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於食肉目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是中國特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和陝西南部的秦嶺地區。全世界野生大熊貓現存大約有2,060頭(2016年數據[2])。2016年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從「瀕危級」降為「易危級」。[3]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稱,野外大熊貓數量從40年前的1,114隻增加到了1,864隻,將大熊貓受威脅程度從「瀕危」降為「易危」。為中國大陸國寶。大熊貓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4]。
大熊貓黑白相間的外表使其深受人們喜愛,在全世界亦有大量粉絲。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標誌,大熊貓儼然已成為了瀕危物種保護最重要的象徵;大熊貓也是中國在外交活動中向對方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美國國際政治學者約瑟夫·奈爾更直言大熊貓被視為中國拓展軟實力的重要支柱,與英國的皇室家族有着異曲同工之妙[5]。
名稱溯源
有些學者推測,先秦時期,《山海經》中記載有「白豹」、「猛豹」、「貔(貔貅)」、「騶吾(騶虞)」、「白虎」為古代中國人對大熊貓的稱謂;《詩經》在《大雅·韓奕》中記有「獻其貔皮」,《大雅·星矣》中記有「貊其德音」,《大雅·召南》中記有「吁嗟乎騶虞」。從漢代《爾雅》至清代《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禽蟲典》,匯集了歷代古籍、傳說、轉稱或諧音,在中國各地被認為是大熊貓的稱謂達30多個。[6][7]
不過,何其芬,孫前在《對大熊貓古名問題的思考》一文中,對在中國古籍中所出現的諸如「騶虞」、「貘」、「貔貅」、「猛豹」、「白豹」等等記述被認為是指大熊貓的觀點提出質疑,認為是後來附會上去的。這篇文章指出「在以往涉及大熊貓古名的論文和專著中,雖對大熊貓古名作了推測和考證,卻很難說是真正找到了在文字描述和所繪附圖上均與大熊貓基本相符的任何實證。」。[8]
在中文裏,「熊貓」和「貓熊」都是近代用語,不是古代用語。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在四川寶興縣鄧池溝聖母領報堂附近發現了熊貓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Ursus melanoleucus)。當地的村民稱為「花熊」,竹熊[9][10][11]。後來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動物學家阿爾封斯·米勒·愛德華茲鑑定了阿爾芒·戴維德送來的大熊貓標本後,發表了《論西藏東部的幾種動物》,其中寫道「就其外貌而言,它的確與熊相似,但其骨骼和牙齒與熊有區別,而與Panda(小熊貓)和浣熊相近」,因此他把「黑白熊」改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意為與小熊貓似的獸)。雖然他次年又提出「Ailuropus melanoleuca」的拼寫法,不過最後並未採用。[12]
「熊貓」(panda)這個名稱其實是小熊貓(lesser panda,也稱火狐firefox、紅熊貓red panda)先取得的,熊貓科的學名Ailuridae便是取自於小熊貓的學名Ailurus fulgens。因為最初大熊貓被歸類到熊貓科的關係,所以大熊貓(giant panda)的稱呼則是相對於小熊貓而命名的。但是因為大熊貓遠比小熊貓有名,所以單講「熊貓」時,漸漸變成專指大熊貓。「熊貓」之詞早在1915年間就有使用[13]。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935頁寫到「熊」之(三):「熊貓,獸名,似貓而善升木。」從所附熊貓圖看,當時指的是小熊貓。但1938年出版的《辭海》第1849頁中「熊貓」寫到:「獸名,產新疆;……距今六十年前,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已經用來指大熊貓。
