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歷史上英國所統治的全球帝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指英格蘭王國以及《1707年聯合法令》生效以來由英國統治的殖民帝國,是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亦被稱做「日不落帝國」[3]。大英帝國的最大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4][註 6](一說為3550萬平方公里)[5] 。其帝國的領土及管轄範圍囊括英格蘭王國以及《1707年聯合法令》生效以來的英國管轄的自治領、殖民地及其它類型之領土[6]。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價值等,幫助英國實現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英美兩國的發展使英語成為世界通用的國際性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7]。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標誌着大英帝國的終結。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27日) |
此段落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21年7月16日) |
16世紀,英格蘭殖民帝國開始萌芽,英國透過建立海上強權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體系。這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概念。英國開始在加勒比群島和北美洲建立官方殖民地[8]。
16世紀,英國正式在海權方面崛起。它的內部發生了統治家族的玫瑰戰爭、天主教和聖公會的宗教內戰、以及共和派對君主派的內戰,在這一系列的劇烈動蕩之中,英國開始成功孕育成熟的地方分權制度,竭力壓制一人獨裁專權,為日後高效、科學、法制的統治世界打下基礎。而在外部,於1588年透過格瑞福蘭海戰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功保衛自身的獨立地位[9],但在下一年針對西班牙的反無敵艦隊卻以慘敗告終,但經過伊莉莎白一世的發展,英國海軍逐步開始能與其他歐洲國家分庭抗禮[10]。而陸權方面,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舊大陸發言權甚少,英國能對歐洲政治的影響力降低,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11]。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英國都在和他國的鬥爭中不斷累積自己的實力,急速變強。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12];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此時西班牙殖民地達到飽和,於是歐洲對外殖民的焦點,全部集中在英法兩國的互相鬥爭上,兩國不相上下。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是一場單一的戰爭,而是由多個歐洲戰爭集合而成的統稱,其中英國刻意奉行「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不斷刻意阻撓法國,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路易十四掌管下的法蘭西王國憑借著強大的陸海雙霸權和經濟實力在三十年戰爭後,一躍成為歐洲霸主和世界第一強國。而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為了圍堵法國,組成奧格斯堡同盟,成功阻止路易十四併吞低地和聯統西班牙的野心。但聯盟也在數場戰爭中損失慘重,仍無法阻止法國的繼續稱霸。但針對法國的策略在18世紀中期取得成功,於1760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奪取整個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這標誌着在英國在海權上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僅僅在殖民地面積上還輸西班牙、排名第二[13]。不過隨後法國於美國獨立戰爭中提供大量軍火給獨立份子,並在美軍戰況不利之時於1778年親自加入戰局,成功使英國失去其最重要的殖民地。
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真正意義上的大英帝國完成,整個時代被稱為「英國的時代」,並且由英國開始改變整個人類生活模式的「工業革命」。19世紀初期,拿破崙戰爭席捲歐洲,西班牙的殖民地趁著拿破崙入侵西班牙而獨立,間接導致英國的殖民地面在「面積上」終於成為世界第一。1815年,在聯合歐洲諸國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成為無可置疑地世界第一強國。同樣也是19世紀初期,英國累積的所有生產智慧開花結果,爆發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與法國敵對干涉歐洲事務的英國,現在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歐洲的經濟命脈。由於這一系列原因,英國便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法·俄·奧·普)之首,這五國及其後繼國操縱國際事務達200年之久。而英國自己則從針對法國轉為「大陸均勢」,採取對各國和緩自主的策略來處理關係,使得19世紀的真正發生的衝突並不多,這段零星衝突、不發生大戰的和平時期被稱為「不列顛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繼承了最後一個印度帝國——莫臥兒王朝的皇位,順利登基成「印度女皇」(英語:Empress of India),亦成為英國歷史上首個擁有「皇帝頭銜」的君主,也讓英國在名號上真正成為「帝國級」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而且其名號以及歷史意義都比第一代更加長遠。
20世紀,大英帝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下滑,而海軍和殖民方面則依然保持世界第一梯隊的優勢。德意志帝國在統一後超越法國成為世界第一陸軍,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仍然非常強大,兩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法國在失去所有殖民地以及對德國的戰敗後,反而加速了其在海上的擴張,奮起直追英國。其中德意志帝國對英國最為挑釁,德國不但在經濟和陸軍上反超英國,其海軍和殖民地也想徹底擊敗英國,英國不得不和法國、俄羅斯聯手對抗,列強兩極分化最終釀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勝利後,根據巴黎和會託管了大部分德國的殖民地,造成了英國殖民地達到有史以來的最多,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0%的人口,成為「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1929年,大蕭條的影響,英國政府最終於1931年宣布放棄對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芬蘭、愛爾蘭、新西蘭和南非六個白人自治領在政治上的直接控制,自此「英聯邦體系」開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國體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先進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隨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英國本土也開始放寬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限制,包括允許當地人使用自己人的議會選舉、擔任政軍要職。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自給自足,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只能停留在原材料供應者的水準之上,所以這些國家即使脫離英國獨立,其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先進國家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自身開始解放殖民地、幫助殖民地民主化。隨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國自1947年印度獨立後逐漸瓦解,英國君主也在1948年6月放棄「皇帝(英語:Emperor)」或「女皇(英語:Empress)」級別的頭銜,英國降級成王國級。發生在英國前殖民地——埃及的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則標誌着美國正式取代大英帝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因為英國非但無法對埃及進行有效的干涉,甚至還需要外國援助,此事件讓昔日大英帝國的權威名譽掃地。英國遂改變方式,對舊殖民地不武力鎮壓、外交威脅,而是採取溫和勸說的方式讓其自由選擇自己的地位,舊殖民地在獨立後也願意繼續留在英聯邦之中。
2020年,英國正式脫離歐盟,這反而讓它和它所代表的英聯邦諸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大英國協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它成員,英國與其它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君主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徵性聯邦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也可以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不遵守英國的決定。
