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前东欧及北亚国家(1922–199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罗马化:Soyuz Sovetskikh Sotsialisticheskih Respublik(ⓘ),缩写:СССР,(见其他名称)),简称苏联[注 1],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涵盖东欧大部分区域,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1945年以后达到最大疆域,面积超过2,240万平方公里,跨越11个时区。苏联宪法规定苏联实行联邦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性质不显著,原因是苏联中央政府权力高度集中,由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并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奉行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的国家[4][5]。1945年苏联及其16个加盟共和国中的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是联合国历史上少有的“三票”主权国家。[6]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月15日)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
---|---|
1922年—1991年 | |
格言: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йтесь!(俄文)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国歌:《国际歌》 (1922-1944)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 (1944-1977)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 (修订版) (1977-1991) | |
首都 | 莫斯科 55°45′N 37°37′E |
常用语言 | 俄语 |
宗教 | 世俗国家 |
政府 | 一党制、联邦制社会主义共和国 |
苏共中央总书记 | |
• 1922年-1952年 | 约瑟夫·斯大林(初) |
• 1985年-1991年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末) |
国家元首 | |
• 1922年-1938年 | 米哈伊尔·加里宁(初) |
• 1988年-1991年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末) |
政府首脑 | |
• 1922年-1924年 | 弗拉基米尔·列宁(初) |
• 1991年 |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西拉耶夫(末) |
立法机构 | 最高苏维埃 |
• 上议院 | 民族院 |
• 下议院 | 联盟院 |
历史 | |
• 成立条约 | 1922年12月30日 |
• 苏联解体 | 1991年12月26日 |
面积 | |
1938年 | 22,403,000平方公里 |
1970年 | 22,402,200平方公里 |
1991年 | 22,402,200平方公里 |
人口 | |
• 1938年 | 170,467,186 |
• 1970年 | 241,720,134 |
• 1991年 | 293,047,571 |
货币 | 苏联卢布(SUR) |
时区 | UTC+2至 +12 |
电话区号 | +7 |
ISO 3166码 | SU |
互联网顶级域 | .su |
今属于 | |
1917年2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迫使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沙俄帝国政府垮台,出现资产阶级组织的临时政府和无产阶级代表的苏维埃(俄语意为“代表大会”)并存的局面;同年11月,以列宁为首的社会民主工党(即布尔什维克,后改组为俄国共产党)领导底层工农和革命士兵,发动十月革命,推翻执政不到八个月的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俄国(苏俄)。忠于皇帝的武装势力联合富农、地主等资产阶级组成白军,与俄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展开内战争夺政权,最终红军击败各路白军势力和干涉此战的多国军队,于1922年10月取得内战的胜利,巩固政权;同年12月30日,苏俄和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签署《苏联成立条约》,苏联成立,并后续纳入更多加盟国,版图不断扩张。1924年苏联首任领导人列宁逝世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从政治斗争中胜出,获得苏联的领导权。经济上,斯大林以计划经济模式作保障,在经济大危机期间仍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引起的西方移民苏联潮,同时推行大规模重工业化使苏联短时间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政治上强调性别平等、设立福利制度但也发起大清洗,致使逾百万人在社会主义国家内的政治路线斗争中遭到整肃。[7][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透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日中立条约等,苏军从此进入东欧多国,与纳粹德国分庭抗礼,直到希特勒伙同其仆从国于1941年6月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这场规模空前庞大、战况格外激烈、死伤极其惨重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红军反守为攻,1945年4月击败德国,标志着二战欧洲战场的终结。战后苏联控制曾被德国占领的一众东欧国家,并与美国、英国、法国瓜分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和奥地利,凭借土地、人口等资源的庞大体量以及雄厚的军事实力跻身为美国之后的世界上又一个超级大国,并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暨常任理事国,在各类国际事务中掌握话语权。出于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外加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对立,苏联及其卫星国在1955年结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开启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形成两极化的国际政治格局。美苏双方分别代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以代理人战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一系列政治较量,并大力发展核工业与航天技术,进行核军备竞赛与太空竞赛,一度引发核战争危机,同时也将人类科技文明推向巅峰。冷战期间,苏联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等也曾产生尖锐的矛盾。[9]
1980年代初期,苏联的石油出口额因国际油价下跌而缩水,加之长年的军备、太空竞赛以及为改善民生而大力施行的福利政策对国库造成严重损耗,苏联的经济发展被拖垮,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力愈发落后于美国。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民族矛盾的爆发及东欧剧变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冲击,苏联的红色联邦体系开始瓦解,同时根据宪法各加盟国纷纷退出苏联恢复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次日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成立69年的苏联就此解体。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作为苏联最大加盟国,继承苏联主要的经济、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但在人口损失近半的情况下,旧时的强盛局面已不复存在。苏联解体后,其大部分加盟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在各自拥有独立主权的前提下继续合作。原为苏联卫星国的东欧国家则由于意识形态因素、国土安全和民生经济发展需要,陆续加入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西方阵营(北约等)。[10][11]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俄语:Совет,罗马化:Sovet)是俄语词汇音译,意为“集会”、“罢工大会”、“代表会议”或者“议会”。苏维埃共和国本意即为以“议会模式”建立的共和国。
苏联15个加盟国的官方语言名称为:
除俄语外的上述14种语言中,乌孜别克语、哈萨克语、阿塞拜疆语、摩尔多瓦语、吉尔吉斯语和土库曼语使用“苏维埃”原词或同源词,余下则采用本地语言中意为“会议”的词汇作为翻译。
