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唐代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a]—649年7月10日[b][c][d]),唐朝第二任皇帝、第一任宰相。唐高祖李淵次子,母親太穆皇后竇氏,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族共主,開創了奠定唐朝立國基礎的「貞觀之治」,因此成為唐代乃至中國歷史上最享負盛名的皇帝之一,亦是為後世爭相效仿的明君典範之一。在滅亡東突厥汗國之後,被九姓鐵勒、西域諸國國王、吐火羅葉護尊稱為「天可汗」,成為首位天可汗。
唐太宗 | |||||||||||||||||
---|---|---|---|---|---|---|---|---|---|---|---|---|---|---|---|---|---|
唐朝皇帝 | |||||||||||||||||
唐朝第2位(任)皇帝 | |||||||||||||||||
統治 | 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22年309天) | ||||||||||||||||
前任 | 唐高祖李淵 | ||||||||||||||||
繼任 | 唐高宗李治 | ||||||||||||||||
太上皇 | 唐高祖李淵(626年-635年) | ||||||||||||||||
天可汗 | |||||||||||||||||
統治 | 630年4月20日-649年 | ||||||||||||||||
前任 | 首任 | ||||||||||||||||
繼任 | 唐高宗李治 | ||||||||||||||||
出生 | [a]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隋朝岐州武功縣慶善宮(今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 | 598年1月28日||||||||||||||||
逝世 | 649年7月10日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 (51歲)||||||||||||||||
安葬 | |||||||||||||||||
配偶 | 長孫皇后 韋貴妃 楊貴妃 楊妃 陰妃 燕德妃 鄭賢妃 徐賢妃 韋昭容 昭儀某氏 婕妤某氏 楊婕妤 蕭美人 崔才人 蕭才人 武則天 宮中下嬪某氏 高氏 巢王妃楊氏 王氏 楊氏 某氏 三品亡宮周氏 三品亡宮金氏 五品亡宮 三品亡尼 七品典燈 | ||||||||||||||||
子嗣 | 子:
女: | ||||||||||||||||
| |||||||||||||||||
王朝 | 唐朝 | ||||||||||||||||
父親 | 唐高祖李淵 | ||||||||||||||||
母親 | 太穆皇后竇氏 |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於雁門關營救隋煬帝。晉陽起兵攻取長安後,受封秦公。唐朝建立後,封為天策上將、秦王、太尉、司徒兼尚書令,他是傑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隋末群雄,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諸子而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號—貞觀。
李世民登基後,積極聽取群臣意見,文治天下,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亦稱為開元之治)以及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其真跡今僅存晉祠之銘並序碑刻。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崩於含風殿,享年51歲,在位23年,廟號太宗 ,諡號「文皇帝」,與原配文德皇后長孫氏合葬於昭陵。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日[c](598年1月28日)[b],李世民出生於岐州武功縣的慶善宮中(武功別館),是當時擔任隋朝岐州刺史的漢族官員[1]李淵與竇氏所生的嫡次子。竇氏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順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由於李淵的母親元貞皇后和李世民的母親竇氏都既有漢人血統也有鮮卑血統,所以李世民父子是胡漢混合血統。
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母親在涿郡(治今北京市西南)病逝,鴻臚寺治禮郎高士廉看中了李世民,把外甥女長孫氏(登基後稱長孫皇后)許配給李世民為妻。
大業十一年(615年),雲定興被授以左屯衛大將軍,奉命援救在雁門關被突厥始畢可汗所率大軍圍困的隋煬帝。隋煬帝派人把詔書綁在木頭上,放進汾河讓詔書順流而下,希望有人看到詔書前來救援。雲定興向各地招募願意出征的軍士,李世民那年只有十六歲,前去應募從軍,被劃歸雲定興的帳下。雲定興手下只有兩萬新兵,且多是步兵。李世民向雲定興建議:突厥敢圍困天子,是認定我們沒有援軍。不如我們把軍隊前後拉開,延綿數十里,讓敵軍白天看見旌旗招展,晚上聽見鉦鼓聲聲,誤以為大軍壓境,如此才能不戰而勝。若他們知我虛實,兩兵相接,則勝敗難料。雲定興採納了李世民的疑兵之計攻突厥,突厥兵看到隋軍浩浩蕩蕩絡繹不絕,果然以為隋軍大批救兵到,於是解圍撤退。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父親李淵升任隋朝右驍衛將軍。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李淵又遷任太原郡留守,李世民也跟隨到太原,李建成、李元吉和他們的異母弟李智雲留在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李世民時年十八。魏刀兒來攻太原,李淵率兵攻打,不幸深入敵陣,無法衝出重圍。李世民以輕騎突圍而進,張弓射敵,所向皆披靡,救李淵於萬眾之中。其後敵步兵又至,李淵與李世民又奮擊,大破敵軍。
隋朝各地反聲四起,戰火瀰漫,民不聊生。李世民準備舉義兵,於是撫恤百姓,禮遇士兵,散財養客,江湖人士、俠客義士,莫不願效死力,為李唐起義兵做好充分準備。李世民在太原結納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等人,與晉陽宮監裴寂和晉陽縣令劉文靜商議勸諫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東突厥支持的定楊可汗劉武周佔領了太原附近汾陽宮,隋煬帝不滿李淵和馬邑郡太守王仁恭無力阻止東突厥入侵。隋煬帝要將李淵和王仁恭捉拿帶到江都問罪,還沒有成行,又將其赦免。
當時,有李氏取代楊氏的讖語,隋煬帝因為擔心李渾的侄子李敏(煬帝的姐姐楊麗華的女婿)會應讖為帝,因此誅殺了李渾家族。李淵非常擔心,在李世民、裴寂的鼓動下,決心起兵反隋。偷偷召喚李建成、李元吉從河東,女婿柴紹從長安前來太原。七月,李淵誅殺了隋煬帝派來監視他的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接着打着「勤王定亂,迎回隋天子」的旗號,正式開始於晉陽縣起兵,並且得到李氏宗族、姻親的響應,是為晉陽起兵。李淵以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都督、統右三軍。
李淵派劉文靜出使東突厥得到了始畢可汗的支持,派李建成、李世民奪取西河郡。六月,正式起兵。李淵自為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進兵大興城(長安)。
七月,李世民隨李淵出征,李淵在山西霍邑與隋將宋老生二萬精兵相持於霍邑。恰值久雨糧盡,李淵與長史裴寂議論,不如暫且回太原,以後再圖謀舉事。李世民懇求李淵不要退卻。李世民說:「原本興立大義是為了拯救百姓,應當先攻入咸陽,號令天下;遇到小敵就回師,恐怕隨從起義之人將會一朝解體。回去守太原一城之地,這不過是賊寇所為罷了,怎麼能保全自己!」但是李淵不採納,催促命令引軍出發。李世民遂大哭於外,聲聞帳中。李淵召問其故,李世民說:「現在部隊憑藉正義而出動,前進、戰鬥就必定勝利,退回就一定會散夥。大家散夥於前,敵人趁機追擊於後,死亡將頃刻而至,因此悲傷。」李淵醒悟而停止撤兵。
