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 (蒙古语 :ᠴᠢᠩᠭᠢᠰ ᠬᠠᠭᠠᠨ ,鲍培转写 :Činggis qaγan ,八思巴文 :ꡆꡞꡃ ꡂꡞꡛ ꡢꡖꡋ ,秘史 记音:成吉思·中 合罕[ 8] ,西里尔字母 :Чингис хаан ,国际音标: [tʃiŋɡɪs xaːŋ ] (ⓘ ) ;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元太祖 ,又称成吉思皇帝 [ 9] 、成吉思可汗 [ 10] [ 注 3] 、索多博克达青吉斯汗 [ 12] 。名 铁木真 (蒙古语 :ᠲᠡᠮᠦᠵᠢᠨ ,鲍培转写 :Temüǰin ,秘史 记音:帖木真 ,西里尔字母 :Тэмүжин ),清代官译为特穆津 [ 13] 。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 [ 14] ,意为“铁一般坚强的人”[ 15] 。孛儿只斤 氏 [ 16] (蒙古语 :ᠪᠣᠷᠵᠢᠭᠢᠨ ,鲍培转写 :Borǰigin ,西里尔字母 :Боржигин ),尼伦蒙古 乞颜 部人。为13世纪初(南宋后期)蒙古民族 领袖,是大蒙古国 首任大汗,中国历史 (包括元朝 )乃至世界历史 中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帝王 、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之一。成吉思汗奠定其后世进行“西征 ”的政策基础,其开创的蒙古帝国称霸欧亚,为欧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吉思汗是为元朝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 的祖父[ 17] [ 18] 。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
此条目缺少有关 生平 的信息。 (2024年5月15日 )
Quick Facts 成吉思汗 Чингис хаан, 大蒙古国第1任皇帝(可汗) 元朝追尊皇帝 ...
Close
Quick Facts 汉语名称, 汉语 ...
Close
元太祖元年(1206年),他登基时被诸王和群臣上蒙语尊号 成吉思合罕 。至元 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 忽必烈 追尊成吉思汗庙号 为太祖 ,[ 19] 至元 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 追尊成吉思汗谥号 为圣武皇帝 。[ 20] [ 21] [ 22] 至大 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 海山 加上尊谥法天启运 ,庙号太祖 。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 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 [ 23]
蒙古国国家宫 的成吉思汗像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术赤 、察合台 、窝阔台 和拖雷 。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钦定窝阔台为继承人。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 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选拔,担任监国 两年后,元太宗元年(1229年),拖雷和宗王们一起拥戴自己的三哥窝阔台登基。于元太宗四年(1232年)九月,在消灭金朝 军队精锐主力后,拖雷去世。元太宗六年正月初十日(1234年2月9日),蒙古帝国灭金朝 ,为将来忽必烈 挥军南下攻打南宋 统一中原打下基础。
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率领蒙古军队征战欧亚国度 与部落时,常以屠城和劫掠的手段粗野行事闻名,并被许多人视为种族灭绝 的专制统治者,享有作风残暴的可怕名号。[ 24] 不过却十分尊重里面的文化工作者与技术工匠,比如历史记载他的孙子旭烈兀 1260年在攻打波斯之后原定将所有马木路克 残部都杀死,但其中有战俘表示自己是天文学家,就立刻下令将其释放了。反之,他对异族追随者就十分慷慨,善于收买外来菁英、听话的大公 替蒙古人做事,透过这样的手段间接统治。另外他家族对不同文化的容忍度很高,并基本上不会干扰原本的信仰自由,或热衷学习改革、知识进步与汉语,比如启用孛罗 等明臣写史。这些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欧亚多方面的交流融合与统一[ 25] [ 26] 。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 去世前夕,大蒙古国 与金朝 、南宋 、大理国 和吐蕃 形势图。是年,蒙古灭西夏,大蒙古国与金朝的东部边界基本以黄河 为界,金朝领土基本只剩河南和陕西
元太祖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在蒙古军围困西夏 首都时,成吉思汗病逝于今宁夏南部六盘山 (一说灵州 ),享寿六十五岁。其死因至今众说纷纭,《元史》记载:“(元太祖二十二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
成吉思汗去世前向儿子们交代了灭金的计划:“假道宋境,包抄汴京。”[ 27] 后来窝阔台 和拖雷 灭金朝,采用的就是成吉思汗的这个战略。
经过木华黎 和他的儿子孛鲁 十年的战争,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前夕,蒙古军队基本占领金朝 黄河以北的所有领土,金朝 的领土仅局限于河南 、陕西 等地(当时的黄河 取道江苏 北部的淮河 入海)。
此前西夏 末代皇帝李𪾢 已经答应投降,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军密不发丧,李𪾢 开城投降后,前去参见成吉思汗,诸将托言成吉思汗有疾,不让他参见。在成吉思汗去世三天后,1227年8月28日,诸将遵照成吉思汗遗命将西夏末帝杀死,西夏灭亡。[ 28] 蒙古军将领察罕 努力使西夏首都中兴府 (今宁夏 银川 )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 29]
据《蒙古秘史 》记载,成吉思汗的遗体被葬在不儿罕山 接近斡难河 源头的地方,这是他生前指定的墓地。《元史 》则记载他和历代元朝皇帝都葬于起辇谷 。起辇谷的具体位置不详。在今日蒙古国 肯特省 的不儿罕山间有一片被称为“大禁忌 ”的土地,为达尔扈特人 世代守护,相传是成吉思汗的墓地所在。在内蒙古自治区 西部的鄂尔多斯 高原上,有一座蒙古包式建筑宫殿,为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经过多次迁移后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 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 ,北距包头市 185公里。每年的农历 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为一年四次的大祭。
《蒙古秘史 》记载成吉思坠马跌伤[ 30] 。而罗马 天主教 教廷 使节 约翰·普兰诺·加宾尼 在《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称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