苏联使用俄罗斯语,以莫斯科为首都,俄罗斯人占比最高,第一个苏维埃国家是苏俄(且领土最大),实际上以俄罗斯为主体,苏联在中文语境中有时也会被错误地通称为“俄罗斯”或者“苏俄”(苏俄其实是苏联的构成国之一)。在英语中也同样如此,例如牛津词典中对于“Russian”一词的解释有“历史上一般代指前苏联国民”的义项。[12]
中苏交恶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苏共领导下的苏联走了“修正主义”路线,因此如称呼美国“美帝”(美帝国主义)般称呼苏联“苏修”。文革后少用。
在苏联解体之后,苏联不复存在,大部分被俄罗斯联邦所继承,因而出现了“前苏联”的用法,但这种冠以“前”的用法常被视为累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皇帝尼古拉二世下台,君主制俄罗斯帝国灭亡,出现由市民阶级组织的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俄语意为“代表会议”)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于选举后暴力解散俄国立宪会议(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左翼俄国社会革命党得票率超过50%,居第一位;布尔什维克党得票率仅为25%。然而以布尔什维克为首的苏维埃政权不承认这一选举结果,苏维埃政权有自己的苏维埃大会,自然不会承认已经被自己推翻的临时政府的权力机关)史称十月革命及一月剧变。革命后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其后与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及其盟国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3][14][15][16]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沙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其中包括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华民国[17])。恰在此时,原俄罗斯帝国境内持完全不同政治主张的各派势力——包括支持恢复帝制的保皇党、支持建立全民普选民主的共和派、被布尔什维克党定性为假社会主义而遭镇压的社会主义者(如左翼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东正教会的虔诚信徒等代表富农、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力量,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起数量庞大、所占地域极其广阔的白军,由高尔察克、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分别在各地指挥,发起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苏俄内战。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趁此俄国内战的良机,也相继建立数个独立主权国家,如西蒙·彼得留拉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库班哥萨克建立的库班人民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而独立。
由于白军内部矛盾激烈,组成白军的各派势力争权夺利、内斗不断,白军组织松散,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服众的政治核心,所以经过近4年的(1917年11月—1921年的反抗白军、乌军、黑军、绿军等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的俄国内战,在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击败白军,处决高尔察克,将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人赶出国境;并击败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外国军队的联合武装干涉,逼迫美国、英国、法国从列宁格勒、乌克兰和外高加索撤军,逼迫美国、日本和中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消灭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使其生存下来。战时,为了集中全国力量,消灭敌人,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帮助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挺过国内战争的危机。战后,战时共产主义继续实行,产生诸多社会矛盾,发生喀琅施塔得起义。为解决国内矛盾,缓解政治危机,1921年3月21日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新经济政策,代替先前施行的战时共产主义。
1920年4月,苏俄红军于反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刚刚建立的波兰对苏俄内战的干涉时攻入波兰境内,准备通过军事行动先解放波兰,进而推动世界革命解放整个欧洲。德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在西欧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军队的军事行动多有响应。最终鉴于苏俄内部矛盾重重以及外国干涉军和内部问题,苏俄红军在华沙战役打响后不久被撤回,苏联与波兰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划分国界,世界革命与解放全欧洲的计划暂告一段落。[18]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签订《苏联成立条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
由于多年战争,苏俄的生产力大大减弱。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19]发挥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将矛头指向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于是,列宁转而实行较接近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的生产力恢复至1913年的水平,然而,苏联依然落后于西方国家。斯大林和共产党内多数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不仅损害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也没有足够优秀的经济表现,甚至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都没有。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苏共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在1924—1929年间动用政治手腕,先在1924年联合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排挤托洛茨基,又在1926年联合公认的党内右派(支持延续新经济政策)布哈林击败党内左派——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的“托季联盟”,最终在1929年打倒布哈林,夺得最高权力并彻底结束新经济政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20]
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曾经将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恢复至1913年的水平。斯大林和共产党内多数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不仅损害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也没有足够优秀的经济表现,甚至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都没有。因此斯大林主义者认为,苏联必须加速工业化进程,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在1920年代末期,斯大林发起一波激进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的工业和农业实施彻底改造。这个被称为“大转向”的经济改革,意味着斯大林对之前列宁从1921年春天俄国内战结束后就一直坚持实行的较接近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的全面摒弃。
斯大林的经济改革并非人人都接受,斯大林为巩固个人地位和成功,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在1934年时任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被暗杀后以“肃清反革命”为由展开大清洗,此后数以千万计的人被送进劳改营甚至遭到处决,在大清洗中被处决的人中包括十月革命时期的布尔什维克主要领导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和布哈林,以及实际执行大清洗的秘密警察领导雅戈达和叶若夫。斯大林也以1932年苏联大饥荒(尤其是乌克兰大饥荒)等失败的农业政策而闻名(强制共产工业化),他也是整个西方世界普遍公认的独裁者,残害无数政治异见分子。
