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戎西戎之一,為中國春秋時期對中原北方的定居部落的稱呼,約生活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遼寧省西北部與河北省東北部。曾建立無終國,統領令支國孤竹國,遭齊國擊敗後消失。其族源主要有原始蒙古族通古斯民族原始漢族三種說法,其後代分別被併入東胡匈奴燕國趙國中。

春秋時的北戎,在古代記載中,與山戎為同族。東漢服虔記載山戎為鮮卑先祖。

歷史

據記載,山戎歷史可追溯到商朝之前,為夏人後代,居住在中原之東北,為匈奴前身[1],曾有進貢周朝記錄[2]。有記載認為北狄起源於山戎[3]

山戎曾經一度強大,勢力範圍在戰國時期的燕國、趙國及齊國之間。時常騷擾燕國,並於周平王東遷後第65年(公元前706年),越過燕國攻打齊國。[4]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號令諸侯,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並意圖解決山戎對中原的騷擾。

公元前664年(周惠王十三年)山戎再次出兵伐燕國,燕向齊國求援,齊桓公為救燕出兵伐山戎,但次年山戎已經退回北方。

齊燕聯軍繼續北征,攻克山戎國城無終山(今河北省遷安市燕山一帶),但山戎王逃亡到孤竹國(孤竹國出自商王族的旁支墨胎氏氏族。),齊燕聯軍最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而燕國也開闢了疆土,成為霸主齊國的北方屏障。四年後(公元前660年),齊桓公又率領軍隊攻打孤竹與令支,「北舉事於孤竹、離支(令支)」。

在春秋戰國之時,山戎與東胡仍然活動在燕國北方[5],後於冒頓單于時,被併入匈奴帝國之中。

研究

中華民國學者梁啟超認為,山戎為貉族,後形成為東胡族。

《史記》載山戎是存在於燕山的游牧民族,與後世的匈奴相提並論。[6]

但林沄不贊成,因為:[7]

  • 夏家店上層文化是屬山戎的遺存,而夏家店上層文化是一種半農半牧經濟所支持的定居文化。
  • 根據大山前遺址所獲的162塊可鑑定動物骨骼中,豬佔59.9%,狗12.96%、牛12.96%、羊11.73%,馬和馬鹿各一例,可見山戎的畜牧業並不是很發達,並非遊牧文化。[來源請求]
  • 該文化已知騎馬術並已掌握馬車。
  • 從新石器時代到春戰之際生活在北方長城地帶的是均屬高顱的居民,和均以低顱為特徵的漢代匈奴和鮮卑顯屬不同的種系。[8]

另外,晚商以前北方地區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戎狄族群只是分裂出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血緣同源[9]

後裔

山戎一部分成為漢族先民之一,一部分融入了東胡。東漢服虔記載山戎為鮮卑人先祖。

考古

古代文獻記載山戎的居住地,考古挖掘出夏家店上層文化與紅山文化,可能與山戎有關。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