八月,雨停,引師取霍邑。李世民怕宋老生不出戰,於是率領數名騎兵先到霍邑城下,拿着馬鞭指點比劃,好像圍城樣子,以激怒宋老生。宋老生果然發怒,開門出兵,背城列陣。李淵與李建成一起列陣於城東,李世民和柴紹列陣於城南。老生指揮兵士迅速前進,先逼近李淵,這時李建成忽然墜馬,宋老生趁機進攻,李淵與李建成部隊往後退卻。李世民自城南高地率領兩名騎兵急馳而下,衝斷了宋老生部隊,又領兵奮力進擊,敵軍大敗,各扔掉兵器逃跑。宋老生退回到城門,城上閘門放下,宋老生手拉繩子想上城,被砍死,於是霍邑平定。
到了河東,關中豪傑爭着奔赴參加義軍。李世民請求進軍入關,開永豐倉賑濟百姓,收服群雄及眾豪傑來謀取京都。李淵同意,從龍門渡黃河,先定渭北。關中有李世民的姐姐李三娘等人起兵響應。京都附近官民及豪傑紳士到軍門請求獻身報效義軍者日以千計,扶老攜幼,滿於麾下。李世民收納英俊,擇才而用,遠近聞者,皆來投靠。
唐軍在涇陽宿營,有優秀兵士九萬名,擊破反隋盜寇胡人劉鷂子,兼併其部下,留下殷開山、劉弘基屯駐長安舊城。李世民自己帶兵奔赴司竹,盜寇首領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都來相見,停留於阿城,獲得兵士十三萬人。長安父老送牛酒到營門勞軍者不可勝數,李世民都加以慰問,然後送走他們,東西一概不收。軍令嚴肅,秋毫無犯。接着與大軍一起平定京城。
十一月,李淵攻克大興,以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楊廣為太上皇,李淵自為大丞相、唐王。攻克隋大興城後,李世民官拜京兆尹、受封秦國公。隴西的西秦霸王薛舉不滿李淵佔據西京,派他的兒子薛仁杲來犯。李淵派李世民抵禦薛仁杲,李世民在扶風擊敗薛仁杲,薛舉暫時有投降李淵的念頭,被謀士郝瑗勸阻。義寧二年(618年)春,隋朝東都洛陽被瓦崗軍魏公李密圍攻,李淵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率軍聲稱援助洛陽,想試探洛陽能否歸順自己。洛陽的官員拒絕了李淵的援助,李建成和李世民在此時不想與東都留守官員和李密爭奪洛陽的控制權,於是撤軍。三月初十(618年4月10日),李淵改封李世民為趙國公。三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為唐,定都大興,易名長安,唐朝建立。李世民拜尚書令、晉為秦王。
唐朝建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最終統一中國。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親自參與四場大戰役。
西秦薛舉自立為秦帝,再次攻打唐朝,兵鋒抵達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 ,唐高祖派李世民為西討元帥,抵禦薛舉。李世民深溝高壘,不肯與薛舉交戰,想要將薛舉拖垮。但此時李世民身患瘧疾,回後方修養。臨走前,李世民令代為指揮軍隊的劉文靜、殷開山不得擅自出兵。七月初九,劉文靜、殷開山因輕視而出擊薛舉,被敗於淺水原,唐軍大敗,傷亡十之五六。唐軍被迫撤回長安,劉文靜、殷開山被免職。薛舉獲勝後,聽從郝瑗的建議,準備進攻長安。八月初九,薛舉暴病而亡,其子薛仁杲繼位。八月十七,唐高祖再派李世民為元帥,抵禦薛仁杲。薛仁杲即位三個月後,唐軍出擊,在淺水原與薛仁杲的部將宗羅睺激戰。結果,唐軍擊潰了宗羅睺的軍隊,然後襲擊薛仁杲。薛仁杲被迫撤入高墌城,大批士兵降唐。薛仁杲只好降唐,李世民將他押送長安,被唐高祖處決。十二月初一,唐高祖任命李世民為太尉、使持節、陝東道大行台。
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對唐朝發動攻勢。九月十六攻陷太原,留守太原的李元吉棄城逃走,劉武周派宋金剛繼續向南進攻。唐高祖派宰相裴寂率軍抵禦,十月,裴寂大敗,今山西全境幾乎都落入了劉武周手中。唐高祖大驚,考慮放棄河東(山西省)。李世民請命親率大軍討伐劉武周。高祖同意,派他率領軍隊渡過黃河。李世民與宋金剛對峙,還是沒有馬上交戰,選擇相持將宋軍拖垮,同時派殷開山、秦叔寶率軍擊敗援助叛唐勢力的劉武周部將尉遲敬德、尋相。最終,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剛糧草枯竭後退,李世民追擊,宋金剛大敗。尉遲敬德、尋相降唐,李世民持續追擊,劉武周、宋金剛逃往東突厥。山西全境都落入唐朝手中。
武德三年(620年)夏,唐高祖再派李世民東征鄭國。619年,隋朝末代皇帝楊侗禪位給鄭王王世充,王世充稱皇帝,建立了鄭國。李世民兵至鄭都洛陽,王世充求和,李世民回絕,開始圍攻洛陽。同時,他派部下分別佔領了鄭國周邊的城池。同年冬,除洛陽和王世充的侄子王弘烈守衛的襄陽之外,鄭國大部分地區都歸屬唐朝。王世充向河北的夏王竇建德求助。竇建德認為唐滅鄭國之後,就要兼併他的夏國,於是同意出兵。他派李大師勸李世民撤退,李世民扣留李大師,沒有回應竇建德。李世民在兵將中選派玄甲軍一千餘人,身着黑衣黑甲,自己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翟長孫作為指揮。
武德四年(621年)春,洛陽陷入絕境,夏軍尚未抵達,但唐軍也進入困局,洛陽城防依靠飛石弓弩使唐軍傷亡很大。唐高祖聽說竇建德已決定前來援助王世充,命李世民撤退。李世民派封德彝去長安稟明高祖,如果唐軍撤退,王世充勢力再振,以後很難取得現在的成功了。高祖於是同意李世民繼續圍攻洛陽。夏國前軍抵達,李世民派軍將其擊潰,然後致書竇建德,請他撤軍。竇建德的妻子曹皇后和大臣凌敬建議,應進攻山西南部的唐軍,竇建德沒有同意,繼續向洛陽進軍。李世民預料到竇建德的行動,留下李元吉指揮圍攻洛陽,自己則東進虎牢關結陣。兩軍在虎牢交戰,李世民打敗竇建德,將其俘虜。他將竇建德帶到洛陽,王世充見到大驚,想要放棄洛陽南逃襄陽,但他的部將表示現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竇建德,竇建德被擒,已經沒有勝算。王世充於是投降。逃回夏都洺州的曹皇后和齊善行隨後也投降唐朝。鄭國、夏國之地都歸屬唐朝。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高祖為賞賜李世民和李元吉鑄幣監各三爐,裴寂一爐,讓他們自己鑄幣。武德四年十月,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闢弘文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一個小內閣。
竇建德被李世民被帶回長安後,被唐高祖處決。武德四年(621年)冬,夏將劉黑闥反抗唐朝,聲稱要為竇建德報仇。兗州徐圓朗名義上在王世充手下為魯王,在王世充失敗後歸順唐朝。這時,劉黑闥與徐圓朗結盟,一起反唐。劉黑闥接連擊敗高祖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義安王李孝常和曹國公李世勣。至此,他幾乎收復了原夏國疆域,定都洺州,自封為漢東王。武德五年(622年),高祖再派李世民和李元吉率軍討伐,經過一番戰鬥,三月廿六,李世民在洺水上築壩,然後將其摧毀,由此引發的洪水摧毀了漢東軍。劉黑闥逃到東突厥,而李世民則向東擊敗徐圓朗。高祖召李世民回朝,於是李元吉、李世勣、李神通、任瓌繼續進攻徐圓朗,四月初九,李世民返回長安。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為唐高祖,並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高祖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而高祖猶豫不決。[2]太子李建成隨即聯合四弟齊王李元吉,共同排擠李世民。同時,高祖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太子、秦王和齊王的教書與皇帝的詔書具有同等效力,在命令相互衝突時,官員們只得執行最先到達的命令。
此後,長兄皇太子李建成知李世民終不肯屈為人臣,而李世民也認為是自己奠下唐朝開國的基業,遂與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猜忌日深,兩派之間互相傾軋。李世民的手下人才濟濟,李建成的支持者只有李元吉和李淵的嬪妃尹德妃、張婕妤等人。
武德五年(622年)年底,劉黑闥得到東突厥頡利可汗的支持返回河北,在下博之戰大勝唐軍,李世民的堂弟淮陽王李道玄陣亡。劉黑闥再次恢復了原夏國的大部分領土。李建成的謀士王珪和魏徵建議太子要在戰爭中提升自己的聲望,李建成於是向父親請戰。高祖於是派李建成、李元吉率軍攻打劉黑闥。武德六年(623年),劉黑闥兵敗,被諸葛德威出賣,擒獲交給李建成。李建成在漢東故都洺州處決了劉黑闥,凱旋迴到長安。此時,唐朝基本統一中國。
