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发送者会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通常是邮戳)销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传递费用。为方便使用,邮票四周一般会打上齿孔,背面则加上一层背胶。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邮票发行由国家管理,通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甚至是某些国家重要的财源,如列支敦士登。邮票是收藏品,集邮已经成为世界重要风潮之一。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1年2月28日) |
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在165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法语:Billet de port 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这种付款条背面并无粘性,需要用夹子或绳带固定在信件上。目前这种付款票已经很难见到,而且流传至现世的情况不详。
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自1680年起伦敦芬尼邮局的商人威廉·杜克瓦和罗伯特·穆里发展出新的邮价统一系统,他们为发信者的邮件盖上邮戳的做法非常受欢迎,致使当时约克公爵在邮政领域的垄断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公爵向芬尼邮局施压,迫使后者在两年后放弃该项业务,而且被并入邮政总局。而芬尼邮局一些流传下来的三角形邮票现在依然可在博物馆见到。另外最少有四枚为私人所收藏。
19世纪初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市信封”,也可看作为贴在信封上印刷邮票的前身。1818年萨丁岛出现一盖有邮戳的信纸,1821年前后由不列颠报纸发出的回复卡也已经有邮戳印记。世界上第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从悉尼发出的邮简。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这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而且邮资的费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费也变得简单起来,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早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哩之内收费4便士;20哩内收费5便士;300哩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名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要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会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批准,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经有人在使用了)。 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是为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该邮票图幅为19 毫米 × 23 毫米,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出于罗兰·希尔之手。罗兰和公务员亨利·科尔(Henry Cole)组织了一场邮票设计大赛,总计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亨利·科巴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承担。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漏洞将其反复使用。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两枚邮票诞生后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跟着使用起邮票来。