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梵语प्रकृतिprakṛti巴利语pakati),又译为[1]自性[2]自然[3],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二元论哲学[4],被认为是独立于神我的另一实体,开展万物,有万物本源的意思,又译为原质

佛教采用了这个术语,但赋与不同意义,含义为事物的本质,常与空性同时使用,并将它视为是自性的同义词。在佛教哲学中,本性并不是一个实体,也非万物本源。

概论

薄伽梵歌》中,以原质(prakṛti)和原人为推动世界的第一因、最初因[5]。在印度教中,吠檀多主义占主导地位,本性(prakṛti)被认为是宇宙存在与运作的智慧本质。在数论派中也使用这术语。

于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就开始使用本性这术语,在《阿含经》中就有使用。一般用于指称事物的本质,常与空性同时使用,但在佛教哲学中,不认为本性为世界第一因,也非宇宙的智慧本质。

部派佛教阿毘达摩论藏中,它与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认为是同义字,在一般语句中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在谈到心性本净自性清净心时,只会使用本性(prakṛti)清净。《大毘婆沙论》将《小空经》所说行空解释为本性空[6],并列入十空。

佛教各宗派说法

大乘佛教称诸法本性为如[7]真如[8],对于如来藏学派,即是如来藏佛性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