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當英格蘭和蘇格蘭是獨立的王國時就奠定了大英帝國的基礎。1496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繼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外探險成功後,委託約翰·卡博特率領探險隊,發現一條經北大西洋通往亞洲的航線。卡博特於1497年航行,即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第一次航行五年後,並在紐芬蘭海岸登陸。他認為已經到達亞洲[14],並沒有試圖建立殖民地。次年,卡博特率領另一次航行前往美洲,但他再也沒有返航。
直到16世紀最後幾十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才進一步嘗試在美洲建立殖民地。與此同時,1533年的限制上訴法案宣布「that this realm of England is an Empire」[15]。宗教改革使得英格蘭和天主教的西班牙成為死敵。 1562年,伊麗莎白一世鼓勵私掠船約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克在西非海岸對西班牙和葡萄牙船隻進行劫掠襲擊[16],目的是建立大西洋奴隸貿易。這一努力遭到了拒絕,隨着英西戰爭的加劇,伊麗莎白一世批准了對美洲西班牙港口的進一步私掠襲擊,以及大西洋裝載來自新大陸財寶的返回船隻。同時,有影響力的作家,如理查德·哈克盧特和約翰·迪伊[17]開始推動英格蘭建立自己的帝國。此時,西班牙已成為美洲的主要勢力,正在探索太平洋,葡萄牙已在非洲、巴西和中國沿海建立了貿易站和堡壘,法國開始在聖勞倫斯河區域定居,即後來的新法蘭西[18]。
儘管英格蘭在建立海外殖民地方面要落後於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於16世紀在愛爾蘭建立了第一個海外殖民地,與來自英格蘭的新教徒一起定居,借鑑了1169年諾曼征服愛爾蘭的先例[19]。
英國人的海上探險以及在不列顛島以及歐洲大陸以外地區的移民或殖民,其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採取的積極的海洋政策。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來的羊毛貿易的基礎上,亨利七世創建近代英國海洋商貿體系,並發展英國的造船工業與導航技術[20]。這套體系也為日後的貿易機構的建立創造條件,而像馬薩諸塞灣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類的貿易企業為大英帝國海外的擴張做出重要的貢獻[21][20]。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樸茨茅斯建造英國的第一個乾船塢,加強建設當時還規模很小的英國皇家海軍。1587年沃爾特·雷利爵士在羅阿諾克島(今北卡羅來納州境內)宣布維珍尼亞為英格蘭殖民地。但這塊殖民地十分短命,由於食物缺乏、惡劣的天氣、海難以及當地原住民的反抗,英格蘭很快就不得不放棄這片殖民地。
1588年,正值都鐸王朝的伊利沙白一世期間對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爭大獲全勝,正式確立英格蘭王國作為新興海上強權的地位,雖然之後1590年代幾次與西班牙戰事的失敗暫時挫敗英格蘭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計劃。1604年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終於與西班牙簽訂《倫敦條約》,正式結束兩國的敵對狀態;1607年英格蘭在維吉尼亞的詹姆斯鎮建立第一塊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後的三個世紀中英格蘭不斷地在海外擴張勢力範圍並鞏固國內的政治發展。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議會在倫敦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議會。
大英帝國的雛形成於17世紀中期,此時英格蘭已經在美洲建立多片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包括今後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十三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和太平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島嶼,例如牙買加、巴巴多斯及巴哈馬等[22]。
盛產甘蔗的加勒比地區高度依賴奴隸的工作,它是英格蘭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圖的殖民地。美洲大陸南部的殖民地則為英格蘭提供煙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則出產毛皮;它們從經濟角度上講沒有像加勒比島嶼一樣對英格蘭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種土地吸引眾多英格蘭移民者。
英格蘭的美洲帝國正通過戰爭與殖民逐步擴大,例如通過英荷戰爭的勝利英格蘭獲得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紐約)。不斷發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斷向西探索,尋求更多的可耕種土地。
1660年,皇家非洲公司成立,從查理二世國王那裡獲得了向英國加勒比殖民地供應奴隸的貿易壟斷權[23]。從一開始,奴隸制就是在西印度群島建立殖民帝國的基礎。在1807年廢除奴隸貿易之前,跨越大西洋的奴隸有三分之一由英國運送,達到350萬人。為了促進這種貿易,英國在西非海岸建立了堡壘,如詹姆斯島、阿克拉和邦斯島。在英屬加勒比地區,非洲裔人口的占比從1650年的25%上升到1780年的80%左右,在同一時期,十三殖民地的比例從10%上升到40%(大多數在南部殖民地)[24]。對奴隸販子來說,這種貿易利潤豐厚,並成為布里斯托爾、格拉斯哥和利物浦等英國西部城市的主要經濟支柱,這些城市構成了與非洲和美洲三角貿易的第三角。對於被運輸的奴隸來說,奴隸船惡劣和不衛生的條件以及糟糕的飲食使得運輸過程的平均死亡率達到七分之一[25]。
18世紀,新統一的大不列顛王國崛起成為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殖民大國,而法國則成為其主要競爭對手[26]。英國、葡萄牙、荷蘭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一直持續到1714年,以烏得勒支條約結束。西班牙費利佩五世放棄了對法國王位的權利,西班牙失去了在歐洲的帝國[27]。英國領土擴大:從法國獲得了紐芬蘭和阿卡迪亞,從西班牙獲得了直布羅陀和梅諾卡。直布羅陀成為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使英國得以控制地中海的大西洋出入口。西班牙將利潤豐厚的阿西恩托協約(在西屬美洲出售非洲奴隸的許可)割讓給英國[28]。隨着1739年詹金斯的耳朵戰爭的爆發,西班牙私掠船襲擊了三角貿易航線的英國商船。1746年,西班牙和英國開始和談,西班牙國王同意停止對英國航運的一切攻擊。然而,在馬德里公約中,英國失去了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奴隸貿易權[29]。
在東印度群島,英國和荷蘭商人繼續在香料和紡織品方面展開競爭。隨着紡織品成為更大的貿易,到1720年,就銷售額而言,英國公司已經超過了荷蘭。18世紀中葉,印度次大陸爆發了幾次軍事衝突,英國東印度公司和法國公司與當地統治者一起努力填補莫臥兒帝國衰落留下的真空。在1757年普拉西戰役,英國打敗了孟加拉的納瓦布及其法國盟友,使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了孟加拉,成為印度的主要軍事和政治力量[30]。法國僅能控制其飛地,但軍事限制和支持英國附庸國的義務,終結了法國控制印度的希望。[31]隨後幾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逐漸擴大了其控制下的領土規模,要麼直接統治,要麼通過地方統治者軍隊的武力統治,其中絕大多數由印度士兵組成,由英國軍官領導[32]。七年戰爭中英國擊潰法國,並在1760年占領新法蘭西的全部地區,使得英國獲得北美更大地區的控制權[33]。
1763年巴黎條約的簽署對大英帝國的未來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北美,隨着英國確認對魯珀特地的所有權[33]和新法蘭西割讓給英國(英國控制大量法語人口)、路易斯安那給予西班牙,法國實際上已經不再是殖民大國了。西班牙將佛羅里達割讓給英國。隨着英國在印度對法國的勝利,七年戰爭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勢力[34]。
原本的英國殖民體系在18世紀開始變化。在輝格黨人長期控制國內政治權力的時期(1714年至1762年),帝國對英國而言變得不那麼重要,直到一連串試圖扭轉這種對殖民地忽視的措施(主要包括從殖民地徵收更多的稅收)引發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國喪失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英屬北美十三州。
這段時期有時候被稱為「第一英帝國」,即17至18世紀英國在美洲的擴張。18世紀開始英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擴張則被稱為「第二英帝國」。英國對美國控制權的喪失表明,對殖民地的政治統治並不一定對英國的經濟獲利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英國在放棄對美洲殖民地的防務與行政管理之後,很快恢復對美國貿易的支配作用。
當時英國使用的是重商主義,是經濟學的一種理論,指的是國與國之間對財富的爭奪,它是英國第一次海外殖民擴張的特色。但是在「第二英帝國」時期,重商主義很快就讓位於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主義。
英國從北美殖民地獨立這一事件中學到的經驗是,即使是在不擁有殖民統治權的情況下貿易依然能夠帶來經濟繁榮。這就是為什麼在1840至1850年代英國願意授予像諸如英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領地位的原因,因為這些國家的白人們被視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國」人民而已。而愛爾蘭則有着完全不同的命運,它於1801年被併入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
