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非佛说论诤,是佛教内部对于新兴的大乘佛教思想所产生的论诤,起源自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1]也就是部派佛教后期,大乘经典开始流行之时;在传统的各个佛教部派之中,逐渐流传出新兴的大乘教典,反对者不承认其作为佛教经典、个人修行方法和佛语的地位,亦否定这批大乘教典所传扬的见解和思想,对这些大乘教经的可信性及教义内容有所质疑,于是有“大乘非佛说”说法的出现。
现代南传佛教主要继承“上座部”分别说派的教义、戒律和修行方式,以声闻道为主,不奉行大乘教典;北传佛教中的汉传佛教主要继承“大乘”菩萨道传统,而藏传佛教主要修习密教化大乘的“金刚乘”,各传承对此诤论在原则立场上均没有太大变化。
大乘经典的编纂目前认为很可能由部派佛教的部分团体、婆罗门、教派外求道团体甚至是有观佛体验的瑜珈士所共同参与,另外也包含著名的印度梵语文学家如马鸣(Asvaghasa)、摩咥里制吒(Mātrceṭa)[2]。古印度大乘兴起后,传授流行大乘经典的人称为“法师”,梵语为dharma-bharnaka(初期佛教中专门背诵阿含圣典者,称为“持法师”,巴利语为:dhamma-bhannaka,其梵语形式即是dharma-bharnaka),原意为以音乐、魔术或说书杂耍等技艺为生游走的艺人。虽然这些人是被当时社会所鄙视的。这些大乘法师有的宣说部派拥有的《阿含经》,有的则宣说描述佛陀前世修行故事的《本生经》,这些法师接受了“新兴的大乘佛法”后,也纷纷向人群讲述大乘佛教的教说和真理。此举引起部派佛教中反对者的僧侣和在家众激烈排斥“法师”的现象。
早期的大乘经典就显示这些激烈的现象,如:
- 《道行般若经》:“是皆非佛所说,馀外事耳”。
- 《般舟三昧经》:“闻是三昧已,不乐不信。……相与语云:是语是何等说?是何从所得是语?是为自合会作是语耳,是经非佛所说”。
-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中记载“许多如夜叉般的僧众辱骂我们”、“从寺院被驱赶出来,尽管屡遭种种恶言相对,我们(法师)不发一语、不皱眉头,不管多少回全都忍下来。”另外《法华经》提到一位“常不轻菩萨”对于充满敌对的辱骂、棒棍殴打或石头攻击等行为时,接合掌礼拜,并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基于此种状况,大乘教派产生了强调要尊重法师、毁谤大乘法是重罪等教义。在大乘经典《法华经》〈方便品〉中也记载了佛陀在宣说大乘教义时,有五千声闻众退席不听。这也都可以视为了解早期佛教徒因对佛教教义不同的见解而产生纷争现象的参考。
认为“大乘非佛说”,从古印度的部派到现今的南传佛教国家或地区中的反对者,提出批评主要针对大乘经典及戒律。更有意见指出大乘佛教是当初阿育王时代的生活困苦的婆罗门所另创的教派。他们不认可绝大部份修行方法如:用梵文(说唱大乘经典获取功德和只重理论,期望万千佛菩萨拯救但个人修行从不重视)及大乘教典的来源传承[3][4]:“诸天所传授、从梦中得来、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见佛闻法、自然呈现在心中、[5]得自龙宫、得自南天铁塔、来自窟外集结”,认为这些经典皆非释迦牟尼佛所说,释尊在世时期并无部派与各种“乘”的分野,以传统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来检验,判定大乘经典的内容是违背了传统佛教第一次结集的“非法说法”,且认为“大乘”“小乘”这些说法不是佛说,反对大乘经典使用“小乘”(Hīnayāna)一词贬称声闻、缘觉二乘。
泰国上座部佛教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在《为何要学习南传佛教?》[6]表示:
“
|
佛陀在世时根本没有什么上座部、大众部等,也没有什么南传、北传,大乘和小乘的分别。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诠释的差别所致。僧团当时在教理和戒律上皆是一致,没有多大的差异。南传佛法是肯定我们个人的修行,不依赖佛、菩萨、护法神等的参与,这一点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教派的争辩是无谓的,大乘和小乘的分别是大众部(大乘佛教徒)强加的分法,目的为了更能吸引信徒和比其他教派更优越,而上座部佛教徒否认这种分法。
|
”
|
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长老[7]在《帝释所问经讲记》[8]表示:
“
|
大乘佛教徒以极乐世界等同于涅槃。他们描述那是天堂,并说:在那里的所有众生成佛之后,将在此世界里永远地免除老、病、死,而享有永恒的快乐。极乐世界与那些相信生命永恒而赞颂的天堂极为相似。因此有西方宗教学家指出这信仰很可能是吸收基督教的信者得救概念,如口谂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
”
|
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佛用“小乘”“非实化城”引导“怯弱下劣”[9]、“钝根”、“少智”[10]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逃离危险的“三界火宅”[11],所有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都会放弃“小乘”“非实化城”改当高级的“大乘”菩萨重回危险的“三界火宅”乘愿入尘世,将在未来世成佛[12],
部分南传佛教徒认为,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佛说所有辟支佛跟阿罗汉弟子都会“继续轮回”在来生成佛的说法[12]和《中阿含经》、巴利三藏记载佛说阿罗汉“永无来生”[13]不合。
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曾经同时同地出现[14],《中阿含经》记载佛说“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15],《长阿含经》记载佛说“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16],《增壹阿含经》记载佛说“世无二佛之号”“一佛境界无二尊号”[17],《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记载佛说“同一时中,无处容受二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宣说诸法。”[18],大乘《妙法莲华经》的说法和《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壹阿含经》、《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不合。
泰国上座部佛教隆波通在《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表示[19]:
“
|
如果阿罗汉一百年、二百年后会再生,那是假阿罗汉,不是真的,或许只是宣传要让人来相信而已。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或者只是因为从经典上看来的,就这么说,以为一百年、二百年会再生。如果真正的了解就不会这么说。阿罗汉不会再去那里,也不会再生了。没有苦所以不会再生。如果再生就是有苦,因为阿罗汉没有苦了,所以他没有办法再生。再生是因为无明,无明让我们再生。现在来培养觉性,就是要来破除无明了。
|
”
|
上座部佛教长老戒喜禅师在《上座部佛教只有阿罗汉乘吗?》表示[20]:
“
