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空難
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被擊落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被擊落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MH17/MAS17)[註 1]是從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飛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的定期航班。2014年7月17日,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77-200ER型客機(註冊號9M-MRD)在烏克蘭東部空域33,000呎(10,000米)高度巡航時[6]被俄軍第53防空導彈旅[2][3][4][5]2連[7][8]3營[9]所屬的一輛山毛櫸導彈發射車[註 2]發射導彈擊毀,機上283名乘客和15名機組成員悉數罹難[12]。與地面失去聯繫時,客機距烏俄邊境約50公里。客機殘骸墜落於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克州赫拉博韋附近,距烏俄邊境約40公里[13]。事件發生於烏俄戰爭早期的頓巴斯戰爭期間,事發地附近區域時為俄國在佔領區扶植的傀儡政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控制[14]。
事故的調查由荷蘭安全委員會(DSB)和荷蘭領導的聯合調查組(JIT)負責。JIT調查證實,客機是被一枚從地面往飛機方向發射的導彈,以外力方式(山毛櫸導彈破片)摧毀的[15][16],肇事的導彈發射車則屬於俄軍,其和駐紮在俄羅斯庫爾斯克第53防空導彈旅的一部車輛特徵相同[17]。在事發當日從俄羅斯聯邦越境進入烏克蘭,在俄佔區的一處地點發射一枚導彈。該車並在其後返回俄國[18][19][20][21]。
DSB和JIT的調查結論同之前美國和德國的情報[22][23],以及烏克蘭政府的聲稱[24]相符。根據JIT的調查結論,荷蘭與澳洲政府於2018年5月認定俄國製造了此次襲擊事件,並展開司法程序[25][26]。然而,俄國政府否認同事件相關[27][28][29],並有干擾調查部門充分收集資料等前科[30][31],並在事發後對飛機墜毀原因隨着時間推移給出了許多不同描述[32],俄媒對此事的報道也不同於其他國家[33][34]。
2022年11月17日,經缺席審判,荷蘭開庭作出終審裁定,法院公佈報告指,經查三名嫌犯與事故調查吻合,宣判被告有罪確定[35],俄羅斯公民、原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特工伊果·基爾金(化名伊果·斯特列爾科夫)在內的三人因謀殺MH17客機上298人被缺席判處終身監禁。2022年12月,由於控辯雙方均未提出上訴,全案定讞[36]。2023年,另針對俄軍領導責任的案件部分,國際檢察官稱,根據一份俄軍錄音指,軍事裝備的轉移依法需要普京的命令進行,不過因為未有證據顯示國防部門授意擊落,因此決定對俄方高層採不起訴處分[37][38]。
該次空難為馬來西亞航空2014年第二宗空難(前一宗為370號客機),馬航運營68年歷史上第四宗導致人員傷亡的空難,也是馬航有史以來罹難人數最多的一場空難[39]。同時,此次事件也是21世紀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空難,以及目前為止致死人數最多的民航機遭擊落事件[40],超過1988年引致290人死亡的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失事班機是一架1997年波音777-2H6ER[a]長程雙發動機廣體客機,註冊號9M-MRD[15]:30、波音出廠序號28411,由馬來西亞航空執飛,並與荷蘭皇家航空共用班號(班號為KL4103)。該機是第84架生產的波音777,首飛於1997年7月17日(恰好為事故發生前整整17年),並於當年7月29日交付馬來西亞航空[41]。該機裝備兩台羅爾斯-羅伊斯遄達892發動機,總共有280個座位(33商務艙和247經濟艙),事發前飛機已在11430次起降中積累超過76300飛行小時[15]:30,並在事發時處於適航狀態[15]:31。
