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狼牙修馬來語Langkasuka)是古代東南亞印度國家之一,其領土包括今馬來半島東岸北大年以東和東北地區,約位於北緯6°48',東經101°18',及今馬來西亞吉打州。

快速預覽 狼牙修Langkasuka, 首都 ...
狼牙修
Langkasuka
2世紀—14世紀
首都未知
常用語言古馬來語
宗教
印度教佛教
政府君主制
國王 
歷史 
• 立國
2世紀
• 滅國
14世紀
繼承
北大年蘇丹國
今屬於 馬來西亞
 泰國
關閉

狼牙脩在宋代稱為「凌牙斯加」、元代稱為「龍牙犀角」、明代稱為「狼西加」。「Langkasuka」一詞首見於,印度尼西亞11世紀泰米爾文碑銘作 Ilangasongam,14世紀《爪哇史頌》(Nagarakrtagama),作Langkasuka,16世紀出版的阿拉伯文《吉打紀年》(Kitab al-Minhaj al-fakhir fi-ilm al-bahr al-zakhir)作Langashuka。「Langkasuka」 的得名或來自印度文化,依照印度的佛經枵伽經》裡的記載,Lanka是傳說中一個在馬來亞峰(英文:Mount Malaya)上面的山城;而在梵文中Sukha乃是「快樂世界─Sukhavati」一詞中的前半截。因此Langkasuka或取義於「快樂的馬來半島山城」。

狼牙修建國年代約於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1

狼牙修的居民以吉蔑人2為主,而統治階級是印度人。狼牙修開始是盛行佛教,使用南印度文字。但至元代稱「龍牙犀角」時期,已不見佛教盛況,那時期伊斯蘭教已傳入東南亞多時。由於地理位置優越,狼牙修是當時世界的重要航站。

Remove ads

歷史

狼牙脩建國於1世紀。515年狼牙脩國王婆加達多遣使中國,其後523年, 531年,568年多次朝貢。12世紀時狼牙脩為三佛齊屬國。15世紀狼牙脩國被北大年國取代。

Thumb
蕭繹職貢圖》 狼牙脩使者 (526年-539年)

中國古籍文獻中的「狼牙脩」

中國古籍文獻中對於同一個國家,常有多個音譯,狼牙脩也不例外:

  1. 梁書》、《南史》、《通典》、《舊唐書》、《新唐書》中作「狼牙脩」;
  2. 續高僧傳·拘那羅陀》作「稷伽脩」;
  3. 隋書》中的《赤土傳》及《北史赤土傳》 中作「狼牙須」;
  4. 玄奘大唐西域記·三摩呾咤國》作「迦摩浪迦」;
  5.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作「郎伽戍」、「郎伽」;
  6. 南海寄歸內法傳》中作「郎伽戍」;
  7. 諸蕃志》中作「凌牙斯加」;
  8. 島夷誌略》作「龍牙犀角」;
  9. 鄭和航海圖·第十四圖》中作「狼西加」。

狼亞脩的地理位置

歷史上學者們對狼牙脩的地理位置一度並不十分確定。

中國二十四史之一的《梁書》有著世界上最早的狼牙脩地理位置記載:「其界東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廣州二萬四千里。」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為不少學者如鄒代鈞桑田六郎柔克義伯希和等曾對狼牙脩的地理位置,做出各種推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以下是當時各種不同說法:

  1. 荷蘭人葛路耐(英文:W.P Groeneveldt)憑其所知將中國各種有關南洋的文獻收集,翻譯成英文,並於1876年出版英文版《南洋群島文獻錄3,這書首批在巴達維亞4發行,但書中誤認為「狼牙脩」為錫蘭古都楞伽(英文:Langka)的對音;
  2. 美國漢學家柔克義,則認為為狼牙脩就是《島夷志略》的「龍牙犀角」,誤認為就是《鄭和航海圖》的龍牙交椅(Langkawi)。
  3. 英國學者祈利亞(英文:Gerinl)考證它是暹羅灣內的「狼卡修」 (英文:Kah Langkaciu),但未被多數人所接受;
  4. 法國漢學家伯希和指狼牙脩在今日的日萊峰(馬來文:Gunung Jerai);當時伯希和還不知道《爪哇史頌》的Lengkasuka,而是根據《諸蕃志》中漢語「凌牙斯加」,還原出Lankasuka。
  5. 晚清的中國學者丁謙斷指在北大年、及馬來半島的吉蘭丹丁加奴等地;
  6. 馮承鈞稱主要在馬來半島之中;
  7. 中國清末地理學鄒代鈞則指在婆羅洲
  8. 日本的桑田六郎則指在巨港
  9. 新加坡文史學家許雲樵教授指出是在泰國春蓬府附近4b
  10. 鮑威里(英文:Paul Wheatley)所作的圖示,相當於北大年及吉蘭丹

