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949年成立於德國蘇佔區的的社會主義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語: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縮寫作 DDR),簡稱民主德國(民德)或東德(Ostdeutschland)是1949年至1990年間存在的一個中歐社會主義國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國蘇占區成立,首都為東柏林。民主德國位於現今德國的東北部,面積為107,771平方公里,與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波蘭接壤,北部為波羅的海。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完成兩德統一。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 | |||||||||||
---|---|---|---|---|---|---|---|---|---|---|---|
1949年—1990年 | |||||||||||
格言:Proletarier aller Länder, vereinigt Euch!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 |||||||||||
國歌:《從廢墟中崛起》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 |||||||||||
首都 | 柏林(法律上) 東柏林[註 1](實際上) | ||||||||||
常用語言 | 德語 | ||||||||||
政府 | 單一制一黨執政社會主義國家 | ||||||||||
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 總書記/第一書記/主席(最高領導人) | |||||||||||
• 1946-1950 | 威廉·皮克 | ||||||||||
• 1946-1950 | 奧托·格羅提渥 | ||||||||||
• 1950-1971 | 瓦爾特·烏布利希 | ||||||||||
• 1971-1989 | 埃里希·昂立克 | ||||||||||
• 1989 | 埃貢·克倫茨 | ||||||||||
國家元首 | |||||||||||
• 1949-1960 | 威廉·皮克 | ||||||||||
• 1960-1973 | 瓦爾特·烏布利希 | ||||||||||
• 1973-1976 | 維利·斯多夫 | ||||||||||
• 1976-1989 | 埃里希·昂立克 | ||||||||||
• 1989 | 埃貢·克倫茨 | ||||||||||
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 | |||||||||||
• 1949-1964 | 奧托·格羅提渥 | ||||||||||
• 1964-1973 | 維利·斯多夫 | ||||||||||
• 1973-1976 | 霍斯特·辛德曼 | ||||||||||
• 1976-1989 | 維利·斯多夫 | ||||||||||
• 1989-1990 | 漢斯·莫德羅 | ||||||||||
• 1990 | 洛塔爾·德梅齊埃 | ||||||||||
立法機構 | 人民議會 | ||||||||||
歷史時期 | 冷戰 | ||||||||||
• 建立 | 1949年10月7日 | ||||||||||
• 興建柏林圍牆 | 1961年 | ||||||||||
• 柏林圍牆倒塌 | 1989年11月9日 | ||||||||||
• 最終解決條約 | 1990年9月25日 | ||||||||||
• 兩德統一 | 1990年10月3日 | ||||||||||
面積 | |||||||||||
1950年 | 107,862平方公里 | ||||||||||
1971年 | 108,178平方公里 | ||||||||||
1989年 | 108,333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50年 | 18,388,172 | ||||||||||
• 1971年 | 17,068,318 | ||||||||||
• 1989年 | 16,629,750 | ||||||||||
貨幣 | 東德馬克 | ||||||||||
互聯網頂級域 | .dd | ||||||||||
| |||||||||||
今屬於 | 德國 |
