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区域国别宗教历史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緬甸佛教歷史悠久,以上座部佛教為主流,歷史上也流行過密教阿利僧派;緬甸是上座部佛教在東南亞的起源地[1],且是兩次近現代上座部佛教結集的舉辦地。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數據顯示,佛教信徒佔緬甸人口比例最高,約85%-90%,集中於緬族、孟族、若開族、撣族、克倫族、華裔、佐族族群中[2][3]。緬甸還是僧侶在人口佔比極高和經濟在佛教領域開支佔比極高的國家[4],僧人在緬甸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上座部佛教文化早已成為緬甸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其核心[5][6]。同時,一些原始巫教的特徵和印度教的內容也混入緬甸的佛教傳統,在偏遠地區流傳,如本土信仰的納崇拜[7]、印度教的那伽龍崇拜等。
佛敎在緬甸各省以及孟邦、若開邦、撣邦、德昂自治區、德努自治區、勃歐自治區(實際由勃歐民族軍控制)爲主體宗敎以及民族宗敎,同時過去也是克倫邦、克耶邦的主體宗敎,但不少克倫、克耶人在英國統治時期被同化爲新敎徒。克欽邦、欽邦、佤自治州(實際由佤邦控制)、那加自治區爲民族宗敎區域,但近代以降不少人被同化爲新敎徒,同時近年來有不少信仰佛敎的緬族移民。果敢自治區、佤自治州居民信仰程度較弱,綜攝明顯,難以劃分出特定的信仰。
年份 | 人口 | ±% |
---|---|---|
1891 | 6,888,075 | — |
1901 | 9,184,121 | +33.3% |
1911 | 10,384,379 | +13.1% |
1921 | 11,201,943 | +7.9% |
1931 | 12,348,037 | +10.2% |
1973 | 17,764,008 | +43.9% |
1983 | 30,520,175 | +71.8% |
2014 | 45,185,449 | +48.1% |
緬甸具有悠久的佛教傳統,佛教徒佔到總人口的九成,在1891年已有84%到90%的人口信仰佛教。根據1994年緬甸政府人口普查,緬甸約有89.28%信仰佛教。英國經濟學人信息社編《各國情況報告:泰國/緬甸》(1992/1993年)統計,緬甸有佛教徒3500萬人,約佔緬甸總人口的87.2%,占緬族人口的95%[8],是佛教徒佔本國人口比例第三高的國家(第一是柬埔寨,第二是泰國)。[9][10][11][12][13]
東南亞的古代史文獻匱乏,以緬甸爲最,佛教傳入緬甸的歷史因此尚無定論,但根據推測,佛教在緬甸的歷史可能已延續了超過兩千年[14]。敏東王朝著名國師般若薩彌(巴利語:Paññāsāmī[15])在於1834年編寫的《教史》(巴利語:Sāsana Vaṃsa,緬甸語:Thathana Win)中就總結了緬甸佛教的發展歷史。根據《善見律毗婆沙》,以及斯里蘭卡編年史《島史》和《大史》等古文獻記載,阿育王在公元前228年左右派遣過兩位僧侶——須那(Sonaka,或蘇那迦)和郁多羅(Uttara,或譯郁陀羅),到緬甸素萬那普地區弘揚佛法(義爲「金地」,一說爲緬甸直通,一說在泰國)[16][17],此爲緬甸佛教可循的最早之跡[14][18]。
