(現今為俄羅斯)尚未簽訂和平條約[1]
關閉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出兵佔領中國東北,建立傀儡國家滿洲國,當地中國守軍被迫撤離。1937年7月7日,日本又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惟中國政府在這次衝突中開始積極對抗,於是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西方媒體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即導致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納粹德國宣戰。德國在擊敗波蘭第二共和國後開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帝國,自1939年到1941年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使德國幾乎佔領西歐、北歐大部分的地區,並和意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而聲明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開始擴張,陸續佔領或吞併在相鄰的6個歐洲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大英帝國則持續作戰,並在北非大西洋海上與軸心國爆發多次軍事衝突,英國成了歐洲少數仍繼續抵抗德軍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決定撕毀和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也就是巴巴羅薩行動,這次攻勢也使得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行動爆發,但在之後讓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

1941年12月,亞洲軸心國日本在華作戰已經多年而趨於疲軟,為了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發動珍珠港事件,襲擊位於太平洋的英美殖民地以獲取南洋資源,導致美國向軸心國宣戰,歐亞戰場合攏的格局明顯浮現,雖然日本很快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但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在中途島海戰損失四艘航空母艦,歐洲的意大利也陸續於北非戰役及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敗退,這些都使軸心國暫停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意大利在西西里島戰役被同盟國部隊經突尼西亞登陸打敗投降,推進至意大利南部,國內政變,總理貝尼托·墨索里尼失勢,逃往意大利北方繼續作戰,德軍在東線的庫爾斯克會戰戰敗後失去對於東線的主動權,同時美國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後撤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諾曼第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其他軸心國。在蘇聯部隊攻入柏林後,德國元首希特拉自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宣告結束。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9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5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也代表執行開羅宣言中無條件投降的條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降書,宣佈日軍、日軍大本營及日本控制下的軍隊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正式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五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主導着世界的秩序[3]。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促使美國和蘇聯二者勢力大幅擴張,成為彼此對立的超級大國,並在戰爭結束後展開長達四十多年的冷戰局勢。與此同時過去各個歐洲大國的影響力則逐漸下降,促使各個亞洲與非洲殖民地出現非殖民化的運動,陸陸續續有許多地方宣告獨立。而為了面對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各個國家也開始為自身的產業推出振興經濟措施;另外為了能夠穩定各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歐洲也開始推動歐洲一體化的目標。

favicon
9 sources

時間線

背景

戰前事件

戰爭過程

戰後

影響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