1841年和1842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些邮票。1843年巴西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邮票,共3枚,面值分别为30、60和90雷依斯,被称为牛眼邮票,是世界珍邮之一。1843年3月1日,瑞士苏黎世州发行地方邮票,分别以阿拉伯数字4和6为主图案,这是世界第一套双色邮票。1849年,法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以谷物女神色雷斯为图案。德国的第一枚邮票则是黑一,在1849年11月1日由巴伐利亚王国发行。1850年德国城邦汉诺威、普鲁士、萨克森、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还有巴登紧随其后。奥地利则在1850年6月1日开始发行邮票,它们在列支敦士登境内同样有效。中国的第一张邮票是大清邮政在1878年1月发行的大龙邮票。大龙邮票有三个版式,即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很快就有新的邮票种类诞生,例如在奥地利1851年出现的报纸邮票。而1871年秘鲁值第一条铁路开通之际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纪念邮票。但并非所有历史学家都赞成此观点[1]。邮票开始具有广告效果。
邮票的正式名称为“邮值标签”。这个词来自于君主阶层,却很好的说明了邮票的法律历史来由。贴上邮票意味着为运送邮件缴纳了事先规定好的邮资。邮政是属于国家管理的,或者是由国家制定的寡头经营(有时候有其他的名字,如藤和塔西斯家族),所以公民的邮政行为属于国家法管理范畴。德国联邦邮局在私有化以前的邮政条例是等同于法律条例的,它管理着邮政服务与邮政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可以免去私法对邮政服务所规定的税款。
在19至20世纪之交,一战前夕,邮票应用达到高峰。由于铁路的迅速发展,邮件成为了最重要的通讯手段。邮票印刷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奥地利最主要的5和10赫勒面值邮票在1908年印数达30亿。而且这些邮票只能在奥匈帝国境内奥地利部分,即切斯莱坦尼亚使用。匈牙利自1867年奥匈协议后独立发行自己的邮票。
随着邮票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邮票语言”。邮票在信封上的位置,放法有着某些隐含的含义,例如“永远忠于你”。但是之后这门语言又日渐式微。
一次大战期间邮票发展成宣传工具。在作战双方国内各自出现其伪邮票,主要是起到丑化对手的作用。而所谓的“间谍伪诈”,就是一方仿制对方邮票,通过中间人以敌方邮递途径传播宣传材料。也因此被人命名为战争邮政伪诈。所以若在战时以私人名义大量购买邮票是很容易引起对方注意的。宣传伪诈则是模仿对方邮票,但是有所更改,以达到丑化之目的。这些手法在二战最甚。英美两国曾以此来扰乱纳粹德国的邮政系统及暗中对德国国民进行心理战,是为“玉米片行动”。其主要伪造希特勒纪念邮票(如图),国名“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被改成“无意志帝国”(Futsches Reich),头像也被改成有着一副骷髅面孔,或者以希姆莱替代来暗示其争位企图。作为反击,德国也伪造了一些英国纪念邮票,例如有一套把乔治五世的头像改为斯大林的头像,并将锤子镰刀图案与六芒星画入其中,并注上“THIS WAR IS A JEWSH WAR”(意为“这场战争是一场犹太人的战争”,但JEWISH被误印为JEWSH)。冷战期间也可见。
邮票同样也可以作为间谍工具。奥匈帝国曾经以邮票图案作为情报,以此来达到观察南斯拉夫各部队驻地的目的。二战中,一名德国女间谍通过信封上邮票的邮戳得以了解一支法国炮兵部队的地址与行踪,最后这支炮兵部队被几乎全歼。
不但是敌对双方会将邮票作为宣传工具,就是部分国家,如纳粹德国通过大量印制邮票制造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类似的还有朝鲜的金日成和金正日,苏联的列宁和斯大林,罗马尼亚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美国的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中国的孙中山和毛泽东、东德的马克思等。苏联曾为其卓越的航天技术发行相关邮票,向加盟国显示自身的科技实力。
随着当代邮资机的应用与电子邮件的迅速普及,邮票的使用量在不断减少。即使如此,邮票的每年世界使用量还是数以十亿计的。
