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daśa-bhūmi),佛教術語,指大乘佛教修菩薩道的修行者,所要經歷的十個修行階段,出自於《十地經》,後來集入《華嚴經》中,而稱為十地品。

按照《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之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經過「十信」[1][2]、「十住」[3][4][5]、「十行」[6][7]、「十迴向」[8][9]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10]修學。

法相宗的說法,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見道菩薩後的「修習位」,妙覺菩薩為成佛的「究竟位」。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11]

不過在《華嚴經》中,雖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但是採分別陳述的方式。因此,十住與十地有可能原本是並列而獨立的修行階位系統。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幾乎不會提到十行與十迴向,而以「十住」或「十地」為主[12]

部派佛教的十地

部派佛教中,有「十地」說。如『修行本起經』說:「積德無限,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太子瑞應本起經』(可能屬化地部)說:「修道德,學佛意,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過去現在因果經』說:「功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這些不明部派的佛傳,都說到了十地[13]

大眾部說出世部律典《大事英語Mahāvastu》記載的十地為:

  1. 難登地(durārohā)
  2. 結慢地(baddhamānā)
  3. 華莊嚴地(puṣpamaṇḍita)
  4. 明輝地(rucirā)
  5. 廣心地(cittaviatarā)
  6. 妙相具足地(rūpavatī)
  7. 難勝地(durjayā)
  8. 生誕因緣地(janmanideśa)
  9. 王子位地(yauvarājytā)
  10. 灌頂地(abhiṣeka)

華嚴十住

Thumb

大乘初期的菩薩行位,是十住(Daśa-vyavasthāna),與大品般若經〈發趣品〉中未標示名號的十地說相通[14]。十住是:

  1. 初發心住(prathamacittotpādika)
  2. 治地住(ādikarmika)
  3. 修行住(yogācāra)
  4. 生貴住(janmaja)
  5. 方便具足住(pūrvayogāsampanna)
  6. 正心住(śuddhādhyāśaya)
  7. 不退住(avivartya)
  8. 童真住(kumārabhūta)
  9. 法王子住(yauvarājya)
  10. 灌頂住(abhiṣeka)

華嚴十地

大乘佛教中最廣為通行的菩薩修行位階為華嚴十地,大乘論師龍樹世親都對《十地經》作過註解。十地是:

  1. 歡喜地 (Pramuditā-bhūmi)
  2. 離垢地 (Vimalā-bhūmi)
  3. 發光地 (Prabhākarī-bhūmi)
  4. 焰慧地 (Arciṣmatī-bhūmi)
  5. 難勝地 (Sudurjayā-bhūmi)
  6. 現前地 (Abhimukhī-bhūmi)
  7. 遠行地 (Dūraṃgamā-bhūmi)
  8. 不動地 (Acalā-bhūmi)
  9. 善慧地 (Sādhumatī-bhūmi)
  10. 法雲地 (Dharmameghā-bhūmi)

第一地 歡喜地

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主歡喜正法,並先知十地樣貌,如知到彼方道路。
「菩薩圓滿十迴向後,成就一分道種智,復勇發十無盡願。何等為十?一眾生不可盡。二世界不可盡。三虛空不可盡。四法界不可盡。五涅槃不可盡。六佛出世不可盡。七諸佛智慧不可盡。八心所緣不可盡。九起智不可盡。十世間轉法轉智轉不可盡。若眾生盡。我願乃盡。若世界。虛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諸佛智慧。心所緣。起智。諸轉盡。我願乃盡。而眾生實不可盡。世界。虛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諸佛智慧。心所緣。起智。諸轉。實不可盡。我諸願善根亦不可盡。」[15][16]

八識心王,親證五法〈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正智〉[17][18]
三自性〈說三自性者。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19][20]
兩種無我法〈人無我相、法無我相〉[21]
七種第一義〈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22]
七種性自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23]
成通達位菩薩[24]

復又永伏性障如阿羅漢[25], 但不俱斷,能證慧解脫而不取證,由大願故留惑潤生,盡未來際終不取無餘涅槃,利樂眾生永無止息。[26] 此地主修法施波羅蜜多百法明門,證猶如鏡像觀[27],滿初地心。

離垢地

又作無垢地、淨地。初地功德圓滿後,再成就一分道種智而入二地。這一階段主發願,捨棄自我之心,不舍一切眾生。並應多聞佛法。《十住經》:

二地亦主修戒波羅蜜及一切種智。

滿心位成就猶如光影現觀,戒行自然清淨,因戒行清淨圓滿故,所以稱名離垢地

發光地

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二地滿心後再證一分道種智,故入三地。

成就俱解脫果而不取涅槃,留惑潤生。滿心位成就猶如谷響現觀及無量妙定意身生。

焰慧地

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由三地再證道種智一分故入四地。

難勝地

現前地

遠行地

不動地

善慧地

法雲地

共三乘十地

大品般若經》列出了「共三乘的十地」,用以表示聲聞乘菩薩道在修行階段的對應關係,其名稱是: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

按《大智度論》的解說,無生法忍—八人地(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須陀洹向),阿鞞跋致地—見地(相當於聲聞須陀洹果)。而菩薩地即為「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又或者「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又或者「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 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捨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
  2. 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着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
  3. 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4. 見地者,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
  5. 薄地者,或須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氣亦薄。
  6. 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
  7. 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
  8. 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緣,亦名覺。
  9. 菩薩地者,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
  10. 佛地者,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