根據馬來西亞航空的聲明,失事客機上一次維修是於2014年7月11日在吉隆坡國際機場進行,下一次檢修應於2014年8月27日。記錄顯示客機沒有技術問題。事發時客機的通信系統運轉正常[42]
根據大馬媒體《光明日報》報道,時任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及時任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山慕丁的外婆——丹斯里西蒂·阿米拉(Siti Amirah,83歲)乘坐了墜毀航班;納吉家族發言人透露,西蒂獨自從阿姆斯特丹乘坐飛機,打算返回到印尼日惹,並準備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轉機[46]。同時,機上乘客中有至少6名國際愛滋病研究專家及家屬,其中包括曾經在阻斷愛滋病母嬰傳播的方面做出巨大成就的前國際愛滋病學會主席喬普·朗格。這些專家原計劃前往澳洲墨爾本參加第20屆世界愛滋病大會。國際愛滋病學會隨後也發表聲明確認了這些專家遇難[47][48]。另外,澳洲確認共有38名公民在這場空難中遇難[49],包含澳籍華裔女性等[50],以及在歐洲經營愛心米芝蓮中餐館的夫婦也遇劫[51],而馬來西亞航班機組中,也有至少6名本地華人被害。[52]
MH17航班是長途航班,因此安排兩批機組人員輪班駕駛飛機,他們分別是:[53][54][55][56]
班機於歐洲中部夏令時間(UTC+2)7月17日12時14分(UTC 10:14)離開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G03登機口[59],並於16分鐘後起飛,原預計於馬來西亞標準時間(UTC+8)7月18日6時整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
根據原飛行計劃,MH17應在烏克蘭上空保持飛行高度層(FL) 330(33,000呎,10,000米),直到第尼伯彼得羅夫斯克(現名第尼伯)附近爬升至FL 350來完成烏克蘭境內的餘下航程。根據空管記錄,12時53分(UTC)時第尼伯彼得羅夫斯克空管建議MH17按計劃提升至FL 350以避開附近空域中同樣處於FL 330的SQ351,但MH17機組要求繼續保持FL 330並得到了空管的同意(空管命令SQ351提升至FL 350以避免衝撞)。13時00分,機組因為天氣原因要求向原定航線以北偏航20海里,並同樣得到了空管的授權,之後機組又要求爬升至FL 340(10,000米),但遭到了空管的拒絕。[60]
13時19分21秒(UTC),烏克蘭第尼伯彼得羅夫斯克空管聯絡上俄羅斯羅斯托夫空管區,並於13時19分53秒通知MH17準備移交管制權,13時19分56秒(UTC),機組發出了最後的確認信息,此時雷達記錄顯示MH17位於L980航線以北3.6海里。之後空管數次嘗試聯絡MH17,但都沒有得到回應[60]。
協調世界時(UTC)13時20分,班機在烏克蘭東部邊境(48.135N, 38.503E)最後一次傳回數據,此時該機巡航高度為33,000呎(10,000米)[61]。
墜機事故發生後,原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特工,俄國人基爾金以頓內次克軍隊領導人的身份在社交網站VKontakte發帖稱「擊落了一架烏軍An-26運輸機」[62]。但不久刪除。
烏克蘭稱,分裂組織封鎖了整個事故地區,並阻止警察和救援人員靠近。同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聲稱已經找到客機的黑盒,將交付給俄羅斯,並保證事故調查人員及國際觀察員在烏克蘭東部馬航墜機地點的安全。同時,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三方合作小組同民間武裝代表進行了線上會議後,民間武裝稱也將提供給他們自由出入事故現場的權利[63]。最終,2014年7月22日當地時間凌晨2時左右,飛機的兩個黑盒由民間武裝完整地交給馬來西亞調查人員[64],並於7月23日轉交由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進行調查。
