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4][5],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史家亦称“第二帝国”(Zweiten Reich),是指从在普法战争之后的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的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登基并宣布统一德意志之时,到1918年11月9日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宣布退位为止,这47年间的德国[6][7][8]。
德意志国 Deutsches Reich | |||||||||||||||||||||||||||||||||||
---|---|---|---|---|---|---|---|---|---|---|---|---|---|---|---|---|---|---|---|---|---|---|---|---|---|---|---|---|---|---|---|---|---|---|---|
1871年-1918年 | |||||||||||||||||||||||||||||||||||
格言:Gott mit uns 主与我们同在 | |||||||||||||||||||||||||||||||||||
国歌:
| |||||||||||||||||||||||||||||||||||
首都 | 柏林 | ||||||||||||||||||||||||||||||||||
常用语言 | 官方 德语 | ||||||||||||||||||||||||||||||||||
宗教 | 多数: 62% 新教(信义宗、归正宗、普鲁士联合福音教会) | ||||||||||||||||||||||||||||||||||
政府 | 联邦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1871年至1916年) 联邦制君主专制军事独裁 (1916年至1918年) | ||||||||||||||||||||||||||||||||||
皇帝 | |||||||||||||||||||||||||||||||||||
• 1871年-1888年 | 威廉一世 | ||||||||||||||||||||||||||||||||||
• 1888年 | 腓特烈三世 | ||||||||||||||||||||||||||||||||||
• 1888年-1918年 | 威廉二世 | ||||||||||||||||||||||||||||||||||
总理 | |||||||||||||||||||||||||||||||||||
• 1871年-1890年 | 奥托·冯·俾斯麦(首任) | ||||||||||||||||||||||||||||||||||
• 1918年 | 马克西米连·冯·巴登(末任) | ||||||||||||||||||||||||||||||||||
立法机构 | 帝国议会 | ||||||||||||||||||||||||||||||||||
• 联邦议院 | 联邦议会 | ||||||||||||||||||||||||||||||||||
历史时期 | 新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 | ||||||||||||||||||||||||||||||||||
• 帝国宪法生效 | 1871年1月1日 | ||||||||||||||||||||||||||||||||||
• 德意志统一 | 1871年1月18日 | ||||||||||||||||||||||||||||||||||
• 实行君主立宪 | 1871年4月16日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4年7月28日 | ||||||||||||||||||||||||||||||||||
• 德国十一月革命 | 1918年11月3日 | ||||||||||||||||||||||||||||||||||
• 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 1918年11月28日 | ||||||||||||||||||||||||||||||||||
• 停战协定 | 1918年11月11日 | ||||||||||||||||||||||||||||||||||
• 魏玛宪法 | 1919年8月11日 | ||||||||||||||||||||||||||||||||||
面积 | |||||||||||||||||||||||||||||||||||
1910年 | 540,857.54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871年 | 40,050,790 | ||||||||||||||||||||||||||||||||||
• 1890年 | 49,428,470 | ||||||||||||||||||||||||||||||||||
• 1910年 | 64,925,993 | ||||||||||||||||||||||||||||||||||
货币 | 邦联银元、南德意志金元、不来梅银元、汉堡马克、法国法郎 (至1873年共同使用) 黄金马克 (1873年-1914年) 纸马克 (1914年-1918年) | ||||||||||||||||||||||||||||||||||
ISO 3166码 | DE | ||||||||||||||||||||||||||||||||||
| |||||||||||||||||||||||||||||||||||
今属于 | 德国 波兰 法国 丹麦 俄罗斯 比利时 立陶宛 捷克 荷兰 | ||||||||||||||||||||||||||||||||||
德意志帝国成立于1871年1月18日,在此日,除了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都被普鲁士纳入北德意志邦联之中,同时新宪法生效,普鲁士将其所在的“北德”升级为“德意志国”,并对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授予了头衔“德意志的皇帝(德语:Deutscher Kaiser)”,德皇从此由勃兰登堡的世袭家族霍亨索伦,成为整个德意志地区的最高领袖[注 1][9]。
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虽然国际社会已经认可德国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德国境内仍保留着23个半独立自治邦国(普鲁士本身除外),这些邦国仅在外交与军事上受制于中央政府,其余事务基本自主。这些邦国中有四个王国、六个大公国、五个公国[注 2]、七个侯国和三个汉萨自由市,还有一个皇帝直辖的阿尔萨斯-洛林。普鲁士在名义上仅是四个王国中的一个,但由于它的人口和面积最大,能占到整个德国的2/3,故普鲁士在帝国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在帝国前期,大多数政府的要职均被普鲁士人把持;不过到了帝国后期,普鲁士和各小邦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少,其他邦国的人也越来越被平等对待,德国政府中非普鲁士人的任职比例有了显著的提高。
1850年后德意志各邦迅速实现工业化,在煤炭、钢铁、化工和交通领域尤为凸出。1871年德国成立时人口为4100万[10],到191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6800万;1815年的德国人居住地依然以农村为主要形式,到了1900年则有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在城市。德国在20世纪初正式成为列强国家中的第一梯队,拥有快速发展的经济、世界最强的陆军以及遍布四处的工业基地[11][12];德意志帝国还是一个科学领域的巨人,该国公民在这段时间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13];在1901年至1918年之间,德国人获得了四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六项物理学奖,七项化学奖和三项文学奖;到1913年,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整个大英帝国,在欧洲超过了英国本土,成为欧陆上实力最强的经济体,英美两国也将德国看做是经济上的主要劲敌;1871年还很弱小的德国海军在十年之内就迅速反超了法俄美,建立了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世界第二大舰队[14]。
在1871年到1890年之间,德意志帝国的初代皇帝威廉一世几乎将国务全部交给首相俾斯麦处理,俾斯麦至今仍然是德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在国内,俾斯麦对整个德国采取“大普鲁士政策”,用军国主义文化同化其它邦国,并且加强容克贵族和新教徒的特权,排挤天主教徒、自由派和社会主义者,发起长达17年的文化斗争;不过这一政策并非绝对,在德国完成统一之前,他扶植劳工阶层打压资本主义自由派,普法战争后他又倾向于扶植保守政党去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在国外,俾斯麦的外交核心是“防止法国报普法战争之仇”,于是他向其它欧洲列强保证“德国不再向欧陆扩张领土,德意志到此为止”,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争霸行为;在1866年的遗产之上他屡屡扶持被普鲁士打败的奥匈帝国的经济,并于1879年与奥匈签订德奥同盟,成功化解了德奥矛盾;他又去黏合奥俄冲突,声明德国会同时对俄罗斯和奥匈两国保持友善中立,促成三帝同盟;最后俾斯麦还刻意煽动英国和意大利在殖民问题上与法国对立,使法国被所有欧洲列强孤立。在19世纪末的几十年间,尽管俾斯麦本人也反对,但他还是允许了德国人去拓展殖民地,让德国专心殖民那些未被英法占领的非洲和太平洋群岛地带,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一个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国[15]。
1890年,在经过短暂的王位交替后,29岁的德皇威廉二世继位,随即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就因俾斯麦过于强势而辞退了他,开始亲政,德国遂步入威廉时代。在国内,威廉二世修改了以普鲁士为介绍中心的历史教材,改以全德意志地区的史观为主,降低了德国学生对普鲁士的认同感,大小邦国都融入了同一个德国的概念之中;威廉二世还结束了俾斯麦时期的文化斗争,不再以基督新教为国教,允许天主教会和社会主义者发行多元化的书刊,由此德国的文化界开始蓬勃发展。在国外,他让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事、外交、文化政策达到一致,塑造出威廉二世全日耳曼民族大家长的形象。威廉把俾斯麦时代的“五球不落政策”改为“世界政策”,他利用泛日耳曼主义来对抗俄罗斯帝国的泛斯拉夫主义,并不再延长《双重保障条约》,导致德俄关系迅速恶化,俄国遂改为向法国亲近,法国也借着俄国的力量突破了俾斯麦设下的孤立屏障。在殖民上,威廉二世宣布其世界政策,号称“德国也要争夺阳光下的土地”,这让德国和英国的关系发生破裂,导致英国放弃了长久以来的大陆均势,选择与法国握手言和并一同打压德国的崛起。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因而德国的阵营变为三国同盟;而法俄先于1891年组成了法俄同盟,英国再于1907年加入并改名为三国协约,在欧陆上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阵营。
1914年,欧洲列强所积累的层层矛盾终于爆发,开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中的意大利,在1915年首先退出,而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则稍后加入,由此变为“中央同盟”[注 3]。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欧洲反德情绪使得德意志小邦在欧洲各国的皇室亲戚们为了和德国撇清关系纷纷改名,彻底的去德意志化[注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原本想先解决法国,再全力攻打俄国,最后让英国屈服,但开战后和西线战场的法国进入了消耗战;在对俄国的东线中,德军凭借强大的战斗力成功迫使俄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取得大片领土。1917年,因齐默尔曼电报事件以及无限制潜艇战导致了美国参战,同时,德皇和贵族的权力被架空,德军最高指挥部的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鲁登道夫控制了德国并建立起了军事独裁。1918年初,德国在夏季皇帝会战的中再次战败,加上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相继解体,保加利亚投降,于是在同年11月,德国的帝国政府被自己人的共和政府废除,威廉二世只能签署对外国的投降书以及对国内的退位声明,他之后就流亡荷兰,也象征了此后德国的各个王室再也不能统治德国,德意志帝国至此正式灭亡。
一战结束后,德国被裁定负有全部的战争责任,协约国将德国的北石勒苏益格割让给丹麦,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法国,奥伊彭-马尔默迪割让给比利时,西普鲁士、波森和东上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并把萨尔置于英法的托管之下,也不许德国将军队部署在莱茵河以西的莱茵兰地区。帝国的崩溃留下了残破的社会、不满的民众、以及高达2,700亿美元的赔款,这让德国人对战胜国、民主体制以及犹太资本都产生了强烈的仇恨情绪[注 5],并为日后的阿道夫·希特勒崛起提供了滋生的土壤[16][17]。
名称
因为德意志帝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二个出现在德意志人居住地区的帝国,因此也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8]。因德意志第一次被使用作为国号,当时对外也直接称德国[19],对内则直接称帝国(德语:Kaiserreich 或 Reich)。其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这也成为了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历史