舊有的殖民與奴隸制度的終結是與自由貿易一同實施的,自由貿易原則在1840年左右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標誌是英國撤銷《穀物法》和《航海條例》。自由貿易完全地開放英國市場,也促使其他國家在19世紀中葉開放他們的市場。
一些人會認為,自由貿易的興起僅反應英國的經濟地位,而與任何的哲學觀點無關。確實,英國對迫使他國執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對自己施行同樣政策更為熱衷。雖然英國喪失13個美洲殖民地,1815年歐洲大陸上拿破崙的最終戰敗確立英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在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之時,皇家海軍則主宰着海洋。始終與歐洲大陸事務保持距離的英國也得以施行旨在擴大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擴張計劃,這種海外擴張即通過自由貿易和戰略優勢建立一個「非正式帝國」。例如中國和波斯(今伊朗)正是被包括在「非正式帝國」中,在英國的武力威脅下,這些國家的政府被迫開放市場,並不得不無條件給予英國特權。帝國與「非正式帝國」的擴張為英國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料提供便利,並以此製造更多商品運至世界各地。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英國是全球唯一的工業化強權,是全球30%工業產品的生產地(1870年)。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能夠如此有效、大量地生產工業品,以至其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在運輸到外國後其價格依然比外國當地所生產的產品更具競爭力。只要其海外市場的政局穩定,即使沒有實施正式的殖民統治,英國依然能夠從自由貿易中獲益。
1783年北美十三殖民地喪失後,英國政府被迫尋找替代地點,於是轉向澳大利亞[35]。早在1606年,荷蘭人就發現了澳大利亞的海岸,但並沒有試圖殖民它。1770年,詹姆斯·庫克在一次科學航行中繪製了東海岸的地圖,聲稱這塊大陸是英國的領土,並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36]。1778年,航行中庫克的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向政府提交了關於植物學灣適合流放刑犯的證明,1787年,第一批囚犯起航,於1788年抵達[37]。這次不同的是,聲明了澳大利亞的主權,澳大利亞原住民被認為過於不文明,不需要簽訂條約,[38][39]殖民化帶來了疾病和暴力,再加上故意剝奪土地和文化,對這些人來說是毀滅性的。[40][41]1840年,英國繼續將囚犯運往新南威爾士,1853年運往塔斯馬尼亞,1868年運往西澳大利亞[42]。澳大利亞殖民地成為有利可圖的羊毛和黃金出口國[43],主要由於維多利亞州的淘金熱,使得其首都墨爾本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44]。
隨着澳大利亞(1788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最早是英國犯人的流放地)和新西蘭(1840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國移民們的另一目的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原住民人口因戰爭與疾病使人口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銳減60%至70%。這些殖民地之後都實現自治,並是羊毛和黃金的出口地。
英國再次受到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的挑戰,這場鬥爭與以往的戰爭不同,代表了兩國之間意識形態的較量[45]。危及的不僅是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拿破崙還威脅要入侵英國本土,就像他的軍隊已經占領了其他許多歐洲國家一樣[46]。因此,英國投入大量資本和資源以取得拿破崙戰爭的勝利。1805年皇家海軍在特拉法加海戰對法國和西班牙艦隊取得決定性勝利。海外殖民地遭到攻擊和占領,包括1810年被拿破崙吞併的荷蘭殖民地。1815年,法國最終被歐洲聯軍打敗[47]。英國再次成為和平條約的受益者:法國割讓了愛奧尼亞群島、馬耳他(分別於1797年和1798年占領)、毛里求斯、聖盧西亞、塞舌爾和多巴哥。西班牙割讓特立尼達。荷蘭割讓了圭亞那和開普敦殖民地。英國將瓜德羅普島、馬提尼克島、法屬圭亞那和雷烏尼島歸還法國,爪哇和蘇里南歸還荷蘭,同時控制了錫蘭(1795-1815)和黑爾戈蘭[48]。
隨着工業革命的到來,奴隸生產的商品對英國經濟的重要性逐漸降低[49],此外還有鎮壓奴隸叛亂的成本。在英國廢奴運動的支持下,議會於1807年通過的《奴隸貿易法案》,廢除了奴隸貿易。1808年,塞拉利昂殖民地被指定為官方解放奴隸的殖民地[50]。1832年的議會改革使西印度委員會的影響力下降。於1834年8月1日通過的《廢奴法案》廢除了大英帝國的奴隸制,最終使帝國與聯合王國法律保持一致(東印度公司和錫蘭除外,至1844年結束奴隸制)。根據該法案,奴隸在經過四到六年的「學徒期」後獲得完全解放[51]。經過廢奴主義者的進一步反對,學徒期於1838年被廢除[52],英國政府補償奴隸主[53][54]。
作為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英國曾經能夠將整個世界作為其原材料的來源國和工業品的出口市場。但是隨着其他國家的工業化,在19世紀這種情況開始逐漸改變,越來越多國家尋求保護其原材料的供應和出口市場。到1870年代,英國的工業產品面臨來自其他國家的強有力競爭。
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取代法國成為歐陸第一強國。工業化在德國和美國迅速進行,使它們迅速趕超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強大的歐洲西方國家。比如,到1870年德國的紡織和金屬工業在組織結構和技術效率上已經超越英國,並且在德國國內市場上已經擊敗英國同類產品。到19世紀末,德國甚至開始成為當時的世界工廠生產這些產品。
雖然無形出口品(如銀行服務、保險和船運)讓英國不至於出現貿易逆差,其貿易額占世界總貿易額的比例從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英國不僅只在工業化國家市場的競爭中落敗,其產品在欠發達國家的市場上也沒有占優勢。英國甚至正在喪失它曾經所擁有的,對印度、中國、拉丁美洲(即中南美洲)和非洲內陸跟海岸等地區貿易上的主導地位。
英國的商業困境因1873至1896年的經濟蕭條而雪上加霜。因商業衰退所導致的通貨緊縮更進一步給各國政府增加壓力,迫使它們鼓勵扶植國內工業,從而最終導致歐洲強權逐漸拋棄自由貿易的原則(德國於1879年、法國於1881年先後放棄自由貿易、英國也在這段時間放棄自由貿易、美國早在1860年代也就是南北戰爭時期就放棄自由貿易)。
這麼一來的結果是國內和出口市場的雙重萎縮。歐洲和之後北美洲的加拿大跟美國的政府與企業領袖們因此開始將海外的殖民地作為他們新的市場:這些海外殖民地將成為宗主國的出口市場,而他們則被安置在貿易壁壘的保護之下,使得其他國家商品無從與宗主國產品競爭。同時它們還依然是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英國雖然直到1932年以前都秉持自由貿易原則,卻一邊和其它工業化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以防原本在其勢力範圍的地區落入他國之手。之後英國依舊對來自其殖民地和自治領的商品實行貿易優惠制度,至英國於1973年加入歐共體後方才停止這些對外貿易優惠政策,轉而對原殖民地商品實行貿易壁壘。
1870年代到1914年一戰爆發這段時期內,歐洲殖民擴張的政策與意識形態被稱作「新帝國主義」。這段時期內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各歐洲強權「為帝國而帝國」,在海外競相爭奪並鞏固其殖民地。
在這一時期,歐洲強權在海外的殖民地總面積達到2300萬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還很少有歐洲人踏足,但在這一時期內非洲成為帝國主義者們主要的目標。但是擴張在其他地區也十分頻繁,特別是在東南亞和東亞沿海地區:在這些地區美國和日本也加入到爭奪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認為是英國進入新帝國主義時代的分水嶺,這一年本傑明·迪斯累利領導的英國政府從負債纍纍的埃及統治者伊斯梅爾帕夏手中買入蘇伊士運河的股份。英國從此鞏固這條對英國和印度貿易有着舉足輕重影響的運河的控制權。1882年,英法兩國對埃及領土的爭奪最終以英國人的勝利告終。
對俄羅斯帝國1828年起逐漸向南擴張以至威脅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的擔心也影響了英國的政策:1878年英國控制塞浦路斯,將其作為保護奧斯曼帝國的據點;在此之前英國還參與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併入侵阿富汗。所有這一切舉動都是為了阻止俄國進一步向南擴張。英國發動三場阿富汗戰爭,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戰爭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所遭受的最慘痛的軍事失敗,整個英國軍隊被由俄國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圖族人擊潰。1880年第二次英阿戰爭,英軍在坎大哈被擊潰、在喀布爾被包圍,最後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引起阿富汗部族的起義。
與此同時,在英國的許多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將正式的帝國視為極其重要,特別是對在世界市場上份額正在下降的英國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國全心全意地採取新的政策,很快成為熱帶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搶奪者。