有传言认为成吉思汗可能是遭三子窝阔台 毒杀,原因是当时大汗打算传位给窝阔台,但突然改变主意,欲传位给四子拖雷 ,窝阔台为保汗位,所以毒杀其父。《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关于成吉思汗之死的论述与诸多的死亡故事相反,认为成吉思汗在游牧 帐篷 中去世,与他在游牧帐篷中的出生情形相似,这说明他在保存其本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方面非常成功;然而,他保持其自身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却改变了人类社会。他在故土安葬,没有一座陵墓 ,没有一座寺庙 ,甚至没有一块用来标示其长眠之地的小墓碑。按照蒙古人的信仰,遗体应该在静穆中离去,并不需要纪念碑,因为灵魂已经不在那里了;灵魂继续活在精神之旗中。但他的精神之旗在1937年从蒙古中部的黑尚赫山下月亮河畔的寺庙里消失了。虔诚的喇嘛 们护卫几个世纪的圣物,在由当时斯大林 的追随者霍尔洛·乔巴山 开展的遏制蒙古文化与宗教的运动中,永远地消失了。
还有一种演义:成吉思汗临幸被俘的西夏皇后时于床笫之间受伤而亡。此说来源于成书于十七世纪末的《蒙古源流 》。该书卷四写道:成吉思汗讨伐唐古特部(西夏)时,由于有人举报“汗之弟哈萨尔会饮之际曽握和兰哈屯之手”等事拘捕了哈萨尔(实际哈萨尔在成吉思汗西征前已亡故)。但在和唐古特交战之时,有唐古特女巫做法术使蒙军受挫,成吉思汗乃遣哈萨尔射杀女巫。西夏的“锡都尔固汗遂变为蛇,(成吉思)汗即变为鸟中之王大鹏,(锡都尔固汗)又变为虎,(成吉思)汗即变为兽中之王狮子,(锡都尔固汗)又变为童子,(成吉思)汗即变为玉皇上帝。锡都尔固汗势穷被擒。”在戏剧般地杀死锡都尔固汗后,成吉思汗“取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并占据密纳克唐古特人众”。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自称受战火蒙尘,艳不如初,故请到河中沐浴。得到允许后,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于沐浴时悄悄写下遗书。沐浴后斡哈屯容颜“果为增胜”。"是夜就寝,(成吉思)汗体受伤,因致不爽。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乘便逃出,投哈喇江而死"。这一荒诞的演义般的版本在较早成书的《蒙古黄金史 》中,仅记载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于河中沐浴时,写下遗书后投水身亡。其他史料中,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事迹均不见记载。成吉思汗后宫中来自西夏的仅见察合公主 ,由于来自西夏,故又称“夏公主”,驻第三斡耳朵 。乃夏襄宗 之女,于成吉思汗第一次征西夏时和亲入蒙古。丘处机 西游,路过漠北“窝里朵”(斡耳朵 )时,“汉(岐国公主 )、夏公主(察合公主 )皆送寒具等食,黍米斗白金十两”(《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二》)。其余事迹不详。
至元 二年十月十四日(1265年11月23日),元世祖 忽必烈 追尊成吉思汗庙号 为太祖 [ 19] 。
至元 三年十月十八日(1266年11月16日),太庙 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 追尊成吉思汗谥号 为圣武皇帝 [ 20] [ 21] [ 22] 。
至大 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 ,庙号太祖 。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 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 23] 。《太祖皇帝加上尊谥册文》[ 31] ,内容如下:
维至大二年、岁次己酉、某月、某日,孝曾孙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
伏以恢皇纲,廓帝纮,建万世无疆之业;铺宏休,扬伟绩,遵累朝已定之规。式当继统之元,盍有称天之诔。孝弗忘于率履,制庸谨于加崇。钦惟太祖圣武皇帝陛下,渊量圣姿,睿谋雄断,沛仁恩而济屯厄,振羁策以驭豪英。惟解衣推食于初年,见君国子民之大略。玄符颛握,诸部悉平;黄钺载麾,百城随下。裔土兼收于夏孽,余波克殄于金源。荡荡乎无能名迹,远追于汤武;灏灏尔其为训道,允协于唐虞。根深峻岳而维者四焉,囊括殊封而统之一也。
肆予小子,承此丕基。两袛见于太宫,恒僾临于端扆。祚垂鸿兮锡裕,尚期昭报之申;牒镂玉以增辉,敢缓弥文之举。谨遣某官某,奉玉册玉宝,加上尊谥曰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伏惟威灵昭假,景贶潜臻,阐绎吾元,与天并久。
“成吉思汗”是铁木真于1206年获得的称号。“成吉思”的含义不明确,一种说法由“成”(蒙古语 :ᠴᠢᠩ ,鲍培转写 :čing ,西里尔字母 :чин ,意思是“强”)派生而来。[ 32] 另一种说法是来自海洋一词,代表他像海洋一样伟大(蒙古语 :ᠲᠡᠩᠭᠢᠰ ,鲍培转写 :tenggis ,西里尔字母 :тэнгэс )。“汗”原本写作ᠬᠠᠨ (鲍培转写:qan ,《蒙古秘史 》记音:中 罕,西里尔写法 :хан ),直到13世纪末后人才更改为来自突厥语 的ᠬᠠᠭᠠᠨ (鲍培转写:qaγan ,《蒙古秘史 》记音:中 合罕,西里尔写法 хаан ,意译:皇帝)。[ 33] [ 34]
“成吉思汗”源于蒙古语 。“成吉思”为蒙古语 :ᠴᠢᠩᠭᠢᠰ ,鲍培转写 :Činggis ,西里尔字母 :Чингис 的汉语译音。“汗”是蒙古语ᠬᠠᠨ (鲍培转写:qan ,《蒙古秘史 》汉字记音:中 罕,西里尔拼写 :хан )的汉语译音,其后经突厥语又转译为汉字“合罕”(蒙古语 :ᠬᠠᠭᠠᠨ ,鲍培转写 :qaγan ,西里尔字母 :хаан )[ 33] [ 34] ,原义为“父主”;大部落首领多用此称号。蒙古语里,汗和可汗是一个意思,是翻译的原因,用中文翻译的话就是皇帝的意思,一个帝国最高的权利拥有者。
现存的13世纪和14世纪期的众多史料以及考古文物和摩崖石刻证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可能已经拥有皇帝和大汗的双重身份。生活在草原地区的蒙古等民族用蒙古语称呼铁木真为“大汗”、“成吉思汗”;生活在西北地区的突厥和其他民族用突厥语或其他语言称铁木真为“汗”或者“可汗”[ 35] ;生活在漠南汉地和东北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等民族,在13世纪前期的时候,历经辽朝 、金朝 、西夏 等汉化政权,大部分已经汉化,通用汉语汉字,多称铁木真为“皇帝”;而生活在漠南汉地和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则直接使用“成吉思皇帝”一词。大量历史记载资料证明,1215年成吉思汗在攻取包括金中都 在内的整个幽云十六州 之后,其在长城以南汉地的统治保留了一些辽、金等朝的旧俗,并且在这些区域的官方文件,直接应用了“皇帝”的尊号来指代历任大蒙古国大汗。例如:
1219年农历五月,铁木真派刘仲禄 邀请长春真人丘处机 前往蒙古草原的诏书中,自称为“朕”,将自己建国登基称为“践祚”。
1220年农历二月丘处机抵达燕京 后,得知铁木真在中亚进行西征花剌子模的战争,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西行太远,希望约铁木真在燕京相见,于是在三月写了一份陈情表,在陈情表中,丘处机对铁木真的称呼是“皇帝”[ 36] 。同年收到丘处机的陈情表后,铁木真第二次派曷剌 邀请丘处机前往中亚草原的诏书中,以“成吉思皇帝”和“朕”自称[ 37] 。
1221年南宋 使者赵珙 出使大蒙古国 ,回来后著有《蒙鞑备录 》,书中对铁木真的称呼是“成吉思皇帝”。《蒙鞑备录 》中提到,铁木真在位时期,朝廷使用的金牌,带两虎相向,曰虎头金牌,上书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当便宜行事”;其次为素金牌,书:“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 38] 。1998年,一块“圣旨金牌 ”发现于河北廊坊,正面刻双钩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和《蒙鞑备录》所记载的素金牌上汉文完全相同;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汉语意思为:“速、走马,或快马”[ 39] 。这块圣旨牌的发现,说明铁木真在世时,其官方中文称谓作“成吉思皇帝”。