接下來的幾年中,李世民兄弟之爭愈演愈烈。在此期間,東突厥入侵時,李建成、李世民都曾經率軍防禦。輔公祏在丹陽(今江蘇省南京市)反唐時,唐高祖任命李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攻打輔公祏,但很快取消了命令,而派李世民的堂兄趙郡王李孝恭代為出征。
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李建成暗中招募驍勇充當東宮衛士,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到仁智宮向避暑的唐高祖告發。唐高祖大怒,將李建成逮捕。李建成的親信慶州都督楊文幹恐懼,起兵謀反。高祖派李世民攻打楊文幹,許諾平定楊文幹後立他為太子。然而,李世民走後,李元吉和宰相封德彝、尹德妃、張婕妤等人都替李建成求情。李世民平定楊文幹歸來後,高祖並沒有廢黜李建成,而是指責李世民與李建成不和,將李建成的手下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和李世民手下的天策兵曹參軍杜淹,全都流放到巂州(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
唐高祖困於東突厥多次入侵,想要燒毀長安,遷都樊城。李建成、李元吉、裴寂都表示同意。而李世民堅持反對,所以計劃未能實施。同時,李世民也派親信張亮、王保等人前往洛陽,加強控制當地軍隊和結納山東豪傑。
李世民曾在李建成東宮飲酒,吐血數升,懷疑李建成下毒。[3]唐高祖於是考慮派李世民出鎮洛陽,以防止兄弟之間的進一步衝突。但李建成、李元吉認為這會給李世民一個在洛陽培養勢力的機會,於是表示反對。高祖因此作罷。與此同時,李世民曾一度造訪李元吉府邸,李元吉想要刺殺李世民,李建成卻下不了決心,因而終止了行動。李建成有一匹馬烈馬,很容易摔倒騎手,他讓李世民試騎,導致李世民幾次摔倒,李世民向宇文士及表示對這種伎倆的不屑。
其中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衛士將領薛萬徹等追隨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從李世民。宰相陳叔達、渭北行軍典簽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餘將領李靖、李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李世民手下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一再勸說李世民先對李建成、李元吉下手,而魏徵則勸說李建成先攻打李世民。李建成勸唐高祖翦除房玄齡、杜如晦,以及李世民的親信尉遲敬德和程知節。留在李世民身邊的長孫無忌繼續勸說李世民先下手為強。
武德九年(626年)夏,東突厥侵犯唐邊境。高祖本來想要派李世民率軍抗擊,李建成向高祖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率領李世民手下的大將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秦叔寶等人出征突厥。太子府率更丞王晊密報秦王:李建成想藉此控制秦王的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為李元吉餞行時,設伏兵殺李世民。於是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4]讓尉遲敬德暗中召見房玄齡、杜如晦回府,夜間向高祖狀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高祖於是計劃第二天一早召見李建成、李元吉,召宰相裴寂、蕭瑀、陳叔達調查此案。次日,即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和李元吉通過首都長安城宮城的北門玄武門附近時,李世民帶領手下進行伏擊。他親自射出一箭,射殺了皇太子李建成,尉遲敬德殺死了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此後李世民的軍隊進宮,高祖得知情況後,知道大勢已去,讓出軍政大權予秦王,而建成、元吉則被宣佈為作亂者,諸子則遭誅殺並從宗籍中除名。三天後(六月初七癸亥日,7月5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高祖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當年十月,追封李建成為息隱王,李元吉為海陵剌王。次年改元貞觀。642年,追復李建成為隱太子,李元吉為巢剌王,並將皇子李福過繼李建成為嗣(後來另一皇子李明也在唐高宗年間被出繼李元吉為嗣)。
太宗在位期間,積極推行了府兵制、租庸調制和均田制,並加強科舉制等政策。貞觀二年(628年),當時的人口已因隋末戰爭而銳減,此時唐朝只有290萬戶,經太宗君臣23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人口達到380萬戶,奠下了高宗、武則天、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太宗本身也是個既英武又善辯之人,但是有鑑於帝位得之不易,加上隋煬帝本人亦以雄健爾雅善辯聞名,隋卻因此鑄下滅亡的大錯,因此在位期間,太宗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5]。其中魏徵廷諫了200多次,在廷上直陳唐太宗的過失,在早朝時多次發生了使太宗尷尬、下不了臺的狀況。晚年的太宗因國富民強,納諫的器度不如初期,偶爾也發生誤殺大臣的遺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納言的風範。
在民族政策方面,《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在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時,曾對他的左右大臣說:「自古帝王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視朕如父母。」[6],《貞觀政要》也記載了唐太宗在貞觀十三年(639年)封阿史那思摩為突厥可汗時說道:「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徵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
太宗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另外,太宗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稱「飛白」,聞名後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晚年太宗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李治,總結了他的施政經驗,同時自評一生功過。史家曾疑太宗生前,指定以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為陪葬品。近年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者研究,《蘭亭集序》應該不在太宗之昭陵,而在高宗、武則天所合葬的乾陵之中。
唐太宗與身邊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等的對答也在開元十八(730年)、十九年間被吳兢輯為《貞觀政要》一書,以發揚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精神。
太宗即位十天,就將大批宮女簡放出宮,送她們回家,這樣她們在民間成家。太宗冊封其妻長孫氏為皇后,長子李承乾為皇太子。
太宗定勛臣爵邑,第一等為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皇帝的堂叔淮安王李神通不滿自己位次在房杜之下時,太宗說房杜運籌帷幄,功勞大於在河北全軍覆沒的李神通。這讓其他反對之聲平息,因為他們見到太宗至公行賞,不私其親,將李神通這樣的宗室排在低位。太宗還以王爵之禮安葬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並讓他們的原來的屬官參加了葬禮。
