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中国 / 20世纪中国 / 21世纪中国
年代 1900年代中国 / 1910年代中国 / 1920年代中国 / 1930年代中国 / 1940年代中国 / 1950年代中国大陆 / 1960年代中国大陆
年份 1926年中国 / 1927年中国 / 1928年中国 / 1929年中国 / 1930年中国 / 1931年中国 / 1932年中国 / 1933年中国 / 1934年中国
纪年 庚午马年)、中华民国19年

大事记

  • 中华书局出版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1]:3755
  • 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1]:3755
  • 反蒋同盟共有60万大军;蒋有100万部队,大部分驻守各地、维持治安[2]:106

1月

  • 中共中央军事部决定统一全国红军之番号和编制,将几支较大之红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八军[1]:3525
  • 1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发表题为《以气节廉耻为立党立国之本》之元旦文告,指斥改组派等反蒋派“以投机取巧为智,以好乱反复为勇”,称“本党同志苟能以各个的革命人格,团聚为整个党的人格,则前途一切困难,一切敌人,皆如摧朽拉萎”;陆海空军副司令阎锡山太原石家庄郑州督师讨伐唐生智,第二路军总指挥刘峙确山正面各部队向唐部全线出击,杨虎城冯钦哉旅由刘岗突袭唐军右侧,下午占领唐总部驻地驻马店,守军溃散,唐仅以身免;国民政府发表授勋令,阎锡山给予一等宝鼎勋章张学良给予青天白日勋章及一等宝鼎勋章,何应钦朱培德杨树庄给予一等宝鼎勋章[1]:3509
  • 1月2日——唐生智以门炳岳师2个团、龚浩师1个团反攻驻马店,被新十四师杨虎城部击败,全线动摇,1月4日拂晓前开始总退却[1]:3510
  • 1月4日——阎锡山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先以徐源泉、王均、杨胜治、刘桂堂各师夹击唐生智部,次日阎委韩复榘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王金钰为中央军司令,刘春荣为副司令,张德顺为左翼军司令,由韩复榘指挥南下讨唐;第二路总指挥刘峙通电报捷,称二路军在平汉铁路南段与唐生智军激战10余日,是晨击破唐军,是役毙敌约六七千人,俘敌约五团,缴枪6,000余支,大炮、机枪数十门[1]:3511
  • 1月5日——王金钰、韩复榘等电劝唐生智解甲出洋,“免遭屠戮”,1月6日唐覆电表示愿即将所部军暂交刘兴,即日出洋,但须保安全,并酌给川资,1月7日又电阎锡山自请下野,阎覆电允纳,并委刘兴为第八军军长,负责收抚唐部;赣、闽、粤三省集中14个团兵力,以金汉鼎为总指挥,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毛泽东在古田就时局和红军行动问题覆红四军一纵队司令员林彪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明中国革命之发展前途;红四军为粉碎蒋介石之赣、粤、闽三省“会剿”,实现“争取江西”计划,是日从古田出发,兵分两路,由朱德率第一、三、四纵队红经连城宁化武夷山入江西,1月16日占广昌,另一路由毛泽东率第二纵队到龙岩地区迷惑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移后,亦由连城、清流、宁化、归化越武夷山入广昌,到宁都东韶与朱德部会师[1]:3512
  • 1月6日——刘峙讨唐第二路军攻下河南遂平,唐部向郾城溃退,1月10日二路军占郾城;原与唐生智合作之孙殿英在郑州倒戈通电讨唐;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铨叙部同时成立,考试院长兼考选委员会委员长戴季陶、副院长孙科,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邵元冲宣誓就职;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任命蒋介石、吴敬恒王宠惠胡汉民邓泽如古应芬、戴季陶、邵元冲、叶楚伧林森张继11人为党史委员会委员;王金钰在郑州通电继何成濬任第九军军长[1]:3513
  • 1月7日——石友三之代表关树人到南京见蒋介石,商洽该部驻防问题,1月9日石电蒋介石,表示竭诚拥护中央;阎锡山委万选才为第二十五路军总指挥,万之代表吴邦杰是日由河南到南京谒见蒋介石,报告该部“一致效命中央,誓死不渝”,并请示讨唐机宜;蒋介石任命何键为第十五师师长,罗藩瀛为第十六师师长,即日起取消新编第七师及新编第八师番号,改用陆军第十五师及第十六师番号;陆海空军副司令阎锡山委任孙殿英为第十四军军长,是日孙通电在许昌就职;阎锡山委第三十三师师长孙楚为第二十三路军总指挥兼郑州警备司令[1]:3514
  • 1月9日——唐生智通电下野,表示悔过,即日出洋,请中央不咎既往,并电何应钦要求保证其生命安全[1]:3515
  • 1月1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以汪精卫“勾结陈公博、顾孟余等设立小组织”,并“应各叛将之请,回香港主持逆谋……以图坏破中央,颠覆党国”,议决永远开除其党籍,1月13日汪发表《怎样树立民主势力书》,指责南京“不但不能扫荡反革命,反与反革命势力结合一致”,“有党治之名而实与之反”,称“要为树立民主势力而努力”[1]:3517
  • 1月12日——日本政府任命驻上海总领事重光葵为驻华代理公使,国民政府拒绝小幡使华事结束[1]:3517
  • 1月13日——国民政府任命臧式毅辽宁省政府委员,并指定为主席,准原省政府委员兼主席翟文选辞职[1]:3518
  • 1月14日——河南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通电辞本兼各职,电称:“半生戎马,未谙政治,复值豫省连遭灾祲,既乏术以拯救,而军事迭兴,又无力以制止。”,1月16日蒋介石覆电挽留,1月18日马福祥奉蒋命赴汴慰勉韩继续供职,并商收拾豫局;汪精卫再发《怎样树立民主政治宣言》一文,称:“我们主张励行党治,完全为的是促进民主势力以实现民主政治。”,“南京当局假党治之名,以摧残民主势力,是我们所要根本推翻的。”[1]:3518
  • 1月15日——广州市改特别市[1]:3519
  • 1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会决议,选任宋子文为国民政府委员兼行政院副院长[1]:3519
  • 1月17日——国民政府令:自本年10月10日起,所有全国厘金及类似厘金之一切捐税,一律裁撤[1]:3520
  • 1月20日——阎锡山撤销在郑州之副司令行营,令孙楚师回河北;国民政府任命靳云鹗、詹旭初为军事参议院参议,莫德惠中东铁路督办[1]:3521
  • 1月21日——蒋介石电韩复榘、石友三,任命石为河南省清乡总指挥,归韩节制指挥,所部离蚌移驻归(德)、亳(州);莫德惠向南京请辞中苏会议代表,希望外交部长自当全权之任,“俾外交一贯,责有攸归”[1]:3522
  • 1月22日——阎锡山在太原总部补行陆海空军副司令宣誓典礼,吴铁城监誓,阎发表对抗蒋之演说,提出建立“整个的党,统一的国”之主张,要求蒋“礼谅为国”,表示愿与蒋一起下野;汪精卫应阎锡山之邀商谈联合反蒋,特派王法勤、陈公博北上联络,是日陈离开香港绕道日本北上,于3月间抵天津[1]:3522
  • 1月24日——卫立煌通电就第八军军长职[1]:3523
  • 1月25日——何成濬辞湖北省政府主席,专办军务,国民政府是复电慰留,1月31日何自汉乘飞机到南京见蒋介石,仍坚持[1]:3523
  • 1月26日——苏联政府宣布中苏会议无限展期[1]:3524
  • 1月27日——国民政府令任命王金钰为安徽省政府委员,并指定为主席,免去石友三安徽省政府委员兼主席职,1月30日王金钰电蒋介石辞安徽省主席职;国民政府任命马吉第、冯象鼎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3524
  • 1月31日——国民政府以“首都警政腐败”,撤销姚琮警察厅长职务,遗缺以宪兵司令吴思豫继任,宪兵司令一职由国民政府警卫团长俞济时代理;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受外货竞争影响,宣告停顿[1]:3525

2月

  • 2月下旬——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以整编地方武装、研究攻打吉安之名,通知边界各县主要负责人带领本县武装到永新城集中,原井冈山地区绿林头领、受毛泽东团结改造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红五军第五纵队领导之王佐、袁文才率部开进永新城,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误认为王佐、袁文才会叛变,率部包围其住所,将袁文才枪杀,王佐逃离,在涉水过河时溺死[1]:3545
  • 2月1日——财政、工商两部会拟救金融办法,呈报行政院监核,其主要内容为:一、关税改收金币,二、发行专为纳税用之金券,三、废两改元,统一货币,四、增加生产,五、便利交通,六、提倡国货,七、免除苛税,八、开采东三省西藏等处金矿,2月4日行政院会议决议,除开采金矿由财政、农矿两部妥筹计划外,余准备案;俞作豫率领广西警第五大队在广西龙州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斌(邓小平)兼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红七、红八军总指挥,同时成立左江革命委员会,王逸任主席,俞作豫、何世昌、何键南等为委员,左右江根据地从此连成一片;美国任驻华公使詹森抵达南京,向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呈递国书;日本新任驻上海领事(代理总领事职务)三浦义秋抵达上海[1]:3525-3526
  • 2月3日——国民政府特任贺耀组继何成濬为国民政府参军长[1]:3527
  • 2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讨论伯力协定补救办法,大致议定:关于恢复中东路原状及互释侨民,因事实上已生效力,不得不承认;关于恢复中苏国交及中苏通商,暂作悬案;关于苏俄在东北商业机关,可以恢复,但不得为“宣传赤化”之所;关于解除白俄武装,驱逐出境,正式会议中须声明中国决不利用白俄颠覆苏俄[1]:3528
  • 2月6日——蒋介石委杨杰为长江要塞总司令,将镇江、吴淞、江宁、江阴、镇海五区要塞划归指挥[1]:3529
  • 2月7日——毛泽东在吉安之陂头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及红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即“二七”会议),讨论扩大红色区域,深入土地革命,发展工农武装,为夺取江西全省而斗争等问题,2月9日结束[1]:3530
  • 2月9日——蒋介石致电阎锡山,称平定两粤,极有把握;请敦促赵戴文早日来京,共商大计;并说:今日中国危险已达极点,救国之事与祸国之罪皆由我两人实负此责;暗示阎要慎重,不要蠢动[1]:3531
  • 2月10日——国民政府五院院长谭延闿、胡汉民、王宠惠、戴季陶、赵戴文联名发表《告全国军人书》,重申“和平统一为政府之根本大策”,痛斥“挑拨离间”、“称兵作乱”者之非,要求全体军人力行四项要旨:一、须视军队为国家之武力,二、须从保障国家生存中求本身之生存,三、须不存利用别人之心而亦不可为别人所利用,四、须居心作事光明磊落不必多所疑猜,并称:“中央所知且必力行者,惟在抑制内战,实施编遣,以完成统一,保障和平。故凡称兵作乱,扰乱和平者,中央必根据人民之要求,以之为人民公敌,且为谋国家之统一与独立,是万不得已而讨伐之。”,2月14日、2月17日,何成濬、陈调元分别复电响应[1]:3531
  • 2月11日——蒋介石电武汉行营,在何应钦未到前,由何成濬代行行营主任职权,2月12日何到职视事[1]:3532
  • 2月15日——国民政府特派莫德惠为中苏会议全权代表,解决中东路善后问题[1]:3534
  • 2月18日——上海特别市张群奉命赴福建查办政变,是日在福州遇刺,张因赴宴未回幸免,副官一人受伤[1]:3537
  • 2月19日——国民政府令准湖北省警备司令夏斗寅辞职[1]:3538
  • 2月20日——鹿锺麟等通电反对南京三中全会,并推阎锡山为全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司令[1]:3538

3月

  •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废除道制,定地方行政区域为省、县二级,内政部通咨各省政府将所有道尹公署或类似之特种行政机关一律裁废,以符现制[1]:3564
  • 3月下旬——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下江西南部南康,到新城,指向南雄,江西省政府悬赏缉拿朱德、毛泽东,生擒者5万元,击毙者3万元[1]:3564
  • 3月1日——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开幕,出席执监委员、候补执监委员44人,下午举行第一次会议,议决:一、中执委汪精卫业经开除党籍,遗缺以候补执委丁超五递补,二、阎锡山受党国重任,并为中央执委,乃于最近联合武人,倡为谬说,违反党纪,动摇人心,并有调遣军队、破坏交通情事,应即设法制裁,特派李石曾张继赵戴文切实查明真相;张学良通电劝蒋、阎息争,谓“政见无妨磋议,而不可为意气用事之争,武力有时必需,而不可为萁豆相煎之具”,望“融袍泽之意见,剖兵战之凶危,一本党国付与之权能,实施领袖群伦之工作”;江海关改为征收金单位币后,因金价涨落不定,外汇汇率时有变更,海关总税务司报经财政部批准,是日起以汇丰银行挂牌价格为标准,按日公布各国货币换算率[1]:3546-3547
  • 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北四川路中华艺术大学召开成立大会;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红军围攻江西吉水唐云山旅,是日成光耀旅、朱耀华旅到达城郊,红军退富都[1]:3547
  • 3月3日——阎锡山电中国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称:“锡山以衰病之躯,久思退休,重以主张国事,未蒙鉴纳,自应请准开去本兼各职,以遂初衷。”;国民政府令准安徽省政府主席王金钰辞职,任命马福祥为安徽省政府委员,并指定马为主席;国民政府准免朱绶光军政部代理部长职务,特任何应钦兼军政部长;国民政府任命马玉仁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3548-3549
  • 3月4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令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下令密缉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组织部长周恩来、宣传部长李立三、军事部欧阳钦等;国民政府任命夏斗寅兼武汉警备司令[1]:3550
  • 3月5日——阎锡山决调晋军南下,以傅作义为津浦线北段总指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准王金钰辞第四十七师师长兼职,遗缺以旅长上官云相继任,次日蒋电委王为平汉南段警备司令[1]:3550
  • 3月6日——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第五次大会通过筹集首都建设经费案等决议案23件,下午全会闭幕,大会宣言指出:今后必须注全力于地方自治工作;以举国之心思、财力,发展各种基本工业;普及三民主义教育[1]:3551
  • 3月7日——编遣委员会通告各军、师,国民政府迭经张学良呈请,已准予撤销王克敏顾维钧梁士诒三人通缉令;国民政府训令直辖各机关,各地军民长官嗣后不得直接派遣陆军学生赴外国留学[1]:3551
  • 3月8日——冯玉祥在太原拒见宾客,与阎锡山长谈数小时后,于晚8时离开太原秘密回陕西;国民政府任命魏益三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3551-3552
  • 3月9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受所部将领拥戴为陆海空军总、副司令,总部设在太原,任刘骥为总参谋长;马鸿逵浦口就“讨逆军”第十五路总指挥职[1]:3552
  • 3月10日——国民政府令准阎锡山辞去本兼各职,特派阎锡山赴欧美各国考实业,当晚又将命令撤回,并通知各报勿登载;阎锡山致电马福祥,称“和平本属素志,下野休养,早具决心,日内即返五台,料理家事就绪,即行出洋”;冯玉祥与阎锡山商妥共同倒蒋后,是日自太原返抵潼关,同日西北军将领23人由鹿锺麟领衔,由潼关发出留阎通电,望“消除患难,打消去志”,表示“自愿追随百公之后,奋斗到底”;晋军退出河南境,石友三军由郑州开抵新乡,韩复榘部经道口开往彰德联络北进;蒋介石任命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所有驻江西部队概归其指挥[1]:3552
  • 3月11日——冯玉祥在潼关召开西北军师长以上将领会议,宣布联阎打蒋,会上除师长葛运隆主张讨蒋外,多数未表态[1]:3552-3553
  • 3月12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任命顾祝同为“讨逆军”第十六路总指挥,是日顾率部进驻济南;陈调元通电,在济南就“讨逆军”第一总预备队总指挥职,3月23日蒋委陈为第一路总指挥;外交部长王正廷与日本代使重光葵在南京签订中日关税草约[1]:3553
  • 3月13日——汪精卫致函覃振,主张以党驭军,谓“此后新旧忠实同志之合作,应以如何始能以党驭军为悬前待决之根本问题”;吴敬恒致电冯玉祥劝摒弃干戈,3月14日冯覆吴电,斥吴“不言党了,又不言革命了,亦不言真理是非了,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变节为一人之走狗”,3月18日吴覆冯电,再请“俯纳前电之意”[1]:3553
  • 3月14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议决改组江苏、安徽两省政府,以叶楚伧江苏省政府主席,马福祥安徽省政府主席[1]:3554
  • 3月15日——西北军高级将领鹿钟麟、宋哲元、石敬亭、刘郁芬、孙良诚、孙连仲、张维玺等临时会议,决定鹿即解除西北军代理总司令职务,军队仍由冯玉祥统率,继续沿陇海铁路进军,要求阎锡山陆续接济军队给养;第二、三、四集团军将领鹿钟麟、商震、黄绍竑等57人通电讨伐蒋介石,略称蒋介石“窃据中枢,毒痡四海,邦基杌陧,日即倾危”,历数其六大罪状,表示誓歼残贼,并加推李宗仁为陆海空军副司令,拥护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领导讨贼,形成阎、冯反蒋联盟;中国国民党全国训练会议在南京开幕,3月18日第二次大会通过开除阎锡山党籍并明令讨伐案、统一并推进各级党部训练工作案等多案,3月20日闭幕[1]:3554-3555
  • 3月16日——讨桂军下总攻令,第六、八两路军进攻南宁、柳州,第六路军总部移梧州;鹿钟麟致函蒋介石,责其以总理自居,而事事反其道而行之,据党私有,使自身与党国不分,北伐完成,攘为己功,排除异己,不遗余力,陕甘灾荒,充耳不闻,劝其“翻然悔悟,急流勇退,即日宣布下野”;蒋介石任命王金钰兼第二总预备队总指挥,第六师赵观涛部归王指挥,委徐源泉为“讨逆军”鄂北总指挥,限所部20日前集中襄樊,驻防鄂北各部交徐指挥[1]:3555
  • 3月17日——冯玉祥抵陕县,向西北军下动员令,所部张维玺刘汝明部旋即由紫荆关东进,庞炳勋部前锋抵洛阳,万选才部聚集汜水巩县一带[1]:3555-3556
  • 3月18日——蒋介石电在广东各军,限十日内解决桂局,3月20日第六、八两路军会攻桂平县,朱绍良亲往前线督师,3月25日第四路军攻入桂林;鄂东北、豫东南和皖西北红军合编为红一军[1]:3557
  • 3月19日——北平市党部被封,封条署名为“中国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各区分部联合办事处”;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平汉路总指挥,朱培德为津浦路总指挥,王金钰为第二路总指挥,3月20日命顾祝同移驻山东南部;蒋介石委第十一师师师长陈诚为蚌埠戒严司令,3月24日蚌埠宣布戒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准叶楚伧辞政治会议秘书长兼职,由陈立夫继任[1]:3557-3558
  • 3月20日——北平中国国民党各省市党部联合办事处电阎锡山,促就陆海空军总司令职,3月23日阎覆电称:“自当即日就职,与我诸同志戮力同心,共奠国基。”;蒋介石偕宋美龄离开南京检阅沪宁、沪杭甬沿线部队,次日到上海,3月22日返奉化原籍;北平中国国民党河北省党部被封,封条署名为“河北省各县市党部联合会”;国民政府据3月5日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决议训令训练总监部,军队政治训练事宜应归并各该级军队特别党部办理,除训练总监政治训练处以外,各级政治训练处一律裁撤;国民政府任命钮永建代理内政部长;国民政府据3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训令直辖各机关,在国歌未制定前,以党歌代替[1]:3558-3559
  • 3月21日——阎锡山委徐永昌为前敌总指挥,张荫梧为津浦路前敌总司令,孙楚为平汉线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为预备队总指挥[1]:3559
  • 3月24日——汪精卫自香港电阎锡山,请阎在主持讨蒋军事同时,组织国民政府,并担任国民政府主席[1]:3560
  • 3月26日——冯军孙良诚部兵不血刃占洛阳,西北军先头部队已过巩县东进[1]:3561
  • 3月28日——晋军重占德州,赶修黄河涯铁桥,准备南进,鲁军未奉中央令未加抵抗,节节后退[1]:3562
  • 3月29日——国民政府特派韩复榘为冀鲁豫剿匪总指挥,同日韩奉令移防济宁[1]:3562
  • 3月30日——阎锡山下令结束第三集团军办事处及第三编遗区办事处,在太原设立中华民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总司令部,委徐永昌为总司令[1]:3563