1227年全真教 道士李志常 写成的《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录了丘处机从1219年受邀西行直至1227年去世的事迹,书中对铁木真的称呼是“成吉思皇帝”,将他下的命令称为“圣旨”;书中也提到了铁木真的侍臣刘仲禄前来邀请丘处机时携带了虎头金牌,金牌上面的文字是:“如朕亲行、便宜行事”[ 40] ,似乎在铁木真时期,凡是针对汉地的蒙古官方文件,均把成吉思汗翻译为“成吉思皇帝”。
1232年南宋 使者彭大雅 随奉使到大蒙古国,使者徐霆 1235年—1236年随奉使到大蒙古国,二人返回南宋后,彭大雅撰写,并由徐霆作疏,合著《黑鞑事略 》,书中对铁木真的称呼是“成吉思皇帝”。
2010年,刻有多位蒙古皇帝圣旨的全真教 炼神庵摩崖石刻 于山东徂徕山被发现[ 41] [ 42] [ 43] ,石刻一共四方,全部以汉语白话文 写就,记述了大蒙古国皇室成员历代颁发给全真教 掌教 的官方文牒 ,其中有成吉思皇帝 、合罕皇帝(窝阔台 ) 、贵由皇帝 ,孛罗真皇后 (窝阔台之妻)、唆鲁古唐妃 ,以及昔列门太子 、和皙太子 (均为窝阔台之子)等字样[ 44] ,其中记叙的“甲辰年十月初八日”表明该条圣旨是乃马真后 称制的1244年颁发,落款“庚戌年十二月”则表明该石刻刻于海迷失后 称制的1250年。圣旨石刻以汉语写就,包含不同时期、不同蒙古大汗的圣旨记录,为大蒙古国时期在汉地以中文“皇帝”作为蒙古大汗官方尊号的有力文物证据。
然而大蒙古国时期(1206-1260)的“皇帝 ”,和后来元朝的“皇帝”称号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对“蒙古大汗”的汉式翻译[ 45] ,而后者则是按照中原文明的传统开立的新王朝君主,其“皇帝”称号上承秦 汉 隋 唐 宋 等中国朝代。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认为自己是大蒙古国汗位的正式继承者,自立为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并于1263年将大蒙古国的历代大汗一并列入了自己新落成的太庙 中[ 46] ;至元 三年(1266年)忽必烈 给日本 的国书 中,国书开头自称“大蒙古国皇帝”,在后面的内容中,自称为“朕”,此时距离他1271年正式立国号“大元”,还有五年时间。由于最终忽必烈没能获得蒙古各部贵族认可为新一任大汗,其于1271年按照中原文明的传统,建国号“大元”,因而元朝以后官方正史一直依照庙号将成吉思汗称作“太祖”。此时的大元皇帝,与之前大蒙古国时期被称作“皇帝”的蒙古大汗有本质区别——蒙古帝国分裂 ,标志着忽必烈没能正式继承“大蒙古国”大汗之位;元朝,则是其新开创的王朝。元成宗 时期,经过与蒙古四大汗国 协商,元朝皇帝作为整个蒙古帝国共主的身份获得四大汗国承认,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称号的“皇帝”称号和作为“大蒙古国”最高统治者称号的“大汗”称号,同时集合在了后代的元朝皇帝的身上。不过这种承认是名义上的,而四大汗国继续各自为政,并不受元朝实际管辖。
整个元朝时期乃至后世王朝,官修历史一直保持了元朝的传统,将大蒙古国时期与元朝时期的统治一并而论,不作区分,统一将君主称为“皇帝”。《元史》中的<太祖本纪>记载铁木真于1206年建大蒙古国 时,称其“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尊其为成吉思皇帝”[ 47] 。元惠宗 至正 五年(1345年)十一月修成的法律《至正条格 》中,称铁木真为“成吉思皇帝”,将他下的命令称为“圣旨”[ 48] 。明初官修《元史 》,书中出现过“成吉思皇帝”一词多次,从未出现过“成吉思汗”一词。1252年成书的《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 》[ 49] ),蒙文音译作“成吉思合罕”,旁注释为“太祖皇帝”。直到近代中国,《新元史 》中出现了“成吉思合罕”、“成吉思可汗”等词语,原因是《新元史》完成于民初(1920年),而《史集》、《世界征服者史》等西方的史书在清朝末年传入中国,《新元史》作者柯劭忞 也深受其影响。
然而对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则仍将“大蒙古国”的君主称谓记作“大汗”。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载见于拉施特 《史集 》、志费尼 《世界征服者史 》等中亚史籍,这两位作者均为蒙古帝国时期伊儿汗国 (位于西亚 )史学家,与元朝《元史》等史书基本处于同一时代,其书可为依据。四大汗国治下以的西亚国家以及欧洲公国仅知“成吉思汗”,同一时期的中国仅知“成吉思皇帝”,可见“成吉思皇帝”一词是针对古代汉字文化圈 地区特设的翻译用词;由于西亚及欧洲文字皆为表音文字 ,其记载最能说明,大蒙古国君主的官方称谓仍为蒙古语的“大汗”(合罕),而非只作为翻译词的汉语称谓“皇帝”[ 45] 。
以上四杰、四犬、与二勇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时被封为十大功臣。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分居在四个斡儿朵 (原意为毡帐,后来指宫室)中,由于蒙古人后宫只有皇后与妃两个位份,因此称皇后的人相当多,以其正宫皇后孛儿帖 地位最高,也只有孛儿帖的儿子有继承汗位的资格。
成吉思汗陵前的牌坊
第二斡儿朵:
忽兰 皇后
古儿别速 皇后
亦乞列真皇后
脱忽思皇后(与第一斡儿朵第四人同名)
也真妃子
也里忽秃妃子
察真妃子
哈剌真妃子
第三斡儿朵:
也遂 皇后
也速干 皇后
忽鲁哈剌皇后
阿失仑皇后
秃儿哈剌皇后
察合 皇后(西夏 公主,李安全 之女)
阿昔迷失皇后
完者忽都皇后
第四斡儿朵:
其他:
据《元史 》宗室世系表记载,成吉思汗有六个儿子,按出生顺序为
术赤 ,根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有孕遭劫掠后所生,被掳期间未超过九个月。
察合台 ,孛儿帖所生,成吉思汗评为:生性顽固、器量狭小。[ 50]
窝阔台 ,孛儿帖所生
拖雷 ,孛儿帖所生
兀鲁赤 ,无后嗣
阔列坚 ,忽兰所生。他虽然是庶子却很受父亲宠爱。后来他随拔都 征俄罗斯 的时候因箭伤而死。
其他没在《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儿子:
有史载的成吉思汗女儿:
昌国大长公主,名火臣别吉 (豁真别乞;火阿真伯姬,伯姬:音译,本作别乞。),孛儿帖所生,嫁给昌忠武王孛秃 。《元史·本纪第一·太祖》:帝欲为长子术赤求婚于汪罕 女抄儿伯姬 ,汪罕之孙秃撒合 亦欲尚帝女火阿真伯姬,俱不谐,自是颇有违言。《圣武亲征录》也作“汪可汗之孙秃撒合亦求上公主火阿真伯姬”
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坚 ,孛儿帖所生,嫁斡亦剌惕 部脱劣勒赤
赵国大长公主,名阿剌海别吉 ,孛儿帖所生,嫁给赵武毅王孛要合 ,无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间以及逝世以后,她以监国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元史 》列传第五称载她“明睿有智略,车驾征伐四出,尝使留守,军国大政,谘禀而后行,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
郓国公主,名秃满伦 ,孛儿帖所生,嫁弘吉剌 部赤古
阿儿答鲁黑,又译作阿勒塔伦 ,按塔伦,又名阿勒塔鲁罕,孛儿帖所生幼女。嫁给斡勒忽讷兀惕部的泰出 (又译作塔出)驸马。有子术真伯 (又称扎兀儿薛禅),术真伯先后娶元宪宗 蒙哥 之女失邻 公主和必赤合 公主
