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
东北亚民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古族(蒙古語:ᠮᠣᠩᠭᠣᠯ
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里爾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東亞、中亞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蒙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北方。全球蒙古族人口約1,000萬人,其中600萬人居住在中國大陸境內,350萬-360萬人居住在蒙古國境內,100萬-110萬人居住在俄羅斯聯邦的布里亞特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圖瓦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於中國大陸的蒙古族主要居住於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青海、河北等省、自治區的各蒙古族自治州、縣[9],而在俄羅斯的則主要居住於布里亞特、卡爾梅克,圖瓦,阿爾泰。現代蒙古人的祖先稱為原始蒙古人,在經過蒙古帝國擴張與突厥人、通古斯人、漢人等族群混合後,形成今天的蒙古族。到近代19世紀末以後,由於「民族」一詞的含義引入,「蒙古族」便就取代「蒙古人」[10]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蒙古族所說的蒙古語屬蒙古語系。
![]() |
蒙古族 ᠮᠣᠩᠭᠣᠯ 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 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 | |||||||||||||
---|---|---|---|---|---|---|---|---|---|---|---|---|---|
總人口 | |||||||||||||
1,000萬 | |||||||||||||
分佈地區 | |||||||||||||
![]() | 5,980,000[1] | ||||||||||||
![]() | 3,500,000-3,600,000[2] | ||||||||||||
![]() | 1,000,000-1,100,000[3] | ||||||||||||
![]() | 34,000[4] | ||||||||||||
![]() | 18,000[5] | ||||||||||||
![]() | 7,515[6] | ||||||||||||
![]() | 5,401[7] | ||||||||||||
![]() | 3,852[7] | ||||||||||||
![]() | 3,701[7] | ||||||||||||
![]() | 2,859[7] | ||||||||||||
![]() | 446[8] | ||||||||||||
語言 | |||||||||||||
蒙古語 漢語(中國大陸)、俄語(俄羅斯) | |||||||||||||
宗教信仰 | |||||||||||||
以藏傳佛教、薩滿教為主,極少數為東正教、伊斯蘭教的蒙古回回(主要分佈在阿拉善左旗,學術界稱為蒙古族穆斯林) | |||||||||||||
相關族群 | |||||||||||||
喀爾喀蒙古人、衛拉特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突厥民族、通古斯民族 |
歷史
蒙古人是由古代眾多的游牧民族組成的,主體是講蒙古語的部落,其遠祖為原始蒙古人,歷史可追溯到匈奴和東胡。因為長期與突厥民族同居在中亞草原上,成為後世蒙古人的兩大先祖。
東胡被匈奴單于冒頓擊敗後,被併入匈奴之中,其部眾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晉武帝時代,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禿髮部、宇文部和拓跋部的別支柔然等。其中柔然與北魏拓跋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小部分契丹人的宗源。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蒙兀室韋的祖先之一。《舊唐書》有「蒙兀室韋」,「蒙兀」 與「蒙古」是同名異譯。