太宗從被立為太子之後就開始調整朝廷人事,任命自己信任的房玄齡等人成為宰相。而蕭瑀、陳叔達因為在皇帝面前爭忿,而雙雙被罷免。蕭瑀很快就重新入相,他在太宗朝屢遭罷黜和復職。太宗非常重視官員對朝政的批評,使他認為朝廷的弊政得以改變。太宗特別信任魏徵,接受了魏徵的很多建議。黃門侍郎王珪有密奏,交給侍中高士廉上達,高士廉沒有奏報太宗。太宗於是將高士廉出為安州大都督。太宗以隋煬帝為鑑,賞賜願意進諫的官員,尤其是魏徵和王珪。太宗對思想持開放態度,其中在文化上,試圖努力調和道教與佛教的矛盾,這體現在他晚年所作的《大唐三藏聖教序》中。
燕郡王李藝本是隋末幽州軍閥,後歸順唐朝,他在武德年間與李建成親近,且得罪過李世民。太宗即位後,李藝不自安。貞觀元年(627年)正月,他在豳州叛亂。但很快被平定,李藝逃亡中被殺。四月,高祖的堂弟、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都督長樂王李幼良的手下無賴子弟侵暴百姓,並且私下與羌胡貿易。太宗派宇文士及前去調查,李幼良的部下驚恐萬分,密謀挾持他逃亡突厥。太宗得知此事後,賜李幼良自盡。九月,幽州(今北京市)都督王君廓入朝時,懷疑長史李玄道告發他的不法之事,於是殺驛吏逃亡突厥,途中被鄉民所殺。十月,嶺南酋長馮盎、談殿等互相攻擊,有人報告馮盎謀反,太宗在魏徵的建議下,派使者安撫馮盎,馮盎遣子入朝。
當年二月,太宗見天下州縣過多,將許多州縣加以合併。並在州縣以上設置「道」,將唐朝分為十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因唐朝發生玄武門之變,政局不穩,東突厥伺機入侵,攻至距首都長安僅40裏的涇陽(今陝西咸陽涇陽縣),京師震動。此時,長安兵力不過數萬,剛剛即位的太宗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騎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太宗贈予頡利可汗金帛財物,以求突厥退軍,並與之結「渭水之盟」,突厥兵於是退去。《唐語林》記載唐太宗「空府庫」以求突厥退軍,在突厥歸途時派李靖伏擊,奪回了財物,以及數萬匹馬。之後,太宗勵精圖治,並且挑撥頡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與鐵勒諸部的關係。627年,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其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另立薛延陀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決裂。臣服於東突厥的契丹首領大賀摩會也歸順唐朝,太宗冊封薛延陀可汗夷男為真珠可汗。同時東突厥又遇到大雪氣候,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突厥勢力漸弱。
突厥這時沒有力量庇護最後一個隋末割據者——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柴紹和薛萬均率軍圍攻梁都朔方(今陝西省榆林市),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殺梁師都,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
太宗決心挑戰東突厥在東亞的霸主地位,於629年八月任命李靖、李世勣、柴紹、李道宗等為行軍總管,令其出師塞北。各路大軍由李靖總制,蘇定方為先鋒,出兵征討東突厥。唐軍在李靖的調遣下,貞觀四年(630年)三月頡利兵敗被俘,而後被押送到長安,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滅亡後,溫彥博主張將突厥人留在唐朝邊防體系之內作為防禦緩衝,魏徵則主張將突厥人驅逐塞外。太宗接受了溫彥博的建議,於是唐朝在東突厥突利可汗故地設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頡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雲中都督府,仍由部落酋長作為都督、刺史,而沒有任命新的封疆大吏來統治。漠北和西域諸國君主在長安尊稱太宗為「天可汗」,意為天下總皇帝或天下共主。「天可汗」除了是一種對唐朝皇帝的榮銜,還是一種有實質意義的國際組織體系,以維持當時絲綢之路途徑各同盟國的集體安全與貿易秩序。
貞觀五年(631年),太宗命大臣討論郡縣制和封建制的利弊,魏徵、李百藥等人反對封建制,顏師古建議讓宗室子弟和功臣擔任刺史,勿令過大,間以州縣,雜錯而居,各取郡縣制和封建制的優勢。太宗同意了顏師古之議。東突厥滅亡後,大臣多次請求太宗在泰山封禪,太宗開始表示拒絕,後來他的信念動搖時,又被魏徵一再勸阻,魏徵指出封禪會導致百姓供頓勞費、開支巨大,而且讓遠夷君長看到中原因戰亂導致的荒蕪,對國防也不益。太宗於是採納了他的建議。
貞觀八年(634年),太宗派李靖、蕭瑀等十三位高官為諸道黜陟大使,巡視地方官能否查明民苦,安撫貧民,選拔賢能。李靖最初推薦魏徵,太宗不同意,說魏徵要留在自己身邊指出他的錯誤,他一天都不能讓魏徵離開。
吐谷渾可汗伏允聽信大臣天柱王的建議,屢次侵犯唐朝的西部邊境。伏允曾想讓他的兒子尊王迎娶唐朝公主,太宗堅持讓尊王來長安舉行婚禮,於是和親未成。634年,扣留唐朝使者趙德楷,六月,太宗以段志玄、樊興為行軍總管,討伐伏允。吐谷渾軍隊機動性強,避免正面交鋒,段志玄雖未戰敗,但也未能大獲全勝。十二月,又以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等為行軍總管,率領薛萬均、薛萬徹、契苾何力等將領,大舉討吐谷渾。635年,李靖大軍隊擊潰吐谷渾,伏允敗走,被部下所殺。伏允之子慕容順殺死天柱王,自立為可汗,投降唐朝,太宗冊封慕容順為吐谷渾可汗。慕容順死後,636年,太宗冊封慕容順之子諾曷缽為吐谷渾可汗。
635年五月,太上皇高祖李淵駕崩,太宗在服喪期間,曾短暫讓太子李承乾監國,六月,太宗重新聽政,此後仍授權李承乾處理細務。636年春,太宗任命皇弟、皇子為刺史,按授命之地更改王號。636年秋,長孫皇后去世,太宗悲痛哀悼,親筆為她題碑文。
637年夏,太宗重新考慮分封制,制定了刺史襲封制度。將皇弟、皇子和功臣除保留現有職位外,還獲得了州刺史的職位,並可以傳給他們的後代。於是設立了35個世襲刺史及都督[e]。不久後,這個計劃遭到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功臣們的反對,639年,太宗於是取消了這一制度。
太宗不滿崔、盧、李、鄭等山東士族,認為他們自衿高門。638年,命高士廉、韋挺、令狐德棻、岑文本編撰《氏族志》,意圖將士族根據名望、功勳、善惡分為九類。然而,在高士廉提交的初稿中,仍然將崔民幹的博陵崔氏列為第一等。太宗不滿,因為他指出高士廉只看傳統名望,不看近世功勳。因此,太宗親自干預修改,以皇族李姓為首,外戚長孫氏為次,將崔氏家族降為三等。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漸興起,至六世紀末與吐谷渾[f]、蘇毗為高原上三大勢力。七世紀初,贊普松贊干布即位,統一了高原,又征服了位於西藏西部的蘇毗、阿里地區的羊同和尼婆羅(今尼泊爾)。
634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與唐朝修好,唐朝也派使臣馮德遐入蕃。636年,松贊干布派專使去長安請婚,唐朝不允。638年,松贊干布遂藉口唐朝屬國吐谷渾從中作梗,親自指揮大約20萬吐蕃軍,出兵入侵吐谷渾,並開始攻擊唐朝的松州(今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但同時松贊干布又派遣使者到唐朝國都長安再次請求,並宣稱他們打算歡迎公主。唐太宗派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指揮5萬軍隊,執失思力、牛進達、劉簡協助,援救松州。與此同時,吐蕃軍正在圍困松州的首縣-嘉誠(今四川松潘),但唐軍先遣部隊在牛進達指揮下,打敗了吐蕃軍。唐軍在松州大勝吐蕃軍,但唐朝也見識到了吐蕃的力量。640年,松贊干布又派大臣祿東贊使唐求婚,唐太宗便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許嫁於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護送。641年,唐室文成公主下嫁於吐蕃的松贊干布,吐蕃贊普於是接受唐朝的冊封。《新唐書》記載文成公主入蕃時,松贊干布親迎於柏海。吐蕃派豪族子弟到長安學習《詩》、《書》。唐高宗繼位後,又通過賞賜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把各種漢地的生產技術轉入吐蕃。
