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租威海衛為英國於1898年至1930年在清朝山東省建立的租借地。英租威海衛的發展模式不同於香港,佔據此地的主要目的是制衡俄羅斯帝國佔領關東州(旅大地區)的影響;此地主要作用英國皇家海軍訓練基地及休養地。1924年6月,中華民國與英國兩國訂立《收回威海衛條約》;1930年10月1日,國民政府收回威海衛大部,唯劉公島為大英帝國海軍續租十年,直至1940年撤退。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歷史
1898年3月27日俄羅斯帝國與清政府訂立了《旅大租地條約》,租期25年,期滿得續商租借之。英國外交部訓令其駐華公使竇納樂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威海衛的要求:「由於總理衙門已將旅順口租借給俄國,列強在北直隸灣的均勢實際上已被打破。因此你務必以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式獲得日本人撤離威海衛後租借該地的優先權。租借條件應同准予俄國在旅順口所享有的相同。英國艦隊正在從香港開往北直隸灣的途中」。[1]:228竇納樂積極活動,並對清政府宣稱:俄以旅順為軍港,則對於中國異常危險,惟有以威海衛租與英國,庶足以制俄之跋扈。3月26日,英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電示英國駐德公使拉塞爾斯:「女王陛下政府要求享有租借威海衛的優先權,德國政府很可能就我們占領山東省部分領土一事向您質詢。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被授權說明,威海衛目前不是,而且我們認為不可能成為進入山東省各地區的商港。我們不想妨礙德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我們對俄國在旅順口的行動感到非常遺憾,它迫使我們不得不採取現在的做法。」「英國正式宣布,在它得到威海衛後,絕不會傷害和爭奪德國在山東省的利益,也不會在該省給德國製造麻煩。」「英國不從威海衛及與之相關的租借地修築任何進入山東省內地的鐵路系統」[1]:228、250—251、254。英國外交部又訓令英國駐日本公使薩道義通知日本政府:「無論日本何時撤離,我們都將要求租借威海衛,條件同俄國租界旅順口的條件相同」。[1]:228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還直接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致書交涉,表示英國情願為中國墊付賠款,要求日本從威海衛撤兵。1898年(清朝光緒二十四年)3月28日,英國政府向清朝政府要求租借威海衛。4月2日英國駐日本大使薩道義致電英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我已收到日本政府的答覆,他們表示,日本撤離後,他們同意由英國租借威海衛」[1]:229。俄國力圖阻止英租威海衛,但因為英國已取得了日、德的諒解而未能成功。
英國海軍10餘艘軍艦開至煙臺威脅,迫使清政府於4月30日派出慶親王和刑部尚書廖壽恆與英使竇納樂舉行談判。5月23日,中國向日本付清甲午戰爭賠款,日軍撤出威海衛。5月24日,英軍強行占領劉公島。6月中旬,英國政府委派陸軍副將路易斯來威海衛勘測地形。
1898年7月1日,清廷便派慶親王奕劻、刑部尚書廖壽恆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雙方共同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租期與俄租旅順大連相同,為期25年。[2]
1898年8月,英國海軍將領鐸沃德帶領軍隊占領威海衛,清政府山東候補道嚴道洪等人和英國代表在劉公島西海岸舉行了交接威海衛儀式。從此,英國軍隊正式駐紮於威海衛港。 1930年10月1日晨九時,南京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和英國駐華公使代辦許立德在南京薩家灣外交官舍分別代表本國政府互換了《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及協定》及附件的批准書,條約正式生效。同日,王家楨、徐祖善等率領海軍陸戰隊官兵300人,由青島乘海琛、鎮海兩艦抵達威海登岸。英艦彼得斯菲爾特號鳴禮炮15響以示歡迎。當日上午10時50分,接收典禮在英國威海衛行政長官署大院舉行。下午2時,舉行威海衛管理公署專員就職典禮,正式宣布威海衛地方行政機構——威海衛管理公署的建立。嗣後,威海衛管理公署會同山東省政府重新勘定邊界,將英租界界石改刻「威海衛界」和「中華民國十九年十月一日立」等字樣。1931年10月1日,威海衛管理公署在市區三角花園修建「收回威海衛紀念塔」,塔高32英尺,象徵牢記威海衛32年的被殖民史。塔上部鐫刻着外交部長王正廷書寫的「收回威海衛紀念塔」八個鎦金大字;塔下部三面分別鐫刻碑文、《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三民主義》。
1930年以後,英國海軍每年夏天都到劉公島避暑。1938年日本侵占威海衛之後,英國僑民逐漸離開威海衛,到1939年初,英人全部撤離,英艦也未到劉公島消夏。1940年9月28日,南京汪精衛偽政府宣布英國在劉公島所受之權益期限已滿。無意予以展延。11月15日,英國正式宣布撤退其駐威海衛艦隊。
行政
1898年,英國在威海衛成立臨時行政署,隸屬英國海軍部。1899年,行政署劃歸戰爭部管轄。因此威海衛專員由英軍軍官擔任,首兩任分別為陸軍少將亞瑟·多沃德和海軍中校約翰·丹特里。威海衛租借初期,英國戰爭部原本打算將威海衛變成一個類似香港的海軍基地,所以交由軍方管轄。但後來英國進行勘探後認為威海衛不適合作為軍港或貿易港口,因此軍方將管轄權在1901年末移交至殖民地部,並改由文官管理,並於1902年初委任文官出身的駱克擔任專員。
1901年,英國成立威海衛行政公署,為租借地最高管理機關。行政公署專員其下設正華務司、副華務司和醫官長。英國當局初期對農村地區基本無為而治。從1905年起,在農村推行總董制,以加強管制。
威海衛專員相對其他英國殖民地總督的權力更大,因為威海衛專員並非一個完整的總督府,威海衛專員被賦予更大的權力,作出決定時並不必諮詢行政局及立法局的意見,反而其他英國殖民地總督需先諮詢行政局及立法局。
# | 姓名 | 任期 | 備注 | ||||||||
---|---|---|---|---|---|---|---|---|---|---|---|
威海衛專員 | |||||||||||
1 | 亞瑟·多沃德 Arthur Robert Ford Dorward |
1898年 - 1901年 | 英國陸軍少將 | ||||||||
2 | 約翰·丹特里 John Dodson Daintree |
1901年 - 1902年 | 英國皇家海軍中校 | ||||||||
3 | 駱仁廷 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 |
1902年 - 1921年 | 首任文職專員 | ||||||||
4 | 亞瑟·布朗特 Arthur Powlett Blunt |
1921年 - 1923年 | 署任 | ||||||||
5 | 沃爾特·羅素·布朗 Walter Russell Brown |
1923年 - 1927年 | |||||||||
6 | 莊士敦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 |
1927年 - 1930年9月30日 | 莊士敦及菲林明都是和香港有關的 |
經濟
此時的威海衛為自由港,貨物進出口免關稅,因而工商業得到發展。在這一時期,旅遊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旅遊項目有狩獵、溫泉等。
軍警
1899年,英國在威海衛創建中國軍團,1906年解散。
軍團解散後,部分士兵轉業成為警察,到1910年發展成由3名來自歐洲的警督及55名華人警員組成的警察隊伍。
教育
皇仁學堂為唯一一所由殖民當局所設的學校。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