公元年前後幾世紀,哀牢人沿湄公河南下,佔據了柬埔寨和老撾者即今日的高棉人,進入泰國和緬甸者即今天的孟人。孟人驅逐了土著占人成為緬甸的主體族群,約於前4世紀建立了以毛淡棉西北部的直通城爲中心的直通王國,長期與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通商,孟人很早就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信仰婆羅門教和本土原始宗教[19]。5世紀中葉,斯里蘭卡佛育長老將巴利三藏帶入直通,將上座部佛教傳入孟人地區,直通王國因此被認為是上座部佛教引入東南亞的發祥地[18]。
後來上座部佛教又流傳到室利差咀羅、今撣邦、若開邦等地。公元3世紀,青藏高原一帶的藏緬系族群緬人南下,其中的一支驃人在上緬甸伊洛瓦底江區域建立了驃國,定都卑謬。832年,驃國戰敗於南詔國,驃人和同源的其他緬人支系融合,下緬甸地區則受到孟人的統治[20][21][14]。驃國人也信仰佛教,1906年考古學家曾對驃國故城室利差咀羅一帶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的佛像和巴利文經典殘片,證實了當地曾在5-9世紀盛行上座部佛教。當地佛教盛行的情況也出現在中國古籍中,包括《新唐書·驃國傳》和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18]。唐貞觀年間,驃國使團入貢,還在長安表演了佛教舞樂[22]。此外,在卑謬驃國故城中出土了梵文「諸法從緣起」的密宗偈語碑文。上緬甸地區也有大乘佛教傳播的跡象,並出土青銅觀音菩薩立像[23](p. 171)。
8世紀,上緬甸建立了蒲甘王國。同時期,密教傳入蒲甘地區,它是佛教與婆羅門密教混合後的產物,傳入蒲甘後又與緬人的本土信仰相結合,成為阿利僧教,盛極一時[18];該教提倡飲酒食肉和放蕩行為,教徒身着藍色僧服,有森林派和聚落派兩個派別[24]。
10世紀初,國王阿奴律陀登基,逐步統一緬甸。他厭惡阿里僧教,決心實行宗教改革[18]。同樣厭惡阿里僧教的直通僧人善阿羅漢來到蒲甘王國,受到阿奴律陀的器重。阿奴律陀封善阿羅漢爲緬甸國師,下令全國從密宗阿利僧教改信上座部佛教[18][25],並在全國建立了大量佛塔,以瑞喜宮佛塔最為著名。在善阿羅漢的建議下,阿奴律陀遣使到直通迎取巴利三藏和佛舍利,但遭到孟王摩奴訶的拒絕和羞辱,阿奴律陀一怒之下出兵吞併了直通王國[18]。阿奴律陀令人將直通的三藏經典及註釋用32頭大象運回蒲甘,同時還包括500名僧侶與工匠。因為孟人城邦相繼被滅,大量的孟族佛教僧侶集中於蒲甘,使得緬甸的佛教與文化達到新的高度[26](pp. 265-266)。征服直通後,阿奴律陀派人與錫蘭通好,並派遣僧團到錫蘭迎奉完備的三藏經典[26](pp. 265-266)。
江喜陀即位後,又在全國建立了大量佛寺、佛塔,其中以阿難陀寺最為著名。1112年江喜陀去世後,其外孫阿隆悉都(或譯阿拿翁薛胡)登基,他也大力扶持佛教,1114年親自督建他冰瑜寺佛塔。與此同時,阿隆悉都親自[23](p. 330)到大理國迎請佛牙舍利(但未能請到,僅取得與佛牙相連的碧玉佛像[27]),並遣使到宋朝稱臣朝貢[23](p. 330)。緬甸佛教也開始受到漢傳佛教的影響,在11世紀建造的辛尼耶塔上,塑有中國式的彌勒佛和阿彌陀佛像[28]。瑞喜宮塔的輔助建築瑞陶辛塔,也具有中國塔式風格[29]。
