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爆发的战争[1],或是由刚从同一个国家分裂的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战争[2]。内战的目的可能是一方想要控制国家或是某一区域,一方想要独立,或是想要改变国家政策[1]。内战是严重的冲突,一般会有大规模而有组织的正规军参与。内战一般会造成大规模的伤亡 ,并消耗大量的国家资源[3]。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内战平均会持续超过4年,比1900至1944年代的平均1年半上升了许多。自19世纪中期,内战发生的频率相对固定,因此内战时间的延长造成同一时间正在进行的内战变多了。例如20世纪前半同时发生的内战最多不会超过5个,但在冷战末期,同时发生的内战超过20个。自1945年起,内战已造成超过2,500万人的死亡,而强迫迁移也超过上百万人。内战也可能造成国内经济的崩溃。索马里、缅甸、乌干达、安哥拉等国在发生内战前,一般都认为这些国家会有良好的发展[4]。大多数现代内战都涉及外部势力的干预。根据Patrick M. Regan在其著作《内战与外国势力》(2000年)中的说法,在二战结束至 2000年之间的138场内战中,约有67%有国际干预,其中35场由美国干预[5]。
定义
内战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内,不同的组织化团体(尤其指对立的双方,数目较多时常称为割据、鼎立、战国),为控制或者推翻政权,建立新国家政权而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通常对立的双方皆需要有一定实力,并持续战斗一定时间(时间太短或一方实力远逊往往不会被看做内战,而往往被看做革命或平叛、戡乱)。
詹姆斯·费伦是斯坦福大学的内战学者,为内战下的定义是“国家受到有组织团体的暴力军事冲突,目的是要掌握国家中心或是某一地区的控制权,或是改变国家政策”[1]。Ann Hironaka进一步的定义内战其中的一方需是国家[3]。有关冲突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内战,学者仍有许多的争议,有些政治科学家认为伤亡需超过1,000人才算是内战[1],有些则认为双方至少都要伤亡需超过100人才算是内战[6]。战争数据库是学者研究军事冲突时常引用的数据库,其中定义内战是每一年因内战造成的死亡需超过1,000人。相较于柬埔寨内战及第二次苏丹内战死伤的数百万人,上述的标准相当的低,但是此定义下,一些广为世人所知的冲突已不能视为内战,例如北爱尔兰问题,及南非种族隔离时期非洲民族议会的攻击[3]。
若是以每年死伤超过1,000人的标准来算,从1816年至1997年发生了213场内战,其中从1944年至1997年发生了104场内战[3]。若以死伤总数超过1,000人的标准来算,1945年至2007年之前又多发生了90场内战,在2007年仍有20场内战正在进行[1]。
在1949的日内瓦的外交会议的最后的记录中,被未明确地对“内战”(civil war)这个名词做确切的定义,但有对于无政府状态、恐怖主义或有明确组织的抢劫等武装行动,与内战之间的差异做出描述,并列举了4项条件为基本的需求:
- 在反抗过程中的组织必须占有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 反抗军人数必须超过国家总人口之一定比例
- 反抗军有属于自己的作战识别特征
- 当前之合法政府依赖国家正规军队对反抗军作战。
一旦整体的社会架构发生重整,内战就会被归类成为革命。无论是否成功的一次简单暴动,只要有组织完备的军队加入以及常规战斗发生,就可能被一些历史学家归类为内战。也有其他史学家以其他标准来为内战下定义,例如组织或势力之间暴力事件时间的延续性或者或者必须在国家的确定地区。
内战与革命及独立运动之间的最终的分野其实往往相当武断,完全都是依照使用者所决定,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及价值观中。英国1642年到1651年一场在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中,由英皇查理一世代表的君主政体被颠覆,被称作“英国内战”(English Civil War),但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在17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当中是有组织性的军队及常规战斗,但也被认为是美国独立事件而非内战(American Revolution)。美国所用的“内战”(Civil War)通常是指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又称南北战争。
在前近代时期,不同的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等主要造成现代动乱的因子,在内战方面只能算是扮演小角色,尽管有许多民族国家主义者将这期间的战争视为民主国家主义的起源,如苏格兰和英国之间及加泰罗尼亚(西班牙东北部地区)与西班牙之间爆发的战斗。不过事实上,这些内战大多只是由封建君主发动,而非为了民族。一些前近代的内战虽因宗教因素引起,也可将之视为奴隶等低下阶层为了推翻压迫者并获得自由独立而发起的动乱,例子有犹太人反抗罗马。
前近代内战主要类型
因宗教而起的内战倾向于发生在一神教的国家内而非多神教,可能跟多神教的教义更富有弹性,较不易引起冲突有关。在中世纪的欧洲,对《圣经》的解释往往来自教士阶级或融合自异教教义,造成了基督宗教中的各种教派。其后因各宗教或教派的教义规范更加刚硬,而且信徒的识字率提升,便导致各宗教间的紧张程度开始增加。除基督教间的冲突,不同宗教也有类似情形。由北非传入的伊斯兰教崛起,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伊斯兰教的历史,正统的逊尼派与什叶派间的冲突,直到今日仍没停过。历史上,宗教改革、荷兰的八十年战争、德国的三十年战争和近年爱尔兰新教徒教派所引起的内战。