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和普鲁士、奥地利发生数次战争,加上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传播,德意志民族主义逐步觉醒。在法军占领普鲁士期间,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发表了十余场演讲(收录于《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大大鼓舞了德意志的仁人志士。此外,拿破仑一世第一次将邦国林立的中德地区统一并入莱茵邦联,虽然后者是法国的附庸国,但这是该地区第一次作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而存在。拿破仑战争后,列强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版图。1814年的《巴黎和约》第6条提到了德意志邦联国家的建立。1815年6月8日在维也纳会议中相关法案通过,德意志邦联宪法生效,正式确定了德意志邦联的成立[20]。
1848年革命因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和城市工匠之间的联盟破裂而失败,与此同时,奥托·冯·俾斯麦的现实政治政策逐渐受到各个阶层的拥戴[21]。在同年举行的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中,德意志人民选择小德意志方案,计划排除奥地利而建立一个统一的日耳曼民族国家。普鲁士威廉一世与以自由派为主的议会发生冲突,就军事预算有相当歧异,于是在1862年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普鲁士宰相,他认为德意志统一需要靠“铁血政策”,主张强行通过军事预算,由他主导普鲁士改革及建军政策[22]。在这种政策下,德国将会由保守的霍亨索伦王室统治,而奥地利被排除在外。
普鲁士在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于1864年普丹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获得胜利,并在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联以代替德意志邦联。1870年,德国在普法战争打败强敌法国,并俘虏皇帝拿破仑三世。由于战争引发的高涨的民族主义,南德四邦在同年11月加入北德意志邦联[23]。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建立[24]。
1870年12月10日,北德意志联邦议院将联邦重命名为“德意志帝国”,并授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德国皇帝的称号,同时担任联邦议院的主席(德语:Bundespräsidium,直译:联邦主席)[25]。新宪法(德意志邦联宪法)和皇帝头衔于1871年1月1日生效,当月,德军攻陷巴黎,在威廉一世于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内加冕[26]。
第二部德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于1871年4月14日被德国国会通过,并于4月16日被皇帝宣布生效,其基本依据是此前的北德意志邦联宪法。政治制度基本保持不变。设有帝国议会,其中的成员由男性普选产生。但是,1871年最初的选区并未反映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结果,到了1890年代和1900年代德国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之时,城市的代表人数和人口比例就变的十分不符了。
立法还需要来自27个州的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的同意。皇帝拥有执行权,总理协助他执政并只对他负责。宪法赋予了皇帝广泛的权力。他可以独自任命并辞退总理(因此在实践中,皇帝通过总理统治着帝国),他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也是所有外交事务的最终仲裁人,并且还可以解散帝国议会来召集进行新的选举。尽管名义上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帝国和平等性的联盟,但实际上该帝国由最强大的国家普鲁士统治。普鲁士占据帝国北部疆土的三分之二,以及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帝国国王由普鲁士王室霍亨索伦家族世袭。除了1872–1873年和1892–1894年之外,总理一直由普鲁士的宰相兼任。柏林在联邦议会的58票中拥有17票,故而仅需几票就可以有效控制较小的邦。
其他邦国保留了自己的政府,但主权方面仅有限。例如,整个帝国都发行了统一的邮票和货币。一马克的硬币上刻有德意志帝国的国号,而各邦则被允许发行更高面值的货币。但是,这些较大面值的货币实际上是纪念币,流通量有限。虽然各邦国都有各自的军事勋章,有些邦国拥有自己的军队,但较小的邦国的军队却被普鲁士控制。较大的邦国,例如巴伐利亚和萨克森,是按照普鲁士原则进行协调的,在战时将由联邦政府控制[注 6]。
德意志帝国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同时期意大利的发展相吻合,后者在十年前已成为一个团结的民族国家。德意志帝国的威权政治结构的一些关键要素也是明治时期日本帝国现代化的基础,这种结构同时也存在于同时期的沙皇俄国中。对于这些政府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农民与城市地区的结合没有革命性的突破(相对比的,一战后的十月革命对无产阶级进行了有效整合),拥有土地的精英(如德国的容克)得以保留了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尽管在许多方面都是专制的,德意志帝国还是有一些民主特色。除了普选权之外,它还允许政党的发展。俾斯麦打算创建一个立宪的表相,以掩盖威权政策的延续。在此过程中,他创建了一个存在严重缺陷的系统。普鲁士和德意志的选举系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普鲁士采用了严格的三级投票制度,其中最富有的三分之一人口可以选择立法机关的85%,这确保了保守派能够占多数。如上所述,普鲁士的国王和总理同时还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和总理,这意味着同一位统治者必须从完全不同的选举体系产生的立法机关中寻求多数席位。从1890年代起,农村地区的总代表人数过多,导致普选权被大大稀释了。城乡人口平衡从1871年开始完全逆转,到世纪之交之时,帝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了城镇地区。
文化斗争是指俾斯麦在1870年代对抗天主教会的行动,在此期间天主教徒成为了“帝国公敌”。早在1870年,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颁布《教宗无误论》,由于德国天主教徒当中存有不同意见,使国家首次卷入教会事务。天主教徒于1870年12月创立中央党,宗旨是保护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麦认为它是在保护帝国的敌人,党对教宗的支持使人们认为该党效忠于教宗而非国家。中央党在1871年大选获得63个席位,仅次于民族自由党[29]。此外,俾斯麦认为中央党会与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奥地利在形成一股反德国势力,加上天主教徒在1849年法兰克福议会中支持大德意志方案,且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因此,俾斯麦决定发动一场“文化斗争”,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国的影响力[30][31]。
文化斗争主要在1871年至1876年间进行,俾斯麦透过一系列法律削弱天主教会的影响力。首先在1871年7月,俾斯斯废除了普鲁士的文化部天主教处。1872年3月颁布“学校监督法”,规定国家代替教会对学校的监督。1873年又通过一系列法案,统称为“五月法案”。其主要措施控制神职人员的培训、任命和教会教育,禁止耶稣会在德国展开活动,拒绝服从这些法案的神职人员会被罢黜或拘捕[32]。1874年规定教会不能控制婚礼,婚姻事务由国家处理,人民须向相关部门登记才具有法律效力。1875年推出“粮仓法”,凡拒签声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动的教士将不会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贴。最后是1875年6月的“修道院法”,除了疾病服务社团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天主教团体活动,并关闭所有修道院。许多抵制文化斗争的神职人员遭监禁或驱逐出境。然而文化斗争不但未能达致预期目的,反而使中央党势力越来越大,天主教徒充满凝聚力,得到选民的支持。1874年大选中,中央党在帝国议会席位上升一倍。由于这样的反效果,加上俾斯麦害怕社会民主党与中央党结盟,以及教宗庇护九世在1878年逝世,新教宗利奥十三世表示愿意和解,迫使俾斯麦放弃与天主教徒的敌视,渐渐废除相关法令,并改为与中央党合作,文化斗争终告失败[30][33][34]。
统一后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势力日渐增强,虽然它的人数尚少,可是俾斯麦越来越视它为心腹大患,认为社会民主党是“帝国的敌人”之一。他们批评德国的内外政策,为广大的工人们争取较好的生活,因此渐渐成为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政党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刺杀攻击,事件中无人受伤,俾斯麦以此为借口向帝国议会提出一项《社会党人法》。不久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杀,伤势严重[33]。10月国会通过社会党人法。社会党人法又称反社会主义非常法,内容是禁止社会主义者的一切集会、组织、结社以及各种报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过国会拒绝立法禁止社会民主党参选国会议员,使社会主义者在国会仍有一定影响力。社会党人法每三年重新通过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35]。
俾斯麦这政策的结果与文化斗争一样,法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助长社会民主党的势力[36]。187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德国贫富悬殊恶化,不仅引起社会主义者的关注,同样唤起许多德国社会不同成员的关注,社会民主党势力越来越大,俾斯麦为了压制这些劳工阶级的政治活动,便透过各种福利措施收买他们。因此在反社会主义的同时,俾斯麦实际上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权益的社会主义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1884年的《意外灾难保险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纵使这些法案使德国成为世界首个具备完善社会保障的国家[37],但这无法弥补俾斯麦与工人之间的裂痕。1890年国会拒绝通过社会党人法,皇帝威廉二世解除了俾斯麦的首相职务,俾斯麦下台,反社会民主党的斗争结束[35]。
德意志大一统政策的一大影响便是帝国境内非德意志语言在学校、学术和社会生活中的剥离。这一旨在促使非德意志人“德意志化”的政策常常导致抵抗和反作用,尤其是在波兰裔群体中。德意志化政策主要针对生活在普鲁士从瓜分波兰获得土地上居住在的波兰裔群体[38]。例如在波兰裔人口占多数的波森省,德国当局出台了一系列反波主义的政策和法律,而这并没有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德语人口反而从1871年的42.8%下降到1905年的38.1%[39]。
在此期间,反犹主义在德国很普遍。在拿破仑的法令结束了德国的犹太人聚居区之前,反犹主义是出于宗教动机,但到了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成为了主要动因。在大众心目中,犹太人成为了资本主义和财富的象征。但另一方面,宪法和法律制度保护了帝国境内犹太人作为德国公民的权利。一些反犹政党曾经建立,但很快瓦解了。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在他91岁生日不久后去世,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成为新君。腓特烈是自由主义以及英国宪法的仰慕者,他与英国的联系也因与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维多利亚长公主的婚姻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许多人希望腓特烈的登基将导致帝国的自由化,并增加议会对政治进程的影响。6月8日,俾斯麦的妹夫、高度保守的普鲁士内政部长罗伯特·冯·普特卡默被免职,这标志着预期改革的方向,并且对俾斯麦的政府造成了打击。[40]
然而,腓特烈患有不可救药的喉癌,虽然即位,依然缠绵病榻,于1888年6月15日,即统治的第99天去世,人称百日皇帝。腓特烈的儿子威廉二世随后登基,德国的自由化改革也陷入停滞。
“三帝之年”中,皇帝威廉一世和腓特烈三世相继去世,29岁的威廉二世继承皇位。威廉二世年轻,个性傲慢、专横。他无法接受被俾斯麦控制,希望能亲自参与政事,有一番作为[43]。年轻德皇与年老首相意见相左,1889年5月鲁尔工业区的罢工事件后,威廉二世要求帝国议会制定完善的劳动保障法案,与俾斯麦的反社会主义背道而驰。1890年选举中社会民主党人势力急升,俾斯麦要求改更宪法,被德皇拒绝,最终在1890年3月18日俾斯麦向威廉二世请辞,结束俾斯麦时代[44]。
随着俾斯麦的离开,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的主要统治者。与他的祖父威廉一世不同,威廉二世不乐意将政府事务交给总理,他希望得到充分的信息并积极参与德国的统治,而不是一个作为装饰性的领袖存在。威廉二世还授命政治家瓦尔特·拉特瑙指导他进行欧洲经济学以及工业和金融的研究。