北宋時,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居住於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俄羅斯聯邦赤塔州和蒙古國東方省地區的室韋部落,包括居住於額爾古納河東岸(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的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號黑韃靼。漠北諸部中,黃金家族來自室韋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後裔。室韋諸部在突厥語中稱作韃靼。契丹征服阻卜後,黑韃靼自號尼倫部。
13世紀初,合不勒汗(鐵木真曾祖)統一尼倫各部,建立蒙兀國,鐵木真(成吉思汗)所領導名為蒙古的集團迅速崛起,統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詞成為各部的共同名稱[11],1206年即位成為成吉思汗,而蒙古大汗則成為蒙古民族君主的稱號。西部蒙古諸部,則是突厥或被突厥化的部落。他清楚唯有透過對外征戰,才能讓彼此敵對的游牧民族團結一致,因此他們走上對外征討的旅程。
13世紀末,成吉思汗及其血胤在歐亞大陸急速擴張,實現了人類史上最大的版圖,蒙古的出現串連起了中國、印度、中東和地中海文明圈,其子孫於伊朗建立的政權伊兒汗國,原意為部眾,後轉有國家之意。此時蒙古族多被外界稱為「韃靼」,在俄羅斯亦有「韃靼桎梏」的說法,加深了世界對於蒙古人可怕的印象。忽必烈即位後蒙古帝國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而四大汗國在14世紀初雖然承認了元朝名義上的宗主地位,但從此各自為政[12][13]。
14世紀中葉,明朝建立,元廷退居漠北。同時,在中亞及新疆的突厥化蒙古人逐漸伊斯蘭化,並失去蒙古特性。北元結束後,明朝將明代蒙古諸部分稱為韃靼和瓦剌。明末時,後金崛起,漠南蒙古諸部逐漸臣服於後金政權。終清一代,內屬蒙古被清廷所信賴和依仗。蒙古王公與清朝皇族之間的滿蒙聯姻政策被歷代清帝忠實的執行,並形成制度化的聯姻。18世紀,清廷徹底征服漠北蒙古,準噶爾汗國也隨着清軍的入侵而被滅亡殆盡,自此東亞的蒙古領地盡歸清廷管轄。與此同時,在中國西北地區,除了伊斯蘭化、突厥化的蒙兀兒人外,有多個被稱為蒙古回回(蒙回)——的已經皈依伊斯蘭教的蒙古語族群,他們仍保留蒙古習俗,一部分演化為蒙古族穆斯林。
清朝滅亡後,外蒙古獨立,成立新的民族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回回在民族認定時,或劃入回族,或成為新的民族。譬如,東鄉回成為東鄉族,與他類似的有保安族。
語言
蒙古族分佈

蒙古族主要分佈於現今中國境內,有約6,290,204人(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國蒙古族聚居區主要分佈於華北和中國東北地區,還有中國西北地區,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為蒙古族主要集中地(內蒙古蒙古族約425萬人)蒙古族在中國其他省份均有分佈(新疆蒙古族超過20萬,青海蒙古族約11萬人)其人口在少數民族中佔有較大比重。鄂溫克族(3萬5千人)和土族(24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
巴爾虎 · 布里亞特 · 察哈爾 · 扎魯特 · 巴林 · 杜爾伯特 · 科爾沁 · 喀喇沁 · 克什克騰 · 蘇尼特 · 烏拉特 · 烏珠穆沁 · 鄂爾多斯 · 弘吉拉 · 和碩特 · 土爾扈特 · 圖瓦 · 厄魯特 · 土默特· 圖蘭
蒙古族自治地方
蒙古族鄉
蒙古族村
- 東白水蒙古族自治縣
排序 | 地區 | 總人口 | 蒙古族 | 占蒙古族 人口比例(%) |
佔地區 少數民族 人口比例(%) |
佔地區 人口比例(%) |
合計 | 1,245,110,826 | 5,827,808 | 100 | 5.53 | 0.47 | |
31省份合計 | 1,242,612,226 | 5,813,947 | 99.76 | 5.53 | 0.47 | |
G1 | 華北地區 | 145,896,933 | 4,223,477 | 72.47 | 48.46 | 2.89 |
G2 | 中國東北地區 | 104,864,179 | 983,493 | 16.88 | 8.99 | 0.94 |
G3 | 西北地區 | 89,258,221 | 262,890 | 4.51 | 1.51 | 0.29 |
G4 | 中南地區 | 350,658,477 | 140,134 | 2.40 | 0.47 | 0.04 |
G5 | 西南地區 | 193,085,172 | 126,493 | 2.17 | 0.35 | 0.07 |
G6 | 華東地區 | 358,849,244 | 77,460 | 1.33 | 3.10 | 0.02 |