阿隆悉都在位期間,善般他求就任新國師。阿隆悉都駕崩後,般他求國師因與新任國王、阿隆悉都之子那羅都不和,於1167年到錫蘭住了6年,之後返回緬甸,緬甸佛教開始較多受到錫蘭大寺派影響[26](pp. 265-266)。其後的烏多羅尸婆(Uttarajiva)帶領車波多(Chapata)等弟子也於1180年到錫蘭修學,孟人車波多於1190年回到緬甸,與他同返緬甸的還有四名高僧:尸婆利(Sīvali)、多摩陵陀(Tāmalinda)、阿難陀(Ānanda)、羅睺羅(Rāhula,後還俗),他們在蒲甘創建緬甸的大寺派[30]。當時緬甸大量土地歸為寺院,僧侶戒律鬆懈,那羅波帝悉都王對此多有不滿。由於大寺派強調戒律,深受那羅波帝悉都讚賞和支持,並開始在緬甸境內大規模發展。緬甸佛教因此分成兩派,車波多的錫蘭派(後宗、後派、僧伽羅僧伽派)和前國師阿羅漢的緬甸派(前宗、前派、未羅姆摩僧伽派) [26](pp. 265-266)。車波多的《阿毗達摩簡釋》和《行者明燈》是至今佛學界研究上座部佛教論藏的重要參考經論[31]。車波多死後,其三個傳人對戒禮和戒律,意見分歧,各成一派。於是後派又分為三派,其中以阿難陀和室維利派的影響為大。[14][32]
蒲甘王朝歷代國王都扶持佛教,把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大片的上地贈於寺廟。據不完全統計,在蒲甘王朝的200餘年間,投獻給寺院的土地達208,000派(36490英畝),勞動人口21,983,銀119,101克拉(緬兩)。都城蒲甘附近大、小寺塔達4000多座,其中許多寺塔如瑞喜宮佛塔、阿難陀寺、他冰瑜寺,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前後歷時幾十年才建成。上座部佛教由於王室的支持和自己的經濟基礎,得以迅速發展。11世紀末,在蒲甘城就有僧侶4108人[14][20][18][21]。然而末代國王那羅梯訶波帝好大喜功,比如用純金打造了敏加拉大佛塔的地宮塔龕28尊佛像。這些工程導致國力大量耗損,造成社會動亂、王朝開始走向衰落[33](p. 544)。
12世紀末,元帝國蒙古軍隊南下征服緬甸,蒲甘王國於1287年告滅,緬甸局勢動蕩。在下緬甸,13世紀末,孟人在緬甸南部以勃固爲都建立起勃固王朝,並迅速整頓了蒲甘王朝末期僧團混亂的局面,重振上座部佛教。勃固王朝的工藝最為出眾的是佛塔,塔基為八邊形,而非蒲甘王朝常見的方形。鐘形塔身變小,從塔基到塔尖的輪廓向內彎曲,形成特異的優美長弧。15世紀中期,勃固王朝信修浮女王在位時期大興佛教,是南方佛教的鼎盛時期,她曾向斯里蘭卡派遣僧團求法。信修浮將王位讓於女婿達摩悉提(Dhammazedi)後,自己專心從事佛教事業,增修瑞光大金塔,即現在的仰光大金塔。仰光大金塔也成為勃固王朝佛教建築的典型代表[34]。
達摩悉提原本是出家人,被信修浮選爲繼承人後還俗,迎娶了信修浮的女兒。即位後,他繼續推崇佛教,進行宗教改革[35]。當時國內僧伽戒律渙散,派別之間爲了孰是正統身份的議題產生爭論。為了鞏固王權,純潔僧伽,達摩悉提於1475年派遣高僧22人(一說44人)前往斯里蘭卡大寺求法,這些僧人不願與緬甸原有僧團和合在一起羯磨受戒,於是編好木筏,漂流在位於迦尼耶[36]的迦尼耶河上受戒。他們回國後,仿照斯里蘭卡迦尼耶寺建立了勃固西郊的迦尼耶寺,成立了羅曼那派(孟人派、孟族派)[37],以該寺爲活動中心。羅曼那派勢力逐漸強大,一直傳播到今日的泰國、柬埔寨和斯里蘭卡。同時,眾僧在勃固郊外創建傳戒道場(Kalyani Sima)[38],達摩悉提下令廢除柬埔寨傳承和斯里蘭卡傳承的宗派之別,通令全國僧伽來此戒堂一律按大寺派傳承重新受戒,遠近僧眾紛紛前來,共十萬人,其中選出長老八百、比丘一萬四千,重新受戒入僧團,其餘守戒不嚴者勒令還俗[39]。此事被記錄在了迦尼耶石刻上,珍藏於戒堂內[40],它是緬甸佛教史的最重要文獻之一,並開創了緬甸國王改革佛教的先河[41]。此外,達摩悉提還遣使(1472年)到印度求得菩提樹分枝來緬栽種,並求得佛寺的圖樣,以供勃古建築仿造[42]。