「熊貓」一詞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早前台灣都是最常用的稱呼;但是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上台後,規定正式稱呼是「貓熊」,要媒體正名。[14][15][16]因為熊貓是似貓的熊,熊是主名詞,貓是修飾詞,與「狗熊」相對,因此熊貓一詞符合古漢語的「大名冠小名」(蠶蟻、臉蛋、蝸牛、蝦米、韭黃……)構詞法,而貓熊一詞則符合目前漢語把修飾詞放前的習慣(狗熊)。[17][18]幼齡的大熊貓應稱為「幼齡期大熊貓」、「大熊貓幼崽」或「大熊貓寶寶」,而非「小熊貓」,因為小熊貓為另一物種。
關於「熊貓」的形成,存有以下爭議的傳說:
- 「40年代,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着貓熊的學名,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讀成了熊貓,並延用至今,唯台灣現仍稱其為貓熊。」[19]
- 「1940年代[20]/1945年[21]/50年代初[22][23]書寫的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重慶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24]
-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註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台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25]
-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在60年前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今日通用的名稱了。」[24]
有觀點認為,這些說法都源自1970年代夏元瑜以第一人稱所寫的隨筆《一錯五十年——為貓熊正名》一文。該文於1978年10月5日刊登於臺灣《聯合報》副刊上,後收錄於他的幽默精選集《生花筆》中。[26][27]該觀點之後又被多方面錯誤引用[28],包括馬英九。可是在20世紀40年代前出版的權威詞典(《中華大字典》、《辭海》、《最新實用漢英辭典》、《重編國語辭典》)均稱「熊貓」而無「貓熊」,而且全為豎排版,故並不存在右左讀錯的問題。[13][29][30]最重要的是,當時國人沒必要不按習慣讀法而按英文書寫的方式寫下物種名。
其實中華民國政府退居台灣之後出版的各大詞典也稱「熊貓」,不見「貓熊」。[31]另外受到台南真假熊貓事件的影響,台灣新聞局早在1990年時就正名了「貓熊」、「熊貓」,將其統一稱為「熊貓」;而當時的農委會則認為這是「外行指導內行」,繼續叫「貓熊」。[32]然而,2021年的《教育部國語詞典簡編本》、《教育部重編國語詞典修訂本》已將「貓熊」列出,並且把「熊貓」稱做貓熊的別名。[33][34][35][36]
物種資訊
化石記錄它過去曾經分佈在東南黃河、長江和珠江流域,北及北京周口店,南達越南、泰國和緬甸北部,是中國南方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中主要成員。由於地質、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目前分佈僅限在102°00'~108°11'E,27°53'~35°35'N之間[37],四川、甘肅和陝西的崇山峻岭(從長江上游到青藏高原邊沿,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在秦嶺主要分佈在其南坡山麓,包括陝西的佛坪、洋縣、太白、寧陝、周至等;在岷山主要分佈在甘肅省的文縣,四川省的平武、青川、北川、南坪、松潘、茂汶、綿竹、朋西、什邡、都江堰等;在邛崍山分佈在四川省的寶興、汶川、天全、大邑、蘆山、邛崍、崇慶、康定、瀘定等地;在大小相嶺分佈在洪雅、冕寧、石棉和九龍縣;在大小涼山主要分佈在四川的馬邊、美姑和越西等地。大熊貓適宜分佈要有竹林分佈和充足水源條件。