|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once a person becomes an arahant, he will not become a Buddha in that life; and since there is no more rebirth for him, he will not become a Buddha in the future either.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成为阿罗汉圣人,他便在此生不再会成为佛陀;此后也不会再有来世,他便在此后也不会再成为佛陀。
|
”
|
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佛说释迦牟尼佛最后一世前早已成佛[21],《出曜经》记载佛说释迦牟尼在最后一世还是菩萨修外道苦行后还没成佛前曾经“兴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22]。早已成佛的人不会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大乘《妙法莲华经》的说法和《出曜经》不合。
大乘《楞严经》记载有辟支佛去听佛说法[23],《增壹阿含经》记载佛说因为“世无二佛之号”“一佛境界无二尊号”所以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教时期不会有其它佛和辟支佛存在,所有辟支佛早就在释迦牟尼菩萨最后一世成佛前就先取灭度了[17]。《楞严经》的说法和《增壹阿含经》不合。
大乘《大般涅槃经》、《楞伽经》、《楞严经》记载佛禁止弟子吃肉说法[24]
[25]
[26]
跟汉传佛教律藏、上座部佛教经藏及汉传佛教史不合,在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中佛教内主张推行吃素不吃肉的人只有破和合僧的提婆达多和其信徒[27]。《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记载佛和佛弟子吃肉,提婆达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杀生并因此禁止弟子吃肉[28]。《十诵律》记载提婆达多破和合僧时在佛教僧团推行不吃肉,佛言:“痴人。我听啖三种净肉。”佛拒绝提婆达多禁止吃肉的戒律[29],之后提婆达多召开破和合僧布萨有504比丘追随提婆达多捉筹成立不吃肉的新僧团[30]。《摩诃僧祇律》记载世尊涅槃后佛教僧团并没有禁止吃肉的戒律[31]。
上座部佛教《臭秽经》(荤腥经)记载吃素外道批评佛食肉是臭秽,于是佛回应吃素外道贪瞋痴才是臭秽食肉不是臭秽[32]。
上座部佛教《本生经》二四六油教训本生谭记载佛吃了师子将军供养的三净肉后被吃素苦行裸体外道耆那教尼干子非难,于是佛解说释迦牟尼佛前世被燃灯佛授记未来成佛当了菩萨后修菩萨道时一样吃肉被尼干子非难,佛说菩萨吃肉“不为罪污染”[33],汉传佛教大乘梵网经菩萨戒记载佛禁止菩萨吃肉的说法[34]和上座部佛教本生经说法不合,释迦牟尼过去修菩萨道走向成佛时并没有遵守不吃肉戒律。
上座部佛教认为不存在十方诸佛,只承认娑婆世界三世佛,并提出过去二十八佛的概念。
约在五世纪时,长于因明论式的唯识学派论书《大乘庄严经论》提出“大乘是佛说”的八理由[35][36]:
- 诸大乘经若是坏正法者说,佛陀应先记别此事,如正法将灭佛陀预先记别。
- 声闻乘与大乘同时流传,虽有显隐之别,如何能确定唯独大乘非佛所说?
- 大乘佛法广大甚深,非外道所能思量,外道经论不说亦不信受。所以大乘经不是非佛说。
- 若谓大乘非今佛(释迦牟尼佛)所说,而是他方佛、过去佛所说,由于佛佛道同,佛智等故,则释迦佛亦说大乘。
- 舍弃大乘成佛的教说,就无佛出世。无佛出世,就不会有声闻乘。由于佛出世宣说声闻教,推知有“佛乘”,故宣说成佛教说的大乘是佛说。
- 依大乘佛法勤加修行者,皆能得无分别智(Nirvikalpa jñāna),正对治一切烦恼,所以当信此是佛说。
- 大乘意趣甚深(四意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非表面文句可解,不应只取字面文义,不辨了义不了义,就说那非佛所说。
在《成唯识论》中又提出,诸大乘经,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弃背流转趣向还灭,赞佛、法、僧,毁诸外道,表蕴等法而遮遣胜性等法,因此大乘经能显示无颠倒理,同《增一阿含》等经一样为圣教量[37]。
大乘佛教净土宗认为,净土是依照佛陀的本愿力形成的、相对于秽土而言的佛土之类别,它不同于秽土,而无有淫欲、无有恶道、无有苦音声、有的净土还无有女人,生于彼处的众生是化生的,净土内处处庄严美丽、七宝所成,修行人一念之间就得上妙饮食现前,不用操心生活的琐碎事,只需一心专修,故是适合修行之清净地,如极乐世界即是如此,只要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信愿行具足,便能够承藉阿弥陀佛的大愿得以往生[38]。在净土中,生老病死并非完全免除,但因可以亲闻佛陀讲法,决定得到解脱;而在极乐世界中,甚至还能凭借阿弥陀佛的大愿,因信愿行的不同,往生后位列相应的品位,而得到四向四果乃至大菩萨的果位。
在净土宗看来,只要信心具足地称念阿弥陀佛的佛号就能够“带业往生”入极乐世界,这是一种针对末法时代众生提出的方便法、普适根机的妙法[39][40];阿弥陀佛的寿命极长,又称“无量寿佛”,根据大愿,往生彼国的圣者也能得到如同其一般长的寿命,但并非永生,因为阿弥陀佛亦会在未来入灭,由观世音菩萨次补成佛;极乐世界中的境界是“极乐无为涅槃界”[41][42],但这种涅槃是“涅槃而不住涅槃”的大乘境界,是已具备自在生死的涅槃能力,但随愿恒常在虚空法界渡化众生的境界[43],故不能等同于常见、天堂。
大乘佛教初期的教法认为,传统部派佛教教法虽使人能修成阿罗汉,解脱生死轮回,但仍有别于佛陀的究竟妙觉佛果。而大乘佛教信徒因此认为有别于传统部派佛教的二乘解脱道,佛陀必定是行一种更高阶的“菩萨道”,所以成佛的教法就是大乘佛法,是究竟的教法。然而大乘佛法在过去部派佛教时期,因为机缘未成熟,众生无法接受,因此密而不传五百年。如佛入灭五百年后,龙树菩萨入雪山向老比丘求得大乘经等等的传说。再加上部派佛教的质疑,于是大乘佛教徒自称为菩萨道是“大乘行”,歧视性地贬称其他部派为“小乘”,因为缘觉僧、声闻僧入般涅槃后就进入真正无我的境界,反之菩萨验证涅槃后须仍入六道轮回行六度救渡未解脱的众生,以修行到相对于解脱道涅槃更究竟的涅槃境界。
部分传统佛教部派不认可绝大部份大乘佛教的来源传承[44][45]:“诸天所传授、从梦中得来、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见佛闻法、自然呈现在心中、[5]得自龙宫、得自南天铁塔、来自窟外集结”,认为这些经典皆非释迦牟尼佛所说,这些保守部派判定大乘经典是违背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非法说法”,认为“大乘”“小乘”这些说法不是佛说,反对大乘经典使用“小乘”(Hīnayāna)一词贬称声闻、缘觉二乘。
大乘佛教发展后,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部份人相信,小乘的教法只是暂时的,不了义的只能阶段性用以接引初机学佛的人,并不究竟。这派可以《维摩诘所说经》为代表,认为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的众生,只要修行大乘佛法,也能得到解脱。但是修行小乘佛法,永远无法成佛。这一派认为小乘佛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另一部分人相信,小乘与大乘虽然修持方法不同,但同为通往解脱成佛的方法。此派以《妙法莲华经》为代表,它提出“三车喻”:以羊车(声闻乘)、鹿车(缘觉乘)、牛乘(菩萨乘)喻佛说三乘,认为二乘弟子急于解脱三界生死轮回苦,仅涅槃前利益少数有情众生故,故如羊、鹿之小车,菩萨乘则兼顾自利、利他,发菩提愿,永不入无馀涅槃,尽未来际利益无量无数有情众生,故如牛之大车;这三乘是佛为不同根基的学生所说的教法,在终极意义上并无“小乘”与“大乘”的区别,两者的归向是统一的,即一佛乘[46],虽有阶次之分,又彼此含摄,因此不应互相诽谤,要彼此尊重接纳,维护佛法的统一。大乘判教理论出现后,以天台宗为首的北传宗派的判教认为,佛陀在方等时说法,为了唤起、坚定僧徒对大乘菩提道的向往和信心,多贬斥二乘为“小乘”,赞叹“大乘”;在般若时,开始抛弃大、小的分别执著;在法华涅槃时,宣布在究竟上法无定法,小乘与大乘皆是安立的假名,佛陀的本怀是一佛乘[47]。
