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ㄈㄨˇ,又稱ㄍㄨˇ,是中國周代特有的青銅食器禮器,用來盛放穀物飯食。器身呈覆斗狀橫截面長方形,有,器身和蓋通常同形、對稱。簠出現於西周早期,在戰國晚期以後消失[1][2]

Thumb
象首紋簠,首都博物館藏。腹壁斜直
Thumb
戰國夔紋青銅簠,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藏。腹壁有內折

形制

簠的器形特點是:覆斗狀橫截面長方形,大口;有足,通常為帶缺口的矩形圈足;短邊上通常有環耳或半環耳;有,器、蓋通常同形[a],可以扣合。腹壁有兩種形制,一種斜直,一種內折下收。[4]:25[5]:140

功用

在簠的銘文上,常自稱其功用為「用盛稻粱」。考古發掘出土的簠器內也有粟米類食物。因此簠的功能與相似,是用來盛放穀物飯食的盛食器。[5]:139[6] 簠在墓葬中的出現形式跟簋一樣:通常一組偶數件,與鼎相配。[7]

名稱

Thumb
唐蘭等學者認為這種有鏤空高圈足的形器物才是「簠」,不過這一觀點並未被學界主流接受

在這類器物的銘文上,通常有兩大類自稱。一類隸定為「䀇」、「𠤳」、「㝬」(拼音注音ㄍㄨˊ)、「𫧚」等字,聲旁為「古」、「夫」等。另一類隸定為「匡」、「𫧖」等字,聲旁為「㞷」、「黃」等,與「筐」字同源,暗示青銅簠的起源可能與有關。學界一般認為,這類自名為「䀇」或「匡」的器物,就是先秦典籍中記載的「簠」。[5]:138-139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種長方形、覆斗狀、自稱為「䀇」的青銅器,對應的是典籍文獻中記載的「瑚」;而典籍文獻中的「簠」,指的其實是一類自名為「鋪」的形器物。[8][9]不過當前學界主流意見仍然以長方形器為「簠」,以豆形器為「鋪」。[10]

歷史

Thumb
簠的產生與西周早期的方座有關

已知年代最早的簠出現在西周早期的王畿附近(今陝西寶雞一帶),由青銅、尤其是方座簋派生而來,也是西周文化重食(相對不重酒)文化的產物。西周中期,簋仍占據盛穀食器的主流,又出現了新興的,再加上周穆王修典,簠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直到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青銅簠才迎來大發展。[7]隨著青銅、青銅興起,以及青銅方蓋豆地位提升,青銅簠開始衰落,在統一六國後終於消亡。[11]:57

注釋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