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中國古代史中的一個時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先秦時期(又稱先秦時代)是中國古代史中的一段時間,可指秦始皇焚書之前的一段時間,或更狹義專指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廣義上也可作為秦朝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所有時代的統稱,即上古時代、三代(即夏商周)都屬於這一定義下先秦歷史的一部分。
《漢書·河間獻王傳》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顏師古註疏道:「先秦,猶言秦先,謂未焚書之前。」
由於秦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家形態從地方自治的封國制向君主專制的郡縣制轉變的分水嶺,中央集權和皇帝(之前的「天子」指的是共主)都自秦朝才開始,故先秦時期也是中國政治史上由部落聯盟開始向大一統帝國過渡的時期。
社會發展沿革
參考文獻
外部參考
外部連結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Archive-It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9-24 - 先秦時代原典文獻
- 先秦史研究室(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參見
![]() | 這是一篇與中國歷史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