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战国思想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1],莊氏,名周,一說字子休,約與孟子同時,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為中國戰國中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西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2],在四庫全書之中歸類為子部道家類。宋徽宗時,追封為「微妙元通真君」。
司馬遷《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根據以上記載,莊子名周。《知北游》中說「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這可能是莊子對自己名字的特地解釋。又有說莊子字「子休」,見於《警世通言》[3],但司馬遷沒有記載,《莊子》中也沒有相關證據,恐怕不確。
《史記》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戰國先後一百多諸侯國中並無蒙國,故莊子「蒙人」的稱謂應應為地名。「蒙」為何處,主要有三種具有代表性的看法:[4][5]
莊子的生活年代,一般認為是前369年—前286年。莊子逝世的那年,宋國滅亡[6]。也有認為莊子活得更長的,《莊子》中有[7]「舊國舊都,望之暢然」,顯然宋亡以後才稱呼「舊國舊都」。
莊子屬道家,從《莊子》很容易得出這個結論。司馬遷說莊子著書十萬餘言,而今本《莊子》僅33篇6萬5千多字,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漢書·藝文志》載「《莊子》五十二篇」,可能是在晉代郭象注《莊子》刪去了。以前一般認為《莊子》全部為莊子所著。從宋代起,竟成問題,認為內篇為莊子本人所著,而外篇和雜篇是道家弟子託名。總的來說,《莊子》一書除了《雜篇·說劍》類似縱橫家所著以外,其思想還是統一的。莊子寫書風格獨特,自己稱(《雜篇·寓言》)以不拘一格的寓言寫作。
莊子除做過漆園吏以外,沒有擔任過其他官職。據《外篇·秋水》記載,楚威王曾派人邀請莊周為楚國宰相。莊子以寧為泥中嬉戲的活烏龜,也不願意為廟堂之上,受人敬拜,用以卜卦之龜殼為由,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泥中之龜)。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順應自然,追求精神逍遙無待。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和惠施交好。
對於莊子的行為,有些人認為這是真正的逍遙,也有人認為是憤世嫉俗的表現,清代胡文英在《莊子獨見》持此觀點,他說:「人只知三閭之哀怨,而不知漆園之哀怨有甚於三閭也。蓋三閭之哀怨在一國,而漆園之哀在天下;三閭之哀怨在一時,而漆園之哀怨在萬世。」
世以「老莊」並稱,莊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當然莊子的思想是承繼於老子的。相同點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觀點中,莊子說「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9]還有就是無為、反對戰爭等觀點。在養生觀點上,雖然老莊都談養生,但莊子更為重視,《讓王》中有「兩臂重於天下」。
但老莊之間還是有區別的。法家的韓非援引《老子》。而莊子拋棄了法家援引老子思想中講權術的一面。章太炎的《論諸子學》中有「其術似與老子相同,其心乃於老子絕異。故《天下篇》歷敘諸家,己與關尹、老聃裂分為二。其褒之以『至極』,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說,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權術自污也。」
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須曠達處之泰然,如「游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10],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則天下皆羿也」[10],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則自恨其謬而志傷神辱,斯未能達命之情者也」[10],中與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10]。對於君主的殘暴,莊子是一再強調的,「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11]。所以莊子不願去做官,因為他認為伴君如伴虎,只能「順」。「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還要防止馬屁拍到馬腳上,「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11]伴君之難,可見一斑。莊子認為人生應該追求自由。
與佛教相類似的,莊子也認為人生有悲的一面。《齊物論》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莊子認為如果能做到「齊物」,那麼他便能達到「逍遙」的境界。這是莊子哲學中另一個重要概念,這是個體精神解放的境界,即無矛盾地生存於世界之中。莊子並不否認矛盾,只是強調主觀上對矛盾的擺脫。莊子用「無為」來解釋這一術語,與老子不同,這裏「無為」是指心靈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這種狀態,也被稱為「無待」,意為沒有相對的東西。這時,人們拋棄了功名利祿的追求欲望,「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句被普遍認為《逍遙遊》一篇主旨,同時也是《莊子》一書的主旨。這是一種心與「道」合一的境界。
莊子假稱孔子之言,稱一般人都是虛偽的,比大自然還難預料,大自然有日夜四季的變換,但是人大多外表忠厚,但是內心卻深藏著其他情感。有的人表面謹慎內心放縱;有的人外表是長者而內心是小人;有的人表面圓滑而內心剛直;有的人表面堅定而內心散漫;有的人表面柔弱而內心兇悍。當他們追求正義的時候,猶如飢渴求食,當他們拋棄正義,就好像被燙到一樣立刻縮手。「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願而益,有長若不肖,有慎狷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悍。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12]。他批評儒家「以仁義攖人之心」,這樣會導致「天下脊脊大亂」[13]」。而君主的專制統治和對知識的愛好,只會使人心更加敗壞,乃至孩子殺害父親,臣子殺害君王,白天搶劫、挖洞侵入他人屋宅而劫財「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14],
流沙河認為,莊子的為人主要有四點,「一曰立場,站在環中。二曰方法,信奉無為。三曰理想,追慕澤雉。四曰修養,緊守心齋。」[15]所謂環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場。《內篇·齊物論》中有「得其環中,以應無窮」,《雜篇·則陽》中有「得其環中以隨成」。無為在《莊子》中經常出現,莊子認為無論治國還是做人,都要無為。但無為頗難解釋,流沙河認為是「偽」或是「人為」的意思。「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16],是追求自由。「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11],所謂心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種種雜念。