也就是说,虽谓“大乘”、“小乘”,菩萨乘、金刚乘的所有的基础都蕴含在声闻、缘觉二乘教法中,故与二乘的关系是不可割裂的,如一树生出多枝桠,三乘都是从一佛乘而生,并无本质的区别。圣严法师认为:小乘佛教可以作为大乘佛教的基础,不应该予以轻视[48]。因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支持,藏传佛教信徒通常也避免使用“小乘”作称呼,改称为“基乘”(基础乘)。正如“小乘”为小学,“大乘”显宗为中学,金刚乘的弟子还认为“金刚乘”(密宗)为大学;当入了中学后,则可以理解小学的境界,进而有能力再进入小学帮助小学生学习,但小学是通往中学、大学的基础,不可或缺(共法)[49]。“回小向大”(从“小乘”信仰转向“大乘”信仰)不是再作为凡夫入轮回,而是“乘愿再来”,所作业也是“清净业”,但菩萨境界无论是多么不可思议,它的基础仍然是二乘,也就是佛陀所教导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三无漏学等。虽然因对佛法存在不同的观点而形成了三股大的宗派,但全球佛教界达成共识,不应该执著于大、小之别,而应维护佛教的统一,遵从佛说三乘俱是一乘的旨意。近年来,随著南传、北传的交流增多,以及藏传利美运动的兴起,佛教派别之间臻于理解与和平相处。
不过,由于“小乘”一词的历史使用时间较久等原因,近现代尤其是学术界,仍然有人沿用“小乘”称呼声闻乘、缘觉乘佛法,而南传佛教主要传承了保守的赤铜鍱部大寺派传统,以声闻、缘觉教法为主流,否认大乘佛教提出的“小乘”说法,故大乘佛教地区也常用“小乘佛教”称呼南传佛教,这引起了一些东南亚地区佛教徒的不满[48]。1950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决定使用“上座部佛教”一词称呼南传佛教,不应再使用“小乘”的称呼。目前,东亚各国官方已响应决议,不再使用“小乘”称呼南传佛教,不过在部分研究文献和民间当中仍然有人沿用“小乘”一词,贬义色彩已经大大降低。
叶均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献略讲》表示:
“
|
从大乘和小乘这两个名词本身的概念来看,是包含著自褒贬他之意的。但现在的学术界,为了研究佛学而沿用此名,则无褒贬之意,而是对历史发生发展的事实而作客观的分析。从历史上看,过去大乘和小乘之间的互相对立、争执、排斥的情况是存在而且相当激烈的。内部自相斗争的结果,促使佛教在印度的消亡!这个问题,佛陀生前就曾警告他的弟子说:“彼人不了悟,‘我等将毁灭’!若彼等知此,则争论自息”(见法句第六颂)。……[50]现在各国佛教徒的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大多数佛教徒都认识到,虽然佛教各派的学术思想有所不同,但都是本著释迦牟尼的言教而各自发展起的,所以大家都愿意互相往来,讲团结,讲友谊。从这方面讲,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在彼此互相友好访问之时,不宜采用“大乘”和“小乘”这样可能引起误会的言词,为了加强各国佛教徒和人民的团结和相互尊重,应该称他们为上座部佛教,这是他们一向自称的正确的部派名称。
|
”
|
达摩难陀长老在《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表示:
“
|
1950年召开的佛教大会[51],明确的规定对南传佛教的称呼,无论在西方或东方一律使用上座部而不使用小乘。在大乘经典里,也明确的指出“声闻乘”,在上座部或大乘佛教里,对这三乘之一的“声闻乘”的解释都是一致的。不同的部派对佛陀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两千多年来,并不因此而导致佛教分裂。这体现了佛教徒独一无二的容忍精神。
|
”
|
大乘佛教认为,“一世界无二佛”是指一方国土上同时只能成就一尊佛陀,且只有他作为教主,但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他方世界的佛陀是可以现身短暂存在的,如要长期留存说法,则会现声闻身、在家人身,如僧团里的观世音菩萨等是古佛再来。因此实际上并不存在“一方世界同时多佛出世”。辟支佛前来听法也是相同的道理,其可能为化身。
释迦佛如成佛后再来示现成佛之行为是为教化众生故的示现,如观世音菩萨以前早已成佛,而示现到极乐佛国中将再次成佛。成佛者当然三业清净,无有妄念,但为教化众生故当可以示现。佛的境界是唯佛了知,不应该以凡夫的境界去妄自测度。
在《涅槃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中都有禁止食肉的内容,并开示了起初听许食三净肉而今不听许食肉的因缘[52]。不过,遮止食肉的条文仍主要集中于菩萨戒法。
在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前汉传佛教“律中无有断肉法”[53]。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出家人和在家人均可食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但受梵网菩萨戒者因戒律禁止,应禁断食肉,在家人如果发心不食肉者亦可以禁断食肉。梁武帝发表《断酒肉文》后汉传佛教僧团才开始普遍遵守梵网经菩萨戒,即使未受戒者,也完全禁止吃肉,以朝廷的力量推行素食,在长久的影响下汉地有了素食的习惯[54]。
然而,大乘禁断食肉亦并非绝对。如果条件不允许,原则上可食锅边肉(俗称花素,即在带有肉食的菜肴中只食蔬菜),而在俗弟子未受不食肉戒者,均可以食用三净肉;甚至传说禅宗六祖慧能在躲避纷争,隐居山林与猎人一起生活时,猎人食肉,惠能从未禁止猎人食肉,而是食用锅中的蔬菜,此即“锅边肉”的来由。在日本汉传佛教中,又因为“肉食妻带”的政令要求,日本佛教僧侣只受居士五戒,允许食肉甚至结婚生子。在藏传佛教中,菩萨戒仍要求不食肉,但有些偏远地区因为食物来源单一,获取困难,因此亦有部分开遮允许食牛羊肉的情况。
传统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本来就有记载完整的菩萨成佛之道[55],不管是要成为佛、辟支佛、佛的阿罗汉弟子都必须修四念处如实觉知五蕴的刹那生灭[56]及无常、苦、无我[57]才有办法证悟四道、四果、涅槃、断除所有烦恼脱离轮回成为佛[58]、成为辟支佛、成为佛的阿罗汉弟子,不修四念处就无法证悟四道、四果、涅槃、断除所有烦恼脱离轮回,不修四念处就无法成为佛、辟支佛、佛的阿罗汉弟子[59]。
佛陀出现于世间的目的乃是为了帮助其他众生增加智慧、解脱烦恼、止息轮回、走向涅槃[60],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已经走到佛教最终目的——涅槃,佛、辟支佛、阿罗汉弟子的解脱没有差别[61],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不需要再继续成佛。佛说过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13],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不可能继续轮回在来生成佛。
佛陀的定义就是佛陀必须自师自悟然后帮助声闻弟子觉悟证阿罗汉果结束轮回,少量的佛就可以带领大量阿罗汉弟子断除所有烦恼结束轮回进入无馀涅槃,在无佛教的时代也有辟支佛可以靠自己无师自悟断除所有烦恼结束轮回进入无馀涅槃,不需要所有众生都成佛就能让所有众生达到佛教最终目的——涅槃。《相应部》47相应14经记载佛说所有的佛都必须有两个像舍利弗、目犍连一样的上首弟子[62],《长阿含经》记载所有的佛都必须有像阿难一样的给侍弟子[63],这就说明了不可能所有众生都成佛,大乘经典中所有众生都“所有众生都应该成佛”[64]的说法违背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
