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間期,指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間隔時期。這一時期,世界局勢因奧匈帝國解體、俄羅斯帝國崩潰以及後續的俄國內戰等原因仍然十分動盪。歐洲在這一時期處於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戰後創傷中逐漸恢復的時期。另一方面,在北美地區(即美國加拿大紐芬蘭自治領),1920年代曾出現快速經濟增長(史稱咆哮的二十年代),該增長結束於1929年爆發的大蕭條,事件導致大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經濟發展崩潰與衰敗。同一時期,威瑪共和國因經濟社會原因崩潰,納粹主義德國興起。1930年代後,由日本關東軍主導九一八事變滿洲發生,日本中國東北地區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意大利王國入侵阿比西尼亞德奧合併等事件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雛形在該時間段產生。1937年7月,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兩年後的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間期宣告結束[1]

1929年-1939年的歐洲
大英帝國在1921年的領土高峰期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相對較短,但世界各地發生了許多社會、政治和經濟變化。以石油為基礎的能源生產和相關機械化帶來了繁榮的二十年代,這是中產階級社會和經濟流動性的時代。汽車電力收音機等在發達國家的人們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在這個時代的放縱之後發生了大蕭條,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衰退,嚴重損害了世界上許多最大的經濟體。

在政治上,這個時代恰逢共產主義的興起,從十月革命俄國內戰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結束於法西斯主義的興起,特別是在德國和意大利。中國正處於半個世紀一來最不穩定的國共內戰之中。英國、法國和其他帝國面臨着挑戰,因為帝國主義受到越來越多的負面看待,許多殖民地出現了獨立運動;在歐洲,經過長期的低級別戰鬥,愛爾蘭大部分地區獲得了獨立。

俄羅斯帝國鄂圖曼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被解體,鄂圖曼領土和德國殖民地在盟國(主要是英國和法國)之間重新分配。俄羅斯帝國西部地區、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成為獨立國家,比薩拉比亞(現摩爾多瓦和烏克蘭部分地區)選擇與羅馬尼亞統一。

在俄羅斯,布爾什維克成功重新控制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組建了蘇聯。在近東,埃及和伊拉克獲得獨立。大蕭條期間,拉丁美洲國家將許多外國公司(其中大部分屬於美國)國有化,以加強本國經濟。在推行睦鄰政策之前,美國進行了一系列被稱為香蕉戰爭的干涉。蘇聯、日本、意大利和德國的領土野心導致了他們領土的擴張。

主題

歐洲動盪

Thumb
德國十一月革命中舉着紅旗的革命者

1918年11月11日貢比涅停戰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至1924年充滿了動盪,俄羅斯內戰繼續肆虐,東歐努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不僅俄羅斯帝國的崩潰造成了不穩定的影響,而且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的毀滅也造成了不穩定的影響。南歐中歐東歐有許多新的或恢復的國家,有些面積較小,如波羅的海國家,有些較大,如波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美國在世界金融中獲得了主導地位。因此,當德國無法再向英國、法國和其他前協約國支付戰爭賠款時,美國提出了道威斯計劃,向德國投入巨資,德國向其他國家償還賠款,而這些國家反過來又使用德國的戰爭賠款美元來償還對美國的戰爭債務。到20年代中期,繁榮已普遍存在,後期被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2]

國際關係

Thumb
一戰末期的1918年,道格拉斯·范朋克在宣傳戰爭債券自由債券英語Liberty bond」的活動上宣講。人群中滿是戴着博勒帽費多拉帽不同帽子的人。

戰間期外交和國際關係的重要階段包括解決一戰遺留問題,例如德國的賠款和邊界問題;美國參與歐洲金融和裁軍項目;國際聯盟的期望和失敗;新國家與舊國家的關係;蘇聯與資本主義國家的不信任關係;和平與裁軍努力;對1929年大蕭條的應對措施;世界貿易的崩潰;民主政權的崩潰;經濟自給自足的努力不斷增加;日本對華侵略,侵佔中國大量土地,加上日蘇邊界衝突,導致蘇日在發生多起衝突;法西斯外交,包括墨索里尼和希特拉的侵略行為;西班牙內戰;意大利入侵並佔領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亞;德國對德語國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的德意志人居住地區的擴張主義行動的綏靖政策、國際聯盟非軍事區萊茵蘭再軍事化,以及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日益臨近最後的重整軍備[3][4]

