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古代部落稱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越,即百粤,又称越人、粤人、古越人,是一种上古人群,在上古时居住于今长江以南至越南北部的地区,由于其中有多个不同的种姓,因此被称之为百越,曾建立多个部落国家。其后代分别演化及融合为壮族、京族、畬族、汉族、黎族等不同的民族。
越字来源于“钺”。“越”因钺的发明而得名。《集韵》载:“戉,威斧也。”《周礼・大司马》注载:“戉,所以为将威也。”
古代“粤”、“越”通用。越人的祖宗起源于江苏东海县的羽山,是上古帝尧殛鲧的地方。越人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古老的部族。越人将游历之事记成书,即是《山海经》的起源。
夏朝称“于越”;商朝称“戉方”;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据宋朝人罗泌的《路史》说:“越裳、雒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西双版纳)、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区吴(句吴),是谓百越。”
“越”字古作“戉”,最早可以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已经记载与戉人事迹;传世的绝大多数越国青铜器都作“戉”。罗香林先生认为“戉”字甲骨文类似斧钺,“越”字为“戉”字假借,指拿戉的越人;卫聚贤先生认为钺只在古代浙江地区发现,因此钺应当为浙江古人发明,“越”字即是“钺”,越人以其发明的“钺”为名,亦称吴越、虞越[1]:5-6。而对于“戉”,学术界有人以为是犁铧、有段石锛、扁平石斧,一般认为是扁平石斧,还有人认为“戉”作为族名在良渚末期,约夏朝初年就已存在。[2]:116-120 根据古汉文典籍记载“越”和“戉”有刀、斧之意,而壮语ye /je1/为刀、匕首之意,也从侧面印证了南方侗台语族群和古越人有渊源关系。
关于越国,传说由夏王室后裔在江浙一带建立了越国[3],在商代甲骨文献也有记载称为戉的部落方国活动。于越的语言经后世学者复原为古越语。《竹书纪年》将其名称写为“于粤”与“于越”。何休《公羊传》注疏记载,越国当地人自称於越,但中原华夏诸国称其为越[4]。他们被视为是与中原华夏部落习俗不同的蛮夷[5]。《左传》《国语》《史记》等多称“越”,而《越绝书》等有时称“大越”。
《公羊传·定公五年》:“于越者何?越者何?于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东汉何休在给《公羊传》作注时又进一步解释说:“越人自名‘于越’,君子名之曰‘越’。治国有状、能与中国通者,以中国之辞言之曰‘越’;治国无状、不能与中国通者,以其俗辞言之,因其俗可以见善恶,故云尔。”按照何休的解释“于越”为越人自称,而“越”乃华夏之称越人。后世出土铭文也显示,越人自称为于越。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越国青铜器铭文显示“于越嗣王旨殹之大啚寿矛”[注 1],显示越国全称“于越”[2]:114-115。
百越是否可以算作统一的族群还是作为各族群的泛称存在争议,因古代传说百越为禹的后代,许多学者将他们视为与汉族有密切关系的一支。清末学者梁启超提出新假说,将他们视为独立古族群,称为吴越族。这个学说经由卫聚贤、蒙文通、徐松石等学者推广,认为包括吴越、扬越、闽越等百越人群皆有共同先祖。凌纯声认为,夷为大海的意思,指的是居住在中国东岸海滨的古民族总称,在东方者称东夷,南方称南夷,古越人出自于东夷集团之中。罗香林认为,百越为夏人的直接后裔。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董楚平认为,夏人为百越族分支,北上中原建立了夏朝[7]。香港大学语言学者金钟,经由语言学考证,认为夏朝与扶余国是由北上的百越族所建立,百濮也是百越的一个分支[8]。
部分学者认为,百越的祖先大约于三、四万年前发源于江浙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并与其他部族融合演变成不同的族群,加上地理隔阂及文字发展相对落后,故而形成不同的族群神话起源传说。[9][10],但是后代族裔分化极大[11]。
由于分子人类学的Y染色体DNA能对人群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根据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集团系统遗传结构的三个特点:
历史学研究的进展发现了一个迁移模式:江苏淮安的盘古氏,安徽巢湖的天皇有巢氏,浙江绍兴的地皇燧人氏,湖北的人皇伏羲氏,皆系百越族群;百越民族的始源在淮河流域。这些主要属于神话传说。
遗传学研究表明,南岛诸民族、汉藏诸民族及侗台诸民族的父系血缘大多源于单倍群O-M175。
以百越为主体发展而来的民族主要有壮侗语族各民族,他们的语言有壮语(广西、云南、广东)、布依语(贵州)、傣语(云南)、侗语(湖南、贵州、广西)、水语(贵州)、仫佬语(广西)、毛南语(广西)、黎语(海南)、泰语(泰国)、老挝语(老挝)、掸语(缅甸东部)、黑泰、白泰、侬语和岱依语(越南北部山区)、阿洪语(印度阿萨姆邦)等。