美国历史评论家詹明信曾评论到:“斯大林……成功地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经济方面”,认为斯大林带给人们一个“现代化的苏联,把一个农业社会成功的转变为一个拥有受过教育的人民和拥有科学上层建筑的工业国家。”[21]但罗伯特·康奎斯特反对这样的结论,指出“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是排名第四至五之间的工业经济体”,并认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的进步完全可以脱离农业集体化、饥荒和恐怖政策。根据他的说法,苏联工业上的成就远远小于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苏联式的工业化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反创新的死胡同”。[22]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并姑息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注 2]。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而不果,英法却相继同纳粹德国发表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与此相反,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此后,在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派遣外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结盟秘密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与苏联协同发动的波兰战役令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于9月17日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并发动冬季战争使芬兰割出西卡累利阿并占领罗马尼亚王国的南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部分地区,使这两国对苏关系恶化并亲近德国。并在波兰卡庭森林处决近两万名波兰战俘。1940年7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红军占领并强行并入苏联,又强行让罗马尼亚割让摩尔达维亚(摩尔多瓦)给苏联,这些行为加速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国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颇不得人心。亚洲方面,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互相承认满洲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抗联从满洲撤入苏联境内。并将中东铁路卖给满洲国。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联合其他轴心国盟友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苏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在开始的头一周苏军就损失九百架飞机、几千门火炮、一千多辆坦克与几十个正规师。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1941年秋天,德国军队已攻到莫斯科西北近郊,当时苏联政府与各国使节转到现在位于南方的萨马拉市。11月7日当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抵达被围困的莫斯科市并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所有校阅部队在典礼后立即开赴战场。此活动振奋人心。当年苏联政府将此悲壮仪式拍成纪录片在各地播放,在二战时对团结国家民心发挥极大效果,为苏联争取最后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苏军最终在莫斯科战役击退德军。1943年初,苏军经过浴血奋战,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击溃轴心国军队,并在库尔斯克会战大胜德军,苏军在战场上掌握主动,1944年苏军攻势猛烈,东欧三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向苏联投降,德军全线崩溃。1945年5月1日,苏联红军占领纳粹德国首都柏林,同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全歼日本关东军,虽然苏联和日本的双边关系在1956年签署《日苏共同宣言》后正常化,但是两国却因在北方四岛的领土争端而未签署和平协议。
1944年10月,图瓦人民共和国加入苏联。1945年,苏联与中国代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根据双方协议,中华民国政府按公投结果决定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1945年后,由于苏联控制中国满洲(中国东北)及蒙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欲接管满洲,以便能更好的与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继续展开武装斗争。而斯大林则为了避免和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国民政府进一步加深冲突,拒绝毛泽东的要求,决定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尽管如此,苏军于1946年在撤离满洲回国之前,依然为中共抢占满洲的真空地带提供很多便利条件[23],例如苏联红军曾经把缴获自日本关东军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给中共将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24]。苏联情报机构将军帕维尔·苏杜普拉图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特殊使命》中说,苏联在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这些战略进攻行动期间特意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协商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计划,他们想以此转移美国对中国国共内战的战略注意力,将美国的援助重心牵制在欧洲,减少美国对敌视中共的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队的援助力度。[25]1950年,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条约,承认外蒙古独立的现状,苏联租用旅顺及大连军港。苏联承诺1952年底前无偿交还长春铁路,在签订对日和约和最迟不超过1952年底撤出旅顺港。
在朝鲜战争中,金日成曾经得到斯大林很多帮助,苏联空军秘密参加朝鲜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前司令王海承认虽然被施加很多限制(如只能在平壤及平壤以北的米格走廊作战,不准在海上或韩国领空作战,作战时必须穿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或朝鲜人民军军服,空中联络时必须使用汉语或朝鲜语),但朝鲜战争初期“空战仍然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26]。虽然朝鲜在战前希望达到的统一朝鲜半岛目标并没有实现。[27][查证请求]
1947年9月,苏联、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意大利九国共产党的代表在波兰召开会议,宣告成立共产党情报局。由于在巴尔干联邦和希腊内战问题上铁托和斯大林的矛盾,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开始相互指责,同时苏联把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情报局,1948年莫斯科通知铁托,苏联决定撤回全部在南的苏联专家和工作人员,双方正式交恶。[28]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病逝,马林科夫继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并成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排名第一的领导人,但九天后马林科夫便辞去党内职务,赫鲁晓夫取代马林科夫并于同年9月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在之后的数年里赫鲁晓夫在政治斗争中相继击败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并掌握最高权力,与米高扬、苏斯洛夫等人形成集体领导制度。此后,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期。