裁軍從戰後直到1930年代都一度是非常受歡迎的公共政策。然而,國際聯盟未能持續發揮有效作用。巴黎和會後和裁軍有關的會議包括限制海軍的華盛頓會議[5][6]日內瓦裁軍會議等。

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於1939年9月1日結束[7]

Thumb
橋口五葉日語橋口五葉1920年的新版畫日語新版画作品《梳頭髮的女人》
Thumb
1926年,一支爵士樂隊在柏林濱海酒店德語Hotel_Esplanade_(Berlin)茶舞會上演奏,

咆哮的二十年代

Thumb
1921年5月2日在巴黎「無憂法語Au sans pareil」出版社旗下的畫廊兼書店,馬克斯·恩斯特的個人展覽開放前門口的一張合影,左起分別是出版社經理雷內·伊薩姆法語René_Hilsum班哲文·佩雷英語Benjamin Péret賽爾日·沙爾舒爾法語Serge Charchoune,在梯子上拿着自行車的是菲臘·蘇波,下面倒掛着的是雅克·雷高法語Jacques Rigaut,梯子右邊是安德烈·布勒東,在入口處最前方的是施蒙娜·布勒東法語Simone Breton
Thumb
1925年,搭建廣播訊號塔德語Sendeturm的工人

咆哮的二十年代凸顯了新穎且高度可見的社會和文化的創新。這些趨勢得益於持續的經濟繁榮,在紐約英語History of New York City (1898–1945)芝加哥英語History_of_Chicago#20th_century巴黎英語Paris between the Wars (1918–1939)柏林倫敦英語History of London (1900—1939)布宜諾斯艾利斯西班牙語Historia_de_la_ciudad_de_Buenos_Aires#Desde_la_Federalización_al_Cuarto_Centenario墨西哥城英語History_of_Mexico_City#20th_century_to_present等主要城市最為明顯。爵士時代開始,裝飾風藝術達到頂峰[8]。對於女性來說,及膝半身裙和連衣裙越來越被社會接受,做馬塞爾髮型英語Marcelling波波頭也是如此。引領這些潮流英語1920s_in_fashion的年輕女性被稱為「飛來波女郎[9]

Thumb
1920年,演員道格拉斯·范朋克瑪麗·畢克馥
Thumb
1925年,寬鬆短外套、毛衣搭配及膝半身裙是流行穿搭
Thumb
1925年,在零售業者羅得兄弟英語Rhodes_Brothers的十美分小商品商店英語Variety store里購買新奇士葡萄柚柑橘屬水果及製品的女性們,很多人戴着鐘形帽。這批橙子裝在木板箱英語Crate里從加州帝國谷英語Imperial Valley運到西雅圖

在過度情緒化的戰時激情之後,社會「回歸常態」英語Return_to_normalcy[10]。芬蘭、波蘭、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西班牙的左翼革命失敗,但在俄羅斯取得了成功,成為蘇聯共產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11]。在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在1922年貝尼托·墨索里尼的領導下上台[12]

在一戰後的這段時期,賦予女性參政權的國家包括1917年的加拿大(魁北克用了更長時間)、1918年的英國和1920年的美國。有幾個主要國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瑞士和葡萄牙)。萊斯利·休謨認為:

婦女對戰爭的貢獻加上以前政府制度的失敗,使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難以堅持認為婦女無論從憲法還是性格上都不適合投票。如果婦女可以在軍火工廠工作,那麼拒絕她們進入投票站似乎既忘恩負義又不合邏輯。但這次投票不僅僅是對戰爭工作的獎勵;它也是對戰爭工作的獎勵。關鍵在於,婦女參與戰爭有助於消除圍繞婦女進入公共領域的恐懼。[13][14]