4月

  • 4月1日——阎锡山通电在太原就陆海空军总司令职,通电宣布:“将统率各军,陈师中原,以救党国。”,阎设总司令部于石家庄,编桂军为第一方面军以李宗仁为总司令,出衡阳、攻长沙,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以鹿钟麟为总司令,担任平汉铁路作战,第四方面军以石友三为总司令,由鲁西南之济宁会攻济南,内定张学良、刘文辉何键樊锺秀为第五、六、七、八方面军总司令,以西北军、晋军为主力,迅即开赴陇海铁路、平汉铁路、津浦铁路,同日冯玉祥李宗仁通电分别在潼关桂平就副司令职,鹿钟麟通电就第二方面军总司令职,4月2日石友三通电在新乡就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职;改组派陈公博王法勤等离开北平赴太原,与阎锡山商组政府,并携去与西山会议派草拟之共同宣言稿,征求阎同意;国民政府驻沈阳代表方本仁电何成濬,谓张学良于学忠部集中滦州,听命中央;国民政府任命陈季良为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绍宽为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陈训泳为海军训练舰队司令,曾以鼎为海军鱼雷游击队司令,郁邦彦为马尾要港司令;朱德毛泽东红四军南雄,4月3日克始兴;东三省交涉总署、奉天交涉署改组为外交部驻辽宁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由前东三省交涉总署署长兼奉天交涉署署长王镜寰担任;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开幕,22省市1,700名选手参加,大会主席蒋介石,会长戴季陶,副会长张静江,会期10日,男子部上海、广东、香港并列第一,各得总锦标,女子部广东第一,得总锦标[1]:3565-3566
  • 4月2日——陈公博等抵太原,称拥阎锡山主持政治,汪精卫主持党务,冯玉祥、李宗仁主持军事[1]:3566
  • 4月3日——万选才部占领开封后,是日向徐州进攻,韩复榘部退集济宁、韩庄一带,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令将济南黄河铁桥拆毁,准备必要时将省府迁兖州;阎锡山委朱鹤翔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外交部长[1]:3567-3568
  • 4月4日——冯玉祥副司令部在潼关组织就绪,梁建章任军事厅长,石敬亭任参议厅长,阎锡山于数日前命令晋军受冯玉祥统率;万选才通电在开封就阎锡山所委之河南省政府主席职[1]:3568
  • 4月5日——国民政府下令免阎锡山本兼各职,着各省政府、各军队一体严拿归案讯办[1]:3568
  • 4月7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永远开除阎锡山之党籍,送中央执委会执行,称阎“称兵作乱,背叛党国,逆迹昭著”;据《申报》讯:冯玉祥电张学良促就副司令职,张覆电谢绝,称“如此足使中国破裂,而促其灭亡”;徐永昌抵石家庄,组织前敌总指挥部,4月11日阎锡山委徐兼平津卫戍司令;蒋介石离开南京北上阅兵,邵力子、贺耀组偕行,蒋并饬飞机百余分津浦、平汉两路;国民政府任命卢师谛、李景曦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3569-3570
  • 4月8日——韩复榘由济宁抵徐州,电汉口行营称所部俟总攻令下,即作前锋,沿津浦铁路讨逆,次日陈调元亦相继抵徐州[1]:3570
  • 4月9日——蒋介石抵徐州召开军事会议,刘峙、顾祝同、韩复榘、陈调元、马鸿逵参加,会议决定陈部调山东西部,韩部调山东北部,委韩为第一军团总指挥,担任整个山东方面之防务,陈调元第二十六军、刘珍年第二十一师、马鸿逵第十五路军统归韩指挥,蒋并派蒋作诚为第一军团军事联络员,监视韩复榘,4月11日蒋介石返回南京;阎锡山委石友三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率部由河南东部攻山东,孙殿英为安徽省政府主席率部攻安徽亳州一带[1]:3571
  • 4月10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又决议撤销阎锡山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职务;赣粤闽三省“剿匪”总部由福建移江西赣州,总指挥金汉鼎是日由南京抵南昌,与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旅长唐云山等会商“剿共”计划;朱德、毛泽东红四军攻克江西信丰,击毙县长吴兆丰、警察队长王覃勋[1]:3571
  • 4月12日——汪精卫就北方党务争执问题电平各省区党部联合处,称“亡党之痛,甚于个人失位”,主张牺牲成见,西山会议派邹鲁、谢持应阎锡山邀是日抵达太原,与阎锡山、陈公博等会商党务,陈有让步表示;西北军逼近鲁山,杨虎城、徐源泉两军奉令出击;阎锡山任命高桂滋为第二十三军军长[1]:3572-3573
  • 4月13日——何应钦抵汉口,对记者称系奉令主持武汉行营,襄助何成濬筹划军事[1]:3573
  • 4月14日——国民政府任命王家桢为外交部常次长,吴铁城为内政部政务次长,魏道明南京特别市市长朱履龢代理司法行政部长职务,刘纪文为江海关监督,特任刘瑞恒为卫生部部长,免魏道明司法行部长、刘纪文南京特别市市长职;蒋介石电委曹福林为第十四军军长[1]:3574
  • 4月15日——阎锡山赴傅公祠访邹鲁、谢持,劝对党务问题化除成见,与汪精卫改组派共同负责,4月16日西山、改组两派及各方代表再晤阎,促速组政府,阎称“余个人对此,并无特别意见”,4月17日阎决定原有县市党部停止活动;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开幕,到各省、市、县教育厅局长、大学校长等共122人,蒋梦麟为大会会长,4月23日闭幕,会议通过改进全国教育方案10章,作为今后20年内努力之方向,内容包括实施义务教育初步计划,成人补习教育,训练各种师资计划,改进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计划,社会教育计划,改进并发展华侨教育计划,实施蒙藏教育计划及经费总预算等[1]:3574
  • 4月16日——陈公博、邹鲁在太原对广东、上海二届党统争论激烈,谈判成僵局,是日山西省政府主席商震电北平覃振赴并调停,覃未即往,讨论直延至4月21日,终无结果;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任田桐等人为党史史料编纂委员;行政院令内政部常务次长张我华暂行代理部务[1]:3574
  • 4月17日——李宗仁之代表叶琪前赴太原谒见阎商承一切,是日返回北平,语记者称:“余代表李宗仁与阎商军政,顷已商妥,电港促汪北上。”[1]:3575
  • 4月18日——外交部长王正廷与英国驻华公使蓝普森在南京签订收回威海卫专约及协定,专约议定英国将威海卫及刘公岛与威海卫湾内之群岛交还中国,但刘公岛仍由英国续租十年;阎锡山派人迎覃振赴并(大原),调停陈公博、邹鲁广东、上海二届中委问题争执;阎锡山委刘桂堂为第十五军军长;冯玉祥在郑州设司令部,反蒋前线各军一概受冯节制;蒋介石任命邵力子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秘书长;蒋介石令第三、第二、第五路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军团,委韩复榘为一军团总指挥由河南退入山东防守鲁西之线,刘峙为第二军团总指挥防守徐州砀山宿县等处,何成濬为第三军团总指挥防守平汉线许昌以南各地,陈调元为总预备军团总指挥据守黄河南岸,杨杰为总参谋长,蒋锄欧为铁甲车司令,俞鹏飞为兵站总监,张惠长为航空署长指挥空军助战,在汉口设海陆空军总司令部行营,任何应钦为行营主任对付李宗仁从广西方面之进攻;南京陆海军总司令部任命杨森为川陕边防司令,旋冯玉祥亦委杨为川陕边防司令及第三路总指挥,被杨拒绝;贵州省思县更名为岑巩县,凤泉县更名凤冈县,麻哈县更名麻江县,罗斛县更名罗甸县紫江县更名开阳县[1]:3575-3576
  • 4月19日——陈济棠通电否认辞第八路军总指挥职及派员赴山西接洽事,并谓俟桂局定后,即请命中央移师北指,旋即率总参议杨鼎中、第四舰队司令陈策等出发大湟江督师;国民政府任命石陶钧、闻捷方鼎英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3576
  • 4月20日——行政院通令全国各机关,裁汰冗员,缩减经费[1]:3577
  • 4月中旬——西北军张维玺、孙良诚、庞炳勋分别进至平汉铁路以西及陇海铁路西段之洛阳、郑州一带,徐永昌、杨爱源指挥晋军孙楚、杨效欧、关福安各部及周玳炮兵经郑州进入河南东部兰封一带,傅作义、张荫梧指挥晋军在津浦铁路进出德州和济南[1]:3577
  • 4月21日——冯玉祥自潼关抵洛阳,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会商讨蒋军事,宋哲元、孙良诚、石敬亭、庞炳勋、鹿钟麟、刘春荣、杨爱源、徐永昌、潘宜之、万选才、孙殿英、任应岐、刘骥等均赴洛阳与会,4月23日冯以副司令名义向各军颁对蒋作战令;阎锡山、冯玉祥联衔电汪精卫,称讨蒋军事布置就绪,大战即在目前,望北上领导一切,是日汪电覆阎、冯,允即就道,并称“一切大计,悉赖我公主持,请勿待,免误事机”,4月30日汪覆电北平中国国民党各省市临时联合办事处,允“摒挡就道,共策进行”;蒋介石派国民政府参军长贺耀组到济南视察山东防务,调和韩复榘、陈调元两军关系,稳定韩对阎作战决心;蒋介石派姚以价、詹旭初到新乡,劝说石友三反阎、冯附中央,被石扣留解往太原,4月29日姚解至石家庄后逃脱;国民政任命林国赓为厦门海军要港司令;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蒋介石等12人所提改注音字母名称为注音符号,并拟定推行办法案,5月2日国民政府通令各机关推行注音符号[1]:3577-3578
  • 4月22日——蒋介石偕海军部次长陈绍宽、总部秘书长邵力子、政训处长周佛海等离开南京赴汉口,4月24日夜召何应钦等开军事会议,部署平汉铁路军事,次日偕何成濬、赵观涛等赴信阳确山郾城等处视察防务;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电国民政府请辞本兼各职,谓“剿匪计划无由实施,防军远征,匪势转炽,事违初愿,治丝益紊”,“与其更误将来,曷若早避贤路”,4月28日国民政府覆电慰留;财政部长宋子文密电汉口蒋介石,称第二十军郭汝栋部由宜昌移防武穴,夹带大批私货(鸦片),贬价兜售,平汉路局扣留抵税,致使办理特税发生困难,请令饬各方协助,以维持驻湖北部队2百数十万月饷;四川省设立宁南县(由会理县析置)[1]:3578-3579
  • 4月23日——鹿钟麟、徐永昌等71将领再电张学良,促就陆海空军副司令职;中央军第六路军谭道源、毛炳文两师进攻张、桂军,是日到达平南[1]:3579
  • 4月24日——何键委第十五师旅长张其雄为湘东“剿匪”指挥,并令会同江西部队进攻红军[1]:3579
  • 4月25日——阎锡山令集中平汉铁路北段之孙楚、赵承绶、杨效欧等部向黄河以南推进[1]:3580
  • 4月26日——蒋介石抵确山视察防务,并召附近驻军团长以上军官训话,次日返回汉口,何键谒见蒋,请缨“讨逆”,并报告湘政,4月29日蒋自汉口乘“永绥”舰返回南京;晋军万选才先头部队进抵归德,与亳州孙殿英部队联络前进,石友三部由道口绕道封邱渡河,前部一师到达考城,石并派代表邓崇熙、宋克宾赴德州筹组山东省政府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奉蒋令讨伐张、桂军,是日派兵入桂;据《申报》讯:外交部消息,收回租界租借地问题,除天津德、奥、俄、比租界,九江、汉口、镇江英租界,汉口德、俄租界已经收回外,尚有23处现正筹划收回,租借地除德之胶州湾已交还,英之威海卫已收回外,其余日之旅大、英之九龙、法之广州湾亦准备收回;国民政府任命王典型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3580-3581
  • 4月27日——晚,商震、薛笃弼、赵戴文、赵丕廉、陈公博、邹鲁等及各方代表50余人在太原集会交换党政意见,决定先邀请汪精卫及党中负责人到北平,共商进行办法;冯玉祥夜抵郑州,次日在机场阅兵,4月29日北上新乡[1]:3581
  • 4月28日——川边防司令杨森电蒋介石请缨讨伐阎、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成立;国民政府任命杨振声国立青岛大学校长[1]:3581
  • 4月29日——孙科呈行政院,请令财政部饬税务司将俄国退还庚款三分之二拨交铁道部管理,教育经费仍由母金盈余内支拨;据《申报》讯:何成濬、何键、鲁涤平在汉口会议,决各出一旅以上兵力,约期“会剿”湘鄂赣边红军[1]:3581
  • 4月30日——砀山方面前哨战开始,冯玉祥西北军主力集中郑州,以4师兵力沿陇海铁路东进,阎锡山晋军孙楚等部集中黄河以南开封一带,蒋介石中央军飞机连日在郑州附近投掷炸𬊤;晚,阎锡山偕徐永昌、杨爱源、杜春沂离开太原南下,次日与冯玉祥会晤于新乡;诸城、莒县高桂滋部由马鸿逵收编,高部调往泰安,诸城自2月20日起被围2个月零10天,是日解围;班禅驻西康办公处成立;朱德、毛泽东红四军到大庾,粤军吴文献部开南雄边境拒红军入广东;以华人为主体之马来亚共产党马来亚森美兰州瓜拉比劳成立[1]:3581-3582

5月

  • 中央苏区党内肃“AB团”,赣西南党内发现“有AB团分子做支部书记”,甚至确认“AB团”分子已经“混入党团内及各政权机关”,10月14日毛泽东给党中央写信,说各级指导机关“多为AB团的富农所充塞”,“肃清富农领导,肃清AB团”,“目前总前委正计划这一工作”,11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在整军中开展肃“AB团”半个多月,在4万红军中肃“AB团”4400余人,12月发生“富田事变”,肃“AB团”持续进行,从赣西南到全苏区,从1930年到1934年,据事后调查,苏区杀“AB团”达7万余人[1]:3602。按“AB团”是段锡朋、郑异根据蒋介石、陈果夫指令,于1926年12月在江西南昌成立之反共团体,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左派联手发动“四二”暴动,“AB团”骨干分子少数外逃,大部被捉,“AB团”当即解散,不复存在,“AB团”共未混入中国共产党内[1]:3602
  • 5月1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誓师典礼,发表《讨伐阎冯誓师词》,称:“阎、冯叛逆,割据称雄,破坏统一,辞国害民,纠集盗匪,反抗革命,西北何辜,遭此兵凶,革命军人,救国保民,仗义讨逆,不辞牺牲。……”令各部队于5月10日前完成一切作战准备;中苏会议中国全权代表莫德惠率代表由哈尔滨启程赴苏,5月9日抵莫斯科[1]:3583
  • 5月2日——中央军李云杰新二十一师与晋军第五路军孙殿英之前锋岳相如部亳州南淝河口接触,岳部阵线被攻破,新二十一师随即占领淝河口;太原商洽北方党务无结果,陈公博、傅汝霖黄少谷、陶冶公等自太原返回北平;蒋介石委李云龙为陆军新编第三师师长,王振膺为暂编第八师师长,将邓英独立第十六旅升编为新编第十三师,以邓升任师长[1]:3584
  • 5月3日——朱绍良电南京报告讨桂军情,称张、桂残部窜匿深山,时出时没,攻剿不易,现第八师毛炳文部会同谭道源部分途围攻,并调飞机两架助战;阎锡山外交处通告外交团,北平仍称北京[1]:3584-3585
  • 5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相偕于5月3日抵达郑州,是日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对中央军作战计划,决定由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平汉铁路进攻,以徐州、武汉为第一期作战目标,津浦铁路以第三方面军担任攻取徐州,陇海铁路以第三方面军为主力、平汉铁路以第二方面军为主力暂取攻势防御,在平汉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三角地带兰封、杞县、扶沟、许昌一线设防,至是中原大战序幕揭开;金汉鼎与鲁涤平、张辉瓒、邓英在南昌会商“剿共”第二步计划已竣,是晨乘轮溯赣江赣州,与福建、广东军“会剿”朱德、毛泽东红四军;阎锡山委齐燮元为江北招抚使,孙传芳为江南招抚使[1]:3585
  • 5月5日——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召开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九周年纪念会,胡汉民演说,望“认清是非顺逆,一致奋斗,铲除叛乱,以安大局”,蒋介石在中央军校特别党部纪念会报告,宣称将半年内消灭阎、冯,同日蒋在南京检阅冯轶斐教导第一师第一师,誓师讨阎、冯;阎锡山委鹿钟麟为第二、三方面军前敌总司令,徐永昌为副司令,统一指挥陇海铁路方面作战,鹿、徐是日通电就职[1]:3585-3586
  • 5月6日——阎锡山自河南回山西,军事由冯玉祥全权主持[1]:3586
  • 5月8日——蒋介石自南京北上检阅津浦铁路驻军,邵力子、周佛海随行,夜抵蚌埠,通令“讨逆”各军于5月10日完成战备;晋军万选才部从陇海铁路北侧虞城方面向中央军阵地攻击,孙殿英将马牧集以东4里之铁路破坏,以防中央军铁甲车袭击[1]:3587
  • 5月9日——国民政府免郭泰祺意大利公使立法院立法委员职,任命彭养光为立法会立法委员,任熊式辉为苏、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1]:3588
  • 5月10日——晚,何成濬离开汉口北上指挥平汉铁路各军,5月11日抵达信阳,第三军团总部亦移驻信阳城内,何旋赴确山召集徐源泉、王金钰、蒋鼎文、上官云相郝梦龄等开军事会议;蒋介石到济南,与韩复榘、陈调元会议,允调赴陇海铁路之范熙绩第二十六军、马鸿逵第十五军俟攻占考城后,即调回津浦铁路归还第一军团建制;海军编遣处中央编委会令撤销,嗣后仍沿用海军司令部名义[1]:3589
  • 5月上旬——晋军、西北军主要兵力集中陇海铁路,以石友三为左路,以万选才为中路,孙殿英为右路,晋军集结于开封、兰封一带,徐永昌设司令部于兰封,以大部兵力策应万、孙两部[1]:3589
  • 5月11日——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由济南抵徐州,设行营于陇海铁路,以居中指挥,当晚下总攻击令,以中央军第二军团为主力,沿陇海铁路向归德进攻,与晋军、西北军开展大规模接触,孙殿英部被迫退往鹿邑、亳州,万选才部退至归德附近;唐生智离开香港经日本北上,5月13日阎锡山委唐生智、赵恒惕为湖南招抚使;蒋介石委刘珍年为第十七军军长,以胶东防务重要,仍令暂驻原防地[1]:3589-3590。郑大章认为车站有重兵把守,干扰后自动离去,蒋因此逃过一劫[3]:469
  • 5月12日——拂晓,中央军第二军团陈继承第三师以第八、九两旅沿陇海铁路两侧进攻马牧集,顾祝同第二师在铁道以北齐头并进,陈诚第十一师为预备队,沿铁道线跟进,5月13日陈诚部周至柔第三十三旅占领马牧集,第三师猛进朱集车站与归德之线,晋军万选才部退守归德城,是役为陇海铁路战事之开端;中央军第二军团杨胜治、王均两部在亳州附近与晋军第三方面军孙殿英部激战,5月13日蒋介石下令猛攻亳州、归德,冯玉祥令郑大章、赵承绶两骑兵军抽调精锐由归德驰援,5月15日蒋介石亲赴马牧集督战,令第三、十一、二等3个师乘胜前进,并以教导第一师围攻归德;南京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委张泰为暂编第十师师长,石维清为暂编第八师师长[1]:3590-3591
  • 5月13日——朱绍良第六路军占领桂平,蒋光鼐、蔡廷锴两师猛攻贵县,战况甚烈,桂军及唐生明部由恭城龙虎关入湖南境,张发奎部取道全州,图入永州,5月15日唐生明等部占湖南省道县,主力克全州,向黄沙河推进,攻桂湘军刘建绪部退永州、黄沙河之线[1]:3591
  • 5月15日——中央军刘峙第二军团先头部队占领归德以西柳河车站,第三军团所属第二军蒋鼎文部亦逼近杞县,图与正面部队配合围攻兰封,晋军孙殿英部在亳州被中央军王均部包围,鲁西方面石友三部亦陈调元部所阻;粤军蔡廷锴师占领广西贵县,桂军退宾阳,陈济棠以浔州、贵县已克,令飞机队全部返省,梧州航空行营结束,旋因张、桂军北上,广东北江告急,陈济棠委蒋光鼐为北江前敌总指挥,蒋光鼐、蔡廷锴、李扬敬等三师归其节制[1]:3592
  • 5月16日——平汉铁路何成濬下总攻击令,中央军第三军团总部由信阳向驻马店推进,何由驻马店到漯河督师,5月17日上官云相第四十七师等包围晋军第八方军樊钟秀部于临颍城,第三军团大部进逼许昌城[1]:3592
  • 5月17日——陇海铁路中央军刘峙部击破柳河阎、冯军阵线,占领民权县野鸡岗,前锋逼内黄集,右翼第二师取考城(现合并于兰考县),左翼下睢县[1]:3593
  • 5月18日——受阎锡山任命为河南省政府主席之万选才,通电在前方就省主席职,并成立河南省政府;陈诚第十一师进逼宁陵,致书宁陵守将万选才部军长刘茂恩,劝其投蒋;中央军刘峙部冯轶斐教导第一师及陈诚第十一师攻占陇海铁路战略要地归德,晋军万选才部第三十五师师长万殿尊被俘,蒋介石亲自到归德视察,刘峙第二军团主力猛烈进攻兰封;张、桂军入湖南零陵,湘军刘建绪部退守祁阳、衡州(今衡阳),罗藩瀛师回防邵阳;粤桂战争停止,吕焕炎部不战入南宁城,粤军陆续由广西班师,陈济棠、朱绍良是日离开梧州返回广东[1]:3593-3594
  • 5月19日——阎锡山因陇海铁路形势吃紧,是日由太原抵达石家庄召集军事会议,傅作义、王靖国、张荫梧等参加,商以晋军为主体之津浦铁路进军计划;晋军主力孙楚、关福安、杨效欧、张会诏、杨耀芳五军开赴陇海线,与中央军顾祝同、马源逵等部在民权、考城、东明、宁陵、柳河一带激战,5月20日马攻占东明,会攻兰封;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辞职后,经校董会议推定马君武继任,马于是日就职[1]:3594-3595
  • 5月20日——晋军万选才第六路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刘茂恩受其胞兄刘镇华策动,与中央军陈诚部进攻宁相呼应,在阵前诱捕晋军万选才倒戈投蒋,并与师长阮勋、徐鹏云、武庭麟等通电讨伐阎、冯,万军之第六路军解体,宁陵、民权、睢县等城尽入中央军之手,蒋委刘茂恩为第十五军军长,刘镇华为“讨逆”第十一路总指挥,参加对阎、冯作战;中央军第三军团蒋鼎文师抵杞县,与陇海铁路中央军联络进攻兰封[1]:3595
  • 5月21日——冯玉祥自郑州通电报告万选才被刘茂恩诱捕经过,并称第二方面军孙良诚、宋哲元、庞炳勋,张维玺、刘汝明、孙连仲六路,第三方面军杨爱源、孙楚、杨效欧、张会诏四路,会同石友三、孙殿英、樊锺秀等部,是夜起在陇海铁路实行全线攻击;中央军刘峙部对柳河晋军关福安、杨效欧等部发动总攻击,占领李坝集,分途向兰封、陈留追击,蒋电令王金钰进攻许昌,限一星期攻下[1]:3596
  • 5月22日——孙殿英部困守亳州,是日蒋介石派新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张钫到亳州向孙劝降,嘱副军长谭温江于晨6时送张出亳州;万选才被解往南京,鹿钟麟委石振清暂代万选才之第六路总指挥职;张、桂军一部抵祁阳,湘军第十九师刘建绪部继续北撤,蒋介石派汉口市长刘文岛到长沙,与何键商作战计划[1]:3596-3597
  • 5月23日——陇海铁路正面主力战开始,阎、冯军阵线在兰封以东,由徐永昌指挥,配有孙楚、杨效欧等晋军主力约9个师,冯玉祥又调宋哲元、孙良诚各一师增援,5月24日冯又令考城石友三部南下应援,5月25日孙良诚率部5万人,由野鸡岗、兰封之间向北推进,击敌侧背,郑大章骑兵部队迂回敌后,中央军主力刘峙、顾祝同大败,是为两军对峙以来第一次主力战,双方伤亡惨重,中央军失利,5月25日阎锡山通电告捷;津浦铁路晋军傅作义、李达生部以3师之众攻禹城,与中央军第一军团韩复榘部作战,韩由济南赴前线视察,津浦铁路左侧因石友三分兵援兰封,陈调元部由曹州西进[1]:3597
  • 5月24日——夜,津浦铁路晋军约1师由铁路两侧迂回至中央军韩复榘部后方,拟袭洛口铁桥,被韩部乔旅阻击于洛口北岸,晋军向临邑退却;蒋介石任命骑兵第二师师长张励生为“讨逆军”骑兵集团总指挥,统率前方各师骑兵,张是日在蚌埠就职;云南省政府主席兼“讨逆军”第十路军总指挥龙云电驻南京代表李培天,谓入桂先头队已抵百色,向南宁推进[1]:3598
  • 5月25日——平汉铁路中央军何成濬第三军团徐源泉部占领临颍,俘敌5,600名,击毙西北军师长孙士贵;守许昌之阎、冯第八方面军总指挥樊钟秀在许昌南门外被中央军飞机炸死,冯派吉鸿昌继樊为第八方面军总指挥[1]:3598
  • 5月26日——津浦铁路晋军第四路军总指挥傅作义率李生达第四军及第十军南下图渡河夺取济南,是日与中央军韩复榘部在禹城接触,傅向德州败退,韩部占领平原[1]:3599
  • 5月27日——阎锡山秘密赴德州,召集傅作义、张荫梧、李服膺、王靖国、李生达等开军事会议,决定晋军攻鲁方针,5月29日返回石家庄[1]:3599
  • 5月28日——张、桂军攻下衡州、邵阳,湘军何键部刘建绪师退守湘潭、株洲,长沙戒严,5月31日粤第八路军蒋光鼐、蔡廷锴两师由平乐入湖南,尾追张、桂军;津浦铁路晋军李生达部陈长捷师在惠民以南清河镇渡过黄河,占领青城县桥头阵地[1]:3600
  • 5月29日——阎锡山进攻禹城失利,舍津浦铁路正面,以第十军傅作义、第四军李生达、第三军王靖国、第五军李服膺、第九军冯鹏翥等五个军由铁路左右两侧渡河抄袭济南,是日台子黄河渡口及青城一役,韩复榘军第二十徐桂林旅长战死,晋军冯鹏翥部次日在东河渡口渡河,直逼泰安;湖南、江西两省因张、桂军北上告急,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奉令兼任第九路总指挥,统率在江西各军,与何键合力堵截,同日何应钦调武汉军校教育长钱大钧率一团兵力入湖南[1]:3600
  • 5月30日——平汉铁路中央军直迫许昌城下,何成濬下令即日克复许昌[1]:3601
  • 5月31日——平汉铁路阎、冯军前敌总指挥鹿钟麟乘连日大雨全线反攻,又遭失败,中央军王金钰第九军、徐源泉第十军是日围攻许昌,太康亦被中央军占领,6月1日徐源泉部占领许昌南关;冯军郑大章骑兵部队袭击归德马牧集中央军飞机场,烧毁飞机12架,俘虏驾驶员及地勤人员50余名;蒋介石令张钫、张鸿烈等在归德组织河南临时省政府[1]:3601

