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将人的头颅砍下的刑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斩首或砍头等(作为死刑方法称杀头、处斩或开刀问斩等,处刑者被称刽子手),是指将动物个体的头部与身体其他部分分离,这对人类等动物个体来说总是致命,因为它使脑部无法获得含氧血液,而其他器官则被中断与脑之间的自主神经系统联系而被迫停止运作。一些伊斯兰地区的法律系统仍允许并执行此类刑罚方式[1][2][3]。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29日) |
意外斩首是指突发意外所导致的头部与身体分离。[4] 有时,绞刑、自缢[5]等过程施加过大力量于颈部附近,也可能导致此种结果。
斩首的历史相当长,早在原始人社会里已有“猎头”的习俗。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法律与刑罚的出现,世界范围内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斩首的刑罚。
历史上曾广泛使用的斩首工具有:刀、剑、斧、铡等。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提升处刑效率,法国人发明了断头台,使斩首方式由人力过渡到物力。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斩首均会公开进行,民众会围观受刑者从押赴刑场到执行完毕的全过程,因而使斩首的执刑具备了震慑性及一定程度上的观赏性。行刑完毕后,罪犯的首级会交由家属收殓。如罪行严重,首级会被示众,尸身也可能不被允许下葬而在刑场持续暴露。
古代中国的斩首,刽子手必须接受过严格训练,以免使死者多受痛苦。斩首完毕后,有时犯人家属会请裁缝将砍下的首级与身体缝合后下葬,称为“缀元”,以保全尸身的完整。
斩首的刑罚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原因是其场面过于血腥,且难于清理,亦有不少人认为违反人权。
中国历史上,清末的北洋军人受到西化影响,就流行以枪决代替斩首,但法律上一直保留斩首;民国建立后,实际上直到1930年代,民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等地方政权都以斩首处死犯人。
法国从法国大革命起,直到1981年废死前,死刑都是以断头台执行,除非是犯下危害国家罪行的罪犯,才会被枪决。法国最后一个死囚在1977年用断头台斩首。
现时只有沙特阿拉伯以斩首作为处决囚犯的其中一种合法方式,其国内大部分死刑犯均用此种方式行刑。
到了21世纪,斩首被部分人士,如恐怖分子等当作私下处决人质或俘虏的方式,甚至成为恐怖攻击的手段。而且恐怖份子喜以小刀或匕首,慢慢将人头颅锯下,使得被害人受尽痛苦而死,毫无人道,残忍至极,严格而言应为“割首”。
2004年便有多名外国人,多数是一些伊拉克战争参战国家的非武装人员,在伊拉克被恐怖分子掳为人质,并在退兵要求得不到该人质之国家政府允诺后,在录影机前以割头处决。
2014年起,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连续以割头方式处决了多名外籍人士,以恫吓美国等国家停止对于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
在2015年11月巴黎袭击事件发生后,极右派政治家庄-马里·勒庞要求重新启用断头台用来斩首恐怖份子。[8][9]
一般说法是“杀之于市,与国人共弃之。”即在市场上公开处死。另说则是死后,需在市场陈尸数日,不许殓葬,以儆效尤。
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东方国家,犯人的首级有时会被插在高竿上,悬于公众地方展示,以儆效尤,远望人头像是夜枭站立于树端,称为枭首。
在中国,枭首于秦朝、汉朝时用诸夷族。六朝时见于律,隋朝时废。明朝起复见于律,初时用于杀父母者,后用于强盗。[10]清袭明制,至沈家本修律时废。
其他地方亦有类似枭首的行动,但通常只发生在战场上;日本的枭首刑是把人犯绑在十字架,以矛自脖内端割下头,略异于斩首。日本的枭首有别于中国悬于高处,而是将斩罪之人仕置以刀斩首后挂在狱门台上,详见《德川幕府刑事图谱》。
用匣子装首级,并且递送出去之意。中国边军通常在杀死敌军重要将领后,将该人首级取下,简易防腐后,邮递回到朝廷,供朝廷验证。
在中国,自明朝起,斩首的判决必需经过刑部的复核。斩立决者刑部批准即时处斩,斩监候就会到三法司再行审议,然而并非所有情况都经刑部,例如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时,明廷赐其“便宜行事”,可直接处决大逆不道之人。其次,王命旗牌创始明朝中叶,开始可以不经刑部处决犯人。此外,因明朝大臣与士大夫视尚方宝剑为一种荣耀,朝廷也乐于赐与,发放的尚方宝剑之多,甚至连朝廷也没有统计数量,但很少有人以尚方宝剑名义直接处决他人,如崇祯年间袁崇焕以其尚方宝剑,斩杀与自己不睦的东江总兵毛文龙,但其实文龙自己也有一把尚方宝剑。而崇祯帝对此事耿耿于怀,最后也成为袁崇焕被凌迟的理由之一。
清朝时,“大逆”、“大盗”一类重犯,若被判斩立决,需待刑部覆批,然后即著正法。其他一般获死罪的犯人为斩监候,一律暂缓执行。需待次年秋天,将所有文案交由三司秋审或朝审。待断定无错案后,名单交予皇帝勾决。于霜降至冬至期间行刑。行刑时,斩监候囚犯一起被押赴刑场,监斩官从犯人中挑出被勾决犯人处决。赴刑场而未被勾决者称为陪斩。陪斩后或缓勾(继续监禁,等待下次秋决),或获减罪。但一般多以王命旗牌直接处决,少有机会上告京城的,形成“法律军事化”的现象,原还要请示皇帝,到乾隆朝以后“恭请王命”多半是“先斩后奏”已经执行,而不“拘泥请旨”。但有清一代真正有办法上到三法司的案件,跟明代相同大部分都以流刑代替。
英语中,所有切除对方头部的行为均称beheading或decapitation,但中文的“砍头”或“斩首”含有以利器快速切断死者颈部的意思。近年恐怖分子所采用的处决很多时都是割断而非切断受害人的颈部,用意在于增加受害者的痛苦及对观看者造成的恐怖感,如果根据一些中国古代小说(如水浒传)的用语,恐怖份子处决人质的方式应称为割头。
西方文化中,以手划脖子暗示杀戮,是一种恐吓性禁忌手势;严重程度更甚使人反感的手势比中指。2013年,球员凯文·杜兰特因赛中做出此一禁忌手势,遭联盟处以2万5000美元罚款。[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