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跨海大橋為跨越海峽或連接島嶼的橋梁,屬於跨海交通通道的一種形式。橋梁隨者長度的不同工法也有不同,越長的橋梁,工程技術越複雜,越需要配合良好營建管理才能順利進行。
亞洲

- 青島膠州灣大橋:東起青島市李村河大橋北200米處,向西延伸跨越膠州灣海域,西至黃島區紅石崖街道,大橋全長41.58公里,於2011年6月30日通車。[1]
-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谿水路灣,全長36公里。
- 東海大橋:中國第一座跨越外海的大橋,連接上海與洋山港。跨海25.5公里達浙江嵊泗縣崎嶇列島之大烏龜島,再經3.5公里到達小洋山島港區,總長約31公里。
- 金塘大橋:舟山跨海大橋的組成部分,全長26,540米,連接浙江舟山金塘島和寧波鎮海,是繼膠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東海大橋後國內第四長的跨海大橋。
- 南澳大橋:東起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西至汕頭市澄海區,跨越南海海域,全長11.08公里。於2015年元旦通車。
- 西堠門大橋:舟山跨海大橋的組成部分,全長5.3公里,含2.6公里長的主橋(1.65公里的主跨跨徑)及2.7公里長的冊子島側接線。
- 朱家尖海峽大橋:橋長2,706米,主跨335米,1999年通車,位於中國舟山群島的舟山本島與朱家尖島之間,是朱家尖機場的主要分流通道。
- 安平橋:又名五里橋,俗稱西橋,是橫跨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面上的一座中國古代長橋。實長2255米,目前修繕後橋全長為2070米,橋面寬3米至3.6米。
- 平潭海峽大橋:橋長3,510米,位於中國福建省的平潭縣與福清市之間,於2010年通車。
- 江南大橋:是一座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境內的跨海大橋,連接岱山島和江南山,為拱橋。2007年底開始建設,次年建成通車。大橋主跨192米,拱高38米,引橋340米。
-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世界上最長、跨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設計為兩橋一隧兩人工島(使船隻能進入珠江),全長55公里,主橋全長約29.6公里,其中澳門連接橋長13.9公里,香港連接橋長約12.6公里。2009年12月15日開工,2018年5月23日竣工,2018年10月24日開通,是目前世界上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其中跨海主橋也是世界第七長的跨海大橋。
-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設計為兩橋一隧兩人工島(使船隻能進入珠江),全長55公里,主橋全長約29.6公里,其中澳門連接橋長13.9公里,香港連接橋長約12.6公里。2009年12月15日開工,2018年5月23日竣工,2018年10月24日開通,是目前世界上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2][3]其中跨海主橋也是世界第七長的跨海大橋。
- 青馬大橋:位於香港,是全球最長的行車鐵路雙用懸索吊橋[4],以及全球第6長的懸索吊橋。大橋主跨長1,377米,連引道全長為2,160米。跨越馬灣海峽,將青衣島和馬灣島連接起來。
-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為全港首條附設自行車道、人行道及觀景台的雙線雙程分隔車道的海上「多功能」高架橋,連接路全長1.8公里,其中約1公里為海上高架橋,以高架方式跨過新界西貢區將軍澳,連接將軍澳東岸及西岸,即大赤沙(將軍澳創新園)、小赤沙(日出康城)及調景嶺、將軍澳市中心,也將連接將軍澳藍田隧道(6號幹線一部分),2018年7月12日開工,2022年第三季竣工,2022年12月11日開通。
- 和平橋: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1935年啟用,全長約75公尺,連接台灣本島的基隆市區與和平島。
- 社寮橋:社寮橋為2015年啟用,第二座連接和平島的跨海大橋,為雙肋鋼拱橋,造型仿魚身設計,象徵「魚躍龍門」,橋長185公尺,高53公尺、中間沒有落墩。
- 澎湖跨海大橋:中華民國第二長的跨海大橋,舊橋於1971年啟用,1995年10月拆除;第二代大橋於1984年7月開始興建,1996年3月完工並通車至今,總長2,494公尺,連接澎湖群島的白沙及西嶼兩大島。
- 鵬灣跨海大橋:位於屏東縣的大鵬灣灣口,全長約195公尺,為台灣第一座開啟橋。
- 金門大橋:中華民國最長跨海大橋,位於金門縣,連結金門本島金寧鄉(大金門)與烈嶼鄉(小金門)的海上橋梁,全長5.4公里,2022年10月30日通車。
- 大坵橋:連江縣第一座跨海大橋,全長約500公尺,連接北竿島與大坵島,預計2025年10月完工。[5]
- 馬祖大橋:連江縣第二座跨海大橋,全長約4.3公里,連接馬祖列島中最大的北竿島和南竿島,預計將投入新台幣288.48億元,工期需8年。[6]
- 彰濱跨海大橋(興建中):位於彰化縣,連結彰濱工業區崙尾西區和鹿港區,跨海段約800公尺,建成後將成為台灣本島最長的跨海大橋。
- 明石海峽大橋:連接日本神戶和淡路島之間跨海公路大橋,它跨越明石海峽,是目前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橋梁及懸索橋,全橋總長3,911公尺,最大跨距1,991公尺。
- 來島海峽大橋:連接日本愛媛縣今治市和瀨戶內海大島之間跨海公路大橋。
- 瀨戶大橋:是日本本州岡山縣倉敷市到四國香川縣坂出市之間的跨過瀨戶內海的大橋,橋長1,310公尺。
- 多多羅大橋:位於日本瀨戶內海的斜拉橋,主跨長890公尺,連引道全長為1,480公尺,也是現今世界上最長的,連接廣島縣的生口島及愛媛縣的大三島之間。
- 關門橋:是山口縣下關市到福岡縣北九州市門司區的一個高速公路橋梁。橋長1,068公尺。
- 東京灣跨海公路:橫跨日本東京灣,連接神奈川縣川崎市與千葉縣木更津市,由東半側的跨海大橋、以及西半側的海底隧道結合而成。
- 伊良部大橋:位於沖繩縣宮古島市,連絡宮古島與伊良部島的跨海大橋,全長3,540公尺,是日本不收通行費的公共道路中,最長的橋梁。也是沖繩縣境內最長的橋梁。

中東
歐洲
美洲
非洲
西奈半島跨越紅海跨海大橋 : 跨越紅海蒂朗海峽、連接歐亞的大橋建造計畫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就有人提議,1988年開始沙烏地阿拉伯與埃及就有討論,但始終未付諸實行。2006年一度即將興建前,因為以色列基於安全理由極力反對,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將之凍結。2011年,埃及再度宣布興建大橋。[7]2016年4月,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沙爾曼(Salman)宣布,已跟埃及達成協議,將共同合作興建跨越紅海(Red Sea)以銜接兩國的跨海大橋 ,連接西奈半島到沙烏地阿拉伯。[8]
馬普托—卡騰貝大橋 : 是莫三比克南部的一座公路懸索橋 , 跨越馬普托灣,連接北岸的首都馬普托主城區和南岸的郊區卡騰貝
隧橋
隧橋也是一種跨海交通的建設方法。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