收藏者是邮票的一大主顾,为了迎合这些用户,邮政当局发行了很多纪念邮票,例如正值世界杯之际发行的世界杯纪念邮票,还有一些仿古制品。一些小国家的邮票已经不再是为了邮政用途,而是向收藏者售卖,作为自身财政一大来源,如梵蒂冈、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朝鲜,还有一些非常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
自2002年起,德国的用户可以通过软件STAMPIT在互联网上下载打印邮票。自从邮政改革之后,邮政事业的垄断开始瓦解,一些私营企业也可以出版自己的邮票。例如柏林的PIN AG2004年就东德喜剧系列的Abrafaxe发行了邮票。
2003年荷兰和芬兰邮政(后者显示面向企业用户)引入一些可以由用户自己设计的邮票。他们可以将相片,图片或者是标识导入到模板中付印。奥地利在2003年也提供该服务,最低印数为200,但2005年后则降至100。而美国则只需20张即可。瑞士在9月6日发行了四张印有手机照片的邮票,所有瑞士公民都可提供这些手机照片。
奥地利在1988年引入了全息照片邮票。但该技术花费甚高,所以并未成为主流,这是为了特定场合而制。这种邮票现只有120张左右,而且自成了一种收集方向。
铭记用来表示邮票的发行国家与机构。1874年,邮政联盟规定各国邮票都必须印上国名;1889年修订的《万国邮政公约》又明确规定应当用拉丁文来标记国名。目前世界各国的邮票铭记主要是采用文字标注,这通常是国名或国名加邮政字样,有的还加注英文或其他拉丁字母,举例如下:
欧洲一些国家联合发行的欧罗巴邮票上,会加注有“EUROPA”和“CEPT”字样。
邮票最早的造型是长方形,直立比横放要普遍。长方形邮票可以非常美观的放置在方连里。长方形的特殊形式—正方形的邮票比较少见,匈牙利就很喜欢发行正方形邮票。除了四角邮票外,早期的一些邮票还呈现出三角形。其中最有名的是英国殖民地好望角发行的一套三角形邮票。
最近的十几年,很多国家都发行了形式多样的邮票,例如以足球为主题的圆形邮票。这种邮票不像四角或三角邮票那样容易从方连撕下来,因此它们常以邮票块的形式出现。非洲国家塞拉利昂以其特殊形状邮票而出名,例如徽章、水果、鸟、地图和椰子形。法国邮政曾发行过心形邮票。
由于矩形有节省原料的优点,所以成为大量发行的普通邮票票形首选,而三角形也有相同优点,是除矩形外使用最多的票形。有些形状如圆形、菱形、心形以及包括水果、鸟、地图等各种事物的形状,会浪费原料,所以这些票形多用在发行量较少的纪念邮票上。
邮票常以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和小本票等其他形式的形式发行:
到了今天制齿则成为了针对邮票边缘最受欢迎的加工方法,这种方法也成就了邮票这种独一无二的外形样式。邮票边缘的齿其实是邮票打孔的摩登样式。开始的时候邮票的边缘不会怎么被加工。没有齿,使用者需要用剪刀方能从邮票方格分离出来。而英国人亨利·亚瑟尔(Henry Archer)则打算改善这种情况。他首先应用了一种穿孔机,里面有着细小的刀排,人们能用它在两张邮票之间作出等距切口。世界上第一张以这种方法制出的邮票出现于1848年。
亨利·阿舍并没止步于此,他不断改进该机器,后来利用钻芯代替小刀。这种方法非常受欢迎。当第一枚边缘带齿的邮票在 英国出现后,世界各国也紧随其后应用该做法。
在打孔机发明之后,大部分邮票都是有齿孔的,但有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如战争时期等),小部分邮票也没有齿孔。这种邮票收藏价值普遍高于有齿孔邮票,有时邮政部门为了满足集邮者的需求而故意发行无齿孔邮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62年8月8日发行的纪94号邮票“梅兰芳舞台艺术”和1963年8月5日发行的特59号邮票“熊猫”。
邮票的背面会涂胶,之后只要湿润其表面就会产生粘性,可以粘贴到信封表面。时至今天邮票会在印刷之前就用机器上胶。但早期却是先印后胶的,而且在相应的机器出现之前,涂胶是手工用刷子完成的。胶的主要成分是塑料,例如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碳多聚物。后来则是动物粘着剂,也见植物粘着剂 ,如糊精或阿拉伯胶。一些邮局则开始应用带粘性的塑料薄膜。大部分使用者使用舌头湿润涂胶层,因此很多邮局想办法使邮票带“味”。例如德邮在1955年到1956年测试了带薄荷味的涂胶材料。
亦有部分邮票使用不干胶作为涂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特种邮票以及美国2013年发行的国际邮资永久邮票。
邮票的纸是特制的,要符合技术上的要求,它们既要对防伪识别起作用,又要张张如一(在战争期间就很难做到),所以价格昂贵。
现今的邮票使用的纸会发光。荧光、磷光和邮票的这种光效增益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邮票的这种发光性质一方面可防伪,另一方面自动盖戳机要靠它来识别戳印位置。德国每天需要25吨邮票用纸。