高昌公主,名也立安敦 ,嫁畏吾儿 亦都护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成吉思汗一日问那颜 不儿古赤 ,人生何者最乐。 答曰:“春日骑骏马,拳鹰鹘出猎,见其搏取猎物,斯为最乐。”汗以此问历询不儿古勒等诸将,诸将所答与不儿古赤同。汗曰:“不然。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
金 末元 初长春真人丘处机 ,拒绝金朝 皇帝和南宋 皇帝的邀请,答应前往草原和铁木真相见,抵达燕京 后,得知铁木真已在中亚西征花剌子模,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西行太远,希望约铁木真在燕京相见,于是在1220年三月写了一份陈情表,在陈情表中,对铁木真的评价是:“前者南京及宋国屡召不从,今者龙庭一呼即至,何也?伏闻皇帝天赐勇智,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是故便欲投山窜海,不忍相违;且当冒雪冲霜,图其一见。”(南京指的是当时的金朝首都开封 ,1214年,金朝从中都 迁都到南京开封府)
南宋 使者赵珙 ,1221年出使大蒙古国 ,在燕京 (原为金中都 ,1215年被蒙古军队攻取,1217年木华黎 改名燕京,今北京市 )见到主持进攻金朝 的太师国王木华黎 ,回来后著有《蒙鞑备录 》,书中的评价是:“今成吉思皇帝者,……。其人英勇果决,有度量,能容众,敬天地,重信义。”[ 52]
蒙古帝国 伊儿汗国 史学家志费尼 《世界征服者史 》的评价是:“倘若那善于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时代,他会在使计用策方面当成吉思汗的学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种种妙策中,他会发现,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 53]
明朝 官修正史 《元史 》宋濂 等的评价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54]
明朝 官修皇帝实录《明太祖实录 》记载,洪武 二十二年(1389年)五月,明太祖 朱元璋 给北元 阿札失里 大王的信中,对成吉思汗、元太宗 窝阔台、元定宗 贵由、元宪宗 蒙哥、元世祖 忽必烈 这五位在一统天下中均作出重要贡献的帝王的综合评价如下:“覆载之间,生民之众,天必择君以主之,天之道福善祸淫,始古至今,无有僣差。人君能上奉天道,勤政不贰,则福祚无期,若怠政殃民,天必改择焉。昔者,二百年前,华夷异统,势分南北,奈何宋君失政,金主不仁,天择元君起于草野,戡定朔方,抚有中夏,混一南北,逮其后嗣不君,于是天更元运,以付于朕。”[ 55]
明朝 官修皇帝实录《明太祖实录 》记载,洪武 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 朱元璋 给哈密国 兀纳失里 大王的信中,对成吉思汗和元世祖 忽必烈 的评价如下:“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 56]
清朝 史学家邵远平 《元史类编 》的评价是:“册曰:天造鸿图,艰难开创;浑河启源,角端呈像;芟夏蹙金,电扫莫抗;栉沭廿年,驱指四将;止杀一言,皇猷弥广。”[ 57]
清朝 史学家毕沅 《续资治通鉴 》的评价是:“太祖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 58]
清朝 史学家魏源 《元史新编 》的评价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夏克金,有中原三分之二。使舍其攻西域之力,以从事汴京,则不俟太宗而大业定矣。然兵行西海、北海万里之外,昆仑、月竁重译不至之区,皆马足之所躏,如出入户闼焉。天地解而雷雨作,鹍鹏运而溟海立,固鸿荒未辟之乾坤矣。”[ 59]
清朝 史学家曾廉 《元书 》的评价是:“论曰:太祖崛起三河之源,奄有汉代匈奴故地,而兼西域城郭诸国,朔方之雄盛未有及之者也。遗谋灭金,竟如其策,金亡而宋亦下矣,此非其略有大过人者乎?又明于求才,近则辽金,远则西域,仇敌之裔,俘囚之虏,皆收为爪牙腹心,厥功烂焉,何其宏也,立贤无方,太祖有之矣。羽翼盛,斯其负风也大,子孙蒙业,遂一宇宙,不亦宜乎。”[ 60]
民国 史学家屠寄 《蒙兀儿史记 》的评价是:“论曰:旧史称成吉思汗深沉有大度,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信然。独惜军锋所至,屠刿生民如鹿豕,何其暴也。及至五星聚见东南,末命谆谆,始戒杀掠,岂所谓人之将死,其言善欤!蒙兀一代,并漠北四君数之,卜世十四,卜年蕲百六十,唐宋以降,享国历数,为由蹙于是者。于戏,可以观天道矣!”[ 61]
民国 官修正史 《新元史 》柯劭忞 的评价是:“天下之势,由分而合,虽阻山限海、异类殊俗,终门于统一。太祖龙兴朔漠,践夏戡金,荡平西域,师行万里,犹出入户闼之内,三代而后未尝有也。天将大九州而一中外,使太祖抉其藩、躏其途,以穷其兵力之所及,虽谓华夷之大同,肇于博尔济锦氏,可也。” [ 62]
现代文学家鲁迅《朝花夕拾》: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63]
民国 史学家张振佩 《成吉思汗评传 》(1943年版)绪言部分的评价是:“成吉思汗之功业扩大人类之世界观——促进中西文化之交流——创造民族新文化。”[ 64]
民国 历史学家、蒙藏委员会主任秘书刘学铫在《蒙古论丛》一书中,认为只有元太祖成吉思可汗、孙中山、蒋介石三人,才配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并对元太祖的功绩进行了高度评价:“成吉思可汗不仅奠定了后日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还扩大了整个人类的视界,此外还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最艰难的而最荣耀的一页——征服俄罗斯,他的丰功伟绩,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即在世界史上亦不作第二人想,尊之为民族英雄实是最恰当不过的。”[ 65]
1939年,处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对成吉思汗做出了高度评价。6月21日,成吉思汗灵柩西迁途中到达延安 时,中共中央 和各界人士二万余人夹道迎灵,并在延安十里铺搭设灵堂,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 66] [ 67] [ 68] 。在此次祭祀仪式上,中共中央 将成吉思汗正式尊称为“世界巨人 ”、“世界英杰 ”,并首次提出“继承成吉思汗精神坚持抗战到底 ”的口号。延安十里铺灵堂两侧悬挂一幅对联 ,灵堂正上方有一横联 ,内容如下:
横联 :世界巨人
上联 :蒙汉两大民族更亲密地团结起来
下联 :继承成吉思汗精神坚持抗战到底
灵堂前面搭建一座牌楼,悬挂“恭迎成吉思汗灵柩”匾额。代表们将灵柩迎入灵堂后,举行祭典。中共中央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等敬献了花圈 。由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曹力如 代表党政军民学各界恭读祭文 :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谢觉哉、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代表滕代远、陕甘宁边区政府代表高自立,率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圣武皇帝成吉思汗之灵曰:
日寇逞兵,为祸中国,不分蒙汉,如出一辙。
嚣然反共,实则残良,汉蒙各族,皆眼中钉。
乃有奸人,蠢然附敌,汉有汉奸,蒙有蒙贼。
驱除败类,整我阵容,抗战到底,大义是宏。
顽固分子,准投降派,摩擦愈凶,敌愈称快。
巩固团结,唯一方针,有破坏者,群起而攻。
元朝太祖,世界英杰,今日郊迎,河山聚色。
而今而后,五族一家,真正团结,唯敌是挝。
平等自由,共同目的,道路虽艰,在乎努力。
艰苦奋斗,共产党人,煌煌纲领,救国救民。
祖武克绳,当仁不让,太旱盼霓,国人之望。
清凉岳岳,延水汤汤,此物此志,寄在酒浆。
尚飨!