在上緬甸,蒲甘王朝崩潰後,緬甸西部出現敏象王國,由三兄弟當政,其中之一的梯訶都後來在北部獨自成立了彬牙王國,國都彬牙城成為北方佛教中心。14世紀中期,緬化的撣族在北部統一敏象王國、彬牙王國和實皆王國建立起阿瓦王朝,定都曼德勒和邦芽附近的阿瓦(故至今華裔仍稱曼德勒爲瓦城),與勃固王朝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勢,阿瓦城繼承邦芽(即彬牙)成為北方佛教中心[14][20][18][21]。1429年,錫蘭僧侶室利薩達磨楞伽羅(Siri saddhamma lankara,義爲正法)和信哈羅摩訶薩彌(Sihala mahasami,義爲僧伽羅大賢)帶着五顆佛舍利到緬甸,遭到勃固冷遇[43]。阿瓦國王孟養他忉聞訊後差遣使迎其來阿瓦弘法,上座部佛教開始在緬甸北方發展[14](p. 148)[44]。1540年,緬甸阿瓦國王多漢法(或譯思洪發)感到佛教力量發展過快,危及到王權統治。他以各地佛塔與佛法無關,命令各地拆毀佛塔,遭到各方強烈反對。此事觸怒多漢法,他設局在阿瓦鄰近的刀巴奴(Taungbalu)舉辦齋僧大會,約請阿瓦、實皆、邦牙等地的3000名比丘赴會[45]。在僧侶們用齋之際,埋伏在四周的戎行開始屠殺,360位比丘死亡、其他比丘逃脫。之後多漢法命令毀佛塔、燒經文。佛教在阿瓦勢力受到重創[26](p. 288),這也是緬甸歷史上唯一一次的滅佛事件[46]。
東吁位於緬甸中部,因戰略意義不大,在歷次戰亂中都成為緬人的避難處。蒲甘王朝崩潰後,緬人在此匯集,勢力漸大。緬人首領明吉瑜宣佈脫離阿瓦王朝,自立為王。1531年,其子德彬瑞蒂(莽瑞體)正式以東吁爲中心成立了東吁王朝,與勃固國、阿瓦國結盟抵抗阿臘干(若開王國)勢力。1535年—1539年,德彬瑞蒂吞併勃固國,1550年德彬瑞蒂被刺身亡,勃印曩(莽應龍)繼位後於1555年攻下阿瓦國,1559年統一緬甸。勃印曩被緬甸民眾視為「英雄大帝」,他實行多項改革,擴大緬甸版圖,在位三十年,修塔建寺,供養僧眾,使緬甸上座部佛教興旺發達[14][20][18][21][33](pp. 548-550)。
東吁王朝因長期遠征暹羅(泰國),耗盡國力。16世紀末,國內孟人叛亂,最終於1752年滅亡了東吁王朝。1753年6月,緬人首領壅籍牙(阿朗帕亞)在帶兵反攻孟人成功後,在阿瓦建立了貢榜王朝(雍籍牙王朝),重新統一緬甸。[47]
壅籍牙王篤信佛教,每日都延僧入宮受供,每月四齋日還與大臣受持五戒[47]。孟駁王(辛標信)繼位後,亦奉持佛教,不僅想做「轉輪聖王」,還想做「諸佛之王」,他令國內處死14名異教徒,威懾異教徒令其改信佛教。[47]
1782年,孟雲(波道帕耶)王即位,他東征西戰,將緬甸的版圖大爲延伸,西至印度阿薩姆、曼尼坡,東至今日的緬泰邊境地區,成為當時的東南亞幅員最為遼闊之帝國,對東南亞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孟雲王與斯里蘭卡重歸於好,允許僧侶往來交流,1802年和1812年,斯里蘭卡派遣的僧侶使節來緬弘法,使得雍籍牙王朝的上座部佛教更加興盛。孟雲王在位期間,國內統合出現了如今緬甸三大派之一的善法派(其他兩派是瑞琴派、大門派)[47]。
1853年敏東王(曼同)即位,他繼續推崇佛教,遷都曼德勒。當時,英國軍隊於1824年侵緬,下緬甸部分地區被攻佔後,基督教在當地開始傳播,對佛教的生存造成了壓力,緬甸面臨着內憂外患。為了解決宗教問題,敏東王於1871年主持舉辦了上座部佛教第五次結集[48]。本次集結召集了2400位高僧,用五個月時間考訂校對巴利三藏中以律藏爲中心的經典原文的同異,集結校訂後的三藏經典,沒有書寫爲貝葉經,而是花了7年半的時間,鐫刻在729塊方形大理石上,並豎立於曼德勒山麓固都陶佛塔(Kuthodaw,或譯拘他陀塔寺、鴆婆陶浮屠)中。[14][20][18][21]這次集結的成果被翻譯爲緬文,傳播至全國上下[49]。