Thumb
1934年,暹羅拉瑪七世的王后蘭派·攀尼英語Rambhai Barni

德里克·奧爾德克羅夫特和史蒂文·莫爾活表示,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在20年代取得了一些經濟進步,其中大多數國家在20世紀末恢復或超過了戰前的收入和生產水平。」[15]荷蘭、挪威、瑞典、瑞士和希臘表現尤其出色,而東歐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羅斯內戰而表現不佳。在發達國家,繁榮英語Prosperity惠及中產階級家庭和許多工人階級,他們擁有收音機汽車電話電燈電器。工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消費需求和願望加速增長,生活方式和文化發生了重大變化。媒體開始關注名人,尤其是體育和電影明星。無聲電影有聲電影過渡,除了富麗堂皇的電影院外,各大城市還為球迷建造了大型體育場館。但隨後的三十年代則屬於社會現實主義和再起的保守文化,在法國出現了部分知識分子發起的不墨守成規運動英語Non-conformists of the 1930s機械化農業繼續快速發展,產量增加,價格下降,並使許多農場工人失業,他們經常搬到附近的工業城鎮和城市。

Thumb
1929年英語1929_Tour_de_France7月9日的環法自行車賽第9賽段,落後的馬塞爾·比多特英語Marcel Bidot巴約訥呂雄比利牛斯山路上。羅爾社法語Agence Rol照片。
Thumb
1930年7月18日,烏拉圭世界盃第3組小組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對上秘魯蒙特維多世紀球場的「阿姆斯特丹看台斜坡」(Talud de la Tribuna Ámsterdam)上擠滿了觀眾
Thumb
1931年處在無線電廣播的黃金時代英語Golden_Age_of_Radio,圖為柏林皇帝大街英語Kaiserdamm柏林國際廣播展中介紹以新落成的柏林廣播大樓德語Haus des Rundfunks為基地的柏林廣播小時德語Funk-Stunde_Berlin等廣播台的節目的展板
Thumb
1930年,一家名為西班牙補貼航空公司英語CLASSA(簡稱CLASSA)旗下的一架福特三電機英語Ford Trimotor飛機即將執行赫塔費特內里費北部機場航線的首次飛行,這是半島西班牙英語Peninsular Spain加那利群島的第一條飛行線路

大蕭條

Thumb
1931年大蕭條期間,芝加哥黑幫阿爾·卡彭開設的施粥所,外面是領取救濟的失業男子

大蕭條是1929年之後發生的一場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各國發生的時間各不相同。在大多數國家始於1929年,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末[16]。這是20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深、影響範圍最廣的經濟危機[17]。大蕭條起源於美國,隨着1929年10月29日的股市崩盤而成為全球新聞。1929年至1932年,全球GDP估計下降了15%。相比之下,2008年至2009年金融大衰退期間,全球GDP下降了不到1%[18]。一些國家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實現經濟復甦。1933年的倫敦經濟會議和1936年的三國貨幣協定標誌着金本位後範圍性的匯率調控機制建立。然而,在許多國家,大蕭條的負面影響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16]

大蕭條對富國和窮國都造成了毀滅性影響。個人收入稅收利潤物價下降,國際貿易下降超過50%。美國的失業率上升至25%,一些國家的失業率高達33%。價格大幅下跌,尤其是礦業和農產品價格,企業利潤也大幅下降,新業務開工大幅減少[19]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受到了嚴重打擊,尤其是那些依賴重工業的城市。許多國家的建設幾乎停止。農作物價格下跌約60%,農業社區和農村地區遭受損失[20]。面臨需求直線下降且幾乎沒有替代就業來源的情況,依賴採礦和伐木等第一產業的領域受到的影響最大[21]

威瑪共和國經歷了兩次政治和經濟動盪導致了納粹主義抬頭。在亞洲,日本變得越來越具有侵略性,尤其是對華方面[22][23]

