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固始縣

中国河南省信阳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固始县
Remove ads

固始縣,別稱「蓼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信陽市下轄的一個,是河南省直管縣之一,地處河南省東南隅,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屬北方與南方中原江淮的交融地帶。總面積2942.97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179.16萬人,是河南省戶籍人口最多的縣份。縣人民政府駐陳元光大道66號。

快速預覽 固始縣 蓼城, 國家 ...

固始古為蓼國黃國領地,後為楚國所滅,境內寢邱為楚國名相孫叔敖封邑。秦漢時置期思、寢、蓼等縣,東漢光武帝賜名「固始」,建置至今已近兩千年。歷史上固始人數次南遷,為福建帶去中原的文化與人口。及至現代,固始又因其人口眾多,外出務工的勞務經濟成為固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動力支撐。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侯古堆一號墓出土的一套9件編鐘,上刻有「番子成周」銘文,顯示其為番國器物。該墓主人據考證可能是宋景公之妹、吳王夫人。[7]

上古

時代為蓼國黃國領地。西周時蓼國析出蔣國番國。至春秋,諸國為所滅,楚國封大夫復遂為期思公,建期思縣。春秋後期至戰國,固始一帶先後為楚、地。[8]秦時今固始地分屬九江郡、衡山郡,置安豐縣[9]

中古

自漢以降,及至南北朝,關於固始的建置沿革有兩派觀點。《史記正義》《讀史方輿紀要》、《元和郡縣誌》以及歷代固始地方志書均認為,今固始地西漢時先後置期思、蓼、寢、陽泉、安豐、雩婁等縣,分屬汝南郡六安國廬江郡。東漢沿襲舊制,各縣分屬汝南郡廬江郡,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封其妹婿、大司農李通為固始侯,改寢縣為固始縣[10][11][12]。關於固始一語的內涵說法不一,大致有「欲善其終,先固其始」、「堅固必先通始」、「固久之固,當自此始」、「通與帝首事,欲其堅固初始歟」等幾種。時期,仍置固始縣,屬汝陰郡。至南北朝戰亂頻仍,建置更動頻繁。南朝俱屬新蔡郡。及至,改固始為蓼縣,後北齊置北建州,復置固始縣,尋廢州置新蔡郡。北周改置澮州,治固始。[8][13][14][15]

而《北齊地理志》考證認為,寢縣及其改名而來的固始縣地處今安徽臨泉一帶,直到南朝宋明帝年間,因淮北土地為北魏攻陷,才由淮北僑置而來,《中國歷史地圖集》亦採用這種說法,認為時期,固始地屬期思、蓼、安豐、雩婁,分屬弋陽郡安豐郡[16][17]

近古

大業三年(607年)廢州實行郡縣二級制,隸光州,期思縣併入。以後建置穩定,固始多隸治所位於今潢川、光山一帶的汝寧府、光州。其間商城(殷城)、期思屢次併入又屢次析出。兩宋俱屬淮南西路光州,河南江北行省汝寧府[8]洪武四年(1371年)隸南直隸鳳陽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隸河南布政使司汝寧府。清朝初屬河南省南汝光淅道,雍正二年(1724年)光州升直隸州,固始屬之。[8][18][19]

近現代

民國屬河南省第九行政都察區潢川專員公署管轄。抗戰時期因境內爆發慘烈的「富金山戰役」引起舉國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隸潢川專區,1952年潢川專區併入信陽專區,隨之併入。1998年撤銷信陽地區設立信陽市,固始為其轄縣[20]。2004年起,列入河南省首批5個擴權縣試點,被賦予與地級市相同的經濟管理權和部分社會管理權[21][註 1]。2011年6月1日起,列為河南省10個省直管試點縣之一[22][註 2],2014年1月1日起由河南省全面直接管理[23]

地理

Thumb
固始縣衛星照片

縣境地勢大體由西南向東北呈傾斜狀,平均坡降1/1200,最高處華陽大佛山(曹家寨)海拔1025.6米,最低處史灌河入淮口海拔23米,亦是河南省最低點[24]。境內地形多樣,山區、丘陵平原、窪地、濕地、灘地兼備。[25]

南部低山屬大別山余脈,面積267.4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9.2%;低山北緣為孤陵殘丘,面積452.2平方公里,占全縣的15.5%;殘丘北側,即全縣的西部、西南部及東部邊緣為片塊狀傾斜壟崗,面積818.7平方公里,占全縣的28.1%;在丘崗之間沿史灌河分布沖積平原,面積979.8平方公里,占全縣的33.2%;沖積平原以北為沿河窪地、圩區,面積242平方公里,占全縣的8.3%。其中南部山區地處斷層帶,河流短急,屬地質災害多發區。[26]