1940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 成立了“蒙古文化促进会 ”,4月,在延安建立了“成吉思汗纪念堂 ”和“蒙古文化陈列馆 ”,敬立成吉思汗半身塑像,并由毛泽东 题写了“成吉思汗纪念堂 ”七个大字。在这里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祭之日,延安各界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以蒙汉两种语言诵读成吉思汗祭文。1942年5月5日,蒙古文化促进会 还编辑出版了《延安各界纪念成吉思汗专刊 》[ 69] 。毛泽东 和朱德 分别为专刊题词 ,内容如下:
毛泽东 题词 :团结抗战
朱德 题词 :中华民族英雄
毛泽东 在1964年3月24日,在一次听取汇报时的插话中对成吉思汗、汉高祖 刘邦 、明太祖 朱元璋 的治国能力评价如下:“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识分子是比较最没有知识的,历史上当皇帝的,有许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善赋的人;宋徽宗,既能写诗又能绘画。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刘邦,也不认识几个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 70] [ 71] [ 72] [ 73] [ 注 4]
1941年十一月三日国民政府 正式宣布对日本 及德国 、意大利 宣战前夕,蒋介石赶赴甘肃省 榆中县 兴隆山 ,对成吉思汗灵寝举行了大祭[ 80] [ 81] [ 82] 。蒙藏委员会 委员长吴中信 代表国民政府恭读祭文 :维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三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特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中信,以马羊帛酒香花之仪,致祭于成吉思汗之灵而昭告以文曰:
繄我中华,五族为家,自昔汉唐盛世,文德所被,盖已统乎西域极于流沙,洎夫大汗崛起,武功熠耀,马嘶弓振,风拨云拏,纵横带甲,驰骤欧亚,奄有万邦,混一书车,其天纵神武之所肇造,虽历稽往古九有之英杰而莫之能加,比者虾夷小丑,虺毒包藏,兴戎问鼎,豕突倡狂,致我先哲之灵寝乍宁处而不遑,中正忝领全民,挞伐斯张,一心一德,慷慨腾骧,前仆后兴,誓殄强梁,请听亿万铁马金戈之凯奏,终将相复于伊金霍洛之故乡,缅威灵之赫赫兮天苍苍,抚大漠之荡荡兮风泱泱,修精诚以感通兮兴隆在望,万马胙而陈体浆兮神其来尝。尚飨。
1957年三月十二日,蒋介石在在主持陆军指挥参谋学校正×期开学典礼讲——《军事哲学对于一般将领的重要性 》中,评价成吉思汗:“我在此还要举出我们中国历史中两位最有名的勇将来作一对照,以供我们今日军人的抉择。这两位勇将中的第一位,就是汉楚时代的项羽。第二位就是纵横欧亚的成吉思汗。这二位英勇无比的名将,其平生战绩乃是众所周知,无待详述,可是其结果则完全不同。兹据其二人所制的歌词的气概与精神,就可想见胆力的强弱与事业的成败了。当成吉思汗西征时的歌词是:“上天与下地,俯伏啸以齐,何物蠢小丑,而敢当马蹄”。而项羽最后失败时的歌词则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济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后来还有许多人评判项羽这首歌词是悲歌慷慨,不失为英雄气概;我以为项羽的歌词充满了“恐惧”“愤怒”“疑惑”的气氛,毫无英勇镇定与自信的心理,更没有如克劳塞维茨所说:“在绝望中之奋斗”的军人精神。所以到了最后他只有在乌江自刎了事。我以为这种卑怯自杀,而不能抱定荣誉战死的军人,只可说是一个最无志气的懦夫,那能配称为勇将!故无论他过去有如何勇敢的史迹,我们不仅不屑敬仰他,而且应在弃绝不齿之列。至于成吉思汗的这首歌词,我认为是充满了他自信、勇敢与镇定的心理,诚不失为一首英勇壮烈的歌词,正与项羽的歌词语意完全相反,所以他成功亦自不同。因为他既有这样一个战胜一切的信心,自然不会再有恐惧愤怒与疑惑的心理了。所以成吉思汗,实为我们中国军人所应该效法与崇敬的第一等模范英雄。”[ 83]
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 在2009年4月16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二00九年中枢致祭成陵大典”中,特派蒙藏委员会 委员长高思博 主祭成吉思汗。祭坛上陈放有成吉思汗的画像,摆放有鲜花、水果和糕点,点燃供烛。仪式遵循古礼。台北市国乐团演奏乐曲《万寿无疆》。身穿长袍马褂的高思博,依序向成吉思汗像献香、献花、献爵(献酒)、献帛(献哈达)。司仪宣读祭文 :“马英九特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高思博敬以香花清酌之仪致祭于成吉思汗之灵曰:‘维汗休烈,雄才大略。天挺英明,龙兴溯漠。……礼仪孔修,有芘其芳。神之格思,德音不忘。’”[ 84]
马英九 在2010年5月4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日)蒙藏委员会 上午举办的“99年中枢祭成吉思汗大祭”典礼中,指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高思博 以香花清酌仪式祭拜成吉思汗。典礼安排向成吉思汗像献花、献香、献爵(献酒)、献帛(献哈达),并宣读“中华民国总统 祭文”,相关司祭者皆穿着蒙古传统服饰,仪式遵循古礼,场面庄严隆重,马英九在祭文 中,肯定成吉思汗“雄才大略,天挺英明,拓土开疆,威震万国。”[ 85] [ 86]
瑞典学者多桑在其《蒙古史》中对成吉思汗的一生总结分析,多桑认为为成吉思汗之成功乃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贪欲以及非常之野心。多桑称他“狂傲”地妄想征服世界,死前还嘱咐其子孙完成他的事业。[ 87]
英国学者莱穆在《全人类帝王成吉思汗 》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比欧洲历史舞台上所有的优秀人物更大规模的征服者。他不是通常尺度能够衡量的人物。他所统率的军队的足迹不能以里数来计量,实际上只能以经纬度来衡量。”
印度总理 尼赫鲁 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 》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
“卡内基全球生态研究部”:“历史上‘最环保的侵略者’。因为杀人无数,让大片耕地恢复成为森林,让大气中的碳大幅减量达7亿吨!”[ 88]
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成吉思汗的成功恰逢当时1000年来最温和、最潮湿的天气,之前的1180-1190年间,蒙古曾经历严重干旱,之后的温和湿润气候有助于青草的繁茂生长,为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大军的战马提供了丰富的饲料。[ 89]
1999年12月的美国 A+E电视网 评选出过去千年影响最深远的100大人物,成吉思汗被列为第22位(在亚洲 人中仅次于第17位的甘地 )。[ 90]
根据《元史·太祖本纪》整理。
More information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元年 ...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公元
1206年
1207年
1208年
1209年
1210年
1211年
1212年
1213年
1214年
1215年
干支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公元
1216年
1217年
1218年
1219年
1220年
1221年
1222年
1223年
1224年
1225年
干支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公元
1226年
1227年
干支
丙戌
丁亥
Close
在金庸 武侠小说 《射雕英雄传 》的事迹与史实相差不多,只是在攻打花剌子模 都城撒马尔罕 的战役上,绝大部分功劳都由习得过《武穆遗书 》的男主角郭靖 尽占(其中也受到过女主角黄蓉 暗中指点)。故事中的成吉思汗对郭靖甚为器重,更深爱其为人,即便最终理念不合而处于对立,成吉思汗心情上仍视其为己出,甚至在自己驾崩前仍要求见郭靖最后一面。在小说的结尾,他们甚至辩论何谓“英雄”,致铁木真到死不断自问这个疑问。郭靖在成吉思汗驾崩后离开蒙古 回到中原,与黄蓉 成亲并定居桃花岛 十余载,直至蒙古正式侵南宋 时才举家迁至襄阳城 御敌,成为成吉思汗的后裔之大敌。
成吉思汗在本故事中还有一个由作者金庸虚构出来的女儿华筝 (不过是以史实人物火臣别吉 为原型),曾想将其许配给郭靖,于是封郭靖为“金刀驸马”,但最后因各种原因导致郭靖与蒙古决裂并逃回中原,华筝并自行取消与郭靖的婚约。