[38]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枝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現在的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佈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現了化石。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現在的大熊貓的臼齒發達,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其實是一節腕骨特化形成,學名叫做「橈側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美國生物學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就此寫過一篇散文,後來又用《熊貓的拇指》作為一部散文集的名稱。
DNA研究通常將大熊貓歸類為熊科或熊貓科[39],小熊貓歸類為小熊貓科。
由於大熊貓和小熊貓都兼有熊和浣熊的特性,也與這兩個科的動物有着明顯的差異,牠的科學分類一直有爭議,有人提議把大熊貓單列為熊貓科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使用現代的基因測試技術,對不同的蛋白或核酸進行比對可能得出大相逕庭的結果。因此大熊貓的分類至今仍有很大的爭議,詳見下文。現存生物中,與大熊貓最接近的生物,是位於南美洲的眼鏡熊[40]。
《美國哺乳動物學雜誌》2005年第四期發表論文,將大熊貓分為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兩個亞種。其中秦嶺大熊貓為1964年北京師範大學鄭光美教授首次提出,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方盛國教授等人的研究使這一說法得到國際承認[41]。
近百餘年來,生物學家對於這個物種的正確分類一直爭論不休,最後經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彙集的資料證實,大熊貓自成一屬,既不屬於浣熊科,也不屬於熊屬。[42]
2009年12月13日,大熊貓基因組測序研究項目完成。本次測序涉及了大熊貓的21對染色體上的2萬多個基因。研究結果顯示,大熊貓是熊科的一個種,並且與已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中狗的基因組最接近。[43]
各國對於大熊貓的分類一直存有爭議,1980年代前,一直有三種觀點,認為大熊貓可以歸為熊科、浣熊科、熊貓科。[44][45]1980年代後,基本成為兩派,熊科和熊貓科。這些分類的觀點有以下依據:
- 熊科:
- 形態上與熊相似。
- 大熊貓、小熊貓、浣熊、和幾種熊的蛋白質和DNA序列比較,認為大貓熊起源於熊類。
- 用大貓熊、黑熊、馬來熊、小貓熊、狗、貓等做血清免疫學比較,分離期免疫距離,認為大熊貓屬於熊科。
- PCR和南方墨點法等方法對大貓熊、小貓熊、馬來熊、浣熊等分析,結果表明大貓熊與熊科中的馬來熊親緣關係較近。
- 浣熊科:
- 熊貓科:
- 大熊貓的骨骼和消化道與熊都有區別。
- 對腦的定量分析後,大貓熊的腦分別有與黑熊和浣熊相似的結構,並且有許多獨特的結構。
- 大熊貓初生幼仔尾較熊的長,從幼仔的發育特點分析,熊與貓熊的系統發生淵源不同。
- 生態行為與熊不同,如不冬眠、交配方式也與熊不同。
- 對大熊貓、雜交熊等的染色體帶核型相互關係的研究,認為大貓熊與熊和小貓熊、浣熊的相似程度很低,應單立一科。
- 對大熊貓顯帶染色體的研究,認為大熊貓應在進化中獨居一科。
- 依據大熊貓、小熊貓、熊科等動物的線粒體DNA的序列比較,建立的分子系統樹,認為大熊貓、小熊貓都應各自獨立為科。
- 對大貓熊和幾種食肉動物的血清蛋白及乳酸脫氫同工酶比較後,認為大熊貓應單立一科。
- 古生物化石的依據。
習性與繁衍
大熊貓喜歡獨居,每隻大熊貓有單獨的活動區域。除發情期外,常過着獨棲生活,晝夜兼行。巢域面積為3.9-6.4km2不定,個體之間巢域有重疊現象,雄體的巢域略大於雌體。此外雌體大多數時間僅活動於30-40公頃的核域內,雌體間的巢域不重疊。
