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补特伽罗(梵文:pudgala,Pudgalāstikāya;巴利语:puggala),又译为福伽罗、弗伽罗,意译为数取趣,佛教术语,泛指通常所说的“有情”、“众生”或是我。这个术语源自于古印度哲学,在不同沙门教派传统中,都使用这个术语来建立自身学说,佛教也是其中之一。
在佛教经典,补特伽罗可泛指任何的人[1],因此也译为有情或人[2][3]。佛陀在经藏中除了施设了众多补特伽罗,也对其含义有所解释,例如《增支部·嫌恨品·A.5.161》:
“ |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修慈[4],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坚定建立此业为彼者,此具寿之业为彼者。领有业,以业为起原,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即使所作或善或恶之任何业,彼皆当须受其[业之]付与。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
” |
因为补特伽罗与业报有密切关联,在古印度宗教,或被视为轮回的主体。[来源请求]
佛教认为我(ātman)是对五蕴的错误认识[5],只是假名[6][7],蕴、处、界,皆为非我、非我所,即一切法无我。因此在提到轮回主体时,多用补特伽罗来代替。
基于论书如《俱舍论》等的说法,学术界对佛教理论的一种有代表性解读[来源请求]称:相对佛教而言的外道所认为的我,可称离蕴我[8],他们认为在五蕴之外存在一个真正的自我,或神我(puruṣa)、命(jīva),它是常住不变的,单一的,有支配功能的[9]。佛教反对这种见解,认为五蕴由业的牵引逐渐产生变异,没有主体“我”的支配,只遵循因果规律。
犊子部及其支派认为,补特伽罗与五蕴非即非离,立实有的“不可说我”,其他部派认为,补特伽罗若是实有,则类同于外道所说之我[10],补特伽罗只是依五蕴而说的假名,没有独立实存的自性[11]。
在《阿含经》中使用补特伽罗(pudgala)来指代“轮回之主体”,译为“人”,而不是使用“我”(ātman)这个词。《巴利论藏》也有总集佛陀施设各种补特伽罗的《人施设论》,可对应于汉译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人品》。佛教主张无我,所以不承认补特伽罗具有独立实存的自性(胜义补特伽罗),但为了方便解说,而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补特伽罗)。
《论事》记载了部派佛教的许多主张,其中一个议题是补特伽罗是否具有独立实存的自性。犊子部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被称为补特伽罗论者,遭到《论事》和《大毘婆沙论》的质难。
补特伽罗依照转生处(道、趣)的差别,分为五道众生: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或将阿修罗别立为一道,而为六道。
以贪爱的来源,分成三界:
依照出生方式的差别,分为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发智论》主张“无补特伽罗”[12],后来提婆设摩《识身论》自称性空论者,将支持“有补特伽罗”的宗派概括统称为补特伽罗论者。被包括在其中的部派,包括了主张“补特伽罗自体实有”的犊子部[13]及其支派正量部等,和认为“有胜义补特伽罗”的说转部[14]等。
佛教的各种学派,对轮回的承载主体有各自的解说。
说一切有部提出假名说,认为补特伽罗只是五阴所形成的假名,并没有实质的存在。
佛教中最早提出补特伽罗学说的是犊子部。犊子部认为,众生在轮回之中,必定有个主体在转移,这个主体即是补特伽罗,又被称为非即非离蕴我、不可说我。补特伽罗携带着业,从前世转生至后世,形成各种不同的生命型态。
后人总结犊子部所认为的补特伽罗有三个特征:
经量部提出种子说,认为业力的传递,如同植物一般,有种子、相续、结果三个阶段。众生因为业报,在心识中薰成种子,种子流转到后世,再度发芽,形成下一生。
巴利经藏记载,补特伽罗是具有连贯业力的轮回意义上的人、有情[18]。在赤铜鍱部《论事》中,认为补特伽罗并非“谛义、胜义”[19]上的存在,而是世俗概念上的施设。
说一切有部的说法被中观派继承,他们反对补特伽罗是实有的,认为因为存在补特伽罗我执,误认为五阴积聚是实有的,才会让众生流转。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