牧兰. 段文治 , 编. 〈「成吉思汗生日之謎」破解〉 . 《呼和浩特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内蒙古新闻网. 2005年12月8日 [2011-05-1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12-18) (中文) . 记者昨日从学者巴拉吉尼玛先生处获悉,“成吉思汗生日之谜”这一世界难题已被破解。据了解,作为世界伟人的成吉思汗的生平始终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专家和蒙古史专家王国维、邵循正、周清澍等一批学者根据《蒙古秘史》、《元史》和其他大量原始史料进行反复考证,最终达成成吉思汗生于壬午年即公元1162年的共识,并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但成吉思汗的具体生日仍然是一个没有破解的难题。《千年风云第一人———世界名人眼中的成吉思汗》作者之一巴拉吉尼玛在众多资料中发现,蒙古国曾于1962年5月31日举行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纪念活动,甘达尔寺藏传佛教精通历学的高僧推出这一天是成吉思汗生日。巴拉吉尼玛带着这一重大发现进京专程请教明安图星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委员、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先生。朱先生在参照蒙古史学家、星算学家和民间传说成吉思汗生于水马年(壬午)夏季首月十六望日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经过严格对照推算,认定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5月31日,这一结果和蒙古国甘达尔寺高僧推算的结果完全一致。
尚虹波. 〈巴拉吉尼瑪:構建心靈寶殿獻給成吉思〉 . 《内蒙古晨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内蒙古晨网. 2007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2-13) (中文) . 成吉思汗的生平始终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巴拉吉尼玛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现,蒙古国曾于1962年5月31日举行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纪念活动,甘达尔寺藏传佛教精通历学的高僧推出这一天便是成吉思汗生日。为了验证这一推断,巴拉吉尼玛专程进京请教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朱进在参照蒙古史学家、星算学家和民间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日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经过严格对照推算,认定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5月31日,和蒙古国甘达尔寺高僧推算的结果完全一致,成吉思汗生日之谜破解。
宋濂 . 《元史‧卷一‧本紀第一‧太祖》 (中文) . 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是岁实金泰和之六年也。
李蔚 . 〈成吉思文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人民网 . 2000年5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9-21) (中文) .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河北廊坊文物商店大城县收购站从盐山县农民手中购得文物一件。经专家鉴定,是成吉思皇帝(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圣旨牌。据目前所知,关于成吉思(或成吉思汗)的文物,国内发现甚少,尤其是与他直接有关的文物,只知在数十年前热河省某地出土过圣旨牌一件,现藏日本。新发现的盐山圣旨牌,为国内仅存的成吉思文物,十分珍贵。此件现已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圣旨牌”为皇帝的像征,代表皇帝,一般与圣旨同行,见牌如见皇帝,是圣旨真实的权威证明。朝廷颁发各种诏敕,包括调发军旅,都是圣旨与“圣旨牌”一起下达的。盐山圣旨牌,银质,文字鎏金,一般称此牌为“金牌”。此牌长方板状,四角抹圆,右上角残缺。上端中部有一圆形穿孔。牌长二十一点七厘米、宽七厘米、厚零点三厘米。正面刻双钩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意:速、走马,或快马。牌表面原浮有黑色薄锈,经轻磨后,两面鎏金文字始得显露出来。关于蒙古早期符牌情况,宋孟珙(王国维考为赵珙)《蒙鞑备录》、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燕北录》、《书史会要》等均有所记载。其中,《蒙鞑备录》所说牌上汉文,与此次发现的金牌上的汉文相同;而《燕北录》、《书史会要》所记阿保机署名之符牌,一面亦书契丹文:“”二字。热河某地出土的金牌,两面文字更与此次发现的完全一样。张星烺译《马可波罗游记》卷一载:成吉思汗授马可波罗兄弟二人金牌,求罗马教皇送耶信徒一百人来,须精七艺,善词藻,能答辩如流者。亨利玉尔注文附图。兄弟二人接受金牌情形,图中金牌形状,与盐山金牌形状十分相似。成吉思皇帝即元代开国皇帝———元太祖铁木真。一二〇六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额敏河)畔召开大会,建蒙古国,至一二五九年称大朝,加号“成吉思”,一般认为,成吉思有“海洋”或“强大”之意。成吉思皇帝,现在习称“成吉思汗”。“汗”是蒙古语,突厥语又译“罕”或“合罕”,原义为“父主”;大部落首领多用此称号。故成吉思建蒙古国时,汉文称“成吉思皇帝”,世祖至元三年作太庙神主,题“成吉思皇帝”。至于“成吉思汗”一称,见于拉史都丁《史集》、术外尼《世界征服者史》等波斯史籍,为后世所沿用,但却未见于元代汉文文献。《元朝秘史》蒙文音译作“成吉思合罕”,旁译“太祖皇帝”。此圣旨牌的发现,说明铁木真在世时,已称“成吉思皇帝”,这是值得重视的事实。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我国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研究这一文物的重要论文《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考》已在今年第四期《收藏家》杂志发表。
见于《蒙古秘史 》第59、123、125、129至136等节,共数百处。更原始的写法见称号来源 一段。
根据《元史·太祖本纪》记载,“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元史·祭祀三·宗庙上》记载,至元十三年,元朝太庙中元太祖的牌位上写的是“成吉思皇帝”,原文是:“是岁,改作金主,太祖主题曰“成吉思皇帝”,睿宗题曰“太上皇也可那颜”,皇后皆题名讳。”具体内容可参见:《元史·祭祀三·宗庙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吉思皇帝”这一称呼,还见于元朝全真教掌教李志常 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正文中和书后面附录记载的圣旨中对元太祖的称呼也是“成吉思皇帝”。具体内容可参见:《长春真人西游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998年12月,一块“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发现于河北廊坊,上面正面刻双钩汉字 :“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意:速、走马,或快马。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文物“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的发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见《新元史 》卷一百零三(列传第七)。除《新元史》本纪 无“成吉思可汗”这个称呼。但在蒙兀儿史记常见。
根据《蒙古源流》记载,“又九传至元太祖,与元本纪多相合而间有异同,其称元太祖为索多博克达青吉斯汗”以及“特穆津年至二十八岁,岁次己酉于克噜伦河北郊即汗位,前三日每清晨室前方石上有一五色鸟鸣云青吉斯,青吉斯遂叶其祥号称索多博克达青吉斯汗,由是名扬于各处矣。”
黑鞑事略 . [2015-04-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4).