有许多学者认为,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对于鲁莽的皇帝来说太过稳重了”[45]。威廉因其对外交政策的主动立场和战略失误(例如丹吉尔危机)而在国际上声名狼藉,这使德意志帝国陷入日益孤立的政治局面,并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威廉二世统治下,德国不再拥有像俾斯麦这样长期执政的强势总理,他在位期间共更换了七位总理。新任总理很难履行其职位,尤其是《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被赋予的同时要作为普鲁士内阁首长的额外责任。俾斯麦下台后,新政府当务之急是其遗留下来的社会主义泛滥的问题,并制定一系列法案试图弥补工人与国家的关系,但成效不大。列奥·冯·卡普里维伯爵继任为首相,他采用温和手段,推展德国与欧洲各国签订贸易条约,为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并降低德国进口关税。他的做法使工人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但引起了利益受损的大地主的强烈抗议[46],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10月20日辞职[47]。从1890年代起,最有力的君主制的反对者来自新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其激进分子倡导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党对德国君主制和实业家的威胁使该国出台政策镇压该党的支持者,并实施了自己的社会改革方案以缓解不满情绪。只要没有被确定为社会主义者或工会成员,德国的大型工业就会为其雇员提供重要的社会福利计划和良好的照料。较大的工业公司同时也向其雇员提供退休金、医疗津贴、甚至住房。接任冯·卡普里维的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对社会问题不甚了解,企图限制人民的结社权,但被国会退回。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在1900年退休。随后的伯恩哈德·冯·比洛为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利益,于是恢复一些商业条约,以及提高一些关税。比洛因在1908年犯了一件错事而在1909年辞职,当时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威廉二世时,威廉二世无意间说了一些有损与英国外交关系的谈话,每日电讯报访问员把稿交给宰相过目却没被察觉,到公开时才发现,比洛只告诉德皇以后说话小心一点。接任的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富有和平理想,欲裁减军备,主张和平方法解决问题,亦曾尝试进行政治改革,但都失败而回。
在普鲁士贵族挑战德国统一国家的要求时,在1890年代,许多组织成立起来以挑战强加于该国的专制保守的普鲁士军国主义。教育家们德国国有学校强调军事教育的模式,他们建立了自己的自由主义学校,鼓励个性和自由[48][49]。、然而德意志帝国的几乎所有学校都具有很高的水准,并且与知识的现代化发展保持同步。艺术家们开始进行艺术实验以反对威廉二世对传统艺术的支持。威廉对此作出回应:“违反了我所定律和界限的艺术不能再称为艺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威廉的影响,德国的大多数印刷材料使用的仍是12世纪以来的哥特体,而不是西欧其他地区普遍使用的罗马体[50]。
从俾斯麦文化斗争的失败中学到教训后,威廉二世与罗马教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专注于反对社会主义[51]。当社会民主党在1912年德国联邦选举中赢得三分之一的选票并成为德国最大的政党时,这项便宣告政策失败了。与此同时,政府的大多数职位仍保留在在右翼自由主义者或天主教神职人员这类保守主义联盟的手中,这些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支持。在威廉二世领导下的军国主义崛起,导致许多德国人移民到美国和英国殖民地,以逃避兵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帝将权力逐渐下放给德国最高陆军指挥部的领导人,特别是未来的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鲁登道夫。兴登堡接任了皇帝担任总司令,而鲁登道夫成为了实际上的总参谋长。到1916年,德国实际上已成为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军事独裁国家,而皇帝沦为了纯粹的领袖[52]。
奥匈帝国大公弗朗茨·斐迪南被波斯尼亚的塞族人刺杀之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威廉二世对弗朗茨·约瑟夫皇帝表示完全支持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王国的计划。对奥匈帝国的这种无条件支持被包括德国人弗里茨·费歇尔在内的历史学家称为“空头支票”。随后的解释(例如在凡尔赛和会上战胜国裁定战争责任时)是,不论其初衷和最后的外交后果如何,这种“空头支票”都促成了奥匈帝国的侵略。因而德国具有发动战争或至少引发更大范围冲突的责任[53]。
1914年8月4日,帝国议会的所有政党,包括以前反对军国主义的社会民主党,在投票中全体一致地通过了支持宣战的决定。德国在战争中的主要目标是法国,后者被视为其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威胁,因为它的动员速度比俄罗斯快得多,并且与德国在莱茵兰的工业核心接壤。与英国和俄罗斯不同,法国人参战主要是为了报复德国,特别是因为法国于1871年将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了德国。德国最高司令部知道法国会召集其部队进入阿尔萨斯-洛林。然而除了非正式的九月计划外,德国高层从未明确列出他们希望从战争中取得的目标。
德国不想冒险沿德法边境进行长时间的战斗,而是采取了施里芬计划,这是一项旨在通过侵略比利时和卢森堡来削弱法国的军事战略,它旨在通过在德法边境快速进攻和包围巴黎和法军而取得胜利。在击败法国之后,德国将转向进攻俄罗斯。该计划要求破坏英国所保证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官方中立立场。但是,德国人已经考虑出不管是否有正当的理由,英国都将参加战争,而不管他们是否有正式理由参加这场战争。德国的第一次进攻是成功的:德军横扫比利时和卢森堡,并向巴黎挺进,直到马恩河附近。但上个世纪以来,武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优先于防御而不是进攻(例如机枪)。因此,按比例需要更多的进攻力量才能攻克防御阵地。这导致德国在进攻方面的防线收缩以跟上进攻的时间表,与此同时法国地区的战线也在扩大。此外,一些原本保护德军右翼的部队也被转移到东线,以应对俄罗斯远比预期迅速的动员。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使德国右翼在巴黎前部向下扫掠,而不是向后延伸,使德国右翼暴露于延伸的法军战线以及驻扎在巴黎的法军预备队的进攻之中。法国军队和英军攻击暴露的德国右翼,他们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导致德军撤退到埃纳河沿岸的防御阵地。此后德国与同盟国陷入了从阿尔萨斯到佛兰德斯无休止的堑壕战。海上战争的爆发更使双方困于了长期的战争泥潭之中。
德国人企图突破伊珀尔的两次战斗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1915年,针对德国在阿瓦斯和香槟的阵地进行的一系列联合攻势导致协约国伤亡惨重,而双方实际控制的土地并没有变化。德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法金汉决定驱使法军进攻德军在凡尔登附近强大的防御阵地,以更好地发挥德军在1915年协约国进攻中表现出的防御优势。凡尔登是1870年抵抗德国军队到最后的几个城市之一,法金汉预测,出于民族自豪感,法国人会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其不被占领。他预计自己能在东岸俯瞰默兹河的凡尔登山丘上采取强力防御阵地以威胁这座城市,而法国人将对这些阵地进行猛烈的进攻。他预计法国的损失将大于德国人的损失,法国继续向凡尔登派兵将“使法国军队的血流干”。1916年,凡尔登战役爆发,法军阵地不断遭到炮击和毒气袭击,在压倒一切的德国军队下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是法金汉关于两军伤亡人数比例的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双方都蒙受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法金汉被埃里希·鲁登道夫取代。在看不见成功的情况下,德军于1916年12月撤离了凡尔登。
当德军在西方战场困处僵局之时,东方战场取得了节节胜利。尽管由于俄国军队出人意料的快速动员而造成最初东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加利西亚被入侵的挫折,但由于组织不力和供应不足,俄军步履维艰,而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却在此后稳步向东发展。德国人受益于俄罗斯的政治动荡及其人民结束战争的愿望。1917年,德国政府允许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从瑞士穿越德国进入俄罗斯。德国认为,如果列宁能够制造进一步的政治动荡,俄罗斯将不再能够继续与德国的战争,从而使德国军队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西方战场上。
1917年3月,第二次俄国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临时政府继承了俄罗斯帝国。11月,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后在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府上台。虽然面对其他布尔什维克主义者的反对,他仍决定结束俄罗斯针对同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的战争,将精力转移到消除内部矛盾上。1918年2月,德国-奥匈帝国联军集结了53个师的兵力,兵分三路对苏俄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联军的北路由普斯科夫向纳尔瓦进攻,中路攻向斯摩棱斯克,南路则向基辅开进。短短半个月,同盟国便占领了从爱沙尼亚到北乌克兰的广大土地。3月,布尔什维克政府和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国做出了巨大的领土和经济让步,以换取东线战争的结束。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德国在这里建立了作为附庸的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和波罗的海联合公国)、白俄罗斯的西部和乌克兰都被移交给了德国占领当局。由此,德国终于实现了它长期以来渴望的对中欧地区的统治,现在可以全神贯注于击败西线的盟国。但是实际上,驻扎和保卫新领土所需的部队消耗了德国的战争力量。
1917年俄国的失败使德国得以从东线向西线转移数十万部队,这使其在数量上优于协约国军队。通过以对士兵进行渗透战术的培训,德国人希望能够解除战事的僵局并在美国人到来前赢得决定性的胜利[54]。在皇帝会战中,德军聚拢了部队,并对协约国进行了多次打击,使后者不得不退缩。但是由于协约国得以撤退并重新集结,且德军缺乏巩固其收益和领土所需的储备,1918年春,德国多次的进攻都失败了。同时,士兵们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而变得激进,不愿继续战斗。战争的进行引发了德国的内乱,而一直在战场上未得到有效支持的部队变得精疲力竭,失去了赢得胜利的希望。1918年夏,同盟国军队的数量达到了顶峰。有450万名士兵、4,000辆坦克参与了百日攻势,而美国人在以每天10,000人的速度到达。德国的盟友面临崩溃,德意志帝国的人力耗尽,被协约国击败只是时间问题[55]。
“总体战”的实施意味着必须将供应重新分配给武装部队,并且由于协约国的海军封锁,德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重创,德国平民被迫生活在日益困乏的环境中。据统计,有大约75万平民死于战争造成的营养不良[56]。德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事的拖延及高的死伤人数使人民厌倦战争,男丁被征召,国内士气低落,自1915年起德国国内开始出现粮食暴动,1917年还出现大规模罢工行动。同年霍尔韦格政府被米夏埃利斯政府取代,事实上米夏埃利斯的总理一职被架空,由军事首长兴登堡及埃里希·鲁登道夫领导,实行军事独裁[57]。同年右翼的德意志祖国党成立,一心一意支持军方领导政府,不少民族主义者认为战争的持续是因为犹太人还未从战争中赚取足够利润,反犹主义死灰复燃。不久新总理冯·赫特林上台,随后马克斯·冯·巴登被任命为总理,此时德国战败已成事实,军事首长把政权交还给冯·巴登的文人政府。此举做法目的是防止联军提出苛刻的和谈条件,及防止国内动荡不安扩大。新政府进行宪政改革,包括各部门向国会负责、文人控制军队、废制普鲁士三级选举制度等。此外,国内普遍要求威廉二世退位,但他拒绝了这一要求[58]。
由于战事的僵持,许多德国人希望尽快结束战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左翼政治势力建立联系,例如社会民主党和更为激进的独立社会民主党。他们均要求结束战争。美国于1917年4月的进入彻底使战争的天秤倒向了协约国一方。
1918年,由于海上封锁,德国遭受着因食物不足而导致的疾病爆发,同时,西班牙流感随部队返回德国。在1918年至1920年之间,约有29万德国人死于这场瘟疫,人们的忍耐已到极限。德国的革命首先始于北部的港口城市基尔。在这里,德国海军部队拒绝起航,去执行进攻英国这一战争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行动[61]。他们认为这次行动必然以失败告终,随后在10月爆发了起义。11月3日,起义蔓延到德国其他城市和邦,工人和士兵委员会在许多邦成立。同时,兴登堡和高级将领们对皇帝及其政府失去了信心。
保加利亚于1918年9月29日签署了《萨罗尼卡停战协定》。奥斯曼帝国于1918年10月30日签署了《穆兹罗斯停战协定》。在1918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之间,意大利在维托里奥·威尼托战役中击败了奥匈帝国,这迫使其于1918年11月3日签署了《维拉朱斯蒂停战协定》。因此,在1918年11月,随着内部革命,盟军在西线前进到德国本土,而奥匈帝国也因多民族的紧张态势而崩溃。由于战事的失利和来自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压力,德国所有邦国的国王、公爵和亲王退位,11月9日中午,德国总理冯·巴登宣布威廉二世退位,并任命新总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当天下午德国社民党人菲利普·谢德曼在国会大楼宣布共和国成立[62],同时威廉二世出走荷兰。当晚,德意志帝国灭亡[注 8]。
政治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兼任德意志皇帝,普鲁士首都柏林定为德国首都,普鲁士宰相亦兼任德国首相。首相也是帝国唯一的大臣,由德皇指定,向德皇负责。帝国议会仅具有表决权,而不具提案权,因此其并没有完整的立法权力,而行政权则主要由首相行使。
