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納粹黨領袖・大德意志帝國元首兼總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道夫·希特拉(德語:Adolf Hitler,發音:[ˈadɔlf ˈhɪtlɐ] (ⓘ);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4]),德國政治人物,納粹黨領袖,1933年至1945年擔任德國總理,1934年至1945年兼任元首。1939年9月發動波蘭戰役,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希特拉是納粹大屠殺的主要策劃者、發動者,有證據顯示他知曉並下達了對猶太人的屠殺命令。根據艾希曼、希姆萊和戈培爾等人的陳述,希特拉本人策劃了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希特拉本人的陳述亦顯示他意圖屠盡猶太民族。[5]
阿道夫·希特拉 Adolf Hitler | |
---|---|
德國元首 | |
任期 1934年8月2日—1945年4月30日 | |
總理 | 元首兼任 |
副職 | 魯道夫·赫斯(1933年-1941年) |
前任 | 保羅·馮·興登堡(總統) |
繼任 | 卡爾·鄧尼茨(總統) |
德國總理 | |
任期 1933年1月30日—1945年4月30日 | |
國家元首 | 自己(自1934年) |
總統 | 保羅·馮·興登堡(至1934年) |
副總理 | 弗朗茨·馮·帕彭(1933年-1934年) |
前任 |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 |
繼任 | 約瑟夫·戈培爾 |
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黨魁 | |
任期 1921年7月29日[1]—1945年4月30日 | |
副職 | 魯道夫·赫斯 |
前任 | 安東·德萊克斯勒 |
繼任 | 馬丁·鮑曼(黨務部長) |
德國陸軍總司令 | |
任期 1941年12月19日—1945年4月30日 | |
前任 | 瓦爾特·馮·布勞希奇 |
繼任 | 費迪南德·舍納爾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奧匈帝國因河畔布勞瑙 (今 奧地利上奧地利州因河畔布勞瑙縣) | 1889年4月20日
逝世 | 1945年4月30日 納粹德國柏林大區總理府元首地堡 (今 德國柏林米特區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附近一停車場地下)[2] | (56歲)
死因 | 飲彈自戕 |
國籍 | 德國 |
公民權 | |
政黨 | 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 (1921年-1945年) |
其他政黨 | 德國工人黨 (1920年-1921年) |
配偶 | 伊娃·安娜·寶拉·希特拉 (1945年4月29日-30日) |
父母 | |
職業 | 政治家、軍事家 |
宗教信仰 | 積極基督教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德意志帝國 |
服役 | |
服役時間 | 1914年-1920年 |
軍銜 | 下士 |
部隊 |
|
參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軍事獎勵 | |
各地用詞差異 | |
中國大陸 | 希特勒 |
臺灣 | 希特勒 |
港澳 | 希特拉 |
希特拉生於時屬奧匈帝國的奧地利地區,長於林茨。1907年至1908年曾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兩度落榜,1908年至1913年在維也納販賣其畫作維生,在當時,大部份希特拉畫作的買家,如薩穆埃爾·莫根施特恩,皆為猶太人,莫根施特恩的一名客戶,一個名叫瑟夫·法因戈爾德的猶太裔律師,更買入了希特拉一系列畫作。1913年遷往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陸軍服役並受勳。1919年加入納粹黨前身德國工人黨,並於1921年成為納粹黨領袖。1923年在慕尼黑發動啤酒館政變,試圖奪取權力,但最終失敗並被監禁。監禁期間撰寫了其自傳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冊。1924年被釋放後,對凡爾賽條約進行批判,宣揚泛日耳曼主義、反猶太主義和反共主義,憑藉個人魅力、演說才能及政治宣傳獲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持。同時,他頻繁將國際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稱爲猶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陰謀。1933年,納粹黨成為德國國家議會第一大黨,1月30日希特拉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此後其執政聯盟再次在選舉中獲勝,並在國會中通過《授權法》,逐漸將德國轉變為一黨專制、極權及獨裁統治的國家。希特拉以抵禦一戰後由英國和法國主導的不公國際秩序為藉口,試圖將猶太人從德國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他當政的前六年內,德國迅速自大蕭條中復甦,打破一戰後歐洲各國對其作出的各種限制,吞併數個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國領土。
希特拉試圖為德意志民族獲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生存空間」,在外交上主張施行侵略與吞併,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的首要原因。他領導大規模武裝擴軍,並於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打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1941年6月22日,希特拉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至1941年年末,德國及其歐洲軸心國盟友已侵略佔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後來與蘇聯戰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國的加入導致德國由攻轉守,並屢遭戰略失敗。在戰爭尾聲階段,1945年柏林戰役期間,希特拉與其長期女友伊娃·布朗成婚。在他們成婚兩日後(4月30日),為避免被即將佔領柏林的蘇聯工農紅軍俘獲,希特拉與伊娃夫婦自殺身亡,其屍體被其屬下焚毀,後被蘇聯紅軍發現。