6月

  • 朱德、毛泽东红四军在汀州(即长汀)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传达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红军代表会议之决议,指出红四军总发展路线是夺取武汉[1]:3620
  • 中国工农红军以朱德、毛泽东红四军为骨干,集合闽西、赣南红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旋又改称红军第一军团,以朱德为总指挥,毛泽东为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林彪黄公略伍中豪分任第四、第六(后改第三)、第十二军军长[1]:3620
  • 彭德怀红五军在鄂东南大冶县刘仁八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将第五纵队扩建为红八军,何长工任军长,邓乾元为政治委员,由红五军、红八军组成红三军,彭德怀任总指挥,黄公略为副总指挥,滕代远为政治委员,全军团共一万余人[1]:3620
  •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在闽西成立,军长胡少海,政治委员邓子恢[1]:3620
  • 杨杰调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1]:3620
  • 6月1日——中原大战重心移至陇海铁路兰(兰封)杞(杞县)线,是日中央军第二、第三军团分别在陇海铁路、平汉铁路开始总攻兰、杞;汪精卫通电主张即开中央党部扩大会议解决党务问题,并筹备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仍坚持粤二届为合法党统,不承认沪二届地位,致再次引起西山会议派不满,邹鲁、谢持于6月5日通电驳斥,主张打破党统,沪、粤二届合作;江西省政主席鲁涤平兼“讨逆军”第九路军总指挥,是日在南昌通电就职,并呈报蒋介石,称将统辖在江西各军与第四、六、八各路军会师解决张、桂军[1]:3602-3603
  • 6月2日——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偕刘文岛及援湘军第十三师师长夏斗寅赴株州、湘潭前线视师;韩复榘委孙桐萱为济南警备司令,孙是日就职,6月3日济南戒严[1]:3603
  • 6月3日——张学良30岁生辰,蒋介石除电吴铁城就近道贺外,又特派李石曾到沈阳祝寿,借机张出面调停蒋、阎、冯争端,张表示愿意促进和平;张、桂军攻占醴陵,湘军大败,何键、夏斗寅匆忙返回长沙,何键召开省务会议布置退却;行政院会议议决,改特别市为市,京、津、汉、沪、青五市直隶行政院,北平、广州二市分别改隶河北、广东两省政府管辖,各市长重加任命,转呈政府照办[1]:3603
  • 6月4日——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率省政府、第四路军总部、清乡司令部全部人员退出长沙,在岳阳成立临时办公处,长沙商绅组织临时维持治安会维持城内秩序,并派员欢迎白崇禧入城[1]:3604
  • 6月5日——“中华民国军”第一方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第四军军长张发奎、第七军军长杨腾辉先后抵长沙,朱绍良、夏斗寅、钱大钧各部北逃;朱德、毛泽东红四军自寻乌吉潭,到达福建武平,击溃民团,克县城,6月8日续克上杭[1]:3605
  • 6月6日——李宗仁及李品仙抵长沙,白崇禧赴前敌,桂军决定暂不成立省政府,以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四处代行其事,并令各级党部停止活动;唐生明第八军、张发奎第四军与粤军前锋在攸县接触[1]:3605
  • 6月7日——中央军何成濬第三军团占领许昌,进逼新郑[1]:3606
  • 6月8日——桂军杨腾辉第七军占领岳州,张发奎第四军在醴陵击破鲁涤平部,进抵平江,何键部退湘西,临时办公处移常德,海军司令陈绍宽率“楚有”、“江元”等11舰入岳州洞庭湖一带协攻桂军;闽战复起,卢兴邦师攻福州,与驻福州刘和鼎师接触,刘和鼎调所部陈万泰旅由泉州开赴福州助防,6月12日陈旅福州,刘师开始对卢师总攻击,次日卢师败退西乡桐口,福州战事告一段落[1]:3606
  • 6月9日——韩复榘部逼近青城,晋军王靖国第三军由临邑开青城增援,6月10日晋军向津浦铁路左右两翼进展,韩往来青城、东阿间督师防御;援湘粤军蒋光鼐、蔡廷锴、李扬敬三师攻占衡州,进逼衡山、醴陵,威胁桂军后方,何键亦于6月11日由常德反攻长沙,桂军已被粤军截成两段,黄绍竑第十五军前锋在零陵,急电李宗仁回师破敌,6月13日白崇禧、张发奎等部自岳州撤回株州一带;内政部长钮永建、常任次长张我华、南京市市长魏道明在南京宣誓就职[1]:3607
  • 6月10日——冯玉祥为配合桂军作战,下令全线进攻平汉铁路中央军,激战两昼夜,中央军向漯河以南溃退[1]:3607
  • 6月11日——蒋介石令第四路军何键、第八路军陈济棠、第六路军朱绍良、第九路军鲁涤平、海军司令陈绍宽、航空署长张惠长务于10日内歼灭张、桂军;兰杞铁路中央军转移阵地,谋诱敌至民权、睢县附近歼灭之,阎、冯军以大部队向睢县及其以南地区攻击前进,中央军随即分左右两翼,以刘峙、陈调元分任指挥,于6月12日拂晓袭击阎、冯军,形成相持之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李立三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由他起草之《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之决议案,决议提出:“准备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成为党目前战略的总方针”,而“目前党的策略总路线”是“布置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首先胜利”,其决议标志着以冒险主义为特征之“左”倾机会主义又一次统治中共中央领导机关[1]:3607-3608
  • 6月12日——粤军蒋光鼐、蔡廷锴两师在衡山与桂军黄绍竑部激战一昼夜,蒋师教导团攻占衡山;陇海铁路阎、冯便衣队潜入朱集、马牧集附近,破坏中央军飞机数架;川军刘湘、邓锡侯分电何成濬,愿率所部讨伐冯、阎[1]:3609
  • 6月13日——津浦铁路晋军傅作义部从右翼渡河进迫济南,是日攻占长清县;陇海铁路冯军仍守兰封,6月14日蒋调平汉铁路上官云相师赴陇海铁路,6月16日上官师攻占上蔡,进入周口[1]:3609
  • 6月14日——中央军总部发布湘江止航令,略谓:为免入湘张、桂军自水路孔道逃窜,已令海军封锁湘江口,禁止中外商轮及其他船舶通过;陈绍宽率舰夺回岳州城陵矶,陆战队登陆进驻岳州,张、桂军向南撤退[1]:3610
  • 6月15日——长沙张、桂军被中央军五路包围,是日李宗仁率部退出长沙,集中醴陵,长沙秩序交李品仙、冯天柱维持,在平江、岳州前线之张发奎、杨腾辉等部,亦陆续退往醴陵;蒋介石任命贺耀组为徐州行营主任,是日贺就职[1]:3610
  • 6月16日——武汉“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竹人营”下讨伐张、桂军总攻击令,并派参谋长贺国光赴湖南指挥作战,四路军总指挥何键令危宿锺率部占领长沙之岳麓山,与张、桂军隔江对峙,蔡廷锴师由攸县进逼醴陵,蒋光鼐师由衡州转向湘乡,金汉鼎部抵萍乡,与修水、铜鼓张辉瓒师联络,海军占领湘阴江面,掩护武长路正面部队向汨罗出击,张、桂军分三路溃退:一路由白崇禧率领向攸县,一路由张发奎率领向浏阳,一路由唐哲明、唐生智率领向醴陵;中央军总部截获亳州孙殿英致鹿钟麟、孙良诚之乞援电,内称“粮弹早罄,危在旦夕,请速派大队增援”,遂令王均第三军将亳州严密封锁[1]:3610-3611
  • 6月17日——蒋介石在陇海铁路发动新攻势,以刘峙、蒋鼎文、陈诚各部及教导师3万余人由杞县、太康间进攻郑州、开封,冯玉祥命孙良诚、庞统勋、吉鸿昌等部迅速后撤,闪开杞县、太康之线,诱敌深入,6月19日蒋军克杞县,向开封挺进;何键第四路军危宿锺之敢死队由岳麓山渡江,占领长沙,陈绍宽亦率海军舰队驶抵长沙,张、桂军南撤[1]:3611
  • 6月18日——何键率湖南省政府各机关抵达长沙,布告安民,委危宿锺为长沙警备司令,令刘建绪会同蔡廷锴、蒋光鼐及谭道源戴斗垣各师分途追击张、桂军,张、桂军大部退醴陵、株洲一带;教育部为推行国语注音,组织国语注音推广会,聘吴敬恒为常委,并指定该部各司、处各派若干人为委员[1]:3612-3613
  • 6月19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决议,李文范朱家骅邵元冲递补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通过各地商人团体改组办法;唐生智离开天津南下,前赴香港迎接汪精卫;张、桂军主力退至安仁、茶陵、耒阳一带,蔡廷锴师占耒阳;贵州省政府主席毛光翔电国民政府,否认派代表与晋接洽,表示至诚拥蒋[1]:3613
  • 6月20日——平汉铁路冯军停止向南追击,是日起中央军转为攻势,6月23日第三军团徐源泉部占郾城,旋即会合右翼周家口上官云相部、左翼舞阳杨虎城部围攻襄阳、临颍;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由汉口抵达长沙,指挥各路军队进攻湘赣边境张、桂军,何键偕钱大钧赴株洲督师,张、桂军在株、醴一带与蒋光鼐军相持;国民政府下令将南京、上海、汉口、北平、青岛、天津、广州各特别市改定名称为市,并依据《市组织法》,改任原南京特别市市长魏道明、上海特别市市长张群、汉口特别市市长刘文岛广州特别市市长林云陔为各该市市长,准青岛特别市市长葛敬恩辞职,6月23日任胡若愚为青岛市市长[1]:3613
  • 6月21日——国民政府特任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司令,并由张群将特任状及印信送到沈阳,劝张立即出兵入关;张学良是日及次日两次电阎锡山、冯玉祥,主张将郑州、开封一带划作缓冲地区,立即撤军停战,公开政见,委诸国民共同研究,以备中央采用,阎、冯以军事形势有利,未予理睬;陇海铁路战事渐趋激烈,中央军左右翼各进数十里,冯玉祥令后撤之孙良诚、庞炳勋、吉鸿昌等部由通许出太康正面堵击中央军,又从平汉铁路调孙连仲、张自忠部向高贤集中央军左侧背兜抄,左翼由陇海铁路正面之晋军防堵,孙殿英部则在鹿邑、柘城方面扰乱中央军后方,形成口袋形包围圈,是日中央军由通许方面回师侧击,双方激战于鹿邑、柘城一带,中央军在高贤集、龙曲集等处陷于阎、冯军包围中;刘建绪师李觉旅占领醴陵,张、桂军向攸县退却,6月23日刘师占攸县;国民政府令:新编第二师师长卢兴邦“为贼作乱,扰害地方”,著即褫职剿办,“所有伙同作乱之人”一律严拿惩究[1]:3614-3615
  • 6月22日——刘和鼎师陆续开出福州城外,准备大举进攻卢兴邦,海军亦派飞机助战,卢部5个旅已集中水口以下,阻止刘军前进;马鸿逵派参议曹济青赴莒县,接洽收编高桂滋[1]:3615
  • 6月23日——蒋介石为解高贤集、龙曲集之围,急调上官云相部应援,又令平汉铁路积极反攻,以分散冯军兵力,蒋并于是日亲赴柳河车站督战;国民政府电令张学良派东北舰队至大沽口外封锁天津,监视逃税船只[1]:3615-3616
  • 6月24日——韩复榘为保存实力放弃济南,所部沿胶济铁路东撤,第三路总部移驻潍县,山东省政府在青岛设立临时办公处,执行省政府职权,同日第十五路马鸿逵部放弃泰安,向兖州方面撤退,6月25日晋军傅作义部占济南;何键抵衡州督师,与第八路军蒋光鼐商歼敌计划;中共中央军委发布进攻南昌、会师武汉之通电[1]:3616
  • 6月26日——陇海铁路石友三部突以五六万兵力侵入曹县西南高坝园、刘同集一带,拟袭击柳河、归德,冯玉祥调孙良诚、孙连冲及炮兵约10万人投入陇海前线,同日傅作义部李生达师占领泰安;中国国民党中常会推朱培德为政治会议候补委员;国民政府据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函称,中华书局出版之《武昌革命真史》一书诸多失实,特训令行政院转饬所属禁售[1]:3617-3618
  • 6月27日——青城方面晋军开始出击,韩复榘令各部次第转至淄河东岸布防,与晋军隔河对峙,中央军夏斗寅师奉令自湖南调津浦铁路作战,钱大钧教导第三除留一部警备武汉外,亦调津浦铁路;何键、陈济棠两军大战攻衡阳之张、桂军,激战两日,张、桂军向永兴、耒阳、郴州退却;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议:行政年度应与会计年度同由国民政府公布,公布《土地法》、《票据法施行法》,军政部政务次长朱绶光免职[1]:3618
  • 6月28日——方声涛自上海抵达厦门,6月29日与张贞会晤,筹划自兴化、泉州进攻卢兴邦[1]:3618
  • 6月30日——阎锡山连日与各方代表商议组织政府,拟推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汪精卫、唐绍仪、许崇智七人为政府委员;中央军在高贤集、龙曲集突围,被冯军截成数段,损失严重,一部经太康向周口方向退走,一部经睢县东南向永城、砀山退走,张治中教导第二师掩护退却,损失尤巨,此役中央军死伤2,600余人,被俘4,200余人,损失枪支3,000余、炮数十门、汽车20余辆及大批辎重物品;国民政府公布《土地法》,凡397条,规定地租不得超过耕地正产物收获总额375%,并不得收取押租,是为二五减租推行全国之始;陈济棠委陈策为琼崖“剿匪”司令,限三月肃清“土共”[1]:3619