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没有“所有众生都应该成佛”的说法,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成为佛、成为辟支佛或成为佛的阿罗汉弟子[65]。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萨道》说明修菩萨道必须必须发愿成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记未来成佛才能成为菩萨,菩萨必须累积十波罗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劫才能成佛,菩萨成佛所需时间不可能比四大阿僧祇加上十万大劫更短[66]。
佛说过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间以人身成佛[67],不可能在三界外的佛土成佛也不可能中阴身成佛。
一般来说,行菩萨道包括的德目有四摄、六度万行和四弘誓愿。经五位(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十地的阶段而圆满十波罗蜜,在此过程中积聚福德(puṇya)与智慧(jñāna)二种资粮,逐步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最后入首楞严三昧得金刚喻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断尽最极微细之烦恼而成佛。
简要来说,可将其归纳为《小品般若经》中所用的四阶段:1. 初发心 (初发意、新发意,初发菩提心); 2. 久发心 (久修习,行六波罗蜜); 3. 不退转 (阿惟越致、阿鞞跋致,入无生法忍 ); 4. 一生补处 (阿惟颜、一生所系)。其中,六渡法与南传菩萨道大体一致又稍有区别。
又或者将其开展为《楞严经》中的“五十五位菩提路”,从干慧地、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四加行、十地,再至等觉菩萨也是最后身菩萨,乃至妙觉菩萨也就是佛地。按法相宗说法,此十信至十回向皆摄属“资粮位”,四加行为“加行位”,十地属“修习位”,妙觉菩萨为“究竟位”。藏传佛教同样在“修习位”中安立“十地”[68]。大乘菩萨道认为菩萨不同于凡夫而不离于凡夫,与南传菩萨道认为的“在成佛前菩萨都是凡夫”有所不同;根据判教理论,阿罗汉“已作地”果位等同于圆教中的菩萨七信地,已经出轮回,而菩萨以慈悲心故不住涅槃,再入尘世间继续渡化众生,便可继续圆满,直至成佛。
现代的佛教研究学者,以历史及语言学研究为根据,将印度佛教史可依思想分为几个时期,以平川彰的《印度佛教史》为例,分别是初期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初期、大乘佛教晚期和秘密佛教(金刚乘),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大乘佛教是从原始佛教演变而来的,并非一开始就出现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也非从大众部演变而来。
德川时代末期,是西方佛学研究的滥觞时期。西方利用梵语、巴利文和其本身语言关系的密切。能轻易解读巴利语系的南传佛教和当时尼泊尔新发现的梵语佛教文献。于是英、美、德、法、俄各国都开始对佛教的文献、历史、教理和文化进行了研究。为何和传统大乘佛学的研究认知不同?现代日本佛教学者水野弘元在其著作《佛教的真髓》(仏教の真髄)中指出:研究佛学的方法可略分为明治以前的传统方式和明治以后西式的科学研究方法两种。后者主要是希望正确地找出佛教中的事实。而自古以来传统的方法,则是找出佛教所据有的价值,进而去体验和实修。现代的佛教研究者的研究方法自然是取自明治以后西式的科学研究方法。著重于研究分析大乘佛教与小乘各部派,与传统印度教《奥义书》思想、甚至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渊源与关系。“大乘非佛说”之所以有被重提的感觉,是因为现代研究结果和“上座部佛教”对于大乘佛教的旧说法是相近的。而其实这个议题在大乘佛教出现以来,就一直是一个被热烈讨论的议题。而探讨“大乘非佛说”就必须探讨“大乘佛教的起源”,此争论点也因此转移到大乘佛教的起源处和起源时间点上。
日本的佛教学者在明治维新以后,也接受了新的西式佛学研究方法。最早到西方学习西方佛教学的日本人是明治九年(西元1876年),由东本院寺派去英国留学的南条文雄、笠原研寿。其后著名的有高楠顺次郎博士以及当时活跃于国际间的嬕崎正治博士和荻原云来等人。新的研究方法的结果,使日本佛学研究者重新开始对于大乘佛教有新的看法,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大乘佛教无法代表原始佛教的精神。
- 至于在日本重提以历史角度定位“大乘非佛说”(非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先驱,是日本德川时代的富永仲基(西元1715-46年),在他所著《出定后语》一书中质疑了大乘佛教的基础。
- 村上专精
- 前田慧云
- 这种说法,当然不被当时大乘佛教信徒所接受,如日本村上专精的《佛教统一论》,前田慧云的《大乘佛教史论》都主张大乘经典是佛陀所说。前田慧云在该著作中以大众部流传的经典《增一阿含经》和大乘佛教教义的高相似度,认定大乘佛教源自于部派佛教的大众部佛教。该主张在1960年代之前仍为日本学界的定论。
- 东京大学教授平川彰博士在1968年所著的《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书中,借由“佛与僧别体,佛塔非僧伽的所有物,与部派间不能共住交往,大乘当然也不能和部派佛教者共住。大乘经以十善为尸罗(戒)波罗蜜,十善为在家戒。”推想大乘并非源自于出家的部派佛教,与出家的部派佛教无关。进而推导出“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团,为大乘佛教的起源”。这为研究大乘佛教教团成立研究提供了的新方向。而该主张则取代了之前“大乘佛教源自于出家系统的大众部”而成为今日本学界的定论,许多佛学入门书籍都采用此根据作为说明。
- 印顺法师 (台湾)
- 反对日本平川彰博士“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团,为大乘佛教的起源”的主张。台湾大乘佛教僧侣也是佛教学者的印顺法师并不同意,并于《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提出反驳的论据和看法。印顺法师并不认为佛塔非僧伽所有物,后续的推论也将有所改变。
- Gregory Schopen (美国)
- 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美国佛教学者,Gregory Schopen反对日本平川彰博士“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团,为大乘佛教的起源”主张。当然日本后续又有学者提出反驳并支持平川氏的理论。
- 下田正弘(日本)
- 东大副教授下田正弘所著的《涅槃经的研究──大乘经典的研究方法试论》(春秋社,1997年)。他认为“思想研究”在最后,思想的生命不在体系性和明晰性,而是在于发起运动的启发性。该著作提出三点和平川说不同的结论。首先,佛塔透过印度佛教史,不问出家、在家,是被视为佛陀本身的重要存在。第二,大乘经典和小乘经典是连续地被制作,作为起源绝不被断绝。第三,僧院型的佛教和非僧院型的佛教,不是对应出家和在家的分类,若被迫二者择一的话,可以考虑在出家佛教内共存的、不同的二要素。
- 约翰·W·佩蒂特
- 约翰·佩蒂特(John W. Pettit)写道:“大乘佛教没有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历史主张表明它代表了历史上佛陀的明确教诲。”然而, 他也认为, 大乘佛教当中的基本概念,如“菩萨道、空性(sunyata),以及对佛陀和阿罗汉作为精神理想的区别的认识”,可以在巴利典籍中被看到。根据佩蒂特的说法,这表明大乘佛教“并不是简单的虚构教义的累积”,而是“与佛陀本人的教诲有着强烈的联系”。