在希特拉和其種族主義政治形態領導之下,其政權屠殺了至少550萬包括猶太人、波蘭人、羅姆人(吉普賽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內的被視為劣等或不受歡迎的少數族裔人士,以及共產主義者、耶和華見證人等異見人士。在戰爭期間,希特拉及其政權亦屠殺了近1930萬平民和戰俘。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軍事行動還造成了2930萬軍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數量為人類戰爭史上最高,這使二戰成為人類歷史上死亡數量最高的戰爭。
希特拉之父阿洛伊斯·希特拉是一私生子,因而在其39歲之前皆以其母之姓席克爾格魯貝為姓[6]。阿洛伊斯在出身上其父不詳,從而造成日後的許多爭議。如希特拉的法律顧問法郎克調查了希特拉姪兒的威脅信與回憶錄,宣稱其中有未公開的書信提到席克爾格魯貝太太被奧地利格拉茨一猶太家庭所僱傭的情況,而那個家庭中的19歲孩子就是阿洛伊斯。[6]但目前沒有證據可以支持法郎克的說詞,而法郎克自己也說希特拉明顯擁有雅利安人種的完整血統。[7]法郎克的說詞在1950年代被廣泛地信服,但在1990年代,歷史學者提出質疑。[8][9]曾寫過希特拉傳記的歷史學家克肖駁斥了此說法,並提出格拉茨猶太人早在15世紀被驅逐,並禁止日後重返該城。[9]
1876年,阿洛伊斯·希特拉改其繼父之姓希德勒(Hiedler),該姓氏除希德勒外尚可拼為許特勒(Hüttler、Huettler)及希特拉(Hitler),此姓名有可能由政府職員統一調整為希特拉。姓氏由來為「住在小房屋的人」。[6]
希特拉生於奧匈帝國因河畔布勞瑙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父親「阿洛伊斯·希特拉」曾經當過鞋匠,後來才轉為海關公務員。希特拉年幼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信徒,由於日後受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影響,曾立志要成為牧師。[10][11]
希特拉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歷史學家指出,在小時候,希特拉曾遭到學校同學的霸凌,這段「童年陰影」促使希特拉產生後來強烈的報復思想,儘管他很愛他的家人。雖然他曾學習過繪畫,但在中學時期他學習成績非常差,尤其是法語,在他的所有學科中,只有繪畫一門是「優」等。因此,他未畢業就退學了。他的父親1895年退休,1903年1月3日去世,死於胸膜出血。緊接着母親1907年12月21日死於乳癌。父母雙亡之後,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他搬到維也納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都被以「不適合繪畫」為由被拒絕錄取[12]。他不得不流浪到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被僱傭來掃雪地、扛行李。在希特拉的畫家生涯中,大部份希特拉畫作的買家,如塞繆爾·莫根施特恩,皆為猶太人,其中莫根施特恩的一名客戶、一個名叫約瑟夫·法因戈爾德的律師,更買入了希特拉一系列畫作。之後因為奧匈帝國這個他憎恨的多民族國家的徵兵,他不想與他視為低等的猶太人、斯拉夫人一起軍中服役。於是他逃到慕尼黑,但因沒有職業亦沒有靠山,使其身無一技而前途暗淡,唯有從軍(以營為家)一途可換得溫飽,而這也正符合他對德意志國的嚮往。
希特拉早在中學時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想,來到維也納之後又閱讀了大量宣傳「種族優越」思想的書籍,這致使他更加地沉溺於這種思想中。他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鬥」。在192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中,他表露了他對日耳曼民族優越性的確信、對猶太民族的仇恨,並且為日後走上極端民族主義道路埋下了伏筆。然而一些人指出,由於希特拉在維也納時期與塞繆爾·莫根施特恩等猶太人之間的良好關係,且塞繆爾·莫根施特恩等人不可能給希特拉對猶太人的負面印象之故,因此維也納時期的希特拉,可能並無強烈的反猶主義的想法;此外,根據奧地利猶太裔畫框商人雅各布·阿爾滕貝格的說法,他從未聽到過希特拉講過反猶言論。[13]
奧地利政府在戰爭爆發前要求在慕尼黑逗留的希特拉回國參軍,希特拉返回奧匈帝國後故意裝病沒通過體檢,之後返回巴伐利亞。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希特拉自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在西線與法軍及英軍作戰,先後參與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戰役、索姆河戰役、阿拉斯戰役與帕森達勒戰役[14]。1917年,他由「傳令兵」晉升為上等兵,並因作戰勇敢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前者在士兵和士官階層中獲得者相當稀少)[15]。曾與他在一個部隊的士兵說他在軍中不愛與人交談,收到的信件寥寥無幾。
希特拉在1916年索姆河戰役時,大腿[16]或腹股溝[17]受了傷,在1917年3月返回戰場。1918年10月15日,希特拉遭芥子氣攻擊而短暫失明,在此養傷期間,德意志第二帝國向協約國宣佈投降。
戰後,由於德國陸軍一方面要避免共產主義思想在軍隊中蔓延,一方面又對如雨後春筍成立的各種新政黨頗有興趣,於是成立了一個調查局。當時希特拉是德國軍隊中的一名下士,希特拉因為這個調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應徵並獲得錄用。1919年9月12日,被調查局派去監視德國工人黨在一間名叫「斯特內克」酒館的集會[19]。在執行任務旁聽德國工人黨會議的時候,希特拉起身痛斥一個鼓吹巴伐利亞分離運動者是中了猶太人「要把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奸計,德國工人黨領袖德萊克斯勒對此演說印象深刻並邀請了希特拉入黨。