2014年9月9日,荷蘭安全委員會(荷蘭語:Onderzoeksraad Voor Veiligheid)公佈了空難初步調查報告,其中初步認定,客機很可能遭到了大量高能物體從外部穿透,導致機身結構性損傷、在空中解體,沒有證據表明存在機械故障或人為錯誤[65][60]。
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被擊落時,同一地區還有另外三架商用飛機:印度航空113號航班 (AI113),這是一架波音787,從德里飛往伯明翰;長榮航空88號航班 (BR88),是一架從巴黎飛往台北的波音777。距離最近的飛機是新加坡航空351號航班(SQ351),距離33公里,是一架從哥本哈根飛往新加坡的波音777飛機[15]:41。
荷蘭領導了兩項平行的調查,一項調查墜機的技術原因,另一項調查是單獨的刑事調查[66]。技術調查報告於2015年10月13日發佈[67],刑事調查於2016年9月報告了部分調查結果[19][68]。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 事故調查應由事發地所在國家負責,但該國可以將調查委託給另一個國家。而烏克蘭則已將兩項調查的主導權委託給荷蘭[69][70][71][72]。
空難當日,三方聯絡小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烏克蘭政府同俄羅斯)召開會議,隨後同俄佔當局叛軍代表舉行線上會議,俄佔當局承諾向烏克蘭國家調查委員會提供「安全通道和安全保證」,並與烏克蘭當局和歐安組織監察員合作[73]。然而在調查的前兩天,俄國武裝分子阻止烏克蘭國家緊急情況部()和歐安組織調查員自由出入墜機現場,調查隊只待了75分鐘就返回頓內次克[74]。
烏克蘭外交部代表表示,墜機現場找到的屍體,將被送往北部270公里的哈爾科夫作屍檢。7月18日共發現181具屍體[75]。但俄國武裝將所尋獲的遺體先拖走,或裝上附近車站停靠的冷凍貨物列車,而因天氣炎熱已讓遺體漸漸腐敗,且現場有野狗與其他野生動物會啃食、破壞遺體[76]。
7月21日,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下令,要求烏克蘭軍隊在距馬航17號航班客機墜毀地點半徑40公里範圍內停火。當日晚些時候,親俄政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亞歷山大·博羅代也要求民間武裝力量在相同範圍內實施停火。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波羅申科宣佈停火是為了「國際機構能夠沒有干擾的調查飛機失事地的情況以及對遇難者遺體鑑定」[77]。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21日在白宮發表講話,指責分離組織正在從事故地點挪動證據,並警告俄羅斯應停止支持分離組織,要求他們積極協助國際社會展開調查。[78]
7月22日,烏克蘭政府發佈消息說,失事客機黑盒的翻譯工作將在英國進行,國際民航組織代表將參與[79]。
2014年9月9日,荷蘭安全委員會(DSB)公佈了針對MH17客機墜毀原因的初步報告[81][82]:16。該初步調查報告的結論是,在飛行數據記錄器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CVR&FDR,俗稱「黑盒」)於13:20:03UTC停止工作之前,沒有證據表明飛機存在技術故障或機組操作失誤。報告還稱:「在飛機前機身和駕駛艙部分觀察到的損壞似乎表明飛機外部存在大量高能物體的撞擊」,調查人員稱,這種損壞可能導致結構完整性被破壞,導致飛機在飛行中從前部開始解體,並且導致飛機碎片的地理分佈廣泛。
DSB主席吉貝·朱斯特拉解釋道,當前的調查結論表明「MH17墜機有外部原因」,但確定確切的原因尚需進一步調查。他還表示,荷蘭安全委員會希望最終的技術調查報告將在一年後公佈[83]。
2015年10月13日,荷蘭安全委員會(DSB)發佈了MH17空難的最終技術調查報告。報告得出結論,MH17墜機事件是因客機被一枚攜帶9N314M彈頭的9M38系列山毛櫸面對空導彈擊中導致的。
