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皈依巴利語saranam gacchami),又作歸依歸命歸信入信,佛教術語,是成為正式佛教徒之前的宣誓儀式。佛教信徒在完成皈依儀式後,就是正式佛教徒,依性別之男女可以稱為「優婆塞」或「優婆夷」。在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的多數派別,都主張三皈依巴利語Tisarana),即皈依佛、法、僧等三寶,又稱皈依三寶,誓願終生信從三寶,直至未來解脫成佛藏傳佛教將三皈依加上皈依上師,成為四皈依


上座部佛教

典籍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Remove ads

概論

巴利文中,三皈依(Tisarana)是由三(ti)與庇護所(sarana)所組成,意為「由佛、法、僧構成的一個三重庇護所」[1]

皈依(saranam gacchami)則是由動詞gacchami(到達、前往)與名詞saranam(庇護所)組成。在《阿毘達磨俱舍論》卷十四,解釋皈依的意義時說:「如是,皈依以何為義?救濟為義。由彼為依,能永解脫一切苦故。如世尊言,眾人怖所逼,多皈依諸山,園苑及叢林,孤樹制多等。此皈依非勝,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諸有皈依佛,及皈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恆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必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因此,皈依的涵義在於,只有了解四聖諦,遵從八聖道,才是達到涅槃,得到解脫的有效方法。

「皈依」本意為「皈依三寶」,因而也稱「三皈依」。接受三皈依並受持五戒的男、女居士,稱為終身優婆塞、終身優婆夷,也稱為近事男、近事女,也就是親近三寶、承事三寶的男女居士。受持八關齋戒者,稱為一日一夜優婆塞、一日一夜優婆夷,又叫做近住男、近住女。受持三皈依與五戒者,可以在解脫的道路上前進,至少輪迴不會墮落到畜生餓鬼地獄道三惡道中去。

Remove ads

三皈依

《大莊嚴經論》中,認為只有三皈依,即為皈依佛、法、僧三寶,沒有四皈依[2]

Remove ads

四皈依

藏傳佛教之中,除三皈依外,又加上皈依金剛上師一項,稱為四皈依。

Remove ads

其他宗教

今日的華語,時常把信奉一種宗教統稱為皈依,比如「非回教徒一旦皈依回教,若要脫離並不容易」[3]、「伊凡卡皈依猶太教,兩人修成正果」[4]君士坦丁大帝是否真正皈依基督教的猜測等等[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Remove ads

外部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