新帝国是一个由25个州组成的联邦联盟,这些州在规模、人口、宪法、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政治发展方面差异很大。然而,即使是占领土和人口三分之二的普鲁士本身,也以新人的身份从帝国的外围出现。它还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和经济内部分歧。例如,普鲁士的威斯特伐利亚省和莱茵省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法国的控制之下。当地人民受益于源自法国大革命思想的自由民政改革,与易北河以东如波美拉尼亚的独裁和杂乱无章的容克庄园中以农村为主的社区几乎没有共同之处[64]。较小领土的居民,特别是在德国中部和南部的居民,极大地拒绝了普鲁士化的民族概念,并更愿意将这些术语与他们各自的家乡联系起来。前汉萨同盟港口城市汉堡、不来梅和吕贝克是与普鲁士签订合约最激烈反对者。作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它们反对普鲁士的经济一体化思想,并拒绝签署更新的关税同盟条约直至1888年[64]。汉萨商人在海外经济上的成功与他们的全球化思维是一致的。汉堡市民——俾斯麦称他们“极度令人生厌”,德国驻伦敦大使——俾斯麦声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糟糕的德国人”,都支持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对普鲁士军国主义及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尤其感到震惊[64]。
普鲁士-德意志帝国当局意识到必要的一体化概念,因为第一次帝国选举的52%的选民投票率和其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历史学家越来越多地争辩说,民族国家是通过帝国建立起来的。民族认同以夸张的皇帝塑像来表达,并以帝王为国家元首的帝国人民实现,并发展帝国的野心——国内、欧洲乃至全球[65]。
1871年4月16日颁布的帝国宪法,是按普鲁士宪法基础而成的,加入有关帝国的新内容,它明确规定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邦、3个自由市和1个直辖区组成。各邦把军事、外交、海关立法、银行立法、间接税、刑法等权力交给帝国政府,只保留教育、卫生和地方行政等权力,同时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议会。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就是德国的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任免帝国各级官吏。普鲁士王国的首相是德国的首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66]。
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由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类似上议院,由个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类似下议院)。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宪法修正议案,因此普鲁士在联邦议会有很大影响力。帝国议会议员通过秘密选举产生,选民为帝国居民中年满25岁的成年男性公民,设382名国会议员,1873年起增至397名[67]。帝国议会所通过的一切决议须得联邦议会同意后来能生效,以限制帝国议会的权力,因此实际功能并不大。
1871 | 1874 | 1877 | 1878 | 1881 | 1884 | 1887 | 1890 | 1893 | 1898 | 1903 | 1907 | 1912 | |
---|---|---|---|---|---|---|---|---|---|---|---|---|---|
德国保守党 | 57 | 22 | 40 | 59 | 50 | 78 | 80 | 73 | 72 | 56 | 54 | 60 | 43 |
自由保守党 | 37 | 33 | 38 | 57 | 28 | 28 | 41 | 20 | 28 | 23 | 21 | 24 | 14 |
民族自由党 | 125 | 155 | 128 | 99 | 47 | 51 | 99 | 42 | 53 | 46 | 51 | 54 | 45 |
德国进步党 | 46 | 49 | 35 | 26 | 60 | - | - | 66 | 37 | 41 | 30 | 42 | 42 |
自由联盟 | - | - | - | - | 46 | - | - | 106 | 96 | 102 | 100 | 105 | 91 |
自由主义政党 | - | - | - | - | - | 67 | 32 | 35 | 44 | 56 | 81 | 43 | 110 |
德国中央党 | 63 | 91 | 93 | 94 | 100 | 99 | 98 | 38 | 35 | 34 | 32 | 29 | 33 |
社会民主党 | 2 | 9 | 12 | 9 | 12 | 24 | 11 | 5 | 16 | 13 | 11 | 22 | 10 |
少数族裔 | 21 | 34 | 34 | 40 | 45 | 43 | 33 | 10 | 11 | 8 | 6 | 7 | - |
其他 | 31 | 4 | 17 | 13 | 9 | 7 | 3 | 2 | 5 | 18 | 11 | 11 | 9 |
首先是贵族阶级,新帝国为各个邦国的贵族提供了有吸引力的职业机遇,结果就是贵族几乎完全控制了民政部门,他们主导了在大学和教会的决策。1914年的德国外交使团由8位王公、29位伯爵、20位男爵、54位下层贵族代表和仅仅11位平民组成。这些平民是从精英实业家和银行家族中不加区分地招募的。领事团雇用了许多平民,但是他们占据了几乎没有行政权力的职位[70]。普鲁士为年轻贵族保留最高军衔的传统被采纳,新宪法将所有军事事务置于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不受帝国议会的控制[71]。凭借其遍布德国的大量预备役军官,军队加强了其作为“维护国家的财产”的作用,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补充说:“它成为一个几乎独立的、自我延续的种姓制度”[72]。
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居住在首都柏林和邻近的波茨坦的约七千名贵族的手中。柏林迅速增长的富裕中产阶级模仿贵族,并试图与其联姻。贵族可以永久地将一个富有的工业家族推向当权派的上游[73]。然而随着贵族成为实业家,这个过程往往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例如,西里西亚的243个矿山中有221个属于贵族或普鲁士国王本人[74]。
其次是中产阶级,德意志帝国境内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呈指数级增长,尽管它从未像法国、英国或美国那样获得强大的议会代表权和立法权。德国妇女协会组织成立于1894年,它涵盖了自18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不断增多的妇女组织。BDF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资产阶级组织,其成员致力于在教育、经济机会和政治生活等领域与男性平等。工人阶级妇女不受欢迎,并被社会主义者组织起来[75]。
最后一个阶层是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工人党(后称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的兴起,旨在通过改造现有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和平建立社会主义秩序。从1878年起,俾斯麦试图通过取缔党的结社、议会和大部分报纸来反对日益增长的社会民主运动。尽管如此,社会民主党变得更加强大,俾斯麦在1883年启动了他的社会福利计划,以安抚工人阶级。俾斯麦建立在早在1840年代就开始的普鲁士和萨克森的福利计划传统之上。在1880年代,他引入了构成现代欧洲福利国家基础的养老金、意外保险、医疗和失业保险。他的家长式计划赢得了德国工业界的支持,因为它的目标是为帝国赢得工人阶级的支持,并减少移民到美国的外流,此时美洲的工资较高但福利并不存在[76][77]。俾斯麦通过他的高关税政策进一步赢得了工业界和技术工人的支持,该政策保护了利润和工资免受美国竞争的影响,尽管它们疏远了想要自由贸易的自由知识分子[78][79]。
政区
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39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邦国中面积最大的,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这些邦国中的其中数个在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得到独立主权。其余的邦国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得到独立主权。这些邦国的领土可能不是一块连续的领土,可能会分成数个部分分部在德意志地区各地。这种现象是因为透过家族分支瓜分领地,或者是透过征购而获得的。
王国(Königreiche) | |
普鲁士(Preußen) | 柏林(Berlin) |
巴伐利亚(Bayern) | 慕尼黑(München) |
符腾堡(Württemberg) | 斯图加特(Stuttgart) |
萨克森(Sachsen) | 德累斯顿(Dresden) |
大公国(Großherzogtümer) | |
巴登(Baden) | 卡尔斯鲁厄(Karlsruhe) |
黑森(Hessen) | 达姆施塔特(Darmstadt) |
梅克伦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 | 什未林(Schwerin) |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 | 新施特雷利茨(Neustrelitz) |
奥尔登堡(Oldenburg) | 欧登堡(Oldenburg) |
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Sachsen-Weimar-Eisenach) | 魏玛(Weimar) |
公国(Herzogtümer) | |
安哈尔特(Anhalt) | 德绍(Dessau) |
不伦瑞克(Braunschweig) | 不伦瑞克(Braunschweig) |
萨克森-阿尔滕堡(Sachsen-Altenburg) | 阿尔滕堡(Altenburg) |
萨克森-科堡-哥达(Sachsen-Coburg und Gotha) | 科堡/哥达(Coburg/Gotha) |
萨克森-迈宁根(Sachsen-Meiningen) | 迈宁根(Meiningen) |
亲王国(Fürstentümer) | |
利珀(Lippe) | 代特莫尔德(Detmold) |
罗伊斯-格赖茨(长系)(Reuß-Greiz) | 格赖茨(Greiz) |
罗伊斯幼系(Reuß jüngerer Linie) | 格拉(Gera) |
绍姆堡-利珀(Schaumburg-Lippe) | 比克堡(Bückeburg) |
施瓦茨堡-鲁多尔施塔特(Schwarzburg-Rudolstadt) | 鲁多尔施塔特(Rudolstadt) |
施瓦茨堡-松德斯豪森(Schwarzburg-Sondershausen) | 松德斯豪森(Sondershausen) |
瓦尔德克和皮尔蒙特(Waldeck-Pyrmont) | 阿罗尔森(Arolsen) |
汉萨自由市(Freie Hansestädte) | |
不来梅(Bremen) | 不来梅(Bremen) |
汉堡(Hamburg) | 汉堡(Hamburg) |
吕贝克(Lübeck) | 吕贝克(Lübeck) |
帝国直辖领(Reichsland) | |
阿尔萨斯-洛林(Elsass-Lothringen) | 斯特拉斯堡(Straßburg) |
太平洋(Pazifik) |
萨摩亚(Deutsch-Samoa) |
德属新几内亚(Deutsch-Neuguinea)(所罗门群岛、加罗林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诺鲁、马绍尔群岛) |
非洲(Afrika) |
德属东非(Deutsch-Ostafrika)(坦噶尼喀、卢旺达、布隆迪) |
德属西非(Deutsch-Westafrika)(德属喀麦隆、多哥兰) |
德属西南非洲(Deutsch-Südwestafrika)(纳米比亚) |
德属索马里(Deutsch-Somaliküste) |
中国(China) |
德属胶澳(Kiautschou) |
天津德租界(Tientsin) |
汉口德租界(Hankou) |
山东势力范围(Schantung) |
黄河流域势力范围 |
工业
德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已工厂林立,但德国仍以务农为主,1852年期间约50%人从事农业生产。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区已组成关税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间的关税,促进经济发展。统一后德国工业化进程的技术进步发生了四次浪潮:铁路浪潮(1877-1886年)、染料浪潮(1887-1896年)、化学浪潮(1897-1902年)和电气浪潮(1903-1918年)[80]。虽然德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英国晚了将近70年,但也因此能够以英国摸索出的最佳工厂模式作为学习的对象吸取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其国家型资本,并避免了采用传统方法来迈向技术极限的过程。德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比英国大得多,尤其是在化学、电机和电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方面。德国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当时所有诺贝尔奖的三分之一都授予了德国的发明家和研究人员。高度集中的德国卡特尔体系(英语:Cartel;德语:Konzerne)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本。不同于英法,德国并没有承受遍布世界殖民地的国防压力。在1871年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后,它还趁机吸收了法国工业技术的一部分,虽然法国的技术并不如英国,但在中低端领域相差无几,可以让德国简单的无缝技术转移[81]。