民主德國執政黨是德國統一社會黨,其他政黨組織通過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的「民主集團」和「全國陣線」參與政治活動。 冷戰期間,西方視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為蘇聯的一個衛星國[1]。1948年,蘇聯佔領當局將權力移交給德國的共產黨領導人,隨後在1949年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由於建國初期部分人民受西方影響,對國家政治和經濟體制不滿,遂於1953年發生了六一七事件,蘇聯駐德部隊參與對暴亂鎮壓。東德成立初期面臨着嚴重的人口外逃問題,在1950年代有270萬東德居民由於政治或經濟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2],但同時亦有部分西德居民前往東德。除建立兩德邊境外,1961年東德政府更沿西柏林邊境修建了柏林圍牆以阻止東德居民通過西柏林逃往西方[3][4]。國家教育機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培養社會主義特性的人才。在1989年前,政府由德國統一社會黨及聯合黨派掌握,其對各崗位的幹部選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經濟體系為計劃經濟,依照五年計劃組織生產並分配消費品。其國民經濟高度國有化,對先前的私有企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並以人民企業、農業生產合作社、貿易組織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等集體生產單位替代。隨後1963年解凍期,民主德國提出了「新經濟體制」的指導方針,1971年德國統一社會黨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提高效益、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針。此後10年,民主德國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5%,國民收入平均增長4.6%。東德建立了就業保障制度,且與西德相比具有較高的婦女就業率,東德也成為了當時東方陣營中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國家對日用消費品採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價,然而國民經濟無法滿足居民對部分食品和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因此不得不通過從西方進口,亦同時增加了國家的債務。
政治以及經濟上的長期問題導致東德居民出現不滿情緒,在昂立克拒絕效仿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進行改革後,東德的離境人數開始增加,並爆發了持續的抗議活動。1989年東德發生了一場非暴力的革命,當時戈爾巴喬夫領導的蘇聯政府拒絕干涉這一事件,最終這場革命結束了統一社會黨的一黨專政。次年,東德舉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自由選舉,隨後透過國際多方協商簽訂《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以及多次妥協之後[5],東德於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達成兩德統一,德國結束長達近半個世紀(由東西德各自成立到重新統一相隔41年左右,如果從二戰後英美法蘇分區佔領德國開始計算則為約45年)的分裂狀態。但直到1994年,蘇聯西方集群和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駐德集群才撤出前東德地區。
東德的正式名稱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縮寫為DDR,這一縮寫形式在東德媒體頻繁使用,特別是在1968年東德政府頒佈第二版憲法時對西德訪客着重宣傳。
由於部分西德人質疑東德的主權合法性和憲法,在冷戰衝突時有時也使用東部地區(Ostzone)、蘇維埃區(Sowjetzone)、潘科(東德領導人居住地,亦以「潘科的領導人」代指東德領導層)指代東德。西方媒體和外交官傾向於使用其他的名字,例如中部德國,這一稱呼來自東德位於1937年前德國版圖的中部。
使用蘇聯佔領區(Sowjetische Besatzungszone,縮寫為SBZ)的人通常意在強調東德缺乏獨立的主權,最初西方媒體也使用這一縮寫。部分人為了避免使用東德的正式國名有時也會使用東部一詞(Ostzone或der Osten),一些東德人也會使用這一名稱[6]。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西德和其媒體最終也接受了DDR這一縮寫[7],但德語中東德國(Ostdeutschland)對於德國本國人卻不常用,因為這通常指代德國前東部領土。