在1899-1902年發生的南非戰爭是英國新帝國主義時期的典型例子,雖然英軍很快占領德蘭士瓦,但為了鎮壓布爾人的抵抗,40萬名帝國士兵被捲入戰爭,同時耗費2.5億英鎊。國內輿論開始傾向於懷疑海外擴張的必要性,從此英國開始戰略收縮。有人認為政府受到以塞西爾·羅茲為首的在德蘭士瓦有黃金礦產的大礦主的影響,所以才會進行這一場戰爭。這也為之後盛行的「帝國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的觀點提供證明。
英國採取新帝國主義政策的誘因可能是為了為英國產品和投資尋求更大的海外市場,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戰略性的先發制人舉措,為的是防止現有的貿易通道被別的強權破壞,或防止別國在日趨封閉的國際貿易形勢發展下獲取更多的出口市場。無論如何,一切都是為了在其他列強興起的國際環境下保持自己的霸權地位。1900年初約瑟夫·張伯倫試圖對英國的貿易壁壘法案進行修改卻遭到很大的反對並最終被迫放棄,顯示即使在英國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英國人還是多麼地支持自由貿易的原則。也有些歷史學家認為,英國採取新帝國主義政策其實是其影響力下降的表現,而非其影響力上升的結果。
在印度的殖民主義的演變過程足以警示我們,不應將新帝國主義時代之前西方資本主義強權間經濟上的競爭視為英國加強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為英國的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鞏固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也是對1857年印度起義的直接反應,而起義的緣由之一也是印度國內的傳統勢力反對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許多現代政策所導致。
19世紀,英國和俄羅斯帝國競相填補衰落的奧斯曼帝國、卡扎爾王朝和清朝留下的權力真空,這種在中亞的競爭被稱為「大博弈」[55]。就英國而言,俄羅斯擊敗波斯和土耳其表明了其帝國的野心和能力,並在英國引發了對其陸路入侵印度的擔憂[56]。1839年,英國通過入侵阿富汗來先發制人,但第一次英阿戰爭對英國來說是一場災難[57]。1853年俄羅斯入侵土耳其巴爾幹半島時,由於擔心俄羅斯在地中海和中東占據主導地位,英國和法國入侵克里米亞半島以摧毀俄羅斯的海軍勢力[57]。隨後的克里米亞戰爭涉及現代戰爭的新技術[58],是不列顛治世期間英國與另一個帝國的唯一一場全球戰爭,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場慘敗[57]。又經過一段時間,下一場爭端似乎又要開始,但兩國於1878年就各自在該地區的勢力範圍達成了協議,並於1907年簽署了《英俄協約》。[59]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在亞瑟港戰役中摧毀了俄羅斯海軍,這限制了俄羅斯對英國的威脅[60]。
1757年普拉西戰役的勝利讓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獲得印度孟加拉邦的統治權,雖然1770年因對該邦過度徵稅而惡化的饑荒引起英國國內的爭議。19世紀中期,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已經幾乎控制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起義之後該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英國政府直接管理。維多利亞女王於1876年獲得印度女皇頭銜,成為唯一真正享有女皇帝頭銜的英國女性君主。
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和馬來亞也被納入英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向英國割讓香港島的主權[61],英屬香港自此建立。
英國對中國的興趣源自18世紀末,當時英國成為中國茶葉的進口國。茶葉進口導致英國方面巨大的貿易逆差,因此英國希望通過從印度向中國出口鴉片來平衡開支。由此引起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英國的勝利告終。之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與法國聯手再度勝利。
鴉片戰爭之後,英國與中國保持一種複雜的關係。雖然英國獲得香港但是英中貿易主要還是通過幾個開放的中國港口進行。中國人口多,領土也不小,因此英國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因為中國的崩潰意味着其他西方強權就可能與英國一起瓜分貿易利益,而使得英國所擁有的地位受到挑戰,所以英國並不希望中國崩潰。
1875年歐洲國家在非洲兩塊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爾及利亞和開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國家都成為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從原先只在經濟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國」轉變到直接管制。
當法國、比利時和葡萄牙在剛果河下游地區進行殖民活動時,他們其實已經威脅到英國向熱帶非洲的深入。1884至1885年的柏林會議就曾試圖調解強權之間的矛盾,該會議提出以「實際占領」為確定各國殖民地歸屬的評判標準,而該標準的採納意味着歐洲國家更加襲擊當地的部落和人民以獲得更大面積的「實際占領」地。
英國1882年對埃及的軍事占領(最直接的起因是為了保護蘇伊士運河)同時也起到確立英國對尼羅河地區的控制。這又進一步導致1896至1898年英國對蘇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兩國的法紹達事件。
1899年英國全面占領南非,這項軍事行動最早始於1795年對開普的併吞。在侵犯原本是南非荷蘭人所統治的金礦產區德蘭士瓦以及鄰近的奧蘭治自由邦後,負責南非事務的不列顛南非公司進一步向北深入,並以開普富商賽西爾·羅得斯爵士的名字將其所占領的地區稱作羅德西亞(Rhodesia)。
英國在南非和東非的勝利促使羅得斯爵士和英國駐南非大使阿爾弗雷德·米爾納提出在非洲建立一個「從開普到開羅」的英國殖民帝國。他們希望通過建造連接蘇伊士運河和南非礦區的鐵路來實現。但是由於德國對坦噶尼喀的殖民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兩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間只有電報線路暢通,而鐵路則無法建造。
雖然是自由貿易最積極的鼓吹者,英國人在1914年不僅成為最大的海外帝國,更是掠奪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間英國將大約30%的非洲人口置於其統治之下,而同一時期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德國9%、比利時7%以及意大利1%。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
隨着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亞(1901年)、新西蘭(1907年)、紐芬蘭(1907年)和南非聯邦(1910年)相繼取得自治領地位,大英帝國已經開始從帝國到英聯邦的轉變。這些新國家的領袖們與英國政治家們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舉行的殖民地會議(1907年後被稱作帝國會議)。
自治領之間的外交關係主要由英國的外交部負責,而加拿大雖然在1909年設立外交部,其與帝國內其他國家的關係依然通過帝國派在加拿大的總督、自治領駐倫敦的高級專員(加拿大於1880年首次任命自己的高級專員,澳大利亞則在1910年效仿)和英國在海外的外交使節們維繫着。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是代表帝國內所有的自治領政府宣布參戰的。
各自治領在外交政策確實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其政策不明顯違反英國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黨政府在1911年與美國簽署一項雙邊自由貿易的互惠協議,最後卻因英國的反對而沒有獲得批准。
國防方面,原本將自治領的防務納入一個單一的帝國軍事框架在1900年以後被證明已經很難維繫,因為英國此時開始在歐洲大陸的防務問題上開始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還必須面對德國海軍崛起的威脅。1909年大英帝國決定各自治領應擁有其自己的海軍,這是對1887年英國承諾澳大利亞以向英國海軍輸出人力以換取英國在太平洋地區艦隊駐紮這一協議的違背。
雖然英國政府允許上述地區自治,但英國政府依舊可以干涉自治領內政,直到1931年西敏法令通過以後,英國政府才無法繼續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但仍具影響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准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前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喀麥隆部分地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帝國的版圖(其實西南非洲被歸由南非管理,而新幾內亞則由澳大利亞統治)。不過一戰之後英國在萊因蘭和二戰之後在西德的占領區就不被認為是帝國的一部分。
雖然英國贏得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繫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這種民族主義情緒。
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雖然自治領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1922年自治領不再願意支持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