7月

  • 日本大量吸收中国铜币,据统计,本年1月至6月底止,中国铜币以及住友矿业公司将中国铜币溶解混入煤渣,输入日本价值共达146.9万元,是月自中国输入铜货即值24万余元[1]:3640
  • 7月1日——自6月29日至是日,张、桂军为夺回衡阳,与粤军第八路军第六十三师李扬敬、第六十师蔡廷锴、第六十一师蒋光鼐各部在衡阳西回龙寺、弹子山一带激战,第四军团长李汉炯阵亡,粤军旅长张世德也被击毙,张、桂军向祁阳、永州败退,损失极重,所余仅十分之二三;蒋介石任命贺耀组为徐州行营主任,指挥马鸿逵夏斗寅等军扼守兖州、曲阜,施中诚、陈孝思、梁鸿恩等扼守济宁,警备徐州以北,以与退守胶济铁路韩复榘军相策应,次日蒋介石任贺耀组兼津浦路总指挥;参谋本部第一厅厅长、陆军大学校长刘光由辽宁携张学良致蒋介石亲笔函返回南京,7月5日刘抵柳河与蒋密谈,旋告外国记者,谓张学良收拾时局之意见,系主张阎、冯先下野,晋军暂由傅作义赵戴文监理,冯军暂由鹿钟麟监理,一方面召集国防会议,确立全国军队统率权,以期将来不能依个人意志而动兵,蒋介石对此主张亦表同意,并谓倘阎、冯二人下野,其余无论如何条件皆可允诺;冯玉祥赴开封督师[1]:3621
  • 7月2日——晨,平汉铁路中央军第三军团总指挥何成濬偕第十军军长徐源泉等赴大石桥督师,第十军第四十四、四十八两师驱走颍桥之西北军,第七军杨虎城部攻鲁山叶县,与第十军联络北进;黄昏,平汉铁路西北军南路军张维玺、田金凯、石振清等部约六师之众,开始进攻中央军漯河、青龙潭、郾城、十五里店等处阵地,未能得手,7月3日夜至7月4日晨复进攻郾城、十五里店、新店,均被击退;陇海铁路阎、冯第四方面军石友三部与中央军第一路军陈调元、第二军蒋鼎文、第一军顾祝同各部在考城一带激战,是日中央军绕道进击包围石部,阎、冯复以安树德、张印相两师增援,亦被击溃,后石率部突围而去,至7月6日战事告一段落;中央军第四、八军两路军联合追击张、桂军,第四路军何键部占领茶陵耒阳常宁邵阳,沿白水、大忠桥抄出永州,截其归路,第八路军在桂之余汉谋香翰屏两师复由平乐出道永兜剿;张学良整理东北空军,聘日本航空技术专门教官12人,并向日本陆军省借用战斗机6架、侦察机3架,以备日本教官传授技术之用[1]:3622
  • 7月3日——津浦铁路战事呈胶着状态,中央军贺耀组赴兖州主持夺回济南之战事,韩复榘部与刘珍年部取联络,候令反攻济南,夏斗寅第十三师在曲阜前线与晋军接触,同日晋军将领傅作义在泰安,张荫梧在周村,积极准备津浦、胶济铁路战事之进行,阎锡山连日向津浦铁路增厚兵力,驻济南之第九军第二十六师高鸿文部已奉令向前方开拔,黄诗桐第十二旅是日到济南担任城防,晋方所委之山东省政府代理主席邓崇熙亦于同日就职;朱绍良接任陇海线讨逆军左翼军总指挥,亲赴前线指挥所部第八师、第四十七师等由陈留围攻开封,连日战事颇激烈[1]:3623
  • 7月4日——津浦铁路马鸿逵部马腾蛟率其第六十四师连日于曲阜北官村、柳沟、宁阳一带,与晋军傅作义、冯鹏翥、李生达各部作战,兖州方面双方在二十里堡附近激战,均有伤亡,7月5日贺耀组令第十三师夏斗寅部死守曲阜,第六十四马宝琳旅死守兖州,并派军警邹县以北,其余各部撤至滕县;平汉铁路正面中央军下令总攻许昌,何成濬偕徐源泉、萧之楚、郝万龄等在前方督战;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以湘南战事结束返回广州,同日该路黄质文旅占领湖祁阳、永州,张、桂军退广西全州;讨逆军第三军团总指挥何成濬在驻马店枪决“暗来煽惑军队”之孙殿英参谋长张履安;湘鄂边红四军与洪湖地区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中旬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政治委员,红四军改称红二军,军长由贺龙兼,红六军军长邝继勋,政治委员段德昌,全军团共一万余人;日本政府正式委任重光葵长期代理驻华公使,小幡使华问题无形打消[1]:3623-3624
  • 7月5日——胶济铁路晋军开始攻击韩复榘军,正面王靖国部隔淄河与韩军对峙,右翼李服膺部抄攻青州(益都),左翼冯鹏翥部已由临淄渡淄河,直攻大王桥,次日战事愈烈,青、济间交通完全断绝;粤军沈荣光部占怀集,万全策部占昭平,桂军周国治部向平乐撤退,次日桂军李宗仁、黄绍竑先头部队抵桂林,白崇禧由永州分途退平乐、柳州[1]:3625
  • 7月6日——蒋介石下令将横亘200余里之陇海正面战场分成六个守备区,第四十六、五十五师为第一守备区,教导第二师、第五师为第二守备区,第六、二十三师为第三守备区,第一、二、三守备区统归右翼军总指陈调元全权负责,第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师为第四守备区、第八、五十二师为第五守备区,第九军为第六守备区,第四、五、六守备区统归左翼军总指挥朱绍良负责,第一军、第四军、第十六军及第一师为总预备队,由顾祝同任总指挥;冯玉祥到许昌,即召集邓宝珊等会商军务;国民政府下令改组各市政府,定南京、上海、青岛、天津、汉口五市直隶行政院[1]:3625
  • 7月7日——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调粤军第五十九师余汉谋部往桂截击张、桂军,余师是日抵达梧州,同日何键第四路军占全州,张、桂军向桂林退却,何键兵分两路向界首、兴安推进;刘光奉蒋介石令由南京赴东北,携带国民政府任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政府主席之委任状密交张学良[1]:3625-3626
  • 7月8日——蒋介石任刘峙为津浦路总指挥,先领第一、第九、第十一、新编第二十师及教导第一师是日起陆续开赴滕县、邹县、兖州、曲阜、汶上等地,又调蒋光鼐、蔡廷锴、钱大钧、金汉鼎各师迅向津浦铁路集中,李韫珩师由海道航运青岛支援韩复榘反攻济南,7月26日各师到津浦铁路集中完毕;韩复榘联合二十一师刘珍年部连日猛攻济南,第二十六军范熙绩部与晋军战于姚家店一带,是晨蒋军占巨野,7月10日占定陶菏泽市;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及省政府各委员因全省半入作战范围,省府迁避一隅,电行政院辞职[1]:3626
  • 7月9日——蒋介石电陈济棠奖勉蒋光鼐、蔡廷锴、李扬敬湘南破敌,并谓蒋光鼐“屡建奇勋,自当令其专任一路”[1]:3627
  • 7月10日——福建省政府主席兼海军部长杨树庄自上海乘舰返福建主持政务,是日抵福州,次日即召集军政要员商彻底解决卢兴邦办法并令海军封锁南港,闽南各军由方声涛与新一师师长张贞商定即出兵讨卢[1]:3627
  • 7月12日——陇海铁路右翼晋军孙部约3团,拂晓乘中央军第五师与第二十三师移防,在两师阵地连接处突入,一部猛袭中央军阵地后方,一部进占霍楼、戴岗各要点,第五师不支,撤至萧老家、周庄之线,是役第五师伤亡失踪800余人,7月13日中央军第四十七师师长上官云相率教二、第一、第五各师恢复戴岗附近阵地,双方反复进出,战斗异常激烈,中央军又伤亡400余人,是时晋军复向中央军左翼第八师及第四十七师阵地猛攻,晋军伤亡亦达千余人,双方阵地犬牙交错,已成混战局面,晋军因伤亡太重,至7月14日停止攻击;国民政府令准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辞职,任命邵裴子继任[1]:3628
  • 7月13日——胶济铁路中央军第一军团韩复榘部开始总攻击,与晋军第三十七师王靖国部、第三十八师李服膺部,隔淄河互相猛烈炮击,晋军调平、津保安第一纵队丰玉玺、保安第四纵队秦绍观两部助战,同日韩复榘在青州召集军事会议,决任第十四军军长曹福林为前敌总指挥;晋军第四军军长李生达率周原健、霍原璧各师及张会诏军一部,沿津浦铁路南下,是日与曲阜、兖州之蒋军接触,激战三画夜后,向大汶口、泰安退却;平汉铁路西北军增加刘郁芬生力军两个师、骑兵一个旅,是晚开始进攻沙河北岸,与中央军第十军徐源泉部激战三昼夜,至7月16日被击败[1]:3628-3629
  • 7月14日——冯玉祥为解亳州之围,令孙良诚、宋哲元、庞炳勋、吉鸿昌四路对宁陵、归德迁回出击,牵制中央军主力大部,复将新调左翼援助石友三之孙连仲一路全部秘密抽出,由考城、兰封经杞县、太康、柘城斜趋鹿邑,7月13日孙部与原守鹿邑之孙殿英部一师会合,自是日晨第三军王均、第八军叶开鑫、第十师杨胜治各部腹背受敌,由晨战至午,向东南退却,亳州解围;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李宗仁任命薛岳为第四军第十师师长,吴奇伟为第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3629
  • 7月15日——汪精卫由香港搭“加贺号”赴长崎,陈璧君顾孟余曾仲鸣同行,7月19日抵达长崎,7月20日到门司[1]:3630
  • 7月16日——平汉铁路西北军南路军第八师张维玺、第七师田金凯、石振清及刘郁芬等部,是夜分四路军全线进攻中央军,刘郁芬部向郾城攻击最猛,至次日黎明,冯军不支,向北退却,中央军左翼十五里店、新店及右翼消遥镇、青龙潭之线,亦与西北军激战竟夜,西北军全线退回原阵地[1]:3630
  • 7月17日——晋军杨效欧、孙楚等部约数团于7月16日夜猛烈进攻中央军新二十三师申庄、杨帝庙、华陀庙阵地,并突破申庄、杨帝庙阵地,第二十三师伤亡600余名,晋军在两日激战中亦死伤千余名;晚,何键第四路军李觉、陈光中两旅占领广西灵川,张、桂军退桂林,陈济棠第八路军第五十九旅余汉谋部7月15日已越过阳朔向桂林进展,滇军三团7月18日由龙州抵达南宁,桂军一部退大河,一部退武鸣;蒋介石委杨鼎中为桂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办理广西善后,杨是日赴梧州就职[1]:3630-3631
  • 7月18日——陈济棠第八路军范德星部占领平乐,黄廷桢旅抵达恭城,7月19日第六十三师李扬敬部由龙虎关出恭城,会同第四路军夹攻桂林;蒋介石委杨虎城为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是日杨在舞阳就职[1]:3631
  • 7月19日——津浦铁路晋军傅作义部从正面反攻,与中央军第十一师陈诚部在大汶口南面激战,晋军李生达、冯鹏翥等部分由左右两翼向曲阜之线侧攻,激战甚烈,晋军不支,退至肥城一线构筑工事;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乘飞机往亳城前线指挥第三、八两军攻亳战斗;是晚,方声涛自漳州抵达厦门,教导团长萧叔萱亦自同安到厦门,7月20日方、萧及林寿国开会讨论闽南出兵事,林称省已决定分三路讨卢,共出兵十三四个团;平浏岳“剿匪”指挥官危宿锺指挥第十五、十九两师出发平浏,与鄂、赣军“会剿”红三军团彭德怀部,7月20日危部与红军战于平江,7月21日被击败,何键急调邵阳驻军增援[1]:3631-3632
  • 7月20日——平汉铁路郾城西北军全线总退却,张维玺、田金凯等部退至许昌,中央军向临颍、许昌追击;国民政府代表张群应张学良电约赴葫芦岛,7月21日与张学良洽谈东北出兵讨阎[1]:3632
  • 7月21日——拂晓,孙殿英部向围亳中央军阵地佯攻,7月22日夜2时大部由河北寨撤走,余部出西门随同孙连仲援军齐向西北退去,中央军遂占亳州,解除阎、冯军对其侧后之威胁,7月23日拂晓,鹿邑之冯军亦撤退,中央军进占鹿邑、柘城,向太康追击;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委危宿锺为湘东“剿匪”司令,并限3个月内“肃清”湘赣边红军,危于是日就职,同日危就蒋陆军第十五师师长职[1]:3633
  • 7月22日——平汉铁路西北军张维玺部于7月21日晚突然总退却,中央军第四十四、四十八、十七等师乘势尾追,是晨第四十八师占临颍,第十七师占颍阳,7月23日占领颍桥、小商桥,西北军退许昌以北;蒋介石电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将“讨逆有功”将领王均、王金钰、徐源泉、杨虎城、顾祝同、蒋鼎文擢升各路总指挥,上官云相擢任军长,郝梦麟、萧之楚、杨胜治擢升副军长,请准备案,7月25日国民政府覆电嘉勉蒋介石,各将领擢升准予备案[1]:3633-3634
  • 7月23日——汪精卫、顾孟余等改易姓名自日本门司搭“长城丸”抵达塘沽,阎锡山之代表贾景德、冯玉祥之代表薛笃弼陈公博邹鲁等往迎,旋即赴北平,汪在天津各界欢迎宴会上演说,要求蒋介石觉悟自己的责任,自动下野,声明与阎在与党务方面的主张已趋一致,希望阎任国民政府主席,自己“对于政府则拟处于赞助之地位,而专心于党务方面”,重申以党治国的原则,反对蒋以党代政,以党代民意机关,独揽一切的做法,呼吁加强“中日两国的亲切关系”[1]:3634
  • 7月24日——第六十一师师长蒋光鼐奉蒋介石令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率部参加津浦铁路右翼作战[1]:3635
  • 7月25日——平汉铁路中央军徐源泉第十军先头部队是晚逼近许昌,冲破第一道防线,左翼杨虎城部由小商桥向北推进,右翼徐源泉部占领苏桥,猛攻和尚桥,西北军全线动摇,纷向北退;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以红军多次迫近南昌,任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兼南昌戒严司令,是日张辉瓒宣布南昌临时戒严[1]:3635-3636
  • 7月26日——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布告悬赏10万元缉拿朱德、毛泽东;国民政府训令裁撤财政委员会,限9月30日以前遵令移交[1]:3636
  • 7月27日——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在平江、浏阳工农武装支援下,由浏阳、平江、金井分三路向长沙推进,经五昼夜激战,是日克长沙,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割须易服,狼狈逃走;第四、八两路军向桂林总攻,第八路军第六十三师李扬敬黄任寰旅出恭城,绕道攻桂林正面,第五十九师余汉谋部由阳朔攻桂林,第四路军由兴安击桂林之背,张、桂军因四面被围,大部沿桂柳公路退柳州[1]:3637
  • 7月28日——蒋介石从陇海战场急调陈诚第十一师、冯轶裴教导第一师增援兖州,阎锡山转对津浦铁路取守势,对胶济铁路取攻势,对韩复榘步步紧逼,同日韩复榘在潍县通电下野,称:“煮豆燃萁,摘瓜抱蔓,我退一步,人进一尺。”[1]:3638
  • 7月29日——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召集教导第三师长钱大钧、汉口市长刘文岛、行营参谋长贺国光、武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叶蓬等开会,讨论进攻长沙红军之计划及武汉方面之警备问题,决定调宜昌之独立第十四旅彭启彪部及黔军新十师谢部至武昌,担任武汉警备事务;鄂豫皖红一军第一师攻占湖北花园,全歼钱大钧第三教导师一个团,俘敌官兵千余名,缴获长短枪700余支、重机枪8挺、迫击炮4门[1]:3638-3639
  • 7月30日——津浦铁路中央军云集,蒋介石由归德乘专车到达兖州,召集刘峙、杨杰、陈调元、蔡廷锴、蒋光鼐、冯轶裴等开会,部署反攻,决定兖州附近会战计划,晚由兖州南返,赴曲阜视察;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在长沙成立,李立三任主席[1]:3639
  • 7月31日——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拟具进攻红军办法,电请武汉行营核示,并电告已令湘军在湘潭集中,即大举“进剿”,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亦暂行留汉,主持行营,并规定湖北、河南、安徽联防办法,麻城、罗田由郭汝栋负责,商南、光山由戴民权负责,英山、六安由潘善斋负责;九江因瑞昌方面红军迫近宣告戒严,市政府奉江西省政府令,通知在庐山牯岭避暑之外国人于24小时内离开[1]:3639