直到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著《狼牙脩國考》一書,考證《島夷誌略》中「龍牙犀角」,指出龍牙犀角就是《梁書》的「狼牙脩」,《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及《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郎伽戍」,《諸蕃志》的「凌牙斯加」,《鄭和航海圖》的「狼西加」,第一次指出這些不同的名字都是《爪哇史頌》的LAngkasuka的對音,位於暹羅南綞的北大年。至此,龍牙犀角、狼牙脩、凌牙斯加、狼西加等均是Langasuka,已為中外學界普遍接受,殆成定論:

  1. 蘇繼廎根據《大唐西求高僧傳》、《諸蕃志》的記載,考證狼牙脩的地理位置,認為伯希和柔克義均誤,以藤田豐八的北大年說為正確。5
  2. 中國科學院院士向達考證出《鄭和航海圖》五百餘地名。向達: 「狼西加 ……應作狼牙西加,為Langkasuka 對音,即大泥地方」。(大泥是北大年的別名)。6
  3. 楊博文註釋《諸蕃志》凌牙斯加國條:「《梁書》之狼牙脩、《隋書》之狼牙須、《續高僧傳·拘那羅陀傳》之稜伽脩,《事林廣記》作凌牙蘇家,《島夷誌略》作龍牙犀角,皆係《爪哇史頌》所舉之Lengkasuka對音,也即印尼古代碑銘中Ilangasogam,地當今北大年(Patani)」。7
  4. 英國學者米爾斯(J.V.Mills)對於狼西加的定位,迄今最為精確 :「狼西加(Langkasuka,在北大年以東和東北一帶,東經101°18' 」 8
  5. 米爾斯:「龍牙犀角即Langkasuka」 9
  6. 米爾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恢復《鄭和航海圖》上七百多個地名,並且畫成地圖《1433年的中國和南亞》。據圖狼西加(Langkasuka)約在東經101°18',北緯6°48'.10

雖然歷史學界定論狼牙脩是位於北大年,但狼牙脩發源地及領土變化還是有爭議。

以下是二種對狼牙脩發源地及領土變化的推論:

  1. 狼牙脩建國於現代馬來西亞吉打州內,然後發展到泰國北大年地區。
  2. 狼牙脩建國於現代泰國六坤(英文:Ligor),由吉蔑人所建立,後併吞古代的赤土國領土南至馬來西亞吉打州內,馬來人後來遷居狼牙脩,領土最後發展到北大年。
Remove ads

歷史學界對狼牙脩歷史的歸結

歷史學界歸納各種不同的文獻及理論,多少整理出狼牙脩的歷史面貌如下:

1世紀以後,印度人在吉打一帶進行殖民活動時建立狼牙脩。在中國的蕭梁隋朝時代,即6世紀,狼牙脩的疆域,地跨馬來半島北部,包括今日馬來西亞的玻璃市、吉蘭丹、吉打及泰國的宋卡、北大年及一帶的地方;其政治中心,則有知名的固羅、赤土、羯荼、羯陀、基拉、吉陀等,都是以都城聞名於世。它的勢力,在6、7世紀期間達到了最高峰,7世紀以後其在吉打的領土就漸漸被建立在同一地點的『羯荼』國(英文:Kedah)所取代。」

而8世紀以來,狼牙脩國各都城,先後被室利佛逝及南印度的注輦,以及後來的暹羅滿者伯夷控制。當中國進入時代,由於中國航運的發達,馬來半島東海岸的經濟有所提升,於是狼牙脩興隆起來。狼牙脩國至明代還存在,領土似乎局限於北大年一隅,這就是《鄭和航海圖》中的「郎西加」。

狼牙脩遺蹟及出土文物

1804年,在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馬來半島,一名駐檳城英籍警宮James Low在馬來半島陸續發現一些梵文石碑佛寺遺址,他在莫目河和布央河之間發現的Bukit Mariam佛教遺址,碑文上的四句偈語為「造業由於無知,有業必須輪迴,有知即可無業,無業使免輪迴」。