Thumb
七一大橋附近史灌河河面

淮河支流史灌河是淮河在河南省內最大的支流[27]白露河沿縣境西北邊界流入,是固始、淮濱兩縣界河[28]。河床採砂作業一度盛行,但因嚴重污染水質並影響河道防洪安全,現已禁止[29]

固始縣地處之間,屬亞熱帶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區,氣候學上的1月零度等溫線壓境而過,是中國的南北氣候過渡地帶。氣候濕潤,雨量豐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C,年平均降雨量1066毫米,年平均日照2139小時,無霜期228天。[30]

快速預覽 固始, 氣候圖表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明清時,固始縣下設鄉,鄉下轄村、里。嘉靖縣誌載,固始以東南西北不同方位,劃分為建安、青峰、大成、遺愛四鄉,下設78里。正統十四年(1449年),增設中和鄉,為5鄉81里。成化十一年(1475年),析出南部32里,置商城縣,固始餘49里。[33]及至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因「田閭凋敝」,縣令奏請合併原49里為24里[34]

民國21年(19年),分東南的長江河等保,與周邊商城、霍邱等縣劃出地區,建立煌縣(今金寨縣)。[35]

2005年,撤銷橋溝集鄉,併入豐港鄉。相繼撤鄉建鎮,至2019年,下轄3街道、19和11[36],另設有非一正式行政單位,即史河灣發展改革試驗區,由陳淋子、祖師廟、黎集三鄉鎮組成[37][38]

更多資訊 固始縣政區圖, 街道 ...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Remove ads

人口構成

根據((中國)河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固始縣常住人口為1041399人[52],男性占比50.39%,女性占比49.61%,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24.32%,15-59歲占比53.47%,60歲以上占比22.21%,65歲以上占比18.01%。2020年初:年末全縣共有56.88萬戶,戶籍總人口179.16萬人。

截至2018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78.15萬人,居河南省各縣首位,其中常住人口 109.65萬人、城鎮人口47.1萬人,人口城鎮化水平42.97%。[51]全縣人口歷來絕大多數為漢族,據2013年統計,全縣擁有35個民族居民,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27%,少數民族回族為主,約2.6萬人,蒙古族次之,約500人,其餘滿族彝族朝鮮族等均人數較少。[53]性別構成方面,男性略占多數,男女比例為103.21:100。[54]據縣公安局1986年的統計,全縣計有301姓。遍居城鄉的大姓有:等。[55]

人口遷徙

歷史上自西晉永嘉之亂北宋靖康之難,固始人有四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活動,多數遷往福建一帶。特別是唐朝初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率部出征,攜部將、眷屬8000餘名,號稱「五十八姓」軍校。部隊到達福建平定叛亂後開閩南漳州,而隨行部將、眷屬也落戶漳州。至唐朝末年又有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起義軍5000餘人進入閩地,出任觀察使節度使,並最終建立閩國,也帶來中原的文化與人口。[56]固始移民在福建生根落地,並進一步向台灣以至海外播遷。直到現在,不少閩人族譜上都記載其先祖來自固始。據1979年統計,台灣前100名的大姓中,有66姓至少有一支源自「光州固始」[57]

交通

公路

古時固始有驛道經過,明嘉靖縣誌載,縣城設總鋪,東由沙河鋪、泉河鋪,入霍邱、壽縣,以達應天;西經陽關、胡族鋪、春河,經光州達開封;南經草廟入商城,經蘄春、黃州入江夏。清朝時信陽經光州至固始的驛道稱「淮南西路」,可供兩乘馬車並駕齊驅[58]。至民國,規劃有陝西-三河尖(陝三)、陝西-南京(陝京)兩條公路幹線通過,民國12年(1923年),將清朝驛道改為通行汽車的土路,次年即有豫東豫南商辦汽車公司籌備建設固始至潢川、商城及三河尖的汽車客運線路[59][60]。1955年潢川運輸中心站在胡族鋪鎮設臨時汽車站開辦客運。至1956年,陽關灌河大橋落成,固始-潢川公路貫通[61][62]