在此期间,赫魯晓夫结束秘密警察,释放数百万政治犯,允许被流放的少数民族返乡,为近2,000万人恢复名誉,并于1960年关闭臭名昭著的古拉格系统。但赫魯晓夫通过苏共二十大上发表的秘密报告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荡,引发波兰哥穆尔卡新政府的反苏情绪和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裴多芬俱乐部”为主导的带有强烈反苏情绪的匈牙利事件。
此后,苏联和很多国家爆发政治冲突。但在太空科技领域,苏联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苏联于1957年发射的史普尼克一号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1961年成为世界上首个进入太空的人类,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在1963年成为世界上首个进入太空的女性,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1965年成为世界上首个完成太空行走的人类。
1960年,中苏决裂。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1963年相继发表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谴责赫鲁晓夫的批判斯大林与搞经济改革,是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搞修正主义即假社会主义。[29]霍查领导下的阿尔巴尼亚公开支持中共谴责苏联,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在内部文件中赞成中共(但朝鲜在公开场合中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左右逢源,来回摇摆,保证自身的最大利益。[30])苏修这一称号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邓小平和阿利雅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上台并实行经济改革后才废止不用。
1959年,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赫鲁晓夫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厨房辩论”。[31]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32]
1964年10月14日,赫魯晓夫被以不流血政变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取代其出任第一书记,成为最高领导人,他在解除谢列平等人的威胁之后,跟作为政府首脑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作为国家元首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一起建立“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体制。[33]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停滞时代/集权主义的复辟)。在此时期内,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跟上美国;但是,苏联整体经济水平依然落后于美国。勃列日涅夫为了改善此状况,通过推行福利体系来提高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使得苏联人享受到稍稍次于东德的富裕,但由于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这种福利体系为日后石油贬值后的苏联衰弱埋下伏笔。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凭借著强大的军力,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多次在东南亚与南亚引发武装冲突,并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阵营。1969年,苏联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多次发生边境军事冲突,几乎濒临战争的边缘,此举也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的关系在1972年后得以改善,冷战的局势也开始转变为中美联手抑制苏联。尽管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极力在中东地区扩张,扩大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当苏联支持的埃及和叙利亚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再次败给以色列之后,借助战后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间的穿梭外交谈判,哈菲兹·阿萨德领导下的叙利亚开始谋求在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平衡外交,不再专一依赖苏联。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领导下的埃及与苏联彻底闹翻、反目成仇。[34]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苏联的国内外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苏联的军事、经济力量因此发展迅速,加上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大幅上涨,欧美国家发生经济滞涨,而苏联作为石油出产国,反而因油价上涨获利众多,随着苏联实力的增强,苏联开始在全球实施影响力,特别是对第三世界进行干预。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极其大力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以及通过古巴进行代理人战争,在非洲国家进行直接的军事干预,例如参与安哥拉内战和欧加登战争等,但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强力援助和军事行动极大的损耗苏联国力,更加诱导了国家对军事工业的投入,让苏联经济结构更为畸形,强势的扩张也破坏了70年代美苏之间好不容易缓和的局面,更招致了国际上大量国家的厌恶和反对[35][36]。
1970年代,在对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到强调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联合公司。[32]政治上勃列日涅夫结束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斯大林的形象。[37]但赫氏改革在苏联,以及在东欧的卫星国,如卡达尔的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部分延续,如卡达尔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
1983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710美元,是美国同时期的三分之一,而东德则达到5670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自称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国家。[38]但当苏联在勃列日涅夫命令下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导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后,尤其是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苏联人民的日用品消费和副食(如奶酪、黄油)等的采购都受到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2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
1982年,勃列日涅夫病逝。时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接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职位,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开始着手整顿苏联经济,进行经济改革[39],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经济刺激制度,改革经济管理制度[40],成立经济部等措施,安德罗波夫的经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3年一季度,生产增长了6%。1983年,国民收入增长3.1%,工业生产增长4%。同时为应对当时苏联官僚严重腐败的问题,安德罗波夫还开展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调查了“乌兹别克案”、“棉花案″等对苏联社会影响巨大的腐败案件。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措施和开展的反腐败运动受到当时苏联民众欢迎,被称为“安德罗波夫革命”[41]。但因健康迅速恶化,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仅执政15个月即病逝,安德罗波夫死后由康斯坦丁·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职务。