希特拉本來要自己成立政黨,但希特拉考慮後,離開了軍隊,並接受德國工人黨的邀請在同年九月份入黨。在他入黨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編號和證件。到了1920年第一次給黨員編號的時候,按照姓名字母順序,希特拉拿到編號555的黨員證。事實上為了讓大家以為黨員多,他們是從501開始編號的。不久後希特拉成為主席團委員。
1921年,他正式取代德萊克斯勒出任黨首,並正式將黨名更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通稱納粹黨),並僱傭了一批打手成立了納粹黨的武裝力量衝鋒隊。
在慕尼黑大學,他對被遣返戰俘的演說,其演說才能讓教授與戰俘們同樣地留下深刻印象。
希特拉獲得更多支持後,他決定利用魯登道夫的影響力發動政變,仿效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領袖墨索里尼向羅馬進軍炮製「出征柏林」。希特拉與魯登道夫得到巴伐利亞邦總理卡爾與軍隊及警察的主要人物的暗中支持,當時有份政治海報上寫說:魯登道夫、希特拉及巴伐利亞軍警高層謀劃建立新政府。1923年11月8日,希特拉與衝鋒隊突襲了由卡爾在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館主辦的公眾會議,希特拉宣佈他將與魯登道夫成立一新政府並以槍要脅卡爾及當地軍事機構共同摧毀柏林當局[20]。卡爾撤回他的支持並趁機逃離並開始反抗希特拉[21]。隔日,希特拉與他的支持者至啤酒館示威遊行至巴伐利亞邦戰爭部以推翻巴伐利亞政府作為出征柏林的開始,但警方驅遂了他們,在此當中,16名納粹黨員死亡[22]。
希特拉逃離至漢夫丹格的家並考慮輕生,但他很快以叛國罪被捕,羅森堡因而成為臨時的納粹黨領導人。在審判過程中,希特拉的演講使他的人氣升高[23],轉變成為舉國皆知的人物。1924年4月1日,希特拉被判5年有期徒刑在蘭茲堡監獄服刑。在服刑期間受到獄警友善的對待及收到許多仰慕者的信件。1924年12月12日巴伐利亞邦最高法院的指令駁回檢察官對希特拉提早獲釋的抗議,使希特拉獲得假釋並在12月20日出獄[24]。包含重審的時間,希特拉僅服刑約一年的時間[25]。
在蘭茲堡監獄的時間,希特拉以口述而其副手赫斯手寫完成了《我的奮鬥》[註 2]上篇[25]。其後則向一神秘組織「圖勒協會」成員埃卡特口述完成自傳及其思想闡述。該書分別在1925年及1926年出版各一冊,至1934年的銷售量為24萬本,而至二戰結束,約有千萬本被售出或發出。
希特拉花了幾年躲避自該書版稅而來的稅金,共欠約405500馬克(約今日六百萬歐元)。希特拉成為總理後,其逃稅之追討被擱置[26][27]。
希特拉釋放以後,德國的政經情形有了改善,這阻礙了希特拉煸動暴動奪權的機會。即使啤酒館暴動讓希特拉受到舉國的關注,但納粹黨的主要根據地仍一直在慕尼黑。
納粹黨及其他相關組織因啤酒館暴動的關係在巴伐利亞邦被禁止,希特拉以日後只用合法手段取得政治權力說服巴伐利亞總理赫爾德解除對納粹黨的禁令。雖然禁令在1925年2月16日被解除[28],但因為希特拉激動的演說使公共演講有了新的禁令,自希特拉公開演講被禁後,他任命了1924年被選為國會議員的格里哥·斯特拉瑟為納粹黨的組織機構部長,授權他在德國北部組織新的黨部,其弟奧托·斯特拉瑟及戈培爾的加入,主導另一條路線,在黨綱內強調社會主義元素,這使得高萊特西北協會成為黨內的反對派,影響希特拉威信,但1926年的巴姆堡會議中被希特拉鬥垮,在此之中,戈培爾加入希特拉的一方。 在此次黨內危機之後,希特拉更加集中黨的權力於己身,並將領袖原則確立為納粹黨的基本原則。
希特拉本來是天主教徒,1931年希特拉參加德國大選,由於宣揚仇恨主張而被天主教教廷逐出教會,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下令天主教徒不得投票給希特拉。至此希特拉與天主教及其主要大黨「中央黨」決裂。他後來上台即取締天主教,為日後之政權打下基礎。[29]
日期 | 投票率 | 得票 | 百份比 | 國會議席 | 背景 |
---|---|---|---|---|---|
1924年5月4日 | 77.4% | 1,918,300 | 6.5 | 32 | 希特拉被監禁 |
1924年12月7日 | 78.8% | 907,300 | 3.0 | 14 | 希特拉出獄 |
1928年5月20日 | 75.6% | 810,100 | 2.6 | 12 | |
1930年9月14日 | 82.0% | 6,409,600 | 18.3 | 107 | 經濟大蕭條後 |
1932年7月31日 | 84.1% | 13,745,800 | 37.4 | 230 | 1932年德國總統選舉以及總統任命保守盟友帕彭取代海因里希·布呂寧成為總理 |
1932年11月6日 | 80.58% | 11,737,000 | 33.1 | 196 | 重新選舉 |
1933年3月5日 | 88.74% | 17,277,000 | 43.9 | 288 | 希特拉成為總理 《國會縱火法令》為保護性拘留德共和社民黨支持者提供了法理依據 |
1930年,德國在經濟大恐慌中遭受致命打擊,這一年也是希特拉的政治生涯的轉折點。同年選舉使得納粹黨在國會的席次在由12席,至1930年9月大選獲得107席,成為國會的第二大黨[30]。在獲得了國會前所未有的支持下,1932年希特拉打算參選總統。同年1月26日的杜塞爾多夫,希特拉在工業家俱樂部的演講中沒有提到反猶主義,反而以刨析經濟形勢為主軸,主張建立集權、激活並擴張市場,影響了一部分工業家[31]。雖然希特拉自1913年離開奧地利,但他至今仍非德國公民,也因此無法參選。同年2月,有納粹黨參與的布倫瑞克自由邦政府迪特里希·克拉格斯任命希特拉為布倫瑞克駐柏林的代表處職員並因此在1932年2月25日取得布倫瑞克邦的公民權[32],在之後幾天,其它邦也給予他公民權,如此一來便自動擁有了德國公民權並能讓他參選總統[33]。在兩輪選舉中,希特拉皆得到約35%的第二高票,但都敗給總統興登堡,雖然競選失敗,但其實他仍有其它替代路線可以獲得政治權力[34]。
1932年6月,總統興登堡任命保守右派的帕彭為新一任總理,但帕彭在國會僅獲得德國國家人民黨的支持,而在1932年7月的德國國會選舉中,納粹黨獲得230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帕彭知道內閣繼續執政必須得到納粹黨的支持,因而企圖說服希特拉答應接受副總理此職位,希特拉認為自己適合總理一職,但遭到興登堡的拒絕。