導彈在飛機駕駛艙外部左側上方爆炸,其破片殺死了駕駛艙內的三人,並對客機造成了結構性損壞,導致飛機解體,並使得殘骸墜落到面積達50平方公里的範圍,使機上298人全部死亡[15]。根據證據,排除了遭遇流星撞擊,飛機存在技術缺陷,飛機上炸彈爆炸、或是被空對空導彈攻擊等情況。此外,駕駛艙人員的遺體上也發現了導彈碎片,在駕駛艙中還發現了山毛櫸導彈彈頭的油漆痕跡[84]。荷蘭國家航太實驗室計算了導彈的彈道,確定導彈是在托雷資東南一片32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發射的。由於不屬於其職權範圍,荷蘭安全委員會沒有縮小特定發射點的範圍[15]:147。荷蘭安全委員會沒有說明肇事導彈由何人發射,但其最終報告中確定的發射地點四周一定範圍內事發時全由俄國以武裝控制[85]。
由於一度存在航線安全爭議,除了進行技術調查以外,荷蘭安全委員會還對航線選擇做了調查[86]。一些航空公司在MH17被擊落前避開了烏克蘭東部領空,但來自32個國家的62家航空公司則繼續在該地區上空飛行[15]:224[87]。荷蘭安全委員會也指出,由於持續的衝突和之前軍機被擊落的事件,烏克蘭應當在事發前關閉烏克蘭東部上空的空域[15]:10[88](由於認為叛軍沒有能威脅到高空的防空武器,同時也不知曉俄國偷運防空導彈進入烏克蘭領土,烏克蘭當時僅關閉了較低高度的空域)。但調查報告也指出涉及武裝衝突的國家很少這麼做[15]:11。荷蘭安全委員會最終對烏克蘭方的責任部分,是以建議方式,指出這些國家在評估其空域時應當更加謹慎,而航空公司在選擇途徑衝突地區的航線時應當更徹底地評估風險[89][88]。
對MH17被擊落事件的刑事調查由荷蘭司法部檢察署牽頭,由數十名檢察官和200餘名調查員參與,是荷蘭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刑事調查[90]。由荷蘭,比利時,烏克蘭和澳洲[21],以及隨後於11月加入的馬來西亞[91]組成了聯合調查組(JIT)[91], 其調查人員採訪了證人,檢查了法醫樣本,衛星數據,截獲的通訊和網絡信息[14]。在調查初期,JIT排除了事故,內部恐怖襲擊或是客機被另一架飛機擊落的可能性[92]。
2016年9月28日,聯合調查組(JIT)公佈了詳細的MH17空難的調查中間報告,報告中指出擊落MH17的山毛櫸導彈導彈發射地點為親俄武裝分子控制的斯尼日爾內以南的一處田野中[68]。JIT還發現,這輛發射車本身來自俄羅斯領土,在事發當日被注意到偷運進入烏克蘭領土,又在事發後被快速運回俄國。而且運回俄國時,這輛山毛櫸導彈發射車被拍到少了一枚導彈[18][19]。聯合調查組(JIT)表示,他們已經確認了100名人員,包括目擊者和嫌疑人,這些人員涉及山毛櫸導彈發射車的移動,儘管他們尚在確定一個需對此負責的明確指揮鏈。荷蘭首席檢察官表示,基於公正所以「證據必須在法庭上站得住腳」,讓法庭作出最終判決。[18] 在調查過程中,JIT記錄和評估了五十億個互聯網頁面,採訪了200名證人,收集了五十萬張照片和視頻,並分析了15萬個截獲的電話通話。[68][93] 根據JIT首席檢察官Fred Westerbeke的說法,刑事調查基於「龐大的證據體系」,包括平民目擊證人的證詞訪問,他們親眼目睹了山毛櫸導彈發射車,以及調查人員對原始雷達數據、路過旅客與隨機民車的原始照片和行車記錄儀視頻的取證等等。[94]
2018年5月24日,經過廣泛的比較研究後,聯合調查組(JIT)得出結論,擊落該航班的山毛櫸導彈發射車來自俄羅斯庫爾斯克的第53防空導彈旅。[95] 荷蘭國家調查局的負責人要求目擊者和內部人士分享關於山毛櫸導彈操作組成員身份的信息,以及這些成員遵循的指示和負責2014年7月17日山毛櫸導彈操作部署的人員。[95] 根據荷蘭檢察署的說法,截至2018年5月24日,「俄羅斯聯邦當局尚未向JIT報告53防空導彈旅的山毛櫸導彈在烏克蘭東部部署,以及這種山毛櫸導彈擊落了MH17航班。」[95] 作為回應,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表示,俄羅斯將分析JIT的結論,但只有在成為調查的一方時才會承認這一結論。[96][97] 與此同時,俄羅斯國防部堅稱沒有俄羅斯山毛櫸導彈越過烏克蘭邊界。[97][98]
2019年6月19日,MH17失事聯合調查隊宣佈他們已經有證據以謀殺罪起訴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前國防部長伊果·斯特列爾科夫、烏克蘭東部武裝情報單位軍官杜賓斯基 (Sergey Dubinsky)、前俄羅斯軍官普拉托夫 (Oleg Pulatov) 及事發時負責指揮的烏克蘭東部武裝人物卡申科 (Leonid Kharchenko)[99]等人。
