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见,又称五恶见、五利使,佛教术语,为五种恶见的合称,包括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佛教理论,特别是说一切有部阿毘达磨,将其他沙门教派和婆罗门教的各种见解[1],归类入五见[2],并分别定义了其内涵意义:
在《发智论》中,对《杂阿含经》等经记载的沙门教派中五见之具体观点进行了分类研判,《大毘婆沙论》更有详细解说:
婆罗门教和其他沙门教派一般不采用佛教特有的概念术语,他们所认定的我或类似概念[17],早期佛教一般将其比附入五取蕴中而加以批判[18],故有五我见[19],于五取蕴中,“执一为我,余或为我有、我所、我器”[20],亦总列为二十萨迦耶见[21],以执“色是我”为其代表[22],后因时代变迁而至难以理解[23]。
- 此二十句萨迦耶见,几我见?几我所见耶?答:五我见,谓:等随观色是我[22],受、想、行、识是我;十五我所见,谓:等随观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识中。[21]
而“总缘五蕴执为我者”,被称为谛语外道[24]。
《梵网经》记载的六十二见[5],都以萨迦耶见为根本[25]。此外,有外道执“唯有一我见”[26];迄至《大毘婆沙论》时代,仍“无五蕴外执有我者”[27]。还可能存在缘十二处或十八界,而各有我见、我所见的情况[28]。
常见,是因为见色法相似相续,或见心、心所法能忆本所作事甚至多劫前生之事,而认为有为法常住[29]:
- 此七士身,不作作,不化化,不可害,常安住[30],如伊师迦,安住不动,无有转变,互不相触[31]。何等为七?谓:地、水、火、风、及苦、乐、命。此七士身,非作,乃至如伊师迦,安住不动。若罪,若福,若罪福,若苦,若乐,若苦乐,不能转变,亦不能令互相触碍[32]。设有士夫,断士夫头,亦不名为害世间生,若行,若住,七身中间,刀刃虽转,而不害命。此中,无能害,无所害,无能捶,无所捶,无表,无表处[33]。[34]
- 我及世间,常恒坚住,无变易法,正尔安住。[35]
- 风不吹,河不流,火不然,乳不注,胎不孕,日月不出不没[36]。染净自性住,不增不减[37]。[38]
断见,是认为死后断灭、毕竟无有[39]:
- 乃至活有命者,死已断坏无有[40]。此四大种士夫身,死时,地身归地,水身归水,火身归火,风身归风,根随空转[41]。舆为第五,持彼死尸,往弃冢间,未烧可知,烧已成灰,余鸽色骨[42]。愚者赞施,智者赞受[43];诸有论者,一切空虚妄语;乃至活有,愚、智者死已,断坏无有[44]。[45]
《师子吼经》所说[46],世间沙门、婆罗门所依诸见,皆入有见和无有见[25],一般将其解释为常见和断见[47],并将各种见解按此二分法进行研判[5],当一则具体观点有二者成分时,取其主旨以论断常。
邪见是否定诽谤世间及出世间的因缘果报[48]:
- 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49]。无妙行、恶行,无妙行、恶行果[50]。无此世,无他世,无化生有情[51]。无父,无母[52]。世间无阿罗汉[53],无正至[54],无正行此世他世[55],即于现法,知自通达,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实知[56]。[57]
- 无因无缘,令有情杂染;非因非缘,而有情杂染。无因无缘,令有情清净;非因非缘,而有情清净。[58]无因无缘,令有情无智、无见;非因非缘,而有情无智、无见。无因无缘,令有情智、见;非因非缘,而有情智、见。[59]
- 无力,无精进,无力精进,无士,无威势,无士威势[60],无自作,无他作,无自他作[61][62]。一切有情,一切生,一切种,无力,无自在,无精进,无威势,定合,性变[63],于六胜生[64],受诸苦乐。[65]
- 造、教造,煮、教煮,害、教害,杀诸众生,不与取,欲邪行,知而妄语,故饮诸酒;穿墙解结,尽取所有,守厄断道,害村、害城、害国生命;以刀以轮,拥略大地所有众生,断截分解,聚集团积,为一肉聚;应知由此,无恶,无恶缘[66]。于殑伽南,断截挝打,于殑伽北,惠施修福[67];应知由此,无罪福,亦无罪福缘。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诸有情,皆无有福[68]。[69]
- 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受皆是无因无缘。[70]
- 所受苦乐,非自作,非他作,无因而生。[71][62]
见取是取劣法为胜,执受五种现在安乐[72]:
- 受妙五欲,名得第一现法涅槃。[73]
- 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
- 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
- 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圣说能舍、具念乐住,入第三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
- 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
还涵盖有九慢类[74],谓:
- 我胜,我等,我劣,有胜我,有等我,有劣我,无胜我,无等我,无劣我。[75]
戒禁取是非因计因[76]:
和非道计道[105]:
- 诸补特伽罗,学乘象、马,船车辇舆,执持弓杖,钩轮羂索,书印算数,皆令善巧,由此便得净脱出离,至苦乐边。
- 诸补特伽罗,受持牛[14]、鹿、狗戒,露形戒等,由此便得净脱出离,至苦乐边。[106]
- 诸补特伽罗,受持乌禁,鸺鹠禁,默然禁等,由此便得净脱出离,至苦乐边。
- 诸补特伽罗,于摩捺娑、比摩捺娑、殑伽河门三池中浴,由此便得净脱出离,至苦乐边。[107]
- 诸补特伽罗,受持梵行,远离淫欲,由此便得净脱出离,至苦乐边。[108]
- 诸补特伽罗,受种种苦行,由此便得净脱出离,至苦乐边。[109]
- 诸补特伽罗,调象、马、牛,事日、月、星、火、珠、药等,由此便得净脱出离,至苦乐边。
《发智论》提出,不正思惟六见处[110],会导致于内身起恶见[111],一般也归入二边执见中[112]:
常见:
- 谛故,住故,我有我。[113]
- 我观我:眼、色即我。我观无我:眼即我,色为众具。无我观我:色即我,眼为众具。[114]
- 此是我,是有情,命者,生者,养育者,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教者,生者,等生者,起者,等起者,语者,觉者,等领受者。非曾不有,非当不有,于彼彼处,造善恶业,于彼彼处,受果异熟,舍此蕴,续余蕴。[115]
断见:
其他教派所执之命(jīva)[117],一般被等同于补特伽罗[118],自部派佛教开始,补特伽罗论者和性空论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诤[119]。
《发智论》提及了婆罗门教的执见[120]:
这种见解和佛教对“与梵同一”(brahma-sahavyatā)的引述[124],都未体现出吠檀多派理念,被评判为见取和戒禁取。《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在“十六种异论”中,提及了婆罗门教中数论派、胜论派、弥曼差派等的部分教义[125],其中有可判为我见或常见之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