根据清代《御批通鉴辑览》及《新元史》《续通志》等官译史书全称为“却特·博尔济吉特·特穆津”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uoshu1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uoshu2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更敕牒旧式。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增祀四世、各庙神主、配享功臣、法服祭器等事,皆宜定议。”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议,定为八室。申禁京畿畋猎。”节选自《元史·世祖本纪三》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庙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时定”。乃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节选自《元史·祭祀三·宗庙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大二年“十二月乙卯,亲享太庙,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节选自《元史·祭祀三·宗庙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rief, Isaac Toman. 蒙古多元文化主義 .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2024-11-08 ] (中文) .
《元史·太祖本纪》,相关记载:元太祖“临崩谓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ㄍ,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元史·太祖本纪》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新元史》卷三《太祖本纪下》记载:“(元太祖二十二年)秋七月,帝驻跸清水县之西江。壬午,帝疾甚。已丑,崩于灵州。……。西夏主来朝,托言帝有疾,不能见,令于帐外行礼。越三日,诸将遵遗命杀之。西夏亡。 ”节选自《新元史》卷三《太祖本纪下》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元朝秘史》卷十四载,“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从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帝今夜好生发热,您可商量’。”
《太祖皇帝加上尊谥册文》作者为王构,册文内容节选自: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
1220年农历三月丘处机写给成吉思皇帝的陈情表全文:“登州栖霞县志道丘处机,近奉宣旨,远召不才。海上居民,心皆恍惚。处机自念谋生太拙,学道无成,辛苦万端,老而不死。名虽播于诸国,道不加于众人。内顾自伤,哀情谁测?前者南京及宋国屡召不从,今者龙庭一呼即至,何也?伏闻皇帝 天赐勇智,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是故便欲投山窜海,不忍相违;且当冒雪冲霜,图其一见。兼闻车驾只在桓抚之北,及到燕京,听得车驾遥远,不知其几千里,风尘澒洞,天气苍黄,老弱不堪,切恐中途不能到得,假之皇帝所,则军国之事,非己所能。道德之心,令人戒欲,悉为难事。遂与宣差刘仲禄商议,不若且在燕京德兴府等处盘桓住坐。先令人前去奏知。其刘仲禄不从,故不免自纳奏帖。念处机肯来归命,远冒风霜,伏望皇帝早下宽大之诏,详其可否。兼同时四人出家,三人得道,惟处机虚得其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伏望圣裁。龙儿年三月日奏。”见于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丘真人传》,第120-121页,王雪玲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1220年铁木真给丘处机的第二份邀请诏书全文:成吉思皇帝 敕真人丘师:省所奏应诏而来者,备悉。惟师:道逾三子,德重多端。命臣奉厥元𫄸,驰传访诸沧海。时与愿适,天不人远。两朝屡诏而不行,单使一邀而肯起。谓朕天启,所以身归。不辞暴露于风霜,自愿跋涉于沙碛。书章来上,喜慰何言?军国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诚云可尚。朕以彼酋不逊,我伐用张。军旅临试,边陲底定。来从去背,实力率之故然;久逸暂劳,冀心服而后已。是用载扬威德,略驻车徒。重念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秋暑,师比平安好,指不多及。节选自《长春真人西游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赵珙《蒙鞑备录》记载:官制,鞑人袭金虏之俗,亦置领录尚书令、左右相、左右平章等官,亦置大元帅等职。所佩金牌,第一等贵臣,带两虎相向,曰虎头金牌,用汉字曰: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当便宜行事。其次素金牌,曰: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又其次乃银牌,文与前同。如成吉思亦行诏敕等书,皆金虏叛臣教之,遣发临民者四,曰宣差。逐州守臣,皆曰节使。今在于左右,带弓矢、执侍骁勇者,曰护卫。
山东徂徕山炼神庵摩崖石刻发现者周郢教授根据石刻上的史料写成论文《新发现的徂徕山炼神庵摩崖考》,发表于《中国道教》2012年第3期。论文中收录了四方摩崖石刻上的全部文字内容,其中刻有多位大蒙古国时期蒙古皇帝圣旨、皇后妃子懿旨、太子令旨那一方摩崖时刻,其文字内容全文如下:“皇帝 圣旨里恩赐 文牒
成吉思皇帝 圣旨节文:丘神仙门下出家师德名号,应合与底,你便与文字者■。
钦奉合罕皇帝 圣旨节文:告天道人每拣择者,你底言语不信底人,你识者。
近奉贵由皇帝 圣旨:只依着已先圣旨行者。大体例里,告天者。
照得甲辰年十月初八日钦奉皇帝 圣旨,令长春宫李真人作普天大醮,仍普度戒箓师德名号一事■断事大官人文字节该:照依已先应有底圣旨行者。
己酉年八月廿五日续奉孛罗真皇后 懿旨:道与掌教李真人者,你已先皇帝 圣旨,天下应有底出家善人高士师德都教你识来,我教出去底冠服给与底,大师每根底■文字里头合加与名号底,都你识者。
唆鲁古唐妃 懿旨节该:如今只依成吉思皇帝 底、合罕皇帝 底圣旨行者。
昔列门太子 令旨节该:已先■圣旨,咱每子子孙孙,■教别了,只依已先圣旨里者。
和皙太子 令旨:这掌教大宗师李真人,依只已先■圣旨,但■真人■先生每都教识者。
除钦依外,今据东平府路道录司保到泰安州徂徕山炼神庵住持道士丁志年精进道业,德行素著,依奉■懿旨,恩赐师号,金襕紫服一套,仍仰每日诵经告天,祝延圣寿万安者。所有恩例文牒,须至给付者。奉■圣旨可授和光大师。依准圣旨,故牒。
庚戌年十二月 日牒。
镇国上将军、左副元帅、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陇西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致仕时珍、袭爵男宥、孙栋同立石。楚太和杨德义。”圣旨中的“丘神仙”,指的是长春真人丘处机,丘处机于1203-1227年担任全真教第五任掌教。1222年农历四月,丘处机抵达中亚,和元太祖成吉思皇帝相会面。圣旨中的“长春宫李真人”(“掌教李真人”),指的是全真教掌教李志常,李志常于1238-1256年担任全真教第七任掌教,他是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弟子,曾随丘处机前往中亚觐见成吉思皇帝,并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
杨富学. 回鹘文献所见蒙古“合罕”称号之使用范围 (甘肃敦煌研究院). 1997 [2023-02-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4-11). 合罕,是蒙元时代蒙古大汗的称号,在元代蒙古文献中,该词多有出现,有时依中世纪蒙古语习惯写作qa·an qan,有时又写作qa·an,汉语一般都直译作合罕、哈罕、恒罕或匣罕等,也有的又依汉人习惯加上了“皇帝”二字。