而契尔年科在接任总书记职务前健康状况就已经十分恶劣,上任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契尔年科时期的苏联主要还是依照安德罗波夫生前的改革政策继续执行。1985年3月,仅任总书记13个月的契尔年科去世。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后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及契尔年科皆在上任不到两年便病逝。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新任总书记,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戈尔巴乔夫属于改革派。 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实施“加速”战略,计划扩大政府投资来提振苏联经济,但“加速”战略加剧了苏联财政赤字,加上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当时苏联财政形势急剧恶化[42]。同时发起的反酗酒运动也激化了社会矛盾[43]。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他与他的亲密同僚和朋友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共同的集体领导下,苏联开始实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在经济上希望彻底抛弃计划经济并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主张对苏联政府过去犯下的很多历史污点和历史错误进行清算,平反冤假错案。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智囊雅科夫列夫还提出“多一份民主,就多一分社会主义”的口号,主张维护和增大苏联人民的民主权利。[44]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包括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开放性”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逐渐失去民心。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在1930年、1940年代流放和打压鞑靼人、车臣人等少数民族行为的强烈谴责,激发苏联多个少数民族群体强烈地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情绪,1988年鞑靼人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抗议示威是苏联的民族关系开始步入剧烈动荡期的标志,也预示着苏联解体和崩溃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45]。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为首个脱离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赫鲁晓夫时期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是对极权主义体制的第一次冲击,是朝社会民主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不过,戈尔巴乔夫认为赫鲁晓夫在揭露斯大林方面还有局限性。1990年7月,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清楚地写道:“极权的斯大林体制给国家、人民、党、社会主义思想本身造成巨大损失,这一体制正在被消除,苏联正在走向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44]
1991年8月19日,苏共党内保守派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为防止戈尔巴乔夫下放权力导致国家解体而发动政变,被称为八一九事件,他们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软禁,并试图派兵拘禁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但由于军队倒戈以及民众反对,政变在三天后以失败告终,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均被逮捕并遭到政治清洗,虽然此时戈尔巴乔夫依旧是苏联总统和苏共中央总书记,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才是实际上的领导人。
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一小时后苏共中央在莫斯科的大楼被查封。五天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联共产党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宣布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小国独立,并支持三国加入欧盟和联合国。1991年12月8日,叶利钦联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及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罗斯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三国脱离苏联独立,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以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成为最后一个宣布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以外的其他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在独联体成立后苏联将停止存在。
1991年12月25日,为了避免苏联境内爆发内战[46],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由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取代。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告苏联正式解体,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的主要国土、工业设施和军事设施。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2,402,200平方公里,覆盖六分之一的地球陆地表面积,与北美洲面积相当。欧洲部分为苏联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亚洲部分延伸到太平洋西岸和阿富汗边界而人口较少。苏联横跨11个时区,自东向西横跨10,000公里,自北向南近7,200公里。不过因为位于大陆北部,它只有5个气候带:苔原、针叶林、草原、沙漠和山地。
苏联拥有超过60,000公里的边界,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与阿富汗、中国、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伊朗、蒙古、朝鲜、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接壤,并与瑞典、日本、美国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境内最长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最高峰是高7,495米的共产主义峰(今伊斯梅尔·索莫尼峰),位于塔吉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和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也位于苏联。
冷战时期,苏联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与印度,高于对手美国。
苏联战后的人口普查一般安排在逢9的年度,如1939年、1949年、1959年。
苏联的人口:
排名 | 共和国 | 人口 | 排名 | 共和国 | 人口 | ||||
---|---|---|---|---|---|---|---|---|---|
莫斯科 列宁格勒 |
1 | 莫斯科 | 俄罗斯 | 8,967,000 | 11 | 第比利斯 | 格鲁吉亚 | 1,240,000 | 基辅 塔什干 |
2 | 列宁格勒 | 俄罗斯 | 5,024,000 | 12 | 古比雪夫 | 俄罗斯 | 1,254,000 | ||
3 | 基辅 | 乌克兰 | 2,588,000 | 13 | 埃里温 | 亚美尼亚 | 1,202,000 | ||
4 | 塔什干 | 乌兹别克斯坦 | 2,072,000 | 14 |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 乌克兰 | 1,178,000 | ||
5 | 巴库 | 阿塞拜疆 | 1,759,000 | 15 | 鄂木斯克 | 俄罗斯 | 1,148,000 | ||
6 | 哈尔科夫 | 乌克兰 | 1,610,970 | 16 | 车里雅宾斯克 | 俄罗斯 | 1,142,000 | ||
7 | 明斯克 | 白俄罗斯 | 1,589,000 | 17 | 阿拉木图 | 哈萨克斯坦 | 1,128,000 | ||
8 | 高尔基 | 俄罗斯 | 1,438,000 | 18 | 敖德萨 | 乌克兰 | 1,115,000 | ||