1963年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家 Stewart Wavell 曾率領考古隊攷察Langkasuka(狼牙脩),著有考古報告書:《The Naga King's Daughter》。

狼牙脩與中國的交流

狼牙脩及梁武帝的交往

中國南北朝時代,梁武帝蕭衍極力提倡佛法,其聲望因而遠播於東南亞許多崇奉佛教的國家,狼牙脩亦是其中之一,依照《梁書》卷五十四的《狼牙脩國傳》中記載,在公元515年(天監14年),當時狼牙脩國的國王「婆加達多」,派使者阿撤多出使南京,拜見梁武帝。並交給梁武帝國書。狼牙脩的使者阿撤多交給梁武帝國書全文記載在《粱書》。

唐朝名僧義淨大師可能到過狼牙脩

唐朝名僧義淨大師曾經由海路到印度取經,依照《宋高僧傳》卷一,義淨在公元671年出國,公元695年回國,期間極可能曾在同樣信奉佛教的狼牙脩停留。

而義淨大師在其著作《大唐西域求法記》中提起了三位曾到狼牙脩的法師,可見有當時有中國僧人到過狼牙脩,而狼牙脩或是要到印度取經的中國僧人停留之處。且唐代的狼牙脩顯然善待中國僧人。

以下是節錄自《大唐西域求法記》的文字:

「義朗律師者,益州成都人也……與同州僧智岸並第一人名義玄……既至烏雷同附商船,掛百丈陵萬波,越舸扶南,綴纜「郎迦戌」,蒙郎迦戌國王待以上賓之禮,智岸遇疾於此而亡,郎公既懷死別之恨,與附舶向師子洲,披求異典,頂禮佛牙,漸之西國。傳聞如此而今不知在何所,獅子州既不見,中印度復不聞,多是魂歸異代矣。年四十餘耳。」

「義輝法師,落陽人也。……欲思觀梵文,親聽微言,遂指掌中天,還望東夏。惜哉!苗而不實,壯志先秋。至「郎迦戌國」嬰疾而亡,年三十矣。」

「道琳法師者,荊州江凌人也。梵名尸羅缽頗(註:唐名戒光)欲尋流討源,遠遊西國。乃杖錫遐逝,鼓舶南溟。越銅柱而屆「郎迦」,歷訶陵而經裸國。所在國王禮待 ,極至殷厚。經乎數載 ,到東印度耽摩立底國。……自爾之後,不悉何托淨(自印度)回至南海羯荼國,有北方胡至,雲有兩僧,胡國逢見,說其狀跡,應是其人。與智弘相隋,擬歸故國,聞為途賊所擁還,乃覆向北天,年應五十餘矣。」

注釋

  1. ^ 註解1:狼牙脩建國年代是歷史學者從中國史書《梁書》卷五十四的《狼牙脩國傳》中推算而來,因書中記載有指狼牙脩「立國以來四百餘年」之句。而中國南北朝中的蕭粱立國年代為502年~557年,在公元6世紀。
  2. ^ 註解2:吉蔑人或名蒙吉蔑,英文:Man Khmer,高棉人的一種。
  3. ^ 註解3:英文名稱《Notes On The Malay Archipelago And Malacca》
  4. ^ 註解4:巴達維亞,今印尼首都雅加達
  5. ^ 註解4b:許雲樵著 《南洋史》上卷 盤盤箇羅與狼牙修 第 158頁 星洲世界書局 1961
  6. ^ 註解5: 見《島夷志略181-183頁,龍牙犀角條,蘇繼廎註解, 2000年 中華書局ISBN 7-10102028-7
  7. ^ 註解6:見《鄭和航海圖·第十四圖》第30頁向達狼西加條,2000年 中華書局 2000年 ISBN 710102025-9
  8. ^ 註解7: 見《諸蕃志第45-46頁「凌牙斯加國」,楊博文注釋 中華書局 2000年 ISBN 7-101-02059-3
  9. ^ 註解8:The Overall Survey of the Ocean's Shores, page 202. 1997, ISBN 9748496783
  10. ^ 註解9: ibid, page 204.
  11. ^ 註解10:見米爾斯所作地圖《China in South Asia, 1433》ibid。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梁書/卷54》,出自姚思廉梁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狼牙修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