熊貓和別的熊一樣是雜食性動物,處於從食肉動物到食草動物過渡的階段。主要食物是竹子、紅蘿蔔、窩窩頭,野生的熊貓會吃草、野果、昆蟲、竹鼠、羊。科學家認為:「大熊貓具備肉食動物的生理特徵卻不以肉為主食」,是因為一個名叫「T1R1」的基因失活了,造成熊貓無法感覺肉類的鮮味。[46][47][48][49]但牠們的消化系統仍然是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因此只能依靠腸內細菌分解竹葉(但分解纖維素和木質素的能力很弱,大多未經消化完整排出,細菌也同時分解竹的毒素)。它們的主要營養來源是澱粉和半纖維素。他們竹子飲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嫩芽,它們富含澱粉,蛋白質含量高達32%。因此,大熊貓比嚴格的食肉動物進化出更高的消化澱粉的能力。
因竹葉熱量低,熊貓每天要花大量時間進食(平均每隻大熊貓每天吃掉9至14公斤(20至30磅)的竹葉,以彌補其飲食中有限的能量含量),同時為免浪費熱量牠們通常保持靜態生活和避免與同類往來。
熊貓的兩個最顯著的特徵,大尺寸身體和圓臉,適應其竹子飲食。大熊貓較小的體表面積表明新陳代謝率較低。這種較低的新陳代謝率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讓大熊貓能以竹子等營養貧乏的資源為生。同樣,大熊貓的圓臉是強大的下顎肌肉的結果,使牠們可咬開竹子,以比例來說,大熊貓的咬力比北極熊更大。
雖然主要是草食性的,但大熊貓仍然保留了明顯的熊牙齒,並且偶爾吃肉、魚和蛋。在動物園圈養時通常保持大熊貓的竹子飲食,儘管有些動物園會提供特殊配方的餅乾或其他膳食補充劑。
由於一個地區內所有同種竹子會同時開花、死亡和再生,大熊貓的範圍內必須至少有兩個不同的竹種才能避免饑餓。大熊貓也會在不同的棲息地之間旅行,這樣它們就可以獲得所需的營養,並平衡飲食以進行繁殖。
大熊貓在4-8歲時性成熟,生育年齡可達20歲。交配季節為每年3-5月,雄性通過氣味尋找雌性位置,當有多個雄性爭奪一隻雌性交配權時會變得極具侵略性。熊貓的交配時間很短,從30秒-5分鐘不等,雄性會多次交配以確保成功受精。大熊貓繁殖期為8-9月,妊娠期90-184天,平均135天。[50]雌性每次產下1-2隻幼崽,重85-142克,但野外通常只成活一隻。幼崽約50-60天後睜眼,75-80天後能夠爬行,7-9個月可以少量進食竹子,但仍以母乳為主要食物來源,與母親一同生活約18月-2年後離開。[51]
大熊貓常在冷杉的大樹洞裏生育,一胎產一子,有時產兩子,懷孕時體貌無明顯變化。出生的大熊貓幼子只有一二兩重,呈粉紅色,與成年熊貓形態差別很大。
由於熊貓以竹子為食,每天需要長時間進食來保證熱量的供給,在育幼期母熊貓也要離開幼熊2-4個小時外出覓食。1990年代,研究人員尚不了解熊貓習性,看到母熊貓遠離幼崽而遲遲不歸,就推斷幼仔遭到遺棄。要收養這些被「遺棄」的幼仔進行人工飼養。後對野生熊貓繁殖行為長期的觀察推翻了這種觀點,母熊貓長時間離巢是需要吃夠足夠的竹子來分泌乳汁來哺育後代。
人工飼養的熊貓脫離野外環境,自然發情率低。野外大熊貓成年後表現出繁殖行為的比例是100%,而到2000年為止圈養大熊貓只有26%,為它的人工繁殖帶來困難。1990年代以後,大熊貓的人工繁殖已經完善,多採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亦有部分動物園採用讓熊貓觀看熊貓交配影片的方式。此外,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大熊貓出現了一胎三子,即三胞胎的情況,但成活率較低;例如1999年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及2013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三胞胎最終都僅成活一隻[52][53],目前只有2014年7月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出生的熊貓三胞胎全部成活[54]。
2015年4月7日,中國大陸網站熊貓頻道通過互聯網向全球直播了人工養殖區內的雌性大熊貓「林冰」與雄性大熊貓「武崗」的交配全過程,但科研人員表示自然交配失敗了。[55]
壽命紀錄
熊貓1歲相當於人類3至4歲[56],野生熊貓壽命一般為15至20歲[57],人工飼養的熊貓壽命在20至30歲。史上最長壽的熊貓則有38歲,就是已故著名雌性熊貓佳佳[58];史上最長壽的雄性熊貓則有35歲,就是已故著名熊貓安安[59]。
利用與保護
根據考古發掘,大熊貓在史前年代曾在今日的河南地區大量繁殖。由於大熊貓體型龐大,除了能提供肉食及骨髓以外,牠漂亮的皮毛亦為古人所青睞,所以曾經被古人大量獵殺[62]。