上座部佛教在教义方面上认为大乘经典是违背传统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非法说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这些说法不是佛说。
- 印度阿育王时代大众部主张一切方存在十方诸佛,佛教《第三次结集》的《论事》记载阿罗汉目犍连子帝须尊者批判了大众部的“一切方住诸佛邪执”:“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双弟子[70]何名耶?彼佛之近侍[71]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钵[72]耶?于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国、地方耶?”[73]结果大众部无法回答目犍连子帝须尊者的问题说明:“十方诸佛名字?十方诸佛姓氏?十方诸佛父母姓名?十方诸佛两大上首弟子[70]姓名?十方诸佛近侍弟子[71]姓名?十方诸佛穿什么三衣?十方诸佛拿什么钵[72]乞食?十方诸佛出生地地点地名?十方诸佛成佛地点地名?十方诸佛第一次说法讲转法轮经地点地名?”等十方诸佛基本资料。
在宗教层面上, 现代大乘佛教徒除了大部分的一般宗教信仰者外,对“大乘非佛说”的看法如:
- 台湾印顺法师对于大乘是否佛说的争议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中的“大乘是佛说论”中,在佛法的表现、流行和学派分裂上进行探讨, 主张人们应将重心放在大乘是否为佛法上,之后又于1981年出版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之后》。
- 台湾圣严法师为代表,他除了在宗教家的思想层面提出了大乘佛教教义合理性高的理由外(比如大乘佛教原本是密传,而在佛灭约五百年后适当的时机才公开、大乘佛经形式上毫无疑问是印度佛教第二期的作品,然而产在第二期的作品未必就是第二期时代的元素等等)。
在金刚乘兴起后,大乘中对于金刚乘的看法不一。在藏传佛教文献中,记录了大乘佛教信徒曾提出金刚乘非佛说或密续非佛说的争议。
《般舟三昧经》卷上:其人闻是三昧已。不乐不信。不入中。反作轻戏语。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乎。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云。是语是何等说乎。是何从所得是语乎。是为自合会作是语耳。是经非佛所说。
《道行般若经》卷第六:若前从我所闻受者,今悉弃舍,是皆不可用也。若自悔过,受疾悔之。随我言者,我日来问讯汝,不用我言者,终不复来视汝。若莫复说是事,我不复欲闻,是故说是皆非佛所说,馀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语,我所说皆佛语。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五章初期大乘经之集出和持宏,第二项法门传出的实况
《妙法莲华经》:“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妙法莲华经》:
钝根乐小法, 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 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 为是说涅槃。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
自证无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 此事为不可。
少智乐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 但为教菩萨。
《妙法莲华经》: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麁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妙法莲华经》: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㤭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㤭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㤭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阿含经》: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妙法莲华经》:尔时释迦牟尼佛语多宝佛:“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
《中阿含经》: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见处是处知如真,见非处是非处知如真。阿难!若世中有二转轮王并治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转轮王治者,必有是处。阿难!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如来者,必有是处。”
《长阿含经》:佛言:“如是答,依法顺法,不违也。所以然者?过去三耶三佛与我等,未来三耶三佛与我等,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
《增壹阿含经》:是时,诸辟支佛即于空中烧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无二佛之号,故取灭度耳。一商客中终无二导师,一国之中亦无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佛以是事告帝释天主并天众言:“汝等当知,同一时中,无处容受二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宣说诸法。”
《妙法莲华经》:“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出曜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我未成佛道时,兴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问曰:“尔时菩萨云何生欲念恚念害念耶?”答曰:“菩萨苦行六年勤劳,从苦起退,自还念昔日所更,追忆本时歌笑伎乐作倡,由是便生欲想。复闻调达窃自兴意,欲夺宫人婇女,尔时便生恚想。二垢和同,于中便生害想。复次菩萨从苦行起,难陀、难陀波罗二女,以苏麻油涂菩萨身,诸女天身极自柔软状如天女,于彼便生欲想爱想。时菩萨便作是念:‘设彼五人给使我,不舍吾去者,何由使此女以油涂吾身?’尔时菩萨便兴恚想亦兴害想,二垢和同于中便生害想。尔时菩萨复生是念:‘我今已生欲想,自损亦损他人,二事俱损。自损者,诸善功德尽舍而去,是谓自损。云何损他人?若食他信施,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不能消化,遂增尘劳不获果实众德有阙,是谓损他也。取要言之,二垢和同者便生害想。是时,菩萨厌患二事,求灭不善想,以忍之力降魔劳怨,永弃乱想不生恶念,速成道果。’”