莊子的哲學思想可被歸納為以道為實體的唯心主義(通說是主觀唯心主義,有人說是客觀唯心主義,還有爭論)、「萬物齊一」的本體論。對於莊子,「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已固成」[17],「道」雖無形,但獨立於萬物而存在;「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18],「道」,其存在雖先於萬物,但其在萬物之中無所不在。這是一種認為宇宙萬物起源於「道」,並且萬物皆觀。
在莊子哲學中,萬物是一個形而上的存在的部分,他將該存在稱為生主。[16]這個存在「存在而無實體」,即「有情無形」。它是一切人類行為、情感的「真正主宰者」。因它驅使萬物而不受萬物驅使,故它是唯一超然於萬物的。因為所有其他萬物都處於驅使、受驅使的循環之中。唯獨它不然。[19]人類作為生主的一部分,將自己投入主觀中,使自己無法與該形而上的存在一致。人類希求生主以外的事物,希望成為其他的事物。從而被外物所驅使,成為了受驅使的,從而破壞了生主的超然性[18]。生主既與萬物同時存在,莊子認為作為生主的一部分,人類應當從絕對的分別中抽離出來,並認識到一切的分別都是主觀的、虛幻的,這樣才可以脫離受外物驅使奴役的境地,保養生主。「道」是宇宙的本體,是一個無限的概念。由「道」而產生了天地萬物,「道」本身是萬物之源。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17]。人如果得 「道」,即獲得了無限和自由。
這種本於自然的人性論與倫理觀,為後世提供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可能性。莊子的哲學提倡破除「肉身我」與「認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審美態度,於事於物不著痕跡。陰陽本指事物兩種相互對立的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20],莊子將之定義為氣所包含的矛盾對立要素,「陰陽,氣之大者也」[7]。
莊子和儒墨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儒家與墨家推崇聖人,而道家則反對推崇聖賢。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21]莊子說「聖人生而大盜起」[22]。莊子認為聖人的主義學說不過是「竊國大盜」的工具罷了。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田成子,篡奪了齊國的政權。「田成子一旦殺其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一守其盜賊之身。」[22]對於聖人,莊子借用盜跖之口批評「黃帝尚不能全德……堯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說孔子是「魯之巧偽人」[23]。莊子還說「凶德有五,中德為首」[24],所謂「中德」就是有心為德,有心為德就要虛偽,「日出多偽,士民安取不偽。」[7],會導致天下大亂。莊子還對聖人學說的積極性懷疑,認為聖人可以使一人變好,也使三人變壞。另外,莊子反對儒家的等級觀念,莊子認為「道通為一」[18],認為道在萬物,萬物平等。
對治國,莊子反對儒家的以禮法治國和法家的以法律治國。莊子認為儒家的仁義、禮法違背人性,使百姓「失其樸」[25]。對於刑罰治國,「昔者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26]。莊子反對儒家和法家的治國方法的核心,是以知治國。莊子認為知是「爭之器」[11],而且知往往會被大盜所利用,所謂「盜亦有道」便是如此。對於以知治國,莊子說「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14]
所以,莊子與老子一樣,主張無為治國,任其自然,認為「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13],君主要「無容私」,「汝游心於淡,合氣與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27]。莊子在《莊子》中描寫過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無跡,事而無傳。」[26]
老子認為「道可道非常道」[28],莊子也認為道不可言。但道不可言,又不得不言,所以莊子採用的是寓言、巵言的方法,「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29]這種方式讓莊子的思想像水一般,不會懼怕後人的肢解。同時讓他的觀點不會被歷史湮沒。不同的時期拜讀,會得更新的意義。莊周夢蝶、混沌開竅、庖丁解牛、惠施相梁、螳螂捕蟬等都是其出色的寓言。莊子的文字,想像高妙,天馬行空,流暢通達,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宛奇葩,將先秦散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唐玄宗天寶(742年—756年)初年,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不過,稱莊子為「南華」在唐朝前就已如此。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序》中就稱莊子為「南華」,《隋書·經籍志》記載梁曠著有《南華論》[2]。
約成於東晉末南朝初的《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稱:「莊周者,太上南華仙人也,其前世學道時,願言:『我得道成仙,才智洞達,當出世化生人中,敷演《道德經五千文》,宣暢道意。』」,當時道教流傳的《靈寶經》中已稱莊子為南華仙人。
至於為何用「南華」作為封號,歷來說法不一。一是認為傳說莊周曾隱居於曹州南華山[30][31],清朝宣穎《南華經解》沿用,不過明代以前少有此說。若按《真誥》記載,莊子師「長桑公子」(又稱長桑真君,即扁鵲之師)隱於抱犢山,服北育火丹,白日升天,而非隱居在南華山[2]。
另一說,則來自北宋道士陳景元。在《南華真經章句音義》中,陳景元主張「南華」是「義取離明英華,發揮道妙」之義。在《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中,南宋褚伯秀認為,南華同南極、東華之類,均為上天職任仙真的封號,難以究其義理由來。[2]按道教《要修科儀戒律鈔》引用《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文》稱「當念東遊青林東華,當念西遊安養西華,當念北遊碧羅北華,當念南遊太丹南華」,將「太丹南華」與「青林東華」、「安養西華」、「碧羅北華」並舉,太丹南華可能是天堂南方的仙境。
《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南華老仙贈書《太平要術》給張角。書載:南華老仙,碧眼童顏,手執藜杖,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
據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有說莊子字「子休」,見於成玄英《莊子註疏》的序文及小說《警世通言》[32],但此說僅載於小說,不見於《史記》,《莊子》中也缺乏相關證據。
雖然小說作者和道教徒取材於莊周隱居南華山的典故,但基本上,南華老仙的故事,仍屬作者構想、創作的人物和情節,不應將之誤解為史實,或歸類為歷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