2012年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發現可能是大熊貓近親化石(Agriarctos Beatrix)[63],而這種熊貓活躍於1100萬年前的中新世,屬於小形(plantigrade)雜食蹠行動物。而這種動物因生存環境問題遷移中國。這種動應有深色皮,左肩及眼和尾部都有白點,類似現代的馬來熊,生活方式也同馬來熊相似,都是以生果、昆蟲、植物為食,還比現代馬來熊小,體重還比馬來熊輕。從牙齒結構中發現同大熊貓同屬大熊貓亞科,亦發現同現傳大熊貓有親緣關係,是大熊貓亞科中最原始一種。可惜它已滅絕,因此或許為大熊貓找到可能源自歐洲証據、及解開大熊貓身世之迷。關於大熊貓分類,科學家以研究和爭論100年,未有定案。估計大熊貓祖先是一種食肉始熊貓動物,生活在中國四川等地,而此始熊貓演變的旁支名叫葛氏熊貓。生活於歐洲等地,直到中新後才滅絕。始熊貓主支在演變中,其中有一支隊名叫(ailuropoadumierta),是大熊貓小種生,傳於中新世紀,體形同狗一樣大小,是雜食性和食竹動物,分佈廣東四川等地,在已百年演變過程中取代了始熊地位。如此看來也可能為大熊貓提供了身世之迷証據。
台南動物園曾於1987年元旦期間展出一隻「疑似熊貓」的黑白熊,並在電視上大肆宣傳這隻「黑白熊」。由於熊主人洪滄海以及動物園故作神秘,強調這隻熊不是熊貓,而是繁殖出來的,引得新聞媒介、專家學者一陣忙亂,一時之間成為熱門話題。[64]後來更是因為當時作為台灣唯一曾製作熊貓標本,及觸摸過熊貓皮毛的專家,並在北平動物園工作過的夏元瑜教授以及台大動物系主任兼動物研究所所長梁潤生教授都初步認定那就是熊貓的報導令動物園大賺一筆。[65][66][67]該黑白熊後被證實為馬來熊人工染出來的後就不了了之了。
最早(1869年)讓西方認識到大熊貓的是駐四川鄧池溝聖母領報堂的法國天主教遣使會傳教士阿爾芒·戴維,他拿到的只是一張熊貓皮,第一個在野外看到熊貓的西方人是澳洲-新西蘭籍內地會傳教士葉長清(James Huston Edgar)。此後有大批西方人來中國想要打獵熊貓,捕捉活的熊貓也成為他們的強烈願望。1936年12月18日,露絲·哈克尼斯攜帶一隻活的熊貓幼崽抵達三藩市,這隻熊貓的名字叫「蘇琳」(英語:Su Lin),它通過中國海關時的證明書寫的是「哈皮狗一隻」。此後露絲出版了它與蘇琳的故事《淑女與熊貓》(英語:The Lady and the Panda)。在之前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西方對這個物種一無所知,這也使人們對熊貓積攢了巨大的好奇心。
大熊貓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內列為易危物種。1958年設立的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內容的重點就是大熊貓,這個保護區由國家林業局直接管轄。但由於當時較落後的保護觀念和生態學知識的相對匱乏,1980年代期間雖然全中國都在高喊「保護大熊貓」,但真正有利於熊貓的做法卻並不多。許多人都認為最好的保育辦法就是從野外捉來熊貓進行人工飼養,而飼養條件較差和工作人員缺乏飼養相關的一些科學常識,使許多研究基地成為熊貓永久的牢籠。對於竹子開花給熊貓帶來的負面效果,也通常是通過捕捉熊貓的方式解決,沒有研究它的食性進化和評估竹子死亡對它的實際影響。由於棲息地被破壞、環境污染、與種群隔離等原因,使野外種群的繁衍出現危機。1998年天然林砍伐的全面禁止和禁止個人擁有槍支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熊貓的生存。1992年以後,向保護區內的移民被禁止,並安排居民陸續遷出,使熊貓的棲息地得到了一定的保證。經過多年的保護工作,有些地方大熊貓的野外種群數量開始上升。
1961年熊貓的形象被選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標誌(原型為大熊貓姬姬)。20世紀下半葉以來,熊貓被看成是中國的象徵。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贈送熊貓予美國和日本的動物園,這被視為是新中國與西方國家初次的文化交流,是當時中國外交的重要環節。到1980年代中期,熊貓的外交用途已大減,中國只借出熊貓予其他國家十年。現在國外動物園的熊貓多被中國政府有償出借,熊貓如果在國外婚育,後代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從1985年開始,香港悅來酒店以熊貓作為店徽及採用Panda Hotel作英文名,而悅來酒店亦被稱作熊貓酒店。