很多其它的国家则使用木或布料制邮票。例如瑞士就发行过这些邮票,但只面对收藏家。从1955年开始发行邮票的不丹,在1973年4月15日发行了一套68到100毫米的唱片邮票,它们既是邮票又是唱片。苏联1965年印有两枚以航空为主题的铝邮票。东德在1963年发行了一涤纶邮票,因涤纶一词Dederon从发音上非常接近东德的德语首字母缩写DDR。布隆迪在建国三周年之际发行了金薄膜邮票纪念其独立。2003年意大利发行牛仔裤料邮票。2004瑞士发行木料邮票。在2000年6月21日,瑞士还发行了世界第一套刺绣邮票。2007年,朝鲜发行了一套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DVD光盘邮票,光盘收录内容为大型团体操《阿里郎》的相关介绍[2]。但是归根究柢,纸还是邮票的最实用材料。
很多国家借用邮票宣传自己。邮票的内容从早期君主元首肖像到现在的多元化内容,如文化、植物、技术、运动、建筑、艺术、书法、名人和盛事。
世界各国的邮票发行与设计工作都是极为严密的。1999年12月7日,中国国家邮政总局成立了第一届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负责邮票的选题论证。在德国邮票是由德国财政局与一个名为“德国邮政艺术组”(Deutsche Post AG)的计划顾问团合作发行。邮票设计者需要将设计图放大六倍,以显示其所有细节。邮票的设计也不是毫无禁忌的,在美国就规定不得为宗教人士发行纪念邮票,总统只有在去世后才能在其生日发行纪念邮票。
邮票的设计不属于官方作品,故受到版权的保护。该版权属于邮票发行的邮政局,但是临摹邮票内容却是可以的。如果临摹行为不涉及邮票全貌,而是明显抄袭其中的局部,是触及版权法的。
世界各国对在书籍或网站贴出邮票的行为反应有别。例如法罗群岛是容许他人作其邮票全貌的插图的,在德国这种行为则受到限制:其临摹需要比原图大25%或小10%以上,或者是在其一角印上一斜杠。后者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邮票印刷要注意保护设计的完整性。现在有多种印刷方法,也见几种方法混合使用。以下介绍各种印刷方式。
在正式印刷之前,邮局通常会先进行试印。虽然邮票的印刷有着质量监控,再加上试印,但是错版依然存在,例如图像的偏移。这些错版对收藏家有着很大吸引力。诸如颜色甚至图像倒转的严重错误是很罕见的。世界上最有名的错版当属瑞典的“黄三基林”(Tre Skilling Banco),只有一枚传世,还有美国1918年的“倒置的珍妮”。
在中文里,“邮票”一词最早见大清帝国光绪14年(1888年)2月21日台湾邮政总局(由清廷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于台北设立)颁布的“台湾邮政条款十六条”[4]及3月22日邮政业务正式运行办理所发行的《台湾邮票》,此后“邮票”一词便流传至今,成为中文里的标准译名。而在邮票传入早期还有“信票”、“信印”、“信资图记”等对英文“postage stamp”一词的译名[5][6]。
中国邮票在清代及中华民国初年多在国内印制,部分由外国代印。清朝前3套邮票,即大龙邮票、小龙邮票、慈禧寿辰邮票,均由海关(总税务司)上海造册处所雕版印制,唯所用邮票纸由英法进口。清代邮票由外国代印者,包括石印版蟠龙邮票委由日本筑地活版印刷所,红印花邮票、伦敦版蟠龙邮票及宣统纪念邮票委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Waterlow & Sons)印制;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邮票大多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创立于1908年,原名大清度支部印刷局)印制,包括2套普通邮票、5套纪念邮票及1套航空邮票,国外代印者仅有1套(伦敦版帆船邮票),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国民政府至抗战爆发之前(1928-1937年),邮票多数仍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包括1套普通邮票、6套纪念邮票及2套航空邮票,仅国父像伦敦一版、伦敦二版由英国德纳罗公司(Thomas De La Rue & Co.)印制,抗战爆发后北京沦陷,邮票改在香港由中华书局、大东书局、商务书局等民间单位印制,1941年香港沦陷后改由重庆中央信托局、重庆中华书局、福建百城印务局印制,抗战期间仍有部分邮票委由国外包括美国钞票公司、英国德纳罗公司等代印。[7]
