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諾貝爾獎(瑞典語:Nobelpriset,挪威語:Nobelprisen)是一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學院、卡羅琳學院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給對化學、物理、文學、和平、生理及醫學以及经济学等六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1]。諾貝爾獎是根據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並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遺產及諾貝爾獎的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的,以表揚在經濟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士[2]。每個獎項都是由不同的委員會負責頒發:化學獎、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都是經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文學獎就經由瑞典學院頒發,生理及醫學獎經由卡羅琳學院頒發,和平獎經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3]。每名諾貝爾獎得主都會獲得獎章、證書和獎金[2]。1901年,首名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這筆獎金在2017年12月已相等於8,402,670瑞典克朗。2008年,諾貝爾獎得主獲得大約10,000,000瑞典克朗[4]。每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死忌,物理学、化学、生理及医学、文学和经济学獎項會在斯德哥爾摩頒發[5],而和平奖则会在奥斯陆颁发[6]。
截至2024年,已有976位人士和28個組織獲得諾貝爾獎[7]。在諾貝爾獎得主中,有6名得主所屬的政府拒絕讓他們前往領獎,阿道夫·希特拉禁止其中3位德國得主,分別是里夏德·庫恩(1938年化學獎)、阿道夫·布特南特(1939年化學獎)和格哈德·多馬克(1939年生理及醫學獎),另三位則是因為受到蘇聯政府施壓而拒絕領獎的鮑里斯·巴斯特納克(1958年文學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禁而無法領獎的劉曉波(2010年和平獎),以及被伊朗当局囚禁的纳尔吉斯·穆罕默迪(2023年和平奖)。1964年文學獎得主尚-保羅·薩特和1973年和平獎得主黎德壽是目前仅有的兩名拒絕領獎的得主;尚-保羅·薩特拒絕獎項的原因是他拒絕所有官方獎項,黎德壽拒絕的原因則是當時越南仍陷入戰亂之中。有6名得主曾多次獲得諾貝爾獎,其中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三奪諾貝爾和平獎,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得主[8]。在976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66位是女性,而第一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是瑪麗·居禮(1903年物理學獎得主)[9][8]。某些由於外圍因素或缺乏提名而沒有頒發諾貝爾獎的年份中原本的獎金會回撥到基金用作其他相關獎項[10]。在1940年至1942年之間,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諾貝爾獎停止頒發[11],而2018年的文學獎亦因性侵醜聞的影響而推遲一年頒獎[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