《楞严经》: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大般涅槃经》: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楞伽经》:“大慧!世复有人心无慈愍,专行惨暴犹如罗刹,若见众生其身充盛,便生肉想言此可食。大慧!世无有肉,非是自杀亦非他杀,心不疑杀而可食者,以是义故我许声闻食如是肉。大慧!未来之世有愚痴人,于我法中而为出家,妄说毘尼坏乱正法,诽谤于我言听食肉亦自曾食。大慧!我若听许声闻食肉,我则非是住慈心者,修观行者,行头陀者,趣大乘者,云何而劝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于诸众生生一子想断一切肉?大慧!我于诸处说遮十种许三种者,是渐禁断令其修学;今此经中自死他杀,凡是肉者一切悉断。大慧!我不曾许弟子食肉,亦不现许亦不当许。大慧!凡是肉食,于出家人悉是不净。“大慧!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大慧!我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之食。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惟法食,岂况如来。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大慧!我已断除一切烦恼,我已浣涤一切习气,我已善择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观众生犹如一子。云何而许声闻弟子食于子肉?何况自食。作是说者无有是处。”
《楞严经》: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班迪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解脱道上》:在此,我想谈论一下“素食主义”。有些人认为吃素才是道德的。在上座部佛教里,并没有“吃素能助禅修者更快或更容易见到法”的思想。佛陀并未完全禁止“吃肉”。提婆达多曾要求佛陀立下戒律禁止食肉,但佛陀思考了这事的利、弊后,回拒他的要求。在佛陀时代,一般人们吃菜也吃肉。比丘必须依托钵而食,他们没辨法知道哪一家吃素,哪一家不是。而且,他们必须接受在家众所给与的任何食物。如果佛陀立下这条戒律而禁止肉食,这将会影响比丘们的修行。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如佛陀所教的方式进食,思惟食物的不净,不去执著任何的食物。不一定得吃素才能修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于是提婆达多谤毁圣说,决生耶见定断善根,但有此生更无后世。”作是知已,于其徒众别立五法,便告之曰:“尔等应知!沙门乔答摩及诸徒众,咸食乳酪,我等从今更不应食。何缘由此?令彼犊儿镇婴饥苦。又沙门乔答摩听食鱼肉,我等从今更不应食。何缘由此?于诸众生为断命事。又沙门乔答摩听食其盐,我等从今更不应食。何缘由此?于其盐内多尘土故。又沙门乔答摩受用衣时截其缕绩,我等从今受用衣时留长缕绩。何缘由此?坏彼织师作功劳故。又沙门乔答摩住阿兰若处,我等从今住村舍内。何缘由此?弃捐施主所施物故。”
《十诵律》:佛言:“痴人!我有何妒心?过去诸佛赞叹纳衣、听著纳衣。我今亦赞叹纳衣、听著纳衣,亦听著居士衣。痴人!过去诸佛赞叹乞食、听乞食。我今亦赞叹乞食、听乞食,亦听请食。痴人!过去诸佛赞叹一食、听一食。我今赞叹一食、听一食,亦听再食。痴人!过去诸佛赞叹露地住、听露地住。我今赞叹露地住、听露地住,亦听房舍住。痴人!我不听啖三种不净肉:若见、若闻、若疑。见者,自眼见是畜生为我故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疑者,是中无屠卖家,又无自死者,是人凶恶,能故夺畜生命。痴人!如是三种肉我不听啖。痴人!我听啖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我听啖如是三种净肉。痴人!若大祠,所谓象祠、马祠、人祠、和阇毘耶祠、三若波陀祠、随意祠,若诸世会杀生处祠,如是大祠世会中,不听沙门释子啖肉。何以故?是大祠世会,皆为客故。”
《十诵律》:尔时调达作是言:“我调达僧中唱言:‘比丘应尽形著纳衣、应尽形乞食、应尽形一食、应尽形露地住、应尽形不啖肉鱼。’随何比丘,憙乐是五法者,便起捉筹。”唱已调达及四伴即起捉筹。调达第二复作是言:“我调达僧中唱言:‘比丘应尽形著纳衣、应尽形乞食、应尽形一食、应尽形露地住、应尽形不啖肉鱼。’随何比丘,喜乐是五法者,便起捉筹。”唱第二语已,有二百五十比丘,从坐起捉筹。调达第三复作是言:“我调达僧中唱言:‘比丘应尽形著纳衣、应尽形乞食、应尽形一食、应尽形露地住、应尽形不啖肉鱼。’随何比丘,憙乐是五法者,便起捉筹。”第三唱已,复有二百五十比丘,从坐起捉筹。尔时调达,即将是众还自住处,更立法制。调达作是言:“应尽形著纳衣、应尽形乞食、应尽形一食、应尽形露地住、应尽形不啖肉鱼,随何比丘,不憙乐、不忍受是五法者,是人去我等远,与我别异不共语。”
《摩诃僧祇律》:贼肉段者,世尊涅槃后,长老比丘依王舍城住。时有盗贼偷牛,夜在尸陀林中杀啖有残,语林中坐禅比丘言:“尊者须肉不?”答言:“须。”即与满钵。比丘取已持还精舍自食,分与馀比丘。馀比丘问言:“老!何处得此肉?”具说上事。诸比丘言:“长老!汝贼边取物满五钱,波罗夷。”诸比丘不了,往问长老比丘。长老比丘言:“出家人前人如法、不如法,有主施无罪。”如是毘尼竟,是名贼肉段。
《臭秽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杀生宰割并绳缚 盗取妄语与诈欺
习诵邪曲淫人妇 如此之行为臭秽
臭秽非因食肉而
此世诸欲不自制 贪求诸味业不净
邪空邪见难化导 肉食不是实臭秽
粗暴冷酷习暗害 害友过慢无悲愍
吝啬从不行施舍 肉食不是实臭秽
忿㤭刚愎反抗心 谄曲嫉妒自矜扬
亲诸不善有过慢 肉食不是实臭秽
赖债行恶与谗谤 奸商行诈饰言说
于世为恶最下人 肉食不是实臭秽
对诸众生无禁制 取他物品施加害
无戒残忍行不仁 肉食不是实臭秽
贪求诸欲多侵害 常行恶事死至暗
彼等有情入地狱 肉食不是实臭秽
不食肉断食裸体 结发涂尘服兽皮
侍火供养于世间 为得不死多苦行
真言祭祀及牺牲 不分季节激烈行
不度疑惑非净人
守护通路胜根行 质真柔软乐谛法
断一切苦去执著 贤者见闻无执著
斯义世尊反复说 通晓吠陀之彼等
牟尼宣说种种偈 知义无著无臭秽
佛示善说为除苦 开涅槃句无臭秽
帝须谦虚礼如来 当场乞求作沙门
《本生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二四六 油教训本生谭
(菩萨=仙人)
此本生谭是佛在毘舍离附近重阁讲堂中时,对师子将军所作之谈话。彼于归依佛之次日,于食物中添肉供佛,尼干子之徒闻之怒而不悦,思欲害如来之名而非难曰:“沙门瞿昙对决定为供养自己所调理之肉,知之而食。”比丘等集于法堂开始议论:“诸位法友!尼干子到处非难云:‘沙门瞿昙对决定为供养自己所调理之肉,知之而与弟子共同而食。’”佛闻之云:“汝等比丘!尼干子非难我食决定供养所调理之肉,非自今日始,彼于前生即有非难。”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某婆罗门之家,达成年后,出家入仙人之道。为得盐与酸味之物,由雪山地方来波罗奈,翌日入都中托钵。然有某家主人,思欲窘此行者,招行者入于家中设座使坐,献鱼肉之类,于食事终了,自己亦坐于一面云:“此肉决定只为供养尊者而杀生调理者,恶业归于尊者,于我无关。”于是唱第一之偈:
一
打害杀行施 人无自制心
如是取食物 人为罪所污
菩萨闻此唱第二之偈:
二
杀妻儿行事 人无自制心
智慧人食此 不为罪污染
菩萨如此为彼说法,即起座而去。
结分
佛述此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家主是尼干子,而行者即是我。”
《梵网经菩萨戒》: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无著《大乘庄严经论·成宗品》:“
释曰: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偈曰:不记亦同行,不行亦成就,体非体能治,文异八因成。
释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记,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体,六者、非体,七者、能治,八者、文异。
- 第一不记者,先法已尽,后佛正出,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记耶?譬如未来有异世尊即记,此不记故,知是佛说。
- 第二同行者,声闻乘与大乘,非先非后一时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独非佛说?