貞觀九年十月,即李淵死後五個月,李世民第一次要求觀覽《起居注》,未遂[7]。
《貞觀政要·卷七·論文史第二十八》記載:貞觀十三年,褚遂良為諫議大夫,兼知太宗《起居註》。唐太宗欲查看起居註,褚遂良以「不聞帝王躬自觀史」為由拒絕了。唐太宗說:「朕有不善,卿必記耶?」褚遂良說:「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黃門侍郎劉洎進言:「人君有過失,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之人皆記之矣。」《舊唐書·褚遂良傳》和《資治通鑑·唐紀十二》也載有此事。
次年(640年),唐太宗再度要求看《起居注》,宰相房玄齡等人就刪減整理國史,撰寫成《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各二十卷。當太宗見到「六月四日事,語多微文」——指史官對當年玄武門事變內容含糊其辭,多有隱諱文飾之語,便以當年房玄齡勸他政變時「遵周公之事,外寧區夏,內安宗社」的說法,向房玄齡表示:不必替他遮遮掩掩,反正玄武門事件本來就是像「周公誅管、蔡,季友鴆叔牙」之義舉,目的是為了「安社稷、利萬民」,要求「削去浮詞,直書其事」。《資治通鑑·唐紀十三》亦有記載。
這一行為遭到章太炎指責:「太宗即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8]。」呂思勉、黃永年等學者也附和章太炎的觀點,認為唐太宗對史書記載有所修飾。
皇子親王出任地方刺史,唯有魏王李泰、晉王李治留在長安。李泰受到太宗的重視。太宗因為李泰喜歡文學,允許李泰聘請文人作為僚屬,編纂《括地誌》。長孫皇后去世後,因為李泰受寵,出現了太宗可能讓他取代太子李承乾的議論,李承乾的支持度開始減弱。
到642年,李泰已經有了取代太子的野心,一些官員開始分化為太子派和魏王派。太宗在魏徵、褚遂良的勸說下,採取行動表明穩固太子的地位。但他繼續偏愛李泰的做法,不斷引起大臣們的猜測。643年春,魏徵去世,太宗悲痛哀悼,親自為魏徵立碑,並在魏徵去世前,許諾將女兒衡山公主嫁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太宗派人在凌煙閣繪製二十四功臣圖。
643年春,太宗五子齊王李祐因長史權萬紀常加於他諸多限制,而憤憤不平,於是他殺了權萬紀,在齊州起兵叛亂。太宗派李世勣討伐打李祐,大軍未至,李祐就被自己的部下杜行敏俘送到長安,太宗命他在內侍省自殺,同黨四十四人被誅,其餘不問。
太子李承乾經常說突厥語,穿着突厥服裝,甚至在自己的住所里搭起帳篷,模仿突厥可汗。李承乾怕太宗廢黜自己而立李泰,與侯君集、太宗之弟漢王李元昌、將軍李安儼、他的姑表兄趙節、杜如晦之子杜荷等人合謀奪位。在追查李祐之亂時,李承乾的侍衛紇干承基被牽連,為了自救,他揭發李承乾的陰謀。太宗聞訊大驚,命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世勣,會同大理、中書、門下等官署進行聯合調查。太宗在通事舍人來濟的建議下,太宗廢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而沒有殺他,命李元昌自殺,侯君集、李安儼、趙節、杜荷被處決。
李承乾被廢黜後,太宗向李泰許諾,立他為太子。但隨着深入調查,太宗認為李承乾的謀反是受到李泰的逼迫,因此決定廢黜李泰。
《資治通鑑》記載,太宗貞觀十七年廢太子李承乾之後、改立李治為皇太子之前,李世民之三子一弟(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及七弟李元昌)俱謀取帝位,致太宗心灰意冷之曲折,史載:「承乾既廢,上御兩儀殿,群臣俱出,獨留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勣、褚遂良,謂曰:『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因自投於床,無忌等登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刎,遂良奪刀以授晉王治。」[9]
太宗決定立晉王李治為太子,李承乾流放了黔州,李泰出居均州。太宗為太子李治選良家女充實東宮,被李治推辭。太宗懷疑李治的仁弱性格,是否足以繼承天下,他諮詢長孫無忌是否可以立自己和隋煬帝之女楊妃之子吳王李恪為太子,被長孫無忌堅決反對而未成。
由於魏徵生前曾推薦侯君集和杜正倫有宰相之才,太宗開始懷疑魏徵也參與了陰謀。於是撲倒了自己撰寫的魏徵之碑,取消了魏叔玉與衡山公主的婚約。
642年冬,高句麗發生政變,最終導致了唐朝和高句麗的戰爭。642年天,高句麗榮留王不滿東部大人淵蓋蘇文專橫,與他的大臣密謀殺死淵蓋蘇文。淵蓋蘇文得到消息,發動政變,殺死了榮留王和同謀官員。擁立榮留王的侄子高藏為王,並自封為「大莫離支」攝政。有人建議攻打高句麗,最初太宗表示拒絕。
644年,高句麗攻打新羅,新羅請求唐朝援助。為征討淵蓋蘇文和保護唐朝的盟友新羅,唐太宗認為有必要對高句麗開戰。他逮捕了蓋蘇文派到唐朝的使者,宣佈其弒逆之罪。644年,太宗率領李世勣、李道宗、張亮和長孫無忌統軍10萬親征高句麗。645年,太宗率領唐軍攻佔了遼東(今遼寧省遼陽市),衝破高句麗的防線準備攻打高句麗國都平壤,似乎大功在即。太宗親自率領唐軍三萬,擊敗高句麗將軍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圍攻安市城(今遼寧省鞍山海城市)。不料在安市受阻,再也無法前行。深秋時節,唐軍糧草枯竭,冬天將至,太宗於是撤軍。他後悔貿然親征,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他重新為魏徵立碑,召見魏徵妻兒,深加勞賜。
在這之後,太宗對高句麗的進攻僅維持在一些小規模的突襲。646年,唐朝與回紇擊滅薛延陀後,647年,唐太宗令牛進達率兵從海上、李世勣率兵從陸路攻打遼東半島。648年,太宗再派薛萬徹率軍從海上攻打鴨綠江口。隨後,唐開始集結陸海部隊準備在649年再一次大規模攻高句麗。不過太宗於649年去世後,新皇帝唐高宗暫停東征的計劃。668年,高宗聯合新羅滅亡高句麗,載籍戶數69.7萬。並建立安東都護府等加以控制遼東。
東突厥滅亡後,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乙失夷男接管了東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表面臣服於唐朝,暗中卻擴充自己的力量。638年,對於薛延陀逐漸強大,太宗怕之後難以控制,於是給真珠可汗的兩個兒子拔灼、頡利苾授予小可汗的頭銜,試圖在他們內部製造矛盾。
639年夏,突利可汗之弟結社率與突利可汗之子賀邏鶻勾結,計劃刺殺太宗。他們本打算等着晉王李治一早離開行宮時,趁機襲擊。而到了計劃的當天,晉王沒有離開宮殿,結社率於是提早行動,但很快失敗,被俘虜處決。這次事件之後,大臣們建議將突厥人從河套地區的黃河以南遣返到黃河以北。太宗也試圖恢復東突厥,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639年秋,太宗冊封突厥王族懷化郡王李思摩(阿史那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苾可汗,作為重建的東突厥國家的首領,將諸州安置的所有突厥和胡人都交給了他。突厥人害怕薛延陀,不敢出塞。太宗下詔讓真珠可汗與李思摩保持和平,各守漠北和漠南,不互相攻擊。在真珠可汗保證不進攻後,突厥人於是出塞在漠南建牙。
薛延陀為避免新恢復的東突厥站穩腳跟,與其進行了多次戰爭。641年冬,真珠可汗聽說太宗即將在泰山封禪,無法支持東突厥,於是派其子大度設率軍攻打東突厥。李思摩被迫退入長城。太宗為保住東突厥,命李世勣與張儉、李大亮、張士貴、李襲譽率軍攻打薛延陀。李世勣很快在諾真河(流經今內蒙古包頭市)擊敗大度設,大度設逃走。
642年,薛延陀儘管名義上順從唐朝,但已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太宗這時有兩種選擇:武力征服或將女兒嫁給真珠可汗進行和親。唐朝將領、契苾部落的首領契苾何力,被部下擄走,獻給薛延陀。為了贖回契苾何力,太宗同意將女兒新興公主嫁給真珠可汗,真珠可汗於是釋放了契苾何力。643年,唐太宗認為自己向真珠可汗許諾和親並不明智,所以向薛延陀要聘禮:五萬匹馬、一萬頭牛和駱駝、十萬隻羊。真珠可汗同意,但無法立即交納。太宗以此為由,取消了婚約。