语言学家李方桂将壮侗语族称为“侗台语族”,并划分为两个语支、五个语群,即台语支分为北部语群(壮语北部方言、布依语和分布在泰国北部的石语)、中部语群(壮语南部方言、越南东北部的侬语和岱依语等)、西南语群(泰语、老挝语、掸语、阿洪语、越南西北部的黑泰白泰红泰语、云南傣语),侗水语支分为侗语群(侗语、仫佬语)、水语群(水语、毛南语)。从语言学家的结论中可以看到,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中南半岛的众多民族在语言文化上强烈的共通性,同样表明了这些民族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亲缘关系。[9]
另外相关的民族还有汉族、京族等。
族群 | 人口 |
---|---|
侗台语系 | 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壮、侗、布依、仫佬、毛南、黎等七个民族,及越南的岱、侬、布依、热依、高栏等五个民族,是属于壮侗民族;而中国的傣族,越南的泰族、泐族,老挝的佬、普泰、泐、润、央、赛克,泰国的泰族(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也有泰族)、佬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邦的阿豪姆人为傣泰民族。以上这众多的民族,共约8000万人,分布在8个国家,与古代的南越部族有着历史亲缘关系。[9] |
京族 | 主要分布在越南境内,约8000万人的京族(越南主体民族)也与古代的百越中骆越部族有着亲缘关系[13],其民族传说雒越的第一个国家文郎国是由神农氏后裔貉龙君所建的[14]。 |
百越族 | 百越族中人口约9000万的吴越人及瓯越人、近1亿的广东广府人除了与古代中原人有历史亲缘关系,也与古代的百越部落有着历史亲缘关系[15][16]。 |
族群 | 注解 |
---|---|
台湾原住民 |
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李辉和本科生林凌等研究人员比对马桥地区与台湾原住各民族两者DNA,发现两者都有高比例的M119C,认为台湾原住各民族与大陆东南沿海居民有同源关系[17],但语言学等其他学界并不支持这部分假说,因为目前中国东南沿海没有土著型的少数民族,所以无法从语言学上判断。[18]。遗传学支持台湾原住民在史前时代与华南土著具有同源关系,台湾原住民在常染色体上与福建新石器有密切关系,与南方汉人也有一点基因上的联系。 |
日本族 |
根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的说法,倭族最先在长江中上游生活,在滇池附近成功栽种水稻,并在长江流域成立一些小王国,后被华夏人所灭,流散至东南亚各地和日本[来源请求]。 这个传闻已被遗传学否定,日本人在遗传上与华南土著没有直接关系[来源请求]。 |
琉球族 |
在《越绝书》中,百越分为“内越”和“外越”两支。秦朝灭亡六国之后,独外越不服,乘船避难于海上。秦始皇不得不调天下罪人赴东海,防备外越。由于秦朝的防备极其严厉,外越只能出海另谋生路。有中国学者认为[谁?]是,东海外越中的一部分可能到达台湾、琉球和日本九州岛南部,成为台湾原住民、琉球族和大和族的祖先[来源请求]。 |
在中国南方、中南半岛广大的土地上,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江大河,河流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在此客观外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古老部落———百越部落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以百越部落群体为主体,在内部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经过融合、分化与重新组合,形成了汉族、京族及现代壮侗语诸民族。
古代百越部落的分布区,北至北纬32度,南到北纬16度,西至东经94度,东到东经124度,其北与中原华夏文化相连,西北以巴蜀荆楚为界,西方以印度为邻,东临大海,南接中南半岛,整个分布呈半月形。从现代国家的地域观点看,主要是中国的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诸省区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从历史的地域观念看,他们却是连成一片的,具有共同的地域。
在这个半月形地区内,空气湿润,气温高,雨量充沛,是热带亚热带气候,有众多的动植物,为百越群体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富有特征的自然生态资源这一地区大小河流密如蛛网,最有代表性的河流从东向西有长江、闽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诸河流之间分布着的山地、山前台地、丘陵、盆地,犬牙交错,溪流纵横其间,使各个时期的百越群体及其后裔都可以选择适合于他们的生存之地。
总之,百越部族的居住环境总的说来是分布在平原低地、山间盆地和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纵横的地区,这样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便表现了固有的文化特质,如稻作文化、居住干栏、文身断发、龙蛇崇拜、鸟和太阳崇拜、悬棺葬俗、垦殖山田等,而且尽管各地的百越群体及其后裔在类似的生态环境中创造的文化虽各有个性,但共性也是明显的,即地理生态环境类似、社会发展类似、但地域却不一定相连,在相距很远的不同群体的文化模式,却具一定的共性。凡此种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是决定百越部族历史发展最为重要的客观外部条件。