8月

  • 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土地法》[1]:3661
  • 8月1日——中央军与晋军争夺济南之大规模战役开始,中央军部署如下:刘峙任津浦路总指挥,以陈诚、夏斗寅、马鸿逵、胡宗南4师任中路,蒋光鼐、蔡廷锴师附张乔龄骑兵旅为右翼,以冯轶裴、胡伯翰、杨胜治各师及施中诚、陈孝思、梁鸿恩等旅为左翼,另以许克祥师附第六十四师之骑兵一团为左侧纵队,以韩复榘为胶济路军总指挥,以从青岛登陆之李韫珩两师为左翼军,第三路军为中央军,另以刘珍年军为右翼军,全军共15万人,全线总攻晋军;晋军关福安、杨效欧、孙楚、杨爱源各部,已由陇海右翼调至津浦铁路,晋军形势非常不利,胶济铁路方面晋军18个团是晚全部南下驰援;冯玉祥通电各将领:“望本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敌作最后之决斗。先下归德者赏洋百万元,直下徐州者加赏二百万元,有敢迟疑不前、畏缩不进者,军法俱在,决不宽容。”;赣东北工农民主政府在弋阳成立,方志敏任主席[1]:3641-3642
  • 8月2日——中央军击破汶河南岸之晋军,强行渡河,占领南夏、北弈任、辉南、漳城等,并包围汶上县,另一部在郓城北击破晋军,迫近东阿,同日中央军占领新泰,次日中央军击破泰安东南店子之晋军秦绍观部,俘1,000余人[1]:3642-3643
  • 8月3日——阎锡山8月2日派冀贡泉专车到北平迎汪精卫,是日汪乘专车赴石家庄,陈公博邹鲁覃振薛笃弼赵丕廉等同行,次日抵石家庄,汪、阎晤谈,交换关于党务等意见;何键军总攻长沙,在海军掩护下由岳麓山渡江,飞机亦飞往助战,8月4日夜9时起,何键军开始第二次总攻,由刘建绪率陈光中、陶广任第一路,罗藩瀛率陈渥等部任第二路,危宿锺率戴斗垣等部任第三路,分三路总攻击,在军舰“勇胜”、“咸宁”掩护炮击下渡河强攻,8月5日晨攻入长沙城,与红三军团进行激烈巷战,两小时后红军主动撤出长沙,向平江、浏阳地区转移;方声涛通电称在泉州就福建省政府所委之军事特派员职,节制闽南各军讨卢,陈国辉在永春县之湖洋焚劫仍甚[1]:3643
  • 8月4日——津浦铁路正面中央军第十一师陈诚部占领南驿、大汶口,绕道出左翼,攻下大辛庄、小辛庄、黄草岭、红岭、王家堂、凤凰山,绕攻界首,右翼蒋光鼐、蔡廷锴两师绕过曲阜,继续北进,8月6日围攻泰安,8月10日占领莱芜,当即分为三路北进,左翼冯轶裴等部亦绕过汶上、肥城,占领东平、东阿,一面包围汶上、肥城之晋军,一面攻取长清,防守守汶河之晋军,因中央军左右两翼已迫近济南,恐归路断绝,乃下令北退,未及退完,即仓皇将大汶口铁桥炸毁,致使未及过河之晋军及民夫坠河溺毙者甚多[1]:3643-3644
  • 8月5日——蒋介石委顾祝同为陇海护路司令,兼归德警备司令,顾于是日就职;行政院议决准贵州省设置贵阳市;教育部聘高阳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院长[1]:3645
  • 8月6日——冯玉祥乘中央军分兵攻阎,突以主力迂回陇海线中央军右翼,攻击中央军侧背,中路以孙连仲所部3师攻归德,右路以孙殿英部3师攻马牧集,左路以孙良诚、宋哲元等部七八师之众向右策应,压迫睢县、宁陵之线,遂形成宁陵附近会战,蒋介石即调第三军团之第三师陈继承、第七师王均两部增援,并令第三军副总指挥朱绍良将阵地变更,以适应兵力,相持至8月11日,蒋介石将兵力分为3个纵队,以上官云相、王均、顾祝同分右中左3个纵队,指挥兵力约7个师,三面围攻西北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议决成立中央行动委员会,是日由党、团中央及全国总工会领导机构合并组成之指导全国武装暴动和总同盟罢工之最高机构——中央行动委员在上海成立,向忠发、李立三、徐锡根袁炳辉为主席团成员,李立三在成立会上强调党之总任务是积极准备武装暴动;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致函中共中央,要求停止执行冒险计划;何键派刘建绪师向株醴,危宿锺师向平浏追击红军,并在长沙大肆屠戮,次晨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闿向旅京湘人表示,“现在湘局,非何键不能收拾……”,但“若不分皂白,概行株连,则危险甚大”;红十六军孔荷宠部在平江与罗霖新编第二十二激战,晚向长寿街转移,罗部占平江;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克江西安义[1]:3645-3646
  • 8月8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议:所有湘、鄂、赣“剿匪”事宜,特派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负责办理,各该省驻军概归其节制指挥,同日武汉行营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福建省政府下令陈国辉撤退湖洋军队,方声涛亲赴永春晤陈传达命令,陈表示服从,是日方声涛自永春回泉州,次日即令张贞新编第一师一团自泉州出发,8月11日抵湖洋,陈部即开始撤退,8月13日撤尽[1]:3647
  • 8月9日——邓演达等在上海法租界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成立大会,到会有10个省之代表,包括黄琪翔章伯钧季方朱蕴山等30余人,会议由邓演达主持,次日中央干部会发布该会正式成立第一号公告,选举中央机构——干部会,由邓演达任中央干部会总干事;阎锡山令李服膺部开泰安增援津浦铁路,李设司令部于济南,是日阎派其参谋长辜仁发向第二、四两路总指挥傅作义、李服膺传达命令,令其死守泰安、肥城、长清之线,更恐兵不用命,又派周玳、谢濂为督战司令[1]:3647-3648
  • 8月11日——津浦铁路中央军大部到达汶河南岸,刘峙本人亦到,遂下各路总攻击令,8月13日第十一师陈部攻下界首,第六十一师第八旅旅长毛维寿亦由小道进至长城岭,与晋军血战两日夜,迄8月13日晚,占领距济南仅50里之仲宫镇,8月14日午复由仲宫北进,到达大涧沟,与晋军激战,同时陈诚部攻下张夏车站,左翼冯轶裴部教导师亦到达长清,各路晋军被截成数段,失去联络,中央军迫近济南,晋军遂下总退却令;胶济铁路晋军缩短战线,开始后撤,以昌乐为第一战线,青州(今益都)为第二战线,一举放弃坊子、潍县阵线,韩复榘部曹福林军占领潍县,向昌乐追击,韩将司令部移祚山,并亲在该处督师,第十七军刘珍年部进抵白狼河;何键一面对长沙总商会勒索军费40万元,一面挨户搜查,捕人盈千,杀害者达数百人,市民怨声载道,是日长沙盛传红军反攻讯,何键急下特别戒严令;何键令第十五师师长危宿锺任长沙留守司令,王东原任警备司令,亲率19个团进攻浏阳,红军向赣边转移,是日戴斗垣部占领浏阳;内政部通咨各省市,称太平天国为“光荣革命史之一页”,被清廷加以种种蔑视之名称达五六十年之久,迄今各地修志及报纸记载,仍沿旧习加以轻蔑,嗣后如有记述太平事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等之名称[1]:3648-3649
  • 8月12日——阎锡山由太原乘专车秘密抵济南,召集张荫梧、傅作义、冯鹏翥、李服膺开会,以济南关系重要,如一放弃,则恐张学良出兵,平、津亦将不保,决定死守济南,阎并下令,“无论官兵,凡有后退者,一律枪毙”;陈济棠在梧州据报,桂军白崇禧、杨腾辉有分路攻大河之企图,急调第五十九师余汉谋部回驻蒙山,并将分布阳朔、平乐、荔蒲各师,悉数南移大河方面防堵,是日陈汉光、吕定祥等团回驻陈村塘、昭平,策应大河军事,黄任寰旅则开返大河平南江口,并与浔州(今桂平)之黄植楠团联络,警戒武宣江口,8月14日黄任寰旅抵平南,扼守大河腹部,第六十三师李扬敬部亦陆续开回藤县、蒙江[1]:3649
  • 8月13日——胶济铁路晋军继续退却,张荫梧部主力已弃青州,是夜韩复榘先头部队占令青州︳刘珍年前锋各部迂回至博兴、高宛等地;广西红八军军长俞作豫及廖光华、王敬轩等在龙州失败后,奉上级命令,由龙州取道越南香港,准备由香港乘广九车转赴东江,是日俞等由九龙乘车途经深圳时被捕[1]:3650
  • 8月14日——平汉铁路正面中央军占临颍,右翼达扶沟、鄢陵,过许昌以北,8月16日杨虎城部第十七师占领裴城,冯军退向苏桥;济南军因受蒋军重大压迫,决定即退黄河北岸,蒋军飞机连日轰炸济南,是日炸死炸伤30余人[1]:3650
  • 8月15日——中央军蒋光鼐部第六十一师入济南城,蒋光鼐奉令兼任济南警备司令,同日新编第二十四师许克祥部抵达洛口黄河桥,截断晋军归路,俘获晋军官兵、械弹、辎重甚多;陇海铁路冯军开始向汴洛撤退,兰封以西铁桥均被炸毁,8月18日冯玉祥将一部分有力部队及多数武器弹药、粮食等运往陕西,以保存实力;陈国辉派兵两营自永春出发进攻卢兴邦,8月19日陈部抵达德化与卢部发生剧战,8月20日方声涛电福建省政府,谓已率各军向永春、德化前进;全国税收会议在上海召开[1]:3651
  • 8月16日——中央军第二军团总指挥刘峙抵达济南,召集蒋光鼐、蔡廷锴、陈诚等开军事会议,讨论渡河追击晋军方案,令蒋光鼐以一旅任济南警备,一部由洛口渡河向德州追击,一部沿胶济铁路向周村夹击晋军,杨胜治师担任肃清长清晋军,冯轶裴师、马腾蛟师、陈孝思旅分任解决肥城、泰安、汶上之晋军,许克祥师集中荷泽,夏斗寅师调往陇海,胡伯翰师调往汉口;蒋介石通电告捷,详述津浦铁路作战经过,称克济南之役,夺获步枪3万余支,大炮230门,飞机3架,同日国民政府发给首入济南之蒋光鼐赏金20万元;何应钦调动18个师兵力,下令总攻击湘鄂赣红军;蒋介石令任戴民权为新编第二十五师师长兼鄂北“剿匪”指挥官,戴是日在小河溪就职[1]:3652
  • 8月17日——平汉铁路中央军开始总攻击,新编第二旅刘培绪部在铁甲军协助下,于8月18日占领小商桥,即向大石桥前进,西北军晨起总退却,8月19日中央军杨虎城第七军一部绕过许昌,抄袭郑州;津浦铁路中央军集中济南附近,左右两翼越过历城,抵黄河沿岸布防截敌,新编第二十师许克祥部,已由洛口渡河,直趋晏城,8月18日中央军左翼、右翼分左右抄攻德州两侧,8月19日杨胜治部前锋抵达禹城,晋军大部退德州;胶济铁路晋军第三军王靖国部集中周村附近,向青城方面撤退,渡河北去,韩复榘部8月15日入青州,8月16日韩到青州指挥各军向青城追击晋军,是日第一军团总指挥韩复榘率参谋长张钺、总参议蒋伯诚等抵达济南[1]:3652-3653
  • 8月18日——中央军便衣队炸毁平津铁路天津、北仓间之第二十五号铁桥,由太原密赴津浦铁路视防之阎锡山早已通过该桥,幸免遇险[1]:3653
  • 8月20日——湘军戴斗垣旅3团人在浏阳文家市被朱德红一军团全部歼灭,旅长戴斗垣被击毙;津浦铁路晋军组织变更,阎令将第二、四、五、六各路军合编为第三方面军左翼,自兼总司令,由张荫梧代行职权;蒋介石为奖励津浦铁路作战有功将领,发表以夏斗寅升任第二十一路总指挥,陈诚升任第十八军军长[1]:3653-3654
  • 8月21日——南北双方代表云集北戴河包围张学良,各以甘言相饵,是日吴铁城奉蒋密令赴北戴河晤张,要求张就海陆空军副司令职,吴并语人谓赶走阎锡山后,南京政府拟将北方地盘完全让给张学良,同日阎、冯代表贾景德薛笃弼门致中、孔繁霨等亦自天津赴北戴河,8月22日张作相电张学良,谓必须始终严守东北门罗主义,勿为甘言所动,勿为威武所屈,张学良旋覆电谓一举一动必以东北四省地盘为前提,而加以慎重考虑,8月23日、8月24日扩大会议代表陈公博覃振接连在北戴河顾维钧别墅与张晤谈,苦劝张加入北方,但张不即不离,称自己一人难予明确答复,要等回奉天和各重要干部商量后,再表明态度;蒋介石由归德乘飞机到济南视察,命令韩复榘部担任津浦铁路追击任务,刘峙率津浦铁路作战各军陆续调往平汉铁路、陇海铁路,集中力量打击冯军;夏斗寅部开往胶济铁路,会同韩复榘部肃清残敌,李韫珩部三师兵力8月22日起由潍县到济南集中,准备渡河;孙桐萱就蒋介石委任之济南警备司令职,并公布《戒严条例》,凡18条;蒋介石任命第六十一师副师长戴戟代理该师师长,是日戴在济南就职;黄绍竑马电宣布辞去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兼广西省政府主席职,并另电蒋介石呼吁和平息兵,黄辞职后,副总司令职由白崇禧接任[1]:3655
  • 8月22日——陇海铁路中央军占杞县,陈继承第三师占柘城,谭道源第五十师进驻高隆集,同日秦庆霖新编第四师占鹿邑,西北军退集太康;何成濬由漯河飞陇海前线见蒋介石,报告平汉铁路军事情况并请示进攻许昌、郑州事宜,当晚回漯河召集军事会议,准备一切,8月25日何成濬、贺国光制定进攻许昌、郑州计划;蒋介石自津浦铁路调三兵力赴湘鄂赣“围剿”红军,是日教导三师指挥官胡伯翰率部三团由南驿乘车南下,8月23日乘轮赴湖北[1]:3656
  • 8月23日——国民政府据蒋介石养(22日)电下令谕导阎、冯方将士来归,谓“苟能去逆效顺,政府自必录瑜弃暇”,“若尚执迷不反,是甘与阎冯诸逆同其恶终”,“中央当尽力讨伐”;红一军团同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下辖第一、第三两个军团,共3万余人,同时成立中共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红一方面军组成后,决定第二次攻打长沙[1]:3656
  • 8月24日——中央军马鸿逵部第六十四师第一旅从泰安西门外挖掘地道炸毁城墙一角,城内晋军秦绍观部第四保安纵队全被缴械,困守肥城之晋军向张家店逃跑,被中央军三面截击消灭,汶上晋军见泰安、肥城已破,全部溃散,在东平附近被歼;冯玉祥代表门致中由北戴河赴天津,8月25日到北平会见汪精卫,报告与张学良晤谈经过,8月26日赴郑州见冯玉祥报告并请示办法;蒋介石升任杨虎城所部第一旅旅长冯钦哉为第七十一师师长[1]:3657
  • 8月25日——陈济棠第八路军下总攻击令,分三路攻来宾、宾,余汉谋师任中路,黄任寰、杨鼎中任左路,李扬敬任右路,中路余汉谋师占领石龙、来宾,宾阳桂军退向南宁,8月26日晨余师进占宾阳,柳州、南宁交通已断,陈以军事进展顺利,遂于8月27日乘舰离开梧州回广东,与省当局协商广西善后[1]:3657
  • 8月26日——龙云滇军分两路二次围攻南宁,卢汉所部进攻城西之西乡塘,朱旭部则进攻城北之陆公祠山,桂军韦云淞、陆福祥等以守城兵力薄弱退回城内扼守,8月27日滇军前锋弧包围城内桂军,但缺乏重炮,屡攻南宁未下[1]:3658
  • 8月27日——中央军飞机到北平投弹10余枚,过天津时并以机枪扫射[1]:3658
  • 8月29日——陇海铁路中央军下总攻击令,次晨右路各军已过考城、红庙,迫近兰封,中路各军亦越野鸡岗、内黄,西抵仪封、双溃集、田陈寨、郭楼之线,左路各纵队进至高贤集、头段口等处,俘虏阎、冯军官兵2,700余人,缴步马枪3,000余支,野迫击炮10余门,重迫击炮30余门,机枪20余挺;红一方面军进抵长沙近郊,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龟缩长沙,即召危宿锺、刘建绪、罗霖、公秉藩等开军事会议,决由第十五、十六、十九3师拨6团死守长沙,危宿锺等率8团守易家湾,并由何键电请武汉行营加派飞机“协剿”红军[1]:3659
  • 8月30日——张学良由北戴河返沈阳,孙传芳、吴铁城、方本仁、刘光、王树翰等同行;红一方面军分三路进攻长沙,朱德、毛泽东率第十二军到达株洲附近,黄公略、林彪率第三、第四两军抵关刀铺,彭德怀率第五、第八两军主力,抵湘阴港附近,一部则沿浏长大道抵黄花市附近,是晚起红军总攻长沙,迭以火牛为前驱,猛冲何键军所布电网,终因敌方火力太猛,未能攻破;武汉行营令航空五队入湖南,公秉藩、罗霖两师亦全部抵长沙,湘鄂铁甲车队次晨开猴子石协助第四路军迎击红军,何键严令官兵只准向前,退后者斩,同日钱大钧教导第三师赴湖南增援;阎锡山委前晋方胶济路局局长梁上栋代理北平市长,梁是日接任;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召开中央联席会议,议决开展武装斗争,谋得一根据地,以图发展[1]:3660
  • 8月31日——讨逆军总司令蒋介石在归德下达对平汉线西北军总攻击令:第一号命令分部队为六个纵队,分别准备由淮阳、周家口、漯河之线进攻郑、洛,9月1日第一师抵周家口,蒋令第十一、六十、六十一等师相继由归德向周家口推进,9月3日蒋介石复下第二号命令,令平汉路各军于9月4日以前就集结位置,9月5日起开始攻击;陇海铁路中央军张治中教导第二师于8月29日、8月30日开始总攻,是日占领民权县;李宗仁之代表张震欧、吕竞存、温廷修,由香港搭轮抵塘沽,搭午车过天津赴北平,向汪、阎、冯接洽联合反蒋[1]:3660-3661