随着经济发展,加上普法战争后得到50亿法郎赔款,在俾斯麦利用这些赔款刻意扶持旧普鲁士王国范围内的工业革命,例如西里西亚和莱茵兰地区,让这些地区的经济突飞猛进,乡村人民涌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力,成为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民由手工无产阶级变为工厂无产阶级。1882年德国工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40%,鲁尔区更成为德国的工业中心,到了1914年德国农业人口降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82]。德国的工业生产集中在鲁尔区、柏林、中部和西南德国地区,主导了德国经济发展。到了19世纪末,纺织品和钢铁工业成为德国龙头工业,接着化学和电气工业也开始崛起[83]。纵使务农人口减少,但农业技术改良使农产量得以提升[84]。此后,德国制造商开始占领英国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并与国外的英国工业竞争,尤其是在美国。到1870年,德国的纺织和金属工业在组织和技术效率上已超过英国,并在国内市场上取代了英国。德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经济大国,并且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出口国。德国的钢产量大为提升,由1870年的140万吨,去到1913年已超过1,000万吨;煤产量更多,由1843年的310吨,到了1871年增加至3,400万吨,增长了10倍有余;自主研发的蒸汽机数量亦由1841年的40架增至1870年的5,000多架[8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德国欲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法俄两国,因此只有计算德国本土的经济实力,没有考虑到英法大量的海军和殖民地支持。随着现实中的战事持续,德国依赖的俄国、美国粮食,因为英法尤其是英国的封锁,使得国内开始粮荒,专为向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购买精致主食,这导致粮食价格飞涨、以及穷人无法吃上廉价面包的问题。1916年至1917年的一战末期,这个情况更为严重,甚至连粗粮面包、不加工面包都开始极度短缺,政府开始取消除了主食以外的食品供应,集中对面包进行配额管制,这导致了不少人营养不良并且患上缺盐、缺糖的疾病[86]。随着粮食短缺的加剧,面包工业被优先供给,这又产生了连锁效应,在战争中最最重要的军需品的份额被抽走,军工厂人手被拉去面包厂,工厂无人工作;德国政府遂开放女性填补空缺,导致了1918年妇女在工厂就业人数高达230万,较1913年的160万高出许多,不过这也变相的提升了女性的地位,为了之后男女平权提供了先行条件。
经济部门 | 1882 | 1895 | 1907 |
---|---|---|---|
农业 | 41.6 | 35.0 | 28.4 |
工业/手工业 | 34.8 | 38.5 | 42.2 |
运输/贸易 | 9.4 | 11.0 | 12.9 |
家庭服务 | 5.0 | 4.3 | 3.3 |
公共服务/自由职业 | 4.6 | 5.1 | 5.2 |
无业/退休 | 4.7 | 6.1 | 8.1 |
工商业发展迅速还带动了金融业、贷款产业的发达,德国各邦为了管控流动资本而相继成立国家型银行,政府亦统一了货币,设立帝国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制定完善的商业法,帝国也得以借此汇集大量资本。在经济高速发展达到顶峰时,1873年的大萧条使德国经济发展减缓,失业率上升,工人把经济危机归咎在犹太人身上[88]。但在统一后的爆发式繁荣过后,德国于1879年改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工农业,导致经济在1895年至1903年发生延缓,然而俾斯麦的保护关税政策到了19世纪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国内物价高涨,还造成外国的报复性攻击,使德国工业产品虽然已高质量著称,但是苦于没有让产品倾销的殖民地,因此根本打不进英、法、美市场,外销不甚理想;直到卡普里维时期,才透过和奥匈帝国、瑞士、荷兰加强经济联系,形成了大日耳曼经济圈,这才改善了关税保护政策的弊端[8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最后10年,德国经济透过和德语区的国家建立密切互动关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88]。
德国人最初缺乏技术基础,他们需要从英国进口他们的工程设备和硬件,但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运营和扩展铁路所需的技术。在许多城市,新的铁路车间是技术革新和技能培训的中心。因此,到1850年,德国已经能够自给自足地满足铁路建设的需求,铁路同时成为了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1870年德国统一促进了国家统一、企业国有化以及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与法国的情况不同,德国的目标是支持工业化,因此将纵横交错的重型线路铺设在了鲁尔和其他工业区,并为汉堡和不来梅等主要港口提供了良好的联系。1873年俾斯麦创立帝国铁路局,负责国家的铁路事务,迅速扩建帝国铁路网。到1880年,德国拥有9400辆机车,拉动了43,000名乘客和30,000吨货运,并领先于法国[90]。德国铁轨的总长度从1865年的14,690公里,到1875年已达27,960公里,最终增加到1913年的63,000公里,建立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络,而此时英国的铁路里程为32,000公里[91]。
到1900年,德国化学工业主导了合成染料的世界市场[92]。三大公司巴斯夫、拜耳和霍伊斯特与五家较小的公司一共生产了数百种不同的染料[93]。到1913年,这八家公司生产了近90%的世界染料供应,并将其生产的约80%销往国外。三大公司也已将上游整合到基本原料的生产中,并开始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药品、照相胶片、农药、电化学。最高级别的决策掌握在专业的受薪经理手中,故而德国染料公司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现代化管理的工业企业”[94]。
社会
1871年的德国有4,100万人,到了1914年已增长至6,770万人,人口在43年内增加了四分之三,相反邻国法国只从3,600万增至4,000万人。大批年轻人离开乡村到城市寻找机遇,德国的大城市迅速扩大,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早期大多数工人居住和工作环境都很恶劣,工人工资较低,缺乏保障,住屋与公共设施未能配合人口涌入的需要,许多工人为节省开支,往往与数人合租一间住房。城镇卫生不良,卫生设施较原始。城市的迅速工业化,对旧地主产生极大影响,这些容克地主以三级制支配普鲁士的政治,但他们的势力随着工业化而式微[95]。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政府于是在1883年推出疾病保险法、1884年的意外灾难保险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911年的职员保险法,使德国成为一个拥有优良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此外政府又大力兴建房屋,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1878年立法规定妇女及儿童不得从事对有害身体的工作,14至16岁的青少年每天工作不得超过10时[83]。
与此同时,德国也在努力通过制定和改变法律使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独立发展的各邦国之间的差异的缩小。完全不同的法律历史和司法制度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特别是对国家贸易而言。尽管邦联于1861年引入了通用贸易法典(该法典在德意志帝国时期仍被采纳,并经过重大修改,但直到今天仍在生效),但在其他方面,法律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1871年,德意志各邦国制定了共同的《刑法》(Reichsstrafgesetzbuch);1877年,在法院系统(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民事诉讼程序(Zivilprozessordnung)和刑事诉讼程序(Strafprozessordnung)中建立了共同的司法程序。1873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允许其取代各州的各种民法典(如果存在的话;例如以前由拿破仑占领的德国部分地区采用了《法国民法典》,而在普鲁士1794年的《普鲁士一般邦法》仍然有效)。1881年,德国成立了第一个委员会,为整个帝国制定通用的民法典。该委员会最终制定出了《德国民法典》,该法规最终于1900年1月1日生效,对世界各国的法律法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900年前德国不同的司法体系
-
德意志帝国内不同的法律体系
-
德法义三国各政区人口犯罪比例图(1882–1886)
1871年至1910年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经历了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此期间大量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流动,而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往往很差,这为之后的国内社会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1871年至1910年间,德国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96]。1871年至1910年间,居住在2,000人以下城市的德国人比例从64%下降至40%,而居住在20,000至99,999人城市的德国人比例从8%上升至13%,在同一时期,居住在人口超过100,000人的城市中的人口比例从5%增加到21%。
然而这种城市化在德国各地发生的情况并不均衡[97]。具体而言,德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的工业区,而德国南部和东部则保留了以农村为主的特征[98]。例如在1910年,东普鲁士和波森65%的人口居住在不到2,000人的小城市中,这个比例在全国中为40%,在莱茵兰和威斯特法伦为20%。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德国最迅猛的城市化发生在莱茵兰、威斯特法伦、萨克森和勃兰登堡[99]。此外,这一时期德国的工业发展集中在鲁尔、萨克森和西里西亚。在这些地区的总人口中,47%的勃兰登堡省人口、40%的威斯特伐利亚省人口和50%的莱茵省人口在1910年居住在20,000人或更多的城市中。
1875年至1910年间,德国城市的人口大幅增加。在此期间,拥有超过10,000名居民的德国城市数量从271个增加到576个。同时,德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数量从同期的3个增加到23个。此外,杜伊斯堡、埃森和基尔等城市的人口在此期间都增加了五倍或更多[100]。杜伊斯堡的人口从37,380人增加到229,438人,埃森的人口从54,790人增加到294,653人,基尔的人口从37,246人增加到211,627人[101]。
190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一方面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了水、空气和土地污染问题,但另一方面亦造就了不少便民设施,不但政府提供供水、电力和煤气服务,私人企业亦拓展这些服务,以及修建有轨电车改善城市交通网络。大都市出现了地铁,街道上亦出现了汽车。
日常娱乐和大众文化方面,亦呈现多元化特征。19世纪末,年青一代兴起了候鸟运动,侯鸟成员穿着宽身、舒适的休闲服装出到田野乡间远足、宿营等,希望能脱离社会的束缚,过着一种贴近自然身活的方式。这团体对现代政治和教育制度作出批评,有民族主义、反物质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倾向。此外,人民相信实证主义,相信科学法则和进步的必然性。博物馆和画廊纷纷成立,不同的纪念碑亦在各城市建立,用以显示日耳曼民族的历史[102]。人民在经济和公共生活上产生自我意识,成为了“城市的主人”。各种社交俱乐部和政治组织的出现,主导了公共生活、公民道德和价值观念[103]。
德国人口定居城市规模分布(1871–1910)[104] | |||||||||
规模/年份 | 1871 | 1875 | 1880 | 1885 | 1890 | 1895 | 1900 | 1905 | 1910 |
少于 2,000 | 63.9% | 61.0% | 58.6% | 56.3% | 53.0% | 49.8% | 45.6% | 42.6% | 40.0% |
2,000 至 4,999 | 12.4% | 12.6% | 12.7% | 12.4% | 12.0% | 12.0% | 12.1% | 11.8% | 11.2% |
5,000 至 19,999 | 11.2% | 12.0% | 12.6% | 12.9% | 13.1% | 13.6% | 13.5% | 13.7% | 14.1% |
20,000 至 99,999 | 7.7% | 8.2% | 8.9% | 8.9% | 9.8% | 10.7% | 12.6% | 12.9% | 13.4% |
100,000 及以上 | 4.8% | 6.2% | 7.2% | 9.5% | 12.1% | 13.9% | 16.2% | 19.0% | 21.3% |
-
人口密度(1885年)
-
帝国议会选区
-
1893年的帝国组成各部分及重要城市
德国国内男女不平等现象甚为普遍,妇女是没有投票权的二等公民、法律对妇女的歧视、同工不同酬、受教育权利、甚至在1908年帝国结社法通过前妇女是没有参与政治权利,包括工会和政党。战前避孕方法极不普及,故每家庭都有4至5名子女,加上死亡率渐渐下降,导致人口急增。德国出现了妇女运动,争取教育和就业平等。资产阶级妇女并对只局限在家庭领域的生活并不满足,由于她们的女儿在完成学业与结婚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因此希望寻求更多教育和就业机会。1865年成立的德国妇女会和莱特会便在帝国成立初期积极争取这些要求。他们的努力在20世纪初渐见成效,尽管受到德国各邦男性的反对,女性终于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103]。