1824年,英國開始進襲緬甸,至1885年第三次侵緬,攻佔了都城曼德勒。1886年,全緬淪陷,被英國殖民當局劃分爲英屬印度的一個省。為了建立殖民統治的法律和秩序,英國殖民當局着力打擊緬甸的宗教和文化傳統。他們廢除了對僧侶的優待政策,轉而在全緬興揚基督教;千方百計分化僧侶階層,剝奪僧侶的司法權、教育權;並且侮辱性地穿鞋入寺(上座部佛教的傳統是脫鞋入寺以表尊敬),甚至毀壞塔寺。[50]
英殖民當局的統治造成與佛教僧侶的嚴重對立,更引起緬甸民眾高昂的反抗情緒。基督教沒能順利傳播,只在如今的庫基族(欽族)、克欽族(景頗族)和克倫族地區佔優勢。緬甸知識分子尋求利用西方自由、平等的觀念,以佛教爲緬甸民族主義的一面旗幟,宣揚與英國人同等的權利[51]。1897年,曼德勒佛教復興會成立;1906年,首個全國性的佛教青年會在仰光成立,爲促進民族語言、民族宗教精神和教育權利而不懈鬥爭[52]。1908年,佛教青年會創辦了《緬甸佛教徒》報社;1909年出版英文週刊《緬甸人》,以及緬文、英文、巴利文三語月刊《巴利人》;1911年7月,會員吳巴佩(U Ba Pe)創辦了全國首張緬文報紙《太陽報》,提出緬甸諸民族在社會、經濟方面的權利主張[52]。1920年,佛教青年會改名為緬甸人民團體總會,以保護民族權利、反對殖民壓迫爲宗旨,成為以佛教爲旗幟的政治性愛國組織。[52][50]
1942年,日軍侵緬。經過數年抗爭,緬甸人民成功驅逐日本侵略者和英殖民者,於1948年正式獨立爲緬甸聯邦共和國。在緬甸人民反抗英國殖民壓迫、維繫民族情感、繼承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方面,上座部佛教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4][20][18][21]
緬甸獨立後,政府和軍方都大力支持上座部佛教,於1947版憲法中就已經有了「國家承認佛教作為大多數聯邦國民之信仰」的表述。緬甸聯邦政府成立了宗教事務部,管理全國佛教事務。1950年,議會通過《佛教組織法》、《巴利語大學與達摩師法》、《巴利語教育法》等法令,還從斯里蘭卡請來佛牙舍利供民眾瞻仰膜拜。1951年8月26日,全國性佛教在家居士組織佛教評議會(Aṭṭhakathā Sangāyanā)[53]成立於仰光,國內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弘教熱潮[51][54][55][56]。1952年,政府組織在仰光修建了世界和平塔,在佛塔旁還仿照第一次集結時的七葉窟修建了大石窟(Mahā Pasāṇa Guhā),以及修建了亞巴拉高耶那大寺,這一處佛教建築群成為現代緬甸佛教的中心、總道場[56]。
1954年5月17日衛塞節,總理吳努主持在仰光世界和平塔召集2500位僧人,舉辦了第六次結集,目的在於團結佛教徒,增進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緬甸獨立國之地位。此次結集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之729塊大理石刻文為依據,並廣採斯里蘭卡、泰國、高棉、倫敦巴利聖典協會之文本,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作詳細考訂,產生了目前最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經版本。此次結集邀請南傳佛教各國比丘參加,中國僧侶在內的北傳國家比丘亦受邀參觀,費時二年多,至1956年之衛塞節完成。結集大會還決定成立世界佛教大學,地址就設在世界和平塔旁的亞巴拉高耶那大寺。[18][21]