9月

  • 9月1日——北平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通电公布《国民政府组织大纲》,并推定阎锡山、唐绍仪、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谢持七人为国民政府委员,阎锡山为主席;蒋介石任命马腾蛟为陆军第六十四师师长,是日马在泰安宣誓就职;李宗仁为稳定内部,巩固军心,成立秘密政治组织“革命同志会”,以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为中央常务干事[1]:3661-3662
  • 9月2日——阎锡山电扩大会议表示接受政府委员主席职,扩大会议推汪精卫、张知本茅祖权冀贡泉、陈公博、邹鲁、顾孟余为约法起草委员;贾景德薛笃弼自太原携政府组织案到郑州征冯玉祥同意,冯对政府问题表示愈速成立愈好,所有一切办法全听阎锡山主持,9月4日晨贾、薛抵石家庄向阎报告,阎表示满意,遂命贾、薛二人即日赴沈阳向张学良报告;南京代表吴铁城、方本仁、张群同见张学良谈时局,张表示东北拥护南京中央,当贯彻初衷,同日张学良电召东北各省要员赴沈阳,会议应付时局方针,晚南京代表李石曾由北戴河到沈阳;平汉线西北军孙长胜骑兵部队由安子岭开禹县,刘桂堂部守西华,鹿钟麟、张维玺两部退许昌,继向郑州撤退,并在临汝、登封一带布置防线[1]:3663
  • 9月3日——冯玉祥电扩大会议,表示接受政府委员职,并电促汪精卫速组政府,同日顾维钧应陈公博等催促,自北戴河抵北平,与汪精卫晤谈组织政府事,顾表示不愿参加新府活动[1]:3663
  • 9月4日——北平组织政府,推张学良为政府委员,并任顾维钧、汤尔和、罗文干为部长,张学良是日面告傅作义称,对此完全拒绝,并谓东北方面任何个人绝不能代表东北[1]:3664
  • 9月5日——张学良致电蒋介石,谓“余已拒绝就任北方政府委员,并任命罗文干、顾维钧、汤尔和等即时归沈”,张并以此事电告阎锡山,同日沈鸿烈亦电北平贾景德、薛笃弼,声明“本人除东北职务外,其他概不接洽”,顾维钧、贾景德与薛笃弼同车赴沈阳,罗文干及东北驻北平代表危道丰、汤尔和也离开北平回沈阳;平汉铁路中央军开始总攻击,刘峙、何成濬、王金钰等分别指挥平汉、陇海两路间之军事,一部抄抵和尚桥,直趋新郑,一部由长葛、尉氏横断中牟,何成濬第三军团各部则进攻登封,9月6日午后蒋介石到漯河指挥各纵队进攻,西华西北军刘桂堂部顽强抵抗,自9月5日起激战两日夜,9月6日晚被中央军第一纵队攻占,中央军杨虎城部9月7日克宝丰,刘茂恩部9月8日占汜水,同日杨虎城部克登封,刘峙指挥中央军开始向许昌之线实行总攻击;河北省府奉阎锡山令移保定,取消各附属机关;国民政府国务会议议决改组山东、安徽省政府,任韩复榘为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为安徽省政府主席[1]:3664
  • 9月6日——唐生明、颜仁毅、冯天柱率部三四千人,分两路攻湖南衡阳,与第四路军湘南警备司令,第十九师旅长段珩部激战于五里牌之线,唐军向祁阳败退,同日龙云第十路军卢汉部第九十八师孙渝旅进占广西武鸣,桂军向上林等地撤退[1]:3665
  • 9月7日——贾景德、薛笃弼奉阎锡山、冯玉祥命到沈阳见张学良,表示阎、冯愿以察、绥、平、津永久让与为条件,请求援助,被张拒绝;蒋介石在漯河召开军事会议,决议平汉线取守势,如平汉军事不利,陇海再反攻,9月9日蒋返柳河,委张钫任第二十路总指挥;蒋介石电令停办黄埔军校,9月17日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派总部参议王仁荣接收该校;何键电何应钦,请令赣出重兵堵截红军,何应钦即电鲁涤平令第十八、五十等师向湖南边境挺进;闽军张贞部陈林荣团从永福出发,攻击漳平之卢兴邦部,卢部不支退大田,张贞部占漳平;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革命互济会定是日为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国民党之白色恐怖斗争日,上海南京路举行反白色恐怖大示威,参加者2,000余人,9人被捕[1]:3666
  • 9月8日——国民政府任命马福祥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陇海线中央军分为左、中、右翼三军,蒋鼎文指挥第二十六军、教导第二师、第九师为右翼军,朱绍良指挥第五十二、第八各师为左翼军;陈调元指挥金汉鼎、王均、冯轶裴三个师为总预备队,9月4日起中央军开始全线总攻击,即日许克祥部克荷泽,朱绍良第六路军进至睢县;鲁涤平第九路军第十八师全部抵达江西萍乡,由戴岳指挥向湖南东部推进,江西防务,南昌由张辉瓒、吉安由邓英、赣州由金汉鼎、九江由温森、南浔铁路由岳森等分任警备[1]:3667
  • 9月9日——上午9时,阎锡山在北平怀仁堂就“国民政府”委员及主席职,汪精卫居右,谢持居左,同就委员职,王法勤监誓,就职典礼完成后,即将汪起草之通电签署拍发,并分请唐绍仪、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各于所在地先行就职;平汉线中央军第五纵队孙蔚如部在曹店、南召截击西北军刘汝明部,刘部分向鲁山、叶县退却,9月10日驻太康之西北军王泰部投中央,即开豫西,同日中央军第一师占小商桥车站,9月11日驻襄城之西北军张瑞堂部投中央,归中央军第四纵队收编,中央军第五纵队占领自由县,西北军宋哲元部在龙门及巩县、偃师一带构筑工事,9月12日西北军主力向洛阳移动,驻禹县、临颍、小商桥一带之田金凯部与中央军激战;何应钦偕钱大钧乘飞机抵长沙,即召何键、公秉藩、罗霖等会议,决定“剿共”具体办法,并偕何键、张开琏同赴易家湾、平、浏前线阵地视察,当晚返长沙后即乘原机返汉口;陈济棠梧州行营下令总攻迁江、来宾,何键第四路军第十九师占领湖南祁阳县城,即向永州追击唐生明、颜仁毅等部;国民政府令:免去安徽省政府委员马福祥、王之觉、孙绳武、程天放、李范一、马吉第、张克瑶、李应生、金维系职务,任命陈调元、朱熙、袁家普、陈鸾书、程天放、于恩波、卫立煌、刘复、郝国玺为安徽省政府委员,陈调元兼主席,朱、袁、陈鸾书、程分别兼任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各厅厅长;蒋介石任樊锺秀部参谋长郜子举为新编第五军军长,王学聚为副军长兼第十七师师长,是日在太康防次宣誓就职[1]:3667-3668
  • 9月10日——张学良在沈阳北陵别墅召开东北最高干部会议,东北军政要员除热河主席汤玉麟未出席外,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万福麟、东北长官公署军事厅厅长荣臻、秘书厅厅长王树翰、军令厅厅长王树常、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哈尔滨特警处长鲍文樾等均与会,榆关驻军司令于学忠亦列席会议,会上张学良详述出兵华北原因,称:“目前国事日非,如非国内统一,更不足以对外。……最近阎、冯的军队业已退至黄河北岸,蒋军业已攻下济南,我方似应实践出兵关内的诺言。”,会上无反对意见;9月9日,蒋介石在李坝集召集陇海线各将领面授9月11日总攻机宜,是日蒋赴野鸡岗巡视炮兵阵地,召集各军团长以上指挥官训话;冯玉祥通令所有陕、甘、宁、青四省军政悉由后方司令刘郁芬统筹办理;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分兵五路进攻长沙郊区红军,并令海军“咸宁”、“勇胜”两舰,飞机第五队及铁甲车协同进击,是日在㮾梨市、易家湾、昭山、跳马涧各线发生激战,鲁涤平第九路军第十八师亦由萍乡出动堵击,晚及次晨,红军数万人两次猛攻长沙,蒋军出动飞机轰炸,9月12日晨何键亲赴前线视察督战,9月13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向株州、醴陵转移;蒋介石任命马全良为陆军第七十二师师长,是日马在泰安宣誓就职[1]:3668-3669
  • 9月11日——阎锡山赴津浦路视察,赵戴文同行,9月12日到平原、黄河涯、禹城一带视察,目睹晋军士气颓丧,军纪荡然,极为懊丧,令张荫梧、王靖国“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9月13日阎由德州折回天津赴石家庄;陇海线中央军开始总攻击,西北军左翼石友三部向中央军输诚,渡过黄河向北撤退,右翼因中央军同时实行总攻击,西北军右翼增加孙连仲之第二、三两师,但大半系新兵,不堪作战,同日石友三让出考城,中央军右翼挺进军右纵队第十二师即日进占考城、四门堂及前金庙一带;冯玉祥电告汪精卫、谢持,在郑州就政府委员职;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奉蒋介石令调动湖南将领:第十五师师长危宿锺调任司令部高级参谋,以旅长王东原升任该师师长,第十六师师长罗藩瀛调总司令部高级参谋,代行湖南全省清乡司令,以旅长彭位仁升任该军军长,划第十五、十六、十九师为第十九军,以第十九师师长刘建绪升任该军军长,以旅长李觉升任第十九师师长,第七独立旅旅长陈光中兼湘东“剿匪”司令[1]:3669
  • 9月12日——国民政府令免山东省政府委员陈调元等11人职务,任命韩复榘、李树春、何思源、王向荣、张鸿烈、马鸿逵、刘珍年、张钺、王芳亭为山东省政府委员,韩复榘兼主席,李、王向荣、何、张、王芳亭分别兼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农矿各厅厅长;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会议在上海召开,决定将“中准会”移到苏维埃区域,在白区设中央办事处,将原定11月7日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之日期改在12月11日广州暴动纪念日举行,会议还讨论通过“全苏大会选举条例”等多项议案[1]:3670
  • 9月13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向株洲、醴陵转移[1]:3669。北平中央党部扩大会议约法起草起草委员会通电全国征询关于约法之意见;平汉线中央军两翼侧抄汴、洛,西北军主力集结郑州,分向两侧增援,通许、扶沟、登封、临汝一带战事激烈,是日西北军刘汝明部复占宝丰[1]:3670-3671
  • 9月14日——阎军津浦路督战司令谢廉率领8个督战队到北平,即赴石家庄见阎锡山,同日晨阎锡山抵石家庄,即密令退兵:令德州张荫梧除一部分警备队外,速将主力部队全部集结大名及石家庄,令兰封孙楚将陇海线晋军主力集结新乡以北;红一方面军停止进攻长沙,撤出阵地,向湘东、赣西进发,第二次攻打长沙失败,是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抵醴陵,后向萍乡进军,彭德怀之红三军团仍驻易家湾、跳马涧一带,9月15日由跳马涧、永安市向浏阳、平江、岳阳进军,同日何键在第四路军总部开军事会议,议决分头追击,统限9月16日动员出发,并电赣军堵截;福建军事特派员方声涛率所部4,000余人于9月1日开始分三路总攻德化,是晨占德化城,卢兴邦部徐飞龙率部逃大田,方声涛即统率各军,向大田推进,直迫龙溪;蒋介石以郭汝栋在鄂北“剿共颇著成绩”,特将该部升编为陆军第二十六师,并任郭为师长;蒋介石委岳盛宣为第五十七师师长,是日岳在柳河就职[1]:3671
  • 9月15日——蒋介石通电告捷,谓平汉前线5个纵队已分别迫近通许、和尚桥,占领扶沟、襄城、密县、伊阳及郑州西南密县、洛阳咽喉之白沙,陇海前已占考城,向兰封、开封进展中,石友三完全与其一致,战事不久可告一段落;冯玉祥致电阎锡山,要求阎以大部兵力攻济南,以一部兵力攻归德,运2万兵至郑州作总预备队,参加郑州会战;北平扩大会议电促四川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出兵讨蒋,谓“党国分崩离析,罪在蒋逆一人”,“非以武力制裁,决不足以去此凶残”,“能于此时指戈东向,会师江汉,则逆军背腹受伤,灭亡立待”,同日扩大会议通过阎、冯推荐之石友三、刘文辉为政府委员及阎锡山所提之《训政规约》及《地方保安条例》,扩大会议即电促石、刘就职;北平扩大会议约法起草委员会成立,聘罗文干、吕复高一涵梁式堂郭泰祺周鲠生为专家,推汪精卫为委员长,郭泰祺兼秘书长;国民政府令:免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马福祥本职,任命王之觉为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湖南省政府委员陈嘉祐着即免职,听候查办[1]:3671-3672
  • 9月17日——阎、冯代表贾景德、薛笃弼自沈阳急电到北平,谓张学良将于9月18日夜发和平通电,并有军事行动,汪精卫等接得此报,惊愕不知所措,9月18日晨汪精卫等开紧急会议,聚商时局,同日北方代表以东北当局对时局已有鲜明表示,留沈阳亦无作用,孔繁霨即于早9时返回北平转石家庄,贾景德、薛笃弼亦于9月19日上午离开沈阳返回北平;东北边防军司令官张学良下动员令,以于学忠为第一军,王树常为第二军,胡毓坤为第三军,张焕相为前敌总司令,进兵关内,同日张学良接见《大公报》记者称:“现在民困已达极点,北方尤不宜再受兵祸,故余已不能不被迫而出于干涉。”,又称:“唯余之表示,亦不尽与宁府期望吻合,盖余乃站在中间而偏向南方而已,余决不为落井下石之举。”;平汉线中央军以重炮、飞机、铁甲车掩护向临颍、纣城等地攻击,第一纵队萧之楚师完全占领鄢陵,郝梦龄师占长葛,冯玉祥为缩短战线,放弃临颍,9月18日西北军在邸阁镇张印相、孙殿英部,尉氏西南之孙连仲、郑大章部,全面向中央军第一纵队徐源泉第四十八师反攻,同日中央军第一纵队第十一师攻占长葛东南之石象镇,上官云相部攻占和尚桥[1]:3673
  • 9月18日——张学良发出和平通电,称拥护中央,略谓:“良委身党国,素以爱护民众、维护统一为怀”,“吁请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凡我袍泽,均宜静候中央措置,海内贤达,不妨各抒伟见,共谋长治久安之策。”,同日东北军入关;阎锡山因张学良已发和平通电,即发出倒填日期之寒(14日)电,痛陈蒋军使用毒瓦斯之暴行,称“我惟有退避三舍,以救民命”,北京政界极为惶惑;国民政府准免国立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本职,任命朱家骅为国立中山大学校长[1]:3674
  • 9月19日——石友三发出响应张学良之通电,称“顿兵河朔,希冀和平,此后誓当静听张司令官之措置”;汪精卫电张学良,谓“今日最急之务在于除去内战之原因”,提出即开国民会议,召集合法之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由党员选举代表,制定约法,“防剿”湘、鄂、赣共产党等四点主张,询张如何实现,同日谢持、邹鲁、覃振亦电张学良,提出开国民会议解决国是等四项意见;下午北平扩大会议要员在怀仁堂会商应付时局方针,会后汪精卫接见记者,谓“如张愿意和平,而能将余所举四项谋其实现,一切自无问题;如张决进余而情势恶化,则无论太原、西安,吾人均可作为根据地”;东北军入关先遣部队于学忠部第一军渡滦河,向滦州前进,阎锡山、冯玉祥知大势已去,决定先将军队退至郑州以西,黄河以北,同日冯玉祥在郑州召集军事会议,会后即发布总退却令,西北军大部开始由兰封前线向郑州撤退,9月20日晨起驻滦州至唐山之晋军杨爱源第十六军退石家庄,閰锡山并令徐永昌于五日之内,将陇海线之晋军撤退至新乡线;蒋介石令陇海铁路各军策应平汉铁路各军会师郑州,并于兰、汴、郑、洛四处悬重赏督饬各军前进,是日拂晓平汉线中央军第一师占大石桥,进攻许昌,第五纵队孙蔚如部接近宝丰,进攻刘汝明部,西北军田金凯部八九千人退许昌西南地区;杨树庄于9月14日委刘和鼎、方声涛为闽北剿匪东西两路指挥官,并令乘势进攻延平、尤溪卢兴邦部,西路指挥官方声涛奉委后,是日由永春返泉州,召开军事会议,讨论进兵大田、攻取尤溪策略,东路指挥官刘和鼎奉委后,即委第五十六师副师长严尔艾为前敌指挥,令亲赴前线督战,分三路会攻延平;第四路军陈光中、李觉两师过株洲进攻醴陵红军,罗霖、公秉藩两师过永安市进攻浏阳红军,9月20日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部分兵进驻攸县、茶陵、萍乡等县,9月21日李、陈两部占醴陵,湘南各县联防团队于9月23日占浏阳,9月24日占攸县,9月27日占安仁;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议派张群、李仲公、陈希曾、郭乐、黄汉梁、李国杰、王延松为国民政府整理招商局委员会委员,指定张群为委员长,并派李仲公为招商局总管理处委员[1]:3675-3676
  • 9月20日——谭延闿、孙科、胡汉民等在南京集议北方善后办法,同日国民政府电张学良,略谓:“巧(18日)电诵悉,倡导和平,弥深佩慰。中央但求完成统一,保持纪纲,其他均可和平解决。至阎、冯部属,均属国家军队,中央自应一律待遇,不应歧视。”,同日韩复榘、马鸿逵等发出响应张学良通电,表示“谨当追随张公之后,静听中央措置”;蒋介石再发《忠告前第二、第三两集团军将士书》,要求“于敬日(24日)以前毅然反正,各就原防,静候中央处置,中央必仍一视同仁”;赵戴文到北平,传达阎意决守山西,邀扩大会议中委赴晋,汪精卫、陈公博、王法勤、白云梯、陈树人、陈嘉祐、经亨颐、茅祖权、覃振、邹鲁、谢持、潘云超、傅汝霖、赵丕廉、冀贡泉因东北军已入关,即随赵戴文赴石家庄,曾仲鸣、何其巩等同行,车至琉璃河,为冯玉祥所派之邓哲熙、王化初所阻,要求诸委留北平镇慑,赵戴文等10余人随即偕邓、王折回北平,汪精卫、谢持等六人继续南行,同日汪抵石家庄,即晤阎锡山,嗣往郑州晤冯玉祥;东北军第一军于学忠部午前从前所站出发,先头为董英斌旅,因待唐山、塘沽间晋军之撤退,乃止宿于塘沽,于学忠、高纪毅派员携函至天津,与市长崔廷献接洽和平交替,同日东北军第二军王树常部自沈阳出动,日、英、美、意各国之天津警备军在日本军司令部开干部会议,集议天津之防备及交通维持问题,决定暂取观望态度;蒋介石由陇海抽编第七、第八两个纵队,分由王均、顾祝同指挥,增援平汉线,9月21日晨中央军第三纵队占须水镇,截断郑州、洛阳交通,西北军梁冠英、安树德两师由柘城开新郑,同日中央军刘恩茂部口荥阳,9月22日中央军第五纵队孙蔚如部击退西北军李化龙部占叶县,并进攻鲁山,陇海、平汉两线西北军开始总退却,晋军各部同时西撤;蒋介石以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罗霖“在湘反共,迭建奇勋”,特电令改为中央陆军第七十七师,罗任师长[1]:3676-3677
  • 9月中旬——内政部咨各省、市政府,将阎锡山在各地所置财产概予查封没收,并限期将办理情况报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新设编译委员会,委员12人,以胡适为委员长[1]:3677
  • 9月21日——晨,贾景德、薛笃弼自东北回北平,赵戴文等始彻底明了东北态度,知北平确已不能久留,即晚8时偕留北平扩委匆赴石家庄;阎锡山、冯玉祥部将领鹿钟麟、徐永昌、石友三等69人复张学良巧(9月18日)电,表示“究竟如何循正当之正当之途以定国是,谋目前及永久之计以永安,敬祈详示”;东北边防军第五旅旅长董英斌抵达天津,晋方市长崔廷献等到车站欢迎,董部与第二十七旅刘乃昌部即日分向平津铁路之张庄、廊坊及津浦铁路之杨柳青等处接防,董英斌对记者称:东北军入关者为第一、第二两军,共12万人,必要时胡毓坤即组第三军出发,9月22日东北军先头部队进抵西直门[1]:3677
  • 9月22日——津浦线晋军总退却,洛口黄河北岸晋军退往德州,下游青城、利津及上游东阿、平阴晋军同时撤退,中央军韩复榘第一军团曹福林部由青城渡河,第十五路马鸿逵部由东阿、郓城渡河,第一军团第十二军孙桐萱部奉韩复榘令于次日拂晓在洛口渡河追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在南京逝世,国民政府即开临时紧急会议,决议:一、举行国葬,二、推胡汉民代理国民政府主席,三、命宋子文代理行政院院长,并令财政部拨发治丧费一万元,派宋子文等六万往治丧,谭延闿遗体9月24日入殓;张学良派危道丰抵北平,与晋方接洽军政善后问题[1]:3678
  • 9月23日——张学良请南方代表转请国民政府:一、中止攻击郑州,二、平、津一带由东北军收拾残局,以于学忠部警备,三、促阎、冯下野,其部队部分改编;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通电响应张学良巧电,主张“务使阎、冯早日下野,以谢国人”;董英斌率旅部到达北平,北平晋军已撤尽,完全由东北军接防,街上遍贴不加捐、不拉民夫、不索给养等标语,同日晋军之北平卫戍司令楚溪春释放政治嫌疑犯70余人;杨树庄、方声涛、刘和鼎在福州会商攻击卢兴邦军,决定由杨树庄派军舰3舰,并海军陆战队一部抄袭龙溪口,刘和鼎派一团抄闽清,方声涛为预备队,同日梁齐川、徐炳武两部由闽侯之竹岐分途进占永泰、闽清,林寿国部入古田;国民政府派王家桢为接收威海卫专员,派徐祖善为威海卫管理专员;蒋介石任命乔立志为陆军第七十四师师长,是日乔在济南就职[1]:3678-3679
  • 9月24日——陇海、平汉两线西北军梁冠英、安树德、赵登禹、刘春荣、孙良诚、庞炳勋等部均开到郑州,宋哲元部由汜水绕中央军右后猛力反攻,并以两师兵力由荣泽、河阴迂回王口,复由新郑、禹县断中央军归路,意图包围中央军第三、四纵队,蒋介石遂以第六纵队增援第三、四纵队;津浦线晋军过禹城北退,将城北铁桥炸毁,中央军孙桐萱率部由洛口渡河,进驻晏城督师,该军马进贡旅抵平原,同日韩复榘在济南召集军政要员开会,讨论军政计划,并令各军到德州后,即转向西追击晋军,驻德州之石友三之副司令秦建斌电韩复榘表示服从命令;张学良已任命邢士廉为天津市长,陈兴亚为北平市长,是日在天津晋军撤退净尽,东北军派王树常、何丰林、邢士廉为接收北平、天津行政机关专员;是日至9月28日,瞿秋白、周恩来等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向忠发作《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周恩来作《关于传达国际决议的报告》和《组织问题报告》,通过《中央三中全会关于政治状况和党的总任务议决案》,停止李立三等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正式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局”,全会补选中央委员7人、候补中央委员8人、中央审查委员2人,并改选中央政治局,毛泽东重新选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朱德等选入中央委员,此后,由瞿秋白实际主持中央中央工作;国民政府令准免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本职,任命陈大齐代理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准免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孙科兼职,任命黎照寰为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准免国立劳动大学校长易培基兼职[1]:3679-3680
  • 9月2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开临时会,决定在蒋未返南京前,国务会议主席暂由胡汉民、戴季陶、王宠惠三院长轮流担任,行政院长由副院长宋子文代理,推戴季陶重拟国葬条例;北平扩大会议中央委员覃振、赵丕廉、陈嘉祐、经亨颐、刘守中及职员40余人,9月24日晚由石家庄抵达太原,是日午后扩大会在太原举行会议,讨论今后工作,同日汪精卫、陈公博由郑州晤冯后返石家庄;阎锡山新委之平绥线护路司令楚溪春离开北平,所部移南口、张北暂驻,宪兵四营仍留北平;晋军王靖国、李服膺两军开抵保定,德州晋方人员均向西撤,同日津浦线韩复榘追击部队李汉章旅进抵商河,谷良民部进至保定,9月26日第十二军孙桐萱部进抵德州,阎、冯第四方面军后防司令秦建斌同晚专车抵达天津;李宗仁召集“革命同志会”常务干事会议,李分析军事形势,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打粤军,一是打滇军,经讨论,李提出肃清广西之战略部署:“对湘、粤两方敌人取守势,而以全力先将滇军逐出省外,以解南宁之危。”;司法院院长王宠惠当选为海牙永久国际法庭审判官[1]:3680
  • 9月26日——于学忠、高纪毅抵达北平,于发表宣言,望各方大彻大悟,立罢兵戎,并声明军事以外,地方措施不愿表示意见,不敢滥行干涉,免蹈军阀覆彻;平汉线原万选才旧部石振青部向中央军投降,蒋介石委石为第十二军军长,所部退往许昌东南之陶城待编;中央军第八、十两路军会攻南宁,南宁城防设施因连日遭飞机轰炸,大半被毁,9月28日前广西省政府代理主席伍廷飏活动广东、广西和平解决,广西方请南京起用李济深收拾桂局;靳云鹗奉蒋介石令任两河宣抚使,是日在归德就职[1]:3681
  • 9月27日——国民政府令: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长谭延闿特予国葬,一切典礼俟国葬条例颁布后,由治丧处遵照慎妥举行,任命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任命王树常河北省政府委员兼主席,任命宣铁吾为国民政府警备司令部参谋长;西北军主力第八方面军总指挥吉鸿昌率三师之众倒戈投中央,次日在淆川通电就中央所委第二十二路总指挥职,向开封开进,同日郑州西北军张占魁之骑兵第二师亦全部投中央,被改编为骑兵第三师,张被委为师长;东北第二军王树常部之骑兵由天津过天津过津浦铁路直开泊镇,第一军于学忠部由平汉铁路开保定;蒋介石任命展书堂为陆军第七十三师师长,是日展在山东安丘宣誓就职[1]:3681-3682
  • 9月28日——中央军师长以上将领43人,由何应钦领衔覆张学良巧(9月18日)电,望“贯彻主张,督促阎、冯下野”,以实现国家真正统一,确保永久和平;李宗仁命白崇禧统率张发奎、杨腾辉等部由柳州出发往南宁迎击滇军,白崇禧先以李品仙部在宾阳一带佯攻粤军,主力则从北面绕过宾阳,经高峰隘、五塘等地越过粤军防线逼近南宁;冯玉祥之代表何其巩、熊斌到沈阳,表示希望由张学良收编西北军;福建东路讨卢军刘和鼎师刘尚志、陈万泰等四旅会同省警二队刘宗彝部侧攻延平,卢部不支溃退,9月30日东路讨卢军完全占领水口,同日林寿国会同省防二旅钱玉光部反攻谷口附近梧桐坪,即晚占领之,方声涛令陈国辉、萧叔萱、林清龙、王祖清各部分攻大田[1]:3682
  • 9月29日——蒋介石电国民政府,谓“冯玉祥退无可守,所部离心,即日通电下野。冯军大部均向中央投诚”,同日蒋并电令马福祥、张之江收拾西北残局,促即日启程赴柳河;西北军除驻许昌及新郑之各部以外,全线退却,中央军右翼第二十六军进占兰封县城,左翼于拂晓占领杞县,郜子举部占禹县,次日孙蔚如部击退冯军刘汝明部,占领鲁山;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负责人周以栗到袁州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举行会议,周传达长江局再打长沙之指示,经毛泽东等多方说服,会议一致决定,放弃再打长沙,先打敌军力量较弱之吉安[1]:3682-3683