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首位部門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1927年加拿大向美國華盛頓派遣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亞也派出首位駐外大使。1947年起,加拿大政府開始簽發加拿大護照以取代英國護照成為加拿大人的國際旅行證件,而澳大利亞則在1949年開始簽發澳大利亞護照。
愛爾蘭自由邦在一場反抗英國統治的血腥戰爭後於1922年取得自治領地位,擺脫了英國政府的統治;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正式的憲法關係,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而英國的正式國名也因此在1927年更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係(但埃及在1956年才得以收回蘇伊士運河)。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20世紀初,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加上美蘇兩國的打壓,導致大英帝國體系越來越難以維持。同時,宗主國越來越關心本土和周邊國家的事務,特別是在二戰以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英國最終被迫接受這一新的形勢,將帝國體制轉變為鬆散的英聯邦,而英國也喪失世界霸主的地位。
1939年9月3日英國對納粹德國的宣戰只代表它自己和澳大利亞(當時澳大利亞還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愛爾蘭(該國在1年前要求英國軍隊離開其國土,並選擇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領則都分別對德宣戰。
因大蕭條影響,英國經濟在1930年代增長遲緩,但其敵對國德國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執政後經濟增長迅速。在1940年納粹德國進攻英國本土時雖然英軍奮力抵抗將德軍擊退,但德國空軍之後持續不斷的轟炸倫敦等英格蘭南部城市和德國海軍的U型潛艇在大西洋不斷襲擊駛向英國的補給船也給英國經濟造成不小的打擊,也導致英國一直實行食物配給制度至1954年7月,而位於英吉利海峽的皇家屬地海峽群島也在1940年至1945年間被德軍占領。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前英國的戰爭物資基本全部進口自加拿大和美國,造成二戰結束後英國經濟對美依賴度增加,美國也藉此通過施壓等手段迫使英鎊實行浮動匯率,導致英鎊迅速貶值,美元最終取代英鎊成為世界通用貨幣,同時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利用租借法案迫使英國放棄其持有的美國公司股份以及英國軍隊位於西半球的軍事基地以換取美國的援助,此舉導致英國在西半球的軍事影響力被美國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英國國力衰退,各自治領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的決策權,1942年澳大利亞總理約翰·柯廷史無前例地下令將駐紮在英屬緬甸的澳大利亞士兵調回參加保衛澳大利亞的戰鬥,同時英國在二戰結束後喪失其在中國除香港外的所有租借地以及在中國的特權。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日本軍隊開始進攻並占領英國位於東南亞的殖民地英屬馬來亞、英屬北婆羅洲、英屬緬甸以及海峽殖民地。雖然英國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重新占領殖民地,但日軍擊敗駐守的英軍讓當地居民認為英國並非像以往一樣不可戰勝,造成當地民族主義情緒上升,間接推動以上地區在1950年代相繼脫離英國獨立。
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繼續維護英國作為世界一流強國,接受美國與蘇聯的崛起。英國也必須處理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係,但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扭曲的關係至今沒有完全解決。
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於1951年加入美國主導的澳新美地區安全條約,使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在太平洋地區新的軍事主導力量。而英國本身也從1961年起就試圖加入歐洲各共同體,並在1973年如願以償。由於加入歐共體,英國需要取消與其自治領之間原本存在的特殊經濟關係,自治領的產品在進入英國市場時從此不再享受特殊優惠待遇,英國在各自治領的經濟影響力被削弱。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試圖抵制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這是印度國大黨長達40年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勝利,英國從此失去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但是印度的獨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價的,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互相的內鬥,但也因此導致印巴關係長期緊張。印度獨立後世界範圍內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國開始瓦解。而英國為了讓印度留在英聯邦,從而讓英聯邦於1949年發表倫敦宣言以允許新成員國自由選擇政體而不必將英國君主視為國家元首,僅需將英國君主視為英聯邦元首。印度獨立後的1948年6月22日,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放棄印度皇帝頭銜,自此英國君主失去皇帝(Emperor)或女皇(Empress)的頭銜。
1948年緬甸也獲得獨立,並選擇不加入英聯邦;之後又有斯里蘭卡(1948年)和馬來亞(1957年)的獨立。1948年英國結束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以色列建國,此後的幾十年間這裡一直持續着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血腥暴力爭端。在地中海地區,說希臘語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過游擊戰的形式希望將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臘的版圖內,與居於島內、佔人口三分之一的土耳其人發生衝突,1960年塞浦路斯還是最終獲得獨立,但英國在塞浦路斯島保留兩塊主權基地。1964年英國位於地中海的殖民地馬耳他獨立,至此英國在歐洲的殖民地僅剩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直布羅陀。
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英法兩國軍隊聯合以色列成功占領蘇伊士運河區和西奈半島,但在美國的經濟制裁威脅和蘇聯的核威懾下兩國被迫從埃及撤軍。蘇伊士運河危機直接導致時任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辭職,英國勢力自此徹底退出蘇伊士運河區,其在海外的殖民體系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該事件代表着美蘇兩國正式取代英法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1958年,英國將其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整合成西印度群島聯邦,但由於其內部的政治鬥爭,導致該聯邦在1962年解散。西印度聯邦解散後的20年裡其組成部分大多脫離英國獨立,僅剩小部分島嶼仍然保留英國海外領地的地位。
大英帝國在非洲統治的結束往往過分迅速,以至新獨立的國家無法獨立面對獨立後的挑戰:1957年加納在10年的民族主義運動後終於獨立,之後尼日利亞(1960年)、塞拉利昂和坦噶尼喀(1961年)、烏干達(1961年)、肯尼亞和桑給巴爾(1963年)、岡比亞(1965年)、博茨瓦納和萊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蘭(1968年)也相繼獨立。
1961年,英國在波斯灣的殖民地科威特宣布獨立,之後也門、卡塔爾、巴林、阿曼、特魯西爾酋長國等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殖民地也相繼獲得獨立。
由於英國國力衰退,在1966年聯合國區域集團重新劃分後由英國主導的英聯邦國家組被取消,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被劃入西歐及其他組,而其餘英聯邦國家則被劃分到相應的地區組,這一象徵性舉動標誌着英國喪失超級大國地位。
英國從南部和東部非洲的撤軍對當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響:肯尼亞獨立後發生的茅茅起義表明,白人土地主對權力的占有已經引起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滿。南非白人政權的存在就顯示了當地白人想要壓制土著黑人的想法,南非白人政權也因種族隔離政策於1961年南非共和國成立後退出英聯邦,這種殘酷的種族主義統治手段一直持續到1990年3月21日西南非洲脫離南非獨立為納米比亞以及1991年時任南非總統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後才得以終結,而南非共和國直到1994年納爾遜·曼德拉出任總統後才重返英聯邦。
雖然由白人占多數的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隨着1964年馬拉維和贊比亞的分別獨立已經分裂,南羅得西亞的白人(他們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個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獨立,拒絕接受一個非洲人政府的管轄。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這個羅得西亞政權一直持續到1979年,直到雙方達成協議於1980年成立一個多數共治的津巴布韋共和國,至此英國結束了其在非洲大陸的殖民統治。
