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联经济是一个集国有资本、集体农业、工业制造业和行政规划于一身的系统,特点是国家的全权控制、自给自足、公有化制度。苏联的工业管理体制和物资供应体制由1930年代开始确定。在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推行大规模工业化之前,苏联曾经是一个农业国家。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的物资供应体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7年以前的按照部门供应,1957年到1965年的按照地区供应,以及1965年以后全国统一供应。解体前几年的经济被认为由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差劣管治和计划经济的不足。但苏联经济于1960年代或1970年代达到繁荣和鼎盛,在70年代末逐步陷入停滞这个讲法被广泛接受。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执政后,开始推行极端经济自由化的政策,改革未让苏联建立市场经济系统,反而成为苏联动荡和解体的罪魁祸首。
货币 | 苏联卢布 (SUR)[1] |
---|---|
财政年度 | 1月1日 – 12月31日[1] |
贸易组织 | 经济互助委员会,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世界贸易组织等[1] |
统计数据 | |
GDP | $26,595 亿 (1989年数据) [2] |
GDP增长率 | -2.4 to -5.0% (1991年数据) [1] |
人均GDP | $9,130 (33th) (1990年数据)[3] |
各产业GDP | 农业:(1-2%, 1990)、工业:(-2.4%, 1990)(1990年数据)[1] |
14% (第43) (1991)[4] | |
低 | |
劳动力 | $1.523亿 (3rd) (1990年数据)[5] |
各产业劳动力 | 工业和非农业:80%;农业:20%;技术工人短缺(1989 est.)[1] |
失业率 | 1-2%[1] |
主要产业 | 石油、钢铁、汽车、航太、电讯、化工、重工业、电子、食品加工、林木业、采矿、国防 (1989 est.)[1] |
对外贸易 | |
出口 | $11.07亿 (9th) (1990 est.)[6] |
出口商品 | 石油及其副产品、天然气、金属、木材、农产品、和其他不同种类的产品。(1989 est.)[1] |
主要出口伙伴 | 东方集团 49%、欧洲共同体 14%、古巴 5%、美国、阿富汗 (1988)[1] |
进口 | $114,70亿 (10th) (1990 est.)[7] |
进口商品 | 谷物及其他农产品、机械和设备、钢铁产品(包括大直径导管)、消费品[1] |
主要进口伙伴 | 东方集团 54%、欧洲共同体 11%、古巴、中国、美国 (1988 est.)[1] |
外债总额 | $5.5亿 (11th) (1990年数据)[8] $2.73亿 (1988 est.) |
公共财政 | |
收入 | $42.2亿 (5th) (1990年数据)[9] |
支出 | $51.0亿 (1990年数据)[1] 5300万 (2nd, capital expenditures) (1991 est.)[10] |
经济援助 | $14.76亿 (1954-88)[1] |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数据单位均为美元。 |
由1928年至1991年间苏联的经济完全被一连串的五年计划所规划。在一段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全国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演变成一个世界三大生产国之一,其中包括大量的资产货品、重工业产品和武器。在斯大林至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苏联经济达到了颠峰,其增长与美国、日本和前俄罗斯帝国看齐。[11]但是由于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一直错估轻工业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使苏联一直缺乏这些货品的出口。复杂的经济管理和缺乏弹性的行政令这些中央决策者陷于泥沼。贪污腐败和夸大数据是官僚用来使报告达标的惯常动作,导致危机加剧。
苏联的小型服务业只占其全国生产总值的0.82%(1990年),但工业和农业则占21.9%和20%(1991年)。服务业该是苏联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大部分的劳动力皆投身于工业。全国的劳动力为1.523亿人。主要的工业品包括 石油、钢铁、汽车、航太、电讯、化工、电子、食品加工、林木、采矿和国防。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及其后的苏联都正经历工业化。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在一个较低的起点,比较缓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及紧接的内战,工业及生产水平要到1926年才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直至这段时间,18%人口住在非郊区,虽然只有7.5%受聘于非农业。其余则主要从事低产量的农业。
根据David A. Dyker的研究,1930年代的苏联可以被视为典型发展中国家,其特征为低资本投入及大部分人口住在郊区。低投资的部分原因是政府缺乏能力在海外引资;而农业经济问题变得更严重,主要是因为自然灾害,比如整个国家经历漫长的冬季,南部干旱,北方土地酸化问题等等。
但是,如Dyker所言,苏维埃经济在原料及矿石开采方面有极好的优势,比如在外高加索的油田,是帮助了苏联避免任何形式的国家收支平衡问题。
于1928年开始,苏联一系列五年计划启动。对每一个企业,规划部委决定经济资源运用(包括劳动力和原材料),完成的时间表,物资批发价和零售价。
工业于1928年后长期集中于资本物品的生产,即是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在苏联五年计划的理念,主力于这些物品的生产,是基于要能够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即在苏联时代晚期,苏联的经济,工业一直是焦点。与西方经济体相比,苏联工业生产是高得不成比例(特别是军工业)。 然而,消费品的生产却是低得不成比例的。计划制定者很少有政策确保消费品的供应,导致许多消费品常严重短缺。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经常不得不排起了长队。
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指导下,当1928年引进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一个复杂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确立。迄至1980年代末,五年计划下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建基于苏联政府对经济目标的期望。在苏共代表大会举行时,党领导会提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虽然五年计划被制定入苏联的法律,其内容主要是一系列的指引,而不是强制性的条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经济规划曾为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表现。苏联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原材料出口大国,诸如石油、煤炭、铁矿石、水泥、黄金、天然气和其他矿产等等。然而,苏联却在1932-1933年间爆发饥荒,而有关信息被苏联当局压制了一段长时间。在1933年工人的实际收入,还下跌至1926年时的十分之一左右。
1959年,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了“厨房辩论”。[12]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13]
在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上台后,也试图通过经济改革,振兴经济。 在1965年开始,企业和组织已可以自行决定生产物品的方式,而不是按照国家当局指令来生产物品。
1970年代全球陷入滞胀时代,使苏联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更恶化了这一局面。过去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亦都现出了一系列的流弊。例如,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不论在种类或数目,通常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决策部门过于庞大,难以管理,连作决定也因效率低下而举步维艰;行政手续繁琐,破坏了商业经营的灵活性;而在1975-85年期间,贪污和数据摆弄成了官僚的指定动作,从而深化了危机。
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进入70年代,在对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到强调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联合公司。[13]但改革在苏联在东欧的卫星国,如卡达尔的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延续,如卡达尔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14]1983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710美元,是美国同时期的三分之一,而其卫星国东德则达到了5670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自称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国家。[15][16]但当苏联在勃列日涅夫命令下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导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后,尤其是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苏联人民的日用品消费和副食(如奶酪、黄油)等的采购都受到明显影响,生活品质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2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1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