9 | 新西伯利亚 | 俄罗斯 | 1,437,000 | 19 | 顿涅茨克 | 乌克兰 | 1,109,000 | ||
10 |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 俄罗斯 | 1,365,000 | 20 | 喀山 | 俄罗斯 | 1,094,000 |
苏联名义上近似于联邦制,根据苏联成立宣言和条约,历次苏联宪法所规定:苏联是各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联盟国家,各加盟共和国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加盟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宪法,还可以自由退出联盟,还有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外国缔结条约及交换外交和领事代表、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权利(1936年宪法,还规定加盟共和国均有权建立自己的军队)。各加盟共和国间的疆界,须经有关共和国彼此协商并经批准始可予以变更。加盟共和国下辖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简称自治共和国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ССР)也拥有较大的权利,拥有自己的宪法,自治共和国的领土未经其同意也不得予以变更。[47]因此苏联的行政区范围理应当是由联盟下的各国政府自行独立管理的,乃是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不过,实际操作上则更多地表现出单一制的国家特点。
解体之前(1989年),全联盟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包括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及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下设边疆区和州,全国共有155个州(область)和6个边疆区(Края),在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按各民族人数多少分别成立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自治专区,全联盟共设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10个自治专区(автономный район)。
这15个加盟共和国和分别是:
宪法顺序 | 加盟共和国 |
---|---|
1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
2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3 |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4 | 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5 |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6 |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7 |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8 |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9 |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0 |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1 |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2 |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3 |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4 | 土库曼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5 |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苏联1956年–1991年时期各加盟共和国地图 | |
根据苏联宪法的第六条,苏联共产党及其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统治核心。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是最高领导机构。在斯大林时代以后,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苏共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谁能够掌握中央委员会的多数票,谁就能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实际上自斯大林开始,苏联的最高权力主要集中在总书记或第一书记手上,而且该职务为终身制。
苏联共产党的政治局委员属于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享受专门的医疗保健,可以去小白桦商店购买免税低价的西方进口奢侈品,住上国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专用的车队和位于马路中央的专用快车道,还有专用的狩猎林区和疗养海滩。他们的子女可以轻易地入党,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这样的名牌大学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贸部和驻外使馆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这个阶层还包括军队、克格勃的首脑,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官员。次一等的阶级为工厂厂长、银行经理、地方领导和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人物。他们控制物资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权。
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时代最低,不过,这也是和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处境有关的。赫魯晓夫时代政治解冻,苏联与美国展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民众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勃列日涅夫更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概念,国内的政治斗争不再牵涉到普通民众,并且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生活工资也有发放,苏联消费品虽然没有多少选择可卖,质量低下,但是物价也比较低。虽然内部护照限制了流动,但工作之余很多人都能拿到黑海甚至出国去东南欧度假的奖励,或者领着政府补贴在疗养院(非字面意义上,是苏联对游乐中心的称呼,因为在苏联不鼓励度假时饮酒夜冲等刺激性的放纵[48])里休养。[49]还有汽车可以用工作年资凭票分配,这是苏联模式的福利国家概念。[50]只是与北欧以资本基金提供的福利国家不同,苏联的福利政策由国家企业提供,故并没有雄厚的金融经济作为其财政保障,而是受到油价波动与生产力的影响,因此造成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经济困难与不平衡。[51]苏联宪法为国有就业提供保障,因此人们觉得不一定非得认真上班不可。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问题都没能解决,这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而逐渐落后。
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斗争,失败者被迁到边远地区担任无足轻重的职务。对于持不同政见者,视其影响力的高低,采取流放出国或者关入特殊精神病院的惩罚。普通民众中的政治犯则像刑事罪犯一样关入监狱和劳改营。克格勃是苏联恐怖特务统治的代名词,它有70多万雇员,和差不多同等数目的告密者。克格勃的势力在国内渗透到各个阶层和各个部门。事实上,“克格勃”这个词如今已经变成秘密警察恐怖统治的代名词。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在1960年宣布停止秘密警察制度并关闭臭名昭著的古拉格,但秘密警察依然大规模存在于苏联以及其位于东欧的卫星国境内。而克格勃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才停止运作。
苏联政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有显著变化,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与新思维,力图从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审视社会主义道路,并摆脱斯大林模式留给苏联的一切不合理的遗产。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一月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改革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社会全面民主化”是苏联“现行政治制度变革的纲领”;改革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会主义非常接近,并且从原则上摒弃斯大林主义。