英國在二戰結束後便開始將其保留的在自治領的權利開始逐步移交自治領,雖然在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允許自治領自治,但自治領的案件終審權依舊屬於位於倫敦的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愛爾蘭自由邦在1933年從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手中收回案件終審權,之後加拿大(1949年)、印度(1950年)、巴基斯坦(1950年)、南非(1950年)、圭亞那(1970年)、萊索托(1970年)、斯里蘭卡(1972年)、馬來西亞(1985年)、澳大利亞(1986年)、新加坡(1994年)、岡比亞(1998年)、新西蘭(2004年)、巴巴多斯(2005年)、圭亞那(2005年)、伯利茲(2010年)和多米尼克(2015年)也陸續收回民事和刑事案件終審權,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分別在1982年、1986年和1987年才從英國議會收回修憲權獲得完全獨立。
阿根廷加爾鐵里軍政府試圖使用軍事手段奪取英國控制下的福克蘭群島以轉移國內矛盾,最終在1982年引發馬島戰爭,但最後阿根廷戰敗,僅在戰爭期間短暫控制福克蘭群島全境。英國在亞洲的最後一個保護國文萊在1984年脫離英國獨立。
而英國最後一塊人口超過6百萬的殖民地香港,則於1997年7月1日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歷史學者和英王查爾斯三世(當時身份為威爾士親王)都曾表示這標誌着大英帝國的徹底終結。
2024年10月3日,英國宣布放棄查戈斯群島的主權,並將群島移交毛里求斯。此後大英帝國將不再任何時候都有領土位於白晝當中,即不再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國。[62]
大英帝國雖已成為歷史,但其對世界的影響至今依然存在,儘管英國幾乎所有殖民地都已擺脫英國獨立,但絕大多數國家在獨立後依舊選擇加入英聯邦這個以英國為首的組織。而由於大英帝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英語直到今天都是國際通用語言。迄今為止英國依舊擁有14塊海外領地,且仍有15個獨立國家以英國君主作為其國家元首,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而由於英國脫歐造成的影響,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境內獨立呼聲高漲,而英國第一大城市倫敦的支柱產業金融業也遭到衝擊,大批外國企業和資金撤離倫敦並轉移至其他歐洲城市如法蘭克福、巴黎、都柏林和阿姆斯特丹。而在英聯邦內部,由於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22年超過英國,成為英聯邦第一大經濟體。
在1921年,大英帝國達到其領土擴張的頂峰。其版圖如下:
地區 | 情況介紹 |
---|---|
巴蘇陀蘭(今 賴索托) | 1868年英國吞併該地區,1871年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1884年英國恢復對其的直接管轄。1966年獨立。 |
貝專納(今 博茨瓦納) | 1884年英國遠征軍到達該地,1885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895年貝專納部分地區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其餘部分繼續直接隸屬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66年獨立。 |
英屬多哥蘭 | 原為德國的殖民地,一戰後被分為法屬多哥和英屬多哥。戰後英國對該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19年被併入黃金海岸,加納獨立後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
英屬喀麥隆 | 原為德國殖民地,一戰後英國對其部分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英屬與法屬喀麥隆合併並宣布獨立。 |
岡比亞 | 自1661年起該國就是英國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併入塞拉利昂,1888年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94年部分內陸地區也被宣布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獲得獨立。 |
英屬黃金海岸(今 迦納) | 自1631年起英國商人就開始在此聚居,1821年至1874年是英屬塞拉利昂的下設行政區,其中1828年至1843年曾由商人控制。1830年起其領土開始向內陸擴張,1874年英國設立黃金海岸殖民地,1904年其邊界最終被確定。1919年將英屬多哥併入,1957年獨立。 |
埃及 | 1882年埃及被英國占領,1914年至1922年期間是英國的保護國,1922年獲得獨立,但對英國履行必要的條約義務,英國軍隊在該國持續駐軍直到1954年,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後英國勢力才徹底退出埃及。 |
肯尼亞 | 1886年英國與德國瓜分東非後獲得肯尼亞,1888年將其併入不列顛東非公司管轄,1895年由英國政府取代東非公司直接管理。1920年成立肯尼亞殖民地,1963年獲獨立。 |
毛里求斯 | 1814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毛里求斯,1968年獲獨立。 |
英屬印度洋領地 | 原為毛里求斯的一部分,1968年毛里求斯獨立後仍由英國統治至今。毛里求斯至今仍然聲索該地主權。 |
尼日利亞 | 1851年在該國建領事館,1861年吞併部分地區,1885年成立尼日爾地區保護地,1886年交由皇家尼日爾公司管理,1892年至1898年間英國繼續占領尼日利亞的剩餘領土,1900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對尼日利亞施行統治。1914年南北尼日利亞合併,1919年將英屬喀麥隆併入尼日利亞,1960年獲獨立。 |
北羅德西亞(今 尚比亞) | 1891年起劃歸英屬南非公司統治,1924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統治該地,1953年北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和南羅得西亞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獲獨立。 |
尼亞薩蘭(今 馬拉維) | 1875年起就有傳教士在次建立據點,1891年英國在此建立中非保護地,1907年被命名為尼亞薩蘭,1953年與南北羅得西亞合併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獲獨立。 |
塞拉利昂 | 自1787年起塞拉利昂就是英國公司進行黑奴貿易的重要據點,1807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896年其內陸地區被宣布為英國的保護國,1961年獲獨立。 |
南羅德西亞(今 辛巴威) | 1893年英國從非洲部落手中奪得南羅得西亞,並由英屬南非公司管理,1923年成立責任政府,由英國政府管理,1953年至1964年間與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組成中非聯邦,1965年該國的白人少數政府自行宣布獨立,只獲得南非等少數國家承認。1980年白人政權與黑人族群達成共治協議,更名津巴布韋,成為獲廣泛承認的主權國家。 |
英屬索馬里蘭 | 1884年成為亞丁的保護國,1897年劃定邊界,1905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間曾被意大利短暫占領,1960年併入索馬里後獨立。 |
南非聯邦(今 南非) | 1795年和1806年英國從荷蘭人手中兩次奪得好望角的部分領土,1814年全面吞併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國直接管轄。英國占領這個原屬荷蘭的殖民地後,眾多荷蘭裔白人開始向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移民,但英國在1900年布爾戰爭後吞併這兩個地區。納塔爾則於1843年被英國吞併並成為其殖民地。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併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1961年成立南非共和國,並一度退出英聯邦,直到1994年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後才重返英聯邦。 |
西南非洲(今 納米比亞) | 1878年納米比亞的鯨灣港被宣布為英國領地,1884年被併入好望角殖民地,1915年英國吞併該港周圍的德國殖民地,於1919年成立南非委任統治地。1990年獨立。 |
斯威士蘭 | 1890年英國與德蘭士瓦對斯威士蘭統治者進行聯合保護,1906年英國單獨對其保護,1968年獨立。 |
蘇丹 | 蘇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後在1880年代埃及統治被馬赫迪推翻;1898年英國以埃及的名義重新占領蘇丹,並與埃及共同對蘇丹進行統治。1956年蘇丹獨立。 |
坦噶尼喀 | 原為德國在東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獨立,1964年與桑給巴爾組成坦桑尼亞。 |
桑給巴爾 | 1841年英國在該島建立領事館,1890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併組成坦桑尼亞。 |
烏干達 | 1890年不列顛東非公司與布干達王國簽訂條約,1894年布干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6年其他幾個地區陸續加入保護國,1905年成立烏干達殖民地,1962年獨立。 |
地區 | 情況介紹 |
---|---|
阿森松島 | 1815年拿破崙被囚禁於聖赫勒拿島後,英國為防止法國人控制該島在此駐軍,1922年起由聖赫勒拿島對其進行行政上的管轄。 |