1954年末,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三屆大會在仰光舉行,這是緬甸首次舉辦國際性的佛教大會。1958年,世佛聯辦公總部遷往緬甸。1961年8月,緬甸通過《第三次憲法修正案》,定佛教爲國教,並給予基督教、伊斯蘭教一定的政治權利,於10月正式執行。這引起各個宗教的普遍不滿,發生了宗教之間的流血衝突事件。[14][20][18][21] [13]
1962年3月,吳奈溫通過軍事政變上台執政,成立聯邦革命委員會,強調僧侶脫離政治,採取措施限制僧侶對政治的干預,加強對佛寺、僧伽團體的管控,並宣佈嘗試「緬甸社會主義道路」,取消佛教的國教地位。幾年後,廢除了吳努下達的幾個促進佛教發展的法令,緬甸聯邦佛教會改名為「緬甸聯邦革命政府佛教整理委員會」,緬甸佛教活動陷入低潮,對外交流活動基本停止,僧侶出境參學也受到限制。1974年,緬甸改名爲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名義上權利移交議會,民眾普遍抗議,當年發生了「抗議風波」,1977年發生學生抗議運動。奈溫的專制統治越發荒唐,胡作非為,亂搞經濟,將原本富饒的緬甸折騰到被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於1987年12月宣佈爲「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57][58]。1988年,全緬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抗議遊行示威,並最終於8月8日釀成了8888民主運動,一時間緬甸局勢動蕩不安,軍政府出兵鎮壓,有許多平民、僧侶、兒童在這次鎮壓中遇害。直到9月軍政府重新接管政權,國名復稱「緬甸聯邦共和國」[57][58]。
隨後的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對佛教和僧侶的態度稍有緩和,但壓迫宗教界的事件並非絕跡,佛教界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政治民主化改革進程中來。2007年,發生反軍政府示威事件,數千名僧侶參與到示威隊伍。2010年,被軟禁的昂山素姬——昂山國父之女,獲得釋放,不久後上台執政,緬甸進入相對緩和的政治改革時期。緬甸自從建國就伴隨着佛教的浸潤,傳統文化中早已離不開佛教文化,故佛教對緬甸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影響還將繼續下去。[14][20][18][21]
1980年5月,緬甸爲統一國內九大僧派,舉行僧伽和合大會,會後設立了國家僧伽組織「全國僧伽大長老委員會」,全國僧伽民主選舉出僧王,即僧委會領袖。僧委會內部還常設僧伽法庭,由精於律藏且在全國有聲望的上座比丘擔任成員,負責仲裁僧侶的糾紛事務,尤其是戒律方面的爭執[13][59][60]。
1996年,成立國立僧伽大學(國立聖典教說大學),位於仰光。1998年,成立國立國際上座部佛教弘法大學,坐落於仰光瑪仰公鎮區。
緬甸佛教徒非常重視功德的積累和內觀的修行,踐行五戒是最常見的積累功德的法門,僧侶則以內觀的禪修法門最為普遍。緬甸佛教受到本土信仰的影響,同時存在着納崇拜、那伽龍崇拜和巫術崇拜,一些人會尋求巫術、唸咒等途經,並和彌勒佛信仰相聯繫[61][62]。