境內滬陝高速沿寧西鐵路自縣境南部穿過,設固始、固始東兩處出口,並於豫皖界設主線收費站一座,而淮濱經固始至方集淮固高速公路自西北進入縣境,在縣城設陽關出口,並在方集附近交滬陝高速。國道312沿胡族鋪城關黎集陳淋子一線貫穿全縣東西。1996年以前,國道沿中山大街蓼北路通過縣城,隨著城市的發展,國道兩度改線,最終形成南環、北環兩線格局。省道216、省道204、省道339分別從縣境西、中、南部通過。2021年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3824公里。[6][63][64]2021年全年道路運輸完成客運量732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4億人公里,貨運量1574萬噸、貨運周轉量26億噸公里。[6]

鐵路

Thumb
鐵路固始站外景(2016年)

民國2年(1913年),國民政府簽約向英商怡和洋行借款籌建浦信鐵路,歷經兩次勘測,線路計劃由境內通過,境內線路確定為劉集-清河集-柳樹店-固始-陽關-胡族鋪-春河集,設車站六座,東接南京浦口,西連信陽。後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及國共內戰,線路未成。[65][66]

2001年3月21日,寧西鐵路固始段全面開工,最終線路走向沿方集段集武廟集祖師廟陳淋子一線,境內線路全長31.8公里,於段集鎮設客貨運三等站一座,即固始站,年發送、到達旅客分別為6.5萬、8.5萬人次。[67][68]

水運

Thumb
淮河往流邢郢渡口

境內多淮河細支,歷史上交通以水運為主,號稱「上連荊川,下通淮泗」。淮河史河灌河泉河春河白露河等均可通航。1960年代後,公路逐漸興起,又因上游梅山鯰魚山水庫相繼建成蓄水,諸河水源受限,除淮河幹流現仍可通航外其餘皆廢。[69]

淮河幹流現為唯一通航河段。1950年代至1980年代,經歷次簡單整治後,可通行木帆船和拖輪船隊。1993年於三河尖鎮望崗村建成碼頭3座,即望崗碼頭,吞吐量達37萬噸。1992年在往流鎮望崗村淮河南岸動工興建碼頭,1996年竣工。[70][71][72]2008年年底動工興建淮濱至三河尖航運工程,對淮河幹流航道進行整治,達到Ⅳ級航道標準,新建的望崗港擁有300噸級泊位3個,設計年吞吐能力70萬噸。[73]

公共運輸

縣內公共運輸事業始於1990年代。1990年曾以一輛解放牌汽車開行城市公交,運行數月後即告停運。[74]1997年11月22日,縣城1、2、3路公交開通運營,[67]2009年2月26日,隨縣行政服務中心落成啟用,6路公交開通運營[75]。目前縣城共有6路公共汽車運營,票價全程1元。[76]此外,還有客運、汽運、暢運、遠誠四家企業參與城鄉公交的運營,線路溝通城關和主要集鎮,發車間隔在15分鐘到2小時不等。[77]縣城計程車起步價5元,含2公里,車公里租價1元。2008年底統一由新成立的統一計程車公司運營。[78][79]

經濟

2021年,固始縣三次產業比例為21.1:30.7:48.2,服務業占比較高。[6]全縣國內生產總值452.84億元,財政總收入26.6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18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3.5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4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23億元;實現進出口總值4.98億元;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為101.1%;城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2328元、17640元,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23379.8元。[6]固始長期以來經濟實力較為薄弱,曾長期被列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級貧困縣)進行扶持[80]。2019年4月24日,經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評估,固始縣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縣序列[81]

農業

Thumb
固始縣農村一瞥,攝於南大橋鄉

固始氣候溫暖濕潤,水熱條件適宜實行水稻小麥輪作的一年兩熟制[82]。2021年全年播種糧食作物230.84萬畝,糧食總產量113.25萬噸,其中水稻95.67萬噸,小麥16.58萬噸,肉類總產量總產量13.83萬噸。[6]擁有兩座中國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黃淮海黑豬(淮豬)、皖西白鵝的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83]。豫南黑豬則被中國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畜禽新品種[84][85]。2015年8月,固始縣成為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的中國首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11項,包括固始柳編、固始九華山綠茶、固始仰天雪綠綠茶、豫南黑豬、固始雞和固始雞蛋、固始皮絲、固始鵝及其製品、固始蘿蔔、固始泉河皇宴甲魚、固始順興蓮香米、固始秋老白綠茶。[86]

Thumb
垃圾焚燒電廠

工業和建築業

清朝境內工業主要是個體手工業作坊。至民國,煤礦、捲菸廠、織染廠開始興起。1956年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國營。1980年代,縣城桃花塢水庫一帶積聚起一批國營工業企業,包括化肥廠、麻紡廠、軸承廠等,產品適銷對路,企業經營狀況較好。進入21世紀,多數國營企業面臨多種困境,或停產倒閉,或以房屋租金維持,境況艱難。[87]同時政府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建廠,在縣城西郊和陳淋子史河灣分別設立產業集聚區。目前主導產業有紡織服裝、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和食品糧油加工等[88]。2018年,全縣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38.83億元。[6]