德語中西德國(Westdeutschland)一詞通常在日常使用中指代西德。但除西柏林居民外,德國人傳統上一般不被認為此詞等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東德的領土範圍,包含今日德國境內梅克倫堡-前波美恩(羅斯托克)、勃蘭登堡(科特布斯)、薩克森(德累斯頓、萊比錫)、薩克森-安哈爾特與圖林根等邦(州),再加上大柏林地區的東半部。
1952年前,東德的行政區劃仍為傳統上德國的五個州。1952年,東德開展行政區劃改革,解散五州並成立14個區(Bezirke),每個區均以中心城市的名字命名:
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根據二戰時盟國的有關協定,柏林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東柏林為蘇聯佔領,而西柏林則為美英法共同佔領。1948年,東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蘇聯從水陸兩路封鎖西柏林,後解除封鎖。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東柏林成為民主德國的首都。但西柏林實際上依然為美英法三國共同控制,雖然聯邦德國基本法和西柏林憲法規定西柏林隸屬於聯邦德國的一個州,但是,西方三國認為該規定同柏林的現實地位不符,宣佈該條款暫不生效,但認為西柏林與聯邦德國間有着「特殊關係」,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1961年,為阻隔東德人遷往西德,東德政府在蘇聯政府授意下,在東柏林的一側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柏林圍牆,直至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東德合併到西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政治可以分為四個歷史時期:1949到1961年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時期;1961到1970年柏林圍牆的修建減少了逃亡行為,東德經歷了一段穩定的時期;1971到1985年被稱為昂立克時代,此時民主德國加強了與西德的關係;1985到1989年東德逐步走向衰亡。[8]
東德憲法進行了若干次更改,反映統一社會黨的領導和相關的政策,並體現政黨和群眾團體組織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第1章,第1條規定:
德國是由德國各州組建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和國。
1968年憲法:做出修改以強調社會主義性質和統一社會黨的領導作用: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德意志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是由工人階級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領導的,由城市和鄉村中的勞動人民構成的政治實體。
1974年憲法修正案:根據東西德達成的協議,兩個德國同時加入聯合國,憲法移除了與德意志民族有關的敘述: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是由工人階級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領導的,由城市和鄉村中的勞動人民構成的政治實體。
東德憲法規定部長會議為東德政府的最高行政機關(相當於政府內閣),並為人民議會選舉產生。部長們來自國家陣線中的不同黨派,但實際上不及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有影響力。
東德的執政黨是統一社會黨。這個黨在1946年在蘇聯的指導下由蘇占區的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合併而成。波茨坦協定規定蘇聯須支持建立德國和其他華約國家的民主政體,因此亦允許存在一些非共產主義的政黨。所有的東德政黨必須在民主德國國家陣線註冊登記。除統一社會黨以外,在國家陣線註冊的政黨還有:
在德國統一之後,統一社會黨更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並於西德勞動社會公平黨聯合成立德國左派黨。
民主德國亦存在許多群眾組織,以鼓勵整個社會中對政治較少關注的民眾參與到統一社會黨引導的政治生活中來。這些組織包括:
東德的議會被稱為人民大會,並存在選舉。選舉相對簡單,選票通常只寫有一個候選人名字,選民只需要把選票放入票箱中即表示贊成。只有用筆在候選人名字上劃線才能表示反對,且投票時沒有任何保密措施。反對的後果通常是嚴重的:選民可能丟掉工作或是從學校開除,並被史塔西嚴密監視。[9]
社會組織的代表也在人民大會佔有席位,例如自由德國青年團、自由德國貿易聯盟和德國民主婦女聯盟。
不在人民大會佔有席位的東德重要社會團體有德國體育體操協會和人民陣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蘇友誼協會。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人民大會中的席位是固定的,共計500席,分配情況如下:
1949年東德曾效法議會民主制將立法機構分為「聯邦議會」和「人民議會」的兩院制,1952年行政區劃調整廢除州制後,聯邦議會逐步被取消,並於1958年廢除。立法機構遂成為人民議會的一院制。
東德婦女和家庭政策的法律依據是1950年通過的《產假和保護婦女兒童權利法》。到1989年為止大約92%婦女參與了工作,這一指標顯著超過了西德的數據。婦女就業所對應的女性解放是社會主義思想的一部分,並且可以彌補離開東德的男性技術工人的空缺。[10]然而擔任在領導崗位的婦女卻並不多。
政府通過建立全面的嬰幼兒保健系統促進婦女就業。作為政府的家庭政策,政府將為有孩子的夫婦優先分配專項貸款和住房。1972年《墮胎法》通過後婦女允許在懷孕的前十二個星期內流產,而1973年到1980年間的新生嬰兒數目仍上升了三分之一。[11]
在日常生活中婦女需要承擔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根據1970年的調查,婦女平均每周從事47小時的家務勞動,男子從事約6小時,其他情況約4小時。[12]
東德反對派別(DDR-Opposition)一詞指代東德存續四十年中諸多不同形式和目標的異見者。早期對東德反對派通常通過清洗和有選擇性地起訴壓制。20世紀70年代以來受布拉格之春影響,出現了許多致力於推進人權、和平與裁軍以及反對環境污染的反對派團體。許多新教教會為反對派提供支持,為其提供活動場所和印刷工具。[13]
直到1989年秋新論壇成立前,東德的公民權利運動大多旨在促進改革,絕少目的為廢除東德政府。但反對派仍受嚴密監視,特別是國家安全部史塔西(東德居民俗稱「聽和看公司」,德語:Firma Horch und Guck)的官方和非官方線人的監視。持不同政見者會因程度不同遭受政治迫害、騷擾或長期監禁,幫助東德居民叛逃西方的人有時會被史塔西據秘密指令綁架。[14]
史塔西在所謂的「拘留中心」(Untersuchungshaftanstalten des MfS)中運用虐待和單獨監禁等諸多強制手段使政治犯坦白供認。20世紀60年代後,虐待等酷刑漸漸變得少見,而更多使用心理折磨來拖垮政治犯的意志,這種轉變的原因之一是施加心理折磨很難取證。
由於東德在美蘇冷戰中靠近西方的地理位置,東德以國家人民軍作為軍隊,其水平在華約中是最為先進的。下分以下四個軍種:
每個成年男子必須參加18個月的強制兵役。對於身體原因和由於宗教因素或持異議不能正常服役者,會被送入建築隊(Baueinheiten)。這是1964年東德政府設立的工程建設組織,以回應新教教會所施加的壓力。東德武裝力量中也包含一些準軍事化後備力量,如工人階級戰鬥隊、德國人民警察以及被稱為「黨的劍與盾」的國家安全局——史塔西。
蘇聯駐德國集團軍擁有超過30萬的蘇聯士兵,該集團軍來自於蘇聯佔領軍,以確保東德軍事力量與西方的平衡。蘇聯駐德國集團軍擁有包括核武器在內的進攻性武器。考慮到戰爭中先發制人的因素,20世紀60年代蘇聯開始在東德部署核武器。根據戈爾巴喬夫的政策,蘇聯駐德國集團軍於1986年開始撤出東德,1994年全部撤出德國。
東德人口從1948年的1,900萬減少到了1990年的1,600萬,大概400萬人口從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遷移而來。[15]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移民,在1961年柏林圍牆修建之前大約四分之一居住在東德領土上的德國人離開了東德,並且自那之後東德的出生率一直很低。[16]但在統一前幾年東德的出生率超過了西德。相比而言,在這段時間裏東德的鄰國波蘭的人口從1950年的2,400萬增長到了3,800萬,為東德人口的兩倍。
年份 | 人口 | ±% |
---|---|---|
1950 | 18,388,172 | — |
1964 | 17,003,655 | −7.5% |
1971 | 17,068,318 | +0.4% |
1981 | 16,705,635 | −2.1% |
來源:[17] |