2020年3月9日,荷蘭法庭正式開庭,對四名涉嫌擊落馬來西亞航空17號客機的嫌犯進行缺席審判,4名嫌疑人被控犯有謀殺罪[100]。10月15日,在荷蘭向歐洲人權法院提出訴訟後,俄羅斯宣佈退出與荷蘭、澳洲展開的三方協商[101]。
2022年11月17日,荷蘭法院根據公開調查報告、證據等內容並宣佈終審,4名嫌疑人分別為奧列格·普拉托夫(Oleg Pulatov)、伊戈爾·基爾金(И́горь Ги́ркин)和謝爾蓋·杜賓斯基(Sergei Dubinsky),以及1名烏克蘭籍的列昂尼德·哈爾琴科(Leonid Kharchenko),據悉,雖有委任律師出庭,但四名嫌犯未能親自出庭證明,因而都缺席。另外被告也沒有對外有提出有力證據,結果確定除了普拉托夫之外,其餘3名嫌犯(兩人俄籍與烏籍武裝分子)被判無期徒刑,並勒令需向遇難家屬支付1600萬歐元的賠償金[102]。同時根據證據指犯人因「執行造成損害的行為」故犯有謀殺罪[103]。
2020年7月10日,荷蘭政府宣佈,其打算就MH17航班被擊落一事,將俄羅斯告上歐洲人權法院。荷蘭政府表示,通過這樣做,它是在向已經向該法院提起的受害者家屬的個案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104][105]
2023年1月25日,歐洲人權法院裁定將受理對俄羅斯的訴訟,因為有證據表明當時自稱「民兵」的分裂主義分子「在俄羅斯聯邦的管轄之下」,而且莫斯科對這些武裝分子的軍事戰略有重大影響[106]。
2015年7月,18名遇難者家屬向美國法院提告,指控俄國公民,時任叛軍領導人伊戈爾·基爾金「策劃了擊落事件」,並指控俄羅斯政府為該行為的同謀[108]。2016年5月,33名遇難者家屬向歐洲人權法院提告俄羅斯及弗拉基米爾·普京,認為俄羅斯的行為侵犯了乘客的生命權[109][110]。2018年5月,在JIT得出俄羅斯參與製造墜機事件的結論後,270名荷蘭受害者的家屬加入了索賠訴訟[111]。荷蘭政府支持這一主張,並於2020年7月向歐洲人權法院提告俄羅斯[104][112],認為事發時莫斯科實際「有效控制」了導彈發射地所處的烏克蘭地區[113]。
2016年7月,馬來西亞航空在馬來西亞被15名乘客家屬根據《滿地可公約》提出兩份單獨的訴訟,理由是航空公司不應選擇事發時使用的航線[114]。此前,六名機組成員家屬提起了另一項訴訟,指控航空公司疏忽和違反合同[115]。
2017年12月,俄羅斯調查入門網站「The Insider」、美國新聞機構McClatchyDC和Bellingcat經過聯合調查,確認使用「海豚」代號的高級軍官為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特卡切夫上校。特卡切夫被聽到在JIT獲取的竊聽錄音中指揮山毛櫸導彈運輸和部署[116][117]。 2020年4月,同一團隊又識別出另一位被多個「DPR」和「LPR」操作員稱為「弗拉基米爾·伊凡諾維奇」的高級指揮官為FSB上校安德烈·伊凡諾維奇·布爾拉卡,俄羅斯邊防軍的第一副局長[118][119]。
2023年2月8日,聯合調查組(JIT)發表了對操作山毛櫸導彈發射車的組員以及指揮鏈上負責任的調查報告[120]。JIT表示目前有強烈跡象表明俄國總統普京本人參與了此事並批准了向親俄武裝運送山毛櫸導彈[121][122]。
俄羅斯媒體的報道與大多數其他國家的報道不同[161],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顯着變化[32][162]。根據Bellingcat的調查,俄國這些說法的變化經常是對荷蘭安全委員會和聯合調查小組披露的新證據做出的回應[32]。根據列瓦達中心於2014年7月18-24日在俄國進行的民調,80%的俄國人認為MH17墜毀是由烏克蘭軍隊製造,僅有3%受訪者將事故歸咎於俄國武裝[163][164][165]。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觀點是受到了電視信息圈的影響[166]。事發三天內,俄國互聯網研究機構的「巨魔農場」(網軍)發佈了111486條來自虛假賬戶的推文[167],這些推文主要由俄語發佈,起初稱叛軍擊落了一架烏克蘭飛機,但很快轉而指責烏克蘭製造了這其襲擊[168]。這不僅是俄國互聯網研究機構在一天之中發假推文最多的一次,還是他們歷史上發推最多的一個主題[169]。