而後對帕彭內閣的不信任案獲得84%國會議員的支持。11月國會重新選舉,納粹黨流失了部份選票但仍為德國國會第一大黨。
帕彭建議興登堡解散國會以無限期推遲國會選舉,起初興登堡答應了他,但之後失去施萊謝爾與軍方的支持,於是興登堡改由施萊謝爾接任總理。施萊謝爾想利用格里哥來分裂納粹黨,但並不成功。隨後,施萊謝爾又遭逢倒閣危機,建議興登堡動用緊急命令解散國會來推遲國會選舉,但興登堡並沒答應。
帕彭為了向政敵施萊謝爾報仇,與右翼國家人民黨黨魁胡根貝格、沙赫特和梯森等德國企業家共同籌劃一個陰謀,他們在經濟上資助了負荷着龐大的選舉費用並且瀕臨破產的納粹黨(未過半的國會第一大黨),而企業家積極向興登堡說服任命希特拉(時任黨魁)為總理[35]。最後興登堡同意任命希特拉為總理,由納粹黨與國家人民黨共組聯合內閣。帕彭為副總理,胡根貝格為經濟部長,弗利克為內政部長及戈林為不管部部長等。1933年1月30日在興登堡總統辦公室,希特拉以簡單的儀式宣誓成為德國總理。
雖然希特拉成為總理,但納粹黨在國會裏並不是絕對多數,並且受到左翼反對黨的阻擾,於是希特拉說服興登堡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選舉預定在1933年3月初。2月20日,希特拉在密談中得到實業家團體對其支持的承諾。
但在2月27日,國會大廈被縱火[36],荷蘭人馬里納斯·范德呂伯被指控為肇事者,翌年1月被執行死刑。隔日,《保護人民和國家的帝國總統令》通過,以該命令為由,德共領袖被逮捕,動員衝鋒隊將全國所有德共黨部佔領並禁止了德共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同時,配合2月4日頒佈的《保護德意志人民的帝國總統令》對左翼出版的壓制,這場火也被渲染為是在德國共產黨及德國社民黨指使下所為。納粹黨使用武裝部隊的暴力、反共恐共情結以及利用國家機器作宣傳贏得了44%的席位(國會議席依得票比例分配),聯合德國國家人民黨成為國會裏的絕對多數[37]。
希特拉在3月15日選舉後的內閣會議中提出授權法案(可使內閣獲得法律上允許的四年權力)的概想,納粹黨想利用授權法案取得完全的政治權力,而不用必須擁有國會的絕對多數且不須與執政聯盟中的其它黨談條件。被稱為波茨坦日的3月21日舉行的活動標誌着希特拉通過將其政權與傳統主義相聯繫取得了保守派和君主主義者的信任。3月24日,《授權法》獲得通過。
希特拉無法控制衝鋒隊在街頭的暴力,這影響了他的權力,使他打算除去衝鋒隊及其領導者羅姆;同時他想挑起國防軍高層對衝鋒隊的害怕及厭惡,特別是在羅姆企圖把國防軍納入其領導的衝鋒隊之下之後。最後,希特拉清算並消除了攻擊其政權的政敵,特別是忠於副總理帕彭的人馬。在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進行清算期間至少有85人死亡,雖然最後的死亡人數已達幾百個。超過一千名反對者被逮捕,大部分參與行動的是黨衛隊及秘密國家警察,此次行動加強並鞏固了國防軍對希特拉的支持。
1934年8月2日,總統興登堡病逝,然而在此之後並未舉辦總統選舉,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拉內閣通過的一項將總統職權暫時中止並轉授予總理的法案。這項法案使希特拉成為元首,他也成為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德國所有官兵向希特拉宣誓效忠[38]。8月19日,此法案在德國全民公投中獲得88%的選民認同[39],但違反了威瑪憲法與授權法案,該憲法規定由最高法院院長代理總統直至下次選舉,而授權法案特別規定希特拉不得利用任何方法侵奪總統職權;然而已無人能反對他,希特拉正式實行獨裁統治。
在執政期間,希特拉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納粹化」,廢止威瑪共和國體制,並解散國會,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並打壓異見者,例如德國社民黨黨員、德共黨員,宣佈納粹黨和德國合為一體,開始了一黨專政。在納粹德國初期階段,他的經濟措施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陰影,也因此獲得底層民眾的支持。希特拉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納粹德國初期(1938年)已實現了,從而使更多人擁護希特拉。對他不滿的評論,一般是針對二戰爆發後他對德國的國策[來源請求]。
納粹的政策鼓勵婦女生育並留在家中。在1934年9月的對國家社會主義婦女組織的演講中,希特拉認為「德國女性的世界是丈夫、家人、孩子以及家園。[40][41]」希特拉監督了德國歷史上最大的建設工程,水壩、高速公路、鐵路及其他。然而這些並未對威瑪時期的大量失業有具體成效,薪資略有減少,但生活費用比二戰前增加了25%[42]。
希特拉政府還贊助建立巨大宏偉的建築,與國家首席建築師施佩爾確立希特拉對德國古典文化的重新見解。1936年柏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希特拉開幕。希特拉也給予過大眾1型轎車一些設計點子[43]。
優生學在德國得到全面的推展,以經濟理由將不具生產力的人口以各種方法處理掉,以阻止他們繁衍後代,並要求每個國民都必須保持強健的體魄。納粹希望通過人擇的此舉,實現其創造一個優等民族的夢想,這樣的優秀種族是不容有病弱者的。早期德國國會便通過了對各種遺傳病病患以及嚴重酗酒者進行外科絕育的法案。1933年7月14日,納粹政府在德國推行《防止具有遺傳性疾病後代法》,將數十萬名有遺傳性疾病的人強制絕育。該法詳細列出要針對的一系列遺傳性病患,其中有先天性智障、遺傳性癲癇、精神分裂、遺傳性失明或耳聾、嚴重遺傳性身體畸形,還有酗酒。同年十一月在另一項法律中又強調對「傷風敗俗者」的處理,規定要對罪犯、妓女、妨害治安者強制絕育。[44]生理殘疾的兒童因此成為T-4行動最早的受害者。
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始於1939年。1939年至1945年間,黨衛隊在傀儡政權及佔領下的領土有系統地屠殺了1100萬至1400萬人,除了極少數免於此難。包含在集中營、猶太區的600萬猶太人[45][46],除了毒氣、許多人死於飢餓與疾病,或死於過度勞動。除了猶太人外,還包括部份波蘭人、吉普賽人、赤色分子、異議份子、抵抗組織、同性戀、肢體障礙者、智能障礙者、精神病患者及蘇聯戰俘、耶和華見證人信徒及基督復臨派信徒等。最大的屠殺中心是奧斯維辛集中營。
