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尼日內[1]烏克蘭語Сніжне羅馬化Snizhne發音:[s⁽ʲ⁾n⁽ʲ⁾iʒˈnɛ]),又按俄語名譯為斯涅日諾耶[2][3](俄語:Снежное羅馬化Snezhnoye),法理上是烏克蘭頓涅茨克州霍爾利夫卡區斯尼日內市鎮烏克蘭語Сніжнянська міська громада內的城市及該市鎮的行政中心,事實上為俄羅斯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直轄市。該市始建於1784年,面積1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78米,主要經濟活動是煤礦業,2022年人口數量為45,767人[4]

Quick Facts 斯尼日內Сніжне(烏克蘭語)Снежное(俄語) 斯尼日諾耶, 國家 ...
斯尼日內
Сніжне烏克蘭語
Снежное俄語

斯尼日諾耶
城市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旗幟
斯尼日內徽章
徽章
Thumb
斯尼日內
斯尼日內
斯尼日內在頓涅茨克州的位置
Thumb
斯尼日內
斯尼日內
斯尼日內在烏克蘭的位置
坐標:48°01′N 38°46′E
國家 烏克蘭(法理宣稱)
 俄羅斯實際統治
 頓涅茨克州(烏克蘭法理宣稱)
共和國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實際控制)
霍爾利夫卡區(烏克蘭法理宣稱)
市鎮斯尼日內市鎮烏克蘭語Сніжнянська міська громада(烏克蘭法理宣稱)
建立1784年
城市地位1938年
政府所在地86501, Донецька обл., м. Сніжне, вул. Леніна, 39
面積
 • 總計18.9 平方公里(7.3 平方英里)
海拔260 公尺(850 英尺)
人口(2022年)
 • 總計45,767人
 • 密度2,422人/平方公里(6,272人/平方英里)
居民稱謂Сніжнянин, Сніжнянка, Сніжняни
郵區編號86500, 86501, 86503, 86508, 86510
電話區號+380-6256
Close

歷史

1784年,哥薩克伊萬·瓦西里耶夫在今斯涅日諾耶附近開設了一家名為「Сніжного місця」的旅館,1820年後旅館附近吸引了農民居住,形成了名為瓦西里夫卡烏克蘭語Василівка)的村落。在1864年更名為斯涅日諾耶。1879年初,有360人居住於此,主要是農民,還有一些人燒制木炭、生產磚塊[5]

1900年起,俄羅斯和外國資本家從地主手中收購土地,並開始開採斯涅日諾耶的無煙煤礦。有些富農也嘗試收購土地、開採無煙煤礦。1903年,以布羅茨基為首的一群煤礦老闆向政府呼籲修建一條聯通本地與奇斯佳科韋的鐵路,但因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而擱置。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該地科爾貝格礦(Кольберг,後來的2號礦)的工人於10月31日開始罷工,拒絕將煤炭裝入貨車、從礦井中抽水;至11月11日,2號礦的罷工獲得勝利;12月4日礦工因黑心商人出售昂貴的劣質產品而砸毀了數家商店,被軍隊鎮壓,2人死亡,7人受傷。1908年,三座礦廠相繼開工(即後來蘇聯時期的1號、8號和9號礦);1913年,雷莫夫無煙煤礦(Ремовский антрацит,後來蘇聯時期的4號礦)開工。此時全村只有112戶、863人,因此煤礦老闆經常在附近的村莊僱傭農民打短工,一些農民因此在本地定居下來[5]

1912年,4號礦的工人們設法與《真理報》的編輯委員會建立了聯繫。次年12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斯涅日諾耶建立了基層黨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工人的狀況進一步惡化,1915年,9號、10號和4號礦相繼爆發工人起義;1916年5月1日,工人們試圖在15號、16號礦組織集會紀念五一勞動節,被警察發現後被迫解散。1917年二月革命後,工人們解除了當地警察的武裝,並在1、4、8、9、10號礦區成立了礦山委員會,開始實際管理礦山。12月,在2號礦和4號礦成立了工人赤衛隊,抵抗德國白軍。1918年4月至12月,德國曾短暫侵佔過此地,直到蘇俄紅軍配合9號礦的地下革命委員會收復此地。1919年4月,鄧尼金的白軍再次佔領此地,直到同年12月,謝苗·布瓊尼騎兵第1集團軍再次收復此地[5]

蘇聯時期

紅軍收復此地後,1920年,2號礦的年輕工人組成了當地第一個共青團支部,並積極參與礦山的重建。當年5月,斯涅日諾耶的礦山國有化完成。8月,在9號礦黨支部的組織下,工人們創建了一座俱樂部、戲劇社團、合唱團和弦樂團,協助教師們建立了一個圖書館,組織了掃除成人文盲的夜校。1924年10月,當地建立了一所採礦培訓學校,以培訓合格的礦工。1930年,18號礦投入運營,設備大多來自美國進口;當年8月,蘇聯政治家格里戈里·彼得羅夫斯基曾造訪18號礦;隨後在1931-1933年間,21、22、27、32和33號礦也相繼投入運營(其中32和33號礦位於今日謝韋爾內)。1930年,斯涅日諾耶的9號和10號礦率先開啟了勞動競賽,並擴展到其他礦山。1938年,斯涅日諾耶村和周邊的新頓巴斯分別設市(新頓巴斯即18號礦所在地,1962年併入斯涅日諾耶市)。1939年,9號礦和18號礦的工作人員被授予列寧勳章,10號礦的工人被授予勞動紅旗勳章[5]

1941年10月31日,斯涅日諾耶被納粹德國軍隊佔領,直到1943年9月1日,蘇聯紅軍解放了斯涅日諾耶。在佔領期間,德國佔領當局曾任命原2號礦礦主科爾貝格的兒子擔任經理,試圖恢復礦山的生產。但蘇聯居民則通過怠工、破壞等方式阻撓。德軍在撤退前炸毀了煤礦,此外還有6家醫院、8家醫療中心、8所學校、10家俱樂部和文化宮以及17家圖書館毀於戰火。隨後礦山開始重建,截止1946年,第15、18和27號礦陸續重新開工。1959年,斯涅日諾耶所有煤礦總產量達到19.8萬噸;1964年,礦脈枯竭的15號礦關閉,建築物後被改造為服裝襯衣廠[6]

烏克蘭時期

蘇聯解體後,此地歸烏克蘭管轄。2014年4月頓巴斯戰爭爆發後,斯涅日諾耶被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實際佔領。7月15日,遭到烏軍空襲烏克蘭語Авіаудар по Сніжному 15 липня 2014 року,11人死亡[7]。2020年7月,烏克蘭行政區劃改革,斯涅日諾耶和周圍的29個定居點被併入頓涅茨克州戈爾洛夫卡區下的同名市鎮烏克蘭語Сніжнянська міська громада之下[8],但事實上尚無法實施。2022年6月至7月,斯涅日諾耶又兩次遭到烏軍轟炸,市內的彈藥庫被炸[9]

教育

在1917年之前,斯涅日諾耶只有2所小學,有450名學生;到1969年,已有約1000名、1.9萬名學生學習。1959年,該市開設了一所音樂學校,有300多名兒童學習[6]。1997年,位於該市的兩所職業學校第128和第17職業學校合併為第128職業學校[10]

圖集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