英屬圭亞那 (今 圭亞那) | 英國於1796年和1803年分兩次奪得原屬於荷蘭的三塊殖民地:伯比斯、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1831年3塊殖民地被合併組成英屬圭亞那殖民地,1966年獨立。 |
英屬洪都拉斯(今 伯利茲) | 1636年起就有英國的洋蘇木砍伐者在該國沿岸定居,之後西班牙與英國展開對該地控制權的爭奪,直到1786年英國取得完全的控制權。1862年至1884年該地由牙買加管轄,1884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81年獨立。 |
加拿大 | 法屬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國占領,1763年成立英屬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加拿大被分為上下加拿大兩個獨立的殖民地,之後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為東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稱作西加拿大,東西加拿大又分別是後來魁北克省與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們與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於1867年合併組成加拿大自治領,之後英屬哥倫比亞、愛德華王子島、西北地區和紐芬蘭島又陸續加入加拿大自治領。1931年取得自治權,1982年取得修憲權後獲得完全獨立。 |
福克蘭群島 | 1765年英國首次占領福克蘭群島,之後在西班牙的抗議下於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占領,1841年開始進行殖民統治。1982年阿根廷宣布福克蘭群島歸其所有引發馬島戰爭,英國在戰爭勝利後重新取得該島的主權。目前,阿根廷與英國仍然對此島嶼的主權存有爭議。 |
紐芬蘭 | 15世紀後期起英國的船隻就在該地區海域捕魚,1583年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登陸紐芬蘭並宣布其為英國領土,1713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的殖民統治,1855年紐芬蘭成立責任政府,但1934年英國又恢復對其殖民統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
安圭拉島 | 1650年部分聖克里斯托弗移民到此,1663年該島被宣布為英國領土,1882年至1967年它與聖克里斯托弗由一個聯合政府共同管理,1967年退出,1969年英國恢復對該島的統治。 |
安提瓜 | 聖克里斯托弗於1632年對其進行殖民統治,1663年被置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81年獨立為安提瓜和巴布達。 |
巴哈馬群島 | 1717年開始被英國統治,1973年獨立。 |
巴巴多斯 | 1625年起開始有人在該島上居住,1663年歸英國政府統治,1966年獨立。 |
百慕大群島 | 1612年一家倫敦公司開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 |
英屬維爾京群島 | 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 |
開曼群島 | 1670年西班牙割讓該群島,行政上一直屬牙買加殖民政府管理,直到1959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
多米尼克 | 1761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8年法國重奪多米尼加,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占領;1978年獨立。 |
格林納達 | 1762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9年法國重奪格林納達,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占領;1974年獨立。 |
牙買加 | 1655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該島,1962年獨立。 |
蒙特塞拉特 | 1632年起島上開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法國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兩度統治該島。 |
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 | 1623年聖克里斯托弗成為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第一塊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1782至1783年間曾被法國短暫占領。1882年聖克里斯托弗與尼維斯島組成聯合政府,1983年獨立,稱聖基茨和尼維斯。 |
聖盧西亞 | 1778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該島,1783年又歸還法國,1796年和1803年英國又分別兩次重新占領,1814年英國吞併聖盧西亞,1979年獨立。 |
聖文森特 | 英國於1762年占領該島,1779年~1783年法國曾占領該島,1979年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獨立。 |
特立尼達島 | 1797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該島,1888年與多巴哥成立聯合政府,1962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獨立。 |
特克斯和凱克斯群島 | 1678年起有居民居住在此,1766年英國吞併該群島,之後曾先後由牙買加和巴哈馬的殖民政府管轄,1973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
聖赫勒拿島 | 1651年英國吞併該島,1661年起東印度公司對其進行管理,1834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管轄。 |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 為防範1815年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而由英國皇家海軍於1816年占領該島,1938年起成為隸屬於聖赫勒拿島行政管轄的英國殖民地。 |
地區 | 情況介紹 |
---|---|
英屬亞丁 | 1839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該港口,1858年東印度公司將統治權交給英國政府,成為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的管轄範圍。1936年亞丁與其內陸地區成為一個單獨的殖民地亞丁保護地。1963年亞丁加入南阿拉伯聯邦,後者於1967年獨立為南也門,1990年南北也門統一後亞丁依然是也門的一個港口城市。 |
巴林 | 1820年,英國政府與巴林埃米爾簽署協議,將其變為保護國,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
不丹 | 1864年英國通過戰爭占領不丹的邊境地區,1911年不丹與英國簽署條約,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國執行,內部事務則保持自治,對不丹進行間接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也結束對不丹的控制。 |
英屬新幾內亞(現 巴布亞新幾內亞) | 1884年英國在此建立保護地,1906年轉由澳大利亞管理並更名巴布亞,1949年巴布亞與其餘的新幾內亞合併並獨立為巴布亞新幾內亞。 |
英屬文萊(現 文萊達魯薩蘭國) | 1888年英國宣布文萊為其保護國,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占領,1984年文萊脫離英國的保護完全獨立。 |
英屬緬甸(現 緬甸 ) | 英國經過1824年、1852年和1885年的三次戰爭後占領緬甸全境,並將其置於印度殖民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直到1937年。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占領過緬甸,1948年緬甸獨立。 |
英屬錫蘭(今 斯里蘭卡) | 「錫蘭」是斯里蘭卡的舊稱。1796年東印度公司從荷蘭手中奪得該島的沿海地區,1802年交由英國政府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錫蘭的國王,將錫蘭全島置於英國統治之下,1948年錫蘭取得獨立,1972年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 |
英屬香港 (今 香港特別行政區) |
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勝利後與大清國簽訂南京條約,英國取得香港島;1860年英國在英法聯軍之役後與大清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又獲得九龍半島;1898年英國同大清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廣東省新安縣深圳河以南、九龍界限街以北的地方及附近若干島嶼的新界租借,租期99年。1984年英國在中英聯合聲明中同意在新界租期屆滿後將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與新界地區的整個香港殖民地交還予中國政府,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新成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特別行政區。 |