截至2004年,一個為期4年的《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報告》統計指出野外大熊貓總數約為1596隻,較1985年的1114隻為多。[68]其中僅約有273隻野生秦嶺大熊貓,僅佔全國大熊貓總數的17%。[69][70]
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大熊貓的命運再受挑戰,當中臥龍自然保護區這塊重要的棲息地遭受破壞[71]。2009年春節期間,13隻汶川大地震後的大熊貓重返自然保護區;同時台北木柵動物園的兩隻大熊貓(「團團」、「圓圓」)正式對世界各地的遊客開放。同年1月15日,「婭光」大熊貓從四川成都的保護基地到淮安動物園過年。目前,「婭光」曾多次在中外各地巡迴展出。2009年1月15日,她在淮安進行巡迴展示,迎接牛年春節的到來。
由於熊貓其本身特殊的研究價值地位,和憨態可掬的可愛形象,受到世界大多數民眾特別是兒童的廣泛喜愛。其被作為吉祥物或其它代表物也層出不窮。基於此美國荷里活著名的動畫製作公司「夢工廠」在2008年後相繼製作了著名動畫《功夫熊貓》,故事中主角「Po」(寶)也同全劇一起風靡全球,掀起了一輪熊貓風潮熱。著名國際網絡遊戲《魔獸世界》也推出了中國風的熊貓人資料片,風靡世界,台灣藝人周杰倫更結合熊貓與超級英雄的元素,製作科普連續劇《熊貓人》,儘管收視率不佳,仍造成話題。
大熊貓作為流行元素,進入時尚界。各大知名品牌都曾推出過以熊貓元素為主題的產品,比如LV、愛馬仕、卡地亞、施華洛世奇等等。
也有將大熊貓作為品牌識別商標,比如美食快送平台foodpanda、台灣物流公司通盈快遞等。
1990年亞洲運動會的吉祥物盼盼、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福娃中的福娃晶晶以及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均以大熊貓為形象。
中國贈送及租借歷史
- 1975年:迎迎、貝貝
在首都墨西哥城查普特佩克動物園的努力下,墨西哥第一代大熊貓「迎迎」和「貝貝」共產下7隻熊貓寶寶,成為這40多年來海外繁育能力最強的熊貓「夫婦」之一[74]。
2015年:大毛和二順的幼崽加悅悅和加盼盼出生。
- 1972年:蘭蘭、康康、歡歡、飛飛
- 永明、良濱[75]
- 2011年:比力(日本名「力力」)、「仙女」(日本名「真真」)
- 2016年:愛寶、樂寶[77]
- 2020年:樂寶和愛寶的幼崽福寶出生。
- 2023年7月7日:睿寶 (雌性)、輝寶 (雌性)出生
- 2009年:網網、福妮[80]
- 2017年:彩陶、湖春[81]
- 2014年:靚靚(鳳儀)、興興(福娃)[82]。2014年5月21日從四川省會成都飛抵吉隆坡。2015年8月18日,靚靚產下第一胎「暖暖」;2018年1月14日,靚靚產下第二胎「誼誼」;2021年5月31日,靚靚產下第三胎「升誼」。
- 2003年:龍徽、陽陽。
繁育出三個後代,分別是2007年出生的「福龍」,2010年出生的「福虎」以及2013年出生的「福豹」。這三隻熊貓均在其兩歲的時候回到了中國[83]
- 2007年:冰星、花嘴巴
- 2014年:好好、星徽。被租借給比利時天堂動物保育園區,好好為贈臺大熊貓團團(華靈)同母妹。
- 2017年:武雯、星雅[87]
- 1980年:寶寶,作為國禮回贈給時任聯邦德國總理的施密特[88]。
- 2017年:夢夢、嬌慶。租借時間為15年,柏林動物園每年繳納租金92萬歐元。[89]
- 2019年8月31日,夢夢和嬌慶產下大熊貓夢圓、夢想[90]。
- 2017年:和興、毛筍[91]
- 1999年:安安(2022年7月21日因健康急劇轉差,進行安樂死。)與佳佳(2016年10月16日因健康急劇轉差,進行安樂死。)
- 2007年:盈盈、樂樂(2015年10月1日公佈盈盈懷孕,其後證實流產)
- 盈盈於2024年8月15日誕下一對龍鳳胎,為第一對在香港出生的大熊貓。盈盈是在她19歲生日前一日成功當媽媽,是全球有紀錄以來首次生育時年紀最大的大熊貓,而且是雙胞胎,案例非常罕見。
- 2024年:安安、可可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