像其他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樣,東德實行計劃經濟,跟蘇聯相似,與實行市場經濟或混合經濟的多數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國家建立全面的生產計劃、生產目標、價格,並根據計劃調撥資源。生產方式幾乎完全由國家所擁有。如在1985年,國營企業或集體生產所得產值佔國民淨收入的96.7%。居民按照固定的價格購買產品,由國家提供80%的基本供應費用,從食品到住房價格均固定。
德國統一社會黨管理和控制國家的經濟以及社會的各方面,擁有最高的領導地位。在採納總書記的報告並制定了未來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稿)後,德國統一社會黨開始在國會正式行使它的領導角色。
東德也存在極少量私營部門,但並非毫無意義。1985年,約2.8%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私人企業。私營部門包括私有農夫和花匠、獨立工匠、批發商和販商等。個體經濟受「自由職業者」(如藝術家、作家等)的管理,雖然是個體經營,但被政府嚴格調控。1985年在私營經濟中,個體經濟所佔比例第一次有了少量增加。根據原東德統計,私有企業主的數目從1984年的大約500人增加到1985年的大約176,800人。某些私營部門的運作對德國統一社會黨和整個社會體系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例如,鼓勵私有經濟,提高私有經濟的主動性成為國家用來改善人民生活水準、促進經濟發展的努力方向。
著名的東德出口產品有柏卡牌相機,特拉貝特、瓦爾特堡、IFA工廠出產的汽車,獵槍,六分儀以及腕錶。
直到20世紀60年代,東德仍遭受着糖、咖啡之類的基本食物的短缺。一些在西方有親戚或朋友並且在國家銀行有外匯賬戶的東德人,可以在外匯商店購買西方及出口級別的東德物品。
東德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各種商品、食品和原材料依賴進口,且東德貨幣不能自由兌換。貿易額以百萬美元計如下:
年份 | 貿易額總計 | 社會主義國家 | 發展中國家 | 資本主義國家 |
---|---|---|---|---|
1950 | 3,678 | 2,660 | 14 | 1,004 |
1960 | 18,487 | 13,799 | 791 | 3,897 |
1970 | 39,597 | 28,340 | 1,601 | 5,346 |
1980 | 120,101 | 79,810 | 7,331 | 32,960 |
1988 | 177,337 | 122,549 | 5,889 | 48,898 |
北部的羅斯托克區、什未林區和新勃蘭登堡區是東德主要的農業區。臨近波羅的海的羅斯托克區發展航運業,其中的羅斯托克港具有發達的造船業,它也是與蘇聯東歐最重要的貿易港口。此外什未林和新勃蘭登堡具有發達的金屬加工業和輕工業。
馬德堡區、波茨坦區、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區、科特布斯區農業蓬勃發展。科特布斯是東德最大的褐煤產區,區內的能源產業佔東德能源生產的約40%。由於東德政府的投資和建設,艾森許滕施塔特(原斯大林施塔特)具有發達的鋼鐵工業,其發展水平與西德相當。馬德堡發展機械製造業。
德累斯頓區、卡爾·馬克思城區、萊比錫區、哈雷區是東德南部的工業區。哈雷區具有繁榮的化工行業,佔東德生產總量的約40%。卡爾·馬克思城區的紡織行業更是一枝獨秀,佔東德的總產量的50%。此外茨維考還是著名的特拉貝特轎車的產地。
2009年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東德的生態環境可以被形容為是「災難性的」。[18]由於廣泛使用褐煤,該國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是所有歐洲國家中最高的。由於空氣污染,男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死亡率是歐洲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約有120萬人不能獲得符合標準的飲用水,1989年的東德的所有湖泊和河流中只有1%到3%沒有被污染,只有58%的居民生活在有污水處理廠的地方,森林面積的52%被破壞。僅有不超過40%的廢物被妥善處理,對於危險廢物亦沒有高溫焚化爐。1970年當局以環境數據會被階級敵人用來抹黑為由,將環境數據列為「機密信息」。20世紀80年代初後將其在檔案局定為「機密資料」。任何對環境政策的批評也會被無情地鎮壓。
東德通過從西方國家的進口廢棄物(主要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獲取外匯收入。對西德企業而言,將廢物運送到東德處理的成本僅是送到西德垃圾填埋場處理成本的十分之一,因此儘管運輸費用相對較高,西德企業及地方政府會選擇運送廢棄物至東德。處置廢棄物得到的收入通常由地區商業協調委員會和國家安全部管理,很大一部分資金被轉移至所謂的「昂立克賬戶」和「米爾克帳戶」上,並由居住在萬德利茨的統一社會黨精英階層使用。1980年代中後期,西德以及東德居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增強,對於東德進口廢棄物採取消極的態度,但東德處理進口廢棄物時並不能達到西德的環境標準。諷刺的是,1990年德國統一後這些垃圾填埋場又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接管。[19]
