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開山(6世紀?—622年),名嶠,字開山,以字行,雍州鄠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人。初唐軍事人物,因戰功被封為鄖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出身
殷開山祖父為殷不害。殷不害仕南梁為中書郎兼廷尉卿,南梁首都江陵被西魏攻陷後殷不害被遷至關中,以孝行聞名當時。殷不害後重歸南朝,仕南陳任司農卿,但留其子殷僧首(殷開山之父)於關中。殷僧首後為隋朝秘書丞和秦王司馬,封濟陽縣開國伯[1],有名於當世。
生平
殷開山少年時以學行見稱,尤工尺牘,先任隋太谷縣長,後任石艾縣長,有治名[2][3]。太原兵起後,召補大將軍府掾,參與謀略,以軍功拜光祿大夫,跟從李建成攻克西河。李世民為渭北道元帥,殷開山為長史,與劉弘基屯兵故城,破京兆內史衛文升之兵,賜爵陳郡公,遷丞相府掾。從秦王李世民率八總管兵討薛舉戰敗,士卒死者十之五六,被除名為民。參加平薛舉子薛仁杲之役,後恢復爵位。
武德二年(619年),兼任陝東道大行台兵部尚書,遷吏部尚書。又跟隨秦王李世民征王世充,以戰功進封鄖國公。武德五年(622年)在討伐劉黑闥的路上,殷開山病死,李世民臨喪痛哭,贈陝東道大行台右僕射,諡曰節。
貞觀四年(630年),與淮安王李神通、河間王李孝恭、劉政會等配饗唐高祖廟庭。貞觀十七年(643年),又與長孫無忌、唐儉、長孫順德、劉弘基、劉政會、柴紹等十七人,俱名列凌煙閣。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追贈司空。
家族
嗣子:殷元嗣,殷開山無子,以弟殷秦州子為後,殷元官至文州刺史,襲鄖國公,卒於貞觀二十一年。[4]
曾孫:殷中台,吳興郡烏程縣主簿。[5]
胞弟:殷秦州,在隋朝大業年間以門蔭為左翊衛。唐朝建立後,因為兄長的功勳被任命為尚舍局的直長,後進封濟陽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又進入李世民的秦王府任參軍事,以功授上柱國。李世民即位後,升任城門郎、簡州治中。以貞觀十九年十月十三日遘疾終於京師通化里第,春秋六十。其臨終前囑咐子侄將他父母殷僧首和蕭氏的墳塋與自己夫婦兩人的墓遷葬到雍州長安縣高陽原。其子文州刺史、鄖國公殷元嗣(出繼殷開山,故墓誌稱之為殷秦州侄)稟承遺志,遂於貞觀二十年十一月二日,將殷秦州及其夫人吳氏、殷僧首和夫人蕭氏同遷於高陽原。[1]
姪子:殷日德,殷秦州之子。[6]
從祖弟:殷聞禮,武德年間為太子中舍人,修撰梁史,未成書而卒。
登場作品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