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好望角map

34°21′16.92″S 18°29′26.77″E

开普半岛地图,图中显示好望角(Kaap de Goede Hoop)和开普角(Kaappunt)。
好望角和厄加勒斯角的比较地图
好望角
好望角,从东边的崖壁上向西眺望。

好望角阿非利卡语Kaap die Goeie Hoop[ˌkɑːp di ˌχujə ˈɦʊəp]荷兰语Kaap de Goede Hoop[ˌkaːb də ˌɣudə ˈɦoːp] [1]葡萄牙语:Cabo da Boa Esperança[ˈkaβu ðɐ ˈβoɐ ʃpɨˈɾɐ̃sɐ])在非洲南非共和国的西南端,北距开普敦48km,濒大西洋,在开普半岛的尽头处,是南非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在苏伊士运河未开通以前,好望角是欧洲通往东方的海路必经之地;至今,特大油轮若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仍需绕行好望角。好望角常被误认是非洲大陆最南端,而距离其东南偏东方向约150公里、隔佛尔斯湾而望的厄加勒斯角才是实至名归的非洲最南端。中国明清时代旧称为“大浪山”。

历史

Thumb
好望角灯塔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率探险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一条通往东方“黄金乐土”的海上通道。当船队航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的水域时,海面狂风大作,惊涛骇浪几使整个船队覆没。最后巨浪把幸存船只推到一个未名岬角上,此舰队遂延存下来。迪亚士将此地名命为“暴风角”。迪亚士认为只要转向继续航行便可到达印度,但船队弹尽粮绝,只得返回葡萄牙。1497年11月,另一位探险家达·伽马率领舰队经好望角成功驶入印度洋,满载黄金、丝绸回到葡萄牙。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将暴风角改称“好望角”,从此好望角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常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米高、强则高达15米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海船不计其数,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1500年,迪亚士再航好望角,此回却遇巨浪而葬身于此。

荷兰人扬·范·里贝克于1652年4月6日在好望角以北约50公里的桌湾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了一个补给营地,此地最终发展成为开普敦。1687年12月31日,一群胡格诺派成员从荷兰来到好望角。他们最初为躲避法国天主教徒的迫害从法国逃到荷兰,此时又来到好望角。

拿破仑战争期间,荷兰共和国于1795年被法国人占领。因此开普殖民地成为法国的附庸,并成为反法同盟之一的英国的攻击目标。同年英国入侵并占领开普殖民地。1803年,英国放弃对该地的控制,但在1806年1月19日布劳乌堡战役后又重新占领该地。荷兰人在1814年的伦敦条约荷兰语Verdrag van Londen (1814)中把开普殖民地割让给英国人。1910年,开普殖民地并入南非联邦

如今好望角海域少有大浪,但时有大雾,甚至遮蔽灯塔射光。近年,开普敦当局修建了一座更近于海岸且更大体积的新灯塔,上面标注了此地与世界各著名城市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伸延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