但由于地域分布的广大,接触的群体众多,人群间的相互影响极大,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相比,更为重要,是本质性的,即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的是居于东部地区的部分受华夏和后来以华夏部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汉族影响较大。一般来说,中原文化对红河以东百越部族后裔的影响带有较为浓重的政治倾向,例如设置郡县、移民屯垦,更主要的是儒家思想的渗透,这些都大大加快了其自身的发展进程和自然同化过程;而印度佛教文化对红河以西百越后裔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内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19]
大量考古材料表明,几何印纹陶、有肩石斧、有锻石锛、陶制纺轮是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公认的百越部族早期使用的典型器物。它们广泛存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闽江流域、珠江流域、红河中下游地区、澜沧江—湄公河中下游地区、怒江—萨尔温江中下游到伊洛瓦底中上游地区,一直到今印度阿萨姆邦。
区域 | 简介 |
---|---|
长江三角洲 | 长江下游地区以河姆渡文化遗址为代表,继河姆渡文化之后是浙江嘉兴的马家滨文化,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马家滨文化的直接继承者是崧泽文化,目前考古学界认为马家滨文化和崧泽文化是古越人的原始文化,如果马家滨文化属于百越文化的话,那么在文化上有发展渊源关系的河姆渡文化也是百越先民的文化。良渚文化继承了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从地望上来看,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的直接继承者是百越部落中的于越,即春秋、战国时的越国。良渚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200年。而吴、越先民亦活动于这一时期[20]。 《正义》引《舆地志》说:“越侯传国三十余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 《春秋》贬为子,号为于越。”《越绝书·外传记地》说:“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禹约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而良渚文化在公元前2000~3000年之间,这时间是相符的。从考古材料看,吴、越境内的印纹陶、铜石并用文化存在的时间上始于夏、商,兴盛于西周、春秋、战国以后逐渐衰落,时间亦于前述相符。因而可以认为于越是继承上述考古学文化发展而来的,于越分布地是百越群体分布的最东北端。 |
福建 | 福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集中在闽江下游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是昙石山文化遗址,该遗址分为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三个文化层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从上层有锻石锛等文化遗物来看,应是古越人的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为史书上所谓的闽越。这些贝丘文化与两广地区的贝丘文化很相似,其中的有锻石锛、有肩石斧、印纹陶与大陆东南沿海的同类器物有共同点,在文化上属一个大系统。 |
岭南 | 岭南两广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可分为洞穴、岗丘、贝丘、沙丘、台地等类型。两广的新石器文化,呈现出较大的个性特征和浓厚的地方色彩,都属农业种植部族,都存在着通体磨光的有锻石锛、有肩石斧和印纹陶,属于百越文化,为后来的南越、骆越所继承,是百越部落分布的中部地区。 |
西南 | 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百越群体先民的很多。贵州发现越文化遗物的有盘县、水城、威宁。这几个地方均为秦汉时期夜郎的分布区域。在云南麻栗坡小河口、河口县坝洒、金平县油炸房、毛贝湾、大灰竹山发现了与广西相似的有肩石斧;与滇东南相连的西双版纳亦以有肩石斧为主,由此西向的滇西南地区,1990年5月12日至21日中央民族学院的王恒杰教授在瑞丽主持发掘了距今约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仍以石斧、石锛为主。在此之前,这一地区还出现过百越群体铜石并用时代使用的靴形铜斧。可见属百越部落的分布区无疑。 |
区域 | 简介 |
---|---|
越南 | 越南的新石器文化以北山文化为代表,在北部的梅陂、巴社、良安、谅山、板门,中部的义安、鸣琴、溪淙、深村、德诗等地都发现了有肩石斧,是中国南部、东南亚北部的典型样式。北山文化的分布区恰好又是秦汉时期骆越分布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辖地。 |
老挝 | 老挝北部的腊特新和中部甘蒙省等地也发现了有肩石斧,琅勃拉邦、南坦杭等地也有类似发现,而且以有肩石斧居多。 |
