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佛教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梵语:धर्म,dharma,巴利语:धम्म,dhamma),音译为昙无、昙摩、昙(省称)、达磨、达摩、驮摩[1],意为轨持[2]、可轨[3]、轨则[4]、自性[5]等。佛教把世间所有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轨则,称为“世间法”,与之相对的是超出世间、无烦恼染著的“出世间法”。依照因缘而出现、变化及消失的是“有为法”,与之相对的是“无为法”。诸漏(烦恼)随顺增长,系缚众生于世间的是“有漏法”,与之相对的是“无漏法”。所有法的集合为“一切法”。作为佛教法宝的正法,则按教、理、行、果加以区分,教即经教,理即义理,行即修行,果即果位。
法的梵文字根来自dha-,意思为持、保持、任持不失,印顺法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发展》说:“法——达磨dharma,是众生的归依处,是佛引导人类趣向的理想与目标。自觉自证的内容,不是一般所能说明的、思辩的,而要从实行中去体现的。为了化导众生,不能没有名字,释尊就用印度固有的术语──达磨来代表。”
在古典梵语,法的拼法是dharma,而在普拉克里特诸语言(古印度俗语)和巴利语中则拼作dhamma。阿育王诏书的古石刻文书中,其婆罗米体写为𑀥𑀁𑀫(dhaṃma),佉卢体(从右往左)写作𐨢𐨿𐨪𐨨(dhrama),并在坎达哈双语岩石铭文将之译为古希腊语的eusebeia(εὐσέβεια,虔诚、灵性的成熟、恭敬神明)和亚兰语的qšyṭʾ(קשיטא,真理、真实)[6][7]。佛教传至中国后,汉语音译为昙无、昙摩、达磨、达摩、达么,对译为“法”。藏语对译为ཆོས(威利转写:chos)。
“法”源自古印度哲学,《俱舍论》释为“能持自相”(又作“自性”、“自体”,此脉络中的“自相”等同于“自性”、“自体”[8][5]),例如色法以“变坏”、“质碍”为性,能保持这样的性质,故名为色法。
《成唯识论》释“法”为“轨持”,其注释解作:“轨”为“轨范”、“轨则”,可生“物解”(轨生物解、轨生他解),“持”为任持自性(或作住持自性),意思是由保持一定的体性(任持自性),显现出事物与事物的差别,引发对事物的认识,了了分明,不会错认(轨生物解)[9][8]。
另一种解释,将“轨范”、“轨则”解释为:心可依循的模范、准则,这个模范、准则或指为佛陀所说之佛理、教法[10],或指为辨彰行法之仪(辨别明白包含律仪在内的修行仪则、轨式。)[11]。
《大乘义章》卷11将“法”区别为五种:一、教法,三藏十二部经。二、世谛(世俗谛)自体。三、真谛(胜义谛)自体。四、因行(因位之修行)自体及因中起行之轨,如六度、三十七道品等。五、果德(果位之功德)自体。卷10分五种:教法、世谛和真谛并为理法、因行易名助道法、果德分作涅槃法和化用法。卷9分三种:教法、理法、行法,果德并入行法。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6区别“法”为四种:一、教,音声、名、句、文身。二、理,二谛、四谛等理。三、行,三乘因位圣者所起自他二利诸行。四、果,三乘无学断烦恼、所知二障所得二种转依果。
若按《大明三藏法数》的简要解释,教即经教,理即性理,行即行业,果即果位。
据《佛法僧义广论》,《俱舍论》的“教法”、“证法”可开展为“教、理、行、果”四种差别。教法的教典中,即包含理法;从理起行,乃可证得诸法实相,所以证法含摄了行法、果法。
“法”其他的用法,还有:
一些佛学家声称佛教教义中的法相当于一神论宗教教义中的惟一真神,在佛教教义中,无处不在的法是众生行事时所应该依照的准则,并且使众生因自己的言行而获得相应的果报,法也是世间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其包摄三界;在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等一些宗教的教义中,无所不在的惟一真神主宰一切并给予万民适当的奖罚,祂也是万物的造创者,万物亦在其内存在,故此这些佛学家声称两者在不少方面上扮演相似的角色[14]。
印传佛教教典《大悲经》宣称所有世间皆由业力所生[15],业与法和合一事使众生出现[16]。《大悲经》把业及法提升至本源的地位,如同创物主一样,这是其他教典不曾提及的说法。
然而,有意见认为比起一神论中的神这个概念,法这个概念更加接近理神论中的神这个概念,理神论认为神与自然法则是相同的。由于一神论中的神是人格化的,有属于自己的意志,而且其与万物相分离,又能够干涉万物的运作,同时不会受制于它们,而法及理神论中的神都是非人格化的,没有属于自己的意志,而且其不是与万物相分离的,并且与其同生同灭,因此有意见认为法不应该被等同于超然于万物之上的造物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