元刊残本《至正条格》,有两处提及“成吉思皇帝圣旨”,《条格》卷第二十六 《田令》门“禁扰农民”第四条,称为“太祖成吉皇帝圣旨”。《条格》卷第二十七《赋役》门“灾伤随时检覆”第二条,称为“成吉思皇帝圣旨”。(元刊残本《至正条格》,分为两册,《条格》和《断例》各占一册。2002年发现于韩国庆州,2007年8月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将两册合在一起整理出版,分为影印本和校注本)
《蒙古秘史》的成书时间,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余大钧教授用有力的证据论证出《蒙古秘史》成书于1252年,具体分析见《蒙古秘史》余大钧 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
Jack Weatherford <成吉思汗 近代世界的创造者> P105
《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全文共406字,元武宗 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河南行省内乡县 石堂山 普济宫的人们为不忘成吉思汗的皇恩,纪念丘神仙的功德,请邓州(当时内乡隶属邓州)石堂山石匠李进忠将此手诏刻于圆顶石碑上,以诏后人。碑高1.8米,宽0.63米,厚0.23米,平首。字体为楷书,计16行字,满行32字,碑文行楷。手诏碑文如下:
制曰:天厌中原骄华太极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反朴还淳,去奢从俭,每一衣一食,与牛竖马圉共弊同飨。视民如赤子,养士若弟兄,谋素和,恩素畜,练万众以身人之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之天佑,获承至尊。南连蛮宋,北接回纥 ,东夏西夷,悉称臣佐。念我单于国千载百世已来,未之有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犹惧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河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朕践祚以来,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访闻丘师先生,体真履规,博物洽闻,探赜穷理,道充德著,怀古君子之肃夙,抱真上人之雅操。久栖岩谷,藏身隐行。阐祖师之遗化,坐致有道之士,云集仙径,莫可称数。自干戈而后,伏知先生犹隐山东旧境,朕心仰怀无已。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弦阔,有失躬迎之礼。朕但避位侧身,斋戒沐浴,选差近侍官刘仲禄,备轻骑素车,不远数千里,谨邀先生暂屈仙步,不以沙漠悠远为念。或以忧民当世之务,或以恤朕保身之术,朕亲侍仙座,钦惟先生将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今者,聊发朕之微意万一,明于诏章,诚望先生既着大道之端,要善无不应,亦岂违众生小愿哉!故咨诏示,惟宜知悉。
御宝五月初一日
至大二年四月朔
邓州石堂山石匠李进忠刊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何高济译,第27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简称《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六记载如下: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癸巳,遣使赍敕往谕故元辽阿札失里等曰:“覆载之间,生民之众,天必择君以主之,天之道福善祸淫,始古至今,无有僣差。人君能上奉天道,勤政不贰,则福祚无期,若怠政殃民,天必改择焉。昔者,二百年前,华夷异统,势分南北,奈何宋君失政,金主不仁,天择元君起于草野,戡定朔方,抚有中夏,混一南北,逮其后嗣不君,于是天更元运,以付于朕。自即位来,今二十余年,尔阿札失里等知天命有归,率众来附,朕甚嘉焉。朕每于故元来归臣民,悉加优待,况尔本元之亲属者乎?今特于泰宁等处立泰宁、福余、朵颜三卫,以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溪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以安畜牧。自古胡人无城郭,不屋居,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顺水草,便骑射为业,今一从本俗,俾遂其性,尔其安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简称《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八记载如下: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上以故元兀纳失里大王居和林之西,因命来降。太子八郎、镇抚浑都帖木儿往招谕之曰:“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自脱欢帖木儿皇帝即位,政出权臣,法度废弛,是以上天降乱,民坠涂炭,草野间豪杰因而并起。朕时在淮甸,见生民靡宁,乃与乡党、豪杰紏合士马,不四五年,群雄悉定,故元番将降附者接踵而至,凡两遣兵,直抵漠北,时称帝者脱古思帖木儿奔往也速迭儿之地,遂遇害,其余士马为知院捏怯来、国公老撒、丞相失烈门三人所有,今已悉来降附,朕处于美水草蕃,畜牧之所,俾乐生安业。朕今主宰天下,遣使告谕尔兀纳失里大王知之,如有所言,使还,其具以闻,朕有以处之。”
(相关说明如下:脱欢帖木儿皇帝 指的是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 ,又称元顺帝 。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在位,1368年9月14日明将徐达 攻克元大都 ,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惠宗逃回长城以北的草原,延续元朝 ,史称北元 ,继续和明朝 对抗。)
存档副本 . [2021-02-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13).
节选自《成吉思汗评传》(第3页),中华书局1943年版。
节选自刘学铫《蒙古论丛》(第281页,282页,284页,285页),台北:金兰图书公司出版,1982年版。
具体见文章《战魂西行——成吉思汗灵榇迁移纪实》,作者:蔡桂林,发表于《中国作家》2008年01期。
具体见文章《迎送成吉思汗灵车》,收录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 》第111页——116页,作者:金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出版。
元初名臣耶律楚材 奉元太祖旨意记录长春真人丘处机 和成吉思汗关于长生之道和养生之道的谈话,定名为《玄风庆会录 》一书,《玄风庆会录》的结尾记载如下:“传道毕,上谕之曰:‘谆谆道诲,敬闻命矣!斯皆难行之事,然则敢不遵依仙命,勤而行之。传道之语,已命近臣录之简册,朕将亲览,其有玄旨未明者,续当请益焉。’”
具体请参见论文:《成吉思汗的文化水准达到“亲览”文件的程度》,作者:阿勒得尔图,发表于《前沿》,2007年第4期
More information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家族出生于:1162年5月31日逝世于:1227年8月25日, 统治者头衔 ...
成吉思汗
出生于: 1162年5月31日逝世于: 1227年8月25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者:忽图剌
蒙兀汗 1189年—1206年
改为大蒙古国
新头衔 大蒙古国建立
大蒙古国 君主 1206年—1227年8月25日
继任者:拖雷 (监国)
新头衔 大蒙古国建立
蒙古大汗 大蒙古国皇帝 1206年—1227年8月25日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元太宗窝阔台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