與之相反,俄羅斯自由派反對派報紙《新報》(Novaya Gazeta)就用荷蘭語發表了一篇標題,標題為「Vergeef ons, Nederland」(「請原諒我們,荷蘭」)[118][170][171]。
2014年7月,曾在今日俄羅斯(RT)任職5年的記者薩拉·弗斯 (Sara Firth) 辭職,以抗議該頻道對墜機事件的報道,她稱這些報道是「謊言」[172][173]。
事發後第一時間,俄國公民,原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特工伊果·基爾金(化名「斯特列爾科夫」)以頓內次克軍隊領導人的身份在社交網站VKontakte發帖稱「擊落了一架烏軍An-26運輸機」[62]。但不久刪除。隨後俄媒生活新聞入門網站報道稱,當地時間16:00左右,分裂分子用導彈擊落了「烏克蘭空軍An-26運輸機」,稱其為「頓涅茨克民兵的新勝利」[174][175][176](俄國在2022年前堅稱沒有派兵入侵烏克蘭東部)。這一消息立即被各路新聞網站,以及俄羅斯24電視台轉載[177]。大約與此同時,負責將山毛櫸導彈發射車運輸至「頓國」的列昂尼德·哈琴科 (Leonid Kharchenko) 向其指揮官謝爾蓋·杜賓斯基 (Sergei Dubinsky) 報告,發射車「已到達現場,並且已經擊落了一架烏克蘭對地攻擊機」[178]。
然而,當發現被擊落的明顯是一架民航機之後,俄國武裝媒體否認對此承擔任何責任,堅稱他們沒有能達到商業航班飛行高度的防空導彈[179][180][181]。
墜機事件發生後的第一年,俄羅斯官方媒體聲稱烏克蘭空軍的一架蘇-25攻擊機擊落了MH17號民航機」[182][32]。俄媒稱俄羅斯空中管制員獲取了雷達數據,「證明」MH17附近有烏克蘭軍機,並將之泄露給莫斯科一家報紙[183]。俄國還宣稱,一名「烏克蘭空軍逃兵」告訴他們他曾無意中聽到烏克蘭飛行員在事發當天討論擊落了錯誤的飛機[184]。
2014年11月15日,俄羅斯官方電視台第一頻道又報道MH17客機被一架烏克蘭蘇-25戰機從後方射擊,還出示了「衛星拍攝的照片」來支持這一說法[185][186]。這一「證據」被許多其他俄羅斯媒體轉載,但不久之後,俄國所謂的「衛星照片」被發現純屬偽造。除了其他問題之外,這張「衛星照片」中的兩架飛機相對於下面的地形來說都太大了,顯示這是一項粗糙的複製粘貼作品[187][188]。此外,同一張照片甚至還被俄國官媒在2015年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鬥機事件發生後用於「證明」俄軍機在被擊落時沒有侵犯土耳其領空[188]。後來有消息稱,這張照片最初是由一位自稱航空專家的人在俄羅斯網絡論壇上發現並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俄羅斯工程師聯盟副主席的,此人後來道歉稱他對這些信息的使用方式不滿意[189]。2019年接受紐約客雜誌採訪時,第一頻道CEO康斯坦丁·恩斯特說對所謂「衛星照片」的報道是人為錯誤,不是故意的[190]。
2014年12月25日,俄國官方新聞社俄新社報道稱,自封為「頓國」領導人的亞歷山大·扎哈爾琴科稱,他「親眼目睹了MH17被兩架烏克蘭戰機擊落」[191][192]。
關於蘇-25攻擊機擊落了波音客機的說法是「烏克蘭應對事件負責」的宣傳戰略敘述的一部分,並且使用了被篡改的數據作為其關鍵的欺騙機制[193]。但當證據表明擊落客機的是面對空導彈而不是空對空導彈時,俄媒中客機被蘇-25攻擊機擊落的說法就立即改為了「客機被烏克蘭操作的山毛櫸導彈擊落」[32][194]
蘇-25是一種對地攻擊機,其設計目的不是用於空戰[195][196]。聯合調查組(JIT)、荷蘭司法部檢察署和許多獨立專家(包括蘇-25飛機的首席設計師弗拉基米爾·巴巴克)均否定了MH17被蘇-25發射空對空導彈擊落的說法[197][198][199][200]。
