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作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粟(學名:Setaria italica ;英語:foxtail millet),亦稱稷、粱、粟米,北方又稱穀子,俗稱小米、黃小米、小黃米,屬禾本科狗尾草屬的一種農作物。也有將穗大毛長粒粗的稱為粱,而穗小毛短粒細的稱為粟;或是大粟為「梁」,小粟為「粟」。[1][2]是五穀中籽實最小的。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一年生草本,高60-150公分;稈粗壯中空有節、分櫱少;葉互生,狹長披針形,有明顯的中脈和小脈,具有細毛;穗狀圓錐花序,著生於莖稈頂端,自花授粉為主;穗長20~30公分,通常下垂;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級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穎果的稃殼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俗稱「粟有五彩」,卵球狀籽實粒小,未脫殼穀粒最常見者為黃色。
粟耐旱,即便缺乏灌溉亦能生長。
現代中國最高產的小米省份為河北、山西、內蒙,共佔全國約64%。[3]在台灣的原生種小米,種於山區,為台灣原住民早期主食。
小米的野生祖先為狗尾草,兩者可雜交。小米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其無落粒性,即不會在成熟後自然分散種子。[4]
2009年分析中國河北省磁山新石器遺址裡小米(粟)的植矽體,測得年代為公元前8700—7500年間,是世上最早的出土證據。[5][6][7]由此一般認為小米原產於中國黃河流域。
粟在中國北方俗稱小米,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華夏遠古時期夏和商代屬於「粟文化」,小米作為北方主要糧食作物一直耕種至宋朝,甚至遼金時期中原仍主要以小米為主食。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粟的莖、葉較堅硬,可用作飼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葉茂林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發現了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的麵條實物,長約50公分,寬0.3公分,由粟製成。[8][9]
元清時期蒙古和滿族流入粟和黍後,蒙古族與滿族會做成炒米或粘包食用,但當時是小麥在北方的大擴張時期,粟和黍的食用頻率遠遠不及麥製品。如今蒙古與滿族卻皆自稱小米是其民族傳統食品,同樣在韓國也有自稱是其傳統食品的說法。
經過多年人工除草,谷地的雜草非常像穀子,尤其幼苗時期,叫做「莠」,成語「良莠不齊」則是由此產生。
公元前2世紀,匈奴人曾在位於杭愛山的趙信城儲存大量的粟糧,該城以漢將趙信命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