威瑪共和國

凡爾賽條約》中極其不公正的和平條款嚴重削弱了新的民主政權。該條約剝奪了德國的所有海外殖民地、亞爾薩斯-洛林以及以波蘭為主的地區。盟軍佔領了包括萊茵蘭在內的德國西部的工業部門,不允許德國擁有真正的陸軍、海軍或空軍。戰後協約國要求賠償,特別是法國,包括原材料的運輸以及年度付款(被民族主義者和納粹稱為Tribute,即貢品[24]。直到1932年的洛桑會議德國終止了支付賠款[25]

1923年1月,當德國拖欠賠款時,法國和比利時軍隊佔領魯爾。德國政府鼓勵魯爾區人民消極抵抗:商店不會向外國士兵出售商品,煤礦不會為外國軍隊挖掘,佔領軍成員乘坐的有軌電車將被遺棄在德國境內和街道中間。德國政府印製大量紙幣,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也損害了法國經濟。事實證明,被動抵抗是有效的,因為佔領對法國政府來說是一筆虧損的交易。但惡性通貨膨脹導致許多謹慎的儲戶損失了所有積蓄。反民主的納粹分子、民族主義者和共產黨人在街頭互相爭鬥。[26]

德國是第一個與新成立的蘇聯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根據《拉帕洛條約》,德國在法律上承認蘇聯,兩個簽署國共同同意取消所有戰前債務並放棄戰爭索賠。1925年10月,德國、法國、比利時、英國和意大利簽署了《洛迦諾公約》;它承認德國與法國和比利時的邊界。此外,英國、意大利和比利時承諾在德國進軍非軍事化的萊茵蘭地區時向法國提供援助。洛迦諾為德國1926年加入國際聯盟鋪平了道路[27]

大英帝國

Thumb
佐治五世與英國和自治領首席部長在1926年帝國會議

一戰帶來的世界秩序變化,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發展成為海軍強國,以及印度和愛爾蘭獨立運動的興起,引起了大英帝國對政策重新評估。英國被迫在與美國或日本結盟之間做出選擇,英國選擇不再續簽英日同盟,而是簽署了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其中英國接受了與美國的海軍平等[28]。安全問題是英國的一個嚴重關切,因為它對英國的自豪感、金融和貿易導向型經濟至關重要[29]

Thumb
1930年,食鹽進軍中印度支持甘地的罷工工人
Thumb
甘地和78名追隨者從薩巴爾馬蒂道場到濱海瑙薩里丹迪村英語Dandi, Navsari的徒步中

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力支持帝國,它期望得到回報,但未能獲得自治,政府仍然控制在英國手中,並擔心再次發生類似於1857年印度起義。《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英語Government_of_India_Act_1919》未能滿足自治的要求[30]。日益緊張的局勢,特別是在旁遮普地區,在1919年的阿姆利則慘案中達到頂峰。印度民族主義高漲,並以莫罕達斯·甘地領導的印度國大黨為中心。在英國,公眾輿論對於大屠殺的道德性存在分歧,一些人認為這場屠殺將印度從無政府狀態中拯救出來,另一些人則對此表示厭惡[31][32]

自1880年代以來,埃及實際上一直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雖然它名義上屬於鄂圖曼帝國。1922年,埃及王國獲得正式獨立,但它仍然是英國指導下的附庸國,此時埃及加入國際聯盟。埃及國王福阿德一世和他的兒子法魯克一世以及他們的保守派盟友憑藉與英國的非正式聯盟以奢華的生活方式繼續掌權,英國將保護他們免受世俗和穆斯林激進主義的侵害。伊拉克自1920年起成為英國託管地,1932年費薩爾一世同意英國的軍事聯盟條款和保證石油供應,伊拉克王國正式獨立[33][34]

巴勒斯坦,英國面臨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巴勒斯坦猶太人之間進行調解的問題。已納入授權條款的《貝爾福宣言》指出,將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家家園,並允許猶太移民達到由授權權力確定的限額。這導致與阿拉伯人的衝突日益加劇,阿拉伯人於1936年發動罷工並建立了阿拉伯人高級委員會英語Arab_Higher_Committee,英國組織了皮爾委員會對罷工的深層原因進行了調查。隨着20世紀30年代與德國的戰爭威脅增加,英國認為阿拉伯人的支持比建立猶太人家園更重要,並轉向支持阿拉伯立場,限制猶太移民,進而引發了猶太人叛亂[35]