檢察官得出的結論是這一說法是錯誤的[201][202]。唯一可用於擊落的MH17這樣客機的空對空導彈是R-33,R-37R-37或R-40導彈,而蘇-25飛機並不能攜帶這些導彈[203]。蘇-25飛機的設計師弗拉基米爾·巴巴克還表示,蘇-25飛行速度比波音777慢[204],而且其升限也僅為約7公里,而MH17在事發時飛行高度是10公里[205]。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高級研究員Siemon T. Wezeman和《大眾科學》雜誌也認為蘇-25在技術上不可能擊落這樣一架飛機[206][207]。俄國航空工程師馬克·索洛寧指出,由於升限原因,蘇-25即使採用躍升攻擊也無法擊落飛行在高空的MH-17[208][209]。防務分析家Lukáš Visingr也稱蘇-25不可能擊落了MH17[210][211]。
2016年調查報告指出MH17是被面對空導彈擊落後,俄軍展示的雷達記錄便不再包含「烏克蘭軍機」在該區域出現的內容[32]。
2022年俄國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之後,俄國駐法國使館又拿出這套理論指責是烏克蘭空軍擊落了MH17[212]。
荷蘭調查團所做出的MH17被俄制山毛櫸導彈擊落的結論後,2018年9月19日,俄羅斯對此結論表示贊同,但對於導彈來源提出質疑。俄國宣稱,該編號為8868720的導彈於1986年12月29日由俄羅斯生產並部署於駐紮在烏克蘭的蘇聯防空部隊第223防空團,在蘇聯解體後歸屬烏克蘭,防空團亦搬遷到利沃夫州斯特里市;同時,俄國聲稱根據現場尋獲的彈頭破片,此彈仍使用的是原裝彈頭,而俄羅斯自己的同型導彈已在延壽維護中將彈頭更新為另一種破片式樣[213][214],然而俄國沒有提供進一步證據證明此說法。
然而,JIT通過比對大量俄軍和烏軍裝備的山毛櫸導彈的照片,發現只有一輛發射車擁有擊落MH-17的那輛發射車的全部特徵,而這輛發射車就是調查報告中來自駐庫爾斯克的俄軍第53防空導彈旅的那輛[215]。
事發後第二天(7月18日),先前發帖慶祝擊落「烏克蘭安-26飛機」又旋即刪帖的伊果·基爾金以「頓巴斯民兵」指揮官的身份表示,「大量屍體已經不新鮮了」。他接着說,「烏克蘭當局有能力做出任何卑鄙的事」;並聲稱在殘骸中發現了大量血清和藥物[216]。基爾金還聲稱,一些乘客在墜機前幾天已經死亡[217]。
俄羅斯政府資助[218]的電視網絡RT今日俄羅斯最初表示,這架客機可能是在一次由烏克蘭「西方支持者」組織的刺殺弗拉基米爾·普京的陰謀中被烏克蘭擊落的。由於普京的飛行路線位於烏克蘭以北數百公里處(遠超山毛櫸導彈可能的射程),因此這一消息很快便遭到駁斥[219][220]。
俄媒傳播的其他陰謀論還包括聲稱烏克蘭人錯誤擊落了這架客機,指與2001年西伯利亞航空公司1812號航班在烏軍演習中被誤擊墜毀的事件相似(這個說法出現於2014年12月[221],然而,俄偽軍當時並未操作任何飛機,亦不知為何要對其使用防空導彈)、還有烏克蘭空中交通管制員故意將航班改道飛越戰區、烏克蘭政府組織這次襲擊是為了抹黑俄國武裝[222]等說法。隨着DSB和JIT的調查越來越多地指向俄國武裝,俄羅斯大眾傳媒開始傳播了更多的替代理論[223]。
2022年11月17日,在幾名俄國公民和武裝分子被荷蘭判決有罪後,俄國再次否認參與製造了MH17民航機空難[224][225]。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抨擊荷蘭法院的判決是出於政治動機,並拒絕引渡要求[226]。荷蘭外交部隨着就俄羅斯發表試圖抹黑荷蘭憲法而傳召俄羅斯駐荷蘭大使問話[227]。俄羅斯還被發現在某些平台上篡改荷蘭宣判結果。[來源請求]
2015年7月,馬來西亞舉行追悼儀式。7月17日,約2,000名罹難者家屬在荷蘭中部一間教堂舉行一周年非公開追思會,荷蘭全國降半旗哀悼。同時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墜機現場的村莊,也有追悼儀式。
休班礦工、當地警方及救援人員整理瓦礫以搜尋生還者[229]。出事後,烏克蘭才終於關閉東部領空的所有高度的航線[230],2014年,當局本來已關閉頓涅茨克州7,900米(25,900呎)以下空域,事實上,事故前三天(7月14日)已經升至9,800米(32,200呎)[231]。不過,歐洲航空安全組織發表聲明,稱MH17出事地點位於10,060米(33,010呎),屬限制空域上方[230]的合法路線。因爲當時航空公司普遍認為讓客機從高空飛越低強度戰區是安全的,可是並未充分警覺到俄軍裝備有較為先進的中程防空導彈,並且敢於轉移武器大量介入境外衝突的可能性,此點在後來的報告中也被指出烏克蘭缺乏對當地情勢相對特殊的考慮,批評民航部門本可對此計劃出更進一步的預防性措施。[232]