抗战后期,1945年3月重庆中央信托局印制处改组为中央印制厂,抗战胜利后迁至上海,隶属中央银行,后并入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改称中央印刷厂北平厂),1949年后再度迁移至台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北京印钞厂、北京人民印刷厂、上海市印刷一厂,华东税务司署造册厂、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大业工业公司、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等承办。其中1959年7月开始投产的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票印制局(北京邮票厂)负责了绝大部分的邮票印制任务[8]。目前在中国大陆,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外,负责印制邮票的还有河南省防伪保密印刷公司(河南省邮电印刷厂)与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9]。
德国联邦印刷所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承担了为德国国民印制邮票的任务,而且它是德国唯一的授权邮票印刷所。发行人则是德国财政局。印刷所还会印大量的外国邮票。
印刷所成立早期(1879年)使用皇室印刷器,年产6亿张普通邮票。而今天的机器年产量达40亿。印刷追求“无瑕”的质量。倘若检察员发现哪怕是最小的颜色走样或是边缘部分出现偏差,就会将邮票定为“错误印刷”而将它销毁。在这种谨慎细密的质量控制下,错版更难出现,反而更刺激了收藏家寻求错版的欲望。
台湾第一张邮票在大清帝国1888年2月设立邮政总局并发行邮票和邮资。
1895年大日本帝国统治后,首先在占领地设立的野战邮便局,之后逐步转移至交通局办理,台湾的邮件属归日本邮政,由递信省负责制印发行。
1945年二战后,台湾邮务系统改由中华民国的中华邮政管理,1949年中华民国迁移台湾,同时也将中央印制厂播迁至台北县三重市,又再搬迁至台北县新店市先后成立青潭厂及安康厂,并青潭厂负责印制中华民国邮票迄今。[10]
邮票能在邮局或是部分文具商店单张或是以方块形式出售,但大多数邮局可能只有普通邮票。而收藏家的购买方式则不一样。他们通过“收藏者订购”就能够得到约1/4当前发行的邮票。有时还能买到已盖戳的邮票。对收集国外邮票的收藏家来说,订购是最有效的手段。
收藏家可通过“邮票年册”集得当年某国所有邮票。此外还有其他的邮票售卖形式,如部长邮票册。
很多邮票喜欢在邮票日发行。世界各国的邮票日不一。第一个邮票日在1935年12月奥地利出现。而从1948年起德国的邮票日则是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天。奥地利的则大多数在5月份。
邮票有很多种。只是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邮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用途,可分类归纳为:
普通邮票既是最古老又是最为常见的邮票种类。购买普通邮票是交纳邮费的一种方式。普通邮票面值齐全,发行量大,票幅较小,图案比较固定。往往多次印刷,有多种版别。世界第一枚普通邮票即为黑便士。
纪念邮票是为某一事件或场合特别发行的邮票。秘鲁在1871年暨其第一条利马和卡亚俄之间的条路开通之际发行了世界第一枚纪念邮票,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许多国家将纪念邮票作为自我广告的一种形式。特别是一些小国家,其纪念邮票成为自身财政来源之一(但是有时也可能存在着宣传目的,例如德国第一枚纪念邮票就是在纳粹时代出现的。)纪念邮票主要面向的是收藏者,因为它们基本上不会用到信封上面。所以比起长期邮票,罕见附有纪念邮票的信件。纪念邮票通常票幅比较大,设计印刷精致,图案丰富,不允许重印,有特定的发售期限。
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基本上只要不是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的邮票都属于此类,范围比纪念邮票更加广泛。
又称附捐邮票,是为福利、健康、赈灾、慈善等事业而发行的邮票。其面值分为两部分,一是邮资本身,二是附捐金额。世界最早的附捐邮票是189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行的1便士邮票,其售价比邮票面值高12倍,多余的金额即用于捐赠。
公务邮票是政府机关单位用于支付公务邮件所使用的邮票。因此在一般邮局是不会看到有公务邮票出售的,而且它们也不能由于普通邮寄。所以实际上是没有滥用或盗用公务邮票的事件的。