英國自治領加拿大英語Canada_in_the_World_Wars_and_Interwar_Years紐芬蘭澳洲英語History_of_Australia_(1901–1945)新西蘭南非愛爾蘭自由邦)在世界大戰中實行自治並獲得半獨立,而英國仍然控制着外交政策和國防。自治領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權利於1923年得到承認。1926年11月,英國在《1926年貝爾福宣言》中同意自治領和英國在外交事務上有平等地位。並由《1931年西敏法令》正式規定。在愛爾蘭,1937年埃蒙·德·瓦萊拉的政府通過了《愛爾蘭憲法代替英語Adop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Ireland原《愛爾蘭自由邦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the Irish Free State》,成立愛爾蘭共和國[35]

法蘭西帝國

Thumb
1931年巴黎殖民地博覽會英語Paris Colonial Exposition上的德高維英語Decauville60cm窄軌英語2_ft_and_600_mm_gauge_railways觀光鐵路和運行的LT.1汽油機車德語Decauville-Benzinlokomotive_LT.1[36]

法國1938年的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法國本土人口超過1.5億,其中法國本土以外的人口為1.028億,居住在13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總人口中,6470萬生活在非洲,3120萬生活在亞洲;900,000人居住在法屬西印度群島南太平洋島嶼。人口最多的殖民地是法屬印度支那,有2680萬人(分佈在五個獨立的殖民地);法屬阿爾及利亞有660萬人;法屬摩洛哥保護國有540萬人;法屬西非有3520萬人,分佈在九個殖民地。總數包括190萬歐洲人和35萬「被殖民化」的當地人。[37][38][39]

Thumb
1937年世博會英語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et Techniques dans la Vie Moderne,照片展示了從巴黎夏樂宮望向投卡德侯花園艾菲爾鐵塔的景象,其中出現了飾有阿爾伯特·史佩爾設計的金鷹頂飾的納粹德國展館和裝飾着《工人和集體農莊女莊員》的蘇聯展館隔投卡德侯噴泉法語Fontaine_du_Trocadéro華沙廣場法語Place_de_Varsovie相對,艾菲爾鐵塔後中央位置的戰神廣場後則有阿爾伯特·拉普拉德英語Albert_Laprade設計的《和平之柱》和國際聯盟館(Colonne de la Paix et pavillon de la SDN[40][41],有同樣以這個角度製作的明信片

北非反抗西班牙和法國的起義

柏柏爾獨立領袖阿卜杜勒·克里姆組織武裝抵抗西班牙和法國,以控制摩洛哥。從1890年代起,西班牙人就時斷時續地面臨動亂,但1921年,西班牙軍隊在戰役中慘遭屠殺。克里姆建立了一個獨立的里夫共和國,一直持續到1926年,但沒有得到國際承認。最終,法國和西班牙同意結束叛亂。1926年,他們派遣20萬士兵,迫使克里姆投降,克里姆最終被流放到太平洋直到1947年。摩洛哥平叛後成為西班牙民族主義者於1936年發動針對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的基地。[42]

西班牙內戰

幾個世紀以來西班牙的政治局勢一直不穩定,並且在1936年至1939年期間遭受了20世紀最血腥的內戰蹂躪。在西班牙,法蘭西斯科·佛朗哥將軍領導的國民軍反抗新當選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政府,全面內戰爆發。意大利王國和納粹德國向國民軍提供了彈藥和強大的軍事援助。共和派處於守勢,但它得到了蘇聯、墨西哥和國際縱隊的大力幫助。大多數國家保持中立,拒絕向任何一方提供軍備。人們擔心這種局部衝突會升級為一場無人希望的歐洲戰爭[43][44]

西班牙內戰爆發了無數小規模戰鬥並發生了許多暴行,直到1939年國民軍打敗共和軍取得勝利。內戰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意識形態戰場[45][46]