相比欧洲其它国家,德国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相当进步。19世纪初多数邦通过立法,规定国民须接受小学义务教育。1871年,普鲁士就有33000所初级学校,在学学童约400万人,1911年增至39000所,学生高达650万人。因此德国民众识字率甚高,直到十九世纪末,每1000名德国人中,无法读写的文盲不到5人。学校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纪律、苦干的观念,众多课目中历史科最为重视,学童须熟习德国历史。然而只有少数人能在完成小学后继续接受教育,只有关系良好的富家子弟才能升读中学和大学。1871年的德国共有13,000名大学生,这数字在1885年上升至27,000人,而大学亦不鼓励大学生以批评眼光判断时事[105][106]。普鲁士女学生能参加1908年的高中毕业考试。在一战前,约有4,000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107]。
语言
德意志帝国中大约92%的人口以德语作为第一语言,1880年,德语的语法和拼写规则首次出现在杜登辞典中。1901年,这被一词典宣布为标准德语的规范。标准德语正字法随后基本上没有修改,直到1998年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瑞士的政府代表正式颁布了1996年的德语拼写改革。改革后的德语拼写经历了八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大部分学校都教授了改革后的拼写,而媒体则并存了传统的拼写和改革的拼写。
在19世纪后期,德语取代拉丁语成为西方科学的通用语言,这一地位持续到二战结束。 那个时代许多最伟大的科学论文首先以德语发表,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威廉·伦琴和冯·诺伊曼的论文。
少数民族中,唯一数量明显的少数族裔语言(5.4%)是波兰语,它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波兰被普鲁士瓜分的波森(波兹南)地区。
非德语日耳曼语(0.5%),例如丹麦语,荷兰语和弗里斯兰语,位于帝国的北部和西北部,靠近丹麦,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边界。低德语在整个德国北部都被使用,尽管在语言上与高德语的区别等同于与荷兰语和英语的区别,但被归为“德语”的范畴。丹麦语和弗里斯兰语主要在普鲁士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北部使用,而荷兰语在普鲁士的西部边界地区(汉诺威、威斯特法伦和莱茵省)使用。
波兰语和其他西斯拉夫语言(6.28%)主要在东部使用。少数(0.5%)会讲法语,其中绝大多数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法语人口占此地总人口的11.6%。
人口统计
语言 | 人数 | 比例 |
---|---|---|
德语[109] | 51,883,131 | 92.05 |
德语和其他外语 | 252,918 | 0.45 |
波兰语 | 3,086,489 | 5.48 |
法语 | 211,679 | 0.38 |
马苏里亚语 | 142,049 | 0.25 |
丹麦语 | 141,061 | 0.25 |
立陶宛语 | 106,305 | 0.19 |
卡舒比语 | 100,213 | 0.18 |
索布语 | 93,032 | 0.16 |
荷兰语 | 80,361 | 0.14 |
意大利语 | 65,930 | 0.12 |
摩拉维亚语 | 64,382 | 0.11 |
捷克语 | 43,016 | 0.08 |
弗里斯兰语 | 20,677 | 0.04 |
英语 | 20,217 | 0.04 |
俄语 | 9,617 | 0.02 |
瑞典语 | 8,998 | 0.02 |
匈牙利语 | 8,158 | 0.01 |
西班牙语 | 2,059 | 0.00 |
葡萄牙语 | 479 | 0.00 |
其他外语 | 14,535 | 0.03 |
帝国公民 | 56,367,187 | 100 |
-
非德语
宗教
总的来说,德意志帝国的宗教人口统计几乎不变。仍然是几乎完全是天主教的区域(下巴伐利亚和上巴伐利亚,威斯特法伦,上西里西亚等)和几乎完全是新教的区域(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波美拉尼亚,萨克森等)。宗教偏见,特别是对混合婚姻的偏见,仍然很普遍。然而通过内部的移民,宗教交融逐渐地变得越来越普遍。在东部地区,宗教和种族紧密联系,“新教徒=德意志人,天主教徒=波兰人”这一等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西部,鲁尔和威斯特伐利亚受移民影响的发达地区地区以及一些大城市,宗教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天主教逐渐被新教影响、代替。
德国的宗教对政治产生了非常大影响。在天主教地区,中央党有很多选民。另一方面,社会民主党和自由联盟在鲁尔的天主教地区几乎得不到任何选票。随着德意志帝国最后几十年的世俗化,这种情况开始改变。
面积 | 新教 | 天主教 | 其他基督教 | 犹太教 | 其他 | |||||
---|---|---|---|---|---|---|---|---|---|---|
数量 | % | 数量 | % | 数量 | % | 数量 | % | 数量 | % | |
普鲁士 | 17,633,279 | 64.64 | 9,206,283 | 33.75 | 52,225 | 0.19 | 363,790 | 1.33 | 23,534 | 0.09 |
巴伐利亚 | 1,477,952 | 27.97 | 3,748,253 | 70.93 | 5,017 | 0.09 | 53,526 | 1.01 | 30 | 0.00 |
萨克森 | 2,886,806 | 97.11 | 74,333 | 2.50 | 4,809 | 0.16 | 6,518 | 0.22 | 339 | 0.01 |
符腾堡 | 1,364,580 | 69.23 | 590,290 | 29.95 | 2,817 | 0.14 | 13,331 | 0.68 | 100 | 0.01 |
巴登 | 547,461 | 34.86 | 993,109 | 63.25 | 2,280 | 0.15 | 27,278 | 1.74 | 126 | 0.01 |
阿尔萨斯-洛林 | 305,315 | 19.49 | 1,218,513 | 77.78 | 3,053 | 0.19 | 39,278 | 2.51 | 511 | 0.03 |
德意志帝国 | 28,331,152 | 62.63 | 16,232,651 | 35.89 | 78,031 | 0.17 | 561,612 | 1.24 | 30,615 | 0.07 |
在帝国的海外殖民地,数百万的人口信仰当地宗教,同时,大约两百万的穆斯林在德国统治下的东非生活[110]。
-
德意志帝国的新教和天主教分布
-
德意志帝国的新教、天主教和犹太教分布(Meyers Konversationslexikon)
-
德意志帝国的犹太教分布
文化
德意志帝国时期生了大量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人物。卡尔·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学说,他的著作《资本论》在1860至90年代陆续出版。弗里德里希·尼采最初是叔本华的簇拥,然而他很快就拒绝了后者消极的人生观,并寻求提供一种积极的哲学。他的哲学思想攻击人们自满于呆板、浅薄和庸俗的生活,在超人和奋进中寻求解脱,他在19世纪末接连出版了《善恶的彼岸》《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等作品。托马斯·曼1900年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记录了德国北方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几代人的锐变,描绘了1835年至1870年代间德国经济与社会的变化。次年,在被普鲁士科学院的18位院士联名推荐后,文学家兼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因巨作《罗马史》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格哈特·霍普特曼以其空灵的诗歌和散文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赫尔曼·黑塞的最初两篇长篇作品《彼得·卡门青》和《在轮下》在1904和06年相继发表,使其迅速成名。他因“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而获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战后的自由主义思潮中受到大量欢迎。埃德蒙德·胡塞尔在1886年至1916年间分别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与哥廷根大学教书,他在此期间的研究对现象学和认识论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1913年,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一般精神病理学》发表,此书已成为精神病理学的经典著作,许多现代诊断标准都源于其中的观点。浪漫派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的音乐剧主要以中世纪作题材,探究社会中的深层紧张关系[102],代表作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等。此时期的绘画已脱离浪漫派,进入写实的风格,代表者有威廉·莱布尔、埃米尔·诺尔德等,前者擅长描画农民的生活和绘制肖像画,后者通过色彩浓烈的水彩展现出表现主义的主题[111]。
在存在的47年中,德意志帝国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并成长为欧陆首屈一指的工业、技术巨头,自19世纪中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百年间,德语实际上作为西方科学界的通用语而存在[112]。
1905年,当时尚不为人所知的爱因斯坦在科学杂志《物理年鉴》中发表了三篇开创性的论文,第一次向人类介绍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他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给出了广义相对论的形式。经过7年的研究,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得出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这一成就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现代物理学的这两大支柱均是在20世纪前20年由德国科学家创造,而后又由另两位德国科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和埃尔温·薛定谔进一步发展[113]。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使他成为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14][115],而海因里希·赫兹也在电磁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现代电子通讯的基础[116]。1904年,奥托·哈恩从镭盐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射钍,随后对天然放射性元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1938年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能。
在化学方面同样也有许多开创性贡献。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对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大大推动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卡尔·博施改进了氨气合成的方法,使他取得了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阿道夫·冯·拜耳对有机化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合成了靛蓝[117]、酚酞和荧光素,并在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18]赫尔曼·费歇尔因对肼类、糖类的研究,阿道夫·温道斯因对组胺、胆固醇研究,分别获得了1902和192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19][120]。
在科技实业方面,德国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产业巨头。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在1885年制造了第一台汽车,随后创立了奔驰公司,同时,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第一个载重汽车,建立了戴姆勒发动机公司。维尔纳·冯·西门子的电气技术被后世广泛采用,并制造了海底电缆。鲁道夫·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创立了齐柏林飞艇公司,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齐柏林飞艇。奥托·李林塔尔是首位能够重复成功完成滑翔飞行的人,他虽然在试验中身死,但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与飞机的发明[121][122]。
地理学家弗拉迪米尔·柯本综合了全球的气候、植被和土壤模式,于1918年归纳创造出了柯本气候分类法,在经过一些修改后,这一分类法今日通行于世界[123]。柯本的女婿,地质兼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1912年详细阐述了大陆漂移学说,这一理论后续得到证实,成为了今日地质学研究的基础[124][125]。保罗·埃尔利希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大大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威廉·冯特开创了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并以《生理心理学的原理》一文宣告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诞生,他因此被后人视为心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式人物[126][127]。鲁道夫·菲尔绍是第一个详细描述白血病、血栓形成、栓塞和脊索瘤的人,因其在药学和医学的突出贡献,他被后世称为“现代病理学之父”以及“药学教皇”[128][129][130]。