1 | 內蒙古自治區 | 23,323,347 | 3,995,349 | 68.56 | 82.25 | 17.13 |
2 | 遼寧省 | 41,824,412 | 669,972 | 11.50 | 9.97 | 1.60 |
3 | 吉林省 | 26,802,191 | 172,026 | 2.95 | 7.01 | 0.64 |
4 | 河北省 | 66,684,419 | 169,887 | 2.92 | 5.85 | 0.25 |
5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18,459,511 | 200,000 | 2.57 | 1.37 | 0.81 |
6 | 黑龍江省 | 36,237,576 | 141,495 | 2.43 | 7.98 | 0.39 |
7 | 青海省 | 4,822,963 | 86,301 | 1.48 | 3.89 | 1.79 |
8 | 河南省 | 91,236,854 | 82,170 | 1.41 | 7.19 | 0.09 |
9 | 貴州省 | 35,247,695 | 47,531 | 0.82 | 0.36 | 0.13 |
10 | 四川省 | 82,348,296 | 42,316 | 0.73 | 1.03 | 0.05 |
11 | 北京市 | 13,569,194 | 37,464 | 0.64 | 6.40 | 0.28 |
12 | 雲南省 | 42,360,089 | 28,110 | 0.48 | 0.20 | 0.07 |
13 | 山東省 | 89,971,789 | 23,743 | 0.41 | 3.75 | 0.03 |
14 | 廣東省 | 85,225,007 | 20,669 | 0.35 | 1.63 | 0.02 |
15 | 湖南省 | 63,274,173 | 15,869 | 0.27 | 0.25 | 0.03 |
16 | 甘肅省 | 25,124,282 | 15,774 | 0.27 | 0.72 | 0.06 |
17 | 安徽省 | 58,999,948 | 14,354 | 0.25 | 3.61 | 0.02 |
18 | 江蘇省 | 73,043,577 | 14,167 | 0.24 | 5.45 | 0.02 |
19 | 天津市 | 9,848,731 | 11,331 | 0.19 | 4.24 | 0.12 |
20 | 湖北省 | 59,508,870 | 10,887 | 0.19 | 0.42 | 0.02 |
21 | 山西省 | 32,471,242 | 9,446 | 0.16 | 9.16 | 0.03 |
22 | 江西省 | 40,397,598 | 9,010 | 0.15 | 7.17 | 0.02 |
23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43,854,538 | 8,651 | 0.15 | 0.05 | 0.02 |
24 | 重慶市 | 30,512,763 | 7,846 | 0.13 | 0.40 | 0.03 |
25 | 上海市 | 16,407,734 | 6,468 | 0.11 | 6.23 | 0.04 |
26 | 福建省 | 34,097,947 | 6,114 | 0.10 | 1.05 | 0.02 |
27 | 陝西省 | 35,365,072 | 6,060 | 0.10 | 3.43 | 0.02 |
28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5,486,393 | 4,898 | 0.08 | 0.26 | 0.09 |
29 | 浙江省 | 45,930,651 | 3,604 | 0.06 | 0.91 | 0.01 |
30 | 海南省 | 7,559,035 | 1,888 | 0.03 | 0.14 | 0.02 |
31 | 西藏自治區 | 2,616,329 | 690 | 0.01 | 0.03 | 0.03 |
現役軍人 | 2,498,600 | 13,861 | 0.24 | 12.41 | 0.55 |

蒙古國目前總人口約350萬-360萬人左右(2024年),其中84%是喀爾喀蒙古人。蒙古國97%以上的人口屬於蒙古族,接近50%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
喀爾喀 · 巴爾虎 · 巴岳特 · 布里亞特 · 達爾罕 · 杜爾伯特 · 達里岡愛 · 明阿特 · 扎哈沁 · 額魯特 · 土爾扈特 · 和托輝特 · 烏珠穆沁 · 阿爾泰烏梁海 · 輝特 · 圖瓦烏梁海 · 色楞格察哈爾
生活習俗
社會、家庭與婚姻
文學藝術
宗教與信仰
名人
參考文獻
研究書目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