東德生產的特拉貝特和瓦爾特汽車使用過時的二衝程發動機,其廢氣對環境造成了顯著污染。由於其中含有烴,廢氣具有明顯氣味和顏色。而同時期四衝程且不加裝催化轉換器的發動機相比而言,其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兩衝程發動機的十分之一,這是導致酸雨和煙霧的原因。[20]其一氧化碳排放尚在正常標準內。
1960年東德具有12,335公里的國道,33,144公里的區級道路和1,378公里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允許的最高速度為100公里/小時。
德國國營鐵路於1949年在蘇占區成立,部分繼承自原德意志國鐵路。1993年和西德的德國聯邦鐵路合併,於1994年共同成立德國鐵路股份公司。
國際航空公司是東德的國家航空公司,其下屬部門也負責管理所有其他商業飛行活動(農用飛機、交通管制、機場管理)。成立於1958年,1991年被解散。
依照1945年波茨坦會議的規定:
14條:德國分區佔領期間應被視為一個單一經濟體,為此應在以下領域確立共同的政策:
……
G)交通運輸系統
並在實施時適當考慮當地條件。
西德公民被允許通過東德交通往來西柏林,1972年5月26日兩德簽訂了《過境協定》更使其常態化。
通過公路過境的旅客被嚴格禁止與東德公民的直接貿易和接觸。並且必須儘可能不中斷地通過,只被允許在高速公路休息區或加油站短暫停留。為了檢查高速公路上的情況,史塔西有時會駕駛西德車輛冒充西德旅客監視海關和高速公路工作人員。
乘火車通往西柏林的旅客在東德邊境換乘東德列車,由於快速通過沿途的所有東德車站,這種列車得名綽號「電鰻」(Zitteraal)。《過境協定》簽訂後旅客數量顯著增加,為了提高過境列車的利用率有時編掛列車節數多達15輛,這是歐洲鐵路客運列車所允許的最大長度。
過境簽證費和過境交通收費為東德提供了顯著的經濟利益。有時西德政府會報銷個別旅客的簽證費。1972年後達成了過境協議,簽證費用將統一支付給東德政府而不單獨收費。
“ | 文學和美術是從屬於政治的,但顯然它們對政治又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藝術思想要沿着政治鬥爭的方向前進。[21] | ” |
——奧托·格羅提渥,1951年3月17日第五屆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全會 |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文化的官方任務是促進社會主義。東德憲法第18條「社會主義文化」指出國家憲法保護並提倡服務社會主義的藝術。憲法後期又另外指出「藝術的創作基礎是藝術家與人民生活的密切聯繫。」20世紀50年代東德官方鼓勵「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藝術形式,以期望藝術能夠描繪社會主義的生活並且顯示在東德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東德從國家層面引導文化和教育的發展。1968年憲法提出倡導社會主義文化,豐富勞動人民的文化生活,並且藝術家貼近人民:「將健身、體育和旅遊療養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元素,促進全體公民身體和智力的全面發展。」[22]
在1957年東德只有86座劇院、40個交響樂團、11,092座圖書館、284家博物館、803座文化中心、451家俱樂部、6個藝術合唱團和3078家電影院;而在1988年分別為18,505座圖書館、1838座文化中心、962座青年俱樂部和111家音樂學院、213家劇院、88個樂團、808個電影院、741個博物館和117個動物園。[17]
“ | 我們真的需要模仿那些西方的頹廢音樂嗎?同志們,我認為,那只不過是單調重複的Je-Je-Je罷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23] | ” |
——瓦爾特·烏布利希,1965年12月第11屆統一社會黨代表大會 |
由於西德電視和廣播可以覆蓋東德的大多數區域,西方對東德音樂影響很大。西方的影響致使東德境內產生了許多地下流行樂小組。在東德,Puhdys和Karat是較受歡迎的主流樂隊,大多數藝術家使用國營AMIGA唱片的廠牌。像其他東歐國家一樣,搖滾樂被視為「西方頹廢的象徵」,但常常以舞蹈音樂、輕音樂的形式傳播且僅被允許以德語演唱。雖然年輕人並不認同這種做法,但這是統一社會黨領袖的規定。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當局需要仔細檢查歌詞內容是否包含反政府傾向。
