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網路語言主要用於網上平台,如論壇、交友網站等。香港的高登討論區(高登)、LIHKG討論區(連登)、香港討論區(香討)是主要網路用語的熱門出處。另外,其他年青人時常出沒的討論區,用戶都有特定的語言,這些語言在其他討論區的人來看都不容易明白。本列表未必完全包含所有用語,亦有部分用語非為廣泛使用。
以下用語屬於慣常使用但不能歸類為下方分類。
此排序根據Social Blade網站列出的首250位香港YouTube頻道,按觀看次數排列。[53]不屬於首250位或不屬於YouTube界別的網絡紅人則放在再下面。
組合:
正牌大學:八所獲教資會資助及受其所屬條例規管的法定院校,通稱「八大」,即港大、中大、科大、城大、理大、浸大、嶺大、教大。
這樣網絡用語原本以動態圖(GIF)流傳,片源可以是網片、電影、新聞節目或電視節目,而字幕是經過網民修改的。後來當原本的動態圖深入民心後,就變成短句,用純文字而不失寓意,如下:
本節內容皆從粵語粗言演變而成。
「5P字」是網上對蹩腳粵語的稱呼。「5P」的稱呼來自論壇3男2女(3boys2girls)討論區,該討論區存在「火星文」文化,表達另類,而5P字是以「扮可愛」為目的而出現的一些非粵語正字,於該論壇帶起,故名。[174]5P字入文使人難以理解,而且被認為是有損粵語文化。5P字投稿亦會加重公眾版面管理員的負擔。[175]因此,網民總體對5P字持有負面態度。5P字在大多數網上討論區都會被打壓,尤其是高登討論區及其衍生論壇,[174]使用5P字會被其他用戶討伐和封鎖,甚至會被壇主封禁。
常見例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