據知希特拉從無巡視集中營及公開談論屠殺的明確詞語[47]。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是由納粹領導高層希姆萊與海德里希在實行計劃中扮演關鍵角色。雖無希特拉授權大屠殺的明確命令文件,但已有文件表示他批准了在波蘭及蘇聯的別動隊指示,且瞭解他們的行動。為了使最終解決方案更有統合性的實行,在1942年1月20日柏林附近舉行萬湖會議,十五位官員舉會,由海德里希領導,艾希曼負責會議記錄和資料準備。會議記錄提供了大屠殺最明確的證據。
1933年2月3日,與德軍領導階層會晤,希特拉提到:「將征服東方的『生存空間』並加之以無情的『德意志化』」,作為其終極的對外目標[48]。1933年3月,主要論述由時任外交部次長伯恩哈德·威廉·馮·比洛所提出,包含德奧合併、恢復1914年時的邊界、反對凡爾賽和約第五部分、拿回失去的殖民地及德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49]。 1930年代,在希特拉的「和平演說」中,他強調政策的和平目標與有意在國際條約下運作[50]。1933年首次內閣會議,希特拉使軍費開支超出失業救濟的花費[51]。在1933年10月,希特拉決定退出國際聯盟及世界裁軍會議,外交部長紐賴特表示法國的國防需要將成為德國外交的主要絆腳石[52]。 1935年3月,希特拉拒絕凡爾賽和約第五部分,將德國軍隊擴大至60萬人(六倍於凡爾賽和約所定的數量),包括新成立的空軍及擴增的海軍。雖然英、法以及國際聯盟對此予以譴責,卻未採取任何實際行動[53]。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軍協定的簽署,允許德國海軍的總噸位為英國海軍的45%。希特拉說到「這是他生命中最快樂的一天」,他相信這是德英聯盟的開始[54]。該協定簽署前並未知會法、義兩國,又撇開國際聯盟的運作,且明文簽定破壞了凡爾賽和約的規定[55]。
1936年1月,希特拉已計劃在1937年指示德軍進駐萊茵河沿岸非軍事區,1935年,法蘇兩國剛簽定法蘇互助條約對德國形成夾擊之勢;而意大利正忙於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無法顧及霍爾-賴伐爾協定所定的斯特雷薩陣線,希特拉將計劃提早1936年3月[56],另外1935年至1936年德國的經濟處於危機之中,故須有對外政策轉移焦點[57]。
1936年7月,西班牙將軍、西班牙長槍黨領袖佛朗哥請求德、意兩國援助西班牙國民軍,希特拉允諾並指示了三個主要的軍事行動干涉西班牙內戰。同月下旬,希特拉批准了「集中射擊」行動,他調動20架三引擎Ju-52運輸機與6架護航機和85位德國飛行員搭上烏薩拉莫號以及調派德國軍隊駐紮在西班牙及摩洛哥等地。9月下旬,希特拉又再次發動奧圖行動,運送了超過24台的輕坦克、高射炮及無線電設備。德國指揮官舍勒更將Ju-52運輸機改造為轟炸機。[58]至同年10月前,已有大約600至800名德國士兵在西班牙,[58]希特拉最大一次也是最後的行動則是禿鷹軍團。最初在1936年11月,希特拉運送了3500人的軍隊參與戰鬥又提供92架戰機給西班牙國民軍[58],禿鷹軍團的行動直至1939年5月西班牙內戰結束,佛朗哥取得政權,實行軍事獨裁統治。
希特拉認為所有德意志民族應置於一個共同國家的統治之下,而德奧合併也是希特拉向外擴張領土的第一步。
19世紀,德國尚未統一前所提出的大德意志因普奧兩強相爭及奧匈帝國為多民族國家難以實現,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也確定了德國必須要使奧地利保持獨立。
1938年初,希特拉鞏固了自己的內部權力後,便準備對外實行長期性領土的擴張。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迫於德國的壓力,在2月12日於德國貝希特斯加登與希特拉會面,被要求開放對政黨的限制、給予完全政黨自由並釋放被關的納粹黨員及讓他們參與政府,否則將採取軍事行動。許士尼格被迫答應並讓奧地利納粹黨領袖賽斯-英夸特等人加入內閣[59]。許士尼格只得以公民投票挽救危局,該公投投票年齡門檻設定為24歲以排除較贊同納粹的年輕人。3月10日,希特拉宣稱這是一場騙局且德國不會承認。3月11日,希特拉對許士尼格發佈最後通牒,無論有無回應,希特拉已命令軍隊準備進入奧地利。許士尼格最後向國外求援,但英法皆無任何動作,當天晚上他辭去了總理一職。最初奧地利總統米克拉斯拒絕任命賽斯-英夸特為新一任總理,但在維也納的納粹黨人開始攻佔且囚禁政府官員時,米克拉斯只得任命賽斯-英夸特為總理[60]。3月12日,德國軍隊跨越德奧邊界,14日成功進入維也納[61][62]。隔日,希特拉進入維也納並受到奧地利人的歡迎,宣佈「這個德意志人的古老土地將成為德國最新的一部份」。
併吞同為德意志人的奧地利成功後,希特拉對準了以德裔為主的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63]。1938年3月3日,英國駐德大使與希特拉會談表明英國主張以國際聯合開發非洲殖民地換取德國承諾不發動戰爭以擴張領土[64],但希特拉對東歐德國人的「生存空間」比聯合開發更感興趣,並認為德國在一戰後所失去的非洲殖民地應回歸德國而非聯合開發,因而拒絕了英國主張[65]。希特拉對於英國企圖以非洲領土強加德國在歐洲不利相當惱火。希特拉最後表明他寧可用20年等待前殖民地回歸也不同意英國換取和平的條件並終止了此次會議。[65][66]
1938年3月28、29日,希特拉在柏林密會了在蘇台德區的德裔政黨「家鄉前線黨」,同意以不被布拉格當局所實行的蘇台德區自治為理由換取德軍的侵略。1938年4月,向匈牙利外交部長表明,「不管捷克政府同意與否,他會一直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認為只有從事破壞行動才能使捷克政府加速垮台[67]。」有人認為,希特拉不覺得蘇台德區的議題有什麼重要性,只是為了有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藉口[68]。 希特拉計劃在捷克邊境建造大量軍事建築物,鼓動蘇台德人暴動,最後以家鄉前線黨與捷克當局的糾紛作為侵略理由,以快速的數天內的軍事行動在其他國家介入前取得捷克斯洛伐克[69],希特拉要求德軍盡可能在秋天到來前將德國西面國境的齊格菲防線完成,並將侵略行動選定在1938年9月底或10月初[70]。