事件發生後,漢莎航空、法國航空、土耳其航空、俄羅斯洲際航空、達美航空、英國航空、俄羅斯航空、印度航空、捷特航空和荷蘭皇家航空開始禁止班機進入烏克蘭東部[233][234][235][236]或全境領空範圍[237]。NOTAM通知美國航空公司的班機禁止在烏克蘭境內飛行,同時烏塔航空、意大利航空和維珍航空也宣佈他們的班機將會重新規劃航行的路線。英國交通部已經要求該國的班機不要進入烏克蘭領空範圍[238]。台灣方面,中華航空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時就更改飛航路線,不再經烏克蘭領空;長榮航空隨即調整航線,避開烏克蘭領空,往南改經土耳其領空,航程增約20分鐘[239]。中國大陸的中國民用航空局已要求國內航空公司所有飛越烏克蘭的航班繞飛,避開事發空域[240]。
事發當天,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股票跌至0.195令吉,最低時跌至0.185令吉,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盤0.22令吉,大幅縮水了18%。同比去年同一時間跌幅為36%[241]。
同時,因地緣政治緊張,VIX指數暴漲30%,美股周四收盤整體下跌,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盤報1,957.85點,下跌23.72點,跌幅1.20%。納斯達克指數收盤報4,363.77點,下跌62.19點,跌幅1.41%。道瓊斯指數收盤報16,975.88點,下跌162.32點,跌幅0.95%,這推動了避險情緒,馬航客機墜毀後40分鐘金價被推高約20美元/安士。紐交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8份交割)周四收盤報1,317.30美元/安士,上漲17.50美元,漲幅1.35%。交易員們稱,在這些因素影響下,黃金投資者們紛紛開始做多並且進行空頭回補。外匯市場盧布對美元大跌,跌幅達1.8%。歐洲主要股指急劇下跌。17日,德國DAX指數下跌超過1%。俄羅斯市場指數基金ETF(RSX)直線跌落近5%。紐約股票市場也應聲下跌。17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跌。投資者情緒受到飛機墜毀消息的嚴重打擊。截至當日收盤,紐約股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跌161.39點,至16,976.81點,跌幅近1%,為近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2%。當日,在以色列軍方開始地面進攻加沙走廊的軍事衝突升級後,紐約股票市場拋售情緒進一步加劇[242]。
該航班屬馬來西亞航空航班,其航班編號為MH17/MAS17(MH是IATA航空公司代碼,MAS則是ICAO航空公司代碼)。荷蘭皇家航空代碼共享航班號KL4103/KLM4103[243]。
馬來西亞航空在事發後於7月18日宣佈從7月25日起將航班編號17號停用,並將編號調整為19號。而荷蘭皇家航空代碼共享航班號亦會調整為4123號[244]。
受墜機事件影響,原定阿聯酋航空於8月1日起無限期暫停杜拜—烏克蘭基輔航班(EK171/EK172)的計劃,提前至7月18日實施。而原本7月17日飛往基輔的EK171航班隨即折返回杜拜[245]。
空難發生後,馬來西亞吉蘭丹州蘭斗班讓伊斯蘭黨國會議員茜蒂再拉表示,這次意外的起因是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惹怒了真主阿拉」,並認為該航空公司應該停止提供酒精飲料,還應該檢討女性空服員、尤其是穆斯林女性的服裝。她的言論受到眾多非政府組織的批評[246]。
澳洲政府於2023年6月24日宣佈對有份參與擊落行動的前格魯烏軍官謝爾蓋·杜賓斯基(Sergey Dubinsky)、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上校謝爾蓋·穆奇卡耶夫(Sergey Muchkaev)和頓巴斯分離主義者領袖列昂尼德·哈琴科(Leonid Kharchenko)實施經濟制裁和旅遊禁令[24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