英屬印度(今 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地區) | 1609年起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據點,1757年開始向內陸擴張領土,多數印度邦保持內部事務的自治,但是就必須服從東印度公司的絕對權威。1858年英國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統治,印度也逐漸成為英國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稱作「王冠上的明珠」。1876年起英國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稱號。1947年印度分裂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後獨立;1972年孟加拉國又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 |
伊拉克 | 英國在一戰期間占領原屬土耳其的伊拉克,1920年開始對伊拉克進行國際聯盟授權下的委任統治,1922年伊拉克實行自治,1932年獨立。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曾重新占領過伊拉克。 |
科威特 | 1899年起科威特埃米爾就與英國簽訂一系列的保護條約,喪失部分主權。1961年科威特完全獨立。 |
馬來亞聯邦(今 馬來半島地區) | 1874年至1930年間英國與馬來亞半島上的多個蘇丹簽訂一系列的保護條約;1896年部分州組成馬來聯邦,1942年至1945年間馬來亞全境被日本占領,1946年除新加坡外的馬來亞組成馬來亞聯邦,1948年組成馬來亞聯合邦,包括1896年沒有加入馬來聯邦的州,1956年完全獨立。1963年與新加坡(後獨立)、北婆羅洲和砂拉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新加坡1965年退出,宣布獨立。 |
馬爾代夫群島 | 1887年被納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獨立。 |
英屬巴勒斯坦 | 1918年一戰期間英國占領原屬土耳其的巴勒斯坦領土,1920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48年英國放棄委任統治,之後發生幾十年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武裝衝突。今天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領土被以色列占領。 |
尼泊爾 | 1814年英國與尼泊爾王國戰爭,英軍勝利後從1816年起在尼泊爾宮廷派駐特別代表,對尼泊爾進行間接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泊爾也隨即獲得獨立。 |
英屬北婆羅洲(今 馬來西亞的州屬之一) | 今東馬來西亞的沙巴。1881年,文萊蘇丹將該地區割讓給英國北婆羅洲公司,1906年起英國政府對其進行直接管理,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占領,1963年更名沙巴並加入馬來西亞。 |
阿曼 | 英國自19世紀初開始就控制着阿曼繁榮的貿易,1891年阿曼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71年獨立。 |
卡塔爾 | 1916年起英國就與卡塔爾的統治者協定,將卡塔爾置於英國的保護之下,1971年獨立。 |
英屬沙拉越(今 馬來西亞的州屬之一) | 1841年汶萊蘇丹同意任命一位英國人詹姆斯·布魯克擔任該地區的總督,1861年至1905年間沙拉越的領土不斷擴大;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占領該地區,1946年英國政府正式取代布魯克家族對沙拉越進行統治,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 |
海峽殖民地 | 即今天的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1826年這三個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聯合組成海峽殖民地,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管轄,1858年起由印度政府管理,1867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交由英國政府直接管理。二戰中這三個城市都曾被日本占領。1948年馬六甲和檳城加入馬來亞,1957年獨立。新加坡則單獨繼續保留在大英帝國的版圖內,1959年才允許其自治。1963年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退出,宣布獨立。 |
外約旦 | 今約旦。1918年英國占領曾經是土耳其約旦省中一部分的外約旦,1920年起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21年外約旦與巴勒斯坦分離,1923年英國允許約旦王國成立,但直到1946年才讓其完全獨立於英國。 |
特魯西爾酋長國(今 阿聯酋) | 1887年起,英國與當地的阿拉伯統治者們簽訂保護條約,將該地區置於英國的「保護範圍」之下。1971年獲得獨立。 |
英租威海衛 | 今中國山東省威海市。1898年英國向清政府租借該港,1930年歸還,劉公島為大英帝國海軍續租十年,至1940年歸還。 |
地區 | 情況介紹 |
---|---|
塞浦路斯 | 塞浦路斯自十五世紀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屬地,1878年柏林會議決議將塞浦路斯的管治權交予英國,而主權名義上仍屬奧斯曼帝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與英國開戰,英國正式終止塞浦路斯與奧斯曼的從屬關係,至1925年,英國正式宣佈塞浦路斯成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塞浦路斯脫離英國獨立。英國繼續設軍事基地至今。2004年加入歐盟。 |
直布羅陀 | 170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英軍同年攻佔西班牙南端的直布羅陀,至1713年,列強簽定烏德勒支和約結束戰爭,和約中西班牙將直布羅陀割讓予英國,自此英國佔有直布羅陀至今。而西班牙至今一直要求英國歸還直布羅陀。 |
馬爾他 | 1798年,法國派拿破崙領兵遠征埃及,法軍途經馬爾他,將統治當地兩百多年的聖約翰騎士團趕走,馬耳他一度成為法國領土。1800年,英軍擊潰馬耳他的法軍,佔領馬耳他,馬耳他人也主動要求英國管治。1814年英國正式宣佈馬耳他成為英國殖民地。1964年馬耳他脫離英國獨立。2004年加入歐盟。 |
英國 | 大英帝國的主體國家;1535年,英格蘭王國以《聯合法案公章》合併威爾斯公國,而後通過《1707年聯合法案》與蘇格蘭王國以共主聯邦的形式合併成為大不列顛王國,最終以《1800年聯合法案》聯統愛爾蘭王國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脫離聯合王國成為獨立自治領,而北愛爾蘭則選擇留在聯合王國(詳見詞條英愛條約)。1937年,愛爾蘭共和國成立並在隨後廢棄君主制,英國國名於1927年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先前的愛爾蘭更替為北愛爾蘭)。 |
愛爾蘭 | 英國於1921年12月6日在倫敦簽署的愛爾蘭自由邦協定規定的從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王國分裂出來。英國繼續控有北愛爾蘭。1937年12月29日,愛爾蘭採用新的愛爾蘭憲法,將國名正式定為「愛爾蘭」。1949年4月1日通過的愛爾蘭共和國法案最終廢除君主制,將國王職權全部交予作為虛位元首的愛爾蘭總統,愛爾蘭成為議會制共和國。 |
地區 | 情況介紹 |
---|---|
澳大利亞聯邦 | 新南威爾士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的一個殖民地,1770年詹姆斯·庫克就提出對澳大利亞東部沿海進行開發,1788年第一批英國犯人被移民到此拓荒,1855年新南威爾士成立責任政府。1824年昆士蘭成為英國在摩頓灣所建的第一個殖民地,一開始隸屬於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1859年脫離,成立獨立的責任政府。1834年英國議會決定在澳大利亞成立新的殖民地,1836年第一批英國殖民者到達南澳大利亞,1855年南澳大利亞成立責任政府。塔斯馬尼亞則早在1803年就被歐洲人殖民,最早被稱作范迪門蘭,是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下的一個行政區。1825年脫離新南威爾士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56年成立責任政府。1834年,來自塔斯馬尼亞的英國人又到菲利浦港殖民,1851年維多利亞殖民地成立,4年後成立責任政府。西澳大利亞則從1826年開始就被殖民,但直到1890年才成立責任政府。1901年由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西澳大利亞合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後取得自治領地位。1986年取得完全的終審權,至此完全獨立。 |
埃利斯群島(今 圖瓦盧) | 1892年該群島被英國宣布為其保護國,1916年埃利斯群島與吉爾伯特群島組成殖民地,1978年獨立。 |
吉爾伯特群島(今 基里巴斯) | 1892年與埃利斯群島一同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16年與埃利斯群島組成殖民地,1979年獨立。 |
斐濟 | 1835年起就有傳教士和殖民者在斐濟定居,1874年應斐濟酋長的要求,英國將斐濟置於其保護之下,1970年獨立。 |
瑙魯 | 原屬德屬新幾內亞,一戰結束後澳大利亞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一直持續到1968年瑙魯獨立。 |
新西蘭 | 詹姆斯·庫克分別於1769年和1770年對新西蘭北島和南島提出主權要求,1840年英國與當地毛利人簽訂條約,英國開始統治新西蘭,1856年新西蘭成立責任政府,後取得自治領地位。2004年取得完全的終審權,至此完全獨立。 |
皮特開恩群島 | 1790年,英國軍艦邦蒂號發生軍變,9名水手逃亡該島,並在此定居,1838年英國將其納入帝國版圖。 |
所羅門群島 | 1893年起成為英國保護地,二戰期間曾被日本占領,1978年獨立。 |
東加 | 1879年湯加統治者與英國簽訂友好條約,1900年起受英國保護,1970年獨立。 |
新赫布里底群島(今 瓦努阿圖) | 原為英國和法國的共屬殖民地,1980年獨立。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