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铃木章(日语:鈴木 章/すずき あきら Suzuki Akira ?,1930年9月12日—),日本化学家,北海道大学退休教授、名譽教授,铃木反应的发现者。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
因有關「有机合成中的鈀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突出贡献,鈴木教授與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共同獲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1][2]。
日本北海道膽振綜合振興局管内鵡川町出身。大學時代偶然讀到Louis Fieser的《有機化學手冊》(Textbook of Organic Chemistry)與赫尔伯特·布朗的《硼氫化》(Hydroboration)之後受到啟發,從數學轉攻化學,並自北海道大学(北大)化學系畢業,1960年以博士论文《氢化菲衍生物的合成》(ヒドロフェナンスレン誘導体の合成)获北大理学博士学位。
1961年,鈴木成为北大工学部助理教授,1973年升為教授。1963年起三年間,鈴木在美国普渡大学的赫尔伯特·布朗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有機硼化合物的研究。这为他日后发现鈴木反应墊下基礎。
1970年代,鈴木章在北大鑽研偶联反应,发现了卤代烃与有机硼化合物在钯催化下发生的偶联反应「铃木反应」,並於1979年正式發表[3]。铃木反应用途極廣,推動了抗癌药物、爱滋病治疗药物、液晶制造、有機合成化学与材料科学的重大進步。他主張,铃木反应是自己在國立大學、運用國家資金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拒絕註冊個人專利。得益於此,偶联反应加速實用化,數十年來造福無數人群[4][5]。
1994年,結束在北大理学部兩年半、工学部三十二年半的工作後,鈴木從北大退休(轉任名譽教授)。迄2002年,他陸續於冈山理科大学、倉敷藝術科學大學任教。2009年後,他與根岸英一在國立臺灣大學授課一個月[6]。
2010年10月6日,鈴木因此与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共享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為慶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明定之「2011年國際化學年」,鈴木章作為化學家代表獲UNESCO官刊《教科文组织信使》專訪,並集成專文〈致年轻化学家的信〉("Letter to a young chemist")傳閱全球[7]。
小行星 87312 Akirasuzuki 以鈴木教授的名字命名。
2010年10月6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當天,鈴木章步出自宅玄關遭遇記者,「Unbelievable」隨即脫口而出[12]。
内閣大臣蓮舫曾於2009年發言稱「(日本科學)非得追求第一嗎?當第二名不行嗎?」。對此,鈴木章嚴厲批評「這是不懂科學技術的人所說的話」「研究必須以第一為訓,如何能是第二?簡直是愚蠢之問!」。[13]
2010年12月8日,鈴木章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紀念講座表示,如今被使用於抗高血壓藥物的鈴木反應沒有註冊專利,「請大家放心使用」。[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