政府對古典音樂持支持態度,大致保留了五十餘個交響樂團,例如柏林的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等。東德政府尤其重視在東德領土上出生的巴赫,在巴赫出生地艾森納赫亦花費許多資金建成了博物館,在萊比錫巴赫檔案館收藏了他的許多信件和其作品的演奏錄音。每隔兩年許多東德兒童會到東柏林參加巴赫音樂演奏比賽,每隔四年將舉行國際性的巴赫鋼琴及弦樂演奏比賽。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境內的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受國家控制。民主德國廣播電台是自1952年到德國統一期間東德的官方廣播電台。東德官方的對外廣播電台是柏林國際廣播電台。然而,西方電台和電視台的信號可以容易地在東德境內接受到。[24]西柏林的美國佔領區廣播電台(RIAS)亦是專門為東德聽眾製作節目的電台。
東德的國家電視台是民主德國電視台(1990年後更名為德國電視台),建立於1952年,下分兩個國家級電視台:DFF1台和DFF2台,德國統一後此兩台變為地區性的電視台:中德廣播公司(MDR)和柏林-勃蘭登堡廣播公司(RBB)。
對於收看西德電視節目的家庭,房頂的電視天線角度會有所不同。在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這些收看西德電視節目的人往往會被愛國的鄰居或是自由德國青年團員告發。然而80年代後當局容忍了收看西方電視節目的行為,甚至允許帶有既接收東德電視節目又接收西方電視節目的大型天線和有線電視存在。東德電視台亦製作了《黑頻道》等節目應對東德居民普遍收看西德節目的現實,但收效甚微。據萊比錫青年中心統計,從1976年到1988年每天只看西德電視年輕人比例從14%提高到了56%。
東德在自行車、舉重、游泳、體操、田徑、拳擊、滑冰和冬季運動等項目具有領先地位,這主要歸功於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開始曼弗雷德·霍普納醫生的領導。
東德體育成功的一個原因是興奮劑的使用,特別是合成代謝類固醇,這是一種在國際奧委會實驗室檢測出最多的興奮劑。[25][26]東德實施了部分國家主導的興奮劑計劃以幫助提高競技成績,使這個人口較少的國家成為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獲得了大量奧運會和世錦賽金牌。[27]
成功的另一個因素是對東德年輕人的系統培養。鼓勵在校體育教師尋找6至10歲具有天賦的兒童。對年齡較大的學生安排就讀重視體育(例如帆船,足球和游泳)的文法學校。這一政策也被用於在音樂或數學方面有才華的學生。
夏季奧運會 | 冬季奧運會 | |||||||||
年份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
1956年 | 墨爾本 | 1 | 4 | 2 | 科蒂納丹佩佐 | 1 | 0 | 5 | ||
1960年 | 羅馬 | 3 | 9 | 7 | 斯闊谷 | 2 | 1 | 0 | ||
1964年 | 東京 | 3 | 11 | 5 | 因斯布魯克 | 2 | 2 | 0 | ||
1968年 | 墨西哥城 | 9 | 9 | 7 | 5 | 格勒諾布爾 | 1 | 2 | 2 | 10 |
1972年 | 慕尼黑 | 20 | 23 | 23 | 3 | 札幌 | 4 | 3 | 7 | 2 |
1976年 | 滿地可 | 40 | 25 | 25 | 2 | 因斯布魯克 | 7 | 5 | 7 | 2 |
1980年 | 莫斯科 | 47 | 37 | 42 | 2 | 普萊西德湖 | 9 | 7 | 7 | 2 |
1984年 | 洛杉磯 | 東德抵制 | 薩拉熱窩 | 9 | 9 | 6 | 1 | |||
1988年 | 漢城 | 37 | 35 | 30 | 2 | 卡加利 | 9 | 10 | 6 | 2 |
在1957年東德有10,471座普通教育學校(包括1150座中學和373座高中),1988年公立學校的數量減少到5907座。1950年有1583座職業學校,而1988年為955座。在1957年有307座高級技術學校、46所高校(包括六所大學)和5個學院。1988年有237所學校、53個學院和大學。
東德從1960年為所有兒童設置了從幼兒園到理工中學的十年義務教育。[28]東德教育系統的主要特點是:
而東德大學的退學率顯著比西方國家低。[29]教師和中央計劃單位負責安排學生的升學和就業,選擇職業的自由往往是有限的。