但是644年,趁太宗征伐高句麗的機會,薛延陀部隊發起新一輪攻勢,擊敗東突厥,東突厥部眾拋棄了可汗李思摩,逃回唐朝境內。阿史那思摩只得逃回雲州,太宗以他為右武衛將軍。隨後,高句麗尋求薛延陀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戰鬥。
645年,夷男死後,他的兒子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軍作戰,攻打唐朝黃河以南和夏州。646年,唐將喬師望、執失思力率軍反擊並打敗拔灼後,薛延陀的附庸回紇、仆骨、同羅等鐵勒部落也乘機出兵造反。太宗得知後,派李道宗、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薛萬徹、張儉率軍大舉進攻薛延陀。薛延陀受到多方攻擊,回紇軍將多彌可汗殺死。餘下的薛延陀人紛紛逃亡,擁立拔灼的堂兄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朝表示取消可汗之號。李世勣軍至郁督軍山,咄摩支的部落還想頑抗,被唐軍擊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被帶到長安,結束了其對漠北的統治。薛延陀滅亡後,其他臣服於薛延陀的部族,此時也都表示臣服於唐朝,以太宗為天可汗。
太宗於鐵勒故地設六府七州:瀚海府(回紇)、金微府(僕骨)、燕然府(多濫葛)、盧山府(思結)、龜林府(同羅)、幽陵府(拔野古)。七州:皋蘭州(渾)、高闕州(斛薛)、雞鹿州(奚結)、雞田州(阿跌)、榆溪州(契苾)、蹛林州(思結別部)、窴顏州(白霫)。由燕然都護府管理,治所在陰山之麓(今內蒙古杭錦後旗),轄境東到大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貝加爾湖的整個蒙古高原。回紇的首領吐迷度,雖順服唐朝,但也試圖控制漠北,648年他被侄子謀殺,直到九十多年後,回紇汗國才得以建立。
唐太宗滅東突厥後,開始對西域(即現代新疆和中亞地區)的西突厥以及一些鬆散結盟綠洲國家的施加軍事實力,其主要針對西突厥,以恢復兩漢以來對西域的統治。從640年開始,太宗進行一系列針對西突厥及其在塔里木盆地綠洲僕從國的戰役。西突厥與唐朝之間的鬥爭,持續到太宗之子高宗在位時的657年,西突厥戰敗被唐朝徹底征服。
632年,疏勒國、于闐國向唐朝入貢,635年,處月國(伊犁河流域)向唐朝入貢,636年,朱俱波(今新疆葉城)向唐朝入貢。高昌王麴文泰原本臣服於唐朝,因為攻打焉耆,就和唐朝的矛盾越來越大,他與西突厥欲谷設聯合,阻礙西域商路,進攻唐朝的伊州。639年冬,太宗以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與薛萬均率兵出擊高昌王麴文泰。640年,唐軍至磧口,麴文泰驚懼而病死。其子麴智盛即位後不久,侯君集圍城,麴智盛請罪,侯君集要求他出城投降,麴智盛沒有同意。侯君集擊敗西突厥在可汗浮圖城的援軍,麴智盛於是獻城投降唐軍。高昌國三州、五縣、二十二城,八千戶、三萬餘人歸屬唐朝,高昌國結束。魏徵指出在高昌駐軍,花費和人力成本都很高,建議太宗讓麴智盛繼續為高昌王。太宗沒有同意,唐朝在高昌設置西州,將其全境併入唐朝的版圖。
640年,唐朝在交河城設安西都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和管理西域。焉耆王龍突騎支協助唐朝征討高昌,之後又與西突厥結盟,644年,西突厥的盟友焉耆攻打西州,安西都護郭孝恪為西州道行軍總管,從安西(即高昌)出兵討伐依附西突厥的焉耆,佔領焉耆,俘虜國王龍突騎支,立其弟龍栗婆准攝國事。但後來,西突厥大臣屈利啜隨後攻陷焉耆,俘獲龍栗婆准,焉耆再次脫離唐朝。屈利啜懼怕唐朝勢力,不久撤出,焉耆貴族立龍突騎支堂弟龍薛婆阿那支為王。
648年,唐太宗派遣阿史那社爾、郭孝恪率軍討伐依附西突厥的焉耆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唐軍擊斬龍薛婆阿那支,立他的堂弟龍先那准為王。阿史那社爾進軍龜茲,俘虜其王白訶黎布失畢,立其弟為王,征服兩國。然後疏勒和于闐歸附唐朝,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史稱安西四鎮。
在北方,貞觀四年(630年),唐軍滅亡東突厥,漠南成為唐勢力範圍。貞觀二十年(646年),又一舉消滅了薛延陀汗國,至此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皆為唐的勢力範圍。唐朝廷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建立了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
在西北,貞觀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設立西伊州,開始經營西域。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擊敗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治所遷至龜茲[g]。
在東北,645年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未果,唐高宗在668年乃聯合新羅滅高句麗,設立安東都護府。
面對自己空前的文治武功,太宗到晚年也出現一些過失。首先納諫不如貞觀早期積極,比如貞觀十年,魏徵發現他「漸惡直言」。其次奢侈之風日重。不過晚年他還是能反省自己過度奢靡的錯誤。司馬光說唐太宗:「好尚功名,不及禮樂,父子兄弟之間,慚德多矣」。[10]同時,太宗晚年也由早年的清靜轉為奢縱,營建宮殿,計劃封禪泰山等,並自辯「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魏徵因此諫到「恐非興邦之至言,豈安人之長算?」不過由於太宗晚年能夠清醒認識自己的問題,所以也能進行調整,因此雖然太宗晚年存在這些過失,最終沒有出現敗亡的危機,「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維持了貞觀之治的局面。[11]
《舊唐書》和《新唐書》提到了拂菻(拜占庭帝國)幾次出使唐朝。認為拂菻相當於之前的大秦(漢代時指羅馬帝國)。643年波多力(君士坦斯二世)向太宗皇帝派遣使臣,[12]獻上紅玻璃和綠寶石等禮物。[13]這些史書也粗略記載了拂菻的風俗和君士坦丁堡的城牆,[14]以及大食(阿拉伯帝國)大將軍摩栧(穆阿維葉一世,在成為哈里發之前擔任敘利亞總督)將其包圍,迫使拜占庭人請和的戰爭。[13][15]薩珊帝國的最後一位統治者伊嗣俟三世在哈里發政權攻打波斯核心臟地帶時,派遣使者到中亞費爾干納的宗主國唐朝尋求太宗皇帝的援助。這可能促使拜占庭人在敘利亞被穆斯林佔領的情況下,派遣使節前往中國。[16]唐朝的史料還記錄了在伊斯蘭哈里發征服波斯後,薩珊王朝的王子卑路斯三世逃往唐朝的情況。[17]
在太宗統治下中國向中亞擴張,似乎已經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注意。狄奧菲拉克特·西莫卡塔是希拉克略統治時期的拜占庭帝國歷史學家,他寫道,桃花石(Taugast、Taugas、古突厥語: Tabghach,一說語源來自建立北魏的鮮卑族拓跋氏),[18]是一個偉大的東方帝國,被突厥人統治, 首都在印度東北約1500英里處,稱之為胡姆丹(來自突厥語Khumdan,意思是長安)。那裏有偶像崇拜,但人們很聰明,遵照正義公正的法律而生活。[19]他將中國描繪為被一條大河(即長江)分割,這條大河是兩個交戰敵對國家之間的邊界。在拜占庭皇帝莫里斯統治期間,北方人黑衣國征服了南方的紅衣國。[20]該記述可能與隋文帝滅亡陳朝、統一中國有關。[20]西莫卡塔將桃花石的統治者稱為ταϊσαν,解釋為天之子,可能是天子之意,也可以與當時統治者太宗一詞的對音有關。[21]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撰寫《帝範》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一種傳染病),醫治最終無效(一說是服用天竺長生藥致暴病不救[22]),命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崩逝於終南山翠微宮含風殿內,享年五十一歲,在位二十三年,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唐昭陵(位於今中國陝西省禮泉縣東北50多里山峰上),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諡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加諡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據《貞觀政要》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丑,據《資治通鑑》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未,據《舊唐書》李世民生於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3日),因此李世民的生日應為十二月份。