1922年—1936年 | 1936年—1946年 | 1946年—1988年 | 1988年— 1990年3月14日 |
1990年3月14日— 1990年12月26日 |
1990年12月26日— 1991年12月26日 | |
---|---|---|---|---|---|---|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 | 苏联最高苏维埃 (含联盟院与民族院) |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 |||
最高立法、检察机关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 苏联最高苏维埃 (含联盟院与民族院) (自1990年起仅行使立法和检察权) | |||
闭会期间 最高立法、检察机关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 主席团 | |||||
国家元首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 主席团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苏联总统 | |||
最高行政机关 | 苏联人民委员会 | 苏联部长会议 | 苏联内阁会议 |
任次 | 姓名 | 肖像 | 任期始于 | 任期终于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备注 |
---|---|---|---|---|---|---|---|
1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1917年11月8日 | 1924年1月21日 | 1870年4月22日 | 1924年1月21日 | (53岁)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 |
2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1922年4月3日 | 1953年3月5日 | 1878年12月18日 | 1953年3月5日 | (74岁)1922年4月3日当选总书记,1941年起兼任苏联人民委员会(1946年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24年1月21日至1953年3月5日期间为最高领导人。1952年苏共十九大取消总书记一职,他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第一)。 | |
3 |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 1953年9月7日 | 1964年10月14日 | 1894年4月17日 | 1971年9月11日 | (77岁)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1964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
4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1964年10月14日 | 1982年11月10日 | 1906年12月19日 | 1982年11月10日 | (75岁)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4月8日改称总书记)。1960年-1964年以及1977年-1982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
5 |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 1982年11月12日 | 1984年2月9日 | 1914年6月15日 | 1984年2月9日 | (69岁)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
6 |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 1984年2月10日 | 1985年3月10日 | 1911年9月24日 | 1985年3月10日 | (73岁)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
7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1985年3月11日 | 1991年8月24日 | 1931年3月2日 | 2022年8月30日 | (91岁)苏共中央总书记,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为苏联总统 |
苏联在其存在期间,军事实力强大,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的国家,1988年,苏联红军的总兵力达到685万(不含安全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是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和苏联部长会议。1974年成立苏联国防会议作为军事领导机关,主席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担任。军队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服役3年,其他军兵种2年。
苏军分为6个军种:
及边防军(国家安全委员会管理)和内务部队(内务人民委员部管理) 苏联是华沙公约的创始国,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国拥有驻军。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驻有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
苏联除了对加盟的共和国有操控能力外,还对世界不同国家有实质上的统治。苏联主要影响的地方有东欧及亚洲零星国家,当中大部分是苏联的卫星国。
苏联在东欧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多数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被苏联操纵。原因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军德国时,苏联借此将势力范围扩大至东欧诸国。在冷战时期,东欧受苏联操纵或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及保持中立的国家之间的界限被称为铁幕,铁幕以东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建立许多卫星国,而后与卫星国组成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东欧卫星国家:
当时的南斯拉夫及阿尔巴尼亚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是和苏联同盟。阿尔巴尼亚于1961年因中苏决裂而退出经济互助委员会。
奥地利部分东方领土是苏联的占领区,直至1955年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为止。
芬兰虽是中立国,但在冷战时其外交政策受苏联影响,至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才得以独立实行外交政策,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苏联在亚洲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中亚、东亚、东南亚及中东也有与苏联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尤以东亚及东南亚最为显著。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亚洲国家:
与苏联同盟的亚洲国家:
苏联奉行社会主义,是全世界第一个进入发达状态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通过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共产国际领导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但事实上,苏联和当时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状态,其中最大的敌人除西方的北约外,便是同属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60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大陆建立军事基地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强硬拒绝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便认为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而与其展开意识形态论战,后从论战演变为军事冲突。
