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註經的註解。義註是對經文的傳統解釋。對義註的再註釋,叫做複註(英语:Subcommentaries, Theravada)(ṭīkā)。複注的註釋,稱為複複註(anutikā)。 現存義注雖由覺音等人完成,但其來源為古代僧伽羅語所寫就的古代註釋書,再由覺音改為巴利語。僧伽羅語古義註的主要部份,則大約定
十六觀智過患隨觀智(adinava-ñāṇa) 厭離隨觀智(nibbida-ñāṇa) 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a-ñāṇa) 審察隨觀智(patisaṇkha-ñāṇa) 行捨智(saṇkharupekkha-ñāṇa) 隨順智(anuloma-ñāṇa) 種姓智(gotrabhu-ñāṇa) 道智(magga-ñāṇa)
四護衛禪可以幫助修行者克服修行中的各種障礙,以達到涅槃解脫。 四護衛禪包括: 佛隨念(巴利語:Buddhānussati) 死隨念(巴利語:Maranānussati) 慈心觀(巴利語:Mettā-Bhāvānā) 不淨觀(巴利語:Asubha) 如何修行四梵住與四護衛禪 (PDF). [2018-06-04]
西亞多西亞多(緬甸語:ဆရာတော်, IPA:[sʰəjàdɔ̀],拉丁轉寫:hsayadaw, sayado, sayāḍo, sayāḍaw,或Sayadaw),又譯薩亞多,緬甸佛教頭銜,字面意義為“皇家教師”,佛教僧團中的資深長老或是寺院住持都可以被冠上這個稱號。這個稱號最早來自於擔任緬甸王室佛教導師的僧侶。
斯陀含斯陀含(梵語:Sakṛd-āgāmin,巴利語:Sakadāgāmin)是部派佛教修行的位階、果位名稱,意为一还果,是沙門四果第二階成果成效,因此也稱為二果,在此之前則為須陀洹(初果、预流果),此之後則為阿那含(三果、不还果)。 斯陀含為梵語,翻譯成漢語、中文的意思是「一往來」,佛經中也稱為「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