10月

  • 10月1日——东北军第二军军长王树常臧启芳张学铭等抵天津,10月2日开始接收天津各机关;蒋介石以陇海铁路、平汉铁路两军已联成一线,是日将作战部队分为左、中、右三个军团会攻郑州;汪精卫、陈公博抵太原,扩大会议连日在太原开会,继续研究起草约法工作;福建讨卢军刘和鼎部占领福州上游之重要门户水口,卢兴邦残部纷向谷口、黄田、樟湖坂溃退[1]:3684-3685
  • 10月2日——东北军于学忠第一军接防南口、居庸关、保定,同日留津之山西宪兵两营及步兵一营于装车待发时,被东北军第二十五旅缴械,汽油、给养、汽车等悉被扣留;江西十字军方志敏、邵式平部占景德镇,即成立工会、农民协会[1]:3685-3686
  • 10月3日——东北军接收北平市政府,王韬就代理市长职,同日河北省政府主席王树常及财政厅长姚𬭎、建设厅长林承秀、农矿厅长常炳彝在天津就职;蒋介石任命吉鸿昌、张自忠、庞炳勋分别为“讨逆军”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路总指挥,张印相、葛云龙为军长,吉鸿昌、张印相、葛云龙分别就任新职,张自忠、庞炳勋拒绝蒋委,率部退往黄河北岸;何键第四路军罗霖、王东原、李觉三师由萍乡入江西,公秉藩师过九江转南昌,赴高安“协剿”袁州(宜春)红军,袁州红军即向安福、吉水转移;蒋介石自开封电中国国民党中执会,提议在最短期内召集四中全会,商决提前召开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确定召集国民会议之议案、颁布宪法之日期及制定在宪法颁布以前训政时期适用之约法;蒋介石电国民政府,拟请于军事大定后,或1931年1月1日,明令将所有军事、政治上之罪犯,概予赦免,惟陈炯明、阎锡山不在赦免之列,至共产党个人如能“悔过自新”,得有切实保证人,亦得暂予缓刑,至三年之后,实无“犯罪行为”,得确定“赦免”之[1]:3686
  • 10月4日——河北省政府各机关由张学良所委之财政厅长姚𬭎等接收,10月6日张学良电北平,谓处理北平、天津军政全权系中政会及蒋介石所赋与,并非自作主张,10月13日起河北省政府陆续由北平迁移天津;汪精卫、阎锡山密赴郑州,促冯玉祥共同发表停战通电,当日汪、阎离郑北返;阎锡山电张学良,谓“关于军事、政治善后问题,完全惟执事主张是从”;中央军克中牟,10月6日占郑州、登封,10月8日占荥泽,新郑附近西北军张维玺、田金凯、冯治安及豫军樊锺秀旧部任应岐、邓宝珊等7个师,共6万余人,全部缴械;朱德指挥红一军团会同江西西南地方武装击溃新十三师邓英部4个团,午夜占领江西西部吉安城[1]:3687
  • 10月5日——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从石家庄致电张学良表示实行停战,略谓:“顷见蒋介石本月江(10月3日)电,对于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及另行召集全国大会诸点,均已表示服从。锡山等赞同汉卿(张学良字汉卿)先生和平主义及促其实现起见,已下令前线各军一律退回黄河北岸,实行停战,以俟和平解决。”“尚望汉卿先生暨国内贤达,本和平主张,以公平方式发起会议,决定办法,使纠纷早解,祥和早见……苟能贯彻上述主张,即当克日引退。”;第三军团总指挥何成濬之代表王金钰携蒋亲笔函抵达沈阳,即晚与张群等会见张学良,协商时局对策,张学良同意于双十节前后就陆海空副司令职;武汉行营主任兼湘鄂赣三省“剿匪”总指挥何应钦由汉口飞抵南昌,召集鲁涤平、张辉瓒、公秉藩、岳森等10余人开军事会议,协商“剿共”办法,即晚飞回汉口[1]:3687-3688
  • 10月6日——胡汉民在立法院作《国家统一与国民会议之召集》之演讲,认为召开国民会议必须有先决条件,即须“脱离了军阀的淫威和压迫,社会已暂趋安静”等,表示不同意制定训政时期约法,导致与蒋介石矛盾激化;西北军主力孙良诚第二路军第一师师长梁冠英部投中央,被中央改编为第二十五路军,是日梁在荥泽就该路总指挥职;刘建绪通电在长沙就第四路军第二十八军军长职,同日王东原、彭位仁、李觉通电分别在长沙、醴陵就任第十五、十六、十九师师长[1]:3688-3689
  • 10月7日——蒋介石在开封通电告捷,报告克复郑州经过,晚抵郑州,10月9日上午在郑州召集将领会议,决定以少部兵力奠定陇、陕,大部调回各省“剿共”,并设郑州行营,委何应钦为行营主任,代行总司令职权,令何应钦将武汉行营交何成濬主持,蒋即日返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刘峙、刘茂恩、万舞、刘耀扬、刘积学、张斐然、张钫为河南省政府委员,刘峙兼主席,万、张斐然、张钫分别兼任财政、建设、民政各厅厅长,10月8日任命李敬斋为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10月20日原任省政府委员韩复榘、张钫、张鸿烈、马鸿逵、李树春、何其慎、王向荣、袁华选、张静愚均免职;国民政府令: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未到任前,着朱熙代理;国民政府公布《国葬法》,规定国民有殊勋于国家者身故后举行国葬,10月15日公布《国葬仪式》;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赣西南特委在吉安开有10万人参加之群众大会,宣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发布《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布告》,说明政府之性质、任务,曾山任主席[1]:3689
  • 10月8日——苏联政府照会张学良,抗议东三省不断发生白俄仇视苏维埃之活动,要求立即将白俄解除武装,驱逐出境,以免妨碍中苏邦交;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及邓彦华、林云陔奉蒋介石电召赴南京会商桂局及广东省财政;晋军第二路总指挥傅作义因在山东全军覆没,是日夜在天津寓自戕被救[1]:3690
  • 10月9日——张学良在沈阳就南京所委之陆海空军副司令职,吴铁城、张群分别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和国民政府监誓;卢兴邦通电表示下野,请求停战,杨树庄接电后,即召集刘和鼎、方声涛、陈季良等各将领,在福建省政府讨论应付办法[1]:3690
  • 10月10日——国民政府为中华民国国庆十九周年举行盛大纪念典礼,蒋介石在南京发出告国民通电,称目前最切要之五项工作为:“肃清匪共”、“整理财政”、“澄清吏治”、“开发经济”、“厉行地方自治”;中央军杨虎城部占领洛阳、新安,冯部宋哲元军西撤;山东汶上晋军自7月被围,困守三月之久,是日被山东警备第二旅陈孝思部缴械;白崇禧与南宁城内黄旭初相约,内外配合,向滇军发动进攻,黄率部从城内向外突围,白率部袭击滇军后背,经一天战斗,滇军全线溃退,被困三个月之南宁城遂得解围,被围期间军民以黑豆为食,李宗仁、白崇禧定每年10月10日为“黑豆节”[1]:3690-3691
  • 10月11日——汪精卫与阎锡山在石家庄会议,冯玉祥派刘骥、张允荣两人出席,结果决定阎、冯、汪均下野,10月13日晨汪精卫离开石家庄赴太原,准备出国,10月16日阎锡山返太原;国民政府驻东北代表、上海市长张群偕方本仁离开沈阳南归,10月14日抵达上海,10月16日到南京见蒋介石,详述与张学良洽谈经过、东北准备出兵总数及张学良处置阎、冯意见;国民政府任命张维玺为军事参议院参议[1]:3691-3692
  • 10月12日——第七军军长杨虎城自前方抵达郑州见何应钦,商追击西北军事宜,次日返防,10月14日杨虎城部克渑池,10月15日杨召集干部会议,讨论攻取潼关办法,委王迺文旅长任右翼纵队司令,同日王部先头部队过渑池逼近灵宝;北平市公安局正式将北平市党部及河北省党部启封,承认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任命之整理指导委员,惟对民众运动及下层工作主张慎重[1]:3692
  • 10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政府纪念周上作政治报告,略称:“半年来讨逆军事,中央军死伤人数,有数目可稽者,计九万五千余人”,“逆方死伤人数在十五万人以上”,“总计两方死伤总数在三十万人以上。”,同日发表《巩固统一与确保和平》一文;第三军团总指挥兼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濬奉令继何应钦任汉口行营主任,是日到职视事,旋赴湖北省政府报告与阎、冯作战经过,并谓蒋介石已调6师兵力返湖北“剿共”,又召集吴醒亚等会议,商湖北省“绥靖”及财政问题,决电令徐源泉、萧之楚、岳维峻等部速到湖北“剿共”;石友三投蒋事,经韩复榘从中斡旋,蒋介石于是日电济南,允石恢复第十三路总指挥名义,归张学良节制;福建省政府电卢兴邦,谓应将前被扣之六省委送省,军队退入尤溪,同日福建省党部电中央党部,请迅转国民政府即电福建省军政当局彻底讨卢;张贞自漳州赴泉州晤方声涛,即夜开军事会议,商讨卢事,10月14日会议结束,军事仍照原计划进行,即进兵大田;豫军万选才旧部薛传峰奉蒋介石令任新编第六军军长,是日薛在山东阳谷宣誓就职[1]:3693
  • 10月14日——蒋军“讨逆”军事将结束,前方各军事将领陈铭枢、朱绍良、钱大钧、谭道源、蒋鼎文、许克祥等纷纷到南京向蒋报告一切经过,蒋在私邸设宴招待,杨杰、邵力子等作陪,10月17日晚蒋介石宴请鲁涤平、陈铭枢蒋光鼐刘文岛、张群、陈诚及到南京各省委数十人,备致嘉慰;冯玉祥在泽州地区将军权交给鹿钟麟,自带少数卫队到晋城;第六十师师长蔡廷锴以军事束,应即编遣军队,节减军费,从事建设,是日自许昌电蒋介石,请先从该师实行编遣,并通电全国倡导裁兵;湖北省“剿共”计划已定,何成濬令徐源泉、萧之楚等部,限10月25日前一律开回平汉铁路,在汉口集中,10月16日何成濬电湖南当局,谓已呈准蒋介石抽派十师,三个月内彻底“肃清”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共军,各师均已开拔;罗霖在江西萍乡就任第七十七师长[1]:3694
  • 10月15日——鹿钟麟、刘郁芬、宋哲元、孙连仲、孙殿英、庞炳勋、刘骥、郑大章、刘汝明、马鸿逵10人自焦作通电,略谓见本月3日蒋电,为民请命之目的可望完成,依10月5日阎、汪、冯三公罢兵息民通电,即日遵令撤防,至于军事善后,静候公平措置;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自广州抵梧州,即召集军事会议,决以武力解张、桂军,同日第八路军黄廷桢、朱为珍两部进攻来宾,在石龙击败薛岳部,范德星、陈光汉两团亦在黎塘、樟木与张发奎军遭遇,占领樟木,10月19日陈济棠赴平南督战;张辉瓒第十八师朱耀华旅是夜占领新淦,同日戴岳旅占领清江,10月17日王捷俊旅抵达梓树,清江、新淦之红军沿袁河及赣江向江南转移;蒋介石任命樊锺秀旧部李万林为陆军第七十六师师长,是日李在宝丰县宣誓就职[1]:3695
  • 10月16日——阎锡山由石家庄返回太原,晚8时许,召冯玉祥、汪精卫、陈公博、邹鲁、谢持等各要员会议,决定根据微(10月5日)电主张,采取和平办法,希望东北将和平解决之具体办法早日实现,如果和平解决一切,阎、冯将同时自动下野,军政大权将交给才力优裕之大员接任;石友三就蒋介石所委之第十三路军总指挥职,所部约5万人到达磁州轰击晋军,并积极向邯郸开进,正定、石家庄、顺德一带晋军,依照阎之总退却令向石家庄集中,转正太铁路向太原退却,同日李服膺电于学忠,谓:“奉谕将正太、石家庄防务即日让渡,请派员来石,与警备司令接洽。”,10月17日晋军全部撤娘子关,并炸毁洛、沙两河铁桥,以阻石友三部队北行,10月18日东北骑兵第六旅白凤翔部接防正定、石家庄,骑兵第一旅郭希鹏部由大名开抵顺德;冯部孙连仲派参谋处长李汉辉由新乡抵达济南见韩复榘、蒋伯诚,请代为疏通收编,次日得蒋介石电允,10月19日蒋伯诚偕李汉辉奉召抵南京见蓐介石,蒋委孙连仲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指定鲁西为驻防地点,10月29日孙在新乡就第二十六路总指挥职[1]:3696-3697
  • 10月17日——湖南省政府常会决定设立平浏绥靖处,以刘建绪为处长,10月24日刘拟具“绥靖”意见六条,呈何键鉴核施行,10月25日刘赴平江规划,经费每月50万元;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峡江举行扩大会议,对时局之估量、红军之行动方向、土地问题和工商业政策等问题进行讨论,作出相应决议,决定停止执行进攻南昌、九江之计划,将部队部署于清江至分宜段之袁水两岸地区,以备战姿态开展群众工作和筹措给养[1]:3697-3698
  • 10月18日——何应钦在郑州行营召集军事会议,讨论进攻洛西,徐源泉郝梦龄贺国光等均列席;万选才、王老五在南京被枪决;张学良委任东北边防公署高等参议官汲金纯山海关警备司令[1]:3698
  • 10月19日——张学良派军务厅长荣臻赴北平筹设行辕,并与于学忠接洽军事,10月20日张学良在沈阳举行第二次最高干部会议,决定陆海空军副司令部设沈阳,在北平设行辕,组织大纲由军事、军令、秘书三厅起草;第九军军长上官云相抵达汉口,次日乘机飞南京,10月21日见蒋介石,蒋委上官云相为平汉护路司令[1]:3698
  • 10月20日——鹿钟麟由焦作电张学良,谓冯玉祥事实上已去职,命本人指挥西北各军,愿将全军由中央编制,关于西北军此后兵数及驻屯地,恳代为向中央请示;河南省政府主刘峙、委员张钫等在开封就职;平津卫戍司令于学忠在北平宣誓就职,吴铁城代表中央监誓[1]:3699
  • 10月21日——鹿钟麟之代表李炘、冉愚谷、李广安抵达南京,次日见蒋介石,表示西北军归顺之意,但蒋欲冯、鹿均下野,冯、阎对鹿亦不满,授意刘骥刘汝明出面反对,使鹿处境困难,加以鹿不愿东北军将黄河北岸西北军之军、师长废除,改旅归东北编制,遂于10月24日自焦作发漾(10月23日)电声明“解除军职,息影遂初”,并派秦德纯赴沈阳见张学良说明情况,鹿本人即日离开焦作赴天津租界隐居;吉鸿昌由蒋介石任为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是日吉由周家口防地抵达南京向蒋介石报告改编经过,并请示驻扎地点,蒋即调第二十二路军往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区“剿共”;行政院会议决定,威海卫区域定名为“威海卫行政区[1]:3699-3700
  • 10月22日——平绥铁路宣化、张家口之晋军奉阎锡山令,陆续向大同、浑源一带撤退,东北军第五旅董英斌部开始从南口、顺义向张家口进展,是日晋军张家口警备司令张诚德电张学良,表示欢迎东北军进驻,同日董英斌抵达宣化,与尚留宣化之晋军北平宪兵司令楚溪春同赴张家口,即日接防,残留张家口之晋军完全退入晋境[1]:3700
  • 10月23日——中原大战反中央之靳云鹗旧部刘春荣第二十军在河南北部辉县发生兵变,该部团长陈耀武、特务营长陈北壬乘军部开重要会议时,将军长刘春荣及旅、团长多击毙,并拘留多人,陈耀武自任第二十军代军长,该部旅长刘万春、申体臣闻警,趋避淇县,通电陈述真相,并请友军援助,驻新乡之石友三部据报,于10月28日派遣第一、二两军及教导师协同孙连仲一部,赴辉县进攻陈耀武、陈北壬,毙千余人,刘万奉、申体臣于10月29日率所余官兵4,000余人至顺德归附石友三,10月31日石自顺德发出通电,陈明该部解决变兵经过[1]:3701蒋介石基督新教洗礼[4]:187。蒋介石偕宋美龄自南京抵达上海,赴宋宅参与宋母之祈祷礼,蒋受洗礼基督教徒,该教派属监理会,10月24日蒋等送宋母赴日就医后,即离开上海赴宁波,转返奉化原籍溪口游览山水[1]:3701
  • 10月24日——广西张、桂军乘围南宁滇军退驻平马,连日来集结柳州、南宁、隆安,分向第八路军阵地进攻,是日张、桂军之便衣队在石龙、良村一带与第八路军阵地进攻,是日张、桂军之便衣队在石龙、良村一与第八路军朱为珍部相持,次日始退去,10月27日桂军朱涛部千余人由柳州南下,复攻朱为珍部,另一部500余人由苏梅森率领,从小路抄出良村、对河,牵制第八路军武宣后方,10月28日晨袭武宣,炮火极烈,第八路军派兵截击,张、桂军退向来宾[1]:3702
  • 10月25日——杨虎城军占领潼关,冯军刘郁芬部即晚自西安退走,杨部马青苑旅10月27日占领西安;孙本戎电告福建省政府,卢兴邦愿无条件送还林知渊等6人,林等日内可赴德化,10月26日福建旅京同乡因收编卢部将成事实,特呈请国民政府彻底讨卢,10月27日卢兴邦拍长电一则,向福建省政府请罪,谓“一六”事变,为一二宵小所酿,与卢兴邦无涉,已将卢兴荣革职待罪,请停止军事进行,福建省政府复允即日退兵;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总参议蒋伯诚在上海对记者发表谈话,略谓:蒋介石曾表示,倘西北军以个人名义完全脱离冯、鹿关系,则与中央袍泽一视同仁,否则绝难通融;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任第二师师长顾祝同为洛阳行营主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在江西新喻县罗坊举行联席会议,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红一方面军打不打南昌和如何粉碎敌军“围剿”问题,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之基本情况,提出不应打南昌,主张红军主力先向根据地内退却,使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我之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敌于运动中,经反复讨论,得到大多数与会者赞同,10月26日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指示》[1]:3702-3703
  • 10月26日——陈济棠在梧州召李扬敬、杨鼎中等开军事会议,决定先攻南宁,后攻柳州,李济深、陈铭枢鉴于黄绍竑、白崇禧、李宗仁、张发奎等均为马晓军旧部,故邀请马氏主持两广和平,同日国民政府派前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主任马晓军自上海赴香港,转往梧州收拾桂局;石友三第十三路军归东北军指挥,石应张学良约自新乡到沈阳,是日张学良令石友三不许招兵,静候点编,驻地问题俟蒋决定,石表示遵办;冯部孙良诚派代表王景波抵达济南,请韩复榘代向中央接洽投诚,得韩应允,是日王返河南;吉鸿昌在淮阳就豫鄂皖边防“剿匪”副司令职[1]:3703
  • 10月27日——扩大会议在太原傅公祠开正式会议,汪精卫主席,通过约法起草委员会所拟之约法草案全文,并发表向全国征求对该约法草案意见之宣言,次晨汪离太原南下,该会其他要员亦相继离太原,扩大会议随之消散;河北省政府主席王树常率各厅长到沈阳,向张学良报告接收河北省政府经过及军事布置情况,并请示方略,10月31日离开沈阳返回北平;何成濬电令回湖北各部队,务自11月1日起,三个月内“肃清”红军;第九军军长兼第四十七师师长上官云相辞职,王金钰奉令兼任,是日在郑州就职,同日何应钦自郑州电军政部,谓军事告一段落,郑行营事交王总指挥金钰办理,本人即返南京;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发表任命赵守钰为山西宣抚使;朱德、毛泽东红军第一军团第三、四、十二各军,由新喻峡口攻取上高,图断袁州罗霖师与高安公秉藩师之联络,是日红军遭罗霖部袭击,弃上高向清江转移,集中新喻、清江以北及高安西南地区,鲁涤平令所部分为三个纵队,以张辉瓒、谭道源、罗霖分任指挥进攻红军[1]:3703-3704
  • 10月28日——晚,桂军黄绍竑部经蒲庙、永淳进攻距横县20余里之第八路军杨鼎中部阵地,被击退,杨部向横县推进,10月31日杨亲率分驻永淳、横县各旅,取道蒲庙向邕宁城东南进攻;蒋介石以军事结束,通令各军,战时名义一律撤销,所有各部善后事宜就近与各该省府商承就近各行营妥筹办理;张辉瓒、谭道源、许克祥、李觉、罗霖、公秉藩、邓英等师包围进攻吉安红军,汉口行营分电湖南、江西当局切实联络进击,并派飞机3架轰炸吉安;被卢兴邦扣押之福建省6委,除陈乃元病死尤溪外,林知渊、许显时、程时煃、郑宝菁、吴澍5人是日由孙本戎等护送至福州[1]:3704-3705
  • 10月29日——国民政府任命杨虎城为陕西省政府委员兼主席,10月30日杨进驻西安,组织省政,任马青苑为西安警备司令[1]:3705
  • 10月30日——汪精卫、冯玉祥抵达太原与阎锡山相晤,决定阎、冯下野,汪离开山西,11月1日汪偕陈璧君等离开太原赴天津[1]:3706
  • 10月31日——日本阁议决定,今后公文及教科书一律将“支那”改称为“中华民国”,并任命村井仓松为驻上海日本总领事;阎锡山派代表温寿泉、梁汝舟持阎亲笔函自太原到沈阳,与张学良接洽山西军事善后办法;蒋介石委陈光中为新编第三十二师师长;蒋介石以杨虎城第七军入陕“讨逆”有功,特擢委第十七师第二旅旅长孙蔚如为第十七师师长,第三旅旅长马青苑为第五十八师师长,第一旅旅长冯钦哉为第七十一师师长,仍由第七军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于10月25日起在江西新喻县罗坊举行联席会议,在毛泽东主持下,分析政治形势,总结攻打长沙、夺取吉安之经验教训,作出相应决议,是日会议通过毛泽东提出之“诱敌深入”方针,决定主力红军东渡赣江,准备反“围剿”作战[1]:3706-3707