第一枚公务邮票于1866年英属印度被发行。中国的第一枚公务邮票是中华邮政在新疆发行的凿孔“公文贴用”[11]。德国则要等到1920年才有自己的公务邮票,但二战结束后又被废除了。东德在1954年到1960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奥地利则只有在德国1938年到1945年占领期间才出现过公务邮票。瑞士则在1918年到1944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列支敦士登从1932年起发行公务邮票。1983年,美国发行的公务邮票上注有“美国公文邮票”和“私人使用将罚款300美元”的字样。因此又被称为处罚邮件邮票。
航空邮票适用于空运邮件,因此也被称作“空运邮票”。但它们只能用于空运邮件,普通邮递是不能使用航空邮票的。自20世纪中期起,空运邮件成为邮运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发行自己的航空邮票。票面图案通常为气球、鸽子或飞机等。 德国和瑞士在1912年就引入了第一枚航空邮票。奥地利则是在一战时1918年3月30日发行第一枚航空邮票。大部分欧洲国家在二战之后废除了航空邮票。现在普通邮票已可用于空运邮件。
在很多国家存在着欠资邮票,它们用作计算邮寄欠资。工作人员在邮件寄出之前会给邮费投入不足的信件贴上邮资邮票,并且会在邮件交付的时候结清。欠资邮票既不能作为邮资预付的凭证,邮局也不会销售。
世界最早的欠资邮票出现在1859年,出现于法国。奥地利在1894年发行了第一枚欠资邮票。直到2002年引入欧元时被废除。德国从没有过欠资邮票。只有当时享有邮政主权的巴登和巴伐利亚在1862到1870年发行过欠资邮票。瑞士在1878年到1938年间发行过欠资邮票。列支敦士登在1920年与奥地利分开邮政之前一直有用奥地利的欠资邮票。在之后它先是发行奥地利货币欠资邮票,再在1940年转成瑞士货币的。中国最早的欠资邮票发行于1904年4月1日,1956年停用旧币后就再无发行。香港在1923年发行第一套欠资邮票,并于1987年和2004年发行过第二及第三套欠资邮票,直至2016年2月22日被欠资标签取代后就再无发行。
邮资票又称邮资券、电子邮票,是由机器发售,面值可依用邮人士之需求来设定的邮品。其名称,在几个已采用的先进国家里各有不同;如最早推出此邮品之德国邮政,将其唤作简易邮票或自动式邮票;法国或美国则仅视为邮资已付签条;香港称之为邮资标签;而集邮人士则通称“不定面值邮票”。电子邮票与卷筒邮票一样,系采单排成卷方式印制,以便装在自动贩卖机中,供公众随时投币购买。当把硬币投入自动售票机内 再按动所需面值的键时,由电脑控制的号码机就在空面值邮票上加盖面值出售。这种电子邮票一般无齿孔,分有无背胶两种。是1981年西德首次实验发行的。电子邮票的使用方法与传统邮票相同,可以单独贴用,也可以同传统邮票混贴,同样要用日戳盖销。
在国际邮政领域内“电子邮票”至今还未成为标准化名词,万国邮联法规文件中从未出现过“电子邮票”一词,只是将其包括在内统称为“交付邮资标记”。1957年起万国邮联不定期编制国际邮政业务多种文字词汇汇编,但“电子邮票”一词至今未能列入汇编。由于各国邮政尚未统一“电子邮票”的名称,叫法五花八门,对电子邮票也没有形成规范的定义,所以“电子邮票”在国际邮政领域内至今没有统一命名,还不属于一个标准化名词。虽然目前在万国邮联法规中,已经在交付邮费方法和特征方面将电子邮票等交付邮资标记与邮票并列在—起,但是万国邮联并未将“电子邮票”正式确认为“邮票”,电子邮票与邮票毕竟在印制发售方式、面值设置、自动出售机数量配置及使用范围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区别。
盖过邮戳的邮票按其状态可分为两类。分别是信销票和盖销票。信销票指的是实际寄过信,作为邮资使用过的邮票,也称实销票。盖销票又称特销票,是邮局已表示作为邮资使用过,专为集邮人士提供的邮票。这种邮票比新票略便宜,邮票上邮戳痕迹鲜明清晰,有背胶的保持原胶。
为了让邮票不可再次使用,邮局会对邮票进行盖销。最常见的是盖戳印(通常是黑色的)上会表明地址和日期。而特殊的纪念邮戳和首发日邮戳则是在特殊场合才会被用到,它们除了一般的地址日期外还会有对该事件的标示。收藏者对后者比较感兴趣。
普通邮戳现在都是机器打上的,在邮票上面画上数排直线或波浪线,既没有地点也没有日期。20世纪90年代在加拿大和英国等地,喷墨打印机技术使得机器盖戳更为普遍。
中国大陆的邮戳一般是圆形的,其内自上而下文字排有寄出地、寄出日期和开箱时间(小时)、邮局名称。其中寄出地和邮局名称沿上圆边和下圆边排版,寄出日期和开箱时间则位于居中位置。
此外还有很多盖戳形式,特别是邮票诞生之初的19世纪。一些小邮局还没有自己专属的邮戳,他们会用删除线画过邮票并用人手写上地点和日期。
一些国家,如西班牙,邮票会被打洞注销。而在奥斯曼帝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邮票都是靠“剪刀或纸刀消值”的。
一些国家在大批量运输邮件时会提前消去邮票的值。邮票会先用特殊的凸版印章或图章消值再送交运输商。这样就不需要逐张盖章,简化了程序。与此相对的是随后消值,这种方法时至今天还可见。邮票会由邮差用橡皮章或者是接受方邮局盖章注销。
