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改名

現在的題目「太平洋颱風季」範圍過於狹窄,建議改為「熱帶氣旋」或「颱風」。最好相應主題頁也一起改名。—塔下人 (留言) 2008年12月30日 (二) 21:27 (UTC)

    • (:)回應:但是熱帶氣旋的範疇則太闊。我們與英文維基百科不同,英文的維基人遍佈全球,不過說到中文維基人,都只是遍佈亞洲。當我一看到太平洋颶風季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時,真的很馬虎,因為根本沒有人關注,亦不會有人關注,因為根本與我們不會有直接影響。
而且,其中一個難題是各颱風季都有不同的制度,最基本的是亞洲的叫颱風,美洲的則叫颶風。而且,風速的指印也有不同,例如這裡的熱帶低氣壓,北印度洋的是深氣壓;這裡的颱風,北印度洋的是超級氣旋風暴。
再不是可以另開專題叫熱帶氣旋,但相信除了這個專題外,只有太平洋颶風季較多人關注。
另外,我見過英文維基的熱帶氣旋專題,看到他們可以有總共113個特色條目;24個A等條目(中文維基未實行);255個優良條目,都是關於熱帶氣旋的,聽起來很誇張。但主要原因是英文維基百科對熱帶氣旋很關注,但中文維基百科則不是,但最緊要的是先推廣對中文維基人有影響的太平洋颱風季,之後才慢慢理會其它。—ACM 2008年12月31日 (三) 07:18 (UTC)


為什麼沒有中國氣象局(CMA)的數據?

中國大陸是受太平洋颱風影響的一個重災區,然而本專題中卻沒有引用中國氣象局的數據以及分級系統,也沒有中國氣象局的模板。希望予以改善!!喵喵咪呀 (留言) 2009年7月24日 (五) 11:37 (UTC)

中央氣象台(NMC)可不可以?-Aretgil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04:28 (UTC)

應制訂地區用語轉換

應制訂地區用語轉換,譬如強烈熱帶風暴在台灣被稱為輕度颱風,颱風在台灣稱為中度颱風,超級颱風在台灣被稱為強烈颱風。「強烈熱帶風暴」等分級在台灣不使用(氣象專業單位如何我不知道,但中央氣象局的預報和民間都不曾見過),對台灣讀者來說有理解障礙。但不知該分級與台灣之「輕度─中度─強烈」分級是否完全對應?—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09年12月16日 (三) 04:40 (UTC)

太平洋颱風季颱風強度及命名轉換規則

由於各國所採用之標準不同(見颱風分級),我認為有必要統一颱風命名,以免字詞轉換錯誤。

我的想法是:

  • 颱風強度:
  • 方案一:
颱風強度以權責單位日本氣象廳JMA為準。不另加字詞轉換,而是以提示的方式說明相當於各地什麼級別(User:未命名 提議)
  • 方案二:
颱風強度以分類最多的中國天文台或香港天文台為準,同樣以提示標明對應的各地級別

最主要是強度名稱,颱風名字轉換無問題。希望完成一致性的命名,不然又出現「超中度颱風」、「強烈輕度颱風」等等的錯誤名稱。—Frankou (對話頁) 2010年9月19日 (日) 02:39 (UTC)

需要為台灣名字做轉換,台灣名字與中港澳名字不同。-HW (留言 - 貢獻) DC8 2010年9月19日 (日) 02:41 (UTC)
名字現在已經有轉換了,同前述,主要是強度名稱有問題。--Frankou (對話頁) 2010年9月19日 (日) 02:44 (UTC)
只針對西北太平洋則有違NPOV。
強度命名應以WMO分類為準,考慮各區稱呼有異,應一概按照RSMC分級命名之。--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19日 (日) 09:00 (UTC)

模板:颱風基礎資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