泰国 | 20世纪60年代,泰国、丹麦考古队在泰国西南发现了班告文化遗址;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泰国联合考古队又发现班清遗址、翁巴洞遗址、神灵洞遗址等。经过比较发现与其他地方的百越群体的文化特质有许多共性,如都有大量的有肩石斧、几何印纹陶存在。 |
缅甸 | 缅甸属于百越群体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干燥区,即从北部的克钦山区到东南部的掸邦,以石锤、石凿、有肩石斧为主。[21] |
古越人和中原人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锺伦纳 2004)。
有观点认为古籍中的“百越”由“古越人”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成。战国时代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还有“扬越”这个名称指代扬州地区的越人。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中原人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王东 2003,3;陈国强 2000)。
国别 | 兴衰 | 起讫 |
---|---|---|
于越及越国 | 当地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比如太湖地区的所发掘的马桥文化。[22]和“越”相关的最早文字记录,涉及“于越”,为春秋时期之越国的前身(越国的别称就是于越),最晚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按《史记》记载,越国是由夏后少康的庶子无余所建立[23],传说建于公元前2031年[24],但春秋以前的世系失载。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当周成王的宾客。该国传至勾践 (前496年 - 前464年)的时候,他试着向北扩张,曾经沿着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亡吴国后,势力范围一度北达江苏,南入闽台,东濒东海,西达皖南、赣东,雄踞东南。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国乘越内乱的时候,占领越国江东之地,并设立为郡[25]。越国因此分崩离析。越国人后裔进入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并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形成了闽越、瓯越、南越等国。在当时的地理观念中,越国属于九州的扬州地域[26][27]。 | 前2032年~前222年 |
秦时,从浙江南部、闽粤桂沿海至云贵高原内陆,都归入秦朝的版图,或置郡县或羁縻。
随着秦朝的瓦解,百越地区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国家,至迟在汉朝初期己形成,分别为“东瓯”(原先是越国封的公侯国“东瓯国”越国亡后,流亡的越国王族与当地的瓯人融合,形成了新的“东瓯人”)(前472年-前138年)、“闽越”、“南越”、“西瓯”、以及“雒越”(骆越)。
各个王国都形成了当时该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说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东海第一代君主驺摇、以及南越王赵佗,都曾经叱咤风云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陈国强 2000)。诸国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大多改为汉朝的郡县,诸国皆属九州的范围[33][34][35][36]。
国名 | 兴衰 | 起讫 | 汉朝郡名 |
---|---|---|---|
东瓯国 | 位于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于汉惠帝三年受封[37],首都在东瓯。建元三年,因受闽越国威胁而徙往汉朝江淮地区,国除[38],率领属民军队四万多人北上,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今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并被降封为“广武侯”,东瓯国故被闽越国所并。 | 前193年~前138年 | 会稽郡 |
闽越国 | 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汉五年受封,首都在东治[39]。到了东越王余善ㄧ代,刻“武帝”玺,自立为帝,并发兵反汉。汉武帝调遣四路大军共数十万人围攻闽越国。前111年,闽越王城被汉武帝所派遣的大军所攻克。 | 前202年~前111年 | 会稽郡 |
