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對應英語:sacrifice()、ritual();韓語:제사)演變自中國古代「犧牲」儀式,是指以線香肉類蔬果布帛(傳統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靈聖徒或者亡魂奉獻、祈禱的一種行為。現代祭祀一般沒有供奉活物、燒化祭等有一定原始崇拜性質的儀式

Quick Facts 韓語名稱, 諺文 ...
祭祀
Thumb
韓語名稱
諺文제사
英語名稱
英語 Sacrifice Ritua
Jesal
Close

作為文化融合的一部分,儒家文化中的祭祀除了宗教層面外,也有紀念的意義。通常是紀念死去的先祖[1]儒家也認為,凡是有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人或物,都可以列入祭祀對象。[2]東亞的天主教徒、佛教徒和無宗教信仰者受儒家文化影響,有時也會進行一定的祭祀活動[3],典型一例即是17-18世紀天主教傳教士因祭祀禮儀問題導致的中國禮儀之爭。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2-1965)上,祭祖祭孔被正式認可,成為天主教教義的一部分[3],但現代基督徒,特別是基督新教信徒,已不再祭祖或祭孔。[4][5]

內容

祭或祭祀,從內容上包括場地、儀式、祭文(祝禱詞)、祭品等內容:

  • 儀式,有祭禮祭典
  • 節日,有祭典、祭日、廟會;
  • 對象,祭亡靈、祭天地、祭神靈(神和世界萬物),有祭祖、祭烈士、祭死難者
  • 手段,有活祭牲祭,包括活人祭
  • 祭品,祭祀用品包括活人、動物和其他祭品;
  • 根據儀式大小分類,有官方祭典(公祭)、民間祭祀活動包括家祭,有祭飯(祭席)、祭食
  • 設施和用具,有祭祀建築、祭祀用具、祭品。

與犧牲的關聯

許多祭祀儀式會涉及犧牲。依據犧牲種類不同,主要可分為動物祭(英語:animal sacrifice)和人祭(英語:human sacrifice,強調其謀殺性質時稱為ritual murder),依據祭品是否死亡以及死亡方式,可分為一般性祭品、自殺祭(英語:ritual suicide)、儀式性自殘以及活祭(生祭)。

現代亞洲漢字文化圈只有動物祭

祭神與祭祖在儀式上的區別

雖然同為祭祀,但是祭祀神靈與祭祀祖先,在儀式上並不相同。以浙江省岱山縣的民俗為例,祭祀神靈(如年神)時祭桌為東西朝向(即桌縫東西向),而祭祖時南北向;祭祖時祭桌上擺設較固定,朝南或朝大門方向的上香,其它三面各擺四筷四酒四飯,上3*4共十二碗菜以上,而祭神時,通常是香燭南向,北向並排由桌沿(北)向南擺放6茶6酒。

漢字文化圈祭祀

Thumb
祭祀點

漢族的祭祀文化歷史悠久,而多個與漢族關係密切的民族也繼承漢族的祭祀文化。

古中國

時代,貴族有一套非常複雜且等級森嚴的祭祀制度,壟斷與神靈溝通的權力。只有王才有權力與資源召集宗室、鑄造禮器,所以祭祀也可以被用來展示王統治的合法性。張光直在他的著作《美術、神話與祭祀》中認為,古代中國統治階級的政治權威正是演變自祭祀。儀式發展成維繫社會運作的法律,舉辦祭祀的祠堂同時也是處理政事、調解和審判的殿堂[6]。即使後來封建制度瓦解,新的統治者---皇帝依然會舉行祭祀。

商代祭祀的對象有自然萬物和王室的祖先。部分學者認為商代原始多神教信仰中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至高神的概念,而是以萬物崇拜為主,「上帝」、「天」在卜辭中只是「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自然規律而不直接干預人間事務,故而殷人只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對最高神「帝」是只貞問而不祭祀的態度。[7][8][9]與其他農業文明不同,商代也很少祭祀太陽或月亮,而更重視河神,會將祭品丟入河中淹死或埋在河岸[10]。至於祖先崇拜,王室相信祖先能夠影響天氣、戰爭結果和作物收成[11],進而威脅國家存亡,所以會祭祀祖先、在豐收或打勝仗時舉行感恩祭[12]。假如王室成員關係不合、不遵守儀式規範、觸犯禁忌或社會腐敗時,可能會觸怒祖先而導致天災人禍,王室成員生病也會被視為祖先的懲罰[13]。王室還相信王朝的創立者商湯死後會繼續關注國家,所以商湯經常成為祭祀的焦點[14]。祭祀是商王的主要職責(商王可能掌控了一群專業的祭司,或者他自己就是一名薩滿[15][16]),因此商王會舉辦狩獵以取得祭祀所需要的資源,並把祭祀和戰爭都看作是最重要的事務之一[17]東周劉康公則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是周人對商人觀念的繼承,也是整個先秦社會的常態。[18]祭祀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華夏文明早期的生產活動,商代許多文明成就都與祭祀有關,如甲骨文禮器等。

周朝的祭祀規格由高而低為太牢、少牢、特牲、特豕、特豚、魚、臘、豆等。太牢禮原本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但自從漢高祖以太牢之禮祭孔子之後[19],現代的祭孔大典也會使用太牢禮。在祭祀上,從周武王開始設立了專門的籍田以祭祀「天帝」,並用栗木建造土地神的神位來「使民戰慄」。[20][21]這些均為周代神道設教的重要體現,宗教由最初的原始性轉變成專門為王權服務的工具,也為後世所效仿例如天子所專享的祭天祭祀泰山等。[22][23][7][8][9]

儒家把西周以來的「天」、「天命」視為至上的一元崇拜,墨家的宗教信仰則更接近於西周之前的多神教下「天」、「地祇(自然神)」和「人鬼(祖先神)」並重的局面。而從原始社會後期到商周時期的祭祀中有時會使用人牲,通常以戰俘為主,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思潮變化,諸子百家幾乎都批評當時的人祭現象。儒家主張恢復周朝的祭祀制度(但不恢復人祭),在儒家經典(如禮記)中有詳細的研究與記載,但目的由安撫鬼神轉化為教化人民與維護社會秩序。繼承了殷商政治宗教觀念的墨家也重視對鬼神的祭祀(也不恢復人祭),例如墨子主張「御乎祭祀,以致孝於親」[24]、「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25],但墨家為了避免浪費社會資源因而主張節約祭品和節葬[26]

近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革之後,長期處於祭祀的真空期,至1990年代初才慢慢恢復部分祭祀活動,近年來,很多祭禮又重新恢復,不過在城市生活的人普遍不會主動參加祭祀活動。而臺灣則保持了長期的祭祀傳統,也保留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祭禮,如媽祖觀音媽關公王爺公祖師公上帝公土地公太子爺國姓爺等佛、道教神靈都依照時令節慶祭拜,也有大成至聖先師的祭祀。

東亞各地至今仍保留大量的傳統祭祀。日本本土日本琉球韓國臺澎金馬越南等等、等除了從中國傳入的中國節日祭祀外,也在當地發展出不少本土文化的祭祀儀式。

相關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