馬克思主義對宗教的論述基本上是無神論的,東德共產黨尋求基督教與馬克思主義的合作並且希望基督教社群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中來。在開始時無神論並不受到官方重視,在1950年代冷戰緊張時期,無神論成為對國內外宣傳的重點。大學中設置了「科學無神論」的學科並發表了許多相關的文獻。在60年代晚期對無神論的宣傳漸漸平息下來,但在1973年重新成為了官方和學術機構的研究重點。雖然對東德政治重視無神論,但這並不妨礙其與信仰宗教的東德公民的合作。[30]
宗教改革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東德地區90%都是路德派新教徒,在1956到1971年間東德路德教會改變對政府的反對態度開始合作。[31]從東德成立開始,統一社會黨即着力減少宗教對東德新一代的影響。教會因此開始開始保持同政府的距離,教會成員的減少和對青年信徒的歧視使在1956年時教會有條件地開始和政府合作。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境內的羅馬天主教會和羅馬教廷保持密切的聯繫,在戰後早先幾年,這種關係是緊張的。天主教會和部分主教拒絕與東德政權合作並不認同馬克思主義學說,主教通常被史塔西嚴密監視。
1945年後天主教會和從德國東部領土遷移過來的天主教會完成了合併。1980年早期,政府期望和新任主教合作,但其仍通過主持未授權的集會和與國外聯繫等來保持與政府的相對獨立。
日期 | 名稱 | 德語名稱 | 附註 |
---|---|---|---|
1月1日 | 新年 | Neujahr | |
日期不固定 | 耶穌受難日 | Karfreitag | |
日期不固定 | 復活節 | Ostersonntag | |
日期不固定 | 復活節星期一 | Ostermontag | 1967年後成為法定假日。 |
5月1日 | 國際勞動節 | Tag der Arbeit | |
5月8日 | 歐洲勝利日 | Tag der Befreiung | 原文為「解放日」。 |
日期不固定 | 父親節 / 耶穌升天節 | Vatertag / Christi Himmelfahrt | 復活節後第五個周日後的星期四。1967年後成為法定假日。 |
日期不固定 | 聖靈降臨日 | Pfingstmontag | 復活節後第50天。 |
10月7日 | 共和國日 | Tag der Republik | 國慶日。 |
日期不固定 | 懺悔祈禱日 | Buß- und Bettag | 聖誕節前第四個周日前的星期三。1967年後成為法定假日。 |
12月25日 | 聖誕節 | 1. Weihnachtsfeiertag | |
12月26日 | 聖誕節第二天 | 2. Weihnachtsfeiertag |
東德情結(Ostalgie)來自德語中Ost(東)和Nostalgie(懷念)兩詞。東德人最初對1990年冷戰結束德國統一表示欣喜。[32]但隨後很多東德人發現一些西德人認為西德是統一的勝利者而東德是失敗者,這導致了部分東德人對西德人的不滿。另外在統一後數年東德的情況並不樂觀,許多東德教授到西德尋找工作並且失業率激增。這些現象使許多東德人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並加強了他們對東德人這一身份的認同。這也導致了一些原東德居民懷念東德時期的部分事物,例如安排就業和一些國家福利。這在影片《再見列寧》中也有所反映。
在1970年之前,只有26個國家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建交,1972年兩德關係正常化後,東德的主權國家身份被越來越多國家所認同。截止1990年10月3日,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主權國家有共計139個,其中較早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的有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古巴共和國等。1949年10月2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為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國家之一。此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為僅次於蘇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大援助國。同為分裂政權,東德與北韓關係密切,是第一個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東歐國家,也是北韓的第三大經濟支援與第一大學術來源。
兩德統一之前,雖然東德認為兩德為兩個主權國家,但西德並不承認東德為政權主體,因此兩國互設「常駐代表處」[33]處理兩德事務,但事實上,其等級就是大使館[34],法源是基於《兩德基礎條約》的第八條設立[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