当内战是由思想意识体制的层面所引起时,通常可称为革命。发起这种类型内战的叛乱军,其主要权力往往是散布在一个组织中而非由单人掌权,这项最有名的例子,就属由中产阶级以及贫民为了对抗贵族阶级所发起的法国大革命。尽管有人认为革命只能算是过去时代农民或奴隶发动叛乱的延伸,但事实是革命通常由受过高等教育但对时局不满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所领导。也有人认为,革命是利用思想意识来代替宗教力量作为理由或动力,驱使人们解决由社会经济因素引起的问题。大多数成功的革命都是突然发动的,一旦演变为长期的内战,革命组织内的反动份子往往会造成革命行动的失败。
这项是最常引发内战的因素。比如,在冷战结束后,民族国家主义取代了宗教,思想意识而成为引发冲突的最主要原因。现代国家试图在国家内部的军事力量上取得垄断地位,以确保其政权安定,而分离主义份子则是想借由种族、宗教或国家联盟等方式来打破这个平衡,或者更常见的是以游击战方式进行不对称战争,这同时也是一些在殖民地的解放组织常常采取的策略,例子有亚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洲的厄立特里亚、斯里兰卡。
以极快速度并且用最少的军事力量直接推翻政府高层,可以降低军事冲突所波及的层面,但失败或者只成功一半的政变,反而会使敌对阵营间的内战更加恶化。此类内战的主导者,会试图在极短时间内将前三项的因素作利用,获得多数人民的支持,但事实是其本质乃出于争夺权力。
特点
一般来说,内战同时具有:
不同期间的内战特点
Ann Hironaka是《无止尽的战争》(Neverending Wars)的作者,将现代史中的内战分为19世纪前、19世纪至20世纪初及20世纪后半3部分。在19世纪的欧洲,内战的时间显著的减短,原因是因为冲突的性质,像是当时战斗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中央政府的强度、以及其他国家会为了支持政府而进行快速的干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内战的持续时间比以往要长,是因为后殖民国家较弱,而世界的主要强权国家也没有对内战双方进行有力的干预。最明显的内战共通性的是一些发现在脆弱国家的内战[7]。
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内战一般比较短,1900年至1944年的内战一般持续一年半[8]。国家本身形成明显的权力中心,内战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国家。因此只要有一方控制了首都及军队,就代表控制了一切,可以打败另一方。在暴乱中,叛军若无法也快速的控制首都及军队,就会快速的被瓦解。例如1871年普法战争时,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法国的惨败激起了革命,巴黎公社几乎占领了整个巴黎,但当法国军队在凡尔赛宫支持政府,并攻进巴黎后,巴黎公社迅速的结束[9]。
在1990年代,同一时间有20场内战在同行进行,约是19世纪的10倍。不过内战的频率没有明显上升。在二战后内战的持续时间平均约4年[10],增加的原因是因为国家的增加、1945年后形成的脆弱国家、跨国战争的减少,以及冷战的对抗[11]。
在二次大战后,主要的欧洲殖民国家将其殖民地独立成为国家的速度越来越快,由殖民地形成的国家由二战前的30个到战后的120个。在1980年代后,殖民地已经很少了,成立国家的速度也慢下来了[12]。
殖民地成立的国家希望依照理想国家的蓝图:中央集权的政府、有固定边界的领土、公民权利的界定,以及像国歌、国旗、联合国领位及官方的经济政策等,但这些国家实际上比他们效法的欧洲国家要弱很多[13]。西方国家的政府结构和国家实际的能力紧密配合,是几百年来辛苦发展的结果。强大治理结构的发展,特别是税收制度,特别是和17世纪及18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有关,正如查尔斯·堤利所述:“战争造成国家,国家造成战争”[14]。因此可以生存下来的都是有强大国力的国家。
去殖民化造成国家的过程和上述的是强烈的对比。大多数帝国主义国家没有预见需要让准备其殖民地独立,像英国就限制印度及斯里兰卡的自治法规,而法国殖民地的所有重要决策都是由法国决定,一直到1960年代才突然让其殖民地独立,这些国家没有自治的政府可以依国家整体的利益来订定政策,反而造成只有利部分人士甚至官员自身的裙带关系及政治腐败。这些国家没有可信的政府,也没有有生产力的经基础,以及有效的税收系统,可以从经济活动中提取资源供国家使用,因此在独立就是经济上的弱者。其中印度是少数在独立过程对国家有帮助的国家。也没有任何帝国主义国家以殖民地领土整合为其发展的重点,更不会提倡有害于统治者角色的国家民族主义。许多新成立的国家发现本身贫穷,社会分裂,治理能力不足,而又面临立刻要成为现代国家的预期[15]。这类的国家会视为弱国或是脆弱国家。不过这种国力强弱的分类不完全同“西方”“非西方”的分类,像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及中东的埃及及以色列,都是有良好的政府结构及经济基础建设的国家[16]。
不同类型的内战列表
- 美国独立战争
- 美国南北战争
- 墨西哥独立战争
- 阿根廷独立战争
- 荷兰独立战争
- 爱尔兰独立战争
- 土耳其独立战争
- 印度东北部冲突
- 孟加拉国解放战争
- 南非边境战争
-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 格鲁吉亚内战
- 南斯拉夫内战
- 第一次车臣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有争议)
- 马里内战
- 顿巴斯战争
资源争夺,贩毒、黑灰产
苏里南内战
影视作品
- 漫威漫画作品《内战 (漫画)》
- 2016年电影《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