佛教文化早已成為緬甸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緬甸許多節日都和佛教有關。例如同時作為潑水節而被人熟知的緬曆新年[63];東南亞的傳統節日衛塞節,是佛教徒的聖日,1954年,在緬甸仰光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三次大會上規定,設為世界佛陀日[64],這一天也是緬甸的國定假日。
緬甸佛教寺院分爲修學型的僧院,和朝拜型的塔寺。僧院與學校人們均稱之爲「奘」(緬甸語:ကျောင်း,羅馬化:kyaung:,Okell拼音:caùñ),也可按漢語習慣翻譯爲「
在緬語中,寺院還有從巴利語毗訶羅(vihāra)一詞輸入的「ဝိဟာရ」(wihara)[66]。
和其他敬重佛教的東南亞國家一樣,緬甸兒童在6、7歲時會送到寺裏出家,進行免費的啟蒙教育,學習本國的文化知識和佛教知識,尤其是窮人家的孩子,因不能負擔學費,會優先選擇送到僧院上學,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危機加劇後這一現象更加明顯[67]。他們在數年後可以選擇還俗,也可以選擇留下受比丘戒成為正式僧侶,繼續修習佛教事業。因此,緬甸僧院除了作為宗教道場和僧侶的修學場所,同時也是兒童的啟蒙學校、平民的聚會場所。這個傳統影響了周邊的上座部佛教地區,如中國雲南西部的奘房、緬寺,就是繼承自緬甸的僧院傳統[68]。
此外,原孟艮府的傣痕、傣仂、傣沅(Tai Yuan)地區有從「圍(起來的道)場」(梵語:वाट,羅馬化:vāṭa)演變來的窪寺,對應老傣仂文「ᩅᨯ᩠ᨰ waD+Dha」或「ᩅᨯ᩠ᨵ waD+dha」、新傣仂文「ᦞᧆ」[69],對應傣耶語稱「ဝတ်ႉ」(wâ̰t)[70]。華人地區還有漢族寺廟。
1950年,緬甸設立宗教事務部,現緬甸佛教置於其管理之下。
1951年8月成立的佛教評議會負責管理全國佛教在家居士事務。[51][54][55][56]
1980年5月,緬甸爲統一國內九大僧派,舉行僧伽和合大會,會後設立了國家僧伽組織「全國僧伽大長老委員會」,簡稱「僧伽委員會」,全國僧伽民主選舉出僧王,即僧委會領袖。僧委會內部還常設僧伽法庭,由精於律藏且在全國有聲望的上座比丘擔任成員,負責仲裁僧侶的糾紛事務,尤其是戒律方面的爭執[13][59][60]。
緬甸在國際佛教旗的基礎上修改製成本國的佛教旗幟,第五種顏色代之以粉紅色。
從古至今,東南亞、南亞佛教國家間的佛教交流頻繁,互有傳承,並且常以佛教為紐帶聯結外交和政治關係。作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三個中心國度,緬甸、泰國和斯里蘭卡向來關係密切[71]。緬甸在歷史上經常從斯里蘭卡延僧求法,國內的重要派別和傳承都離不開斯里蘭卡的影響。斯里蘭卡也在佛教衰弱之時,向緬甸請法,紹續佛種。
11世紀以後,由於信奉印度教的注輦人的入侵,斯里蘭卡的佛教受到重大打擊。至維闍耶跋護一世王(1055—1113年在位)擊敗注輦人後,向蒲甘王朝延請上座部長老到斯里蘭卡重建僧團。16世紀以來,西方殖民者入侵斯里蘭卡,破壞佛教,斯國維摩羅達磨蘇里耶二世王先後兩次延請緬甸上座部長老前來傳教護法。1799年,達摩覺提創建了斯里蘭卡的緬甸派;19世紀,斯里蘭卡僧人從下緬甸帶去羅曼那派。[72][71]兩國獨立後,佛教往來和外交關係更加密切。1950年前後,兩國互贈佛陀或佛世高僧的舍利子。[71]