勞務經濟

Thumb
縣城南部的怡和新城即是由返鄉創業人士王剛創辦的怡和集團投資建設

固始縣人口眾多,農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自1980年代起,就有大量農民外出務工。2003年統計,全縣在外務工人員達47.36萬人,主要流向江蘇北京浙江廣東上海以及本省其他縣市,主要從事加工製造、建築、廢品回收、會展等行業。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地工作,並將收入帶回家鄉,進行消費或者投資。由於外出務工群體龐大,其資金對本地市場影響顯著,2006年勞務收入達40億元,占全縣GDP的52%。同時政府鼓勵在外民工事業有成後回鄉創業,稱為「回歸工程」。返鄉人員興辦企業、舉辦教育,促進了固始經濟社會的進步。[89][90]

金融

固始的金融業最早以典當行的形式出現。縣城東關有當鋪巷,可見當時產業繁盛。清朝中期錢莊興起,有壹元藏、義和祥、天玉衡等十數家,吸收官商存款。後因戰亂頻仍,各大錢莊相繼倒閉。現代銀行則始於民國29年(1940年)成立的固始銀行,以省政府占地補貼和商賈募捐為銀行基金。1949年9月,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固始縣支行,接管全縣金融業務。[91]

至2021年,全縣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11家,農發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民生銀行中原銀行鄭州銀行洛陽銀行信陽珠江村鎮銀行在固始建有分支機構[92],另有兩家地方性法人銀行——河南固始農村商業銀行[93]固始天驕村鎮銀行[94]的總部設在固始,還有多家保險證券貸款公司開展業務。2021年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665.85億元、貸款餘額264.80億元,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2.67億元。[6]

城鄉建設

Thumb
明嘉靖固始縣誌中的城池圖

城池

固始城池始於漢朝,「垣圍六里,門辟三關」(垣圍有六里,有三道門),城外圍繞有城壕。經歷朝歷代修繕,至清朝城牆四周築有72座碉堡,號稱「鐵打的固始」。民國2年(1913年),縣知事鄧瀛改易城門名號。東西南北四城門分別改稱寅賓門、博愛門、控楚門、拱辰門。民國27年(1938年)9月4日起,日軍出動飛機連續3天轟炸固始縣城,同時在東關張街民房上架炮猛轟東城門,四城門皆損毀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城牆漸毀,東門城樓於1959年拓寬中山大街時拆除。[95][96]

Thumb
固始縣城南新區一條道路

道路街巷

明嘉靖縣誌載,當時縣城有五街九巷,城內城外各有十八、十九里坊,站馬巷等宋元時即設立,沿用至今。[97]城區東西走向的幹道有番國大道、信合大道、鳳凰大道、王審知大道黃河路蓼北路中山大街、陳元光路、成功大道、永和大道等,南北走向的有西環路、和諧路、204省道、蓼城大道中原路紅蘇路、蓼城東路等。[98]至2012年,城區建成區面積達39.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29.6萬。[99]

文化

Thumb
固始博物館外景

固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是2007年評選的河南十大文化強縣[100]。當地重視農曆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小鬼節」等。[101]現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處,包括民間文學——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民間舞蹈——花挑舞以及省級民間戲曲及曲藝——灶書[102]。居民亦多以稻米為主食,麵食次之。特色食品有皮絲、蘿蔔窩、汗鵝塊等,固始雞、雞蛋也享有盛名。[87]固始縣廣播電視有限責任公司是固始縣唯一經營廣播電視傳媒及廣電網絡的國有獨資公司,轄固始電視台固始人民廣播電台固始有線電視台和33個鄉鎮廣播電視站。[103]

Thumb
固始科技館

旅遊

Thumb
固始八景之首大山雨信的景象

固始是河南南部新興的旅遊目的地,2021年全縣共有各類旅遊景點56個,其中國家級以上4個,共吸引國內遊客520萬人次,旅遊收入18.63億元。[6]

自然遺產

明朝嘉靖年間的固始八景為:大山雨信、青嶺雪晴、霸台春草、木墓秋篷、漆井甘泉、史津彩鷁、金波霽月、寖野岐蛇。[104]現代在北部淮河沿岸設立有河南固始淮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占地4387.78公頃,以探索過渡帶濕地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保護濕地生物資源和濕地生態系統為設置目的。[105]泉河鋪鄉有安山省級森林公園,占地600公頃[106]陳淋子鎮西九華山旅遊風景區,結合佛教聖地妙高寺,禪、茶、竹三位一體,被列入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省級地質公園。[107][108]