據《舊唐書》李世民卒年五十二歲,其弟李玄霸無考;據《新唐書》李世民卒年五十三歲,其弟李玄霸年十六歲死於隋大業十年(614年),則李玄霸生卒年為公元599-614年,而李世民生卒年為公元597-649年;李世民以十二月出生,李世民生卒年月為598年1月-649年7月,與李玄霸(599-614)為同母兄弟。《新唐書》推翻了《舊唐書》關於李世民的生卒年月,增加了李玄霸的生卒年,使李世民與李玄霸的生卒更可信。胡如雷著《李世民傳》即以《新唐書》為依據,考證李世民的出生年月為隋開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598年1月28日)。
《新唐書》增加了李玄霸的生卒年歲,補正了李世民的生卒年歲,補充了《舊唐書》中沒有的珍貴史料,《新唐書》與《舊唐書》同被列為《二十四史》之欽定官史。據胡如雷考證:「李世民生於開皇十八年十二月之說亦難成立,因竇氏在不到十三個月的時間裏先後兩次生子的可能性雖然不能完全排除,但就常情而言,這種可能性也不大」。根據李世民同母弟李玄霸十六歲時死於大業十年,而倒推出李玄霸生於開皇十九年,所以若李世民生於開皇十八年十二月,則李玄霸最遲生於開皇十九年十二月,兩兄弟生辰過近,不太可能。
《舊唐書·本紀第二:太宗上》記載,李世民四歲時,其父李淵任岐州刺史,有一書生自稱善相,拜訪李淵說:「公貴人也,且有貴子。」見到李世民時又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李淵害怕這話走漏,派人去追殺書生,書生卻忽然失蹤了。於是李淵就取「濟世安民」之意給李世民命名。[31]
據新舊唐書太宗本紀,李世民十六歲時參軍,跟隨隋將雲定興,一次隋煬帝楊廣被圍,雲定興軍負責救駕,李世民獻計,故佈疑陣,嚇退敵軍,救回天子[32]。
由於唐太宗在即位前曾當過尚書令,故當太宗做皇帝後,大臣多不敢任其職,於是之後這個職務就幾乎不授人,尚書省的長官就只設左、右僕射,後用其他官員以「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參預朝政,執行宰相職務。至高宗時,又用低級官員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參預朝政,執行宰相職務。左、右僕射成了聽令執行的官員,不能參加大政,唐中宗神龍政變復辟之後,僕射就非宰相職務。中書令、侍中在安史之亂後也不常設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了宰相最普遍的名稱。
《大唐新語·卷一》載,太宗繼位後曾在苑囿內狩獵,一群野豬從森林中衝出。太宗舉弓四箭射殺了四隻,但還是有一頭雄野豬向馬匹直衝而來。吏部尚書唐儉慌忙下馬,與之搏鬥。太宗拔劍砍死野豬,笑着對唐儉說,「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耶?何懼之甚!」唐儉當即回答道:「漢祖以馬上得之,不以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豈復逞雄心於一獸!」太宗覺得唐儉說得有理,於是停止了狩獵。[33]
李治登基後,為了表示對他的父親李世民的無比尊敬,進行了一項重要規定,即不再使用「世」和「民」這兩個字。 這個規定導致了「觀世音菩薩」這個名字的改變,從此稱為「觀音菩薩」。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統治時期,"觀世音菩薩"這個稱呼經常在大唐相關文獻和文化中出現。 然而,唐太宗過世後,這個稱呼變得相對不常見,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 這個變化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和統治者對於宗教和文化方面的關注和偏好的變化。但也有說法認為「觀音菩薩」只是「觀世音菩薩」的簡稱。唐代清涼澄觀法師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兩種不同的名稱,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 अवलोकितस्वर(Avalokitasvara)為觀音菩薩的名稱,證實了他的說法。「娑伐羅」(स्वर svara),意思為「聲音」,Avalokitasvara 可意譯為「觀音」,鳩摩羅什出生在西域地區,所見的應該就是這個版本。因此,觀音菩薩並非是因為避諱而出現的名稱。根據唐代玄應的說法,這可能是來自於不同地區方言所導致的。[34]
李世民酷愛書法,其書法以隸書見長,並且酷愛書法名品《蘭亭序》(即《蘭亭集序》,王羲之書法珍品,王羲之的字十分多變,就一「之」字就有十數種變化之多),相傳當年某大臣見太宗似有鬱結難紓,問之原因,知道其欲得《蘭亭序》,於是便與辯才和尚(王羲之當年墨寶輾轉傳至其七世孫智永,智永出家為僧,又將墨寶傳予其弟子辯才和尚)鬥智最後終於為李世民獲得。而王羲之本願並不想《蘭亭序》落入君王之手成為陪葬品。但最後結果事與願違,《蘭亭序》最終成為唐太宗的陪葬品。
唐代劉餗《隋唐嘉話》載,太宗曾經飼養過一隻鷂,十分喜愛它,經常把它架在手臂上玩賞。一次看到魏徵前來奏事,就把鷂藏在了懷裏。魏徵看出端倪,匯報事情時就順勢向太宗講述古代帝王由於安逸享樂而亡國的故事,暗中勸諫太宗。魏徵奏事時故意拖了很久,鷂最終被捂死在了太宗懷裏[35]。
功臣長孫順德因女兒逝世而大病。太宗認為順德系出鮮卑貴胄,身為武將卻十分掛念兒女之情,因此心生鄙夷,對房玄齡說:「順德無剛氣,因兒女牽愛而致大病,至於嗎?」[36]。後來晉陽公主早夭,年十二,太宗非常傷心,有三十多天吃不下飯,每日哀傷數十次,因此身體急速消瘦。大臣們前來勸他,太宗回道:「朕哪裏不知道這樣悲愛無濟於事呢。我只是忍不住啊,朕也不知道為甚麼會這樣[37]。」北宋時莊綽也說唐太宗兒女牽愛,不能自拔[38]。
晉陽公主去世後,唐太宗下詔命令有關官員用晉陽公主封邑的余錢在公主墓旁營建佛祠,以此為公主的往生祈禱[39]。
年代 | 尚書左僕射 | 尚書右僕射 | 侍中 | 中書令 | 參知政事等 | 同中書門下三品 |
---|---|---|---|---|---|---|
武德九年丙戌 (626年) |
蕭瑀十月免 | 封德彝 | 陳叔達十月免 高士廉 |
房玄齡 宇文士及 |
||
貞觀元年丁亥 (627年) |
蕭瑀六月任,十二月罷 | 封德彝六月卒 長孫無忌七月任 |
高士廉八月免 | 房玄齡 宇文士及九月罷 |
杜淹九月御史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參豫朝政 | |
貞觀二年戊子 (628年) |
長孫無忌正月罷 | 杜如晦正月,檢校 王珪十二月,守 |
房玄齡 李靖正月,檢校,三月,關內道行軍大總管 |
杜淹參豫朝政,十月卒 | ||
貞觀三年己丑 (629年) |
房玄齡 | 杜如晦十二月罷 | 王珪守 | 房玄齡二月轉左僕射 李靖九月,定襄道行軍大總管 |
魏徵二月秘書監,參豫朝政 | |
貞觀四年庚寅 (630年) |
房玄齡 | 李靖 | 王珪二月任 | 李靖八月轉右僕射 溫彥博二月任 |
魏徵參豫朝政 蕭瑀二月御史大夫,參豫朝政,七月罷 戴胄二月民部尚書檢校吏部尚書,參豫朝政 侯君集十一月兵部尚書,參豫朝政 |
|
貞觀五年辛卯 (631年) |
房玄齡 | 李靖 | 王珪 | 溫彥博 | 魏徵參豫朝政 戴胄參豫朝政 侯君集參豫朝政 |
|
貞觀六年壬辰 (632年) |
房玄齡 | 李靖 | 王珪 魏徵檢校 |
溫彥博 | 魏徵參豫朝政,五月檢校侍中 戴胄參豫朝政 侯君集參豫朝政,三月至十月丁憂 |
|
貞觀七年癸巳 (633年) |
房玄齡 | 李靖 | 王珪三月罷 魏徵三月任 |
溫彥博 | 戴胄參豫朝政,六月卒 侯君集參豫朝政 |
|
貞觀八年甲午 (634年) |
房玄齡 | 李靖十月,平章政事,十一月罷 | 魏徵 | 溫彥博 | 侯君集參豫朝政,十二月積石道行軍總管 | |
貞觀九年乙未 (635年) |
房玄齡 | 魏徵 | 溫彥博 | 侯君集參豫朝政 蕭瑀十一月特進,參豫朝政 |
||
貞觀十年丙申 (636年) |