军事
德国军队在1870年只有40万人左右,到了1911年增加至864,000人。国家实行征兵制,全国男子都须要服役,期间不断灌输国家观念,接受纪律训练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军官大多是来自贵族阶级,1860年有65%军官来自贵族家庭,可是这比例不断下降,到1913年只有30%[131]。
1890年代,德国出现了沙文主义团体,其中势力中最的是泛德意志协会,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提出夺取英、法等国殖民地,再吞并欧美小国,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国,对当时的德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887年,通过了军事法案,同意增加军费。1898年德国海军联盟成立,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被任命为国家海军部秘书长,他倡议建造大型舰队,并通过了第一个海军扩建法案,在1904年前建造19艘战舰、8艘装甲舰和42艘巡洋舰[132]。1900年通过第二个海军法案,建造更多的船舰,并使德国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德国扩建海军引起了英国关注,两国展开了军备竞赛。1906年英国第一艘无畏舰下水后,使德国大为紧张,当时基尔运河和威廉港的设备并不足以建造和容纳此庞然大物[133]。
1891年,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开始调整对俄法的作战计划,以速战速决为原则,先在六星期内击败法国,然后目标转向动员速度较慢的俄国,并在4个月内将其击败。此计划最终在1905年完成,这便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134]。为了准备战争,德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1879年只有4.28亿马克,到1913年已超过20亿马克,军队人数从1874年的40万增加至战前的75万,390艘船舰,海员达8万人。同时,威廉二世亦积极对外扩张,甚至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派出“豹”号战舰驶至摩洛哥,以示抗议。三国协约的组成,宣示了对立的军事集团形成,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德国介入战争,实行施里芬计划,向法俄宣战。战事的拖延使双方死伤惨重,1917年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威廉二世建议墨西哥与德国结盟攻打美国,促使美国加入战争。纵使俄国因十月革命而退出战争、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使德国能专心在西线作战,但德国战败的命运已无法改变,山穷水绝。随着保加利亚和奥匈帝国先后投降,德国最终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135]。
-
行进中的德军骠骑兵(1912)
-
威廉二世在秃鹫号巡洋舰(德语:Geier)上检阅(1894)
-
行驶中的公海舰队(德语:Hochseeflotte)(1917)
-
信天翁 C.II型飞机(1917)
外交
俾斯麦知道德国刚刚建国,位于欧洲中央,四面均是强敌,加上德国的建立改变了欧洲势力均衡的状况,使列强感到不安。因此,他任内采用大陆政策,宣称德国是“满足的帝国”,以安抚列强。他煽动英、俄两国互相对抗、与奥结盟、阻止帝俄扩张和孤立法国,目的是巩固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873年,德、俄、奥结成三皇同盟,是一个很模糊的军事盟约,三国之间存在利益矛盾,所以三皇同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同盟。俾斯麦原以为法国需要一段很长时间,才能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中恢复元气,可是1873年提前付清了50亿法郎赔款,迫使德军撤出法国。俾斯麦不愿意法国重新强大起来,在1874年借口法国图谋报复,在边境集结军队,引发战争危机。俾斯麦相信三皇同盟刚刚建立,俄国不会反对德国对法国的行动,但俄国不希望德国过分强大,而法国又是一个能有效牵制德国的国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评俾斯麦的行动,表示俄国不会视而不见,俾斯麦只好放弃行动[136]。
1878年俾斯麦主持召开柏林会议,它对德国而言不仅是一个修订圣斯特法诺条约的会议,而是一个显示德国实力的会议。会议中,德国极力讨好英国和奥国,而俄国原有的利益在会议几乎完全失去,使德俄关系恶化,三皇同盟已名存实亡。到了1879年10月,德奥结成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受到俄国攻击,另一方应加入战争;意大利王国因为与法国争夺突尼斯而在1882年加入该盟约,组成三国同盟。1879年德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俄国粮食入口,到了八十年代,德俄关系基本上无法维持,这时法国主动出击,1887年提出法俄结盟,1888年提供5亿法郎帮助俄国解决财政困难,1889年又提供19亿给俄国。俾斯麦为了维持德俄关系,在1887年签定再保险条约[137],规约缔约国一方受攻击时,另一方须保持中立,可是在1890年威廉二世拒绝与俄国续约[138],俄国转为加入英法阵营[139]。
由于德国建立过晚,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早已将具有战略价值的殖民地占领,此时进行殖民无异于与将英、法推到对立面。于是,俾斯麦宣称德国是一个满足的帝国,因此在建国早年并没有向外建立殖民地,以免与列强发生摩擦,所以德国的殖民帝国起步较晚。1882年12月6日在法兰克福成立“德意志殖民事业协会”(Deutscher Kolonialverein),1884年在柏林成立“德意志移民团体”(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Kolonisation),这两个组织在1887年合并。1884年德国在纳米比亚、多哥和喀麦隆建立了殖民地,1890年在坦噶尼喀建立殖民地[140]。
威廉二世推行的世界政策,德国要寻找“太阳下的位置”[141],藉以建立一个殖民帝国,作风与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强大的军队和殖民帝国,与列强发生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导致与英国关系恶化。1890年7月英德签定黑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德国承认桑给巴尔是英国殖民地,英国则把黑尔戈兰岛让给德国,解决了英德殖民地之争的问题,暂时改善两国关系。这条约使俄国把靠向法国,因为英俄两国在远东的殖民地竞争非常激烈,两国并在1892年订立法俄同盟,使俾斯麦的孤立法国的努力毁于一旦[142]。威廉二世早在19世纪末积极扩军,尤其是海军,介入外国殖民地事务,引起了英国的关注。1895英国进攻德兰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议,最后英国行动失败,威廉二世祝贺德兰士瓦,结果英国派舰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示威。
由于俾斯麦时期并没有向积极外扩张其殖民地,因此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已大大落后于列强。威廉二世掌政时便加快殖民帝国步伐,1897年德国占领大清山东半岛。1898年英德签定秘密协定,瓜分葡属非洲,以防德国干预即将进行的第二次波耳战争,而德国亦答应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战争的机会,出资购买关岛、加罗林群岛和帕劳。然而当时德国的殖民地面积远远不及英法两国,而且多是资源贫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这些收获,便与英法两国直接竞争。德国决定建造一支仅次于英国的舰队,这无疑会引起英国的不满,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使英德关系恶化[143]。
1902年6月,德、奥、意延长了三国同盟,然而数个月后意大利私自与法国达成秘密协议,意大利承认在法国在摩洛哥的利益,三国同盟变得不可靠。1903年得到巴格达铁路建筑权后,推出一项横跨欧亚的铁路计划,连接柏林和巴格达,中途经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国势力渗入奥斯曼帝国。英国提出要德国把连接波斯湾沿岸铁路最后一段建筑权让给英国,但德国拒绝。于是英印总督在英军舰队护航下,在波斯湾进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关系越来越紧张。
1905年在摩洛哥与法国发生争执,引发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并表示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1906年,德法两国在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摩洛哥问题,最后双方同意摩洛哥港口警察由法国和西班牙警察担任,德国在会议中被孤立。1911年引发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德国派出舰艇开进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德国的存心挑衅引致英国介入,最后德法两国签署《摩洛哥-刚果条约》,德国获得部分刚果领土,与德属喀麦隆东南土地连接,并承认法国为摩洛哥的保护国。纵使危机解决,使德法关系恶化是无可挽回的事实[144]。1914年6月28日发生萨拉热窝事件,德国向奥国表示无条件支持,奥国随即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塞尔维亚拒绝完全接受条款,结果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向俄国及法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都曾寻求与奥斯曼帝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在威廉二世统治时,在德意志银行的资金支持下,1900年开始兴建巴格达铁路,尽管到1914年,它仍距离目的地在巴格达500公里[145]。塞西尔·罗兹在1899年对威廉二世的一次采访中,曾试图“说服皇帝德意志帝国在海外外的未来在于中东,而不是非洲。拥有庞大的中东帝国,德国有能力让英国不受阻碍地完成塞西尔·罗兹所希望建成的开普-开罗铁路[146]。英国最初支持巴格达铁路,但是到1911年,英国政治家开始担心它可能会扩展到波斯湾的巴士拉,威胁英国在印度洋的海军优势。因此他们要求停止建造,德国和奥斯曼帝国默许了这一要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作为德国的盟友加入了同盟国阵营,并与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展开了数次战役。
在南美,德国的主要利益是在南美南部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和乌拉圭,并将南美北部的国家(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作为以保护其利益不受美国日益增长影响的缓冲区[147]。德国的决策者分析了在玛格丽塔岛建立基地的可能性,并对加拉帕戈斯群岛表现出兴趣,但由于在南美洲北部建立分布广泛的基地补给将十分困难,德国当局很快放弃了任何此类提案。德国试图将智利这个受德国影响较大的国家与美国的代理人在南美进行对抗[147][148],德国和英国曾通过智利设法使厄瓜多尔否认美国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军基地。在一战前,德国对智利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149]。
徽章
-
德意志帝国大徽章
-
德意志帝国中徽章
-
德意志帝国小徽章
-
德意志帝国各邦的纹章
皇帝
总理
德意志帝国的帝国总理由德意志皇帝任免并向其负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普鲁士王国的内阁首长兼任。在德意志帝国的构架中,帝国总理(Reichskanzler)既担任皇帝的第一部长,又担任帝国议会上议院的议长,他既不被议会选举,也不必对帝国议会负责,相反总理都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
帝国总理可以管辖或干涉四个层次:
- 普鲁士国王,自1871年起,普鲁士国王在联邦宪法中规定,担任联邦议院负责人,并被授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 联邦参议院(Bundesrat),由联邦各州的代表组成,由总理主持
- 帝国议会(Reichstag)
- 联邦行政机构,最初由普鲁士内阁首长奥托·冯·俾斯麦领导
从理论上讲,帝国各州的外交部长将其州的代表指示给联邦议院(Bundesrat),因此高于总理。出于这个原因,俾斯麦(从1871年起)继续担任普鲁士首相和外交部长,几乎在他担任帝国总理的整个任期内,因为他想继续行使这一权力。由于普鲁士在联邦参议院控制了17票,俾斯麦可以通过与较小的邦达成交易来有效地控制议事程序。
总理一词表明与德国各州政府相比,该机构的优先级似乎较低,因为与各邦首长相比,联邦帝国的新总理不应该是一位成熟的总理。总理的头衔还像征著强大的君主主义、官僚主义和明显的反议会成分,就像普鲁士历史上的哈登贝格一样。
在这两个方面,联邦的行政部门,然后是1867年和1871年成立的帝国,都故意不同于1848-49年革命年代的邦联,后者由由政府选举产生的首相领导、国民议会。1871年,联邦总理的概念被转移到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行政部门,该帝国现在还包含南德意志各州。在这里,“总理”和“联邦机构”(与“部”或“政府”相对)的术语表明,与联邦州政府相比,联邦行政部门的(明显)优先级较低。出于这个原因,直到1918年,总理和他麾下的帝国部门领导人都没有使用大臣的头衔。