文物保護單位

固始境內現有番國故城遺址陳元光祖祠等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寨遺址吳其濬墓、妙高寺及墓塔、鄭成功衣冠冢、秦氏故居、王審知故里、大荒坡農民暴動十八烈士墓和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09][110]此外,位於縣城東關的侯古堆一號墓出土了大量各式青銅器陶器玉器木器漆器,共150餘件,較有代表性的有編鐘各一套、琉璃珠四顆、九件、一件、兩件、一件、肩輿[註 3]三頂等,為同時期墓葬所罕見[111]

Thumb
番國故城遺址南端
Thumb
城區秀水公園東門
Thumb
位於陳集鎮街道的陳氏將軍祠

教育

Thumb
正在建設中的固始職業技術學院是固始縣第一座高等院校

固始自古文風昌盛,重視教育。清朝康乾年間縣城建有古蓼、臨淮兩座書院,是官方的教育機構,教授四書五經。而鄉間則多由民間舉辦私塾義學,直至民國成立逐漸廢弛。據統計,明清兩代固始各有進士40名和58名,居河南省第三位。其中祝慶蕃吳其濬嘉慶年間先後考中榜眼狀元[112]民國時期,固始籍學者張鴻烈[113]凌冰先後擔任國立河南大學的校長[114]

高等及職業教育方面,曾有固始河源科技職業學院獲批籌建,但最終未能落成[115]。基礎及學前教育層面,固始全縣幼兒園189座、在園兒童4.10萬人,小學367所、在校生13.54萬人,初中51所、在校生5.86萬人,高中16所、在校生3.31萬人,另有特殊教育學校一座。[116]固始慈濟高中(原名固始高中)和固始一中先後列入河南省示範性高中名單。[117]

醫藥衛生

Thumb
固始縣人民醫院門診大樓

固始明清著名醫家有徐仁富吳其濬王燕昌等,縣內中醫有游醫和坐堂兩種形式。較著名的中藥堂有「恆春堂」、「廣和堂」等。民國2年(1913年)西醫傳入,但西藥始終匱乏。全縣設有醫院16家(其中公立醫院4家),共設有床位7890張、擁有1724名執業醫師,固始縣人民醫院(民辦非營利)、固始縣中醫院固始縣婦幼保健院(掛固始縣婦女兒童醫院牌子)、河南信合醫院(民辦非營利)等規模較大。[116][118][6]縣城南山頭建有製藥廠,現為援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119]

宗教

固始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蘭教五種主要宗教,宗教活動場所261處,宗教團體4個[120]。佛教於南北朝時已傳入固始。清至民國時期,全縣共有佛教寺庵130餘座,較大的有城關的白衣庵、南部的妙高寺等。歷經戰亂和文革破四舊」,現僅有少數得以保留。其中妙高寺始建於隋朝,位於陳淋子鎮境內九華山上,相傳為地藏菩薩的道場,明朝以後成為臨濟宗大悟山派之祖庭。[121]寺院主體建築於1995年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09],2007年由當地民營企業主投資進行了重建,並被闢為旅遊景點。[122][123]境內道觀多屬全真道太上元皇上帝正乙法派(元皇派),清初由湖北黃陂木蘭山傳入。境內主要道觀有城隍廟、玄妙觀玉皇閣、小南海廟、安山奶奶廟等。建國後多廢。[121]1923年,德國天主教神甫德斯林進入固始傳教,1935年建立3處分堂,領有教眾500餘人。目前於縣城東關設有教堂一座、各鄉鎮設有5處聚會場所,共有天主教徒1.5萬餘人。[121][123]1911年,美國牧師白光照(Rev. Roy J. Birkey)、施士達進入固始,傳入基督新教信義會。1930年,安徽省霍邱縣內地會牧師單培思傳入中華基督內地會,目前全縣有基督教徒3萬餘人,活動場所245處。[121][123]伊斯蘭教於縣城、馬堽集、柳樹店、黎集以及石佛店等地各有一處清真寺,信眾2萬餘人,並成立有固始縣伊斯蘭教協會。[121][123]

Thumb
西關基督教堂
Thumb
東關天主堂
Thumb
東關清真寺

友好城市

更多資訊 地區, 所屬城市 ...

名人

Category:固始人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