房玄齡 | 溫彥博 | 魏徵六月罷,仍知門下省事 楊師道六月任 |
溫彥博六月轉右僕射 | 侯君集參豫朝政 蕭瑀參豫朝政,十二月罷 魏徵六月特進,參議得失 |
|
貞觀十一年丁酉 (637年) |
房玄齡 | 溫彥博六月卒 | 魏徵知門下省事 楊師道 |
侯君集參豫朝政 魏徵參議得失 |
||
貞觀十二年戊戌 (638年) |
房玄齡 | 高士廉七月任 | 魏徵知門下省事 楊師道 |
侯君集參豫朝政,八月當彌道行軍大總管 魏徵參議得失 |
||
貞觀十三年己亥 (639年) |
房玄齡 | 高士廉 | 魏徵知門下省事 楊師道十一月轉中書令 |
楊師道 | 侯君集參豫朝政,十二月交河道行軍大總管 魏徵參議得失 劉洎十一月黃門侍郎,參知政事 |
|
貞觀十四年庚子 (640年) |
房玄齡 | 高士廉 | 魏徵知門下省事 | 楊師道 | 侯君集參豫朝政,十二月還 魏徵參議得失 劉洎參知政事 |
|
貞觀十五年辛丑 (641年) |
房玄齡 | 高士廉 | 魏徵知門下省事 | 楊師道 | 侯君集參豫朝政 魏徵參議得失 劉洎參知政事 |
|
貞觀十六年壬寅 (642年) |
房玄齡七月為司空 | 高士廉 | 魏徵知門下省事,九月罷 | 楊師道 | 侯君集參豫朝政 魏徵參議得失,九月罷 劉洎參知政事 岑文本正月中書侍郎,專典機密 |
|
貞觀十七年癸卯 (643年) |
房玄齡七月至十月丁憂 | 高士廉六月轉同三品 | 楊師道四月罷 | 侯君集參豫朝政,四月誅 劉洎參知政事 岑文本專典機密 張亮八月刑部尚書,參豫朝政 |
蕭瑀四月特進、太子太保 李世勣四月兵部尚書、特進、太子詹事 高士廉六月開府儀同三司,平章政事 | |
貞觀十八年甲辰 (644年) |
房玄齡 | 劉洎 | 岑文本 馬周八月守 |
劉洎參知政事,八月轉侍中 岑文本專典機密,八月轉中書令 張亮參豫朝政 褚遂良九月黃門侍郎,參豫朝政 |
蕭瑀 李世勣十一月遼東道行軍大總管 高士廉 | |
貞觀十九年乙巳 (645年) |
房玄齡 | 劉洎二月於定州同掌機務,十二月賜死 長孫無忌三月攝 |
岑文本四月卒 馬周二月於定州同掌機務 楊師道三月攝,十一月免 |
張亮參豫朝政 褚遂良參豫朝政 許敬宗二月以左庶子於定州同掌機務 高季輔二月以右庶子於定州同掌機務 張行成二月以少詹事於定州同掌機務 |
蕭瑀 李世勣十一月遼東道行軍大總管 高士廉二月攝太子太傅,於定州同掌機務 | |
貞觀二十年丙午 (646年) |
房玄齡 | 馬周 | 張亮參豫朝政,三月誅 褚遂良參豫朝政 |
蕭瑀四月罷 李世勣 高士廉 | ||
貞觀二十一年丁未 (647年) |
房玄齡 | 馬周 | 褚遂良參豫朝政,十月丁憂 | 李世勣三月遼東道行軍大總管 高士廉正月卒 | ||
貞觀二十二年戊申 (648年) |
房玄齡七月卒 | 馬周正月卒 長孫無忌正月檢校,知尚書、門下三省事 褚遂良 |
褚遂良二月起復參豫朝政,九月轉中書令 崔仁師正月中書侍郎,參知機務,二月除名 |
李世勣 | ||
貞觀二十三年己酉 (649年) |
長孫無忌檢校,知尚書、門下三省事 褚遂良 |
李世勣五月罷 |
唐皇室以李耳後裔自居,有出身隴西李氏與趙郡李氏兩種說法,傳統說法認為李唐皇室為漢人。在唐太宗時,曾有和尚法琳認為李唐先祖為拓跋氏之後,非李耳與隴西李氏後代,引起唐太宗不滿,被唐太宗下獄[40]。宋代朱熹[41]與鄭思肖[42]以李唐閨門失禮家法繆戾,有李唐源自夷狄的說法。
其先祖李虎的兄弟名為起頭與乞豆,非漢人名字,馮承鈞[43]與向達[44]認為李唐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根據《新修本草》記載與唐太宗畫相,嚴耕望推論李世民可能擁有胡人血統[45]。劉盼遂[46]與王桐齡[47]考據認為李世民家族應為鮮卑拓跋氏後裔,這個說法曾引起討論[48][49]。美國學者陳三平[50]與卓鴻澤[51]皆認為李世民家族應出身於阿爾泰系民族,為胡人,與鮮卑拓跋部關係緊密。
根據唐朝先人曾被賜姓大野氏以及出身邊鎮等史實,日本學者金井之忠曾主張李淵家族可能出身高車叱李氏的假說,但遭陳寅恪駁斥[52]。台灣學者劉學銚[53]、常華安[54]與中國學者蘇日巴達拉哈[55]等人,皆支持李唐家族先祖應出自高車。美國漢學者歐文·拉鐵摩爾認為李世民家族具有突厥族血統。
陳寅恪認為李唐先世雖為漢人,但在李虎之後,其家族長期與胡人通婚,混有胡族血統[56],其祖母與其母親皆出身鮮卑,李世民本人擁有胡族血統為明確事實[57]。中華民國學者錢穆[58]、薩孟武[59]與岑仲勉等人皆有類似意見[60]。日本學者岡田英弘認為,自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後,在中國北方,漢族與胡族大量混血,特別是在山西與河北一帶,李世民家族出身在胡漢混血的北族之中。
唐太宗共有14位兒子[61]:
《新唐書》[62]記唐太宗共有21位女兒,出生順序見於個人記載:
飾演演員 | 影視作品 |
楊群 | 《唐太宗游地府》(1970年) |
馮粹帆 | 《隋唐風雲》(1976年) |
中村敦夫 | 《西遊記》(1978年,日劇) |
王光權 | 《少林寺》(1982年) |
苗僑偉 | 《決戰玄武門》(1984年) |
江漢 | 《武則天》(1984年) |
劉兆銘 | 《薛仁貴征東》(1985年) 《薛丁山征西》(1986年) |
張志明 | 《西遊記》(1986年) |
梁修身 | 《一代女皇武則天》(1986年) |
劉青雲 | 《大運河》(1987年) |
佟瑞敏 | 《大唐名相》(1990年) |
王志飛 | 《俠骨風流》(1992年) |
任秉基 | 《三國記》(1992年,韓劇) |
黃香蓮 | 《大唐風雲錄》(1992年,電視歌仔戲) |
夏木陽介 | 《西遊記》(1993年,日劇) |
林俊賢 | 《唐太宗李世民》(1993年) |
鮑國安 | 《武則天》(1995年) |
張兆輝 | 《隋唐群英會》(1996年) 《布袋和尚》(1999年) |
王迎深 | 《隋唐演義》(1996年) |
鄭柏麟 | 《西遊記》(1996年) |
焦恩俊 | 《游龍驚鳳》(1997年) |
黃海冰 | 《花木蘭》(1998年) |
濮存昕 | 《鏡花緣傳奇》(1998年) |
潘志文 | 《西遊記》(1998年) |
樊少皇 | 《新少林寺》(2000年) |
翁家明 | 《亂世桃花》(2000年) |
王光輝 | 《西遊記後傳》(2000年) |
唐國強 | 《大唐情史》(2001年) 《貞觀長歌》(2007年) 《武則天秘史》(2011年) |
洪宇宙 | 《文成公主》(2001年) |
陳榮峻 | 《錦繡良緣》(2001年) |
高雄 | 《齊天大聖孫悟空》(2002年) |
鄭國霖 | 《隋唐英雄傳》(2003年) 《隋唐英雄 3 & 4》(2014年) 《熱血長安》(2017年) |
陳寶國 | 《移山倒海樊梨花》(2003年) |
廖啟智 | 《烽火奇遇結良緣》(2003年) |
何潤東 | 《秦王李世民傳奇》(2004年) |
于洋 | 《傻小李元霸》(2004年) |
楊升 | 《千古風流一罈醋》(2004年) |
劉威 | 《無字碑歌》(2004年) |
阮德鏘 | 《大唐雙龍傳》(2004年) |
寇振海 | 《至尊紅顏》(2005年) |
徐仁錫 李柱賢 |
《淵蓋蘇文》(2006年,韓劇) |
沈曉海 | 《開創盛世》(2006年) |
李俊鋒 | 《風塵三俠之紅拂女》(2006年) |
王衛國 | 《薛仁貴傳奇》(2006年) |
宋龍台 | 《大祚榮》(2006年,韓劇) |
馬躍 | 《貞觀之治》(2007年) 《驪歌行》(2021年) |
林志穎 | 《少林寺傳奇2》(2008年) |
劉長純 | 《大明宮》(紀錄片)(2009年) |
郭峰 | 《公主嫁到》(2010年) |
朱泳騰 | 《西遊記》(2010年) |
湯鎮宗 | 《西遊記》(2011年) |
吳慶哲 | 《大唐雙龍傳之長生訣》(2011年) |
黃海冰 | 《唐宮美人天下》(2011年) |
賀剛 | 《卜案》(2012年) |
馬天宇[am] | 《軒轅劍之天之痕》(2012年) |
余少群 | 《隋唐英雄 1 & 2》(2012年) |
尹承元 | 《大王之夢》(2012年,韓劇) |
杜淳 | 《隋唐演義》(2013年) |
何中華 | 《尉遲恭》(2013年) |
張豐毅 | 《武媚娘傳奇》(2014年) |
秦俊傑 | 《天下長安》(2018年) |
張智堯 | 《唐磚》(2018年) |
朴誠雄 | 《安市城》(2018年,韓國電影) |
劉倬廷 | 《玄武門之殤》(2018年) |
葛奕德 | 《少林小英雄》(2018年) |
丁宇翾 | 《天真派西遊記》(2019年) |
譚凱 | 《風起霓裳》(2021年) |
耿樂 | 《長歌行》(2021年)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