南越国 | 领有今日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地区。公元前206年,秦亡不久,控制南海郡的南海尉赵佗发动秦军攻占桂林郡、象郡[40],公元前204年[41],在以番禺为中心建立南越国。至前112年秋,汉武帝调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万人,兵分五路进攻南越。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将南越国领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前111年,杨仆率军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属广东省)渡海,占领了海南岛。汉朝将其设为儋耳、珠崖两郡,和前面七郡同隶属于交州刺史部。[42] | 前204年~前112年 | 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儋耳郡、珠崖郡共九郡 |
瓯貉国 | 公元前257年,蜀泮灭文郎国建立瓯貉国,后被赵佗所灭[43]。 | 前257年~前206年 | 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共三郡 |
滇国 | 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群体可能是古代越人的一支。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在滇中及滇东北地区发现的四十多个滇文化遗址勾画出古滇国的疆域轮廓: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余公里。元封二年(前109年)时,滇国归降,汉朝因而在当地设置益州郡管辖,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同时赐“滇王之印”,并允许滇王继续管理他的臣民。东汉时,随着汉朝郡县制的推广、巩固以及大量中原人的迁入,滇国土著被逐渐分解、融合、同化,最终完全消失。黄懿陆在《滇国史》中认为,古滇国当在东汉元初二年(115年)才完全灭亡。 | 前277年~公元115年 | 益州郡 |
夜郎 | 《史记》记载的西南夷的国家之一,夜郎的疆域,至今尚无定论,学术界的认识分歧亦很大。有学者认为位在今天贵州六盘水毕节一带。关于夜郎国的记载主要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而根据民间传说,一般认为其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已经存在。因为牂牁江是今六盘水市与普安县的交界处,所以六盘水和毕节赫章可乐遗址这一片被认为是夜郎古国所在地。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曾名夜郎县。汉武帝时因攻打南越国而派唐蒙出使南越,发现当地有蜀地生产的枸酱,得知是从夜郎来的,因此上书武帝,可以通夜郎以制南越,因此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见其首领夜郎侯多同,并厚赐其财物,约定要在当地设置郡县官吏并以其子为县令,夜郎侯认为其国家与汉朝距离远,就暂且先答应,但后屡次不服于汉。夜郎王兴在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时举兵反汉,汉朝派兵诛灭,夜郎国亡。改设郡县。[44] | 战国~前27年 | 牂柯郡 |
句町 | 《史记》记载的西南夷的国家之一。民间传说是春秋战国时代由句町、进桑、漏卧等氏族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古代方国,汉武帝元鼎6年(前111年),句町王毋波率部归附汉朝。汉昭帝始元5年(前82年),句町族首领亡波[45]奉汉昭帝调遣,“率其邑君长人民”参加平息滇中和滇西地区(姑缯、叶榆)的反叛,大破益州,“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在汉昭帝六年秋七月被封为“句町王”,句町王国一直延续到南朝齐被南朝梁取代之时(公元前81-公元502年)。历时达583年。享受着国县并置的特殊待遇。凭此优势,句町的势力迅速发展。亡波率部从建水、通海北上,进击滇池地区;又从安宁、楚雄西进,攻占大理一带的叶榆、姑缯;通海在句町王毋波统治时代,曾是其控制滇中和滇西地区的行政中心。其崛起导致滇国的实力下降,滇王的地位亦不复存在了。“句町人”在滇的统治持续了54年之久。[46] | 前111~公元502年 | 句町县 |
越裳 | 越裳位于缅北与老挝。[来源请求] | 不适用 | 不适用 |
汉末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汉朝中央对东南部地区控制力丧失,当时作为袁术部下的孙策攻陷扬州江东、会稽郡等地区,于是当地一带成为“虏庭”的一部分,所以“东瓯、闽越之国”不再是汉地(汉朝领土)。[47],后来山越成为影响孙吴稳定的因素之一[48],也是孙吴的兵源[49]。
上海师范大学潘悟云根据《汉书》的记载,认为汉代的南越、闽越、东瓯、骆越都各有人口以百万计。因结论与一般认知的大不同,可能引发争论。以下是潘悟云论述的大概:
《汉书》记载,南越王赵佗上书汉文帝时说自己“带甲百万有余”。吴王刘濞造反,说自己 “素事南越三十余年,其王诸君皆不辞分其兵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万”(汉书.吴王刘濞传)。南越派出的三十万军队自然只是全国军队的一部分,可见赵佗自诩“带甲百万有余”虽言过其实,但是相去当不会太远。建元六年,闽越攻打南越,南越向汉廷求救,汉武帝准备派兵,淮南王刘安上书说“臣闻越甲卒不下数十万”(汉书.严助传)。南越、闽越的甲卒都有数十万,甚至近百万,其全国人口当然都以百万计。吴王刘濞造反时,东瓯也派了军队跟从他作战,兵力“可万余人”。东瓯国绝不会把全国的兵力都派去帮刘濞作战,这“万余人”只是全国兵力的小部分。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能支持到汉军到来,说明东瓯的兵力与闽越的“数十万”不会差得太大,如此推测,东瓯国也可能有上百万的人口。南越、闽越、东瓯只不过是百越中的三国,把百越的其他各支加起来,人口数会更多,例如元鼎五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平南越期间,瓯骆四十余万口降,不降的人数估计不会少于此数,所以骆越人数也可能以百万计。[50]