在若開邦,佛教信仰佔絕對優勢,但同時擁有着豐富的穆斯林移民史。盡管如此,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兩敎關係相對融洽。然而,英國統治時期殖民者引入了大量孟加拉族穆斯林進行墾殖,後稱為羅興孟加拉族[73],導致若開地區千年來的人口結構發生改變,兩敎間衝突愈發明顯。二戰時期,僅在一個邊境小城孟都,羅興亞人就殺死了三萬多名手無寸鐵的佛教徒[74],並且在緬甸獨立後拒不歸還土地,結怨之後,與佛教社區經常發生群體衝突,部分人甚至進行恐怖主義活動和分裂活動。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羅興亞穆斯林武裝經常屠殺佛教徒平民,搶佔土地。80年代年至今,忍無可忍的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開始態度強硬,當地佛教徒也以武力回擊,時有發生雙方死傷慘重之事件,例如2012年羅興亞人姦殺若開邦佛教社區年輕平民女人,引發了暴動事件。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反感穆斯林的佛教徒甚至成立了民族主義組織,斯里蘭卡有「佛教力量」,泰國有「認識佛陀基金」,緬甸則有以強硬派僧侶阿欣威拉杜(Ashin Wirathu)爲領袖的「969運動」組織。西方媒體稱他們爲「迫害伊斯蘭教」的「佛教恐怖主義」[75][76]。
緬甸的建築藝術從相當早以前就已經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具有印度教和佛教藝術特徵[77]。緬甸作為佛教古國,境內有非常多的佛教建築古跡,隨處可見佛寺、佛塔,且通常規模宏大。光是蒲甘地區,因蒲甘王朝對佛教的推崇至極,建設的佛寺(塔寺與僧庠)、佛塔(Okell拼音:s̱eiṯi)數量極多,被譽為「萬塔之城」[78],當地有句俗話:「車軸吱吱叫不停,蒲甘佛塔多如林」。據1973年的考古統計,蒲甘的寺塔古建築,多達2217座[77]。蒲甘古城也因此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並稱為亞洲三大佛教遺蹟[78]。
緬甸最出名的佛教建築有蒲甘王朝時期的他冰瑜塔寺、瑞喜宮塔寺(Hyweis̱ìh͟kouñ hpăyà)、阿難陀寺(塔寺),及勃固王朝時期的仰光大金塔。蒲甘王朝的佛塔基座多為方形,而勃固王朝則以八邊塔基爲常見,且塔身變小,從塔基到塔尖的輪廓向內彎曲,形成特異的優美長弧,譬如通體金碧輝煌的仰光大金塔;其金傘(htì)結構有5448粒鑽石及2317粒紅寶石,在塔的尖端則有一顆被稱為「金剛芽」(စိန်ဖူး seiñh͟pù)、重76卡拉的巨鑽,在塔的周圍懸掛著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79]
緬甸塔寺(Okell拼音:hpăyà)擁有各式豐富的形態,可以由一座塔或多座塔共同構成。其中păhtoù擁有方形的底座,如同金剛寶座式塔。
緬甸佛像以玉石雕刻佛像爲最常見,體態飽滿、圓潤。
緬甸早期的佛教造像藝術受到印度教影響較多,形式簡單,接近印度笈多王朝薩爾納特樣式,集中分佈在室利差咀羅。10世紀以後,蒲甘地區的佛像藝術和壁畫藝術較有代表性,題材豐富,特別是本生故事是和佛世傳說很常見,受大乘佛教影響,菩薩造像增多;這一時期的造像形成了「面短而圓」的風格,精美程度得到提升。14世紀以後,緬甸的南部、中部、北部都有大量佛像,題材主要是單尊造像和本生故事,各種紋路裝飾較多,裝飾性明顯。[8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