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政府臨時行政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陪都,另稱留都、次都、副都或別都等,指一個政權在首都之外另外設立的都城,一般不設中央政府機構,通常不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大部份陪都至少都是區域性的中心城市,極少數陪都實際就是全國性的政治中心或實際上的首都。
在漢字文化圈中,「留都」、「別都」、「副都」、「次都」、「陪都」、「行都」等概念意義上相近但略有差別,如留都指首都遷徙後原來的舊都,而行都(另稱行在)即指具有臨時性質的實際首都稱為行都。以上在古代均為重要政治制度之一,現代類近相對應的概念為臨時首都及多重首都。
歷史上,南宋紹興八年定臨安為行都,建康改為留都。清朝遷都北京後盛京(又稱奉天,今遼寧瀋陽)作為留都。1932年淞滬抗戰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曾以洛陽為行都及以西京為陪都,同年暫時確定安全後還都南京。1937年11月因中日全面開戰,日軍兵臨南京城下而將中央政府遷移到重慶,隨後該地成為陪都,直至日本投降方還都南京。
臨時首都是在某一政府對原先首都出現控制上的困難時,選定作為政府運作基地的其他城鎮。設定臨時首都最常見的原因是戰爭導致原政府的首都受敵對武裝勢力威脅,或甚至成為偏安政府。世界歷史上較著名的臨時首都包括:
多重首都在世界歷史上乃至現代都有所見。一類是古代的權臣把持朝政、架空皇帝時,往往在首都之外另設一個行政中心,例如東漢末年漢獻帝的朝廷在許昌,丞相曹操在鄴;東魏首都在鄴,掌權的大將高歡在晉陽;唐朝末年首都在長安(唐昭宗時遷都洛陽),把持朝政的朱全忠在汴梁;武家掌權時代的日本天皇基本上一直在京都,而掌控實權的鐮倉幕府在鎌倉,豐臣政權在大阪,江戶幕府在江戶。一類多重首都是將各項首都功能在多座城市之間分散,例如南非的「三重首都」普利托利亞、開普敦、布隆泉分別是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駐地;統一之後的德國將柏林作為行政首都,波恩作為立法首都,直至德國國會大廈重建完成後才結束其立法首都的地位。另一類是依照季節將政府在不同城市之間搬遷,例如英屬印度時代將德里作為冬都,西姆拉作為夏都。最後,由於歷史原因,已經不再作為首都的城市可能仍舊擔當一部分首都的功能,例如當代的波昂繼續作為部分德國聯邦政府機構駐地;特拉維夫原為臨時首都,在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後由於後者歸屬問題未解決,因此大多數國家使館繼續留駐特拉維夫;日本遷都東京後原首都京都仍舊保留皇宮等。
縱觀世界歷史,陪都制度只存在於以古代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各國,它始於中國西周時期的「兩京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創舉,但並非世界獨創。作為與首都同時長期設置的都城的陪都是「多重首都」制度的一種。而作為戰時或其他特殊時期使用的陪都則是「臨時首都」的一種。
歷代陪都的設置,大體分為五種情況:
歷代設置的陪都都符合以上五種情況中的一種或多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