1938年4月,希特拉命令國防軍最高統帥部開始謀劃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方案。在戰爭似乎即將爆發時,英國首相張伯倫開始向希特拉會談蘇台德區問題。1938年9月,英國、法國、德國與意大利在德國慕尼黑簽定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領土蘇台德區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德軍不費任何力氣越過了德捷邊境,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赤裸的暴露在德國大軍之前。1939年3月,希特拉邀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哈克前往柏林會談,希特拉刻意的拖延,終於在15日凌晨會見並告訴哈克德軍幾小時後將侵略捷克。清晨四時,哈克被迫將捷克交給希特拉治理。同日早上進軍並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希特拉抵達布拉格。英國首相張伯倫大為吃驚並開始防止希特拉之後的擴張行為。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意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並與日本於1936年11月25日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意大利於11月6日加入該協定。
1938年2月希特拉必須解決遠東外交困境,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選擇持續與中國自1910年代建立的中德關係或與日本結合新聯盟。在當時的軍隊強烈支持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持續友好關係,中德關係獲得外交部長紐賴特與戰爭部長勃洛姆堡的支持,他們試着利用外交政策使歐洲遠離戰爭[71]。但兩人在1938年初期則被希特拉解職,希特拉任命里賓特洛甫為新任外交部長,他支持與日本建立軍事同盟,繼而希特拉終止了中德關係,選擇了軍事上較現代化、較強大的日本。在之後的德國議會中,希特拉宣佈承認日本所扶持的滿洲國並聲明放棄一戰戰敗在太平洋所失去被日本取得的殖民地[72]。希特拉命令終止德國一切對中國的物資與人力上的援助[72],而中國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取消了中德經濟協定作為報復,德國失去了自中國而來的軍需原料,僅能從開放市場取得有限的貨物。1939年5月22日與意大利簽訂「鋼鐵條約」。1940年9月24日在德國柏林,希特拉、意大利外長齊亞諾及日本駐德大使來栖三郎簽署《三國同盟條約》,象徵二戰軸心國的確立。
戰前,希特拉為改善德波關係,簽定《德波互不侵犯條約》[73],意圖藉此減弱法國與波蘭的合作關係,甚至曾想拉波蘭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以對抗蘇聯[73][74];但另一方面,希特拉又想收回一次大戰德國所失去的領土(特別是分隔東普魯士的波蘭走廊及但澤,希特拉曾說這是「凡爾賽條約中最醜惡的部份」),並利用德國民族主義「解放」這些領土[75]。1938年希特拉想在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之間建立公路,但遭波蘭拒絕[76]。在併吞捷克斯洛伐克後,波蘭人懷疑希特拉的企圖[77]。另外在1939年3月31日英國反應德國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行為,宣佈英法將支持並保證波蘭、比利時、羅馬尼亞、希臘及土耳其的獨立[78]。4月6日英國與波蘭簽軍事協定。4月28日希特拉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及英德海軍協定。1939年初雖然希特拉已計劃用軍事行動來解決與波蘭的領土糾紛,但為避免入侵波蘭將蘇聯捲入戰爭並導致德國兩線作戰,8月23日指派里賓特洛甫前往莫斯科與蘇共中央總書記史達林會晤並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與蘇聯共謀瓜分東歐。而8月25日波蘭分別與英國、法國簽定共同防禦的軍事聯盟。同時希特拉命令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製造入侵波蘭的藉口,最後於9月1日發動戰爭,德軍大量集中使用裝甲部隊和空軍,很快地就擊潰尚未動員完成的波軍,此類迅速而獲得勝利的戰爭形式被美國《時代雜誌》記者稱作「閃擊戰」。在發動進攻後的第3天,英、法兩國對德宣戰,此事完全出乎希特拉意料,當德軍主力部隊於東線戰鬥時,西線面對英法兩軍的部隊僅有對方的一半,但盟軍並未發動大規模攻勢,僅法國發動薩爾攻勢以作為支持波蘭的象徵性行動。在波蘭戰役結束後,約有半年時間無大規模戰事而這段時間被稱為假戰。
1939年10月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與希特拉討論將挪威拿下,作為海軍基地的可能[79],也可藉此與英國對抗,但陸、空軍對此不感興趣,而希特拉則注目在陸上行動如低地三國。1939年12月由於發生奧克拉馬號事件,英國有可能搶先佔領挪威、切斷德國戰爭機械必備的鐵礦礦源,於是希特拉下令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準備入侵挪威計劃,並打敗盟軍佔領該地。
1939年11月8日,希特拉在慕尼黑險遭刺殺[80]。
1940年春,德軍僅用6周時間打敗英法聯軍,佔領丹麥和挪威。希特拉原先希望在英法的默許下,快速完成侵略以恢復和平。希特拉打算先以西線為東線戰事的先前步驟,以避免一戰時德國兩線作戰。1939年10月10日英國拒絕希特拉的求和,12日法國跟進。而德軍開始準備作戰計劃,隔年5月開始進攻法國,並相繼攻下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6月4日英軍被迫從敦刻爾克向英國撤退。6月14日巴黎淪陷。法國國家元首貝當用廣播向法國人民表明他將向德國提出停戰協議。希特拉選擇了1918年時德國向法國投降的貢比涅作協議的簽署地,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了《德法停戰協定》,法國投降。
希特拉原本希望英國能夠對其談和,並允許它保留帝國,在宣稱「理智的呼籲」下,邱吉爾斷然拒絕談和。希特拉才開始準備入侵英倫三島的海獅行動,但英國所具有的海上優勢過於強大,遠非德國所及,必須先取得制空權才有可能,希特拉於是命令德國議會議長戈林發動不列顛空戰,但一直無法取得決定性戰果,在一次偶然下,德軍所投擲的炸彈炸到了英國市區,英軍也施以報復性空襲,而後戈林的戰略從消滅敵人戰鬥機的有生力量轉為對英國境內包括倫敦、考文垂在內的各大城市進行轟炸,意圖瓦解其作戰意志,但因為空軍損失慘重而失敗。隨着時間過去,英軍的戰鬥機部隊數量已達到高峰,加上秋季的到來使得海況不佳,德軍已無實施入侵的可能,希特拉宣佈海獅計劃無限期推延。
