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
香港深水埗區的主要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深水埗區的主要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水埗(英语: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区的深水埗区之主要部分,位于九龙半岛西北部。深水埗区区内娱乐场所众多,流动人口聚集,加上种种的历史因素,贫穷、治安和卫生情况恶劣,一直惹人诟病,区内有不少棘手的社区问题.
深水埗历史悠久。“埗”、“埔”及“埠”三字相通[1],意思是深水而无浅滩的海湾[2],皆解作码头,由此可知深水埗过去是一个深水码头。深水莆什么时候改名为“深水埗”则难以稽考。[3]1912年以前,政府并未热衷于发展深水埗区,区内主要的道路设施仅有1902年建成的大埔道及其后建成的青山道,其余发展则由私人发展商小规模负责,如南昌街至桂林街一带的填海工程。数十年前,深水埗曾称作“深水埔”。时至今日,深水埔街坊福利会仍然以“深水埔”为名。
现时,深水埗与又一村、石硖尾、长沙湾、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区划上同属深水埗区,但没有明显分界而且互相交接,而钦州街至东京街属深水埗与长沙湾的过渡地带,在深水埗区议会中属于长沙湾选区。
地铁荃湾线落成后,区内车站没有按照所在地地名命名[a],区内设施亦有类似情况[b],因此市民经常出现混淆,将深水埗区内非深水埗的地方误作深水埗一部分。
过去数十年香港不少地区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大埔区更发现旧石器时代文物,所以深水埗也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定居和活动。目前,由于李郑屋汉墓的出土,可以确定深水埗地区起码于东汉时代就有先民定居。[3]
据《新安县志》记载,清代嘉庆年间,九龙半岛已有“深水莆”(亦作“深水埔”,亦即现今的深水埗)、“长沙湾”等村落。在20世纪都市化发展前,深水埗是一个墟市,[3]有深水埗大街、正街、灰窑街等街道,在今南昌街和医局街交界一带。[4]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部一大半割让给英国,同时将深水埗一分为二,深水埗南部一小部分划入英界,到1892年政府辕门报公布将该部分改名为福全乡。自19世纪中叶起,深水埗成为中英边界关口之一,又靠近对外的维多利亚城,因而吸引华藉居民居聚居经商,墟市获长足发展,与九龙半岛东面的九龙城分庭抗礼。1898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取得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土地,深水埗自此并入香港管治。
1910年代,深水埗传统墟市被全面清拆,连同填海的地皮重建成以中国城市命名、井井有条的新街道群,并建有多层唐楼。[5]1920年代中,政府在深水埗的海傍向长沙湾方向填海,建成深水埗军营和深水埗警署等设施。1930年代,原位于深水埗北面的元洲村,田寮村,菴由村和马垄坑村相继被清拆,重建成新街道和唐楼群,深水埗范围向北扩展至大埔道。
1970至80年代以前,深水埗以通州街为海岸线,其后因数次填海工程而成为现今模样。随着深水埗和长沙湾的都市化发展,两地的界线变得模糊。
现今深水埗已经成为九龙西北部的核心区,人口密度非常高,区内有业主经营㓥房、棺材房以至笼屋,部分居所生活环境恶劣。商业活动发达,并已经成为电子产品、潮流玩意、服装配饰、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而深水埗西填海区深旺道一带亦陆续发展高密度的住宅区,区内亦有零星的重建项目,改变外界对深水埗传统唐楼集中的印象,加上2021年起在大南街和黄竹街一带并陆续有多家咖啡店、家居精品小店以及艺术画廊进驻,成为年轻人“打卡”胜地。[6]
区内人物:
(以上资料参考:《深水埗风物志》)
区议员:
深水埗 (2011-2024)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8.6 (83.5) |
29.4 (84.9) |
31.8 (89.2) |
32.2 (90.0) |
35.8 (96.4) |
34.7 (94.5) |
37.1 (98.8) |
38.1 (100.6) |
37.2 (99.0) |
35.7 (96.3) |
32.6 (90.7) |
30.3 (86.5) |
38.1 (100.6) |
平均高温 °C(°F) | 20.8 (69.4) |
21.5 (70.7) |
23.8 (74.8) |
26.9 (80.4) |
29.8 (85.6) |
31.6 (88.9) |
32.5 (90.5) |
32.3 (90.1) |
32.1 (89.8) |
29.7 (85.5) |
26.8 (80.2) |
22.1 (71.8) |
27.5 (81.5) |
日均气温 °C(°F) | 17.0 (62.6) |
17.6 (63.7) |
20.5 (68.9) |
23.7 (74.7) |
26.8 (80.2) |
28.9 (84.0) |
29.3 (84.7) |
29.1 (84.4) |
28.7 (83.7) |
26.1 (79.0) |
23.0 (73.4) |
18.3 (64.9) |
24.1 (75.4) |
平均低温 °C(°F) | 14.4 (57.9) |
15.1 (59.2) |
18.1 (64.6) |
21.4 (70.5) |
24.7 (76.5) |
26.7 (80.1) |
26.9 (80.4) |
26.7 (80.1) |
26.1 (79.0) |
23.5 (74.3) |
20.7 (69.3) |
15.3 (59.5) |
21.6 (70.9) |
历史最低温 °C(°F) | 2.5 (36.5) |
6.3 (43.3) |
9.0 (48.2) |
12.9 (55.2) |
15.8 (60.4) |
20.4 (68.7) |
23.8 (74.8) |
22.9 (73.2) |
22.7 (72.9) |
15.4 (59.7) |
11.8 (53.2) |
5.3 (41.5) |
2.5 (36.5) |
数据来源:香港天文台[7][8][9][10][11][12] |
深水埗 (2011-2021)(简易版)(己取至小数点后一个位)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C(°F) | 21 (70) |
21 (70) |
23 (73) |
27 (81) |
30 (86) |
32 (90) |
32 (90) |
32 (90) |
32 (90) |
30 (86) |
27 (81) |
22 (72) |
27 (81) |
平均低温 °C(°F) | 14 (57) |
15 (59) |
18 (64) |
21 (70) |
25 (77) |
27 (81) |
27 (81) |
27 (81) |
26 (79) |
24 (75) |
21 (70) |
15 (59) |
22 (72) |
数据来源:香港天文台[7][8][9][10][11][12] |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及条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