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1922年,法西斯主義控制了意大利王國,隨着大蕭條的惡化,納粹主義在德國取得勝利,法西斯主義蔓延到歐洲許多其他國家,並且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二二六事件後日本軍國體制空前加強,通過反共產國際協定鋼鐵條約形成了軸心國的雛形[47]。具有共同特徵的各法西斯政黨適應了當地右翼傳統並興起,通常包括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經濟自我遏制的願望、對鄰國的威脅和侵略、壓迫特定群體、在利用民主的同時嘲笑民主。法西斯主義者相信權力、暴力和優越性,通常由貝尼托·墨索里尼或阿道夫·希特拉等獨裁者領導。法西斯國家均反對國際聯盟。法西斯主義掌權意味着自由人權被拋棄,一切價值觀服從於特定的「最好的東西」[48][49]

意大利
德國
Thumb
1938年在慕尼黑,梅斯特斯-平治770英語Mercedes-Benz 770上的阿道夫·希特拉和貝尼托·墨索里尼

希特拉於1933年1月上台,建立了一個侵略性的政權,旨在讓德國在中歐獲得經濟和政治統治地位。他並沒有試圖恢復失去的殖民地。直到1939年8月,納粹德國一直都將蘇聯與猶太人一起視為最大的敵人[50]

希特拉與貝尼托·墨索里尼建立「羅馬-柏林軸心」,並與日本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的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該條約)後,希特拉感到自己能夠在外交政策上採取攻勢。1938年3月12日,德國軍隊開進奧地利。在奧地利出生的希特拉進入維也納時,迎接他的是熱烈的歡呼聲。四個星期後,99%的奧地利人投票贊成將他們的國家奧地利併入德意志第三帝國。繼奧地利之後,希特拉轉向捷克斯洛伐克,那裏350萬蘇台德德裔少數民族要求平等權利和自治[51][52]

1938年9月的慕尼黑會議上,希特拉、意大利領導人貝尼托·墨索里尼、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和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將蘇台德領土割讓給德意志帝國。希特拉隨即宣佈德意志帝國的所有領土要求均已得到滿足。然而,在《慕尼黑協定》簽署後不到六個月,即1939年3月,希特拉利用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之間的激烈爭吵作為藉口,接管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地區,成立了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同月,他確保梅梅爾立陶宛返回德國。張伯倫被迫承認他對希特拉的綏靖政策失敗了[52][51]

希特拉在20世紀30年代的外交策略是提出看似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就會威脅發動戰爭。當對手試圖安撫他時,他接受了所提供的收益,然後前往下一個目標。當德國退出國際聯盟、拒絕《凡爾賽條約》並開始重新武裝時,這種侵略性戰略發揮了作用。在支持返回德國的公民投票後,希特拉的德國重新奪回了薩爾盆地的領土,使萊茵蘭重新軍事化,與意大利王國簽署了《鋼鐵條約》,並在西班牙內戰中向佛朗哥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德國於1938年佔領了被視為德國國家一部分的奧地利,並在與英國和法國簽訂《慕尼黑協定》後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德國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53]

Thumb
1939年9月,尤利安·布萊恩英語Julien Bryan用他的Bell & Howell英語Bell & Howell製造的Eyemo英語Eyemo電影攝影機拍攝波蘭陸軍士兵拿着德國轟炸機He-111的殘骸,該飛機在華沙上空殺害平民英語Bombing of Warsaw in World War II時被波蘭摧毀(柯達彩色照片

時間線

「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的結束

爵士時代

戰雲密佈

德國國家人民黨鋼盔團、納粹黨、農業聯盟德語Reichslandbund泛德聯盟英語Pan-German_League等反共和國右翼在哈爾茨堡以反對布呂寧內閣為共同目的建立了短暫的哈爾茨堡陣線德語Harzburger_Front
社民黨、德國總工會聯合會德語Allgemeiner_Deutscher_Gewerkschaftsbund黑紅金國旗團等組建了鋼鐵陣線
Thumb
1933年3月21日,波茨坦日德語Tag von Potsdam上德國總理希特拉向總統興登堡鞠躬並與其握手。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