根据《汉书》给出公元2年的人口数据,原南越国故地[51]的人口有1,372,290人,而在东瓯、闽越故地的会稽郡人口就有1,032,640人[52]。
越人有自己的语言,现代学者一般相信其语言,即古越语,应属于壮侗语系或南亚语系,但古越语这种语言已经消亡
据罗香林先生的研究,认为越语的特点是:发音轻利急速,有的词与汉语不同,名词类的音缀有复辅音和连音成分;词序倒置,形容词或副词置于名词或动词之后。在《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中都有一些越语词的纪录,而汉刘向《说苑·善说篇》中所录著名的“越人歌”则是保存最为连贯完整的越语资料。它记载了楚康王,楚灵王的同母弟泛舟河上之际,听到越人拥楫而歌:“滥兮抃草滥予?昌(桓)泽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译文: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后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语言学者郑张尚芳根据对上古音的构拟,将《越人歌》中表音,与有关的泰语对照,破译越人歌。并发现“山有木兮木有枝”是楚国译人为满足楚辞韵例凑足六句而添加的衬韵句。[53]
根据音韵学对汉字上古音的构拟,把《越人歌》中每一汉字的上古音和中古音,与有关的壮语词一一对照,发现它与壮语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据对现代汉语变体对比研究,发现其中有部分词语是相当一致的,因此从中可以看出,闽越、瓯越、南越、骆越语在古代大概可以互通,因为古越语的成分至今仍有留仔。
林惠祥先生认为古越语是一种胶着语,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而是合多音胶着而成,故百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虾”。表明古代百越语是一种带有自己特点的独立语言。
百越部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也有特点,主要是:水稻种植、椎髻、著贯头衣、凿齿;断发纹身、鸡卜鸟占;契臂为盟;多食蛇蛤海产;巢居,干栏式建筑;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与日本弥生时代文化相似)、铜鼓、猎头、食人、喜吃槟榔、男女混浴及喜斗鸡,龙[54]、蛇、鸟图腾崇拜等。
虽然在今天已经找不到一个名叫百越的族群,不过,百越文化事实上却透过种种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里面留下了种种痕迹。以下是一些比较值得加以探讨的议题。
在新石器时代,该古代部族文化遗存中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是一个崇拜龙蛇鸟图腾的部族,有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有咀嚼槟榔黑齿的习惯。
所谓的“拾骨葬”,或称“二次葬”,在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比如说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以及很多中国南方民族、东亚及东南亚民族,比如说壮族、琉球族以及台湾的闽粤汉移民,都有这种习俗。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中国南方、香港采用这种丧葬仪式十分普遍。拾骨葬是土葬数年后开棺取骨,然后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称为金斗瓮仔(金塔)的陶瓮当中。
这种拾骨葬的习俗,事实上是环太平洋原始民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种文化特质,广及中国、东南亚和东北亚洲、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南北美洲、甚至马达加斯加。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的研究,整个拾骨文化圈里诸民族所采行的拾骨文化,基本上均来自相同起源的一个文化习俗,而这个习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百越族所分布的华南地区。倭人的水稻种植,断发纹身等生活习惯与百越人出奇地相似。
李壬癸认为,从语言的关系看,古代汉民族、傣民族、南岛民族的地理分布,应该是汉民族在北,傣民族居中,南岛民族在南。换言之,汉语与傣语有密切的接触,傣语与南岛语也有密切的接触,但汉语与南岛语却没有直接接触的语言证据。李壬癸认为凌纯声假说在学术上的疑点尚有[18]:
汉语与南岛语的关系正在研究中,分子人类学支持汉-南岛语系的存在,使用该语系的人属于单倍群O-M175。 分子人类学支持汉-南岛语系的起源地是缅甸和云南,而百越文明的中心在长江中游与珠江流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