11月

  • 11月1日——阎锡山之代表温寿泉在沈阳会见张学良,传达阎之希望,谓阎现在拥有军队16万,山西一省无论如何不能养此大军,请将察哈尔、山西、陕西三省仍为晋军防地,如能容纳,阎即下野,晋军统率因赵戴文已老,拟委诸徐永昌,张当即电南京请示,旋接南京复电称,须阎确实出国后,晋军编遣经费方可由中央负全责;郑州行营令道格拉斯飞机四架飞往大原掷弹,阎锡山大本营被命中,伤亡甚重[1]:3707-3708
  • 11月3日——南下斡旋解决桂局之马晓军抵达梧州,与陈济棠确定解决桂局办法:一面由马晓军联络主和之黄绍竑派,一面由粤军急攻邕宁、柳州,促主战之李宗仁、张发奎、白崇禧下野,11月2日黄旭初之代表周渤雄赴梧州与陈济棠、马晓军商收编事,是日赴梧州与陈济棠商和平条件之黄绍竑代表4人抵达广州见古应芬;国民政府特任张之江为江苏绥靖督办,李呜钟为豫鄂皖边区绥靖督办,刘镇华为豫陕晋边区绥靖督办[1]:3710
  • 11月4日——阎锡山通电下野,声明“即日释权归田,偕副父命”,将山西、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青海各省政治交各该省政府,军队交各该警备司令,整理结束,以善其后,同日阎赴晋祠晤冯,劝其暂勿离开山西,11月5日晨返回五台河边村原籍;何应钦乘机由郑州赴西安视察,与杨虎城会晤,商定:一、请中央在两年内修通陇海铁路,二、杨虎城兼陕西省民政厅长,三、西安解除戒严[1]:3711
  • 11月6日——蒋光鼐、蔡廷锴两师由湖南抵达江西萍乡,向莲花、水新之红军进攻,同日红军朱德、毛泽东、彭德怀各部分抵达抚州、新喻及福建、广东边境,何成濬即令鲁涤平、何键“跟剿”,次日公秉藩师由新岗岭向新喻推进;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任陈兴亚为东北宪兵司令,陈是日在北平市就职,下午即赴天津收编天津市宪兵[1]:3713
  • 11月7日——张学良偕吴铁城、张继、刘光等乘车离开沈阳赴天津,由张作相代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及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11月8日张学良抵达天津,11月10日中央所派迎张之贺耀组、张群等到天津,与张学良会晤后,即偕同南下赴南京;黄绍竑在香港电古应芬,谓“桂苦战经年,元气已伤,军民皆望和平……恳公鼎力斡旋,和平解决,至为容易”,古遂电请中国国民党中央予黄以广西善后督办名义,黄亦派代表赴南京接洽;石友三离开沈阳回防,11月15日在顺德通电就第十三路总指挥职;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通令各省、市党部宣传部转饬当地报馆,今后新闻记载,一律采用白话[1]:3713-3714
  • 11月8日——余汉谋指挥第八、十两路军再攻南宁,兵分三路,直袭南宁城,激战甚烈,马晓军电劝李宗仁、白崇禧等出洋,谓中央可给考察名义,各给川资5万,两年后归国后优用;阎锡山下野后,称归里服侍“亲疾”,但仍在五台河边村设军政办事机关,令山西分晋南、晋北、晋东三面布防,并发表赵承绶张会诏、杨澄源、李生达、杨效欧分别任绥远区、平绥区、河东区、孟县辽县区、潞安泽县区守备司令,徐永昌、杨爱源分别为晋绥警备总、副司令,是日中央军飞机复至太原掷弹威胁,死伤商民50余人;国民政府任命上官云相为军事参议院参议;福建省政府令卢兴邦部退出尤溪、延平、建瓯三属,集中沙、永、邵、光四县,听候改编加委,卢兴邦于是日在延平就闽西“剿匪”先遣指挥,并保卢兴明、张兴龙任旅、团长,另派员与福建省政府接洽暂缓调防,同日福建省政府电浙江省政府请将拘押在江山之卢兴明释放[1]:3714-3715
  • 11月10日——西北军后方总司令兼代陕西省主席刘郁芬在天津通电下野,谓:“兹幸三秦治安负责有人,遂于上月二十五日脱离陕境,退让贤能,副我素愿。”,11月22日,刘派代表郑达如到南京见蒋介石,蒋交亲笔函一件,嘱迎刘去南京,11月29日刘到南京见蒋;蒋介石任命韩德勤接替叶开鑫为陆军第五十二师师长,是日韩在徐州防次就职[1]:3716
  • 11月11日——蒋介石偕宋美龄及中央委员张静江、戴季陶、陈铭枢、王正廷、李石曾、陈策自奉化溪口回到南京,同日接见马福祥、梁冠英、马鸿逵、刘峙、张之江、杨树庄、何应钦、何成濬、孙连仲、袁英等,晚设宴招待各将领[1]:3717
  • 11月12日——中国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开幕,主席胡汉民致开会词,称三全大会议案,因受军事影响,未能实现,重申有条件地召开国民会议之主张,反对制定约法;张学良抵达南京,军政要员何应钦、王宠惠等700余人到站欢迎,张即赴总司令部与蒋介石会晤,表示外交问题由外交部负责办理,随即共同参加孙中山先生诞辰六十五周年纪念及四中全会开幕礼[1]:3717
  • 11月13日——刘翼飞在张口通电就察哈尔省委员兼代主席职;顾祝同遵令进驻潼关,并于同日在潼关通电就洛阳行营主任职,洛阳行营改称西北行营[1]:3718
  • 11月18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四中全会开第六次大会,推选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行政院长,于右任为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长[1]:3722
  • 11月19日——张学良宴请蒋介石夫妇,并偕游紫金山、汤山等处,次日张学良偕张学铭分访蒋介石、胡汉民、于右任、戴季陶、何应钦、邵力子等数十要人,准备北归;蒋介石与张学良、何应钦等磋商河南北部防务,决定以第四十七师王金钰及卫戍郑州之第五十四师郝梦龄部克日渡河,进驻新乡,驻新乡之孙连仲部向山东移防,是日下午,蒋介石在总部召见王金钰,嘱其即日赴郑州督师开拔,郝师开拔后,即由驻扎许昌、漯河之第六师赵观涛部开郑州,担任郑州卫戍;新编第十六师奉令改编为陆军第三十三师,师长葛云龙是日在禹县防次宣誓就职,11月21日葛率部开往归德一带驻防[1]:3723
  • 11月21日——石友三通电将所部缩编为6个师,孙光前等分任师长,余下手枪团等6团1大队归指挥部直接指挥[1]:3725
  • 11月23日——汪精卫偕夫人陈璧君由天津秘密乘近海邮船亡命日本;卢兴邦得孙本戎电告卢兴明在杭州陆军监狱服毒自毙,遂于是日电福建省请自兼第一旅旅长[1]:3726-3727
  • 11月24日——兼行政院院长蒋介石、国民政府委员张学良、于右任、江苏绥靖督办张之江,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吴敬恒监誓;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决议:一、推蒋介石、胡汉民等14人委员起草召集国民会议方案,二、修正《政治会议条例》,三、推张学良为政治会议委员,四、推吴铁城、张群、何成濬、刘芦隐、马超俊为政治会议候补委员;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阎锡山发表《告别三晋父老书》,张学良自南京电令王树常派车赴石家庄接阎锡山出洋,11月29日阎离开五台赴大同,取道平绥铁路赴天津,12月3日阎在天津接见记者,表示略休息后即出洋,“晋军政交,善后听中央,本人下野之身,一切不问”;蒋介石接见山西宣抚使赵守钰,并召孔祥熙、赵守钰、王用宾、弓富魁等商谈晋局善后办法,对晋省内部军队,令赵守钰办理,随时请示张学良;蒋介石在南京接见第六路军总指挥朱绍良,指示福建、江西“剿共”办法,并促朱赴江西转福建率部追“剿”[1]:3727-3728
  • 11月25日——冯玉祥偕刘骥黄少谷由五台之西会村赴晋祠,旋迁往绛州汾阳洞,后又移居汾阳峪道河,至此冯玉祥军事集团完全瓦解;徐永昌以晋绥警备总司令名义下令将旧有第三方面军之18个军裁去8个军,成立10个晋绥警备军,分任王靖国、李服膺、杨澄源、赵承绶、张会诏、冯鹏翥、袁庆增、杨耀芳、孙楚、杨效欧为各军军长;国民政府令:任命马鸿宾为甘肃省政府委员,并暂行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指令行政院,依陆海空军勋章条例,褫夺曾授予阎锡山、傅作义、周玳、赵承绶、孙楚、杨效欧、李生达、王靖国、李服膺、杨耀芳、关福安、张会诏、冯鹏翥、辜仁发、刘春荣、万选才之各等宝鼎勋章[1]:3728
  • 11月26日——石友三到天津迎候张学良,石所扣车辆,平汉铁路局已派员赴顺德点收,商定由局方每月协饷30万,车辆候石、张晤商后再交,石告记者称该军共3.2万人,淘汰7,000人,中央允月给60万元,不敷之数,由东北担负;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电蒋介石辞职,民政厅长程振钧、秘书长刘石心亦同时电呈中央辞职[1]:3729
  • 11月27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取消教导师名称,原有三个教导师,冯轶裴第一师改为国民政府警备师,张治中第二师改为陆军第四师,钱大钧第三师改为陆军第十四师;杨树庄请辞海军部长及福建省政府主席职,蒋介石慰留[1]:3730
  • 11月28日——第一次国民政府会议决议,特派王宠惠、张学良、王正廷、孔祥熙、孙科、王伯群、宋子文为内外债整理委员会委员,以王宠惠兼委员长;教育部长蒋梦麟呈国民政府及行政院辞职,称受职两年,“力不从心,时遭横阻……默念前途,殊多障碍”[1]:3730-3731
  • 11月30日——原任第十三路总指挥王金钰,因前第十三路总指挥石友三已复职,改任第五路总指挥[1]:3731

12月

  • 12月1日——陈立夫访张学良谈北方党务;张贞新一师奉蒋介石令改为陆军四十九师,是日张通电在福建漳州就该师师长职[1]:3732
  • 12月2日——蒋介石偕宋美龄由上海抵达南京,邵力子、孔祥熙、马福祥同行,晚蒋设宴为张学良饯别,即席讨论西北善后,张力荐商震担任山西省政府主席[1]:3732
  • 12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改组国民政府,外交王正廷、军政何应钦、交通王伯群、铁道孙科、财政宋子文、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静江、禁烟委员会委员长张之江均仍旧,农矿、工商两部合并为实业部,以孔祥熙为部长,教育部长蒋梦麟辞职照准,调驻法公使高鲁继任,内政部长钮永建调任考试院铨叙部长,以刘尚清继任,派陈其采筹备主计处,卫生部改为卫生署,隶行政院,仍以刘瑞恒为署长,另通过预算案多起,北宁铁路公债案原则通过;杨树庄之代表林知渊谒见蒋介石,请示整理福建省军政方法,蒋促杨即日返福建,主持一切;参谋总长朱培德呈请辞职,蒋介石指令慰留;梁漱溟应韩复榘之请自北平赴山东,商乡村自治实行办法[1]:3733-3734
  • 12月4日——国民政府特任刘尚清为内政部长,王正廷为外交部长,宋子文为财政部长,何应钦为军政部长,杨树庄为海军部长,高鲁为教育部长,王伯群为交通部长,孙科为铁道部长,孔祥熙为实业部长,钮永建为铨叙部长,陈其采为主计处筹备主任,原任内政、外交、财政、军政、海军、农矿、工商、教育、交通、铁道、卫生各部部长免职;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一、特组织革命债务调查委员会,并推张静江、林森等17人为委员,定期成立,从事调查整理,二、推刘芦隐继任中央宣传部部长,马超俊继任中央训练部部长,三、派林森、陈耀垣两委员往海外巡视党务及各地侨情,四、派杨虎城、苏资深、田毅安、孙明经、于国桢、张文生、李范一七人为陕西省党务整理委员;朱德、彭德怀一、三军团由江西边入福建,占领宁化、长汀、光泽、崇安,各县纷纷电省告急;张学良与蒋介石在南京作最后之国事洽商,即晚偕夫人于凤至渡江北归,蒋派国府秘书高凌百及刘光随张北行;国民政府明令改组浙江省政府,准省政府委员兼主席张静江、委员兼建设厅长兼代民政厅长程振钧辞职,任命张难先为浙江省政府委员兼主席兼民政厅长;国民政府令:禁烟委员会委员张之江免职,以刘瑞恒继任;国民政府令:任命蒋梦麟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易培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朱家骅国立中央大学校长,金曾澄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政府任命冯轶裴为国民政府警备师师长;刘镇华通电,在郑州就豫陕晋边区绥靖督办职[1]:3734-3736
  • 12月5日——蒋介石偕邵力子周佛海等乘“永绥”舰西上视察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剿共”军队,即发表《告民众书》,称此次“剿共”,大军共有30余万众,海军有兵舰20余艘,飞机数十架,四面围堵,无异网罗,“惟诚心悔过投顺者赦免,携械或擒杀匪首来归者有赏”;国民政府为发展西北恳殖及化兵为工,派驻陕西第二师顾祝同部、第三师陈继承部、第十师杨胜治部开赴甘肃,是日顾、陈两师接到开赴甘肃命令[1]:3736
  • 12月6日——国民政府令:教育部新任部长高鲁未到任以前,由行政院院长蒋介石兼理;行政院严令教育部整饬全国学风,称学风不良,“不惟教育破产,抑且有亡国灭种之忧”,宣布一切罢课、集会皆为非法,责令“学生惟当一意力学,涵养身心,澟古子思不出位之训戒,奉总理三民主义为依归,不得干涉行政,致荒学业”,如有违令越轨者,政府“惟有执法严绳,以治反动派者治之,决不稍事姑息”[1]:3737
  • 12月7日——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经黄绍竑劝告,致电古应芬、陈济棠、陈铭枢,提出和平解决桂局初步条件:一、中央给黄绍竑主持桂军民政名义,二、重新指定张、桂军集中地点,古、陈转电南京中央请示,中央覆电主张以上二事决定后,李、白、张即须出洋,第二步由黄与广东接洽;蒋介石偕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濬抵达南昌,晚与何应钦、朱绍良、鲁涤平等会议湖南、湖北、江西、福建联络“剿共”方针[1]:3737-3738
  • 12月8日——黄绍竑离开南宁,取道龙州入安南转香港,临行前李宗仁、白崇禧在南宁设宴饯行,白恐黄到香港后去南京投蒋,在祝酒辞中称:“广西人不会投蒋。我们要争取生存,必须奋斗到底,一息尚存,此志不渝。”,黄答称:“今后行动准则有两条:第一是不再破坏国家,第二是不再破坏广西。”;张学良在天津派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刘翼飞访阎锡山,劝早日出洋,告以对山西善后若有意见,可开诚相告,阎答“晋事已托商震、徐永昌,可与直接商议,余以下野之身,不愿谈时事,并不愿发表何等意见”,刘覆命后,张即电促商震、徐永昌去天津协商[1]:3738-3739
  • 12月9日——蒋介石电令各路指挥悬赏5万元购缉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蒋委现任江西省政府委员兼第九路军高等顾问路孝忱兼代新十三师师长;国民政府任命王景岐国立劳动大学校长[1]:3740
  • 12月11日——蒋介石抵庐山后电召在南京之吴敬恒、陈布雷、陈立夫、马福祥等前往,12月12日吴敬恒等到庐山谒见蒋;商震、徐永昌应张学良电召抵达天津,即访王树常及张学良商山西省善后问题,决定晋事由张指挥,军队由徐维持现状,政治交商震,军费一部分由张发给,12月12日、13日两日商、徐与续商山西、绥远军政善后办法;陈光中在浏阳就新编第三十二师师长职[1]:3742
  • 12月12日——“富田事变”发生,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奉命带红十二军一个连队到吉安县富田村肃“AB团”,将省行委机关包围,刑讯逼供信,滥捕滥杀,12月9日李韶九带一个排,前往东固,同红二十军军长刘铁超商议肃“AB团”,五天之内抓捕“AB团”20余,人人自危,12月12日红二十军第一七四团政委刘敌,从前线回东固,被疑为“AB团”后,率第一营包围省行委,捆绑军长刘铁超,释放“AB团”犯,李韶九闻讯逃走,酿成震惊中央苏区之“富田事变”[1]:3742
  • 12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以“讨逆”军事已告终,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无存在必要,决于本年底实行裁撤,蒋介石是日电令总部准备结束,嗣因全国军队改编正在开始,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剿共”亦在进行之中,经蒋介石核准,从1931年1月起,总部展期三个月结束[1]:3743
  • 12月14日——张学良与商震、徐永昌会谈晋、绥善后,徐拟请驻山西客军10余万人出境,但无适当地点,久谈莫决,乃力请将孙殿英、高桂滋等部直接听张学良指挥节制,张允[1]:3744
  • 12月15日——财政部长宋子文通电实行裁厘,全国厘金及类似厘金之一切捐税限本年12月31日止,一律永远废除,“另订良好税制,以期与民更始”;全国现有陆军280师,国民政府拟缩编为100师,内中央军60师、国防军40师,四川军50万人将缩编为12师;国民政府令准考选委员会委员长戴季陶辞职,以副委员长邵元冲继任,任命王用宾为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陈布雷为教育部常任次长,刘瑞恒兼内政部卫生署署长[1]:3744
  • 12月16日——古应芬已被委为接洽桂局和平全权代表,是日陈济棠访古应芬详商桂局[1]:3745
  • 12月20日——蒋介石下庐山赴汉口,政训部主任周佛海及吴敬恒、邵力子等随行[1]:3747
  • 12月21日——财政部决定实行特种消费税,抵补裁厘,全国分为若干区进行征收[1]:3748
  • 12月22日——阎锡山携眷离开天津,搭乘日船“武昌丸”赴大连,临行对记者称:“在大连过新年后拟赴日本,今后专意研意研究文化及社会事业,先在日本视察都市及乡间,然后转赴欧美,经一年后再返日本”,12月24日阎抵大连,即入市外黑关庄之临时寓所;外交部长王正廷、财政部长宋子文、军政部长何应钦、交通部长王伯群、铁道部长孙科、实业部长孔祥熙、代理内政部务张我华、教部政务次长李书华、常任次长陈布雷、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禁烟委员会委员长刘瑞恒在南京宣誓就职,胡汉民授印,王宠惠监誓;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通令各军即日将战时“讨逆军部”一律裁并,归各该师部辧理,其军长名义仍照旧存在[1]:3748-3749
  • 12月23日——蒋介石委徐源泉、王金钰分任川湘鄂及湘鄂赣边区“剿共”清乡督办;蒋介石以新编第五师公秉藩部占领东固,特赏洋万元,并将该师升格为陆军第二十八师,以示奖励;蒋介石任命刘峙为郑州行营主任,鲁涤平兼南昌行营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中央紧急通告》第九十六号,进一步承认六届三中全会有“调和主义”的错误,承认“三中全会的路线仍然成为立三路线的继续”;黄绍竑之代表伍廷飏奉蒋介石电召庐山面商桂局和平,已有结果,是日离开上海南下赴香港,奉蒋命迎黄绍竑入南京[1]:3749-3750
  • 12月24日——张学良在天津分批召见西北军将领宋哲元、庞炳勋、孙良诚及晋军将领徐永昌、商震、杨爱源、傅作义等,议定晋绥军整编方案:一、晋军原有十军,人数约15万,现缩编为四军,约八万人,由商震、徐永昌、徐永昌、杨爱源、傅作义等四人分任军长,二、西北军约五万人,减为三万人,缩编为一军,以宋哲元为军长,辖三师,以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分任师长,孙良诚另有任用,所部交宋哲元统辖,三、杂牌军队约三万人,全部遣散,庞炳勋、孙殿英各缩编为一师,月饷105万元,由晋负担,遣散编余军队之经费另行设法;立法院发表各委员会委员长暨委员名单:法制委员会委员长焦易堂,外交委员会委员长傅秉常,财政委员会委员长邓召荫,经济委员会委员长马寅初,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钮永建[1]:3750-3751
  • 12月25日——蒋介石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边区划分为8区,分别委李觉王金钰刘建绪郝梦龄、刘夷、萧之楚、徐源泉7人为“剿匪”司令,蒋介石即日离开汉口回南京,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剿匪”事宜责成何成濬办理;国民政府明令优恤已故军事参议院参议、四川省政府委员、前广州大元师府中央直辖第三军军长卢师谛;中国国民党中常会议决,推陈布雷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3751
  • 12月28日——郑州行营遵蒋介石令移至开封[1]:3752
  • 12月29日——岳维峻奉蒋介石令任陆军第三十四师师,是日在孝感防次宣誓就职;国民政府令准免禁烟委员会副委员长钮永建职[1]:3753
  • 12月30日——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率师部及2个旅在龙岗附近遭黄公略红三军阻击,张部等“四面被围,地势险峻,粮弹罄尽,既难突围而出,复无坚守之资”,红军终将敌全部歼灭,毙伤俘敌9,000余人,张辉瓒被生俘[1]:3753-3754

逝世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