盟友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欲重建羅馬帝國,故着眼於地中海的希臘與北非,1940年8月8日決定入侵受英國保護的埃及,之後在盟軍的羅盤行動遭受嚴重打擊,1941年春德國發動向日葵行動以援助意大利。另外意大利在1940年10月在未告知德國情形下發動了對希臘的戰事,並且在希臘-意大利戰爭受到挫敗。11月4日希特拉得知英軍已進駐希臘所屬的克里特島及米科諾斯島後,決定介入希臘戰事以瓦解英國在地中海的勢力。1941年3月27日南斯拉夫王國親德派政府被親英派政變成功,希特拉召集緊急會議,於4月6日對希臘與南斯拉夫發動進攻,巴爾幹戰役的發生推遲了日後巴巴羅薩行動的發動時間。
1941年6月22日300萬德軍在希特拉的授意下越過蘇德邊界進軍蘇聯,發動了規模空前的蘇德戰爭。希特拉曾妄圖在6至8周內打敗蘇聯。戰爭開始時德軍連連獲勝,並迅速深入蘇聯內部。1941年12月2日德國入侵蘇聯達到了高峰,離首都莫斯科僅餘24公里,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希特拉的閃擊戰術,之後蘇聯軍隊將德軍擊退超過320公里。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對日本宣戰,4天後希特拉向美國宣戰。
1942年底到1943年初共有22個德軍師團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全殲,同時英國將領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中也取得勝利。1943年盟軍登入意大利西西里島,法西斯政權倒台,墨索里尼被軟禁,希特拉命令特種部隊成功營救,並在北意大利扶持墨索里尼建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1943年夏天蘇德戰爭局勢逆轉,蘇聯發動了大反攻。 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同盟國軍隊很快在各個戰場轉入全面反攻,德軍則節節敗退。
1944年底於東方戰線的蘇聯紅軍已將德軍擊退回中歐。在西方戰線的突出部之役作戰失敗,希特拉認知到德國大勢已去,但拒絕德軍撤退。他仍對與英、美和談保持希望,在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後更為加強。1944年之後戰場的急劇變化,使得一些德國國防軍軍官試圖以刺殺希特拉,發動政變的方式,尋求對德國最有利的結局。1944年7月20日希特拉在狼穴召開軍事會議,史陶芬堡上校以開會的機會,偷偷放置了一枚定時炸彈,是為7月20日密謀案。炸彈爆炸時因巧合未能直接殺死希特拉,但對他的神經和聽力造成了巨大影響,而密謀案也因此失敗,希特拉發動了大清洗,超過4,900人因涉案而被審判有罪並被處以極刑。此後希特拉的身體每況日下[81],並對國防軍更加的不信任,如1944年底希姆萊擔任上萊因集團軍總司令及1945年卡爾滕布倫納擔任南德武裝力量總司令等,將不諳戰事的黨衛隊高官擔任指揮官。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希特拉宣佈海軍元帥鄧尼茨為元首繼承人,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繼承人,黨務部長鮑曼為納粹黨黨首繼承人,並下令逮捕不忠的戈林和希姆萊,之前他還槍斃了伊娃·布朗的妹夫、企圖叛逃的衛隊長費格萊因。4月29日,希特拉與伊娃舉行婚禮。4月30日15時30分,希特拉用一支7.62毫米手槍從自己的太陽穴開槍自戕,享年五十六歲。而伊娃則服氰化鉀自盡。1945年5月8日夜,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蘇聯士兵在希特拉藏身的地下掩體附近發現了疑似希特拉的屍體。一說,後經由法醫、專家及相關證據確認為希特拉的屍體。[82][83][84]另一說希特拉屍體下落不明,有歷史學家質疑希特拉自戕說為德軍杜撰。2000年,俄羅斯公開聲稱是蘇聯特工在元首地堡找到的希特拉頭骨,但經美國考古學家貝蘭托尼檢驗後,證明該頭骨屬於女性,實屬造假。[85]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首席檔案主管克里斯托弗洛夫將軍在2009年12月7日接受俄國國際文傳電訊社訪問時,首次證實依據現存的機密文件顯示:前蘇聯克格勃的主管安德羅波夫(後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徵得前蘇聯領導層的同意,以最高機密下令執行代號「檔案」行動,銷毀希特拉、其妻伊娃,以及德國總理戈培爾全家人的遺體,以免其遺體葬身處成為納粹支持者朝拜的聖地。希特拉等人的遺體在1945年5月2及5日被蘇聯軍隊發現,6月蘇聯軍隊將其埋葬於拉特諾鎮外的森林中;八個月之後,即1946年2月21日,秘密移葬到馬格德堡的蘇聯的軍事基地。然而1970年3月,蘇聯決定撤離此軍事基地並移交給前東德的平民機關,此秘密埋葬地點便可能被發現,因此計劃將其遺骨銷毀。此項秘密行動,由駐在馬格德堡的KGB人員於1970年4月4日執行,將其遺體自墓穴中移出,在距離馬格德堡11公里的舍納貝克鎮外露天焚燒,之後磨成粉末,集中丟入畢德瑞茲河。為證實希特拉的死亡,焚燒所剩希特拉的顎骨,現存於俄國聯邦安全局檔案室,而其頭骨殘骸存於俄國國家檔案室,此外沒有任何遺體殘存於世。[86]
有關歷史資料都認為他在蘇聯紅軍攻入德國柏林以後,於1945年4月30日服毒並開槍自戕。但是阿根廷作家、檔案學家巴斯迪在其所著的《希特拉在阿根廷》中卻認為,希特拉在1945年花了大約相當於1000億美元的黃金贖得性命,攜帶妻子伊娃成功地從柏林逃走,並且在阿根廷隱藏多年,直到1964年75歲時才死去。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的記者為此曾經專門採訪了巴斯迪。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1月25日報道,巴西馬托格羅索州首府庫亞巴市新聞系研究生迪亞斯在新書《希特拉在巴西:他的生與死》中挑戰傳統觀點,認為希特拉沒有於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地堡中自戕,希特拉實際上假死逃生,其逃到馬托格羅索州的一個村子化名生活,最後於1984年在巴西與玻利維亞邊境小村去世,終年95歲。[88]迪亞斯宣稱,她有希特拉與卡廷嘉的合影可以證明自己的理論。迪亞斯還稱,希特拉80來歲時曾前往巴西庫亞巴市醫院做手術,但被一名波蘭修女認出,並要求其離開。隨後,這名修女受到上級訓斥,稱希特拉就醫獲得了梵蒂岡當局的許可。迪亞斯說,希特拉之所以選擇前往巴西定居,是因為他的梵蒂岡盟友曾給他一張藏寶圖。