1918年10月29日,德国宪法被修改,给予议会罢免总理的权利。然而这种变化并不能阻止几天后革命的爆发。
届次 | 肖像 | 姓名 | 所属政党 | 在任时期 | 持续时间 | 普鲁士王国内阁首长 |
---|---|---|---|---|---|---|
1 | 奥托·冯·俾斯麦 Otto Fürst von Bismarck |
无党籍 | 1871年3月21日 -1890年3月20日 (被皇帝解任) |
18年364天 | 兼任 (—1873年1月) | |
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伯爵 (1873年1月—11月) | ||||||
兼任 (1873年11月—1890年3月) | ||||||
2 | 列奥·冯·卡普里维 Leo Graf von Caprivi |
1890年3月20日 -1894年10月26日 |
4年220天 | 兼任 (1890年3月—1892年3月) | ||
博托·祖·奥伊伦堡伯爵 (1892年3月—1894年10月) | ||||||
3 | 克洛德维希·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 Chlodwig Fürst zu Hohenlohe-Schillingsfürst |
1894年10月29日 -1900年10月17日 |
9年353天 | 兼任 | ||
4 | 伯恩哈特·冯·比洛 Bernhard Fürst von Bülow |
1900年10月17日 -1909年7月14日 |
8年270天 | |||
5 | 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 Theobald von Bethmann Hollwega |
1909年7月14日 -1917年7月13日 |
7年364天 | |||
6 | 乔治·米夏埃利斯 Georg Michaelis |
1917年7月14日 -1917年11月1日 (被皇帝解任) |
110天 | |||
7 | 乔治·冯·赫特林 Georg von Hertling |
德国中央党 | 1917年11月1日 -1918年9月30日 |
333天 | 兼任 | |
8 | 马克斯·冯·巴登亲王 Max Prinz von Baden |
无党籍 | 1918年10月3日 -1918年11月9日 (革命爆发辞任) |
37天 | 兼任 |
帝国遗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和战后的混乱,以及《凡尔赛条约》所施加的严厉惩罚,塑造了人们对于德意志帝国的正面记忆,尤其是在那些不信任和鄙视魏玛共和国的德国人中。保守派、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这导致了帝国崩溃后德国的政治和社会气氛异常艰难。
在俾斯麦领导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终于被建立,但它仍然是普鲁士人统治的国家,没有像泛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所希望的那样包括奥地利。普鲁士军国主义体制、殖民开拓及其强大工业实力,都使它受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厌恶和嫉妒。德意志帝国实施了一系列渐进式改革,例如落实了欧洲第一个社会福利制度和新闻自由制度。还有一个现代的选举联邦议会的制度,即帝国议会,其中每个成年男子都有一票表决权。尽管普鲁士贵族继续敌视,社会主义者和天主教中央党在帝国的政治生活中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德意志帝国是德意志民族思想文化的一个巅峰时期。日后数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主要作品均在该时期出版,如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家族》、特奥多尔·蒙森的《罗马史》、赫尔曼·黑塞的《彼得·卡门青》以及倭铿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绘画组织青骑士社和桥社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时代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为德国在20世纪成长为建筑和艺术大国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故而德国文艺界将这个时代称为为后来一切发展奠基的时代(Gründerzeit)。
在经济方面,皇帝时代(Kaiserzeit)奠定了德国作为世界领先经济大国的地位。鲁尔、萨尔、萨克森和西里西亚工业区的开发、各地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各种发明创造的应用均发生在这一时期。德国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刺激以及人口、领土优势,后来居上,成为了欧洲第一大工业国,并将此优势延续至今。
许多历史学家强调德国的“特殊道路”或“例外性”作为纳粹主义和20世纪德国灾难根源的核心重要性,根据科卡的研究,自上而下地进行国家建设的过程具有非常严重的长期影响。
就议会民主而言,这种情况下的议会软弱无力,政党四分五裂、相互猜忌。纳粹正是建立在魏玛政治文化中的不自由、反多元主义的元素之上。容克精英阶层和高级公务员利用其强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挫败、阻碍了任何走向民主的运动。他们在1930-1933年的危机中发挥了特别不利的作用。俾斯麦对军事的重视扩大了军官的声音,后者将军事技术的现代化与政治的反动化相结合。在商业、金融和专业领域,新兴的中产阶级精英倾向于接受旧传统精英阶层的价值观。汉斯-乌尔里希·韦勒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混合体,它既是成功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现代化,残存了大量前工业时代的制度、权力关系和传统文化。韦勒认为,这产生了高度的内部紧张,一方面导致了对社会主义者,天主教徒和改革者的压制,另一方面导致了高度侵略性的外交政策[150]。
比勒费尔德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斯-乌尔里希·韦勒将德国的灾难之路的起源归结于1860年代至1870年代,当时的德国经济进行了现代化,但政治现代化并未发生,普鲁士的农村精英阶层依然有力地控制着军事、外交和内政。传统的、贵族的、前现代的社会与新兴的现代化资产阶级进行斗争。韦勒认识到工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现代化力量的重要性,因此认为反动传统主义仍然在德国的权力政治等级、社会心态和阶级关系(德语:Klassenhabitus)中占主导地位。此后的德国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并最终导致了1914年至1945年之间的政治灾难进行解释[151]。
德意志特殊道路的研究具有曲折的历史。早在19世纪,德国学者就提出这一概念,他们强调了德国通往现代化的独立、特殊道路,认为这是使德国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道路”区分开来的积极因素。他们强调了强大的官僚国家、俾斯麦和其他强有力的领导人发起的改革、普鲁士的奉献精神、哲学和音乐的高度发达以及德国倡导的社会福利国家的优越性。1950年代,西德的历史学家认为,特殊道路带领德国走向了1933-1945年的灾难。德国历史结构和经验的特殊性被解释为先决条件,尽管这些先决条件并没有直接导致国家社会主义,但确实阻碍了自由民主的发展并促进了法西斯主义的兴起。1990年以后,对文化维度以及比较史和关系史的关注日益增加,德国的史学开始转向不同的主题,而对特殊道路的关注则大大减少。尽管一些历史学家放弃了特殊道理的论点,但他们并没有提供公认的替代性解释[152]。
领土损失
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停战协定签署,战争宣告结束。次年,凡尔赛条约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法国。奥伊彭-马尔默迪将暂时被割让给比利时,并举行公投,以允许人民选择留在比利时或返回德国控制的领土。公投结束后,该领土于1920年9月20日分配给比利时。北石勒苏益格的未来将由公投决定。在1920年石勒苏益格公投中,北部说丹麦语的民众投票给了丹麦,而南部说德语的民众则部分投票给了德国,石勒苏益格因此被分割。荷尔斯泰因在没有公投的情况下仍然属于德国。梅梅尔领地被割让给协约国,以决定该地区的未来。1923年1月9日,立陶宛军队入侵该领土。经过谈判,国际联盟于1924年5月8日批准了这一吞并,理由是立陶宛接受了《梅梅尔规约》,这是一项保护领土内非立陶宛人及其自治地位的权力分享安排。波兰取得波森省和西普鲁士的大部分地区,上西里西亚的一些地区在公投和独立起义也并入了新成立的第二共和国。所有德国殖民地都被移交给国际联盟,国际联盟随后将它们作为托管地分配给澳大利亚、法国、日本、新西兰、葡萄牙和英国。新的所有者被要求在该地区充当无私的受托人,以各种方式促进其居民的福利,直到他们能够管理自己。莱茵河左岸和右岸将永久非军事化。工业上重要的萨尔地区将由国际联盟管理15年,其煤田由法国管理。在此段时间结束时,公民投票将决定萨尔的未来地位。为确保条约条款的执行,盟军将占领莱茵河左岸5-15年。德国军队被限制在100,000名官兵并且解散总参谋部,大量战争物资将被移交,而军需品的生产也将被严格削减。海军也将同样缩减,德国不被允许使用军用飞机。德国还被要求赔偿战争期间造成的所有平民损失。
前省份 | 1910年区域 | 领土占比 | 1910年人口占比 | 一战后的归属 | 注释 |
---|---|---|---|---|---|
西普鲁士 | 25,580 km2[153] | 100% | 1.703.474 | 分割为: | |
给予波兰 | 15,900 km2[153] | 62% [154] | 57%[154] | 波美拉尼亚省 | [Note 1] |
给予但泽自由市 | 1,966 km2 | 8% | 19% | 但泽自由市 | |
给予东普鲁士 | 2,927 km2 | 11% | 15% | 马林韦德行政区 | [Note 2] |
给予德国西部 | 4,787 km2 | 19% | 9% | 波森-西普鲁士[155] | [Note 3] |
东普鲁士 | 37,002 km2[156] | 100% | 2.064.175 | 分割为: | |
给予波兰 | 565 km2[157][158] | 2% | 2% | 波美拉尼亚省[159] | [Note 4] |
给予立陶宛 | 2,828 km2 | 8% | 7% | 克莱佩达地区 | |
给予德国 | 33,609 km2 | 90% | 91% | 东普鲁士省 | |
波森 | 28,992 km2[156] | 100% | 2.099.831 | 分割为: | |
给予波兰 | 26,111 km2[153] | 90%[154] | 93%[154] | 波兹南省 | |
给予德国 | 2,881 km2 | 10% | 7% | 波森-西普鲁士[155] | [Note 5] |
下西里西亚 | 27,105 km2[161] | 100% | 3.017.981 | 分割为: | |
给予波兰 | 527 km2[157][162] | 2% | 1% | 波兹南省[163] | [Note 6] |
给予德国 | 26,578 km2 | 98% | 99% | 下西里西亚省 | |
上西里西亚 | 13,230 km2[161] | 100% | 2.207.981 | 分割为: | |
给予波兰 | 3,225 km2[153] | 25% | 41%[153] | 西里西亚省 | [Note 7] |
给予捷克斯洛伐克 | 325 km2[153] | 2% | 2%[153] | 赫卢钦地区 | |
给予德国 | 9,680 km2[153] | 73% | 57%[153] | 上西里西亚省 | |
总计 | 131,909 km2 | 100% | 11.093.442 | 分割为: | |
给予波兰 | 46,328 km2 | 35% | 35% | 波兰 | [Note 8] |
给予立陶宛 | 2,828 km2 | 2% | 2% | 克莱佩达地区 | |
给予但泽自由市 | 1,966 km2 | 2% | 3% | 但泽自由市 | |
给予捷克斯洛伐克 | 325 km2 | 0% | 0% | 捷克西里西亚 | |
给予德国 | 80,462 km2 | 61% | 60% | 普鲁士自由邦 |
此外,对比于现今,有一大片原属于德意志帝国的领土现时是属于数个欧洲国家的领土:
名称 | 今属于 | 现今区划 |
---|---|---|
阿尔萨斯-洛林 | 法国 | 下莱茵省、上莱茵省和摩泽尔省(属于大东部大区) |
奥伊彭-马尔默迪 | 比利时 | 欧本及马尔梅迪市,列日省邻近德国边界的两个城市及邻近自治区 |
威勒贝格 | 荷兰 | 荷兰语称Duivelsberg,德荷边境的一座小山,在二战后被荷兰吞并 |
北石勒苏益格 | 丹麦 | 南日德兰郡 |
赫卢钦地区(沿德国与奥匈帝国边界延伸的一带苏台德地区) | 捷克 | 捷克境内西里西亚邻近波兰边界的赫卢钦地区 (1938年10月德国重新夺回,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该区德国人被苏军驱逐,此亦发生于整个苏台德地区) |
梅梅尔领地及梅梅尔市 | 立陶宛 | 克莱佩达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的克莱佩达市 (1939年3月德国重新夺回,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该地区的德国人被苏军驱逐) |
大部分西普鲁士和波森,东上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的比托、劳恩堡和施托尔普[165],东普鲁士的索尔达乌 | 波兰 | 现为波兰的西里西亚省、波美拉尼亚省,现今波兰语称这四个城市为贝图夫、劳恩堡、斯武普斯克和贾乌多沃,其中的德意志人口在二战后被尽数驱逐 |
东勃兰登堡、瓦尔米亚、马祖里亚、西普鲁士、东普鲁士南部、波美拉尼亚中部和东部 | 波兰 | 波兰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包括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卢布斯卡省、瓦尔米亚及马祖里亚 (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该地区的德国人被苏军驱逐) |
东普鲁士北部和哥尼斯堡 | 俄罗斯 | 俄国位于波罗的海的外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1944年1月-1945年5月期间该地区的德国人被苏军驱逐) |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