实际上苏联在冷战时期除朝鲜战场秘密参与外,即使最危险的古巴导弹危机也并未与西方国家发生过直接军事冲突。然而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近三十年间,却发生严重的珍宝岛武装冲突,将两国推向战争边缘。虽然苏中两国关系经历巨大变化,但苏联从1949年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的二十多年间,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从坚定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经历三次不同的转变,这三次转变是与两国关系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恶化近三十年外交关系在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才得以正常化。[来源请求]
苏联在非洲都有零星的同盟国,这些同盟国主要集中在南非以及东非。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非洲国家:
与苏联同盟的非洲国家:
苏联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国,主要是引发古巴危机的古巴,古巴革命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与美国断交。此外,拉美不少政权曾为是社会主义政权,如格林纳达的人民革命政府、尼加拉瓜的奥尔特加。奥尔特加在1979年领导尼加拉瓜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桑解阵政权后,陷入内战,苏联亦有参与。
这些国家大部分都在苏联中后期、共产主义政权结束、苏联瓦解及冷战结束时与苏联脱离关系。
苏联在冷战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产业发展却不均衡,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天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中下游。苏联的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和国家调控,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和价格都由隶属于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规定。
在沙俄时代,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的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破坏,苏联的粮食一直不能自给自足。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完成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通过隶属于集体农庄机械站的拖拉机、汽车和联合收割机实行机械化播种与耕作。
苏联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其他重要作物还有甜菜、棉花、马铃薯、玉米、烟草。高加索地区有咖啡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总理赫鲁晓夫1959年在首都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厨房辩论”。[31]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对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变为强调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联合公司。[32]但改革在东欧的苏联卫星国,如卡达尔的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延续。如卡达尔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38]但当勃列日涅夫下令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而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苏联人民的副食(如奶酪、黄油)采购和日用品消费都开始受到明显影响,生活品质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
苏联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国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苏联著名的大学有莫斯科大学、国立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苏联解体之后更名为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苏联解体之后更名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
苏联科学研究中心是苏联科学院。作家机构为苏联作家协会。官方通讯社为塔斯社。苏联共产党机关报为真理报,其他主要报刊还有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劳动报、红星报等。
苏联科学技术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苏联的文学、艺术、电影、出版工作由苏联共产党控制,并部分允许自由创作。“消极”、“颓废”的作品(相当于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受到限制和被禁止。但是在苏联时代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仍然取得伟大成就,例如,诗人叶塞宁,阿赫玛托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家肖洛霍夫,导演塔可夫斯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舞蹈家乌兰诺娃等等,他们中许多人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苏联的文化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在十月革命后的第一个十年氛围相对自由,艺术家们运用不同风格进行试验,以创作出独特的苏维埃艺术。列宁同时希望艺术能为俄罗斯人民所理解。而另一方面,上百名知识分子、作家和艺术家被流放或被处决,并将他们的作品查禁,例如叶夫根尼·扎米亚京和尼古拉·古米廖夫。[56]
政府鼓励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一些实验性质的作品被大量创作出来。此时比较活跃的作家有马雅科夫斯基和高尔基。由于电影对识字不多的人群具有巨大影响力,故政府鼓励电影创作,此时艾森施泰因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随后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文化主要为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其他的艺术流派受到严重的打压。许多作家也被监禁并处决。[57]
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早期为赫鲁晓夫的政策缓和时期,审查大幅减少。此时的苏联文化更为关注个人生活,一些实验性质的创作又重新被允许,此时出现一些批评角度的作品。政府更放松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调,一些小说的主人公转而更关注自身生活的问题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一些不同政见的地下小说也被创作出来。在建筑风格方面,赫鲁晓夫时期的建筑更重视功能性的设计而舍弃斯大林时期繁复的装饰。
苏联在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成绩:
苏联主要有八个公立假日,其他假日与公立假日合计约30个。
日期 | 名称 | 俄文名称 | 附注 |
---|---|---|---|
1月1日 | 新年 | Новый год | 通常是每年庆祝规模最大的节日,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大多数圣诞节期间的习俗被移至新年前夜。 |
2月23日 | 红军日 | День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ии и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
纪念1918年2月苏联红军的建立。 |
3月8日 | 国际妇女节 |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женский день | |
4月12日 | 宇航日 | День космонавтики | 纪念1961年尤里·加加林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
5月1日 | 国际劳动节 | Первое Мая - День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солидарности трудящихся |
在5月1日和2日庆祝。 |
5月9日 | 胜利日 | День Победы | 苏德战争结束日,1945年纳粹德国在这一天投降。 |
10月7日 | 苏联宪法日 | День Конституции СССР | 纪念1977年版苏联宪法通过,1936-1977年间为12月5日。 |
11月7日 | 十月革命纪念日 | Годовщина Великой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or Седьмое ноября |
纪念1917年的十月革命,也是国庆日。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