但是,外界普遍表示質疑該研究觀點。首先,書中照片模糊,尤其是關鍵的面部,根本無法辨別五官。其次,書中多處史料被指不正確。例如,作者在書中寫到的萊比錫是希特拉最喜歡的作曲家巴赫的出生地,然而實際上,希特拉最崇拜的作曲家是瓦格納,況且,巴赫的出生地也不準確,應該是艾森納赫,萊比錫是其後來生活的地方。這些信息的失實也為此書的可信度打上問號。一直以來,研究人員認為希特拉死亡的證據不充分。大多數人認為,希特拉在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開槍自戕,妻子伊娃服用氰化物,死在他身旁。這也是源於希特拉的保鏢米施的說法,他是最後離開地堡的德國軍人,也是目睹希特拉自戕的人中最後一位離世者。儘管爭議頗多,但是諸多巴西學者均認同迪亞斯這一理論。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稱希特拉死亡的物理證據不充分。1993年,俄羅斯當局對希特拉之死的官方報告出現改變,聲稱莫斯科存放着能證明希特拉之死的物證:一個據稱沾有希特拉血跡的沙發、希特拉的部分下顎骨,還有一塊頭骨。[89]
2018年5月,根據媒體報導,法國有一組研究人員獲得俄羅斯方面授權化驗希特拉牙齒與頭骨碎片,確認希特拉已經於1945年自戕身亡,研判他可能是服食氰化物及開槍雙重自戕。[90]
在希特拉的出生地奧地利因河畔布勞瑙有一石碑標記:
FÜR FRIEDEN FREIHEIT
UND DEMOKRATIE
NIE WIEDER FASCHISMUS
MILLIONEN TOTE MAHNEN
語譯:為了和平、自由與民主,法西斯永不再現,數百萬人的死提醒着我們。
一些作家認為希特拉與其他納粹理論者相較,並無堅持秘傳的思想、神秘主義或亞利安秘學[來源請求],希特拉在著作《我的奮鬥》中嘲弄這些信仰[91][92]。儘管如此,其他作家相信希特拉年少時受到深刻的影響,特別在他的種族觀點上,如活躍的德意志人優等種族的神秘活動中的具神秘色彩的反猶雜誌《Ostara》,相信該出版商李班費爾斯的主張,並誇獎他的成果[93]。歷史學者對此可信度有不同的看法[94],古德里克-克拉克認為藍茲的說辭可靠,哈曼公開了問題和柯蕭則是極度懷疑[95]。
他被認為曾患有腸躁症、皮膚病、心律不整[96]、亞斯伯格症候群[97][98]及冰毒成癮。他有牙齒上的問題,他的私人牙醫布拉希克曾表示1933年他曾為希特拉的上顎裝了一個大的牙橋,又於1944年11月10日進行救治嚴重牙疼的感染而切除其部分牙橋的手術,報告另說明其患有鼻竇炎[99]。
在希特拉生前和過世後,都曾有人認為他有躁鬱症、思覺失調症、或心理病態,但他一生中從未親自受過診斷。由於未親自看診,各研究者得出許多不同的結論。
希特拉是個講究健康與自律甚謹的人,在1930年代早期後,他一般的飲料是水、淡茶、牛奶與熱可可液。他基本上不太飲酒,偶飲啤酒,極少飲用烈酒。希特拉大致上遵行素食飲食,雖然偶爾食肉[100]。鮑曼為希特拉在貝格霍夫(今貝希特斯加登)建造一個溫室以確保在戰時提供新鮮蔬菜與水果。
他不吸煙、更是反對他人吸煙,不過希特拉少年時煙癮相當重,多時一日可抽至四十支煙,後來因覺得太浪費銀錢而戒煙。在當政時,希特拉由學者口中得知吸煙對於健康的危害,基於保證國民健康的立場,他提倡禁煙運動。據傳希特拉痛斥過他的情人伊娃暗自抽煙的行徑。他甚至承諾,給他周遭成功戒煙者一隻金錶。根據許多目擊者表示,在希特拉自殺後,竟然有許多軍官、助理及秘書們立刻在元首地堡抽起煙來[101]。
英國「第四台」電視台曾於2016年12月19日播出一部紀錄片,稱希特拉的御醫特奧多爾·莫雷爾讓他變成癮君子。該紀錄片的內容基於美軍情報機構一份長達47頁的檔案。看過這些檔案的美國收藏家帕那戈鮑洛斯說,「莫雷爾就是個庸醫和騙人的商人。他是一個沒有執照的獸醫。」片中揭秘希特拉患上憂鬱症,曾服用過包括嗎啡與冰毒在內的74種不同的毒品,以獲得精神愉悅感,還甚至將毒品當作藥物提供給士兵,用來提神。
1936年,希特拉因胃痙攣向莫雷爾醫生求治。莫雷爾的處方箋中,開了一種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劑,但其中含有毒品,讓希特拉開始上癮。而後,在莫雷爾擔當「希特拉私人醫生」的數年時間裏,莫雷爾給希特拉開了嗎啡、冰毒等多種毒品和興奮劑。為了中和興奮劑藥物效果,莫雷爾又給希特拉開了更多的鎮定劑。隨着時間的推移,希特拉對這些藥物和毒品產生嚴重依賴,並陷入惡性循環。
1943年,希特拉陷入吸毒並難以自拔。當年夏天,希特拉與墨索里尼會面之前吸食了冰毒,引起精神亢奮,導致在會談中咆哮了兩個小時。
1945年4月自殺前,希特拉還注射了一種含冰毒的藥物。
希特拉曾公開說明,自己身為男人卻無家庭生活,而完全致力於他的政治使命,但他事實上有幾任當時未公開的女友。
他於1920年代有未婚妻萊特,之後1929年,結識了女友與日後成為他妻子的伊娃。他有個關係親密的姪女拉包爾,部分評論人宣稱兩人具有性關係,但並無證據[102]。依託蘭所述,希特拉經常以追求者的方式拜訪拉包爾,並限制她除了與希特拉自己一起外的活動。這三個女性曾自殺(其中兩個人成功),而使希特拉被政敵斯特拉瑟懷疑是個戀物癖,但萊特否認了這些說法[103]。在戰時及戰後的心理學者提供許多對希特拉的性心理解釋[104],一些理論家聲稱其與英國法西斯主義者米特福德有關係[105]。
時任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前任參謀總長貝克、參謀總長哈爾德、維茨勒本、伯魯克道夫及軍需處長、柏林警察局長等人。他們已約定於1938年9月14日下午8時,乘希特拉返抵柏林時舉事,劫持希特拉。
在他們萬事俱備之後,忽然於舉事前四小時得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已對德軍入侵捷克一案作出綏靖的重大讓步。希特拉被視為民族英雄,這些德國將軍不希望違背民意,於是終止計劃。
1944年之後,盟軍逐漸佔據優勢,使得一些德國國防軍軍官試圖以刺殺希特拉,發動政變的方式,尋求與英美合作,塑造對德國最有利的結局。1944年7月20日,希特拉在狼穴召開軍事會議,施陶芬貝格上校以開會的機會,偷偷放置了一枚定時炸彈,是為7月20日密謀案。炸彈爆炸時,因巧合未能直接殺死希特拉,而密謀案也因此失敗,僥倖逃生的希特拉的神經和聽力因而嚴重受損,重傷的希特拉發動了大規模的肅清,超過4,900人因涉及此案而被判有罪並遭處決。參加政變的人包括維茨萊本元帥、貝克大將、赫普納大將、格德勒(萊比錫市長)、基爾海姆上校、台爾普神父等等。另外,隆美爾元帥和克魯格元帥都被指牽涉其中,最後兩人被迫自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