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真如(梵语:तथाता,罗马化:tathātā;巴利语:तथता,罗马化:tathatā)或实如(梵语:भूततथाता,罗马化:bhūta-tathatā),又译为如实、如如、本无、如,佛教术语,一般被解释为法的本性,即法的真实本质,也就是法的真实自性。
梵语“तथाता”与巴利语“तथता”皆源自副词“तथा”(tathā),意为这样地、如此地、如是地,再加上抽象名词语尾“ता”(tā)之后而来,用来表示“如此如此地呈现”、“如是呈现的状况”,是让事物(法)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成为它成为的那个性质,也就是事物的真实本质。释迦牟尼住世时,经常自称“如来”(梵语:तथागत,罗马化:Tathāgata),也是来自这个字根。汉译佛经时,为了要正确地表示宇宙真实名相的真情实意,只能用“如”或“如如”来形容,意即“就是那样子”的意思。
梵语“भूततथाता”可见于现存的《金刚经》梵文本中[1],译为“真实真如”或“实性真如”,义即《解深密经》七真如中的“实相真如”[2],如来是无虚妄颠倒的诸法实性的异名。其中的“भूत”(bhūta)源自动词“भू”(bhū)的过去分词,意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为,可以被引申为存在、本质、此在、存有(英语:Being)、真实、众生、元素、万物、神明等。汉译为实、真实。在表示实性的“如”前,加入表示无虚妄颠倒的修饰词“真”,合为“真如”,表达了“这如是呈现的性质”,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还要真实的内在存在[3]。
佛教的理念认为,众生的根器不同,而现实中佛教名相又深奥难通,因而,在翻译家思维、运用佛教语言、表达佛教名相、令众生接受佛教理念的过程中,难免对概念名称有所增减,难能恰到其位。
在东晋之前的早期汉传佛教佛经译籍将“真如”译为“本无”[4],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的用词影响,以格义方式汉译而成。当时甚至曾出现“本无宗”。鸠摩罗什译师翻为“如”[5],求那跋陀罗译为“如如”[6],为直译。菩提流支[7]与玄奘[8]译为“真如”,为直译与意译混合。在玄奘之后,多译为真如[9]。
佛教中,真如被用来表示诸法的真实相貌,因为各宗派在教义上,对“真如”有不同角度的诠释,因此“法性”[10]、“实际”[11]、“实相”[12]、“真实”、“实性”、“法界”、 “法身”、“真性”[13]都经常被当成真如的同义词,来代换使用[14]。
释迦牟尼佛教导多闻圣弟子正知善见缘起缘生法[18],透过真实正观,色法等五蕴[19],为无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真实智生,最终解脱[20]。真实正观诸法真实的法性,因难以用语言表示,又以“如”[21]、“如实”、“法如”、“法尔”等来形容它[22]。
部派佛教时期,对于实如观察的结果,起了种种学说。在说一切有部所诵持的《杂阿含经》中,因缘法是“此有故彼有”而缘生法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随顺缘起”[22];而此经的《相应部》和《法蕴论》版本则为缘起是“依此有彼有、法住法界”而缘生法是“无常、有为、所造作”法[23]。《大毘婆沙论》将依据此段论述而认为“缘起是无为”者批判为分别论者[24]。
《十八部论》和《部执异论》记载化地部的本宗同义有:“无为法有九种:一、思择灭,二、非思择灭,三、虚空,四、无我,五、善如,六、恶如,七、无记如。八、道如。九、缘生如。”
南传《论事》注释者觉音记载,北道派主张诸法的如性,即自性,属无为法。学者据此认为在佛教部派中,北道派是最早提出真如学说的学派[25]。
“真如”的最早理论详述见于《解深密经》,有七真如: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2]。玄奘所翻译的“了别真如”也有译为“心真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