- 第三不行者,大乘深广,非忖度人之所能信,况复能行?外道制诸论,彼种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说。
- 第四成就者,若汝言,馀得菩提者说有大乘,非是今佛说有大乘,若作此执,则反成我义,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说故。
- 第五体者,若汝言,馀佛有大乘体,此佛无大乘体,若作此执,亦成我义,大乘无异,体是一故。
- 第六非体者,若汝言,此佛无大乘体,则声闻乘亦无体;若汝言,声闻乘是佛说故有体,大乘非佛说故无体,若作此执,有大过失,若无佛乘而有佛出说声闻乘者,理不应故。
- 第七能治者,由依此法修行得无分别智,由无分别智,能破诸烦恼,由此因故,不得言无大乘。
- 第八文异者,大乘甚深,非如文义,不应一向随文取义,言非佛语。”
《成唯识论》:“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 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馀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预记别?
-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 三非馀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 四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馀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 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佛所说。
- 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是佛说。
如庄严论颂此义言:“先不记俱行 非馀所行境 极成有无有 对治异文故”
《成唯识论》:“诸大乘经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弃背流转,趣向还灭,赞佛、法、僧,毁诸外道,表蕴等法,遮胜性等。乐大乘者许能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如《增一》等,至教量摄。”
《佛说阿弥陀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淨土決疑論.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般舟三昧经》卷上:其人闻是三昧已。不乐不信。不入中。反作轻戏语。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乎。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云。是语是何等说乎。是何从所得是语乎。是为自合会作是语耳。是经非佛所说。
《道行般若经》卷第六:若前从我所闻受者,今悉弃舍,是皆不可用也。若自悔过,受疾悔之。随我言者,我日来问讯汝,不用我言者,终不复来视汝。若莫复说是事,我不复欲闻,是故说是皆非佛所说,馀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语,我所说皆佛语。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学佛三书·正信的佛教.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61340561.·〈什么叫大乘和小乘?〉:“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大乘。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 是由于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 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脱,不愿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从佛教的分布来说,通常说北传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国为中心而至日 本、韩国、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传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锡兰为中心而至泰、缅等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实,这是出于北传佛教徒的区分法,南传佛教徒根本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〇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教,在佛教的生活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 而外,没有什么比南传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国大乘佛学的成就,因了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流社会的士君子们,也把佛学当做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
引用中略去的原文:此颂是佛陀在祗陀林针对俱生皮的争论比丘而说,其大意是:那些争论不休的人完全不知道,我们将为此争论所困而走上毁灭之途!如果他们懂得这种危险性,就不会争论了。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一》: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迦叶菩 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十种不净乃至九种清净而复不听。佛告迦叶。亦是因 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云何如来。称赞鱼肉为美食耶。 善男子。我亦不说鱼肉之属为美食也。我说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麦及黑石蜜乳酪苏油 。以为美食。虽说应畜种种衣服。所应畜者要是坏色。何况贪著是鱼肉味。迦叶复言 。如来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种味乳酪酪浆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诸衣服㤭奢耶衣珂贝 皮革金银盂器。如是等物亦不应受。善男子。不应同彼尼干所见。如来所制一切禁戒 各有异意。异意故听食三种净肉。异想故断十种肉。异想故一切悉断。及自死者。迦 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迦叶。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师子已。众人见之闻师子臭亦生恐怖 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秽可恶。馀人见之闻臭舍去。设远见者犹不欲视。况当近之 。诸食肉者亦复如是。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陆空行有命之类悉 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萨不习食肉。为度众生示现食肉。虽现食之其实 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萨清净之食。犹尚不食。况当食肉。善男子。我涅槃后。无量 百岁。四道圣人悉复涅槃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当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读诵经。贪嗜饮 食长养其身。身所被服麁陋丑恶。形容憔悴无有威德。放畜牛羊担负薪草。头须发爪 悉皆长利。虽服袈裟犹如猎师。细视徐行如猫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罗汉。多诸病苦 眠卧粪秽。外现贤善内怀贪嫉。如受痖法婆罗门等。实非沙门现沙门像。邪见炽盛诽 谤正法。如是等人破坏如来所制戒律正行威仪。说解脱果离不净法。及坏甚深秘密之 教。各自随意反说经律。而作是言。如来皆听我等食肉。自生此论。言是佛说互共诤 讼。各自称是沙门释子。善男子。尔时复有诸沙门等。贮聚生谷受取鱼肉。手自作食 。执持油瓶宝盖革屣。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占相星宿勤修医道畜养奴婢。金银琉璃车 磲马瑙颇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贝。种种果蓏学诸伎艺。画师泥作造书教学。种植根 栽蛊道咒幻。和合诸药作倡伎乐。香花治身樗蒱围碁学诸工巧。若有比丘能离如是诸 恶事者。当说是人真我弟子。尔时迦叶复白佛言。世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因他而活。若乞食时得杂肉食。云何得食应清净法。佛言。迦叶。当以水洗令与肉 别然后乃食。若其食器为肉所污。但使无味听用无罪。若见食中多有肉者则不应受。 一切现肉悉不应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断肉之制。若广说者即不可尽。涅槃时到。是 故略说。是则名为能随问答
《断酒肉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二十三日。会其后诸僧尼。或犹云
。律中无断肉事及忏悔食肉法。其月二十九日。又敕请义学僧一百四十一人义学尼五十七人。于华林华光殿使庄严寺法超。奉诚寺僧辩。光宅寺宝度等三律师。升高座御席地施座。馀僧尼亦尔。
制旨问法超等三律师曰。古人云。止沸莫若去薪。息过莫若无言。弟子无言乃复甚易。但欲成人之美使佛种相续与诸僧尼共弘法教。兼即事中亦不得默已。故今集会于大众前。求律中意。闻诸。
僧道。律中无有断肉法。又无忏悔食肉法。
圣严法师《律制生活》佛教的饮食规制:制断肉食,皆出大乘经律,小乘国家未能见到大乘经律,故未断除肉食,也是很难怪的,我们不必攻击他们。即在我们中国的佛教,从东汉开始,直到梁武帝时,所有的僧侣弟子,均未断除肉食,到了梁武帝舍道信佛,听了《涅槃经》以后,便极力主张素食,从他本人开始,并劝一切僧俗佛子,皆断肉食,他以朝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所收的效果,自然很大。从此之后,中国佛教的素食主义,也就形成风尚了。
《杂阿含经》(四九八):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过去、未来、今现在佛悉断五盖恼心,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杂阿含经》(四九):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杂阿含经》(九):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讲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菩萨观见三界内外一切法之生、灭,借此修习毗婆舍那。所以佛陀说:菩萨观五取蕴生灭,依序引发诸毗婆舍那智,接著,先以“预流道”,证知涅槃。其后,他以同样的方式修习毗婆舍那,并借由“一来道”证知涅槃。再者,他又继续修习毗婆舍那,再依“不还道”证知涅槃。然后,他又继续修毗婆舍那,以称为“漏尽智”的“阿罗汉道”证知涅槃,成为具备“一切知智”的佛陀。
