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28年德國國會選舉
第4屆德意志國國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28年5月20日德國聯邦選舉選舉出了威瑪共和國的第四屆帝國議會。[1][2][3]
Remove ads
此前的三年半間,德國由一系列保守派內閣執政,其中包括激進的民族主義政黨德國國家人民黨(DNVP)。由於閣員在教育政策上相持不下,第四屆馬克思內閣於1928年2月倒台,新一輪選舉則定於5月舉行。結果,內閣的中右翼政黨在選舉後遭受挫敗,特別是國家人民黨,其得票率降至了14%。同時,保守派的德國人民黨(DVP)和德國民主黨(DDP)也流失了選票。德國中央黨(Z)的支持率自1920年以來首次出現顯著下降。此次選舉的贏家則是左翼政黨:自1923年起一直在野的德國社會民主黨(SPD)贏得了30%選民的支持。德國共產黨(KPD)的支持率也提升至10.6%。許多中產或保守選民轉向了代表特殊利益的小型分裂黨派,如經濟黨、農民鄉民黨和人民正義黨。[3]
由於左翼勢力強勁,而右翼力量分裂,只有社會民主黨能領導可行的政府。曾於1920年短暫擔任過總理的社民黨人赫爾曼·梅拿受命組建新內閣,唯一可能在議會中佔到多數的是從社民黨到人民黨的大聯盟政府。談判非常艱難:內閣的組建和宣誓花了兩周時間,而且此時內閣僅在個人層面聯合,黨派間的正式聯盟還未達成。最後,內閣由來自社民黨、人民黨、民主黨和巴伐利亞人民黨(BVP)的部長組成。中央黨僅派出一名部長狄奧多·馮·蓋拉德作為所謂的「觀察員」。直到10個月後的1929年4月,聯盟協議才得以正式簽署。[3]
第二屆梅拿內閣是威瑪共和國的最後一屆民主政府。內閣於1930年3月因失業保險問題上的分歧倒台,標誌着議會制的終結和威瑪共和國總統內閣時期的開始。[3]
Remove ads
結果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