邮票的广泛使用带携了集邮的兴起。法国人乔治·赫品(Georges Herpin)在1864年新造了一词Philatelist来表示“集邮者”该词来源于希腊语,“phil”是“爱,好”之意,“atel”来源于“ateleia”,有“免付”之意,指出了邮票是一种预付的模式。虽然这个词并没有很好的描述了集邮人士的特性,但是并没有妨碍它走进各种字母文字。
现在邮票已成为世界一大热门收藏品。起初人们只是为了装饰而收集邮件上的邮票,并将它们贴在灯罩上,这样的做法经常会烧坏邮票。慢慢地一些爱好者开始用心对待邮票。早期的集邮者都是“一网打尽”的集邮者,他们立志集齐天下邮票,这种雄心壮志也只能在邮票诞生的早期才有实现的可能。当今的邮票发行量如此之大,这种集邮策略很难有可行之道。
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集邮工具。1860年出现了第一本集邮册。仅仅一年之后的1861年,就出现了邮票目录的前身。1862年出现第一份集邮杂志,这是一本在邮票诞生地在1862年12月15日发行的月广告刊(The Monthly Advertiser)。这本杂志主要是一个资源交流平台,还提供一些发布资讯和集邮小知识。
除了集邮工具,越来越多的集邮协会和专题活动也开始出现。美国1856年集邮者聚会了一次,1866年他们则更进一步,成立了精益求精邮票协会(Excelsior Stamp Association),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邮票协会。而随着集邮者协会的增多,它们之间的联谊合并也开始增多。世界最大的集邮组织是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国际集邮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ilatelu,FIP)。
许多人集邮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邮票,而是为了投资。邮票通常具有保值的功能,其贬值几率相对较小,一些“珍邮”的价格更是始终稳步上涨,但一些邮票也可能会因为滞销而出现市场价跌破面值的情况。因此邮票已与古董等收藏品相同,成为世界投资市场中的一员。部分投资者甚至视邮票为股票,收藏的目的完全变为储蓄与增值。而邮市本身也有起落,所以邮票的实际市场价值并非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强劲。
伴随邮票的迅速增长并非只有正的一面。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伪造邮票有利可图。 当第一枚邮票在1840年5月6日在英国诞生没多久,第一枚“全伪”邮票也跟着诞生了。除了全伪的,还有大量半伪的邮票。这些半伪的邮票修改了邮票的面值,再投入使用。手法可以是由化学药品改变邮票上的颜色,或是直接在数字上做文章,提高面值。
还有将已经去值的邮票重新使用的行为,他们将两张(或更多)的去值邮票通过剪贴合成一张未去值的邮票。或者是用化学试剂将去值时画在邮票上面的钢笔线甚至是邮戳去掉。还有将一张部分盖戳的邮票和一张新邮票一并,并用新的邮票掩盖戳。
其实邮政当局一早就已经使防伪措施,最早的措施是使用水印。这种技术在希尔提出使用邮票之时已经被应用。
有些国家则使用纤维纸。这种纸可以见到在制作时混入纸浆中的丝纤维。有一些则在纸团还呈浆状时加入有色的丝纤维。这种技术可见于的德国的巴伐利亚和符腾堡,还有瑞士。有色纸也能起到类似防伪的作用。如果只是纸的正面染色,会被称作“染纸”(gefärbtem Papier)。巴伐利亚的一批邮票就是使用了这种技术。
在奥地利则应用漆条纹(Lackstreifen),这种措施能很好的对付刷除邮戳的行为。但这种漆条纹会在遇水时与部分邮票图案一起溶化。
邮票暗记也是应对假邮票的一种方法。部分邮票会在一些很难察觉的地方印上特殊字符,需要用高倍放大镜才能清晰看到,一般印刷机很难印制这种文字,也增加了不法分子印制假邮票的成本。
一些邮票会在票面上印刷荧光编码,或在邮票部分图案上使用荧光油墨,需要用紫外线灯才可看到荧光效果。
早期的伪造邮票行为主要是为了少缴邮费,后期则主要是针对集邮者。伪造邮票的方式包括变造、臆造、修补等,具体的还有假无齿、假齿孔、假水印、假背胶、假邮戳等。此外,有一种名为“花纸头”,带有铭记、面值和齿孔等邮票的要素,实际上没有任何邮资凭证的功能,多以中东的阿治曼、乌姆盖万等国名义发行,用以骗取外汇,也被视为假票的一种。
胶印邮票容易被伪造,因为胶印机遍地都是。
世界上有很多邮票都有错误,其中有的是因为印刷失误,有的则是因为设计者的疏忽导致邮票的内容产生谬误。而前者导致的,通常会让这枚邮票身价倍增,世界上许多珍邮都是因此而来的。后者也并不鲜见。
物以稀为贵,一些邮票因为数量少而备受收藏家追捧。世上并没有最珍贵和最稀有的邮票,因为有很多孤本邮票在世。其中最有名的如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