《别译杂阿含经》(一〇二):一时,佛在优楼频螺聚落,泥连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佛于树下,独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净众生,使离苦恼,亦能除灭不善恶业,获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处。云何名为四念处耶?观身念处、观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若人不修四念处者,为远离贤圣之法,远离圣道。若离圣道,即远离甘露。若远离甘露,则不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等人,我说终不能得离于一切诸苦。若修四念处,即亲近贤圣法者,若亲近贤圣法,即亲近贤圣道。若亲近贤圣道,即亲近甘露法。若亲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若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等人,即说离苦。”
《杂阿含经》:“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定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槃。如大林树叶,如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槃故。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中阿含经》: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三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
《相应部》47相应14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比丘们!凡那些存在于过去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些世尊也有这样最胜的一对弟子,犹如我的舍利弗、目揵连;凡那些存在于未来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些世尊也必有这样最胜的一对弟子,犹如我的舍利弗、目揵连。
《长阿含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未来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然过去佛给侍弟子,语然后知;今我阿难,举目即知:如来须是,世尊须是。此是阿难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转轮圣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圣王行时,举国民庶皆来奉迎,见已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转轮圣王若住、若坐,及与卧时,国内臣民尽来王所,见王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是为转轮圣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难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难默然入比丘众,众皆欢喜,为众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复次,阿难默然至比丘尼众中、优婆塞众中、优婆夷众中,见俱欢喜,若与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是为阿难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妙法莲华经》: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明昆尊者《南传菩萨道》:菩提(bodhi,觉悟)是指四个道智(maggañāṇa)。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可以有或没有跟它一同生起。
菩提有三种:
(1) 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sammāsambodhi):此菩提是四道智连同一切知智。在此,正等正觉者没有依靠导师,而是自己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除了能断除内心的烦恼之外,它也能断除过去世的习气(vāsanā)。一切知是明了一切值得了解之事。
(2) 辟支菩提(paccekabodhi):此菩提是指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
(3) 声闻菩提或弟子菩提(sāvakabodhi):此菩提是指必需依靠导师(佛陀)的帮助才能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个道智。
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三藐三菩提者是为三藐三菩萨(sammāsambodhisatta),即“未来圆满佛”。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辟支菩提者是为辟支菩萨(pacceka-bodhisatta),即“未来辟支佛”。有很强烈善欲想要证得弟子菩提者是为声闻菩萨(sāvaka-bodhisatta),即“未来弟子”。
明昆尊者《南传菩萨道》:在这部经的注释中也有解释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单只说到十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我们是不可能只修了一次,或两次,或十次,或二十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或一千次,或十万次,或一千万次,或十亿次,或一千亿次,或十万亿次就可成佛的。同样地,我们是不可能只修了一天,或两天,或十天,或二十天,或五十天,或一百天,或一千天,或十万天,或十亿天,或一个月,或两个月,或十万亿个月,或一年,或两年,或十万亿,或一个大劫,或两个大劫,或十万亿个大劫,或一阿僧祇大劫,或两阿僧祇大劫,或三阿僧祇大劫就可成佛。(其他的波罗蜜,即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与舍也是同样的情形。)事实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只有在这么久的时间里,非常恭敬、热诚、认真、透彻与毫无间断地圆满诸波罗蜜之后才能成佛。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这部经的疏钞也强调只有至少修习诸波罗蜜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后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没有其他方法的。这是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法王噶瑪巴2016年亞洲講經法席《心經》課程 (4).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修道”分成“菩萨十地”等等,每个层次里面都有很多的细节.....“十地”跟“五道”有什么差别呢?五道的范围比较广,而十地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因为就像刚刚说的,“十地”是以证悟空性,也就是以圣者菩萨来做的分类。五道的范围,则不局限于圣者,还包括一些凡夫菩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五道所包含的范围,是比较广的。
《相应部》47相应14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比丘们!凡那些存在于过去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些世尊也有这样最胜的一对弟子,犹如我的舍利弗、目揵连;凡那些存在于未来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些世尊也必有这样最胜的一对弟子,犹如我的舍利弗、目揵连。
《长阿含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未来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
《本生经》帝梨富沙、跋梨迦之供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尔时有帝梨富沙与跋梨迦二商人率五百辆车由郁迦罗地方往中部地方之途中,与之原有血缘亲族之天人等阻止其车,劝其献食物与佛。彼等携炒面与蜜丸赴佛之侧曰:“尊师世尊!请以慈心受予等之食物。”佛于受乳粥之日,已失其钵,彼思:“如来不能以手受物,将如何可耶?”于是四大天王知佛之心,以青石之宝珠所作之钵,由四方持来,但为佛所拒。复次以菜豆色之石作四钵持来。佛喜四天子之念,受其四钵,加以重叠,佛曰:“合而为一!”于是于钵之边缘残留四印,成一中形大之钵。佛以此高价之石所作之钵,受其食物。佛于食后而述谢辞。此兄弟之二商人等归依佛法,唱二归依成为信士。二人曰:“予等思欲奉戴尊师赐与之物!”佛以右手抚摸己顶,赠发以为纪念。二人捧发还都后,为佛发建塔,纳入供养。
《论事》第二十一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今称一切方论。遍四方上下,世界安住所,一切世界住诸佛,起自己之思惟,言“一切方住诸佛”,乃大众部之邪执。
一
(自)一切方住诸佛耶?(他)然。(自)东方住诸佛耶?(他)实不应如是言……乃至……。(自)东方住诸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双弟子何名耶?彼佛之近侍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钵耶?于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国、地方耶?(他)实不应如是言……乃至……
二
(自)南方……乃至……西方……乃至……北方……乃至……下方住佛耶?(他)实不应如是言……乃至……。(自)下方住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乃至……于……地方耶?(他)实不应如是言……乃至……。(自)上方住佛耶?(他)实不应如是言……乃至……。(自)上方住佛耶?(他)然。(自)〔佛〕住四王天……乃至……住三十三天……乃至……住夜摩天……乃至……住兜率天……乃至……住化乐天……乃至……住他化自在天……乃至……住梵天世界耶?(他)实不应如是言……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